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做家事帶小孩不過是份內的事而已

出版时间:2012-8-3  出版社:啟動文化  作者:作者:李濠仲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挪威的女人不必費心打扮、不必假裝溫柔、不必家事做到死,
還能擁有全世界最完美的丈夫!
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
張錦華 專文推薦
演員/新好男人 李李仁、精神科醫師/作家 鄧惠文
真心推薦(推薦人依照姓名筆劃排序)
根據牛津大學的調查結果,挪威男人獲選為「全世界最完美的丈夫」,理由是他們花了最多心思在家庭瑣事上,挪威女人聽到這個調查結果的反應是:「我們不過是期待另一半做好他份內的事而已……」
不光是掃地、洗碗、修屋頂、通馬桶、整理花園這些粗活,挪威男人更樂於把時間花在和子女一起看卡通或者是欣賞足球比賽,同時非常自動自發,下了班先上超級市場撿菜挑蔥再回家做飯,之後替小孩洗澡、換尿布、讀床前故事,分享親子間的內心話……諸如此類娘娘腔的行為,他們男人早已駕輕就熟,而且看來並非心血來潮偶一為之。家家戶戶如此,簡直是在搞「集體性別自殺」。
也許你不見得有機會去到遙遠的北歐挪威,
但你不能不認識一下這個孕育新好男人的國家!
辭去記者工作,隨著外交官妻子遠赴挪威的作者李濠仲,自此開啟「女主外、男主內」的新人生。在遙遠的斯堪地納維亞半島,他見識到了遠古時代饒勇善戰的維京武士,到了21世紀的奧斯陸,竟然以意想不到的新好男人姿態、與絲毫不遜色於男人的挪威新女性,共同組成兩性平權的烏托邦社會。
在重新適應「在家等老婆下班回來」以及「負擔絕大多數家事包括洗手作羹湯」的同時,作者也透過他的觀察跟訪談,與遠在台灣的男人女人,分享來自挪威的第一手兩性社會觀察。藉由斯堪地納維亞半島的後現代紅男綠女的演出,帶來不一樣的文化衝擊跟體驗,也讓在台灣的我們得以重新檢視,自己究竟受性別期待制約到什麼程度。
搶先體驗北歐挪威的前衛兩性平權社會:
挪威女人不僅社會地位和男人並駕齊驅,體能也不相上下,她們是一九九五年「FIFA」女足世界盃的冠軍,還贏得二○○○年雪梨奧運女足賽的金牌,這些都是挪威男子足球隊不曾有過的殊榮,挪威女足擅於長傳快攻,我曾在運動場上親眼目睹這群娘子軍剽悍的行徑,巾幗不讓鬚眉,莫此為甚。
挪威政府部會首長中有五成是女性、國會女性比例有四成、私人企業董事席次也有四成是女性,成為全世界唯一達成此一比例的國家。
性教育節目《Trekant》請來專家公開在電視上示範女孩子如何靠自己的雙手自慰,還對女性生殖器官給予一刀未剪的特寫鏡頭……節目播出,有61%的挪威人認為該節目所教授的性教育值得肯定。
奧斯陸街上到處是穿著時髦、手推嬰兒車的年輕爸爸。他們可以有十二周的全薪「父親育兒假」,並且,90%的父親都很樂意回家做「奶爸」,讓老婆或另一半外出拼事業。
挪威的父母,一年擁有十天可支領全薪的孩童照顧假,若家中有兩個小孩以上,照顧假將增加為三十天。新生兒的父母,為了照顧嬰兒,最多可以輪流四十七周不必工作而領有全新,或者只領八成薪水,痛痛快快放假五十七周,完全不必擔心飯碗因此不保。
今日挪威家庭有四分之一是屬同居狀態,五成以上為非婚生子女,在挪威,「同居」的本質幾乎已與結婚無異。一名挪威女孩自稱出身自典型的挪威家庭,因為她有「一名同父異母的弟弟,和一名同母異父的妹妹」。
挪威幼稚園讀物《國王&國王&家庭》,為還是白紙的小朋友提早教育,在多元的社會裡,「單親媽媽」「同性戀」跟「領養」是稀疏平常的事。《瑪琳的媽媽取了麗莎》則讓小朋友知道,單親媽媽離婚後無論再嫁或再娶,對象未必都的是男人。
------------------------------------
.推薦序 誰不希望擁有「完美丈夫」呢?
張錦華/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三月我到挪威北邊的薩米部落參加一個原住民傳播的國際會議。回程在南方的奧斯陸、貝根城待了數天,至今仍印象深刻的,卻不僅是挪威的山明水秀、峽彎之美、雕塑公園的人生百態,或是諾貝爾和平獎博物館中數位女性得主的大海報;還有街道上、公園中,四處推著娃娃車,數量似乎比媽媽們還多的奶爸們,高大帥氣卻溫柔呵護的身影!他們是怎麼做到的?這問題一直縈繞在心頭。
書序的邀約基本上是一份甜密的負擔,但這份邀約很難拒絕。雖然,我和濠仲僅在挪威一次飯局中認識而已。
不過,當我知道,溫柔熱忱的幫我們幾位教授安排挪威訪問的臺灣外交部秘書,就是這位男士的妻子,她能通過傳統上都是男人天下的外交官考試,不讓鬚眉的企圖心已經令人刮目相看;而做老公的他,願意擺脫根深蒂固的父權文化和心態,婦唱夫隨,遠渡重洋,落腳在離北極圈不遠的奧斯陸;然後,過著「自由作家」兼家庭「主夫」的日子,每天在男性和女性意識的矛盾中天人交戰!這份心路歷程的真情告白,絕對應該是當代台灣推動性別平等的第一手男人實踐範例。
濠沖不但每天在全然「屬於自已」的公寓蹲點,打理家務、做好晚餐等候妻子回家,還發心要寫一本觀察挪威兩性平權的專書,以他親身三年餘的「賢夫」經歷,分享挪威──這個當選2010年全世界「最完美丈夫」的冠軍國度,也是與北歐各國並列齊名的性別平等的模範國家──如何獲致這個美名,以及美名背後不為人知的喜怒哀樂,實是理論與實務兼具的絕佳題材,我真是忍不住的期待先睹為快了。
一路讀來不但被作者幽默反諷、觀察入微、旁引博徵的文字所吸引,而且發現,本書真正的秘密,不僅是告訴我們挪威的男人如何無怨無悔的成為「最完美的丈夫」,而且提供了一把解開台灣「不婚族、少子化」問題的金鑰!
眾所周知,臺灣從二○○○年以來的生育率即江河日下,失控下落到二○一一年的0.895,平均每對夫妻生不到一胎。不但創下歷史新低,也在全球排名中敬陪末座。二○一二年恰逢龍年,稍有提升,但明年能否維持,令人憂慮。這樣的人口結構對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發展都已經出現嚴重警訊,被總統馬英九稱之為「國安問題」。政府雖然開始推動各種措施,包括育嬰假、幼兒托育、青年安心成家及育兒津貼等,但政府首長也坦言,「當然不是花錢就有用」,要能夠營造有利的生育環境,讓年輕人,尤其是女性,能夠不怕「生小孩」,並且不怕「養小孩」,才是關鍵 。
行政院勞委會比較各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結果發現,相對於美國、德國、韓國、甚至日本,我國女性在25~30歲這個區間的就業率最高,但自此以後的離職比率就直線上升,而且,40歲後的在職比例更低於以上各國!長期力推北歐性別平等和照顧政策的學者劉毓秀就認為,臺灣女性運動雖然已有相當成效,但是普遍而言,女性仍難以兼顧家庭和事業,結果不但無法讓女性在職場上貢獻所長,建立自主的成就和尊嚴;也造成女性對生養小孩,甚至婚姻家庭,都敬而遠之的雙輸局面!而北歐國家重視性別平權和兒童照顧福利政策,他們的婦女就業和生育卻能雙贏。
挪威是怎麼做到的呢?本書不是硬邦邦的政策理念,而是有趣詼諧、不勝枚舉的案例,在作者妙筆生花之下,令人莞爾,也令人深思。
例如:挪威以至北歐各國的「超完美丈夫」,已經將分擔家事、照顧小孩,當作是「天經地義」的責任,男人回家後立即投入家務已「渾然天成」,成為生活中的例行工作;當然,女人也不再所謂「女性化」,打破「依賴及美貌」的刻板形象。從幼稚園開始,小女生同樣被教導在天寒地凍的野外冰雪中,學會各種獨立技能、建立自主自信。教材中對多元性別經驗的尊重,往往讓其他國家退避三舍時,多數挪威人已視為理所當然。
同時,享有高度自由權利的挪威,在二○○三年跟進丹麥立法,禁止廣告播出性別歧視的的內容和影像,結果,挪威性行為雖然十分開放,但是廣告中卻不以裸露為能事,汽車展裡也不再有引人遐思的比基尼女郎,大眾媒體中更沒有了消費女性身材性徵的各種俗不可耐的字眼!更有趣的是,為了避免「瘦女人」當道造成的體型歧視和誤導,挪威政府出面協商廣告主,建議在模特兒廣告看板下,仿照香菸廣告,加註「照片的模特兒的身材已經由電腦美化」等字眼。比比皆是的例子,真讓人大開眼界。
當然,挪威有石油黑金的挹助,得以享有強大經濟後盾,更輕鬆的打造福利國家。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正落實執行照顧政策,把「照顧兒童,國家責無旁貸」的理念化為各種男女平權的休假和福利。結果,挪威女人可以兼顧家庭和事業,不但政府部會首長中有五成是女性、國會女性比例有四成、私人企業董事席次也有四成是女性,成為全世界唯一達成此一比例的國家。
男人呢?作者深刻的指出:「挪威的女性主義意識興起,原本是為了讓受父權操縱的女人得到解放,過程中反而幫助了他們的男人從性別桎棝裡解脫,讓男人卸下因性別而來的重擔。」不是只有在職場上飛黃騰達,而且還有幸親身體驗另外「半個人類」的生活,所以,挪威的性別平權政策,讓男人終於享受「全人」生命經驗,男人才是真正受惠的對象!
本書顯然對男女都大有益處,絕對可以擴大性別和國際視野;並且,更值得做為性別和人口議題的相關課程中的指定教材或課外讀物。說真的,誰不希望擁有一位「完美丈夫」呢!
------------------------------------------------
★內文試閱:
.前言
故事就從那年冬天說起……
二○○九年農曆年過後,在下匆匆結束了以筆代槍的記者工作,隨同奉派國外的妻子遠赴北歐挪威。從此深居簡出,生命逆轉,和過去喧囂複雜的人際生活不可同日而語,英雄主義幾無用武之地,經過三十餘年忠實地扮演男性角色,此刻卻讓人十分懷疑,「男人到底是什麼?」
早從呱呱墜地開始,我們便習於遵照傳統性別期待,打理著往後每一階段的人生,風土民情巍巍如斯,少有人會甘冒虎口,刻意忤逆,畢竟順勢而流,又何必和滔滔巨浪過意不去。
關於男子漢的形象始終清晰透澈,予人一目了然,他們以權勢、財富、身分、地位綜合分析畫出個人顯赫的戰力表,據此成為一家之主、女人的肩膀以及子女的靠山。搧動他們為了功成名就出外搏鬥,簡直輕而易舉;若要他們放棄逞強好勝,成天操持家務,以妻為尊,那才叫難上加難。
儘管身處女權高漲的年代,似乎也無濟於事,早已化入社會骨髓的父權色彩依舊不為所動,它不僅主導了男人的行為舉止,同時也成功滲透到女人的內心世界,並且教育她們如何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周遭男人,男女雙方連袂鞏固的「男子氣概」(masculinity),已迄堅若磐石。
易國而居終究不脫文明世界,食衣住行的遊戲規則大同小異,旋踵即可駕輕就熟,反倒是角色顛倒錯置的煎熬,就未必隨時光飛逝悠然而去。我的選擇,如同在進行一場大規模、長時間的個人試驗,用以檢測傳統男性心理到底能夠做出多大的扭曲和變形,又或者純然印證因生理構造所衍生的兩性差異確實存在。男人、女人彼此順應「天性」而為,地球上已有數千萬年歷史,賴以基因代代相傳,一旦偏離性別期待的軌道,難保有違物競天擇的運轉?
太太因工作之故日日早出晚歸,成天空蕩蕩的公寓於我仿若囚籠,這是男人本色面臨的第一道關卡,陷溺兩性刻板印象的囹圄。我們的確很難接受這種「男主內、女主外」的安排,就算平權主義在當前時代早就不是陌生的名詞,但我們對它實際的內涵似乎仍無從掌握,這足以讓一名侷促於室的男人惶惶不可終日,惴惴不安還在於挑戰僅為序幕登場。
撰寫此書,未必是對新時代的男女關係已有豁然開朗的見地,更非鼓勵大家以挪威男人為師,挪威男人濃厚的家庭意識固然堪稱典範,總非一蹴可幾;貿然仿製,恐怕畫虎不成。不過話說回來,各位倒是可以藉由斯堪地納維亞半島後現代的紅男綠女,衡量我們自己究竟受性別期待制約到什麼程度,並從中見識亞當和夏娃的角色扮演,原來還具備深不可測的潛力。
《女人味》
我曾在一名當地女士面前表現我的紳士風範,結果反遭其白眼,「在挪威,你們男人實在不必這麼多事。」這句話是我替她掛起大衣後獲得的唯一報償……
挪威女人肌理豐盈、珠圓玉潤,不僅擁有健康白皙的臉孔,牙齒還都長得非常整齊。但她們卻甘於糟蹋代代相傳、香火賡續的完美基因,總是邋裡邋遢,坐沒坐相,隨時可以脫下長靴,當眾展示腳跟處破個大洞的毛襪,球鞋內裡脫線不堪使用仍照穿不誤,比瑞典女性主義者鼓吹的不刮腋毛、不穿胸罩還要解放。
美麗、端莊、秀外慧中、蕙質蘭心,並非只是針對東方女人的魔咒,維多利亞時代的歐洲女人也曾積極回應這種社會需求,以便達到女人該有的完美形象。男人當然是始作俑者,女人之間也以此互相鼓勵,幾世紀以來雙方皆樂此不疲。儘管根據上帝創造人類的神話,讓男人口水直流的,到頭來其實只是一根肋骨。
十九世紀英國兩性權威作家桑芙德夫人(Mrs. Sandford)當年大膽界定女人正是一種天生依賴型的生物,生活上必須仰仗一位能夠提供她們安全感的男人。在經濟領域中全無一席之地,即便是中產階級婦女,也必然歸屬於「家庭」,美其名是女主人,實際上卻是丈夫的財產(中世紀的歐洲,的確還真有買賣妻子的傳統)。女人努力維持所謂的「完美形象」,為的就是要滿足依賴型生物必須具備的條件,好吸引男人目光,在物競天擇下成為眾女人中的佼佼者,避免遭時局淘汰。就算這種觀點早被列入骨董級的論調,我們也無法保證今天已完全擺脫它的糾纏。
生於二十世紀之後的挪威女人若聽到這類說詞,非常有可能打從心底以為桑芙德夫人是在鬼扯。「女為悅己者容」早不復存在,女人的傳統形象失去了約束力,再也沒有專屬於女人合宜的行為舉止,取而代之就是粗枝大葉的男人婆,她們不靠纖弱的外表散發魅人誘惑,相反的是以一種彷彿從男人身上移植過來的直率當做新女性的標籤。挪威女人男性化,較之男人女性化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們唯一還辦不到的,大概就只剩下站著上廁所。
我相信挪威女人這方面的變化,可以導因於挪威的幼稚園教育。當地幼稚園非常熱衷於戶外教學,冬天除非室外溫度低於零下十度,否則儘管天寒地凍,他們絕不樂見一群小蘿蔔頭成天躲在教室裡,甚至有一週五天都安排在室外上課的學程設計。穿著螢光背心的小男生、小女生經常被老師們帶往森林野外,模仿原始人的生活,雖然絕大多數時間都花在毫無壓力的玩耍和娛樂,但環境是最有力的導師,對於形塑男孩、女孩成年後的個性,確實功不可沒。
二十世紀初時興的大男人論調之一,就是要求男孩們盡早取得野外求生經驗,唯有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叢林,才是真正訓練一名男子漢的最佳場所,舉凡溪邊挑水、釣魚,林內砍柴、生火,辨識可食、不可食的蘑菇、野莓,依靠天象在千變萬化的山間找出回家的路,同時熟悉腳下奇形怪狀的石頭,和耳際五花八門的蟲鳴鳥叫,男子氣概即可從中應運而生,那不僅可以協助男孩蛻變成男人,說不定還可打造出一名勇士。
生長於挪威的女孩們,類似的經驗也非常豐富。嚴冬中她們會被丟在戶外溜滑梯、盪鞦韆;被教導在冰寒交錯的高山峻嶺,踏著雪橇往山谷俯衝;偶爾也得趁著日落之前,經歷一場又一場森林的洗禮,如同做勞作一般,學會折取枝葉、削木頭等等就地取材的技能,和大自然共存,穿著髒兮兮的連身防寒衣和沾滿泥巴的雨鞋,強悍地表現出她們完全不亞於男孩們的自信。要在一間幼稚園裡,發現一名被媽媽打扮成粉紅色芭比娃娃的小女生,極為不易。
桑芙德夫人另外還發現女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太過習於讓男人代勞,反而讓自己陷入被寵壞的危機。在森林裡和男人一起長大的挪威女人,應該已有資格宣布危機解除。如果挪威教育所期待的,是女生長大後也和男生一樣具備受人信賴的獨立特質,女孩們又怎麼會渴望出現一位逛街時替她提包包、用餐前替她拉椅子、上車前為她開車門的白馬王子。
我曾為了在一名當地女士面前表現我的紳士風範,結果反遭其白眼,「在挪威,你們男人實在不必這麼多事。」這句話是我替她掛起大衣後所獲得的唯一報償。另外我還曾在造訪挪威鄉間的一座農場時,親眼目睹一名氣質高雅的挪威女人,高高抬起一腳,撐抵住木門,兩手奮力一拉,用力地打開年久失修的儲物用冰櫃;那回我從頭到尾皆袖手旁觀,而她完全不以為意。高尚的紳士,就該懂得替女士服務的金科玉律,已然在挪威冰消瓦解。
挪威女人幾乎被洗刷掉了傳統女性溫柔婉約的特質,專家研判挪威外籍新娘的比例愈來愈高和這有連帶關係。全國談話性節目為此熱烈討論新時代的挪威女人是否有必要重拾淑女形象,好贏回挪威男人的心,結果不了了之,成了笑談。她們不僅社會地位和男人並駕齊驅,體能也不相上下;付出的代價,就是不再具備嬌滴滴惹人憐愛的模樣,可惜了那曼妙的身材和金髮碧眼。一個個越俎代庖了男性的粗活,徹底違逆了桑芙德夫人對女人「依賴者」的形容,她們甚至還把男人當成同類的競爭對手,而非傳統觀念下的保護者,真是有悖天理。
假若不諳挪威女人的習性,很可能會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有位腦袋裝著傳統女性思維的台灣女孩,那年有幸遊歷挪威,幾名女伴相約到森林裡健行,於是她脫口而出:「這類充滿冒險性的活動,如果有男伴同行,或許會更安全一點。」強悍的挪威女孩立刻加以訓斥:「妳們東方女孩子怎麼盡是這些想法?為什麼我們需要男孩子保護?為什麼妳們總覺得很多事情只有男人可做,而女人卻不可以?」我們總以為世界各地無論哪一國女人,都無法抗拒備受呵護照顧的滋味,這位挪威女孩則是當場為我們親愛的女性同胞上了堂機會教育:「記好,我們挪威女人可不是這樣想。」
挪威社會長期和伊斯蘭國家政府不睦,奧斯陸大學學生會曾製作一張仿照好萊塢電影規格的海報,將伊朗神權領袖何梅尼和希特勒、史達林、金正日等獨裁者並列,海報中挪威學生身穿學士帽、大學服,一副打擊惡勢力的姿態,強烈對比正抱頭鼠竄的獨裁者們。這張海報受到來自伊朗駐挪威大使館的強烈抗議,奧斯陸大學學生寸土不讓,強調他們不過是本於良知,勇於揭露那些獨裁者迫害人權的罪行而已。
我想,真正惹惱伊朗大使的,應該是海報中扮演正義化身的主角,並非孔武有力的挪威男人,而是個長髮披肩的挪威女大學生。
《Yours, Mine and Ours.》
店裡走進一家三口,妻子腹部微凸,丈夫牽個小男生,那位看似賢妻良母的媽媽,其實是半年前在遊輪上和其他男人發生一夜情才搞大肚子,但她先生寬大為懷,已準備一起迎接意外闖入的新成員……
女權主義高漲的社會特色,就是男人不再渾身上下充滿陽剛之氣,女人也開始放棄傳統嬌弱的姿態,不僅穿著打扮有時讓人分不清楚是男是女,彼此行為還都有朝中性發展的趨勢。保守的兩性專家嚴正警告,這種改變將造成人類道德水準江河日下;對挪威人來說,專家的發言不過是危言聳聽。
我曾向卡蜜拉學過幾堂挪威文課,北歐語饒舌的發音很快就讓我打退堂鼓,最後一次見到她是在二○一一年聖誕節前夕,她準備返鄉過節,臨行前我們終於有機會進一步認識對方。這位開朗的北歐女孩,外形粗枝大葉,看似漫不經心,卻頗為機伶,自稱出生於挪威的典型家庭,因為她有「一名同父異母的弟弟,和一名同母異父的妹妹」。以她輕描淡寫、若無其事的口吻,我相信當她說那是「挪威的典型家庭」,並不是在開我玩笑。直到現在,我對他們一家如何享用聖誕夜的團員大餐仍深感好奇。
美國女作家海倫‧比爾茲利(Helen Beardsley)曾在一九六五年把個人傳奇的家庭故事撰寫成書,造成轟動。她和第二任丈夫共同撫養了二十名子女,其中半數屬於她和前夫所生,半數屬於她的丈夫和前妻所生,只有最小的兩名兒女來自她倆夫婦的結晶。她的決定在保守的年代堪稱一大壯舉,三年後,海倫比爾茲利的故事登上大銀幕,我們或許再也找不出比《雙喜滿堂》(Yours, Mine and Ours.)更貼切的片名。二○○五年老片新拍(註:台灣片名為《親戚麥計較》),同時也在挪威上映,挪威人發現,原來「你的、我的、我們的」的家庭組合,也很適合套用在他們自己身上。
至於兩性專家所說的道德水準下降,和海倫‧比爾茲利應該無關,畢竟她的經歷是一段關於鰥夫、寡婦的愛情故事,本質上依舊沒有脫離傳統家庭的核心價值,有一名稱職的父親、一名堅毅的母親,以及無盡的愛和包容,二十名子女就是見證。只不過挪威式的「你的、我的、我們的」,便不全然是這麼回事了。
卡蜜拉的父母皆還健在,她弟妹各自的母親、父親今天也仍都安然無恙,爸媽純粹因為感情失和,才會另結新歡,希圖他處開花結果。海倫‧比爾茲利的前夫死於戰場,當她決定帶著大串子女和另個男人步入禮堂時,內心曾飽受掙扎;致使她一度裹足不前的障礙,當然是在傳統家庭制度下,擔心有違保守的社會觀感。場景移至不存在「繼父」、「繼母」概念的挪威社會,一切便不成問題,卡蜜拉可以很自在地跟自己的父母以及僅有一半血緣的兄弟姊妹維持友善關係,她的父母和父母各自的伴侶,也因民情開放免去了彼此仇視的麻煩。
挪威人熱衷於個人的感情世界,遠勝過肩負傳統家庭的責任,以前這種心態可能只是男人的專利,如今挪威女人不合則去的瀟灑作風也十分普遍,梅開幾度任她高興,這是當地「你的、我的、我們的」出現機率頗高的原因。
心血來潮,我試圖以同樣的模式(所謂挪威的典型家庭),替卡蜜拉的每一位家庭成員,描繪縱向和橫向的延伸關係圖,結果真是自討苦吃,沒兩下就讓人暈頭轉向:「未來卡蜜拉第二任丈夫和其第一任妻子的兒子,和卡蜜拉的兄弟姊妹是什麼關係?」「卡蜜拉第一任先生,與其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女兒,又和卡蜜拉的父親是什麼關係?」或許那已超出各種語言中對於親人稱謂的定義,挪威社會雖然以小家庭居多,卻因「典型家庭」開枝散葉,族譜可能比四合院式的大家庭還要複雜。傳統家庭的概念還在,結構卻遭變形,當然不符保守主義者的道德水準。
奧斯陸臨海小島上有間名為「FLASKEBEKN BISTRO」的中餐館,往來老主顧絕大多數是島上居民,左鄰右舍對彼此家庭狀況皆略知一二,例如餐館樓下理髮廳風韻猶存的老闆娘,正和一位中年喪偶的老先生打得火熱,方圓百里幾乎人盡皆知。
那天店裡走進一家三口,妻子腹部微凸,丈夫牽個小男生,我和太太將羨慕的眼光投向眼前甜蜜的家庭。住在這座小島上的朋友私下透露,那位看似賢妻良母的媽媽,其實是半年前在遊輪上和其他男人發生一夜情才搞大肚子,但她先生寬大為懷,已準備一起迎接意外闖入的新成員。對傳統男尊女卑觀念甚濃的一代人來說,男女「中性化」造成道德水準低落,問題恐怕不僅出於父代母職,而是女人也開始仿照男人四處留下風流種,那才是危機所在。這種由女人帶頭的出軌演出,偶爾也助長了挪威社會「你的、我的、我們的」家庭出現。
挪威喜劇演員吉爾森和妻子離婚後,竟然愛上自己的丈母娘,挪威媒體大幅報導這對「忘年之愛」,報上照片中的吉爾森一絲不掛坐在浴缸裡,喜孜孜地享受由丈母娘替他刷背的樂趣,這位老岳母似乎也非常陶醉於這段鴛鴦戲水。無論男女、老少皆有對象不拘、自由戀愛的權力,挪威兩性平權至此,果真無以復加。
遙遠的挪威王國每年平均有兩萬三千多對新人步入禮堂,同時也有一萬多對夫妻選擇離婚,一萬一千多對怨偶訴請分居;一來一往,每年結合和分開的男男女女兩相抵銷,幾乎不分上下。好像無論如何都是值得恭喜之事,儘管分分合合的內容有時可能葷腥不忌,到頭來並沒有如保守主義者所預言,一旦不依照傳統觀念維持家庭的運轉,社會文明就會隨之崩潰,相反的,挪威在聯合國的評比中,居然還受封為高度穩定的社會。
依照我成長的背景,的確很難接受所謂「挪威式的典型家庭」,那幾乎等同於悲劇、背叛,以及日後一連串不幸的元凶。妻子在遊輪上紅杏出牆,結局十之八九不會有好下場;讓丈母娘替自己刷背,簡直是亂倫。「你的、我的、我們的」有時還嚴重涉及男人顏面問題,否則「戴綠帽」從何而來。此地卻雲淡風輕,見怪不怪,他們喜歡劇情峰迴路轉的犯罪小說,更勝水深火熱的愛情故事,或許正是社會氣氛使然;書中杜撰的男歡女愛,說不定都還沒有他們的現實人生來得精采。
---------------------------------------------------------------------
北歐完美丈夫李濠仲:實踐平等主義
【NewTalk 新頭殼/張詠瑛】
北歐丈夫跟台灣先生有什麼不同?資深記者李濠仲在他的新書《北歐超完美丈夫的祕密》中,敘述了他在挪威生活3年多所經歷的種種性別文化衝擊。李濠仲提到,挪威男人做家事或是帶小孩,背後的出發點並不是「想做一個體貼的丈夫」,而是單純的「平等主義」,認為這是自己份內的事,因此一切都理所當然。
開放編輯室節目今(16)日請到李濠仲來談談他的新書,以及他在北歐生活的親身感受與觀察。2009年,他辭去記者一職,隨任職於外交部的妻子赴挪威居住,這段期間他賦閒在家,每天待在家裡、接送妻子上下班。李濠仲說,對於他沒有工作,一開始台灣的朋友都覺得不太能接受,而從這些反應當中,就可以看到台灣社會對於性別角色的要求與期待,造成的壓力與壓迫感著實超乎他的想像。
李濠仲提到在挪威社會,「性別平等」的意義跟台灣社會所想得可是很不一樣。一般台灣社會認為男性應對女性體貼、細心,例如到餐廳時幫女性拉椅子、披大衣,或是幫忙開車門,但是這些舉止在挪威社會是被當做不尊重女性的表現,因為她們認為這些事情都是簡單的小事,自己來就行了,她們不能理解,為什麼東方的男人都喜歡把女性視做弱小、需要被保護的對象?
此外他也提到,挪威的男性被牛津大學選為全世界最完美丈夫,他們花了最多的時間在家務事上面,可是挪威男性的出發點並不是「我要當一個體貼的丈夫」,而是「平等主義」,也就是一切都要平等,既然身為家庭的一份子,所以家事自然要平分。李濠仲舉例,如果小嬰兒一天要換4片尿布,那丈夫跟妻子就各負責2片,他們可是「算」的非常清楚。
他也強調,並不只是男性很會分擔家務,挪威的女性也會自己修水管、換電燈泡,夫妻倆一起共同經營家庭,男性並非只負責賺錢養家,女性也不是只負責柴米油鹽之事。
另外他也提到,挪威政府在政策上花了很大的心思,例如他們的育嬰假,爸爸加媽媽總共擁有47週的育嬰假,其中媽媽可以放35週,爸爸可以放12週。這種從制度設計上鼓勵男性對家庭的付出,也使得高達90%的挪威男性使用這個措施,一方面鼓勵男性陪伴小孩的成長,一方面是讓女性可以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上。李濠仲還強調,挪威人放完育嬰假後,可不會發生被調職、或是失去原有的升遷機會這種事。
李濠仲還說,在「性」的方面,挪威也抱持著一種正面且開放的態度在教育他們的青少年,公共電視會播放完整對於人體結構、生理需求、自慰等介紹,甚至會請真人示範,因為他們認為這種每個人都會碰到的事,與其自己亂摸索,還不如請專家公開教導大眾。
他認為這種將「性」正常化的態度,也使得挪威社會幾乎不會出現廣告裡有裸露女性的現象,因為他們不能理解為什麼與汽車沒有關連的辣妹,會出現在汽車廣告中?
[完整的影音請至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28347]
Watch live video from Newtalk - 開放編輯室on Justin.tv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E5%8C%97%E6%AD%90%E5%AE%8C%E7%BE%8E%E4%B8%88%E5%A4%AB-%E6%9D%8E%E6%BF%A0%E4%BB%B2-%E5%AF%A6%E8%B8%90%E5%B9%B3%E7%AD%89%E4%B8%BB%E7%BE%A9-085336105.html
編輯人 轉載自 NewTalk 新頭殼 日期 2012-08-16 瀏覽 66
-----------------------------------------------------------
“跳脱性别期待的制约,或许可以更丰富我们的生活”
—— 专访《北欧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做家事带小孩不过是份内的事而已》一书作者李濠仲
来源:贴心姐妹网 更新:2012-08-17 06:30:31 作者:施雅芳
“跳脱性别期待的制约,或许可以更丰富我们的生活” ——专访《北欧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做家事带小孩不过是份内的事而已》一书作者李濠仲
图/受访者 《北欧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做家事带小孩不过是份内的事而已》一书封面
图/受访者 李濠仲
李濠仲2009年辞去记者工作,离开台湾,随任职于外交部的妻子远赴挪威。他现暂居挪威奥斯陆,著有《挪威缩影:奥斯陆观察笔记》、《挪威,绿色惊叹号!》及《安然无恙不比遗憾好》等书。最近,他又出版了从自身经历出发,观察挪威两性关系的《北欧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做家事带小孩不过是份内的事而已》一书。
李濠仲在自我介绍中说:“目前还得负责家中大小清洁工作,包括洗碗、拖地、洗衣服、晾衣服和晒棉被,并经由‘周遭环境’所调教,不再对传统男子气概抱残守缺,距离北欧超完美丈夫的标准,差不多就剩最后一哩路。”
贴心姐妹网近日就《北欧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做家事带小孩不过是份内的事而已》一书对他进行了书面采访。李濠仲畅谈了他在挪威对两性关系的体验、观察和思考。
贴心姐妹网:为什么决定写这本书?
李濠仲:二零零九年农历年过后,我因新婚不久的妻子奉派挪威工作,便匆匆辞去记者一职,随她远赴北欧挪威。往后深居简出,和过去喧嚣复杂的人际生活不可同日而语,过去在职场养成的英雄主义几无用武之地,经过三十余年忠实地扮演男性角色,这下却让人十分怀疑,「男人到底是甚么」? 自头至尾,我探求挪威两性共处之道的用意,无非是要替自己解惑,「当女人逐渐成为权力的主导者,男人的面子到底要往哪摆」?「男女角色趋近中性化的社会,究竟可不可取」?
贴心姐妹网:您对挪威性别平等现状的观察
李濠仲:挪威女权发展相当全面,几乎所有女人都可称得上是女性主义者,男女平权的思想彷彿社会植被,遍及各阶层领域,女人一夜情、家事五五分、同居风气日盛、不婚主义、单亲妈妈、奶爸横行,男女平权表现各有不同却殊途同归,当中无不具有浓厚女权意识,或许一开始我们会把朝男人进逼而来的女人视为另一种威胁,认为她们无端干扰了雄性世界的游戏规则,事实上男人才是真正受惠的对象。
因为挪威男人不再需要被坚毅、冷静、内敛、富裕、才干、帅气,甚或主宰一切、领导女人等理想的男性角色所约制,挪威女人也不再以弱者之姿示人,且不再是被动、软弱的象征,如此一来,便主动替挪威男人卸下了因性别而来的道德重担。我相信今天多数人依旧认定「男人就该如此」,并且很轻易地就在传统的经验中找到许多证明,一旦失去男性准则,将何以为男人?包括许多女人也有同样的认知,问题的根源很可能是父权思想的催眠,早从我们呱呱坠地的一刻就开始执行,以至于日后我们完全不知如何从这些虚有其表的男女刻板形象中苏醒。
贴心姐妹网:您觉得造成挪威性别平等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女权运动,性别平等政策(孩童照顾假、父亲育儿假等等)以及性别平等教育(打破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传统划分)是否都起了作用?
李濠仲:我相信挪威男女平等意识的养成,可以导因于挪威的幼稚园教育。当地幼稚园非常热衷于户外教学,冬天除非室外温度低于零下十度,否则尽管天寒地冻,他们绝不乐见一群小萝卜头成天躲在教室里,甚至有一周五天都安排在室外上课的学程设计,穿着萤光背心的小男生、小女生经常被老师们带往森林野外,模彷原始人的生活,虽然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毫无压力的玩耍和娱乐,但环境是最有力的导师,对于形塑男孩、女孩成年后的个性,确实功不可没。
二十世纪初时兴的大男人论调之一,就是要求男孩们尽早取得野外求生经验,唯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丛林,才是真正训练一名男子汉的最佳场所,男子气概可从中应运而生,可以协助男孩蜕变成男人。
生长于挪威的女孩们,类似的经验也非常丰富,严冬中她们会被丢在户外溜滑梯、荡秋千;被教导在冰寒交错的高山峻岭,踏着雪橇往山谷俯冲,偶尔也得趁着日落之前,经历一场又一场森林的洗礼,如同做劳作一般,学会折取枝叶、削木头等等就地取材的技能,和大自然共存,穿着脏兮兮的连身防寒衣和沾满泥巴的雨鞋,强悍地表现出她们完全不亚于男孩们的自信。要在一间幼稚园里,发现一名被妈妈打扮成粉红色芭比娃娃的小女生,极为不易。至于男孩子,上了国小,一样要学烹饪甚至打毛线,挪威人从小就不被传统「男人该做的事」或者「女人该做的事」所框架,这应该有助于日后男女平权的养成。
挪威女权运动可追溯上百年的历史,包括戏剧大师易卜生,也藉由小说、剧作的故事内容,反映出当时挪威男尊女卑的现象,并引得社会反思,对挪威女权意识有正面作用。后续政治面、政策面有计划的伸张女权,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父亲育儿假,成功把爸爸拉回家庭,让他们也一同负起亲职的责任。
此外,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挪威,挪威政府部会首长平均有五成会是女人,国会里的女议员,始终维持近四成的比例。欧盟不少国家明文规定私人企业的董事席次,至少要有百分之四十保留给女性,全世界唯一曾达到此标准的模范生,则是非欧盟成员的挪威(二零零九年达成,有四百多间国内上市公司受到规范),挪威是八零年代中期第一批提出类似「(男女)机会均等法」的国家,挪威女人原本悲观估计,百分之四十的门槛至少得花上一百年才能实现,结果她们以三倍的速度提早夺标。女人长期占有国家政经领域三分之一天下,这些显而易见的表现,让挪威在二零零三年特别受联合国赞誉为「两性平权的避风港」。
贴心姐妹网:经济基础和福利制度是否是挪威社会达成性别平等现状的重要基础?如果是,经济和福利制度的衰退是否会造成男女平等现状的倒退?
李濠仲:有强大的社会福利做后盾,确实有助于女权的维持,尤其是育儿津贴、母亲育儿假、家庭照护假,乃至子女就学的补助,都对平权起了关键作用,背后也确实都是有赖于坚强的经济基础。
但话说回来,一个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如果社会氛围中的性别观念,仍是采取传统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也未必有机会发展为两性平等的国家。我想经济和福利制度只是用以强化男女平权的辅助用具,最重要的仍然是观念的深化和价值观的养成,非洲社会许多部落是母系社会,女权甚至远高于男权,就未必是因经济基础和福利制度之故。中东许多石油国家的财富相当可观,但也没有因此走向平权之路。经济和福利制度的衰退,可能会让既有维持两性平权的政策措施打折扣,但我想一个已然将男女平权视为理所当然的国度,应该不至于退回重新强调男尊女卑的社会。
贴心姐妹网:挪威在男女性别平等方面是否已是一个理想国?还是有需要继续改进的方面?
李濠仲:虽然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挪威两性平权的实际案例,以及显而易见的制度、法律,包括整体社会气氛的呈现,可以说相当贴近男女平等的理想国度,但挪威人,尤其挪威女人,仍对他们当今的两性地位不满足,认为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包括挪威外籍新娘日盛,前不久新闻陆续报导挪威男人甚至出现殴打外籍新娘的社会事件,导致官方祭出铁腕,要求暂时拒绝受理外籍新娘申请案(主要是泰国新娘)。
我们可以发现,当男女之间存在显着强势和弱势的差异,有些男人就会不由自主流露出「大男人的劣根性」,例如泰国新娘嫁到挪威,她们必然是弱势(无经济能力、语言不通、无亲无故),遂引来挪威男人的恶待。光就这点,挪威男女平权不能说没有污点。
贴心姐妹网:挪威是否是全球男女性别平等方面的一个典范?
李濠仲:若以当地女人的社会地位,以及对女性的尊重,和男人放下身段,肩负亲职责任等面相观察,挪威确实不失为值得学习的对象。《美联社》曾深入报导挪威的孩童照护制度,结论是「如果我们美国人想迎头赶上挪威,就得先把母亲和她们子女的事情办好。」
贴心姐妹网:您如何看中港台男女性别平等方面的现状,您觉得中港台社会是否可以借鉴挪威经验?
李濠仲:东方社会有其传统包袱,挪威男女平权的表现,毕竟是时间推移渐进养成,撰写此书,并非鼓励大家以挪威男人为师,挪威男人浓厚的家庭意识固然堪称典范,总非一蹴可几,贸然彷制,恐怕画虎不成。不过话说回来,深受东方社会父权心态左右的我们,倒是可以藉由斯堪地纳维亚半岛后现代的红男绿女,衡量我们自己究竟受性别期待制约到甚么程度,并从中见识在跳脱亚当和夏娃的传统角色扮演、以更多元的方式去扮演我们的角色方面,原来我们还具备深不可测的潜力。
贴心姐妹网:挪威的生活经历对您个人的男女性别意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说“距离北欧超完美丈夫的标准,差不多就剩最后一哩路?”
李濠仲:这几年挪威生活,也许确实改变了我不少观念和行为,包括我开始学做菜,开始卸下家庭就该以丈夫为中心的观念,但这或许只能算是初期的改造。人类有时行为上的一小步,却是代表心态转变的一大步,我相信自己关于男女平权的观念,在这几年中有了大幅跃进,不过,等到有朝一日,当我在男女互动上的所言所行,不必再藉由反思、沉淀去关照自己是否还受父权思想引导,或者又一次恍然大悟自己的改变,而是如挪威男人一般觉得一切皆是如此理所当然,也许才有资格说自己达到北欧男人的标准。
贴心姐妹网:通过这本书,您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李濠仲:我很庆幸走了这一遭,尽管尚未得到为之茅塞顿开的结论,但我相信,我开始渐渐懂得如何当个「完整的人」。这本书,主要也只是想告诉读者,包括女性读者和男性读者,我们是否长期因传统社会观念、气氛的影响,到头来大家都只懂得扮演「半个人类」,以为男人就该如此,女人就该那样,事实上,无论男女,皆是潜力无穷,跳脱性别期待的制约,或许可以更丰富我们的生活。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
9/6中國時報藝文新聞:挪威男主內《北歐超完... 發表日期: 2012-09-07
2012-09-06 01:12 中國時報 【李濠仲/文】
挪威女人經濟獨立,不把婚姻當歸宿,女權意識升級到如此程度,反而幫助挪威男人獲得解放,不必再為了不明所以的「男人的責任」、「男人的形象」將自己綑綁。「挪威男女之間」這堂課,讓我學會了如何從父權文化虛有其表的裝飾中甦醒。
我想這其中可能有些誤會。
每當我轉述挪威男人如何把洗衣、燒飯、帶小孩視為自己分內的事,總會引來同性友人充滿敵意的眼神,並且恨不得我馬上閉嘴,尤其當他們的太太正好就在一旁,為了不受控制的三歲兒子忙得妝糊髮亂時,「挪威男人宜室宜家的形象」,實在是最自討沒趣的話題。
而原本覺得男人聊天內容乏善可陳的太太們,此刻則一個個豎起耳朵,對我口中的挪威男人嘖嘖稱奇,她們甚至會忍不住湊進來加入討論,附和有餘,還會現學現賣,拿他山之石數落自己的先生,同時泛起殺氣騰騰的目光,隱隱約透露出老娘明天起不幹了的衝動,最後不忘表彰我的現身說法簡直就是在替全台灣女人仗義直言。於是,我知道今晚的聚會已接近尾聲,識相點,趕快起身回家走人。
婦唱夫隨,掰掰男子氣概
我之所以對挪威男人略知一二,起於三年半前,我太太因工作之故奉派挪威,顧及這段萌芽不久的新婚,難以避免必須得有人犧牲小我,抱持夾雜轉換跑道和成全女人的心情,結論是我挺身而出,辭去報社記者工作,隨她遠赴北歐。只是沒想到一時天真、瀟灑的決定,日後代價竟然是要和內心世界裡的父權迷障進行無止盡的搏鬥。古來只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婦唱夫隨」對任何一對夫妻來說,果然無法是個稱頭的選項。
易地而處的生活,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居家型的太太開始日日為了工作早出晚歸,青春歲月把應酬當生活的我,反成了時下最不折不扣的「宅男」。記者交遊廣闊、五湖四海的日子一夕間風雲變色,取而代之居然是三餐定時定量;五光十色、八面玲瓏的職場生涯從此告終,如今視野所及,成天僅剩客廳一面文風不動的窗景。男子氣概備受打擊,旁人最常問你的問題是「尊夫人外出上班時,你都在做些甚麼?」好巧不巧,我正是花最多時間在思考究竟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男人的舞台在職場,天性是靠工作上的功成名就贏得旁人讚賞和自我滿足,然後藉此打造出予人信賴的安全感,在女人眼裡,這遠比渾厚的肩膀更實際可靠,從來沒有一個男人可以只因擅於操持家務就贏得女人尊敬,至多只會得到一抹三秒鐘便揮發殆盡的致謝之吻,男人料理家事儼然是放下身段、紆尊降貴,儘管女人銘感五內,但你我都很清楚,到頭來其實那並非屬於男人應有的作為,我們依然鼓舞著男人出外打滾,當他再次心懷愧歉地說:「今晚又要加班,晚餐別等我了。」女人們方覺此生不負所託。
此類「男主外、女主內」的道德形象,早已植基我的腦際,一趟北歐之行,終於明心見性,過去我徹底誤解了自己是個新時代的自由派男人,以為以妻為尊、角色顛倒可以是輕而易舉,但有時我們就是得藉由嚐試新的口味,才知道眼前這道菜原來如此食不下嚥。我雙手擰著拖把,望著一籃等著塞入洗衣機的髒衣服,在挪威承租的一間公寓裡悵然若失,這種感覺無關乎那份曾讓我自以為是的工作,而是事到如今才發現當年的辭呈原來是一式兩份,一份辭的是記者,一份辭的是「男人」。
挪威男人,世上最好丈夫
我驚覺事有蹊蹺,是一回和太太相約回台灣過年,因為挪威物價奇高,當地民生用品的標價,偶爾會讓你有置身王公貴族的錯覺,我們便利用回台機會大肆補貨,在填寫購物清單時,我不假思索羅列了一長串,上頭記有「菜瓜布三塊;抹布兩條;馬桶刷一支;椅腳套兩組;分離式砧板一套……」林林總總,反覆檢視這張密密麻麻的清單,讓人毛骨悚然的關鍵,不在於挪威難道買不到這些東西,又或者是兩地極其懸殊的價差,而是我怎麼會信手拈來,即知家裡需要添補哪些東西。
初到挪威,窮極無聊的我,閒來無事曾把日常瑣事記錄在電腦鍵盤敲敲打打中,女性友人見狀,直呼字裡行間細膩的感觸,簡直就是同屬女性同胞之作。我嚴重懷疑,長此以往,我可能連自己都快認不得自己,那些生活細節點滴,是鎮日忙忙碌碌的妻子經常錯過或者少有體會的過程,淺白的用詞,俗云「媽媽經」,到了挪威,她倒是順理成章置身事外,我這承襲父權為大的一家之主,悄悄然已搖身一變為「一家之母」。
我放下手中油膩的碗盤,暫時不理會烘衣機裡的襯衫,一陣上窮碧落下黃泉,只為從挪威兩性之間尋求救贖,這是個號稱「兩性平權避風港」的先進國家,女權高張到近乎囂張的地步,他們的男人又是甚麼德性,那群舉目可見,成天推著嬰兒車在城市大街小巷流竄的挪威父親們,難道皆是甘之如飴,全無掙扎?
我所說的其中必有誤會即將真相大白。挪威的男人確實花了很多時間用於親職工作,他們帶小孩上學,陪小孩聊天,從把屎把尿到教子女滑雪、踢足球,子女成長過程他們不僅甚少缺席,還榮登模範父親,英國牛津大學曾在一份調查中,將挪威男人評比為世界上最好的丈夫,可謂當之無愧。
女主外男主內,有何不可
問題是我的男性友人們並未聽完我後半段的挪威經驗,女性友人們又太急著加入話題,我來不及說的是,挪威女人的獨立、自主已和男人幾無二致,她們各個經濟獨立,不把婚姻當歸宿,不視男人為靠山,逛街不必男友提包包,上車不必先生開車門,她們將自己的體能訓練得可和男人分庭抗禮,傳統女人撒嬌、依賴、纖弱、可人的形貌全都冰消瓦解,她們再也不需要男人為了她們在外拚死拚活,同時也不再期待男子氣概就是兼顧養家活口和飛黃騰達。站在男人的立場,尤其是一名傳統古板大男人的立場,我想說的是,女權意識升級到如挪威的程度,反而是幫助男人獲得解放,他們活得更為自在、灑脫,不必再為了不明所以的「男人的責任」、「男人的形象」將自己綑綁,他們不再需要被堅毅、冷靜、內斂、富裕、才幹、帥氣,甚或主宰一切、領導女人等理想的男人角色所約制,當社會上的女人不再以弱者之姿示人,且不再是被動、軟弱的象徵,她們何嘗不是主動替男人卸下了因性別而來的道德重擔。
我當然鼓勵助長女權意識,如果以為我是為此想逃避傳統性別期待的責任,那又是另一個誤會。我相信今天多數人依舊認定「男人就該如此」,並且很輕易地就在傳統的經驗中找到許多證明,一旦失去男性準則,將何以為男人?包括許多女人也有同樣的認知,問題的根源很可能是父權思想的催眠,早從我們呱呱墜地的一刻就開始執行,「挪威男女之間」這堂課,至少讓我學會了如何從父權文化虛有其表的裝飾中甦醒。
若有機會聽我完整描述挪威的兩性世界,尤其是女人自立自主的一段,相信進而對我產生敵意的,最終可能會是那群太太們。
相關連結: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1/112012090601062.html
--------------------------------------------
婦唱夫隨 李濠仲剖析北歐超完美丈夫
* 2012-08-15 01:06
* 中國時報
* 【林欣誼/專訪】
新婚的丈夫年正青壯,毅然放棄正要起飛的事業,隨太太外派他國,這個「婦唱夫隨」的故事發生在李濠仲(見圖,實習記者吳隆浩攝)身上。三年半前,他放下記者工作,以眷屬身份隨任職外交部的妻子外派,周遭親友滿是狐疑,幸好他們抵達的是以兩性平權為傲的挪威。「我藉由觀察外界,也為自己的內在衝突尋找答案。」李濠仲的新書《北歐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就是他交出的解答。
卅六歲的李濠仲苦笑,當初想得簡單,出國後才發現「誤判情勢」,每天目送太太出門後,他便守著空空蕩蕩的公寓,開始打掃、做菜,「就算身邊沒人質疑,我心中的大男人主義也很不適應。」
於是他開始埋頭寫書,彷彿證明什麼似地,連續推出《挪威,綠色驚嘆號!》、探討二○一一年挪威殺人事件的《安然無恙不比遺憾好》等書。《北歐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則轉回自己最切身的兩性題材,字裡行間微微流露他的「大男人焦慮」。但過去的記者訓練讓他從個人情境抽身,以旁徵博引的資料數據、採訪和觀察,呈現出令人瞠目結舌的的挪威兩性關係。
二○一一年,挪威當選全世界「最完美丈夫」榜首,理由是挪威男人花了最多時間在家務,挪威女人對此的反應是:「他們只是做好份內的事而已。」
李濠仲描寫,奧斯陸街上常見手臂刺青、頂著龐克頭,推著嬰兒車的男人,男人聚會聊的常是超市折扣。挪威有開放的性觀念,但國家立法禁止廣告播出與產品無關的裸露影像。公園常有女人上空享受日光浴,但跑車展中沒有辣妹,健身房裡多的是以鍛鍊體能為目標的女生。由於健康的身體意識,讓女人免於性別歧視,讓李濠仲回台時,對台灣媒體屢見的「爆乳」、「走光」等字眼很不習慣。
「挪威的男生、女生只是身體不同,腦袋裡裝的是一樣的。」他表示,挪威女孩從小被帶去滑雪登山,男孩在校要上縫紉課,儘管老一輩挪威人還有傳統觀念,但中生代已經顯現出兩性平權教育的成果。
支撐挪威「超級奶爸」的,還有背後的法律制度,包括男性在孩子出生後擁有十二周的「父親育兒假」,周全的托嬰制度、社會福利,讓母親有機會向外追求自我,男人不再是家庭唯一的保護者。男女都獨立自主,結婚不再是歸宿,因此挪威人同居遠比結婚多,五成以上為非婚生子女,開放多元的家庭關係則是另一種情感獨立的學習。
「女權運動本來是為了讓女人得到解放,在挪威,卻也幫助男人卸下性別重擔。」經歷這一場挪威洗禮,李濠仲才釐清原來自己的父權思想多麼根深蒂固、台灣受性別限制有多深,而這份體悟,也成為他這趟「眷屬陪行」最大的收獲了。
相關聯結: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081500520.html
----------------------------------------------------------------

作者简介

李濠仲
1976年生,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為《新新聞周報》《聯合晚報》政治組記者,2009年辭去記者工作,隨任職於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現為FPA「挪威外國記者協會」(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in Norway)成員,持續透過閱讀、觀察、採訪,延續記者工作未盡之事。現暫居挪威奧斯陸,著有《挪威縮影:奧斯陸觀察筆記》《挪威,綠色驚嘆號!》及《安然無恙不比遺憾好》等書。
目前還得負責家中大小清潔工作,包括洗碗、拖地、洗衣服、晾衣服和曬棉被,並經由「周遭環境」所調教,不再對傳統男子氣概抱殘守缺,距離北歐超完美丈夫的標準,差不多就剩最後一哩路。
E-mail:solojournalist@kimo.com
Facebook:李濠仲
Blog:www.wretch.cc/blog/solonews

书籍目录

推薦序:誰不希望擁有「完美丈夫」呢?(張錦華‧文)
前言:故事就從那年冬天說起……
Ch.1 跟著老婆大人去挪威
1-1女王陛下
1-2外交人員眷屬
Ch.2 前衛兩性觀的震撼
2-1最完美的丈夫
2-2女人味
2-3一夜情
2-4妳為什麼對結婚這麼癡迷
2-5Yours, Mine and Ours.
2-6進口婚姻
2-7行不改名,嫁不改姓
2-8你一半、我一半
Ch.3 挪威女人VS.挪威男人
3-1媽媽的天堂
3-2女人的分量
3-3女人當家,世界和平
3-4奶爸
3-5托嬰
3-6型男主廚
3-7父親大人
3-8男人的眼淚
3-9野心不再
Ch.4 沒有歧視的烏托邦社會?
4-1摩卡人
4-2Go Go Bar
4-3七大守則
4-4Big Girl
4-5恐同症
4-6榮譽暴力
4-7教育男孩
4-8粗腰肥臀
Ch.5 三年半的新人生
5-1居家生活
5-2Mr. Chen
5-3半個人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歐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做家事帶小孩不過是份內的事而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