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

出版时间:2012-3-9  出版社:衛城出版社  作者:艾瑪.拉金  页数:288  译者:黃煜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緬甸就像一個得了癌症的女人。她知道自己病了,但她還是照常過她的生活,彷彿一切沒事一樣。她拒絕看病。她與人交談,人們也跟她說話。他們知道她得了癌症,她也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但沒有人說破。」  北韓之外,另一個備受關注的極權國度:緬甸  半世紀的軍事統治,讓曾是世界糧倉的緬甸陷入民不聊生的慘境,也成為一個全民受到嚴密監控、真實與虛假難以區分的詭異之地。緬甸政府不但關押數量龐大的政治犯,2008年的納吉斯風災也因為獨裁者的無能與阻撓,造成14萬人死亡。2010年底,長期遭到軟禁的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終於獲釋,2012年初再次投入選舉,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個飽受蹂躪的佛塔之國,是否能順利開始轉變?  名列二十世紀偉大政治小說家的歐威爾,年輕時曾在緬甸駐紮五年,擔任帝國警察,然而甚少有人提及這段經驗對他小說創作的影響。他的《緬甸歲月》、《動物農莊》和《一九八四》宛如現代緬甸悲劇歷史的寓言三部曲,緬甸知識分子也因此稱他為「先知」。  本書作者拉金是通曉緬甸文的美國記者,從九○年代起多次祕密到緬甸查訪,她透過走訪歐威爾在緬甸的駐紮路線,對緬甸社會進行第一手觀察,甚至與當地知識分子組織讀書會。拉金以優美的遊記散文,娓娓道出緬甸從英國殖民地、獨立到被軍政府極權統治的悲劇;不但巧妙銜接歐威爾的生平著作與緬甸的政治社會境況,更生動呈現了當地人在高壓統治下的一言一行。

作者简介

艾瑪.拉金(Emma Larkin)
艾瑪.拉金是一位美國記者的化名。她在亞洲出生、成長,在倫敦大學亞非研究學院學習緬甸語文。以曼谷為基地,廣泛地以亞洲為採訪報導的對象。從一九九○年代至今至緬甸多次進行私下採訪。除了本書,亦有《萬事皆壞:緬甸的災變故事》(Everything is Broken: a tale of catastrophe in Burma)。

书籍目录

推薦序╱楊宗澧
地圖
序言
第一章 曼德勒
第二章 三角洲
第三章 仰光
第四章 毛淡棉
第五章 卡薩
後記
新後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一直谈不上喜欢奥威尔,当然要让我评价的话,《1984》绝对能算得上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虽然比起当中对于极权的构想与预言,种种政治寓意,我更喜欢和被打动的反而是当中那种现代人的被放逐感。大学时写《1984》的读书笔记,我选的角度是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最喜欢里面的一段:
      
      "He felt as though he were wandering in the forests of the sea bottom, lost in a monstrous world where himself was the monster. He was alone. The past was dead, the future was unimaginable."
      
      "他好似在海底的森林里漫步,迷失在一个他本身就是个怪物的怪物世界里。他孑然一身。过去已然消亡,未来则不可想象。" (自译)
      
      这样的被放逐感,恐怕在他的《缅甸岁月》里体现得更淋漓尽致。在去缅甸之前,一直没有下决心读完Burmese Days,匆匆十日的旅程回来后,恰好同行的男友君向我推荐这本书,于是刚刚结束缅甸旅程的两个人,一个在读Burmese Days,一个在读Finding George Orwell in Burma,真是好似两心对照。
      
      如我在《1984》里读出的那样,奥威尔绝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政治作家,如果一切像Emma Larkin在书中所发掘的那样,毋宁说奥威尔是一个典型的现代作家,甚至是有点卡夫卡式的——孤独、敏感、忧郁。
      
      这本书我读了很长时间,断断续续在地铁上大约有接近三个星期,原本以为多半是传记式的作品,也想从书中再读一遍这片刚刚履足的土地。没想到,看到的全然是另一面的图景。与其说关于奥威尔,不如说作者仅仅是用了奥威尔的生活足迹来作为地图,来重新安排她发现缅甸的全新旅程——Mandalay,Delta,Rangoon,Moulmein,Katha,从地理上,从历史上,从心灵上。
      
      我看见的缅甸,似乎和书里的全然不同——淳朴热情的当地人,市井而略带混乱的本土生活,蒲甘烟尘与烈日底下的壮美佛塔,装着马达的小船哒哒作响飞驰的茵莱湖,物价昂贵、拥挤着外墙鲜艳渐渐褪淡的殖民地建筑的仰光。漫步在仰光街头的时候,看见尖尖屋顶的教堂,淡乳白色圆顶的清真寺,我还在感叹佛教国家对宗教的包容,生活的和平。结果在书里读到的是军方借着对佛教的推崇对基督徒的驱逐与迫害,在边远地区集中杀害穆斯林。
      
      我看见的缅甸,几乎都不能想像这个国家有知识分子,大多数人不懂英文,即使是服务游客的向导和司机,英文水平也相当不易交流。根本没法想像在1988年,这个国家还爆发过大规模的游行,大批的僧侣、学生涌上街头最后被射杀——似曾相识?
      
      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有种奇异的熟悉感。比如读到这句的时候:
      
      "Now we have a whole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who have grown up within the curtailed reality it has created."
      
      作为在另一个国家,这样的一代里的一员,读到这样的描述,感觉很奇怪。有时候又忍不住觉得作者有种西方式惯有的大惊小怪:出版物审查有什么值得如此惊奇和大书特书的?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时也读得热泪盈眶,读到1988年的游行里,人们对这个国家怀有的热望,不惜代价所去争取的表达自己的自由,知识分子的立场与牺牲——好像是一些现在的我只能从书中读到的东西。
      
      这样的题材与内容,很容易让人想起Peter Hessler,事实上这本书差不多可以称为缅甸版本的《寻路中国》——可能要更残酷一些,也许不无偏颇。相较之下,Emma Larkin的笔调有时会不自觉地带一点西方式的惊奇与夸张,又或者是缅甸的现实实在比我想像的残酷太多。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西方女性,独自在缅甸走了这么长的路,去记录下这些在那片土地上不能被讲述的历史与故事,这本身就值得佩服。
      
      作者在后记里写,她感到一种迫切的需要,要替那些无法在自己的国土上发声的人去讲述他们的故事、讲述这个国家正在被抹去的真实历史。在这里却难免不想起《东方学》里面说的,东方无法表述它自己,它必须由西方来表述。
      
      果真如此吗?非这样不可吗?
  •     倪炎元
      
      2012-03-10《中国时报》
      
      以《1984》、《动物农庄》等政治寓言小说传世的英国作家欧威尔,究竟是经历何种特殊的生命体验,才能书写出那种统治老大哥无所不在的恐怖氛围?过往流行的说法,多半指是缘自欧威尔参与西班牙内战中的苦痛记忆,但美国记者埃玛.拉金却企图推翻这种说法,透过1990年代多次进出缅甸采访的数据,断言:提供欧威尔创作来源的,其实更多是他在缅甸的经历。
      
      拉金在书中引述了一位她在缅甸朋友的玩笑话,谓欧威尔先后出版的《缅甸岁月》、《1984》与《动物农庄》等3部著作,所刻画其实就是所谓的“缅甸三部曲”,稍后拉金在书中根本就认同了这样的说法。
      
      这个推断很有趣,但也挺“大胆”。1920年代欧威尔确实在缅甸做过5年的帝国警察,他的《缅甸岁月》是在1934年出版,据说他在1950年代逝世前,正在构思一部以缅甸为背景的小说《一则吸烟室的故事》,但还未动笔就离世。就凭着这三层连系,拉金展开她的“缅甸之旅”,深入缅甸寻找欧威尔留下的踪迹,企图证明缅甸对欧威尔创作的影响。
      
      遗憾的是,即便只是个“大胆的假设”,拉金求证的过程一点也不顺利。尝试想想,企图在1990年代寻找一个20年代在缅甸待过5年的英国警察事迹,能觅出多少拼图的碎片?更何况,这不是在其它寻常的民主国度,而是在缅甸。殖民帝国年代的档案早已荡然无存,70年前认识欧威尔的缅甸人就算还活着,可能都已近乎人瑞,就算能找到他们的后代,也只会有模糊的记忆。讲得直白一点,拉金将这本着作定名“寻找”(finding)欧威尔,其实是没错的,因为她虽然进出缅甸多次,但并没有找到任何欧威尔留存在缅甸的事迹或遗绪。
      
      于是,作者采取了另一种书写策略。她走访了所有欧威尔曾经待过的缅甸城市,包括曼德勒、眉苗、三角洲、仰光、毛淡棉等,搜寻当地残留的英国殖民遗迹(主要是建筑),拟想当年欧威尔在这里停留的岁月。她也广泛地与若干精通英语的缅甸知识分子交流,与他们讨论阅读欧威尔著作的心得。当然,最多的部分,还是拿欧威尔在《1984》与《动物农庄》两书中所描写的景况,与当下缅甸“警察国家”的现实做对照。
      
      这样的书写策略,要将《1984》与《动物农庄》视为欧威尔在缅甸经验的折射,坦白说有些勉强。毕竟欧威尔在缅甸的那5年,身分上是不折不扣的殖民压迫者。那种生命体验,要“反省”出受压迫者所感受到的恐怖氛围,其实是有待商榷的。而他那部《缅甸岁月》甚至还隐藏了些许种族歧视的视角,让部分读过该著作的缅甸知识分子向拉金表达不快。
      
      因而不讳言地说,拉金尝试引导我们相信欧威尔的创作来源是来自缅甸,而非西班牙内战,其实不能算成功。
      
      但是假如换个角度,尝试把“欧威尔”视为只是拉金在这部著作中的一个隐喻,不再把“找到欧威尔”视为一种压力,而是将整个阅读策略转到缅甸这个国家本身,或许会得到更大的兴味。毕竟除了翁山苏姬与残暴的军人政权,我们多数人对这个位在东南亚的神秘国度其实所知有限。拉金在寻找欧威尔的旅途中,顺道记录了不少当代缅甸人的生活实况与心灵状态。这些长年在军事政权下生活的缅甸人,在拉金笔下呈现出某种揉合务实、谨慎但又乐观的鲜活特质,这是我们在许多讨论缅甸的书籍中,很难捕捉到的。
      
      可以这么说,别被书名误导了,阅读拉金这部著作,你可能根本找不到欧威尔,但却可以寻访到当代缅甸人的面貌。
  •   我一直觉得,奥威尔其实蛮“乡土作家”的,他写缅甸也好,西班牙也罢,无论多么努力,总是摆脱不了“我是一个英国人”的认同和视角。所以说“东方必须由西方来表述”,最后表述出来的也是西方故事
  •   他的 Shooting an elephant 不只是在印度或緬甸?說他為了保持帝國權威而在眾望之下,無奈槍殺發過狂的象
  •   正是在緬甸。
  •   的确,当年老师好像说他的写作要由他在缅甸的生活经验来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