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達人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作者:宿春君,宋桂花 编 页数:332
前言
作者序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許多人的默默貢獻,閃耀的是集體的智慧。其中銘刻著許多艱辛的付出,凝結著許多辛勤的勞動和汗水。 本書在策劃和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同行的關懷與幫助,及許多老師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致以誠摯的謝意:廉勇、歐紅梅、周珊、張豔紅、柳絮□、趙一、趙紅瑾、齊紅霞、齊豔傑、陸曉飛、趙廣娜、徐春豔、王非庶、李秀敏、王傑、張保文、李亞莉、何瑞欣、杜莉萍、李衛平、李敏、梁素娟、許慶元、姚迪雷、毛定娟、尹娜、王巧、楊婧、王娟娟、張豔芬、許長榮、王愛民、李琳、李偉楠、王鵬、羅華傑、武敬敏、甘豔河、閻妍妍、楊英、羅婷婷、李良婷、上官紫薇、楊豔利、于海英、曹慧利、肖冬梅、張乃奎。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借鑒和參考了大量的文獻和作品,從中得到了不少啟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菁華,謹向各位專家、學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書的誕生。
内容概要
以史為鑒,穿過歷史感知現實 以人為本,運用博弈贏得人生 世事如棋,人生如局,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如同棋手,都在社會這張無形的棋盤上精心地佈局。善於揣摩人的心性,知曉歷史博弈的智慧,你就能擁有精妙絕倫的高招,下出變幻莫測的妙棋。強者當更強,弱者將突圍,變弱為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進退兩難的囚徒困境,何去何從「囚徒困境」是人類生活中許多社會現象的濃縮和概括,它深刻地反映了個人理性和集體理性的矛盾,個人因追求利己行為最終導致的是一個「納許均衡」,也就是對博弈的雙方都不利的結局。1.利益戰勝誓言,背叛情非得已2.被迫的合作,讓對手陷入潛在困境3.在放棄與堅守之間,獨闢蹊徑4.青梅煮酒,英雄難論5.疑人不用,用人不疑6.大義滅親,一種無奈的選擇7.以弱對強,暫時退讓以圖將來8.棄智絕俗,全身而退的藝術9.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二章 混沌世界裡的博弈,鏡中花水中月面對世界上無數不可預測的混沌現象,我們的對策就是在行動之前,首先要猜測別人的行動方案。但在現實中,我們卻沒有更多關於他人的資訊,為此,我們只有經由分析過去的歷史力圖感知到混沌世界的臨界點,以便更好地預測未來。10.一加一未必等於二11.陽關道不通,可選獨木橋12.霧裡看花,假作真時真亦假13.遇事沉著冷靜,小不忍則亂大謀14.少數派策略:萬綠叢中一點紅15.以不變應萬變,成功需要定力16.清醒易招禍端,不如糊塗17.征服羊群的規則:打擊牧羊人18.紅顏禍水,感情博弈要掌握好分寸第三章 討價還價的博弈,帶劍的契約才有效在人生中,如果你不想陷入某種用境而使自己難以脫身,那麼就應該預見到這種後果,並且趕在自己討價還價能力仍然存在的時候充分運用。換句話說,如果你是買家,就要爭取先驗貨或者試用後再付款;如果你是賣家,應該爭取對方先支付部分款項再正式交貨。19.有效威脅,胡蘿蔔加大棒20.出售的名譽:重賞之下才得勇夫21.退一進二,於無聲處聽驚雷22.方者圓者,為我所用即上者23.與小人博弈,敬而遠之為上策24.低調做人,勿讓自己的光芒蓋過上司25.欲擒故縱,放長線釣大魚第四章 狹路相逢的鬥雞博弈,勇者未必勝鬥雞博弈描述的是兩個強者在對抗衝突的時候,如何能讓自己佔據優勢,力爭得到最大收益,確保損失最小。這種博弈的參與者都是處於勢均力敵、劍拔弩張的緊張局勢中,如果其中一方稍有疏忽,就會被對方一舉擊潰。26.言明利害,讓對手主動退出僵局27.權衡利弊,該出手時就出手28.斬斷退路,置之死地而後生29.一笑泯千仇,化干戈為玉帛30.一口不能吃個胖子,可化整為零31.坐山觀虎鬥,讓對手搞自我消耗戰32.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33.適時退讓,方可擺脫鷸蚌相爭的困局第五章 資源配置的魅力,功到自然成在博弈中,各方在一定的時期內,可供使用的策略是確定的。對這些策略進行排列組合,就會形成各種不同的策略組合,而不同的策略組合帶來的效益是不同的。如果能把同樣的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就會發生質的變化。34.孫臏吃餅:2+1不等於1+235.製造不均衡以借刀殺人36.良臣擇明主而事,明珠暗投誰之過37.保存實力,輸掉戰役贏戰爭38.制衡多方勢力,以左右逢源第六章 路徑依賴,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諾思認為,「路徑依賴」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事物一旦進入某一路徑,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這是因為,經濟生活與物理世界一樣,存在著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的機制,這種機制使人們一旦選擇走上某一路徑,就會在以後的發展中得到不斷的自我強化。39.上樑不正下樑歪,學會擺脫劣勢選擇40.將錯就錯,從劣勢環境中突圍41.「意怠」哲學:走多數派之路以明哲保身42.因時而變,風口浪尖上順流而下43.極盛則衰,做人要注意分寸44.棄小利獲大益,避免因小失大45.克服思維定式,砍斷隱形的繩索46.香水有毒,要警惕規律裡的陷阱第七章 資訊博弈,只願君心似我心從資訊不對稱的理論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我們並不一定知道未來將會面對什麼問題,但是你掌握的資訊越多,正確決策的可能就越大。在人生博弈的平臺上,你所掌握資訊的優劣和多寡,決定了你的勝算。47.資訊不明,機關算盡不聰明48.投其所好,精彩的表演才能博得掌聲49.一葉知秋,細小信息蘊含大隱患50.學會保密,多言的舌頭是隱秘的殺手51.隱藏自己,摸清對手的底細52.虛實難辨,無為有處有還無53.無功不受祿,信息不對稱下的取捨54.知己知彼,人生無往不勝55.虛者虛之,利用不確定性克敵制勝56.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第八章 智豬博弈,多勞未必多得智豬博弈存在的基礎,實質上就是雙方都無法擺脫共存局面,而且必有一方要付出代價換取雙方的利益。而一旦有一方的力量足夠打破這種平衡,共存的局面便不復存在,期望將重新被設定,智豬博弈的局面也隨之被破解。57.找準利益基點,借助對方化解危機58.兵貴神速,迅雷不及掩耳擊敗對手59.裝瘋賣傻,只是坐等時機60.借助外部機會,讓自己化險為夷61.借助貴人,增加自己的資源優勢62.靈活應對,不做一味等候的「小豬」63.寧要群策群力,不逞匹夫之勇第九章 走出「零和遊戲」,從損人利己到合作雙贏從「零和遊戲」走向「雙贏」,需要各方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需要戰勝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私和貪婪。在合作中要互相尊重,要講究誠信,不要欺詐,否則最後吃虧的往往是自己。64.唇亡齒寒,自私的背叛是損人利己65.不善待朋友,會失去明天投資的本錢66.王與馬,共天下67.不要忽視小人物這顆閒棋68.集思廣益,將個人智慧上升為集體智慧69.與弱勢結盟,讓自己成為主宰者第十章 歷史中的賭徒邏輯,成則王侯敗則寇在政治場中進行風險投資,本身就需要膽量和實力,這也是一種賭博,只不過入場費要高一些,因為賭博者壓上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可能是比金錢更寶貴的生命。70.權力本是無情物,化作利劍不識人71.壯士斷臂,血肉之軀賭成敗72.揚揚止沸,不如釜底抽薪73.千鈞一髮之際,就要當機立斷74.優柔寡斷,棄卒未必能保車75.驚天豪賭只落得身敗名裂76.慘無人道,終落得可恥下場77.玩物喪志,莫讓慾望摧毀理智第十一章 重複博弈的魅力,得人心者得天下重複博弈可以減少欺騙,增加相互的信任,因為上當受騙的人會進行「一報還一報」的報復行動,報復來報復去的長期結果是,理性的人們會認識到,這樣大家誰也沒有好處,於是就把相互欺騙的行為減少了,誠信就產生了。78.用誠信攻陷對手堅不可摧的堡壘79.是否誠信,取決於預期效益80.承諾與風險同在81.讓人信服,而非征服82.得道多助,不在道義上失去正義的力量83.江河不擇細流,有容乃大84.善用人情,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回報第十二章 歷史遊戲規則:不越雷池與冒天下之大不韙博弈的規則往往是由強者制定的,為了維護自己的最大利益,他們把大部分的規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致使對手處在一個被動的位置,於是利益常為強者所佔有了。85.制度沒有甄別能力,濫竽充數也可行86.利用規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87.蕭規曹隨,好規則會有好效益88.嚴守規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89.功勞博弈,將名譽送給上司90.兔死狗烹,太平與將軍的悖論91.居功自傲,必成眾矢之的92.捍衛規則策略:殺一儆百93.強者的遊戲規則:順我則昌,逆我則亡94.挑戰規則,有時要付出血的代價第十三章 權衡得失,成本與收益是關鍵與人博弈,必須考慮一個成本和收益的問題。遇到騎虎難下的情況時,一種策略是及早地退出遊戲,否則損失將會越來越慘重;另一種策略是妥協,以暫時的謀合來減少成本損失,為明天的投資保存實力。95.以退求進,保住根本就是明智的選擇96.順手牽羊,靈活變通以增值自己的利益97.為尊者諱,面對強勢的含蓄策略98.眼光長遠,吃小虧賺大便宜99.勝者與敗者的對弈,勝者更要謹慎100.破舊的官船與模糊的責任人
章节摘录
清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極溘然離世。王位繼承隨即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有點權勢的諸王、貝勒都「相爭為亂,窺伺神器」。其中,兼有名義和實力的當屬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和皇太極的弟弟睿親王多爾袞。雙方劍拔弩張,各不相讓。 在多爾袞叔侄鷸蚌相爭的情勢下,皇太極的遺孀--30歲的孝莊皇后卻趁機把黃袍裹在了自己5歲的兒子福臨身上,改年號為順治,莊妃被尊為「聖母皇太后」。但此時野心勃勃的多爾袞,也開始利用手中的軍政大權結黨營私、排除異己,大皇子豪格竟被幽禁致死……福臨的帝位岌岌可危。 孤兒寡母的孝莊母子如何對抗勢力強大的攝政王多爾袞?在這種情形下,身為弱者的孝莊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策--下嫁多爾袞。面對皇太后的千嬌百媚,多爾袞一時忽略了志在必得的無上皇權,敗倒在了孝莊的石榴裙下。從此,攝政王多爾袞成了幼帝的繼父,只好全力輔佐年少的皇帝。孝莊皇后以此舉保證了母子平安,也保持了朝廷政局的穩定。 在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煙雲中彌漫著情與權的較量,利與弊的權衡,更充滿了謀略的籌畫,智慧的交鋒……其實,這就是歷史的遊戲,歷史的博弈。 博弈,是個外來詞,在英文中就是「Game」,就是我們常說的遊戲。實際上,在西方世界,「Game」不僅僅是遊戲,它還有一層含義,就是人們在一定的規則下進行的競爭活動。博弈論的產生是源於兩位傑出的美國學者--馮?諾伊曼和摩根斯頓。用專業術語來說,博弈論就是「研究決策主體的行為在相互作用時,人們如何進行決策以及這種決策如何達到均衡的問題」。通俗來看,博弈論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的一種策略。 綜觀人類歷史,每天都在上演著不同的悲喜劇。權力爭奪,總有人佔據主動、穩操勝券;宦海沉浮,總有人左右逢源、立於不敗;名利場上,總有人遊刃有餘、進退自如--這如同喜劇。同時,也總有人滿腹經綸卻終生不得志;蓋世英雄竟敗給潑皮無賴;君子清正廉潔卻屢屢受挫--這如同悲劇。 在這看似紛繁複雜的歷史悲喜劇中,總有許多的生存規律可循,這些規律就是人們必知的博弈智慧,也是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世事如棋,人生如局,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如同棋手,都在社會這張無形的棋盤上精心地佈局。善於揣摩人的心性,知曉歷史博弈的智慧,你就能擁有精妙絕倫的高招,下出變幻莫測的妙棋。強者當更強,弱者將突圍,變弱為強! 本書從博弈論的角度解讀歷史,精選了眾多鮮活的歷史個案,從中歸納出100條歷史的博弈法則,力求真實再現歷史風雲變幻的情境,充分展示人在生死存亡時刻的決策與謀略。以史為鑒,希望您在開啟此書的那一刻,不僅僅享受到無數精彩紛呈、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也能夠品味到從歷史的長河中汲取的博弈智慧,讓我們在現實中更好地選擇人生策略,多一份成功,少一份失敗。 強者的遊戲規則,順我則昌,逆我則亡 宋太祖即位後不出半年,就有兩個節度使起兵反對宋朝。宋太祖親自出征,費了很大勁兒,才把他們平定。 為了這件事,宋太祖心裡總覺得不踏實。有一次,他單獨找趙普談話,問他說:「自從唐朝末年以來,換了五個朝代,沒完沒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這到底是什麼道理?」 趙曾說:「道理很簡單。國家混亂,毛病就出在藩鎮權力大大。如果把兵權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無事了。」 宋太祖連連點頭,讚賞趙普說得好。 後來,趙普又對宋太祖說:「禁軍大將石守信、王審琦兩人,兵權太大,還是把他們調離禁軍為好。」 宋太祖說:「你放心,這兩人是我的老朋友,不會反對我。」 趙普說:「我並不擔心他們叛變。但是據我看,這兩個人沒有統帥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將士。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鬧起事來,只怕他們也身不由主呀!」 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額角說:「虧得你提醒一下。」 過了幾天,宋太祖在宮裡舉行宴會,請石守信、王南琦等幾位老將喝酒。 酒過幾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監退出。他拿起一杯酒,先請大家乾了一杯,說:「我要不是有你們幫助,也不會有現在這個地位。但是你們哪兒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難處,還不如做個節度使自在。不瞞各位說,這一年來,我就沒有一夜睡過安穩覺。」 石守信等人聽了十分驚奇,連忙問這是什麼緣故。 宋太祖說:「這還不明白?皇帝這個位子,誰不眼紅呀?」 石守信等聽出話音來了。大家著了慌,跪在地上說:「陛下為什麼說這樣的話?現在天下已經安定了,誰還敢對陛下三心二意?」 宋太祖搖搖頭說:「對你們幾位我還信不過?只怕你們的部下將士當中,有人貪圖富貴,把黃袍披在你們身上。你們想不幹,能行嗎?」 石守信等聽到這裡,感到大禍臨頭,連連磕頭,含著眼淚說:「我們都是粗人,沒想到這一點,請陛下指引一條出路。」 宋太祖說:「我替你們著想,你們不如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去做個閒官,買點田產房屋,給子孫留點家業,快快活活度個晚年。我和你們結為親家,彼此毫無猜疑,不是更好嗎?」 石守信等齊聲說:「陛下給我們想得太周到啦!」 酒席一散,大家各自回家。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遞上一份奏章,說自己年老多病,請求辭職。宋太祖馬上照准,收回他們的兵權,賞給他們一大筆財物,打發他們到各地去做節度使。 歷史上把這件事稱為「杯酒釋兵權」。 過了一段時期,又有一些節度使到京城來朝見。宋太祖在御花園舉行宴會。太祖說:「你們都是國家老臣,現在藩鎮的事務那麼繁忙,還要你們幹這種苦差,我真過意不去!」 有個乖巧的節度使馬上接口說:「我本來沒什麼功勞,留在這個位子上也不合適,希望陛下讓我告老回鄉。」 也有個節度使不知趣,嘮嘮叨叨地把自己的經歷誇說了一番,說自己立過多少功勞。宋太祖聽了,直皺眉頭,說;「這都是陳年老帳了,盡提它幹什麼?」 第二天,宋太祖把這些節度使的兵權全部解除了。 宋太祖收回地方將領的兵權以後,建立了新的軍事制度,從地方軍隊挑選出精兵,編成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各地行政長官也由朝廷委派。經由這些措施,新建立的北宋王朝開始穩定下來。 「兔死狗烹」是歷史上通常的遊戲規則,相對於歷史上那些誅殺開國功臣的殘暴行為,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顯得相對溫和了很多。但是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在這溫和的背後,也有著大棒的威脅存在,事實上,這還是強者的遊戲規則,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如果你遵循我的遊戲規則,就可以保全性命;否則下場也是很可怕的。制定規則的唯一的目的,就是為我所用,最大化地保障和實現我的權益。宋太祖削奪兵權的手法很高明,被史學家評為「最高政治藝術的運用」。 博弈法則: 博弈的規則通常是由實力比較強的一方來制定,當然規則也會傾向強者;對於被動接受規則的一方,雖然知道不公平,但是迫於強者的威嚴,也必須遵循規則,否則就要接受挑戰規則的殘酷代價。 清醒易招禍端,不如糊塗 劉禪,小名阿斗,劉備之子,劉備去世後繼位成為蜀國皇帝。劉禪初為皇帝時,對諸葛亮充分信任,軍國大事全權委任於諸葛亮,後聽信讒言,干涉軍政,使得諸葛亮數次北伐無功而反。諸葛亮、蔣琬等賢臣相繼去世後,劉禪無力把持國政,宦官黃皓開始專權,迫使姜維外出屯田避亂,蜀國逐漸衰敗。後魏國大舉伐蜀,劉禪投降。到洛陽後,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並賜給他住宅、奴婢、零花錢。 劉禪為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於是設宴款待,並以歌舞助興。當演奏到蜀地樂曲時,蜀國舊臣們見景生情,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淚流滿面。而劉禪卻看得起勁,嬉笑自若。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你思念蜀國嗎?」劉禪答道:「這個地方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他的舊臣卻正聞聽此言,連忙找個機會悄悄對他說:「陛下,等會兒若司馬昭再問您,您就哭著回答:『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然後閉上眼睛作出很思念的樣子。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果然又發問,劉禪趕忙把卻正教他的話學了一遍,只是欲哭無淚。司馬昭聽了,說:「咦,這話怎麼像是卻正說的?」 劉禪吃驚地睜開眼睛,傻裡傻氣地望著司馬昭說:「對,對,就是卻正教我的。」 司馬昭和左右的侍從都忍不住笑了。司馬昭見劉禪這樣老實,不會對自己造成威脅,所以沒有殺他。就這樣,劉禪在洛陽快樂地度過了他的餘生,於西元271年去世, 留下了「此間樂,不思蜀」的名句。後人用「扶不起的阿斗」形容軟弱無能,沒有大志,不思振作的人。 不過,細想起來,當時當地很難說這個昔日的阿斗真的就是個扶不起來的白癡。正所謂「傻人有傻福」,傻乎乎的阿斗在司馬昭手下也能得個善終也算命大了。同樣下場的南唐後主李煜在宋兵南下攻金陵時,城破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成為階下囚以後卻不能安窮樂苦,念念不忘當日的笙簫霓裳。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的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不知道是這個亡國之君是一時興起,還是有感而發,反正是詞興大發,寫了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寫得不錯,可惜宋太宗覺得他賊心不死,命人在宴會上乘機下藥將他毒死了。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其實宋太宗多慮了,以李煜之能,要想重整山河,再度登基,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不過李煜的卻是自作孽,不可活,倘若他能學學阿斗,終日醇酒婦人,傻乎乎地念上幾遍:「此間樂,不思南唐。」而不是抹著眼淚去做詞,趙光義或許會放他一馬,那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鄭板橋說:「難得糊塗。」聰明難,糊塗更難,由聰明而糊塗難上加難。有才華當然好,但能在合適的場合顯露才華,而不讓自己因才而禍卻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別是身處困境的時候,更應該時時反躬自省,看看自己的困境是不是因為太聰明、太算計造成的。凡事都看淡一點,別苛求別人,也別太難為自己,困難可能就在你糊塗的一轉念間躲開了,張開的手掌永遠都比緊攥的拳頭得到的多。 博弈法則: 身處困境,要時時反躬自省,看看自己的困境是不是因為太聰明、太算計造成的。凡事都看淡一點,別苛求別人,也別太難為自己,困難可能就在你糊塗的一轉念間躲開了,張開的手掌永遠都比緊攥的拳頭得到的多。 眼光長遠,吃小虧賺大便宜 馮諼是戰國時齊國貴族孟嘗君門下的食客。此人雖無顯赫功名,但見識深遠,謀事有方,是位智慧過人的奇才。馮諼衣食無著,投奔於權門之下時,本來胸有奇才,但並不自誇自詡,相反,卻自稱「無好」、「無能」。結果,被孟嘗君家的傭人將他列入最低等的門客,給他粗劣的飲食。馮諼不服氣,幾次發牢騷。於是,孟嘗君把他從下等門客升到中等門客,又從中等門客升為上等門客。受到器重後,馮諼決計報效孟嘗君。 一次,馮諼自告奮勇要求到孟嘗君家的封地薛城為其收債。到了薛城,馮諼不但沒有催逼百姓們還債,還以孟嘗君的名義把帶去的債券當著債戶的面全部燒了。老百姓歡呼雀躍。馮諼空手而歸,一大早求見孟嘗君。孟嘗君見他如此快就回來了,很是奇怪,問馮諼收到債後買些什麼回來了。馮諼不慌不忙地答:「您讓我看家裡缺少什麼就買什麼,我考慮到您有用不完的珍寶,數不清的牛馬牲畜,美女也站滿庭院,缺少的只有『義』,因此我為您買『義』回來了。」孟嘗君不知所云,忙問「買義」是什麼意思。馮諼就把以債款賜薛民的事說了,並補充說:「您以薛為封邑,卻對那裡的百姓像商人一樣盤剝刻薄,我假傳您的命令,免除了他們所有的欠債,並把債券也都燒了。」孟嘗君聽罷心裡很不高興,只得悻悻地說「算了吧!」 一年後,孟嘗君由於失寵被新即位的齊王趕出國都,只好回到薛邑。往日的門客都各自逃散了,只有馮諼還跟著他。當車子距薛邑還有上百里遠時,薛邑百姓便已扶老攜幼,夾道相迎。孟嘗君好生感慨,回頭對馮諼說:「先生您為我所買的『義』,今天終於看見了!」 眼光長遠之人,謀劃事情往往不會顧忌一時的成本,而是著眼於未來的潛在收益進行投資。馮諼焚燒債券,從錢財上,孟嘗君損失不少;但是換來恩義,卻是長久的人情投資。實際上這是一筆吃小虧、賺大便宜的買賣,絕對劃得來。 歷史上這種明處吃虧,暗處得福的故事很多,燕昭王「千金買骨」就是其中之一。 西元前314年,燕國發生了內亂,臨近的齊國乘機出兵,侵佔了燕國的部分領土。 燕昭王當了國君以後,他消除了內亂,決心招納天下有才能的人,振興燕國,奪回失去的土地。雖然燕昭王有這樣的號召,但並沒有多少人投奔他。於是,燕昭王就去向一個叫郭隗的人請教,怎樣才能得到賢良的人。 郭隗給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一位國君,願意用千金買一匹千里馬。可是3年過去了,千里馬也沒有買到。這位國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奮勇請求去買千里馬,國君同意了。這個人用了3個月的時間,打聽到某處人家有一匹良馬。可是,等他趕到這一家時,馬已經死了。於是,他就用500金買了馬的骨頭,回去獻給國君。國君看了用很貴的價錢買的馬骨頭,很不高興。買馬骨的人卻說,我這樣做,是為了讓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實意地想出高價錢買馬,並不是欺騙別人。果然,不到一年時間,就有人送來了3匹千里馬。 郭隗講完上面的故事,又對燕昭王說:「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買千里馬的國君那樣,讓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賢。你可以先從我開始,人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會來投奔你。」燕昭王認為有理,就拜郭隗為師,還給他優厚的俸祿。並讓他修築了「黃金台」,作為招納天下賢士人才的地方。消息傳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幹的名人賢士紛紛前來,表示願意幫助燕昭王治理國家。經過20多年的努力,燕國終於強盛起來,終於打敗了齊國,奪回了被佔領的土地。 表面看來,無論故事中的國王還是燕昭王會為了一副馬骨或郭隗而一擲千金,實在是虧本的生意,但是考慮到這件事的巨大影響力以及因此帶來的正面的效益--人才皆蜂擁而至,那麼必然是物超所值。 其實,無論是馮諼買義還是燕昭王「千金買骨」,其實都是一種造勢的手段,借助大的投資,製造大的輿論,從中獲得大的收益。從博弈論的角度講,能夠以大的成本獲得更大收益的決策就是優勢策略。 博弈法則: 眼光長遠之人,謀劃事情往往不會顧忌一時的成本,而是著眼於未來的潛在收益進行投資。他們善於借助大的投資,製造聲勢,從中獲得更大的收益。看似在錢財上有些損失,實施上卻是長久的人情投資,是一筆一本萬利的買賣。 順手牽羊,靈活變通以增值自己的利益 據《三國志?諸葛恪傳》記載,諸葛恪自幼勤奮好學,聰明過人,當時被譽為神童。其父諸葛瑾,字子瑜,是東吳孫權手下謀臣之一。諸葛瑾臉長得很長,有人戲稱「驢臉」。一日,孫權大宴群臣,酒足飯飽之時,孫權突然心血來潮,叫人牽一頭驢來,拿個紙條,上面寫了「諸葛子瑜」四個字,然後將紙條貼在驢頭上,意思是說,這就是驢臉的諸葛瑾。在場的人哄堂大笑。正當諸葛瑾非常難堪之時,隨其一塊赴宴的兒子諸葛恪馬上想出了一個給父親解圍的辦法。只見他走到孫權面前,跪下道:「小臣請筆,添兩個字。」孫權覺得諸葛恪挺可愛的,便應允了。於是,諸葛恪拿起筆,在紙條上「諸葛子瑜」四個字的下麵又添了「之驢」兩個字。然後,牽著驢就往家裡走。孫權望著寫有「諸葛子瑜之驢」幾個字的紙條,一時無活可說。諸葛恪順手牽羊之術,應變孫權對其父的戲弄,不僅為父親挽回了面子,而且白白揀了一頭驢。 順手牽羊的字面意思就是順手把別人家的羊牽走。作為一種應變術,主要是指抓住可乘之機,順便佔有某些東西或者順勢做成某件事情。在言語應答中,如果也能靈活運用順手牽羊之術的話,也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傳,清朝大學士紀昀在編纂《四庫全書》時,常年居於深宮,難以與家人團聚,很是惆悵。一年,中秋節又快到了,紀昀盼望著能回家與老母、妻兒一起過個中秋節,可皇上卻未有放他回家探親之意。為此,紀昀有些愁眉不展。乾隆皇帝頗為細心,見紀昀如此情態,便猜到了有心思,於是試探地問道:「朕見卿似有難言之衷,莫非是有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紀昀一聽乾隆之言,覺得皇上這次還真體念下情,一猜便猜中了自己的心思,心中很是高興。同時,又為皇上無處不想賣弄一下自己的文才而好笑。他想,皇上剛才問他時出了一個對子的上聯,拋出了話柄,何不順手牽羊,乘機請個假,說不定萬歲爺馬上就會放他回家過中秋節。想到此,紀昀馬上接口道:「臣因久居朝中,頗念堂上老母,若蒙聖上恩准省親,可謂--言身寸謝,謝天、謝地、謝君王。」乾隆聽罷,果然開恩,批准紀昀回家。 面臨君王的故意的戲弄和刁難,無論是諸葛恪還是紀昀,他們都選擇了順手牽羊的應變之術,即化解而來尷尬,在保持即得利益的基礎上,還贏得了意外的收益,同時還照顧到了君王的面子,真是一舉三得的良策。 博弈法則: 如何化解人生的一些尷尬和困境,尤其對方是自己的上級或者強勢人物時,如果直面困境、頂風而上,這種犯上的行為會讓對方喪失顏面、感到不快,往往會使矛盾更加激化;如果順勢而為、靈活應對,則會緩和氣氛,化解衝突,有時還可以順手牽羊、乘間取利。 制度沒有甄別能力,濫竽充數也可行 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一天,一個姓南郭的先生跑到齊宣王那裡,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自己的吹竽樂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日子過的很逍遙。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於是要求樂師們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南郭先生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因為他根本不會吹竽。 南郭先生濫竽充數,告訴我們不可懷著僥倖心理作弊,否則,遲早會漏出馬腳來。弊當然是不做的好,但一定環境下,頭腦清醒地去做會給自己帶來事半而功倍的效益。南郭先生為齊宣王吹竽得到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只要他能在湣王聽竽前及時逃走,他的收益就是絕對的,他的行為就不是完全否定的。濫竽充數的問題出在齊宣王而非南郭先生。制度應該能分辨出個人的能力。如果一項制度沒有甄別功能,那麼某些人就有可能像南郭先生一樣鑽制度的漏洞以謀取私利。 不過,從策略上來講,南郭先生只是說了一個無傷大雅的謊話,得到好處後,瞅準機會溜之大吉。有些場合,需要的只是姿態,而不是實際行動就能獲得預期收益。當然這樣做的風險還是很大的,所以要善於把握放手的機會,還必須確認自己的姿態不威脅其他獲益者。 博弈法則: 在複雜的環境中,濫竽充數也是一種博弈智慧。只要存在眾多的博弈參與者,倖存機會就不僅僅取決於你自己的本事,還要看你威脅到的人。一個沒有威脅到任何人的參與者,就有機會只是經由湊湊數來得到預期收益。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