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夜與霧

出版时间:2010-12-1  出版社:生活書房  作者:湯禎兆  页数:223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汤祯兆,香港多重战线文化人,1990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在学期间已经开始写作,由创作到评论均有尝试。1991年赴日本留学,1992年底回港,其后一直从事写作活动,兴趣亦由文学到电影,再扩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写作范围包括日本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观察、电影解读、文学创作及评论等,目前为《文汇报》、《知日》及《文景》等报刊专栏作者,亦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系的兼任讲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香港電影夜與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香港电影的文化生产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可谓乍暖还寒,被拍滥及谈滥的合拍模式,昙花一现的新生代浪潮力量,《桃姐》、《夺命金》、《天水围的日与夜》及其所承载的高出所应负担期许的价值坐标,所以这一切,都令得香港电影批量类型片维持工业进而文化良性循环的面目在今日变得扑朔迷离,是工业本身的位移,亦成为文化批评意义上一道难说分明的沟壑。
      此所以(“此所以”这三个字亦在书中反复出现,成为汤祯兆文笔的个人显著标签)阅读汤祯兆的《香港电影夜与雾》,所收获的快感既属文字魅力、亦通达针对港片本身的过去与现在的多样路径,其角度与落笔,皆不随煌煌大流,切入到真正的不同面相,展示其兴趣所在,以及涉猎广度。
      作为一本电影评论集,本书收录的自《香港电影血与骨》之后的电影评论集合,其新鲜度超乎想象,论述新浪潮年代方育平、许鞍华、蔡继光及同时代的桂治洪等人作品的青春美学或影像宣泄过程,自然份属香港电影论述的常规项目,而对张经纬、毕国智、郭子健等所谓“特区新浪潮”(事实上笔者看来,随黄真真《倾城之泪》与彭浩翔《春娇与志明》的出现,“特区新浪潮”已然在2011、2012年左右面临终结)的论述及新片如杜琪峰《夺命金》、陈庆嘉《人间喜剧》等的香港味道及剧作结构的解读,则构成本书最具活力亦最富爆发力的阅读愉点。其原因大抵与电影工业本身的代谢模式相仿,由来只有新人笑,自然旧人未必就哭,只是,新生代力量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位置可算尴尬而又充满未知,以大佬们的北上为契机集体出道而呈现鲜明个人风格,加之许鞍华、杜琪峰等前辈人物在在立足本土的电影表意,事实上亦成为当下最值得言说并引起关注的现象。
      当然,无论是论新或叙旧,阿汤笔下的光影世界,从来非止就事论事。例如“新世纪补完计划”部分大篇幅文章将八十年代港片的青春表现,便有对警匪片的自我投射青春主题或运动类型的青春表达的精彩阐释,所涉影片亦未停留于八十年代文本,而是自方育平、谭家明一路延续到新世纪的马伟豪及黎妙雪,有以昔照今的意味;而针对桂治洪于新世纪被再度接受,来反思其作品的cult标签,正如阿汤笔下所言,是“希望借他作品中的一连串疑问,去催使新生代去燃起激情,寻找背后的可能答案,甚或自我重构古今对照的脉络。”
      在论新生代“给他们一个机会”部分,阿汤更发挥其“全身文化人”所长,由演员驾驭、剧作得失甚或世界观建构来打开检阅“特区新浪潮”的门锁,笔者最为激赏的一篇文字当属《唤醒沉睡之灵魂——郭子健刍议》,以时代密码转换达成“前者(周星驰年代)是从个人身上去体现生存意义,反过来后者(郭子健年代)则是从他人身上去实践生命价值”的风格与观念差异,已然是跳脱传统学术包袱的感性之笔。而诸如借《音乐人生》而窥视“香港的核心价值就是伪善”、由近年来金像奖的“港产”倾向而引发对《人在囧途》“以内地的春运为题材,拍出完全令人嗅不到‘港产’气息的贴近中国生活面貌制作,彻头彻尾精准演绎出香港电影人的‘专业’一面来”的结论,由衷展示站立在诚实在地文化价值保育的高度,来审视合拍情境下的港片面相,于今日之世,实属难得。
      除此之外,作为电影评论集合,自然不能缺少对当下电影工业的横向思考,此亦是本书中“乌托邦在何方”及“云霄现场”两部分文章的核心所在,由《麦兜先当当》、《神探》、《锦衣卫》、《海角七号》等具体文本阐发当代香港/华语电影工业互动及本土眼光的审视方式,内容更包含文本分析、杜琪峰与韦家辉的作者风格、贺岁片类型的思考及香港纪录片等多面维度,由是,汤祯兆带同读者穿梭港片呈义现场,追寻彷徨意象里的深层脉络,数度如《麦兜响当当》中熊宝弟弟而及自况意味等的由文本引向电影工业反照的论述,虽颇有以中文功底代言影像本体的意味,却诚可作电影生态的文化写照。
      笔者曾言《香港电影血与骨》中类似阿尼玛原型解读刘镇伟作品时空穿梭等实属过度阐释,于《香港电影夜与雾》中,倒反过来成为全书大华语电影语境下电影文化书写的一把利器,假如《血与骨》乃是以地道庖丁方式解开香港电影的内在血肉,那《雾与夜》则是以文化研究的修辞利器,闪亮一片明艳天空,华语电影之下的香港本土性,经由汤祯兆对《无间道》的“双重效忠”或对韦家辉的进一步自我修正阐释得以明晰独立,充满字里行间的“此所以”(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会如此转换段落)及“我想指出”,一方面恪守严谨理性的论述逻辑,另一厢亦在在说明行文的主体性,正因此坚定的个人观点呈示,才有了《夜与雾》穿越众声喧哗、力求达到经由影像结构世界观进而以文字反刍电影工业的言之切切,由是,哪怕在评论明星书写(导演某种程度上亦成为明星的一份子)的“书中自有光影梦”部分,亦可以从从两岸三地明星出书内容与书名烛照三地文化生态之异同,进而想辨明的,依旧是香港电影文化的何去何从。这一份专业的热诚,正是当下亟需召唤的批评力量。
      
      
      
      《书香两岸》2012年6月号
  •     导演和影评人的若即若离(原文载于书中序章)
      
      
      导演之所以是导演,其原因在于他们拥有看事物的一种角度,而一种角度难免主观,盲点亦同时存在。再者,人的精神和时间极为有限,一个导演要成功以声画传达内心感受,其实经已心力交瘁,加上「亲生骨肉永远是最好」的心态,要求导演客观审视个人作品的社会意义或电影历史的位置,几近是件不可能的任务。故此,导演需要影评人。
      
      现今网络科技发达,谁都能轻易通过互联网发表文章,网民看毕电影,自由随心发表个人喜恶的观后感,给电影评分「打星星」,然后吸引其他网民对楼主的文章留言、赞好,容易让人误以为电影评论就是这么一回事,甚至认为自己就是个影评人。话虽如此,这些文章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对我这个拍电影的人,因为拍电影本身是为着与外界沟通,凡认真看过我电影的观众,在网上发表观后感文章,相对没有互联网的年代,更能让我清楚知道电影与观众的沟通是否如我所预期。但无论如何,他们绝非真正的影评人。
      
      在我心目中,真正的影评人是必须对社会学、中外历史、跨艺术领域的知识有相当的修为,就算未达至这个境界,也要把所属范畴里的电影都看过来,然后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去分析并推论出合乎逻辑及完整的论述,而这是非得花上三船五车的血汗的工作,可是世界从来就是屁股粘在椅子、下苦功的人少;脚踏衣香鬓影红地毯、拉关系、走捷径的人多,就算是国际大的影展上也会有些糊里糊涂的人当上评委。做一个真正的影评人并非件易事。
      
      拜读汤祯兆先生的《香港电影夜与雾》,我认为汤先生是位真正的影评人。
      
      就说当中三篇关于我电影的文章。在关于《音乐人生》的一篇,作者清楚点出香港电影缺乏对中产阶级描写的作品,令我思考自己接下来能否多做一些这方面题材的片。看完《墨绿嫣红》的评论,汤先生帮我梳理了自己对青春这个题材的看法,同时我进一步想究竟自己一个中年人去拍有关青春电影,优劣所在之处。《一国双城》一文汤先生居然能提出电影人假如「没有一个特定的出发点,根本就会连制作的机会也凑合不来。」坦白讲,这句话就算是实际做制作的人也不一定能参透这一道理,不禁钦佩汤先生的通情达理,在今天香港社会气氛那么两极化下,文人能那么清醒的,是为难得。我亦继续苦练我的「擦边球」。
      
      因为汤祯兆先生的学养,他练成能看穿人心的力量,而我亦因此得到很多对自己将来继续拍片的启发。
      
      导演拍片从来不会容易的,而影评人更是任重道远。
      
      
      
      香港导演张经纬
  •     
      如果说汤祯兆上一本《香港电影血与骨》是向上世纪80年代港产片黄金时期的溯源与致敬,充满了怀旧意味;那么这次的《香港电影夜与雾》,便是直面眼下香港电影——正如书名所示——迷茫且失去方向感的现状。而“夜与雾”的出典,我以为与其如登徒在序中所言为借用东瀛片名,倒不如看作是《天水围的夜与雾》一片的意涵的化用。此片中强烈的现实感、浓重的香港本土性,以及对于草根阶层的注目与关怀,或能成为本书意旨的一个注脚。
      读完此书,相信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新浪潮先不论,何以商业片如《十月围城》、《锦衣卫》、《叶问2》、《剑雨》,都能为汤祯兆揭出剧情之下众多纷繁复杂的暗线和隐喻?若以此征询导演李仁港、陈德森、叶伟信等人,恐怕也难取得满意答案。那么,汤祯兆是如何体察到港产片中的那一层深意呢?我想并非是汤祯兆独具了常人所无的慧眼,而是香港电影、香港社会及影评人汤祯兆三者之间同源互通的血脉联结,使得汤氏影评能将笔意深入影片的精神内核——即便是置身其中的电影人,也许也是当事者迷的。
      在《香港电影血与骨》中,汤祯兆已经透露了自己儿时与少时的观影经历,几乎是他当年唯一的娱乐与精神寄托。那是承载了作者梦与青春的年代,同样是香港电影繁荣的黄金时代。“有时我会想,回想起过去的成长经验,港产片究竟有什么最令自己珍惜怀念?我后来对自己说,那不正是一种回家的幻觉?”由此,你也许会理解汤氏影评中常见的无奈而非刻薄,自是带有一种“自家人”的温情,亦难怪其对于“家人”的长处、短处乃至痛处体贴入微,深得三昧。
      也许正是由于这层同情和理解,汤祯兆在其个人化的解读中,为优质港片提取了共性,或是标准:“香港电影的真正好片,都是看透一重现实真情,却并不将表面的假象直接揭破,而是刻意又巧妙地将其突出放大,形成一种戏剧张力和荒谬感。”无论何种类型片和影像表现手法,港产片的特质即存于此。如其对于许鞍华的推赏,便因其影片剧情“虽总是在似是而非、似真还假的张力压迫下,但因为其暧昧性和微妙性,总能巧妙地维系着平衡”,又或者刘镇伟的“独门绝技是悲喜交集——严肃戏谑并举,佯狂深情同在,一切真假难分”,无论是喜感来源还是剧情张力,一切皆得益于香港电影这层“说不破的机锋”,总为创作人员有意无意地运用为隐藏的现实对应,诱使观众代入自己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共谋完成了一次电影的再创作。
      然而这次汤祯兆将本土电影人和观众的默契点破,已不完全在于对往日时光的怀恋。在香港电影本土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合拍片的历史趋势难挡,于是汤祯兆在香港电影的夜色雾气中摆明立场就尤为可贵:香港电影要继续前行,不但要卸下以往的成功包袱,且更须坚持香港电影的本土魂。影评集中于新世纪以来的文艺片想必亦着眼于此,汤祯兆并非想说明这些才是好电影,而是在切割了商业和市场的干扰后,只有较为小众且本土化的电影,才是理想的“香港电影”的解读范本。而为许鞍华及年青导演麦曦茵、丘礼涛的摇旗呐喊,则是寄望于具有世界性的开放心态和眼界的新锐电影人,能探寻出一条本土电影的未来去路。
      汤祯兆作为流行文化的专家,其影评有时已达致文艺批评层次,解读的对象也往往越过电影本身而深入香港社会的群体意识,在《香港电影血与骨》中已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读者带来解谜的快感和旧片重温的冲动的同时,也留下了每一个香港人适足反省的疑问:香港电影创造力的衰微,是否与香港流行文化在全球和内地文化的冲击下活力缺失息息相关?汤祯兆认为戏剧世界“更重要的是对世界的视野所在”。如何以“香港”的视野回应“全球”和“内地”,也许是汤祯兆在夜雾下看到的一缕微光。
      
  •     (原文刊载于《香港电影》Feb.2011,转载请标明出处)
      
      唔该,借过
      
      ——汤祯兆《香港电影夜与雾》
      
      叶笺言
      
      
      
      阿汤(作者是读者最好的朋友,所以,我想我们都有资格称呼汤祯兆先生为阿汤,就像他的老友——为本书作序的登徒先生那样称呼他),在《香港电影血与骨》之后,于2010年年底接力出版《香港电影夜与雾》。看到封面题目会心一笑、心领神会的读者,没错,就是阿伦雷奈、大岛渚、许鞍华都用过的“夜与雾”,你很容易就会联想至香港电影的现状,但却未必料得到这本书内里文字是何样。
      你猜是何样?
      
      爱恨交加的感性描述?直抒胸臆的针砭时弊?或者牙尖嘴利的崩心评鉴?当然我笃定在这些猜测中没人会觉得这是他随便应付杂志专栏的信手一写,汤祯兆从不做这样的事情。
      
      内里文字,我读到的是没那么多矫揉的爱,也没那么多莫名的恨,于是也没有由“过份的爱恨”而来的戏剧化,反而是颇具学术价值的文本解读,客观与否,在乎读者内心感受,如果你怀抱一份同阿汤一样的对香港电影的爱,那么答案自然确定无疑。
      
      第一个部分“新世纪补完计划”的主题是青春,当然,“青春”也是“过往”的代名词。在这个“青春”中,有八零年代的青春片,也有方育平、许鞍华、刘镇伟的青春(对几位导演过去作品的风格解读),阮世生对“青春”缺憾之修补、“青春时代”的桂治洪之再度为人留意……阿汤于后记中说,这个部分“旨在说明眼前所见的,究竟在过去先行作中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第二部分“乌托邦在何方”,则是阿汤对佳作或者上佳导演之非佳作的独门思考。比如他跳开天水围去谈《天水围的日与夜》,纵观《麦兜响当当》在内地票房大卖的缘由,独辟蹊径考量《十月围城》的隐喻,痛心不已不惜流露伤感地尽道《机器侠》……第三部分“云霄现场”则从宏观角度考量,无论是对零七港产贺岁片的描摹,还是对整个零九年香港电影的回顾思考,亦或是更加学术化的溯源香港纯爱片,甚至是对电视演技与电影演技异同的分析,也不乏由《海角七号》引发的对于港台青春片对照,等等。最后一个部分是“给他们一个机会”,收录其中的是一些非常“香港化”的东西,如《烈日当空》、《音乐人生》、《金瓶梅》这样贴着明显“香港制造”标签的电影,还有从薛凯琪、张学友、王祖蓝等演员谈起的港片角色分析。“给他们一个机会”,自也包括基于过往经验的革新机会。
      
      “一气呵成可以读完的书”,我们常这样形容一本好书。能一口气读完的缘故,无非是因为已沉溺其中(这同可否坚持不从影院提前离场睇完整部片是同样道理)。比方说,看他写警匪片中隐含的“青春主题元素”时那种新奇感、读到“消失了的刘镇伟”时那种悲悯气氛的围绕、将《岁月神偷》做了一次完全文化研究式分析的视野被开阔了的兴奋……如《香港电影血与骨》一样,阿汤写的是电影,却做的是有关历史、有关流行文化的时代命题,是关于同电影方方面面相关的(这里就包括影像、创作者、明星,当然也包括受众反馈)社会学研究。这些除了勤于思考归纳于是乎得来有如神助的视角外,当然最根本同他勤力游走于三四十年光影间有关,当然,身为资深影评人汤祯兆,此一点已唔需称赞。
      
      当然不免担忧,对于普通影迷读者来讲,这样的东西是否是他们所感兴趣?对于大众文化——电影所面对的大众来说,是否过于深入了些?然而,姑且不论历史已无数次证明不要小看受众的品位,更重要是,传播者本就有责任指引受众,比如,带领影迷打开更宽广的观影视角。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多条件,拿一本写电影的书来讲,首当其冲就是要:好读。好读借助于好的文字,听闻阿汤读中文出身,这一点自是他拿手。用词造句优美且言简意赅,少见浪费的字词,好厉害。
      
      急躁的读者在阅读中恐难有将所有“不吐不快”发泄掉的快感。影评界流行各种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读者浸染其间难免受影响。但言之有物和空洞无物孰轻孰重,公道自在人心。谩骂和谄媚从来都是双生花,除了证明自身气量狭窄也无其他之用。阿汤文字中没有那种歇斯底里的呐喊,也没有卑躬屈膝的低头,正如他自己在后记里写的“而我所能言的仅为忠于自己,竭力去保持及维护评论本身的独立性,那才是成书的价值依存所在。” 我不了解究竟有几多评论人或者受众真心热爱香港电影,又有几多人还仍旧爱香港,但汤祯兆一定是其中一位。所以,我们就跟他一起Calm down and carry on 吧。
      
      Calm down and carry on,同样可讲给本书所评述的香港电影听。这是香港电影的“夜与雾”,但也有句话叫作“守得云开见月明”。阿汤说香港电影应当“抓紧本身可贵的特质,并以此作为支柱,去探寻于未来路向如何择善从之”。
      
      这夜与雾中,看不清前路有多少阻碍。但我们总有勇气又有礼貌地讲一句:唔该,借过。然后:冲!
      
  •   谢谢张导介绍好书
  •   多谢!唔该借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