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Vitamin Creative Space 作者:丹尼尔•毕尔鲍曼 Daniel Birnbaum 译者:尹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入Paul Chan,白双全,杨福东为本书所作的特别项目
With Speical Projects by Paul Chan, Pak Sheung Chuen, Yang Fudong
应该如何理解当代影像实践?
从斯坦•道格拉斯 (Stan Douglas)、埃亚•利亚斯•阿赫蒂拉(Eija-Liisa Ahtila)到道格•艾特肯(Doug Aitken)、塔西塔•迪恩(Tacita Dean)以至菲利浦•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这一系列的后设电影实验,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当代杰出的艺术家对电影和当代艺术之间关系的深入探索,他们捕捉到了最为扣人心弦的时间的辩证本质,而对这些探索,似乎还鲜有艺术评论来深入把握其影像思考的精髓,丹尼尔•毕尔鲍曼(Daniel Birnbaum)的《年代学(Chronology)》一书即是这种艰难的尝试。
对于本书作者来说,现象学成为观察最新当代影像实践的试探性框架,来描绘出关于主体性(从人类到后人类)令人困惑的最新情态。本书探讨的当代著名艺术家大致分为两类:要么缅怀失去的时钟而投身无休止的决战,要么试图借助科技展望全新的生命形式,而对于今天试验全新交流途径的艺术家来说,“今天我是谁?”的问题,似乎已经变成“今天谁是我?”,面对“人类一旦消失,谁(或者什么)将接替?”这一不得不提上日程的问题,《年代学》一书富有诗意地将我们带进当代艺术最新的影像实践领地,让我们尝试看到新的地平线:
“天空中闪烁着明灯,是眨眼的星星还是放光的航船?不止一处,好多好多…… 有人(物)会来吗?”
目录
前言
昏厥
今天,谁是我?
晶体
年代学
延伸的影院
时异
切割时间
同时地
无
将至
时计
跋
中文 | 编辑:胡昉 | 设计:孟可@吐毛球 | 翻译:尹晟 | 尺寸:13 x 18.4 cm | 页数:164 P | Vitamin Creative Space, 2009 | ISBN 978-988-17864-6-3 | 定价:35 RMB |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丹尼尔•毕尔鲍曼(Daniel Birnbaum) ,1963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自2001年以来一直主持法兰克福的Städelschule艺术学院。他是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2009)的艺术总监,由他策划的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制造世界(Making Worlds)》于2009年6月4日正式开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