出版时间:2004 出版社:澳門土生教育協進會 作者:Cecilia Jorge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對書中介紹的澳門土生葡人菜式感覺非常熟悉,既有葡萄牙烹飪的亞洲版本,也有不少是中式烹飪的葡萄牙式變調,加了一點澳門土生葡人的特色。
例如蘿蔔糕,土生葡人的做法與我們沒有兩樣,只不過他們加了少量中國火腿。又如他們的雞粥,也一如我們的習慣方法,先用雞骨放水中煮,然後下米,臨吃時才加進雞肉一齊滾熟。他們的雞粥加幾片薄荷葉,有點別出心裁。
作為土生葡人飲食文化的研究者,左倩萍很清楚解釋,其實土生葡菜是各種文化匯集的結果,很典型的早期各地飲食文化匯集的「Fusion」菜式。調味料之中,鹹蝦源自馬來亞的馬拉盞(Balichao),澳門土生葡人愛月桂葉(Bay Leaf)和中式鹹蝦同用,所以早期的茶餐廳把月桂葉叫作「鹹蝦葉」,華人私下把土生葡人叫「鹹蝦燦」,以便與來自祖家的正宗葡萄牙人「牛叔」有所分別。咖哩來自印度、椰槳也是馬來亞的的調味料。甜品方面,馬拉糕(Saransurave)顧名思義,當然也是馬來亞食制,土生葡人對這種糕點的名稱,仍清楚保留馬來語的痕跡。早期葡萄牙人曾往日本傳教,16 - 17世紀在日本成立了龐大的天主教社群,把日本修士送往澳門修院訓練,大三巴前身的聖保祿大修院便是昔日的遠東省總部。日本人帶來了和果子(Muchi- muchi),名字保留至今。至於咋喳(Chacha),早已在香港的糖水店發揚光大了,雖然很少食客了解這也是葡萄牙人帶到澳門的另一馬來亞食制。
左倩萍的書應有英文譯本,有機會可去澳門的葡文書店找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