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生活叫淡定

出版社:順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作者:于海英 著  页数:198  

前言

  序  願解眾生倒懸苦––南懷瑾小傳  大凡傳奇之人,總有一段傳奇的人生!  南懷瑾,這位世人眼中的「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學家」、「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與佛法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在詩中說:「前因後果問如何,眼闊心空且放歌。浮海十年家國事,閒情留取付梨渦。不二門中有髮僧,聰明絕頂是無能。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山河亦要人。」他是一個不出家的出家人,在紅塵中修行,不求出世的風姿,只做入世的事業。  年少輕狂的歲月,於每個人都是難忘的記憶。南懷瑾出生於耕讀傳家的書香門第。他遍讀經書,兼及書法,但極其嗜好武俠小說,常於無人處偷偷練武。直到被父親發現,為他聘請武師。他不像別人一樣進入中學接受教育,而是在離家不遠的家廟中自修。家廟裡沒有玩伴,只有一位又呆又瘸的公公。在這清幽的環境裡,能做的事只有讀書、練武、靜思。結果,幾年之後,南懷瑾遍覽經史,涉獵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對文學書法、詩詞歌賦、醫藥卜算、天文曆法諸學頗有心得。更重要的是,幾年的靜思,使他對人生有了不同於常人的體會。  當他從自修中學得各種知識,因緣際會,進入浙江國術館,使自己在武術和文化上更進一步,這時抗日戰爭爆發。於是,他投入了救國的洪流大潮中,組建了一支小小的隊伍,在因為某些原因不得已放棄後,他考入了國民黨的「中央軍校」。畢業後,當了一段時間的少校。後來目睹國民黨官場的混亂和黑暗,便悄然身退,開始對學佛訪道產生了極大興趣。  他曾拜在名重一時的禪宗大德袁煥仙門下,專心致志地學佛參禪。後來,他為了深究佛法,一個人悄然上峨眉山閉關修煉,埋頭閱讀《大藏經》。再往後,他前往五通橋多寶寺閉關潛修。這期間,他除在禪修打坐外,還批閱了全套《永樂大典》等經史典籍。漸漸的,他已經完全無意於政治,對佛道的興趣卻與日俱增。於是,他又遠走西藏、西康,參訪密宗各派大師,歸來後便隱於杭州天竺寺,批閱了文淵閣《四庫全書》與《古今圖書集成》,繼而在天池寺附近結茅廬清修。  內戰結束後,南懷瑾離開家鄉,遠赴台灣。在貧寒困厄中仍不改樂觀的心態,寫下了他人生的第一部著作––《禪海蠡測》。後來,他又完成了《楞嚴大義今釋》和《楞伽大義今釋》。當台灣逐漸穩定下來後,南懷瑾開始大力宣講傳統文化,傳播文、史、哲及佛學等。為了把中國傳統文化推向世界,南懷瑾成立了「東西精華協會」,旗下有「禪學進修班」、「美術進修班」、「國樂進修班」、「國醫進修班」等,開設了國學、國畫、書法、太極拳等課程。這期間,他出版了名著《論語別裁》,結果在台灣出版界引起巨大轟動。不久,南懷瑾再次閉關修煉,歷時三年之久。當他再次出關時,他的聲望已經越來越高。他到各地講學,內容極廣,除了儒、道、釋三家外,還包括歷代謀略學、中華醫藥、中國建築與園林藝術、企業管理以及詩詞、書畫、星相、堪輿、卜易等。聽他講課的人,小到普通百姓,大到各界高層,他的名聲顯於海內外,成為當世大家。他的佛學著作《如何修證佛法》、《觀音菩薩與觀音法門》、《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等,深受各地僧俗大眾的歡迎。  喜好佛法的南懷瑾,雖然不出家,卻以出家人「自度度人」的精神,從事著「自利利他」的事業。他成立教育基金會,為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捐款,投資創建十幾家合資企業,在故鄉溫州成立醫藥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等,又捐資修建禪堂,還投資助建金溫鐵路。現今九十多歲的他,仍然講學不輟,不斷地弘法度人。他說:「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山河亦要人。」解眾生倒懸之苦是他的願望,他以自己的方式,收拾著世人內心的山河,他的每一步,都利益著天下眾生,他雖然不是穿僧衣的出家人,卻是一個真正的慈雲化雨作春風的佈道人。                

内容概要

  一杯淡泊悠遠的心靈之茶,一部處世安身的塵世經書,品李叔同,看透世間繁華,直達精神家園;悟南懷瑾,智享人間百態,收穫塵世幸福。  如果一個人想學習適應社會的手段,那麼,守護精神的家園才是最好的出發點。為了活得好一些、更好一些,為了在塵世獲得幸福,讓我們仔細聆聽兩位大師的叮嚀……  精神富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足,否則,即使富如國王,也會貧如乞丐。讀李叔同,我們的內心會獲得一種空靈的美感,那是一種久遠的自然的力量。他使我們低下頭,開始審視自身,重新關注已被遺忘很久的自我的真實性靈。而南懷瑾,身在繁華又笑看繁華,他是繁華世間的智者,得享繁華卻又不被繁華所累。於是,他講述人生種種人情世故,講處世哲學、講生存策略,這一切,都是為了使我們更好地生活在人與人的世界裏。

作者简介

  于海英  生存於喧囂鬧市,沉迷於心靈天地,喜讀詩書,但天生愚鈍,讀書不求甚解,唯欣欣然。喜舞文弄墨,但下筆無神,弄墨成果不多,僅聊以自娛。謹借大師思想,傳世智慧,著成小書幾冊,是為《和名家一起回望明朝煙塵》、《聽南懷瑾講孟子》、《名家限中的100位中國歷史名人》,以饗讀者。

书籍目录

序言:和大師去修行:活得好一點,更好一點願解眾生倒懸苦––南懷瑾小傳南懷瑾:慈雲化雨作春風的布道人一、問我心,我心如赤子每天微笑,抹掉感傷的眼淚幽默,給生活塗上一抹亮色赤子情懷,純潔與天然的內心世間煩惱本是庸人自找二、名利是金色的蘋果滅卻心頭火,看透世間顛倒得到了財富,卻飛走了幸福欲望只可淺嘗,不可沉溺勘破名利的陷阱三、義氣如虹大丈夫救助蒼生是自我最好的救贖做上品人,養浩然氣用理智的韁繩駕馭情感清白良知,無愧人生的底色四、為黎明承受黑暗生命的雨天,為自己撐起一把自立自強傘用忍耐成就未來像松鼠一樣專一能力在,希望在五、生存格鬥術扮豬吃老虎的人找出藏在羊群裡的狼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投其所好是一種必要六、沒有什麼能阻擋你出人頭地琢磨人生,打造頑石中的美玉過去的功勞簿是埋葬今日的墳墓專注於心,必有所成人生如局,愛拼才會贏七、拂面清風好為人曲,化腐朽為神奇尊重他人,才能保護自己換位思考,推己及人適當的距離才是美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八、千里馬不再寂寞原諒某些冒犯用人唯長,將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不拘一格的取才之道知人善任,人人皆為我所用九、手握權柄的指揮棒有調查,才有發言權上樑正,下樑則不歪領導者的人情味領導的推功攬過說十、孝是回報的愛孝是回報的愛孝在形式是一種悲哀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痛態度決定愛的深度為子女,也會好心辦錯事十一、君子之交淡如水管寧「比而不周」的錯誤交友觀朋友在精不在多,來者不拒闖大禍友誼過甜,會有鹹澀的味道拒絕,要說得出口十二、生命只在一呼一吸間一呼一吸間,看透生死酒不醉人人自醉繁華過後總是空給人生一個鮮明的意義

章节摘录

  一、問我心,我心如赤子  你有沒有聽見過雪花飄落在屋頂的聲音?你能不能感覺到花蕾在春風裡慢慢開放時,那種美妙的生命力?你知不知道秋風中常常帶著來自遠方的木葉清香?……只要你肯去領略,就會發現人生本是多麼可愛,歲月中有很多足以讓你忘記煩惱的東西。你能不能活得愉快,在於你是否懷有一顆赤子之心,是不是真的想快快樂樂地活下去。  每天微笑,抹掉感傷的眼淚  杜甫有詩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時候人很容易觸景生情。  很多遠離家鄉、身處異地的人,每逢陰雨連綿、陰風怒吼時,看著昏暗的天空中太陽和星星隱藏了光輝,山嶽隱沒了形跡,滿眼望去,天地間一片蕭條的景象,便會感慨萬千,十分悲傷。  而在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時,入眼一片碧綠,廣闊無際。花朵綻放、香氣很濃,夜晚推窗望月,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這時便會心胸開闊,精神愉快,煩惱盡去,快樂到了極點。  為什麼會有悲傷和快樂兩種不同的心情呢?因為人們大多由於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南懷瑾說,月亮、太陽、風、山河,它們永遠如此,古人看到的那個天、那個雲,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天、這個雲,是一樣的世界。未來人看到的也是。風月雖是一樣,但是情懷有深淺。有些人因為風景而高興,有些人因為風景而難過,都是自己心中所造。  有些人總喜歡說「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其實人生哪有那麼多的不盡如人意啊?一切都是因為自己的「心」覺得不如意。如何擺脫內心的煩惱憂愁,感受生活的快樂呢?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擁有正確的心態。  道信禪師還未悟道時,曾經向三祖僧璨禪師請教。  道信虔誠地請教道:「我覺得人生太苦惱了,希望你給我指引一條解脫的道路。」  三祖僧璨禪師反問道:「是誰在捆綁著你?」  道信想了想,如實回答道:「沒有人綁著我。」  三祖僧璨禪師笑道:「既然沒有人捆綁你,你就是自由的,就已經解脫了,你何必還要尋求解脫呢?」  後來,石頭希遷禪師在接引學人時,將這種活潑機智的禪機發揮到了極致。  有一個學僧問希遷禪師:「怎麼才能解脫呢?」  希遷禪師反問道:「誰捆綁著你?」  學僧又問:「怎麼樣才能求得一方淨土呢?」  希遷禪師接著反問道:「誰污染了你?」  學僧繼續追問道:「怎麼樣才能達到涅槃永生的境界呢?」  希遷禪師繼續反問道:「誰給了你生與死?誰告訴你生與死有區別?」  學僧在希遷禪師的步步逼問之下,開始迷惑不解,繼而恍然大悟。  還有一則故事這麼說:  有位信徒問無德禪師說:「同樣一顆心,為什麼心量有大小的分別呢?」  禪師並未直接回答,他對信徒說:「請你將眼睛閉起來,默造一座城垣。」  於是,信徒閉目冥思,心中構想了一座城垣。  信徒說:「城垣造完了。」  禪師說:「請你再閉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徒又照樣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徒說:「毫毛造完了。」  禪師問:「當你造城垣時,是否只用你一個人的心去造?還是借用別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徒回答道:「只用我一個人的心去造。」  禪師問道:「當你造毫毛時,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還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呢?」  信徒回答道:「用全部的心去造。」  接著,禪師就對信徒開示:「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個心;造一根小的毫毛,還是用一個心,可見你的心能大能小啊﹗」  其實人的心何只能大能小,痛苦和快樂也源於人心的不同。  張中行先生在《快樂》一文中說:「快不快樂,完全是由自己的想法決定。」其實,生活中不可避免地發生一些讓人傷心或煩惱的事,但是作為生活主角的我們,應該學會適應自己所處的環境,不鑽牛角尖,樂觀地面對生活。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心理自我調整」,一個善於調整自己心理的人,一定是一個健康的人、一個快樂的人。  巴辛每天總是樂呵呵的,當有人問他近況如何時,他總會回答:「我快樂無比。」  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會告訴對方怎麼去看事物好的一面。他說:「每天早上,我一醒來就對自己說:巴辛,你今天有兩種選擇,你可以選擇心情愉快,也可以選擇心情不好。我選擇心情愉快。每次有壞事情發生,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受害者,也可以選擇從中學些東西,我選擇後者。人生就是選擇,你要學會選擇如何去面對各種處境。歸根結底,你要自己選擇如何面對人生。」  有一天,銀行遭遇了三個持槍歹徒的搶劫。歹徒朝巴辛開了一槍。幸運的是搶救及時,經過十八個小時的搶救和幾個星期的精心治療,巴辛出院了,只是仍有小部分彈片留在他體內。  六個月後,一位朋友見到了他。朋友問他近況如何,他說:「我快樂無比,想不想看看我的傷疤?」朋友看了傷疤,然後問當時他想了些什麼。巴辛答道:「當我躺在地上時,我對自己說有兩個選擇:一是死,一是活。我選擇了活。醫護人員都很好,他們告訴我,我會好的。但在他們把我推進急診室後,我從他們的眼神中讀到了『他是個死人』。我知道我需要採取一些行動。」「你採取了什麼行動?」朋友問。巴辛說:「有個護士大聲問我對什麼東西過敏,我馬上答『有的』。這時,所有的醫生、護士都停下來等我說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大聲吼道:『子彈﹗』在一片笑聲中,我又說道:『請把我當活人來醫,而不是死人。』」  我們無法改變環境和現實的時候,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無論正面臨什麼狀況,只要你願意選擇積極樂觀的心情,你就可以擁有快樂。  人是精神力量極其強大的動物,心可以決定生活的悲哀喜樂。一個擁有健康心態的人,不會因為外物的壞或自己的失而輕易沉浸在痛苦之中。想幸福快樂嗎?那麼,像巴辛一樣每天微笑吧!  幽默,給生活塗上一抹亮色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各種相聲小品、娛樂節目,我們的身邊也不乏有一些做笑的人,但是,在這些節目和人中,能夠真正稱得上幽默的並不多。有位名人說:「浮躁難以幽默,裝腔作勢難以幽默,鑽牛角尖難以幽默,遲鈍笨拙難以幽默,只有從容、平等待人、超脫、遊刃有餘、聰明透徹才能幽默。」真正的幽默來自於智慧。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幽默沒有旁的,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  中國是一個缺乏幽默的國家,卻不缺乏幽默的人。孔子是眾所周知的學術大師,也是一個很幽默的人。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南先生認為這是《論語》中最具文采、最優美的一段話。孔子說,只要有粗菜淡飯可以充饑,喝喝白開水,彎起膀子來當枕頭,靠在上面酣睡一覺,便感到人生的快樂無窮。這是一種苦中作樂的幽默。對於孔子而言,幽默是一種很好的應付人生的方法。  孔子在政治上始終不得志。有一次,子貢就說:「這裡有一塊寶玉,在盒子裡裝著出賣,是不是待高價賣出呢?」孔子聽了後就迫不及待地說:「賣,當然賣,我就正等著高價賣出呢!」說完後,眾人都開懷大笑。  顯然,孔子的話是一句玩笑話,這種話給他不得重用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正是有了這種幽默,孔子才能有一個豁達的人生,在不得志之後,還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業。  俄國文學家契訶夫說過:「不懂得開玩笑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孔子是很懂得開玩笑,所以,他雖然不得志,但內心並不憂鬱。他的學說得不到政治家的認可,他便開壇講學,以另一種方式傳達自己的觀點。  西方有一句意義深遠的妙語:「當人生給你酸澀的檸檬時,你就把它搾成一杯甜美的檸檬水。」中國也有一句相似的歇後語:「含著黃連吹口哨––苦中作樂。」孔子的幽默,使他戰勝了人生的不如意,排除了可能存在的幽怨,抓住了生活中富於趣味的一面。  「幽默」這個詞是林語堂從英文字humor翻譯過來的。他本身就是一個很幽默的人。  有一次,林先生參加一個學校的畢業典禮,在他說話之前,有好多長長的講演。輪到林語堂說話時,已經十一點半了,於是他站起來說:「紳士的講演,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大家聽了一愣,隨後哄堂大笑。  幽默就是這樣,它可以使你開心,使你脫離塵世的種種煩惱;它可以使你增加活力,使你的生活多一點情趣;它可以使你令人難忘,同時給人以友愛與寬容;它可以使你更加樂觀、豁達……  幽默是一種生活藝術。人生在世,能夠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地過一生,相信這是每個人心中的夢。然而,人生路上總會有些不如意,總會有些無奈。正如尼采所說:「人生就是一場苦難。」而幽默是化解苦難的靈丹妙藥,它可以淡化人的消極情緒,使人脫離沮喪和痛苦的窘境,讓心態在沉重的壓力下,得到放鬆和休息。  事情和境遇無法改變,掌控在我們自己手中的只有心態。因而林語堂先生說:「我倒覺得越是在血與火的人生中,越是需要幽默與寬容。人生離不開幽默,幽默是死水般的生活裡的一抹亮色。」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