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3-31 出版社:八旗文化 作者:何荣幸 页数:236
Tag标签:无
前言
序 「台灣之光」就在你我身邊! 台灣社會近年追逐「台灣之光」,但驀然回首,才發現真正的台灣之光就在你我身邊。 二月某個早晨,我和同事在寒風中來到八里河岸林懷民住家,為中時專題「民國一○○,當代風華──把台灣推向世界的十二位精彩人物」進行深度專訪。早在民國六十年代就已創立雲門舞集的林懷民,無疑是藝文界最具國際盛名的台灣之光,任何台灣之光名單都不會遺漏林懷民與雲門締造的傳奇。 沒想到,林懷民根本沒把自己當做台灣之光。 面對我們的提問,林懷民如此回答:「我不是台灣之光,台灣之光是那些把街道掃得很乾淨的清道夫,是那些為了應付聯考夾在學校和父母之間,仍一心想把書教好的老師,是那些為了捍衛家鄉反對六輕的麥寮人,是那些為了環境反對國光石化的彰化人及站出來的年輕人。」 這段話真是閃閃動人。三言兩語,就點出了「捨近求遠」追逐台灣之光的迷思。 在那當下,我腦海裡浮現的,正是這本書的所有受訪者。我認為,凡是為了這片土地永續發展而努力不懈的人們,就是令人敬佩的台灣之光。 早年環境意識還未抬頭,許多以行動捍衛環境生態、主張與自然和諧共處者,常被冠上「阻礙經濟發展」、「不食人間煙火」、「太過理想,不切實際」等大帽子;即便近年永續發展價值逐漸深入人心,反六輕、反國光石化等行動也還是官方、企業眼中的「麻煩製造者」,主流媒體不曾把這些行動跟台灣之光連上等號。 林懷民對於台灣之光現象的深刻思考,則再度提醒台灣社會:沒有任何東西比生態環境更加珍貴。台灣社會應該重新看待這些理想主義者,珍惜與感念他們對於這片土地的付出。 讓我們睜大眼睛,仔細看看發生在你我周遭的台灣之光: 為了落實環保觀念,楊順苓因為慈濟證嚴法師一句話,二十年前開始利用假日推動資源回收,如今慈濟環保志業不但開花結果,垃圾分類回收更已成為家家戶戶日常功課;張揚乾身體力行「綠婚禮」,嚴格檢視每天的「碳足跡」,做不到節能減碳時則購買「碳權」進行平衡,一步一腳印實踐低碳生活……。 為了尋找農業出路,合樸農民市集開創生產者、消費者面對面交易模式,讓從事有機耕作的小農找到另一片天;博士生開起「大王菜鋪子」力挺小農,強調在地食材觀念開心賣菜;神農獎得主賴兆炫則堅持以非基因改造方式耕作,以確保環境及食品安全……。 為了珍惜生態環境,有些學校、社區開始進行「綠色地圖」生態人文製圖;有人種出一條開滿櫻花的「愛妻步道」;有人拿起照相機與畫筆致力生態教育;有人則在強調生態教養的大自然氛圍中帶領女兒成長……。 為了保存族群文化,金曲獎得主雲力思回到部落,教導泰雅族兒童學習原住民古調;尤瑪則是放棄穩定的公職返鄉,樂當「織女」傳承原住民傳統工藝;拔馬小鎮則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協助下重現平埔文化……。 而為了對抗不公不義,環保律師林三加放棄知名律師事務所的高薪工作,無怨無悔投入中科三期等環評訴訟,並長期致力於環境法制的健全化;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副教授黃煥彰不斷揭發公害污染問題,從地方學的視野為環境而戰,因而被稱為「環境佈道師」、「土地驗屍官」……。 這些長期堅持、默默奮鬥的故事,只是本書二十四個單元中的部份篇章。相信讀者看完本書之後,會跟林懷民一樣敬重這些為了環境挺身而出的平凡小人物,並在這些小革命行動中見證台灣人民改變現狀、邁向未來的信心與熱情。 事實上,從《我的小革命》、《我的小革命:顛覆主流》到這本《我的小革命:永續生活》,過去兩年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為什麼是小革命,而不是大革命、大論述? 林懷民對於「台灣之光」的詮釋,正是我的回答:誰說這些只是「小革命」?跟許多口口聲聲大革命、大論述,卻嚴重缺乏行動能力與實踐決心者相較之下,這些小革命無疑更能拉近理想與現實的距離;更重要的是,這些小革命的總和,已一片一片拼出台灣公民社會的輪廓圖像,這才是任何大改革、大論述背後最堅實的民間力量。 我認為,《我的小革命》系列三本書、七十四個單元,已共同傳遞「在艱困環境中以具體行動追尋理想」這項「台灣價值」。讀者可以發現,這些小革命故事看起來平凡,其實非常不容易;這些小革命主角大多名不見經傳,卻是社會進步的最重要動力。如果這些小革命有朝一日形成大風潮、大革命,屆時台灣社會無須意外,因為他們早已做好了迎接更大挑戰的準備。 在中國時報《我的小革命》專版功成身退、《消失與重生》專版繼起之際,我要再次感謝八旗文化出版社總編輯李延賀、主編吳承紘及編輯團隊的重視與用心,讓過去兩年多的《我的小革命》專版奮鬥成果,能夠以這三本書留下重要典藏記錄。 我也要再次感謝中時歷任總編輯王健壯、夏珍、王美玉,以及前後任採訪主任吳典蓉、張瑞昌對於調查採訪室及《我的小革命》專版的大力支持。容我再強調一次,中時的多元開明文化,是我和調查室夥伴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走出新路的溫床。 感謝過去兩年每一位《我的小革命》專版受訪者(有些見報單元限於篇幅未能收錄書中,成為遺珠之憾,但同樣值得致敬),透過你(妳)們的精彩故事,我們看見了台灣公民社會的多元廣度。未來我們期許秉持相同精神,以《消失與重生》專版呈現台灣公民社會的文化深度──這是我們在主流媒體內部小革命的又進一步。 至於調查室團隊,在「星光一班」郭石城、「星光二班」黃哲斌異動後,加入了「星光三班」黃奕瀠,與我、謝錦芳、高有智、楊舒媚(以及「調查室家人∕眷屬後援會」)共同迎向「後小革命時代」。我們非常珍惜與不捨小革命專版,但前方已有新的召喚在等待我們前進。 對我們來說,只要拿出行動與決心,小革命永無止境。 ◎何榮幸
内容概要
《我的小革命》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種生命的態度,一種光明正向的價值,一種台灣公民社會的腳步聲,一份我們送給台灣社會的禮物。 無論是自建農舍、低碳婚禮、手工創意農作、農民市集,乃至於幫助小農產品精緻化,放棄博士學位的大王菜舖子……這些小革命行動都顛覆了台灣社會僵化的既定觀念、挑戰了業已失去合理性的主流思維,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相互激盪的年代裡,創造出最夯和最新的社會價值,看見了向上提升的力量,展現台灣的生命之美,深化和拓展台灣的進步面貌,傳達出台灣公民社會發展的大趨勢!
作者简介
何榮幸 台大社會系畢業,1991年7月踏入新聞界,曾任自由時報市政組組長、中國時報政治組主任,現任中時副總編輯兼採訪中心副主任、調查採訪室主任;曾任台灣記協創會會長、「目擊者」雙月刊總編輯、媒體改造學社執委、民間司改會監事。 曾獲曾虛白新聞獎報紙評論獎、吳舜文新聞獎新聞深度報導獎、卓越新聞獎新聞採訪報導獎、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現任台大新聞研究所兼任實務教師。 著有「學運世代」、「媒體突圍」、「我的小革命」(獲2009年開卷好書獎),策劃「黑夜中尋找星星」等書。部落格:「鴕鳥手記」。 黃哲斌 曾任中國時報記者、編輯,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兩個孩子的爸、一個部落客,他的離職宣言《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掀起媒體置入性行銷議題。 對他而言,兩年來採訪、寫作《我的小革命》的經驗,是促使他投入此一運動的重要動力;因為每一個小革命故事的主角,都讓他相信,「勇敢去做,絕不會孤單」。 部落格:【圖解】第一次買新聞就上手。 謝錦芳 政大英文系、輔大大眾傳播所畢業,1991年底進入中國時報,先後主跑市政、財經新聞,曾任經濟組主任,目前為調查採訪室主任記者。曾獲社會光明面、吳舜文新聞獎。希望做一天新聞人,就發揮一分影響力。 郭石城 四十七歲中年男子,雖頭未禿、牙未搖,身材已中廣,一嬌妻三可愛子女,平凡家庭恩愛人間。從小嚮往無冕王生涯,及長世新三專編輯採訪科畢業,如願從事新聞工作,先服務於台灣新生報兩年,再轉任職中國時報迄今。 新聞戰場轉眼20年,主跑過農業產經、與社會司法新聞,看盡浮華世界,也見證中國時報興衰史,置身媒體波動狂潮心如舟,點滴在心頭。長年新聞工作獨家新聞不斷,曾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吳舜文新聞獎。 高有智 六十四年次,擺盪在處女座和天秤座的男人,畢業於台大新聞研究所、台大動物系,在中國時報擔任記者7年多,歷經教科文組、政治組與調查採訪室等單位,曾獲社會光明面新聞獎、卓越新聞獎與吳舜文新聞獎。 當了記者多年,曾經以為夢想可以讓人偉大,如今卻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只好珍惜擁有,學會擁有珍惜,但始終相信熱情、美好的事物可以改變世界,每個人的生活小革命都會是改變世界的第一步。
书籍目录
在地食材:大王挺小農 博士生開心賣菜 老屋再生:翻修家族記憶 台南謝宅活出新意 綠色地圖:生態人文製圖 社區有氧運 低碳生活:阿乾綠婚禮 別人減肥他減碳 手作產業:阿之寶牽線 手工創意找出路 新素食運動:健康減碳 醫生家庭歡喜「素」求 生態教育:余遠猛執丹青 細繪彩鷸十四載 資源再生:有心插柳 女作業員回收一片天 地方學:土地驗屍官 黃煥彰就地戰鬥 生態教養:范欽慧帶女兒 大自然裡找感動 對抗基改:神農賴兆炫 崇尚自然反基改 社區產業:生態寶地 林銀河改造老漁村 自力造屋:農田變荒地 上班族另類農舍夢 農民市集:合樸挺小農 有機農業找出路 歸農運動:告別白領高薪 田園返璞歸真 青年壯遊:騎遍全台省縣道 徐子涵第一人 民歌採集:海角尋寶 楊美雲歌聲滿行囊 遊子返鄉:泰雅青年回部落 找到真舞台 公益旅行:走逛六十國 郵輪送書大冒險 文物保存:小鎮重現平埔文化 墓碑嫁衣入列 環保律師:仗劍法律 林三加為環保奮戰 種樹運動:愛妻步道 種出櫻花社區 部落音樂:雲力思回「原」點 教泰雅童唱古調 搶救傳藝:棄公職返鄉 尤瑪樂當織女二十年
编辑推荐
交工樂隊林生祥、導演王小棣、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the Body Shop台灣區董事長黃慧娟倾情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