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怀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中国文化出版社  作者:史进,潘予  

内容概要

《畅怀—史进、潘予七十年艺术回顾》主要记叙史进、潘予两位老人七十年的艺术生涯,以散文风格呈现,轻松、低调、淡雅又不失灵动、不失韵律。
史进和潘予二位老人,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那时是那么的年轻,也曾为前途所迷茫,但是他们最终选择了一条充满激情和荆棘的道路。他们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革命的队伍,加入了抗敌演剧七队。为了宣传革命,为了让民众觉醒,他们不论身在何处,何种恶劣的环境,他们都以满腔的热情组织各种抗敌演出。尽管他们的服装、道具、演出的场地很简陋,但他们充满爱国激情的演出喊出了压抑已久的国人的心声;他们的演出唤醒了多少迷茫的青年投身革命洪流;他们的演出擦亮多少民众混沌的目光;他们的演出在国内让国人振奋抗敌,在海外让世界了解了当时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
他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曾遭受的苦难,也看到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这一代人是那么的热爱祖国。当年有多少海外赤子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抛弃在海外所有的金钱、荣誉、地位。毅然决然地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祖国,回到母亲的怀抱。不管之后受到多大的冲击和灾难,他们对祖国的爱还是那么痴情、那么炽热。
史进先生和潘予女士在表演艺术上造诣深厚,曾获得过许多的荣誉,但他们看得很淡。他们认为所有的荣誉都是过眼云烟,只有以真诚的态度对待生活和表演艺术才是最真实的道理。

作者简介

史进是珠影厂著名老影人,有“南国影星”之称,戏路正反兼能,表演风格蕴藉、深沉、酣畅、自然。1923年出生于徐州,1937年流亡到桂林,在桂林中学插班。1940年,他参加了抗敌演剧第七队,曾参加“黄河大合唱”、“军民进行曲”、“塞上风云”等大型歌舞、话剧的演出。1943年,史进学习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并在话剧“家”中,运用了“斯氏”表演理论,完成了对角色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将“觉慧”这一封建家庭反叛者扮演得非常成功。1946年,史进随七队撤退到香港,加入后来组成的中国歌舞剧艺社,赴南洋一带巡回演出。该社成员于1949年回国,成立了华南文工团,后改组为华南话剧团,不久又改名为广东省话剧团。
1959年以前,他的主要艺术创作是舞台剧,主要剧目有《刑》、《重庆二十四小时》、《寄生草》、《塞上风云》、《风波亭》、《升官图》、《家》、《法西斯细菌》、《军民进行曲》、《新年大合唱》、《生产三部曲》、《中国人民悲欢曲》、《妯娌争光》(兼导演)、《同甘共苦》、《西望长安》、《红色风暴》、《雷雨》、《兵临城下》、《大雷雨》、《白毛女》、《红旗歌》、《夺印》等。 史进在话剧舞台上活跃了二十多年,成功地塑造了“尤利克斯·伏契克”中的伏契克,“红色风暴”中的林祥谦,“雷雨”中的周萍等诸多人物形象。
六十年代初,史进被调到珠江电影制片厂,在《跟踪追击》、《大浪淘沙》、《海外赤子》等影片中扮演了一系列的角色。八十年代,他又在《但愿人长久》、《东方剑》、《雾都茫茫》、《暂缓逮捕》中饰演角色。多年来,他有一个创作习惯就是撰写角色自传,使角色在他身上活起来,把角色的性格特征赋予自身,因此,史进在银幕和舞台上,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在表演艺术的探索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从舞台走入银幕,史进努力摈弃不适应电影表演的一些舞台表演习惯,将银幕上的人物演得更真实,自然,贴近生活。
夫人潘予是史进当年在抗敌演剧队工作时的同行,两人志向相同,天长日久,渐生爱意。1946年同时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在周恩来安排下,演剧队往马来西亚一带进行巡回演出时,史进与潘予在南洋结了婚。史进夫人1924年出生于杭州,原名潘美珠,笔名陆辛微。195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训班。40年从艺,师承欧阳予倩,历任江西上饶抗敌演剧宣传第十队、广东曲江第七队、中艺社、粤东游击区华南文工团、中国青年文工团演员,广东话剧院演员、导演。1941年首次公演话剧《刑》。之后饰有话剧《法西斯细菌》静子、《家》钱大姨妈、《同甘共苦》刘芳纹、《大雷雨》卡捷琳娜、《柳鲍芙·雅洛娃娅》柳鲍芙、《救救她》方嫒老师,电影故事片《生死树》三伯婆、《军嫂》倪孝武奶奶、《安居》阿喜婆等。《生死树》获最佳女配角提名,《军嫂》获珠影小百花最佳女配角奖,《安居》获上海第三届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金鸡奖及全国华表奖、金鸡特别奖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畅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