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責備

出版时间:2011-9-1  出版社:華品文創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周雲蓬 著  页数:32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最具人文的中國民謠音樂代表;盲詩人卻看到另一種真實,9/29應國際音樂節之邀來台 首度在台演唱及新書發表  這樣深指人心,並觸動情感的詩文集,在當代紛繁異質的文壇並不多見。也許因為眼睛的不能視,反而打開了心靈的「天窗」,使作者可以「聽」懂草木萬物的呼吸,可以聽到星星咀嚼亡魂的聲音。他的詩寫得如此乾脆,直接進入生命最真切與最痛徹的體驗,想像一下走在路上的盲詩人,他感到了春天的腳步走近,感到了花朵的盛開,但他看不到花朵的顏色和形狀,看不見人們世俗生活的一切細節,但他卻「看」到了另一種真實,那真實是天地間流蕩的氣息,是靈魂被長久綁縛而發出的掙扎聲,是對命運無可奈何的歎息,是天賦的生命因為殘缺而發出的「自我責備」,一個好孩子的心靈也在怪自己「不開花」「不繁茂」「沒有靈魂」。這世界上生存著多少沒有靈魂的人,而雲蓬卻要責備本不屬於他的錯誤。

作者简介

  周雲蓬   中國民謠盲詩人,1970年出生於遼寧,他是最具人文的中國民謠音樂代表。9歲時失明,15歲彈吉他,19歲起就讀於長春大學特教學院中文系,21歲寫詩,24歲開始隨處漂泊。1996年-1997年,遊歷了南京、上海、杭州、青島、長沙,偶爾在大學開一兩次演唱會。1999年,創辦了期刊《命與門》,開始正式的寫詩和歌曲。2002年,他在北京辦了第二本《民刊低岸》,主要想以詩的方式來詮釋地下人的精神狀態。2003年,簽約摩登天空Badhead廠牌2004年9月,正式發行首張專輯《沉默如謎的呼吸》。2005年,出版詩集《春天責備》。2007年5月,自資發行第2張個人專輯《中國孩子》。2010年9月,自資發行第3張個人專輯《牛羊下山》。

书籍目录

台灣版自序	和周雲蓬的一些事	我所認識的周雲蓬:黃酒、詩歌、與自由	我心裡忽然有一種很古的東西湧上來	周雲蓬你播盲人影院給我們看	推薦語	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春天責備──自選詩歌	春天責備	火車站	極晝	轉身	水的一生	呃	失業者	阿炳	嗅	道	吃完一碗麵條之後	江南	一天	寫作	今夜	盲人影院	我的名字	中年人	兒孫	書生	北方	胭脂井	戀愛	獲救	給詩歌一根煙	午睡	漚	不是詩	搬家	恐	讀著名詩人的詩	瘟疫	厭世之夜	秋天──白屋	犯罪嫌疑人	孟冬	如果你突然瞎了該怎麼辦	銀色女	咳,瘋子	NoWoman,NoCry	香港腳	春天,草木灰	藍刀	寶貝	駱駝和酸辣粉	詩人雞犬	沒有	詩人何為	無頭路	睜著眼睛睡覺的人	楚人	感動康德	丟東西	像糖果一樣美好的現實	中國食物鏈	拉薩畫廊	這是第一天	樹	民謠是什麼	世界的氣息		盲人影院──自選隨筆	北大──獻給海子	北大江湖身不由己	差一小時到明天	夜行者說	《低岸》獻詞	懷念小索	節氣札記	亂想	托音樂的福	盲人影院	回憶圓明園	再憶圓明園	造歌運動	寫在《中國孩子》前面的話	「《中國孩子》走唱中國」歲末感言	饑餓藝術家的饕餮大餐	嶗山道士小青島	我們來開「紅色推土機」	綠皮火車	自由簡歷	八個豆瓣兒	一夜書一段歌一里路	江湖夜雨十年燈──關於新民謠的孩提時代	命運中的上海	我的爸爸	草莓風中吟唱花田挑燈夜歌	那些租來的房子	歌者夜行──周雲蓬小傳	第一章 陸地航行第二章 夢見火車第三章 音樂降臨第四章 每個人是一個星系附錄──關於張慧生的瑣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春天責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春天责备还是责备春天,这关系着谁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了,老周来天津演出的时候买票看过。那是在富丽堂皇的天津音乐厅里。我怎么也接受不了老周的粗犷形象:长头发、胡子拉碴的,还有普通的衣服。这形象确实和马路上一个普通卖唱的差不多。这种人一般都有一个自备音箱,自备电子琴或者吉他。我从来不去凑这种热闹。他们唱什么与我无关。我一想如此,他们确实与我无关。除了从围观的人群上空飘出来的上一个年代的歌声,我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我又和谁有关呢?
       我已经冷的不能再冷了。
       音乐厅的台上,只有老周一个人,还有吉他和矿泉水。渴了就旁若无人地喝矿泉水。台下有好多他的粉丝,我也是。
       喜欢老周的文字和歌,是从《春天责备》的电子版开始的。然后就看见了老周的照片。他的外形和文字的感觉反差太大了。一个有这么美的文笔的人怎么能这样子呢,而且还是唱歌的人?老周头发怎么这么没型,穿着和原来工厂的同事差不多。我心里一直存了这样的想法。但,人的诚实和坦然是不能装扮的。才华远比别的重要。
       我于是又想到佛说过:哪有那么全活的事。
      
  •     在少年宫的图书馆借的这一本书,年前去厦门,丢了。年后回来在网上买了两本一模一样的春天责备,一本赔偿一本珍藏。
      书很喜欢,眼睛不好久未熬夜,今晚看得眼泪直流把书看完了。当然不是因为感动困难挫折,实在是看书的人眼睛疼。自传部分,周云蓬的口述就可以直接兑现成文字,生动流畅,加之他本身的文字功底,比编辑作者的文字还要有意思。看到一半找了那一期的鲁豫有约来看,周云蓬和小河,为他们现在的生活欣喜,有情人也在身边了,真好。
      有时间再来慢慢补充书评,眼睛快瞎了都。。。
      
  •     在厦门我住在一间充满着文艺气息的青旅里,大厅有一排书架,我一眼扫过去抽中了这本书,然后在沙发上看了两个钟头。
      我是属于比起抽象的事物,更容易被具象所打动的人,因此前半部分的诗歌匆匆翻阅,反倒更爱看中间那些诗歌背后的故事。而最后部分的长篇访谈包含了很多重复的部分,反而显得有些冗长了,作者自叙的一个个小故事,本已在读者脑海中还原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周云蓬。他讲到他如何热爱海子的诗,如何走进艺术村和离开艺术村,如何在各个城市流浪与歌唱……比起精彩的文字语言,还有一种特质更能打动人心——透过风轻云淡的叙事,我直接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热度和厚度。
      看到不加掩饰地对诗歌和艺术的钟爱,看到游走大地的包容之力。
      这本书和这座充满文艺气息的城市很是相符,当天晚上我在贴着两张胖女人洗澡图的海报旁睡得昏昏沉沉,一只蚊子在耳旁嗡嗡嗡嗡,我忽然半梦半醒中脑海跳出一句话:周云蓬写下三行诗,一只蚊子想用更艺术的形式。
      在冬夜里读春天的诗歌,最后在睡梦中成了诗人——不知道这是厦门的魔力,还是周云蓬的魔力。
      
  •     生于黑暗因而向往光明。自觉丑陋因而向往美丽。无法阻止衰老因而迷恋青春。一刻不停的走向腐朽因而想要注射一剂补充活力的针药。逐渐隐去了才华因而羡慕别人妙手生莲。有一种粘稠的黑色物质在皮肤下的暗流流淌。这是我们不洁的无法抛去的灵魂。神在高处 看我们庸庸碌碌筋疲力尽 像在看一场笑话。
      坠入黑甜之梦境,永远。那是死神之降临。伪造的冷光点亮小屋,却无法唤醒已被带走的人。
  •      从今天起,以后,每每读完一本书,一定要认真的思考,写自己的感受,从而积累写作经验。
      
       罗永浩的话:"一个默默无闻的牛逼作品,有时候会使你忍不住心生感慨,它让你很想对一个走宝的时代说,傻逼,你不知道你错过的是什么。"
       我自己以艺术化体验为生活的标准和理想,每天都会在图书和音乐中度过,为的是让心脏一直保持在这么一个艺术化的体验中,我甘愿终生拜倒在这种艺术体验的石榴裙下。我遇到过无数的牛逼作品,心中充满惊喜和失望,失望的是好作品居然被这个时代错过了,时代是个瞎子,众人也是瞎子,或者熟视无睹,这让我无比愤慨。
      
       “我这个在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从此名声扫地,但美好的初恋确实无法被抹去的。我情愿像一团泥那样瘫软在自己的幸福中,也不愿成为广场上站得笔直的塑像。”
       我在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班级数一数二,但是我一直觉者这里有什么不对劲,甚而有时候我觉者成绩好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所以很少和其它尖子生一起玩耍,刻意去接近所有差等生,男生或者女生。
       从现在看来,我觉者自己身上始终充满一种悲哀,成绩好并不是一种耻辱,耻辱的是我自己。我自己是一个永远无法理解生活的世俗乐趣的人,所以要不断的逃避自己,逃向差等生。
      
       “但愿我能置身于审美的光明中。”
       “齊克果將人的存在描述成三种不同層次:感性、理性和宗教性(或称审美,伦理,宗教) 。感性的人或是享樂主義者、或是熱衷於生活體驗的人,他們主觀而具創造力,對世界沒承擔、沒責任,覺得人世間充滿可能。理性的人則是現實的,對世界充滿承 擔和責任,清楚明白人世間的道德、倫理規條。因此,有別於感性的人,理性的人知道這世界處處設限,充滿著不可能或疑问。面對不可能和疑问,理性的人就只有 放棄或否认,並永遠為失去的東西而悲傷。這個時候,人只有靠著「信心的跳躍」(Leap of Faith)進入宗教性,用信念的力量战胜疑问和理性上通常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只有看似荒謬的信仰,才能使人重獲「凡事俱有可能」的希望。”
       审美的生活,热衷于生活体验,这也是我要追求的生活目标。
      
       “帮助的目的,也并非为了是他们成为感动众生的楷模。他们应当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包括高尚的和不高尚的)。”
       “只有将其视作审美对象,人生才不是虚无的。无论何种生活境遇,我所求惟美,足以振奋麻木的心灵。“
       多好的两个句子。
      
       我们随时可以嘲讽,也不耻于庄严思考。
  •     原作: 沉默如谜的河伯
      
      同时发表于微信号: 书与咖啡馆 ( ID: readingandcoffee). 关于书与咖啡馆的精致分享, 敬请关注! 我们只推荐精品。
      微信搜索公众账号: 书与咖啡馆
      ~~~~~~~~~~~~~~~~~~~~~~~~~~~~~~
      
      这个时代的中国大陆还有人写诗么?我以为还是有的;还不少,有3个:左小算一个,汪峰算半个,周云蓬顶一个半。
      
      
      解开你的红肚带
      洒一床雪花白
      普天下所有的水
      都在你眼里荡开
      
      
      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心里不禁暗骂:我操,这他妈才是诗!这个世界上能以文字方式让我同时在一个短句里面用到“我操”和“他妈”的人,周云蓬别无仅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狗屁!真正能撩动心弦的始终不过那“红肚带”和“雪花白”。
      
      听说丫是个盲人,一点也不惊讶,似乎这样的场景理所当然只能用盲人的眼睛才能发现。何况诗人就应该是盲人,上帝赋予了他们诗意栖居的能力,需要他们献出自己的眼睛乃至生命来交换,有何不公?荷马、弥尔顿都是如此。比起我们这种背负着一副眼睛却疲于四下张望的凡夫俗子来说,能够诗意活着是一件多么优雅而惬意的事情,凡人的眼睛只是画蛇添足而已。傻逼的问一句,盲人能够看电影么?世界透过他黑暗的眼睛在他心里演着黑白电影。“三十五岁,黑森林低声歌唱。”森林里面是卡夫卡的城堡,氤氲着肺病的气息。
      
      点一根烟,读起《给诗歌一根烟》。在烟雾缭绕中体味“被辗死在墙上、然后分泌出彩色的液体”的感觉。有点点情色,有点点下流。烟灰掉下来,落到手背上,烫了。有种谋杀的冲动。“杀死一个个词,惊恐地看着他们复活?”可惜我不喝酒,不能像诗人一样发疯癫狂;不过二手烟也能醉人,至少我看的诗歌是醉了,文字在烟的影子里扭动着身姿。
      
      坐火车流浪,流浪,流浪。绿皮火车很适合游吟诗人,因为很脏。你和她一起坐火车,从西宁到哈尔盖。破旅馆,仍然很脏,你是故意的。双人间,用桌子顶上门,动了邪念么?哈哈,但是没有得手,因为我也在场。尴尬的一晚,不堪启齿。次日,她走了。剩下我俩。你后悔,歇斯底里,不能悲伤地坐在我身旁。然后,故事戛然而止了。再次相遇,你说你喜欢绿皮火车,因为它带着血腥和死亡的气味,让人在寒冷的清晨微微颤栗。然后我们开始鄙视仍然健康活着的诗人。用吃饭的钱买了一本绝版的《独唱团》。Hey,哥们,下次记得给我也来半瓶啤酒,两个鸡蛋,让世界也成我的哥们!
      
      于是你给我唱了首歌。失业者。你报着工作机会,如同《新闻联播》播报中央委员名单那样抑扬顿挫。两者都对我微不足道,我咧着嘴笑。别唱了,你打动不了我!我嘴硬,却在心里默默流泪。
      
      敬仰他,羡慕他那双瞎了的眼睛。如果你突然瞎了该怎么办?去跳楼?嗯。请褪去书的包皮(请允许我这么说),抚摸封面上的突起物,你会了解世界如何被他感知。然后你文艺的想,这是诗人之勃起,还是诗人感知的世界之勃起?如果你会盲文,那是四个字:春天责备。
      
  •      但凡读过些书的人,想必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不会陌生。每次看到这个书名,我总会下意识地反过来想:
       “假如给我三天黑暗呢?”
       想归想,我却没有答案,双目健康的人永远都不可能真正体会到目盲者生活在黑暗中的感受。一个叫周云蓬的人,一本他的诗歌、随笔、自传合成的文集《春天责备》,逐渐化解了我自寻的这种尴尬。
       2009年春天,周云蓬发起了给贫困盲童提供捐助的“假如给你三天黑暗”计划,联合二十多位国内优秀民谣歌手,共同推出了一张备受赞誉的慈善义卖唱片《红色推土机》。在这次活动的文案中,周云蓬说到,“我无法承诺为某个盲童带来一生的幸福,这个计划只是一声遥远的召唤,就像你不能送一个迷路的盲人回家,但可以找一根干净光滑的盲杖,交到他手中,路边的树、垃圾箱、风吹的方向、狗叫声、晚炊的香气,会引导他一路找回家门。”
       是不是以为周云蓬乃一位典型文青?也许吧,但你一定没法相信上面那段话出自一个盲人,更没法想象,他是一位候鸟歌手,冬天去南方演,夏天在北方唱,春秋去海边,弹琴写诗,云游四方,靠手艺吃饭,为自己创作,为普通人献艺。
       是不是很容易想起旧社会的那位瞎子阿炳?可我不想对周云蓬冠以“当代阿炳”这种无聊的称号,他心里自有对这位民间艺人的质疑和体谅,在《阿炳》这首诗中他写道:“不再吸毒,你不能活吗?……在灯火稀疏的无锡/谁也不了解你/比死亡还黑暗的心中/一只手叩响门环”。
       是不是会好奇这位盲人歌手的爱情生活?这其实是出于一种残忍和慈善兼而有之的好奇。异性的接触和温暖总是有限度的,当生活总是居无定所,当周遭传来无形的压力,最初的好奇心会消失,剩下的就只有残忍。然而,周云蓬的恋爱体会分明与健全人毫无二致,他说:“爱情都是天意,它跟疾病、绝症一个道理,你没法争取也没法预料,它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不来——它完全是不可知的,每次爱情都是一个特例,你没法总结一个规律。”
       《春天责备》里有诗、有歌、有散文,零零散散的都是些少年求学、街头卖唱、游历四方、酒吧驻唱的种种经历、回忆、反省,以及在圆明园村、在流浪路上无聊或有趣的破事儿,可我分明感受到了他强大的生命力、坚韧的意志力和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他喜欢契诃夫“把欢乐写得那么辛酸,又把辛酸写得那么欢乐”,他却是把辛酸写得那么欢乐,把欢乐写得更加欢乐。他虽然眼睛看不见,却有着一颗永不放弃希望,勇于窥探生活的心。
       周云蓬的看不见,和我的看见一样,纯属偶然,可他更有勇气和命运做朋友,做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形影相吊又若即若离的朋友。他说,“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那是我们的宿命。我热爱自己的命运,她跟我最亲,她是专为我开,专为我关的独一无二的门。”
       如果有机会,我想对老周说:“你是我的‘眼’,让我看到了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尽管,感官上的隔膜,注定无法完完全全的消解,可我会在心底里,尊重这种隔膜,尽量不让它遮住我的“眼”。
       读《春天责备》这本书,会发现如果摘下外封,可以摸到内封上有几个凸浮的小圆点,想必那是书名翻译成的盲文。再看看周云蓬写的那个“云”字,歪歪扭扭,看起来更像另一个汉字——“无”。另外,周云蓬在这本书中的小传是口述的,采访及撰文是他的女友绿妖——据说一反名字中透出的神秘风情,是一位干净明媚的清秀女子。
       那么,她是他的眼吗?
  •      在书店买下这本书只因为它的第一首诗——《春天责备》,春天责备没有灵魂的人,责备我不开花,不繁茂,即将速朽,没与灵魂。我并不了解周云蓬,也没有听过《中国孩子》。
       9岁时因为青光眼而失明,书中就有一首诗《如果你突然瞎了该怎么办?》(去跳楼、立刻向女友提出分手、去杀人、想办法毁掉一个纯洁无辜的姑娘、立刻加入基督教、立刻离开这个城市永不回来、一直喝酒喝死拉倒、白天微笑夜晚诅咒、吃肉骂人单相思出卖朋友……不知怎的读起来很痛快,像是赌气时把平日的愤怒和阴暗面全部发泄出来了。)16岁时这个残而不废的少年对母亲撒了谎,带着盲杖独自坐火车去了天津。25岁时来到圆明园开始和搞艺术的人在一起,圆明园、树村、香山和宋庄被他称为“地下艺术的四大圣地”。
       这本书与其说是诗集或者散文,不如说是个人自传。印象中深刻的不多,《不是诗》和《每个人是一个星系》。在后篇中,他介绍了遇到的很多人。
       他有4段恋情,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盲校的一位同学总让周云蓬生气,因为他妈妈识字,总是给他念很多书。读完书后他就拉着周云蓬说,来,我给你讲讲我读的书。(羡慕嫉妒恨啊……)
       画家小陈看不起别人的画,有次对另一个画家说“我看了你的话就知道你阳痿”而被打了一顿。他总是祈祷:“上帝啊,请你保佑那些蠢驴吧!”他发明了一种关于宇宙的哲学,声称可以通过数理推算出所有生活和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客人辩论什么是终极什么是上帝。但他几乎没卖出去过画,后来拖着所有的画出走了,丢下化工大学的老婆。他老婆奉他为精神领袖,大四退学嫁给他。
       还有一个人总是端着一碗粥,拿着《圣经》在院子里走。怀疑脑子被安了窃听器,常跟周围的人说借两块钱去中南海,跟总理谈谈今年洪水的问题。后来被他爸送到安徽的精神病院去了。所幸的是还能重回圆明园,木木的,温柔多了。
       湖北的一个搞音乐的人很会生活,他在学校门前卖蝌蚪,牌子上写着“摇滚牌蝌蚪”,2毛钱一个。特别会跟小姑娘搭讪,看到别人吃东西就问:好吃吗?还有没有?给我一个。
       成都朋友对别人的最高评价是“很神”,但他最神。游泳时沉下去了还文绉绉地说“哎,救一下。”第二次浮上来还说“救一下”,第三次关乎人命实在不行了才大喊“救命啊!”在云南和一个黑社会老大吃饭,老大说“我爸是将军。”他冒冒失失地插一句“我曾经是一位将军。”然后老大大怒,让他立即消失。
       圆明园有位会写诗的老混混,一首长篇诗歌有18个高潮,朗诵下来一个小时。周云蓬说这样的圆明园余孽很多。
       张佺像个音乐货郎四处游走。
       小河陪伴他最多,一同录制了《中国孩子》,翻唱的《不会说话的爱情》比周云蓬本人的还受欢迎。他有首歌名特别有意思,《飞的高的鸟不落在跑不快的牛的背上》。小河音乐暴烈,但生活细致,会照顾人。谈恋爱时在家的墙上写着:小河永远没理。
       (还记得“美好药店”的郭龙,煽情地说“等到世界再没有战争,等到人们再没有欺骗,等到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时,这个组织才会解散。)
       遇到了这么多的星系,然后分开,他说,北京很打击人,生活把人磨得有艺术尊严,没有艺术作品。
       但是他还是很爱生活和生命的,即使因为和别人经历不同而极力隐藏存在感,坐下去的地方就是一个坑。他认为人应该是审美的。正如24岁毕业时写的:人生如果不是作为审美对象,它便毫无意义。
       他是以审美的视角来看待周围遇到的人,看待自己的境遇。尽管失明,却能去很多地方做很多事。
       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那是我们的宿命,疾病和爱情一样都是天意。我热爱自己的命运,她跟我最亲,她是专为我开、为我关的独一无二的门。
       他自费印刷了1000册这本书,如今卖的差不多了。
  •     推荐?力荐?
      我选了推荐。
      不想太明白,对于生活,对于现状,对于日后,时光的时光背后。我是。愿,猜你也是。所以别把它放在床头认真研究。
      我没读完。只有不多的几篇。那是四月,2012年的时候。
      姐姐带我逃往,去往北京的火车上,缺氧的感觉没有减轻。
      爬在卧铺上,她说,看,有好多书,看看就睡,明早七点到。
      于是抽了本<格林童话>和这本<春天责备>。书名不招我烦。我就这点小挑剔。
      格林看了篇青蛙王子,缘于小时候收到的一封情书,原来是这样一个来源啊。然后发现有错别字,不禁觉得姐姐的可爱。
      换责备。一篇连着一篇,跟自己聊天似得毫不费力得把一句一句话在脑海排列,然后在心里点个头,一字一字的又飘走散去。
      姐姐说怎么样?
      这人一定死了好多遍。我答。
      对。
      我翻回封面和前沿看简介。果真。
      他看透了太多,又懒得看更多。他很皮实,又很纤弱。他写给自己,他吝啬自己,他宽恕自己,他是自己的读者。他不是为了给你看,看他的心,疤,和叹息。和释然。
      看看就好。他不是给你看。他不是你的小丑,演员,话柄,和某某某。
      
      
      2:51失眠,中午的咖啡惹得。加"翘课心理的不入睡"心理。
      大学会大半夜的看电影,和妖包夜看偶像剧,以及cs。无所畏惧。现在越来越惧怕,怕迟到,怕第二天的上班。怕不是理由的怕。
      
      
      我说我睡不着,他说去上网,他哪知道其实...就好了,我就不会真抱着枕头来寻找文字和音乐给我安抚。
      
      一遍一遍的<九月>。
      
      曾经我的网名是九月,堂哥的闺女出生起这名后我就改了。
      
      让我为音乐安静一会,一个人。好久没这样了。失眠不坏的。
      
      远,啊远。没了眼泪共振。
      
      只是让我耳朵来点不同的动静,久违的动静。
      
      3:07来看你,周哥,愿你吃饱穿暖知己若干,开心健康。
      
  •     
       整个阅读体验像是走进一个人的博客,一位盲人歌者的诗与远方,那些天南地北的足迹,和比这足迹更远的内心。比触动更多的是了解,了解他在时间和空间里的那些足迹,了解他如何“像水一样奔流激荡”的行走和生活。
       前一段时间看见柴静用了很大篇幅来说周云蓬是个如何有趣的人,可是这本书看不见有趣,可看见的只是足迹,像一个个深深钉入生活的楔子样的足迹,艰难,坚定,有力,一步步把这位诗人歌者牢牢的镂刻在自定的“人生应该是审美的”路上,不偏离,且愈发有力。幽默感是种力量,但是陪他走过那些岁月,幽默感的力量是不够的。一定有些什么别的东西,在他的内心,可猜测不可猜测的,或许是如他自己所说的,他热爱自己的命运,或许是他与命运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豁达。所以关于周云蓬的有趣,或许如钱德勒一样吧,不过是他与这世界的润滑剂,数十载暗夜漂泊,他自知该露给世间什么样的冰山一角。关于他的形象,我更倾向于相信作家韩松落的描述:
       “身形高大,面容粗糙,戴墨镜,跟人交往的时候很退让,甚至有种让人不要觉得他存在的意思在,跟他谈文学,他很少说‘我喜欢’,只问‘你看过……吗?’这个和生活遭遇有关。被重创过的人,知道自己的痛苦和别人没关系,索性把能关的都关掉了。不诉说,不谋取同情,连自己的存在感都竭力抹杀……去年(二00七年)来的时候,已经算很有名了吧,好多人围着他,热烈地说话,他啥都不说。他坐的地方,像陷下去一个角落”。(P277)
       (所以我很担心那个因为他“有趣”而爱上他的女作家呀,关于爱情,我还是比较相信以前看过的一句话“女人会喜欢让她笑的男人,但是会爱上让她哭的男人”。何况同一位男人,有着可让你笑的外在,和可堪怜惜的内心,你单单爱上他的“有趣”,着实危险)
       再有关于残疾,很多被宣扬的声音是对抗命运,是身残志坚。可是周云蓬和这些狠纠纠的词汇毫无瓜葛。他只是平和的说“我和命运是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多么大气和自我,是在司命之所属境遇下的悠然自得。他那么执着的做自己的事,可是整本书里,连“理想”这个词都鲜少出现。命运之前,恰恰是这位盲人歌者表现出的从容和包容,让人汗颜。他在黑暗里体味生活的色彩,他用足迹丈量天地间的风,他似乎面对命运敞开自己,于是便可理解他歌声里的风声,那么空旷,苍凉,如同裹挟着岁月的回响。
      
      
  •     也许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 请把我留在 在那时光里
      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离去 请把我埋在 在这春天里
      春天总能勾起我们对时光的想象,她停留在明媚中,而我们总徘徊在忧伤里。
      在失落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文字,一种悲歌怆然在天地间,一种行吟在天地外的情怀,让人动容。
      他的文字是裸露的,它渴望光明又沉醉在黑暗中,所以没有枝叶,苦涩干枯,但又树根深深扎在泥土里。
      你的眼眶中生满黯蓝的水草
      你去摸火焰吗?但只摸到了疼痛,你和阿炳一样吗
      工人阶级穿着拖鞋趟过浅浅的睡眠
      一盏长明灯,在为死去的江南守灵
      你拿出死亡证......
      拒绝做善良的粮食
      一根刺愤然脱掉血肉
      准备去哽住世界的咽喉
      你的文字像山,有棱有角,你的歌声像水,纯净明爽。
  •     终于下定决心买的这本书。
      在城市画报上看到的周云蓬的介绍,之后因为对其生活方式的好奇而买的这本书。我就是想知道为什么他可以这样生活。做一个候鸟歌手,惬意悠然,过自己的人生,不介意不管别人指指点点“你该怎么样怎么样……”。
      
      杂文集,既有他的诗歌也有他的散文和杂记。没有全部看完,但是看完他的诗歌,我就忍不住要大力推荐了!以为现代无诗歌的我(当然可能和我比较狭隘,接触到的东西不多),忍不住对其诗一读再读。
      
  •     周的散文冷静里有傲气,很有见地。还有点调侃,其实是聪明人的优越感。读的时候总想着周的样子,真想知道没在网上见过他模样的人看这本书时是啥感受。诗,这种诗现在太多了,不知道怎么评论,只能说个别有感动。找周的歌听,唱得没的说,只是个人感觉歌词比旋律好。
  •     说实话,很多诗我都看不懂,如雾里看花般,许是一个正常人在一个盲人的世界里,却处处充满障碍,角色颠倒。
      
      而部分自以为能看得懂的,或者懂的一点的,多是关于底层,关于诗人的痛楚。作为一个盲人,诗人终究有深深的悲痛被埋在灵魂深处,被嵌入骨子里。诗是一个出口,歌也是一个出口。
      
      这个世界不太美好,这个年代不太幸运,但是,无论处于怎样的处境,我们都在努力,努力的生存,生活。
      
      
      
  •     春天责备上路的人
      …………
      春天责备寄居的人
      …………
      春天责备没有灵魂的人
      …………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盲人,我无法想象除了口述部分的文字他是如何完成的。他是一位歌手,吟唱着生命中那些值得纪念的,或者不值一提的诗篇。
      
      “北京,像个纸灯笼,悬在头上,越来越明亮,也越来越疲倦。”
      
      混迹于北京,以文艺青年自居,唱着生动又有点叛逆的民谣,他向往着像糖果一样美好的现实,于是他目之所及的黑白的世界里也多了希望的色彩。但是他的诗歌中又包含着强大的宿命论,因为他经历着他人所不曾经历的,也“看到”他人所看不到的。社会底层生活的真实、赤裸,给予人的还有希望和无奈。
      
      “我们生来叛逆,但也随时去赞美。”
      
      从行文上来看,我更加喜欢他的散文,能够读懂他的逻辑。我对诗歌了解甚少,所以很多诗歌我依然无法欣赏,就像我并不认为把一篇日记拆分成一句一句换行去掉标点写出来的东西就是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诗的确如此。但是我依旧会尊敬他,因为他懂得现实的喧嚣与想象的壮丽,因为他勇于追求自由,因为他敢于呐喊,尽管他希望未了却依旧不够幸福,但正因为如此,他是一个有灵魂的人。在别人的乌托邦里,也许你无法欣赏,但是并不影响你由衷敬佩。
      
      盲人影院:他见证的色彩
      
      “我把我黑暗的日子拧啊拧,拧出窗台上的一张专辑和一本书,为那些虚度的光阴命名,还有一些流逝的,不可命名的日子和人,为他们曾默默地微笑过存在过作见证。”——《盲人影院》
      
      这是我最感动的一句话,出自整本书我最喜欢的文章《盲人影院》,在这里,你会读懂他的期待,他的色彩,他的梦想,伴随着他的思想和逻辑,还有陪伴着他灵魂的音乐,这一切构成了他的电影。也许会成为时代的灰烬,但是会让人心生怀念。
  •     周云蓬
      一个瞎子
      生命的阳台上摆着
      一把吉他
      一本诗集
      几本音乐专辑
      或者几瓶没喝的啤酒
      我可不愿意羡慕嫉妒和恨
      但愿意表示一下佩服
      流浪生涯
      风雨岁月
      在黑暗中奔突
      由黑暗走向意外的光亮
      怀念阿炳
      感谢老妈
      在感情中流转
      从深情得到久违的爱情
      
      天空沦陷
      还可以依赖大地
      大地沦陷
      还可以依赖声音
      声音喑哑
      还可以依赖黑暗
      及黑暗中的想象
      如果黑暗也如黑洞一样坍塌了
      情愿随他一同归去
      长眠于混沌的房子
      对着家的屋脊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干枯的眼是周云蓬的天空之城
      如果不失明
      夜是眼的第三只吧
      应该明白更多真理才对得起此等幸运
      -------------------------------
      这是诗早就没落的时代
      读诗害怕被人看做幼稚的可笑
      罗胖子说他以前是个诗人
      但也渐渐明白诗的残败
      所以他成了今天冠以理想主义者的商人
      如果他不失望想必现在在诗歌的造诣上应该比他朋友周云蓬牛多了
      周云蓬在《春天责备》中说
      诗选中谁 就注定是谁的不幸
      现在读诗也怕怕的感觉
      不过既然喜欢
      又何必在乎那么多!
      即使备受折磨备受煎熬
      也要在诗里
      来去自由!
      
      
  •      我是那么喜欢钟立风的歌曲。可是这本书摆《像艳遇一样忧伤》的右边,像是用他/它黑白的眼神责备左边的那本。
       《盲人影院》(FORM《春天责备》):我把我黑暗的日子拧啊拧,拧出窗台上的一张专辑和一本书,为那些虚度的光阴命名,还有一些流逝的、不可命名的日子和人,为她们曾默默地微笑过存在过做见证。
       《给C的生日》(FORM《像艳遇一样忧伤》):是啊,我是怎么来到这个秋天的呢?我和她之间总有不同季节的阻隔。
       。。。。。。
       《像艳遇一样忧伤》序言中周云蓬给出解释:周云蓬的歌迷多是教师、法官周云蓬的歌迷多是教师,法官,工程师,政协委员,厨师,仓库管理员,人到中年者为多。小钟的歌迷,多为女性,有的甚至是老周歌迷的女儿们。且戴眼镜的占多数。
       如果他们的歌代沟是一代,这两本书的代沟可能不止。
  •     "山上的花儿,你自己开,自己长,自己摇晃
      路上的人儿,你自己走,自己唱,自己张望
      那些秋天的高粱爬山山岗
      那面的火车走向远方"
      
      《失业者》
      一旦有一天看见了蓝天
      我们就成了失业者
      
      《阿炳》
      门外
      一盏长明灯
      在为死去的江南守灵
      
      《嗅》
      我嗅到饥饿冰清玉洁
      
      《归路》
      给心情贴上一张邮票
      却不知要把他寄向哪里
      
      《道》
      苍天决堤
      涌入我空洞的眼睛
      
      《写在《中国孩子》前面的话》
      白日纵酒黑夜诵经
      
      《厌世之夜》
      有了席梦思
      就注定要夜夜睡在这儿
      这讨厌的死气沉沉软绵绵的命运
      
      《宝贝》
      像一把刀出鞘
      嗖的一下
      砍翻整个的现实生活
      
      《无头路》
      最终是一所房子
      那是绝路
      
      是多愁善感的虫螟
      露出善良
      露出万箭攒射的靶心
      
      《感动康德》
      从今以后
      亲爱的
      你想别的办法流泪吧
      比方说
      公共汽车上丢了一百块钱
      或者
      蜡油烫伤了手
      
      《丢东西》
      丢了一样东西
      身体就多了一个洞
      冬天新鲜的空气和着月光
      透进来
      再丢一样东西
      小洞变成了大洞
      有陌生的鸟在里面做窝
      
      我们都生活在菜市场的无奈,小平房的孤独和黑夜的自言自语里
      
      摘抄对诗歌来说总是断章取义
      
      就算生活欺骗你,给你悲哀,你也只能向着春天跑
       ——春天责备
      http://jessfree.diandian.com/post/2012-05-03/18902714
  •     周云蓬,一个九岁失明的人,种种磨难没有击倒他,换做成我们中得任意一人,我觉得那种绝望与恐惧感是沉重或是致命的打击,可能永远选择逃避,自暴自弃,而这样的一个人,成为了新民谣军团的开创者,诗人,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那种黑暗带给人的恐惧我想是谁也理解不了的,上天的不公平与对社会的不满换做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而这种方式是激励自己走向成功的奠基石,教人一小时吉他,听别人读两小时的书,想想就真的心痛,正常人有多少可以记下书的内容呢,可想而知,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换位思考,真的很难,尤其是读到拉到赞助时却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卡号没法打款,哎。。。一个人坐火车云游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云游,卖唱,就是这种遍地开花的精神才是最值得人敬佩的,对生活的乐观开朗,对事业的执着有种阿甘的精神,就是这种精神是所有人应该学习的,换句独自等待里的一句话,要不去死,要不好好的活着。
  •     一 流浪是首诗
      北京向北,青岛崂山道士,上海旧时光,南京乌衣巷,杭州湖上,沈阳工人区。
      银川,西宁,格尔木,西藏。高原上,屋檐下,地为床天作被。半山腰推车,四个冷包子,一瓶二锅头,雨打帐篷糊面。
      这是周的一次游历。每次上路,盘缠很少,一把破琴作杖,刚刚吃饱。
      和一群搞艺术的混居在圆明园,香山,树村,宋庄,持着暂住证躲着警察。一些人被打击两回,自己再消沉一会儿,才气就失大半,到后来就是抱守艺术家的情怀却拿不出艺术家的作品。现实的小凹凸轰隆作响把理想打磨,低头只见一地碎屑,分不清本来。有个画家,才情洋溢,女大学生退学伴其左右,视为精神偶像,多年后画家出走,画也走了。画家曾说只参加国外展览,只去威尼斯。艰辛但温暖,因为大学生老婆没有离开,是她找不到他了。那么他定是把画带去想去的地方,愿能找到回家的路。
      干商业酒吧,唱拷贝,别人聊天间或听一耳朵,听到聊天内容,多了就觉得特绝望。歌声很难唱到这些人心里,没有交流,他说一个人喊得久了会累的,我倒觉得这时候他不是盲人而更像个哑巴。前些年各台晚会上各路人唱歌到高潮,冷不丁总会有一飞冲天的烟火从舞台某个地方冒出来,接着台下观众就欢呼,这时候我特同情唱歌那人,大家到底有没有听在我唱啊?!可能作为晚会,这些特效对于烘托气氛特别有用,但是“歌手”即刻变成了“演员”。我不知道除了“鲁豫有约”,周云蓬有没有在电视上唱过歌,我希望他的舞台不要太绚烂,不然场面就太荒凉了。
      唱教室,课前一会儿在讲台唱,注意观察,老师或者领导出现赶紧撤,当然对于眼神不好的周来说,就不能每次全身而退了。他说清华孩子爱学习,有次在清华一个教室唱歌,唱得很动情,完了一首有人让回场,于是又唱一首,唱完有学生不满意了,站起来说“再不走就叫老师了”。要是有人来我们学校唱歌,估计我们高兴得要掀桌子了,我觉得我的同学们要比清华的四眼儿可爱得多,都说XD孩子踏实,其实看看校内各种热帖(校庆后凳子被征用贴等),听听男生心声就能感到平静之下的暗流涌动。也许是对于理工科学校的各种标签的反抗,这里的男生除了整日闭着眼说没有美女这点外,还是挺有意思的。
      吼地下通道,“必须选那种走过去两米,就能把人击中的。如果走过去二十多米再想起来,”,就没用了。声音要大,要动情,选个青春舞曲,上铺兄弟,你的样子,灰姑娘,大概就能保证一天饱饭了。在西安地下通道也听过人唱歌,好男人不让心爱女人流泪等。每次路过都想唱得真好,可没给过钱。因为旁边的人?觉得给钱会不会被笑话呀,看完这本书我深刻理解艺术家们生活的不易,以后好歌绝不白听。
      二 步伐押韵
      周提到爱情,最惊心动魄的那段写了《不会说话的爱情》。中间和一个姑娘旅行,很多争吵,最后她找了个老实的,上班的。觉得老周看不到姑娘的模样,也有好处:有共鸣就不必再要求外貌,fucking perfect。不过这是个人的完美主义作祟,别人可能压根儿不把心灵美之外的东西放心上。《不会说话的爱情》很激烈,带一种田园的,古典的欲望之美,结局“期待更美的人到来 期待更好的人到来”。想到自己,怎么老想着回头草呢,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他说能抒发爱情,证明“音乐对你更自由了,它是你私人的,而不是一种束缚你的东西”。有段时间不愿意去看别人写的东西,因为自己实在太虚弱了,任何补药都可能要命的,只想感受庸常、实在的生活,接接地气,过了好久总算好一点,可以看点儿非虚构类的。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这是多么清楚的心境。
      火车的声音,能让周“安神静心”。小时候家住铁桥旁,各类铁路惨案让火车代表血腥和死亡,但它也意味着家乡和远方。书中《绿皮火车》这篇曾经发表在独唱团上,也是它让我第一次知道周云蓬这个人。火车轰隆,这篇文章带着兴奋和疲惫,风尘仆仆,讲述旅途的故事。我被“人在江湖漂”所吸引,有一种无限自由的氛围,辛酸又浪漫。以前潜意识选择的书也讲生活,但多是小情小调,也浪漫,但细碎、谨小慎微,算作“小清新”。看看周的经历,有苍茫感,风吹雪扫,毫不做作。
      “我热爱自己的命运,她跟我最亲,她是专为我开、专为我关的独一无二的门”。有时我们是不是都会莫名其妙地不爽,好在有的人能及时调整,回到生活工作学习的正轨上来,有的可能就差点儿吧,比如我自己,借心情不好为由光明正大地拖延一切可拖之事。等所有事情的“deadline”将到之时,就胡乱自我鼓励重下行动决心,真是自找不快。如果对当下怀有一点感恩之心,就不会这样了吧。
      三 置身光明。
      
  •     从一个诗人的角度讲周云蓬写的诗歌更像是歌谣;从一个歌手的角度讲,周云蓬写的歌谣更像诗歌。
      当然相比这本书前半部分的诗歌,我似乎更喜欢后半部分的自己的叙述,那近乎是一次体验他人生的所有过去的旅行。从他的童年、爱情、生活、金钱、思想到所有关乎生存的一切。我从他的叙述中了解到了整个80年代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社会,一种怎样的思想境界,一种怎样的美好记忆……街灯昏黄的照耀下,人们谈论的不是金钱或是女人,而是哲学,从李泽厚,到海德格尔,萨特。那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整个民族都沉浸在思考与理性的乐趣中。尽管如今已相隔遥远,读起来却依旧歆羡万千。
      我记得有好几晚夜色暮合,抑或是好几个阳光醉人的清晨,站在图书馆安静的大厅里,读者他那句话:最深的悼念,是黑暗中一个人坐在安静的角落里,想起他,默默流泪。那近乎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同理心。
  •     来自我的最新博文:http://oyk506.blog.163.com/blog/static/178818367201221324656225/
      
       同步更新到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cc42b80100z4ne.html
      
       在《鲁豫有约》看到周云蓬,留着长头发,蓬松垢面,满脸胡渣,戴着黑眼镜,他是一个盲人,是因为拍摄贾樟柯的《语录计划》而作客鲁豫有约,他和另外几个包括韩寒、罗永浩等人物在贾樟柯的《语录计划》通过每人3分钟的短片展示坚持梦想,在不同人生角色中完成志向的代表人物的话语,鼓励一代人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激情和梦想,而他也是其中一个。
      
       那个时候开始,我知道了盲人诗人、民谣歌手周云蓬,也知道了他的故事。
      
       这本《春天责备》是融合诗集、散文随笔、自传为一体。阅读他的经历:他是最具人文的中国民谣音乐代表。9岁时失明,15岁弹吉他,19岁上大学,21岁写诗,24岁开始随处漂泊。周云蓬的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获得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诗歌奖。盲人是周云蓬摘不掉的一个标签,很多人觉得失明这件事更显得他的才华不同凡响以及来之不易。但这是常人常犯的一个常识性错误。对待残疾人,我们总是忍不住产生同情,那些赞叹里有剔不掉的怜悯。 一说起残疾人,我们觉得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变成张海迪,身残志坚乐观向上,再进步一点儿,就是变成史铁生,用自己的残缺之躯去思索人生叩问世界。可是周云蓬不,他选择了自己喜欢却不被大众所认知的民谣音乐以及诗歌,他的诗歌充满着种种现实的残酷和无情,但细细读来,不乏深深的人文关怀。
      
       他在书里这样说:“蛇只能看见运动着的东西,狗的世界是黑白的,蜻蜓的眼睛里有一千个太阳。很多深海里的鱼,眼睛退化成两个白点。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那是我们的宿命。我热爱自己的命运,她跟我最亲,她是专为我开,专为我关的独一无二的门。”这不是豁达,而是智慧!
      
       在周云蓬看不见的世界里面,黑板单调,色彩单一,冷暖自知,但这就是我们逃脱不掉的现实好悲欢,我们总是无可避免的必须面对,这是人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和脆弱感,因为这,他被灌上了抗议歌手、民谣斗士的称号,和左小祖咒一样,他们都反感这些刻意、夸张乃至出于评论者一厢情愿给其戴上的高帽。有个意大利记者如此赞扬周云蓬,“他的歌讲述着国家所漠视的灾难,他卖上百万张CD,他的抗议歌曲感动着千万人……一个盲诗人音乐家在世界面前揭露北京快速上升的代价。”对此张晓舟告诫人们说,“不要穿着敌人的裤子骂敌人不穿裤子”,动辄政治化需要人们警惕,而周云蓬只是个诗人和歌手。张晓舟揶揄说,“上百万张,这个数字能吓死周杰伦。”周云蓬也曾反对过张铁志认为大陆有必要出现愤怒、抗议型的歌手的观点。他说,“我们不需要英雄,我们的根源在于缺少个人主义,这是最基本公民社会的土壤。”
      
       在中国,玩民谣的人大多出生于社会底层,长于斯,感于斯,唱于斯。周云蓬唱“克拉玛依的孩子”,唱“背负所有不卫生的熟食摊的中年男人”,就像春天来了花就要开放一样自然。他也唱李白的《关山月》、海子的《九月》和自己的《不会说话的爱情》。音乐可以负载道德或其他东西,但它首先得是音乐。出名后,周云蓬很警惕不要被公众惯性牵着走,不要使音乐沦为工具。这就是我们热爱的盲歌手,他看见了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读完这本书,感慨自己的公民视角的狭短,而我能做的,就是推开前面挡着我视角的大门,一步步往前挪动···········
      
      
      
  •   一滴雨尖叫着落向大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