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2:華年似水

出版时间:2010-12-1  出版社:大智文化  作者:李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05-2006年,中國一線城市。
對大部分人而言,賺錢的速度明顯更不上房價的漲幅。而沈寂四年的A股正走出慢慢熊途,開始了從998向6140的輝煌發展。
淡泊從容越來越成為一種奢侈,時代在湍急中奔流。
作為對各種難題胸有成竹的PROBLEM SOLVER,杜拉拉日漸強大。當女性的缺點和可愛,日益為專業的成熟集規則所取代,讓人不僅疑惑「成熟」是褒義蛤是貶義?而職場版的說文解字中,下屬無性別,上級的性別則只關乎授權的程度,WHY比WHAT更重要。
每個人都有難處,姚楊年過而立競聘經理失敗,懷孕日期遙遙無期;李坤掏心掏肺栽培小蘇,反遭小蘇翻臉無情;林如成被下屬的發財氣得發瘋,但無從幹掉業績不錯的股神楊瑞;TONY林認為培訓生制度太弱,卻被迫協助好大喜功的HR成就功名。
對八十後沙當當而言,愛人不是問題,問題是房子的產權。
對七十後杜拉拉而言,失戀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更好的戀情。
寬頻薪酬制中吃了虧的拉拉決定跳槽,懷著惡劣的心情,在2006年炎熱的盛夏,她踏上了慢慢的求職之路……作為著名的「倔驢」,她一直以為:你我會情長意久。
中產之夢多半就是在這類人手裡實現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她的故事比比爾.蓋茲的更值得參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杜拉拉2:華年似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0条)

 
 

  •     看杜拉拉1是在2007年的夏天,看老徐的LALAGO是在2011年的冬天,转眼到了2014年,我才终于看到杜拉拉2。
      
      六年,从学生到实习到工作再到换工作,对于拉拉的故事也从完全的看客到终于可以明白一些事一些话背后的心酸和感慨。
      
      昨晚和朋友聚会,谈到我们都喜欢爽利坦荡的人。拉拉就是这样的人,肯付出,但也通世故,尽管在故事的结尾面临压力似乎失去了信心,但还是斗志昂扬地踏上了再求职的征程。
      
      在30岁到来的时候,我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无论走上哪一条路,都没有了再回头的余地。晃荡了这五年,再上路的时候,我希望自己也能做一个拉拉一样的“倔驴”。
  •      虽然是一本小说,但是对外资企业内部的纷争、管理网、报告线以及员工的招聘、评级、薪金等话题的描写确实很形象真实,对于还没有走上职场的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借鉴。
       书中提及的管理、面试法则很多,列举一下希望今后能够受用:
      
      1、面试时的STAR法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I
      
      2、统一的汇报模板
       如——团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主要需求是什么?
       ——你有什么解决方案?你本人能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
       ——团队的优势在哪里?以往有哪些好的做法建议延续?
       ——就你的职位而言,你的强项是什么?你希望得到发展的是什么?
      
      3、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应该拥有他人的信任,必须展示让他人值得信任的言行,其中之一就是拥有清晰明确的立场和态度。
      
      4、销售分大小年,驱动绩效的能力确实是销售类岗位的头条要求。
      
      5、面试时要求有数字时间地点这样的明确的可衡量概念,而不是模糊的文字描述。
      
      6、二八原则。80%的产出来自20%最至关重要的行动。
      
      7、会议环节
       OPEN(开场白)
       CLARIFY(澄清观点)
       DEVELOPE(展开讨论)
       FACILITATE(推动达成一致)
       CLOSE(总结)
      
      8、业务能力的划分
       一级,就是被评估者刚入门,处在学习阶段,需要他人代领才能完成任务;
       二级,就是主管只需给予常规关注,被评估者基本能完成本职工作;
       三级,就是被评估者不但能独立完成任务,还能教别人,是其组织的主要标杆队员;
       四级,就是被评估者不但能教别人,而且他把经验形成了书面化的自成体系的东西,可以现成地加以推广和运用。
      
      9、一个好的销售
       一、要有发现客户需求的能力
       二、要有发现客户需求的能力
       三、要有为客户增值的能力
       四、要有要求生意的能力
       五、要是一个TEAM PLAYER
       六、要有很好的学习能力
      
      10、领导不要管的太细,由于上级管得太细,下属中70%的人考虑过跳槽,其中一半的人采取了行动。
      
      11、SMART原则
       specific 设定绩效考核目标时一定要具体
       measurable 目标要可衡量,要量化
       attainable 设定的目标一定要高,有挑战性,但是一定要可以达到
       relevant 设定的目标要和岗位的工作职责相关联
       time-bounding 目标要规定什么时间内达成
      
      
      ps:
       读过杜拉拉升职记的前两部,发现这真的是一部职场白领必读的小说,拉拉与王伟的爱情并不像影视剧中所描绘的那样成为故事的主导。小说中的拉拉是个姿色中等、身材很棒、穿蓝色NIKE长裤美丽异常的职场女性,不禁让人联想到银幕上拉拉的形象,如王珞丹、徐静蕾......面试升职的成功与否真的与外表也有很大的关联,拉拉这样的气质加上表现是值得喜欢的
       小说描写的只是外企,外国人更看中的是业绩,拉拉的升职靠的是自身的实力、努力、沟通从而得到上级的赏识。要是在国企乃至政府部门实力真的占主导么......但外企薪酬待遇确实是很高,垂涎于王伟一百万的年薪啊
       职场这泡水实在太深,人际关系的复杂对于即将迈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真的难以想象,对于“泳技”还不是太好的我们,更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
  •     引语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360度评估
        这份问卷将发给四个围度的人,以便他们为你做评估,这就是360度名称的由来:
      你的上级主管,这一项就是我;
      第二,你的下属,你可以自主选取一两位你的下属;
      第三,你的平行合作者,你可以指定工作中经常需要和你合作的,本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的某两位和你平级的同事;
      第四,你的客户,就是公司内部被你支持的部门中的某两位同事,你也可以任意选取——当然,被选的人要有代表性,你负责北区销售团队的招聘和北京办的行政管理,那么北大区销售经理,或者北京办的任意一位经理,都是很典型的客户。
      当你选定了评估者后,系统会自动把评估问卷发给他们,他们将在系统中匿名做答。
      
      什么是好公司?
        1)产品附加值高,生意好,并且从业务线看,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前景;
        2)有专业的/聪明能干的/经验丰富的/并且为人现实的管理层,在把握这公司,并且有保护一贯这样用人的制度的公司;
        3)有严格的财务制度,对预算、费用和利润等于投入产出有关的内容,敏感并且具有强控制力的公司;
        4)崇尚客户导向/市场导向/结果导向/执行力的公司;
        5)有专业严谨全面的流程和制度,并且其执行有利于推动业务的良性发展,具有控制性和实操性兼备的特点;
        总结起来,就是一家具有持续赢利能力的牛B公司。
      
      什么是公司内发展的好方向?
        永远不要远离核心业务线。你得看明白,在企业中,哪个环节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环节。有时候是销售环节,有时候是市场策划环节,有时候是研发环节,有时候是生产环节,视乎你所在行业而不同。
        最重要的环节,总是最贵的,最牛的,最得到重视的,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部门。它拥有最多的资源和最大的权威--你应该依附在这样的核心业务线上发展,至少能避免被边缘化,而成为关键人才的可能性则更大了。
      
      你得跟一个好老板   
        好老板的标准很多,关键的是,你要设法跟上一个在公司处于强势地位的老板。他强,你才能跟着上。跟了一个弱势的老板,你的前途就很同意被根着给耽搁了。
      
      关于具备谋取好职位的资格,要具备怎么样的资格呢?
        一般情况下,你得是用人部门眼中的优秀者。 怎么样才算优秀呢?
        1、对上级
          1)你要知道与他建立一致性,他觉得重要的事情,你就觉得重要,他认为紧急的事情你也认为紧急,你得和他劲往一处使--通常情况下,你得表现和能力好还是不好,主要是你得直接主管说了算的;
        2)你的具备从上级那里获得支持和资源的能力--别你干的半死,你的老板还对你爱搭不理的,那你就不具备本条件的能力。
        2、对下级
        1)要能明确有效的设置正确的工作目标,使其符合SMART原则;
        2)要能有效地管理团队内部冲突;
        3)要能公平合理地控制分配团队资源;
        4)要有愿望和能力发展指导下属,并恰当授权;
        5)恰当的赞扬鼓励认可团队成员;
        6)尊重不同想法,分享知识经验和信息,建立信任的氛围。
      3.对内、外部客户
         1)愿意提供协助和增值服务(不然要你干嘛);
         2)善意聆听并了解需求(搞明白人家需要的到底是啥);
         3)可靠的提供产品和服务,及时跟进(千万注意及时);
         4)了解组织架构并具影响力。及早地建立并维护关键的关系,是这样的关系有利于你达成业绩(专业而明智的选择);
        比如你想取得一个内部职位,你的搞明白了,谁是关键的做决定的人物,别傻乎乎不小心给这个人留下坏印象。
        比如必要去客人那里拿订单,你找了一个关键的人物A,可是你也别忽略作购买决定环节上的另一个人物B,没准B和A是死敌,本来B会同意给你下订单的,就因为A同意给你单子,B就是不同意给你单子。
      4.对本岗任务
         1)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职责--别搞不清楚自己是谁,什么是自己的活,知道什么该报告,什么要自己独立做决定;
         2)结果导向--设立高目标,信守承诺,承担责任,注重质量、速度和期限,争取主动,无需督促;
         3)清晰的制定业务计划并有效实施;
         4)学习能力--愿意学,坚持学,及时了解行业趋势/竞争状况和技术更新,并学以致用;
         5)承受压力的能力--严峻的工作条件下,能坚忍不拔,想办法获取资源、支持和信息,努力以实现甚至超越目标;
         6)适应的能力--如适应多项要求并存,优先级变换以及情况不明等工作条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风格来适应不同个人及团队的需要(工作重心会变化,老板会换人,客人也会变,别和他们说“我过去如何如何”,多去了解对方的风格)
      
      
      客情类销售:指主要依靠和客户建立良好关系来获取生意的类型。
      
      HR招销售代表标准
      
       ——根据所负责的产品的不同特点,对销售代表有不同的要求。有的产品,使用原理复杂,需要销售代表的专业知识非常强,才够分量去对客户施加影响;而有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在使用效果和价格上都差别不大,缺乏明显优势,可替代性强,就需要销售代表特别勤快,特别善于和客户搞好关系。
       ——根据所负责的区域的不同特点,对销售代表的要求也不同。重点区域是商家必争之地,外部竞争激烈且公司增长要求奇高,小区经理就很强调对销售代表综合能力的要求,准确判断目标客户的能力、与重点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的能力,以及要求生意的能力,哪样都不敢放松要求;假如负责的是个小区域,产出潜力低,客户的要求也简单,对销售代表的要求就可以相对放松一些。
       ——比如,有的区域指标完成情况已经明显落后,小区经理就会非常强调新招的销售代表应具备快速提升销量的意识和能力。
      ——又比如有的区域由于商业回款问题不能保障供货,导致销售代表在年内可能拿不到奖金,就不能招有经验的老资格销售人员,招来了也留不住,因此宁愿要没有多少销售经验但潜质好的新人。
      
      管理培训生
      拉拉首先列出了销售部反对管理培训生制度的三大原因:
      ●新人未必比现有员工优秀,且没有业绩证明自己,却有更高的薪资和更多的机会,这不公平;
      ●新人没有现成的经验,却要占据重要区域,对销售部完成指标有可能造成拖累; ●培训生制度的“快熟”理念从根本上不被销售部BUYIN(认可,接受)。 再列出HR的主要任务:
      ●规避本职能“唱独角戏”,促进销售部充分参与,使其意识到能从项目中获益,从而主动创造有利新人成长的生态环境;
      ●与销售经理共同从有潜力的销售代表中选拔“师兄”人选,通过项目提升“师兄”的带人能力,达到既完成培训生培养任务、又协助销售队伍培养经理后备人选的目的;
       ●引导新人,重点:一是专业性的灌输,如价值观和沟通技巧,二是促进其对真实生态环境的认知和应对——目标是引导新人成为“会做人的人”; 最后是新人的角色定位:
      ●了解并非所有人都赞成管理培训生制度;
      ●了解新人很多东西根本不会做,需要麻烦他人教导;
      ●了解别的员工不亏欠新人,帮助新人不是人家的天职;
      ●了解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销售部一开始,就是一个觉得在为人作嫁而不情不愿的苦命孩子;HR则试图让销售部感到其实自己从中也是能捞到点实惠的,从而化悲痛为力量;对于新人而言,使别人愿意教你,是你自己的责任。
      
      销售经理给销售代表开会的统一汇报模板
      ——团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主要需求是什么?
      ——你有什么解决方案?你本人能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
      ——团队的优势在哪里?以往有哪些好的做法建议延续?
      ——就你的职位而言,你的强项是什么?你希望得到发展的是什么?
      ——我能为你们提供哪些支持?
      
      
      
      怎么样才算判断力好?
      ——能先于他人识别机会和风险,并采取行动把握先机和防范风险(快)。
      ——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下,能快速抓住问题的关键(准)。
      ——正确解读他人的动机和欲望,对方要的是什么,他在乎的是什么,你都得有个正确的判断。
      
      新经理上任首要
      
      第一、用好昔日的竞争者,稳住重要的核心队员,是新经理要过的第一关。
      
      第二、经理要做的是教会下面的销售代表如何做好,教的意思是什么,不是代替他去做,而是让他学会自己做。
      
      第三、新经理一上任,千头万绪,从哪里下手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迅速地从一堆复杂的问题中抓住关键,并制定清晰可行的计划,建立有效的运作系统,集中精力和资源,完成首要任务。所谓的二八原则,即80%的产出来自20%最至关重要的行动,所以要清楚哪些事情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保证,千万别跟没头的苍蝇似的,或者像个灭火队,逮到什么做什么。
      
      第四条,明确目标,建立一致性。开始选人前,我和你的老板讨论过选拔标准,我看他讲的几条,条条都是冲着完成销售指标的能力去的,说明他是把完成销售指标放在第一位的。你的目标不仅是你个人的目标,首先要和你的老板保持一致,同时,你的目标也是你团队的目标,有的经理自己忙得要死,下面的人却不知道他在忙什么,大家各干各的,这就糟糕了。经理的任务是为团队指明方向,并调动整个团队的潜力共同奔着这个目标去。
      
      第五条,上任伊始,不妨坦率地问下属,你们对我有什么期望和要求?我能提供怎样的支持和帮助?也明确地告知下属你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
      
      第六条,任何时候,不要忘记,对业务的把控是第一位的。
      
      业务能力划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就是被评估者刚入门,处在学习阶段,需要他人带领才能完成任务;
      二级,就是主管只需给予常规关注,被评估者基本能完成本职任务;
      三级,就是被评估者不但能独立完成任务,还能教别人,是其组内的标杆队员; 四级就是被评估者不但能教别人,而且,他把经验形成了书面化的、自成体系的东西,可以现成地加以推广和运用,因此堪称‘楷模’,他的水平不仅在其组内而且在整个大区都是拔尖的,这样的人,说明他已经READYFOR NEXT LEVEL(指被评估者已经达到更高级别岗位的水平,一有空缺即可晋升)。
      
      
      
      
      
      授权的程度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
      “——最被动最没有经验的员工是坐在那里,等主管吩咐他干什么他才去干什么,有点像我们说的算盘珠子拨一拨动一动,有的甚至还想着往外推活,这是主动性等级最低的级别;
      “——好一点的员工,看到主管很忙,或者组里别的员工碰到困难了,会主动问主管,我能干些什么?我怎样做能帮到别的同事?这是高级一点的主动性级别,当低级别的员工比如一个小助理能做到这一点,算得上态度较好,观念尚可;
       “——再有点想法的员工,会在请示怎么办的时候,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老板我想到了两个办法您看哪一个更好,这样老板能更省心,因为员工是让他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了,员工也因而更容易以最快的速度得到老板的指示,这个主动性级别就更高了;
       “——继续往上走,员工看到问题,会采取行动去解决,并及时主动汇报,让主管知道发生了什么、怎么处理的、结果如何;
      “——最高级别的授权是通过最高级别的主动性表现的,员工遇到问题,他可以自己直接采取行动无需报告。当老板觉得某某特别信得过,就会对他说这类事情你自己看着办,不用请示报告了,老板甚至会对别的员工说,以后这类事情,你们不用来找我,让某某决定就行了。
      
      如何有高效率的开会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目的,所以开会的时候,开场白就要把会议的目的说清楚,让大家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讨论,以免跑题,这是游戏规则。打算花多长时间,解决哪些问题,这都是要预先讲明白的。
      
      “——然后,主持人需要提出流程建议,来推动会议的进程。比如昨天我提议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每个人都写出三条自己认为最主要的问题,然后圈定其中重叠最多的三条以便集中讨论,不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会就开不完了。这方面的设计,主持人最好在会前就先想好。
      
      “——在讨论过程中,主持人需要不断地去澄清并确认各方的观点,比如昨天的会上,当我们收集完大家的纸条,列出最重要的三个问题后,我就问大家是否同意这是最重要的三条?
      
      “——当大家意见僵持不下,或者众说纷纭的时候,主持人要推动各方达成协议,比如昨天会上讲到费用,你希望由你来决定最低额度,而苏浅唱则希望通过小组讨论来决定,最后陈丰做了个主,不需要到小组会上讨论了,就由小区经理决定。
      
      “——最后,主持人要做出总结,主要是一个SMART的解决方案,我们今天的会议做了什么决定,在这个决定中,每个人的任务是什么,其中要有下一次的跟进计划。
      
      
      
      沟通技巧
      “这中间,沟通技巧比较重要,因为很多时候,当对方接受了你这个人,你的观点就更容易被接受。假如因为你的方式和态度使得他讨厌你,你的观点再正确,他也可能就是不理你。
      
      “在沟通中,首先,尊重对方是基本的,得维护对方的自信。
      
      “你看那些老鸟,要说人‘不是’的时候,通常喜欢先说几句对方的好处,然后才开始说‘不是’。用词也有个讲究,比如‘你怎么总听不进不同意见,这话肯定刺激人,‘我们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不同意见’就和缓一些,一样能把意思表达出来,不说‘你’,说‘我们’,意思咱俩是一个TEAM的。
      
      “有的经理在沟通中和下属发生争吵,通常是因为他把下属一下就打击得太厉害,或者干脆不够尊重下属。比如经理一上来,就给下属列了一二三四五六七条不对的地方,也许你说的全是事实,可下属就会问你了,‘老板,我怎么觉得我都一无是处了,那我还有没有一条做得对的地方呀?’再比如,经理开口就说‘你怎么老是拖我们组的后腿’,这时候下属顶牛就不奇怪了,‘我怎么拖后腿了?去年我还是南区的TOP SALES!’;
      
      “——聆听很重要,听比说更高级。聆听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态度,你用心地听,能让对方觉得你重视他的意见,至少给了他讲的机会; “——不要被动地听,要去理解、澄清,并给予回应。不仅听明白对方的语言,而且要听明白语言背后深层的观点和动机。这个时候,可以使用这样的词儿,‘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真的不容易’,‘那么大的挫折确实令人沮丧’,‘这套方案很复杂,这么短时间要赶出来,压力一定很大’,‘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你的意思是……’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说的人感受更好,平复他不痛快的情绪,也为你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做好铺垫;
      
      “——但是,要注意,你理解他不代表你同意他的观点,比如昨天的会上,当销售们不愿意两周对一次完成进度的时候,陈丰就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我理解两周对一次进度有点麻烦,但是该做还是得做;
      
      “——表述观点的时候,要陈述事实,基于事实沟通。比如应该说‘按计划,我的任务是联系会议场地和酒店住宿,但负责确认客户名单和安排机票的两位同事因为有别的事情,把他们的活也给了我,我忙不过来’。而不该说‘什么都要我一个人做,我做不了’。这样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冲突,对事不对人的意思,尤其碰到对方个性强不好讲话的时候,更要注意。 “假如是想表扬人,具体地陈述事实,会显得你的表扬很诚恳,而且你真的注意到了人家的贡献意味着什么。我们来比较一下,‘你们干得不错’,‘通常需要三周才能完成的标书,你们仅用了一周就完成了,而且质量很高,这个客户本来是出了名的难对付,这回却特意打电话给我们表示满意。’前者是笼统的表扬,有时候当头的言不由衷地胡乱表扬,一边和人家握手,一边眼睛都不知道看到哪个方向去了,下属能看穿他的敷衍,这样的表扬只能打击士气,没有也罢。而后者,很具体地说出了任务有多难、结果有多么出色,让对方感到说话的人是真的知道我们吃了多少苦头,我们的成功来之不易,因而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开心值当的;
      
      “——分享感受是沟通的好办法,比如昨天会前我看到你压力比较大,我就说,‘别担心,新经理头六个月都这样’,这就是我和你分享我自己刚升经理时的感受,这能让对方感到一种关怀和理解,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使沟通更容易;
      
      “——在讨论过程中,要注重互动,通过促进参与,来谋求协助和承担,别什么主意都你一个人拿了,多问问大家有什么建议。一般人有这样的特点,当他参与了某事,他会更加热心,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他贡献的点子,他会愿意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咱们看看那些FANS就知道了,FANS不拿工资,可他会主动上街为自己的偶像拉票,偶像获胜FANS比经纪人还兴奋,因为他参与了;
      
      “——最后是提供支持,比如陈丰昨天在会上就对你说需要支持可以找他,他这么说,至少你心里多少会感到踏实一点温暖一点,对吧?你注意观察一下,级别高的老板往往在谈话中会主动问你,‘我能为你做什么?’‘我怎样做才能帮到你?’”
      
      
      
      一个好的销售
      “——首先要有准确判断目标客户的能力;
      “——其次要有发现客户需求的能力;
      “——第三,要有为客户增值(VALUE—ADDED)的能力;
      “——第四,要有要求生意的能力;
      “——第五,要是一个TEAM PLAYER;
      “——第六,要有很好的学习能力;“什么个意思呢,一个好的销售,首先要能判断出谁能给你生意,这单位里谁说了算,或者一把手下去后,谁是可能的接班人?别早期你一直冷落人家,等人家升官了,大家都凑上去的时候;你才想到,这就有点晚了。这叫发现潜在目标客户,这样你的投资方向才不会搞错。”
      
      周子瑜举手插话道:“拉拉,要是有两个接班人选,我又真看不出来最后会上谁,该怎么办呢?” 拉拉说:“这你得让你老板帮你一起分析,实在判断不出来,要我说,就两边都保持一定的关系,谁也不得罪。大公司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如果你觉得自己一个人应付不过来,可以和老板商量,比如让区域市场经理帮着和A保持关系,让大客户经理着重保持和B的关系。碰到A、B都在的场合,要特别小心。另外,也提醒一下,就是不要走极端,别让人觉得你太势利,口碑很重要,就算人家暂时不得势,凡事也别做绝了,山不转水转,谁知道哪天你又撞到人家手里。这些事情没有什么太深奥的东西,自己多留心会做人就是了。” 周子瑜觉得拉拉这话很对,认真地点点头。 拉拉继续道:“知道谁能给你生意帮你赚钱后,显然要和人家搞好关系,关系不好很难拿到生意,这就是为什么都强调客户导向。可也不是你想和人家好,人家就和你好的,所以,发现对方的需求很重要。就算他再鄙视你,他也是有需求的,只要你发现了他真正的需求,你就找到了突破口。” 周子瑜插话道:“我也知道和客户搞好关系很重要,但是有时候和客户根本搭不上话,我想请人家吃饭,结果人家把我赶出来。
      销售与客户搞好关系
      拉拉你说要想搞好关系,首先要去发现客户的需求——问题是怎样才能发现客户的需求呢?
      发现客户需求的功力是分级别的:
      初级阶段,是客户告诉你他的需求,然后你屁颠屁颠地赶紧照办;
      高级一点的,是客户没有说出来,但你能发现他潜在的需求,然后你积极主动地促使他参与制定或确认解决方案,这里引进一条互动原则,就是‘参与激发热情’,当客户有份参与的时候,他的主动性会高很多;
      再高一个级别,你能着眼于未来,预测趋势,去主动发现客户本身面临哪些机会,这下你就能肯定做到第三条核心技能‘为客户增值’,和客户共同成长,要做到这个级别,销售人员得有非常强的专业背景和行业知识。”
      
      第四条很容易理解,销售说到底就是要结果,你和客户关系好,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这种好的关系转化为生意,要求生意是要有能力的,有的人和客户关系很好,可就是不敢向客户要生意,这方面的能力就不够了;
      “第五条,外企文化都很强调这一点,TEAM PLAYER转为咱们的大白话,其实就是‘会做人’,‘群众关系好’。如果不想永远做销售代表,希望继续往上升,这一条是一定不能太差的; “最后一条不用多讲了,你学习能力很好,我主要强调一下,学习能力强的人,有三个特征,他善于观察、总结,积极主动地寻求反馈,且勇于实践,如果没有实践的机会,看书也是个好习惯,因为书是经过反复琢磨写出来的东西,往往饱含了作者的心智,相对而言,是垃圾信息最少的载体。”
      
  •      进入DB一段时间后,杜拉拉开始渐渐熟悉了外企的生活环境,并且处理更重事情来更加的游刃有余,她与大区的经理们的关系处的都很融洽,平日里工作都很顺心,大区经理们碰上什么困难都会咨询拉拉,拉拉也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因为拉拉认为这是她作为HR的职责,员工有难处也会求助拉拉,拉拉总会从很职业很专业的角度帮他们分析问题与症结所在,并告知他们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可也说适应了外企生活节奏与方法的拉拉日子过得很是舒坦!
  •      杜拉拉出版到第二部,已经分别改编成电视剧(王珞丹)、话剧(姚晨)、电影(徐静蕾),都算是国内一线女星吧,也是这本书成功的一个证明。如果3人出演整个系列,感觉应该这样组合:王珞丹饰演刚出道的第一部,姚晨出演第二部,老徐出演三四部。
      
       很多人说不喜欢杜拉拉第二部,说不如第一部好看,统计起来大多是因为如下几个原因:
      1,第二部以讲道理为主,不像第一部讲故事为主那样的精彩。
      2,第一部的结局似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第二部里又好像是他们没有碰面,感情上让人难以接受。3,第一部的时候拉拉是从青涩逐渐走向成熟,而第二部俨然已经是一个老手,让好多人觉得距离远了很多,陌生了很多。
      
       姿色中上的南方女子杜拉拉终于修炼成了刀枪不入的“白骨精”,即“高级白领+业务骨干+行业精英”的简缩词,情场上失意的拉拉同学在职场上 也遇到了更大的挑战。
      她不是最完美的,也不是最坚强的,但是她有坚忍不拔的“倔驴精神”,永不服输的动力,不向现实妥协,竭尽全力去追求一个又一个目标,值得我们学习。
      
      对于理想的工作的四个特性:
      一、是你喜欢的;
      二、是你擅长的;
      三、能使你赖以谋得想要的生活质量;
      四、合法合情。
      四条兼得难上艰难 三和四,相对好判断,至于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事物,心理未必明白。
      
      想要进化成为高潜力人才,需要以下三点:
      1-“良好的教育”
       指的不是名牌大学的学历,也不是自以为读过多少书,而是真正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面对各种客观和主观的问题时 良好的心态调整能力与应付得当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不断推翻、建立、再推翻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热情——保持这种热情需要相当的勇气去清醒地认识自我。
      2-积极的工作态度。
       伴随着经理人的高薪,就是更高的工作压力。态度决定行为,而行为左右业绩。只有这样,经理人才能在业绩导向的外资公司中站稳脚跟。
      3- 很强的领导能力
       经理最大职责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一个经理人若没有高超的驾驭下属的能力,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经理人。一个具备领导艺术与人格魅力的经理人才能率领他的团队冲锋陷阵。
      当然这些只是基本条件,还是那句话“在学校里靠的是智商,在职场上靠的是情商”。一个优秀的经理人,不仅要具有掌控业务的能力,更需要具备向上管理、向下管理、横向管理的综合能力。
      
       在许多美资公司内,不论职位高低,彼此一律直呼对方的英文名,感觉很平等、很民主。实际上外企勾心斗角起来,半点儿不逊国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外企又汇聚了各路精英,斗争激烈可想而知。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杜拉拉,因为熟谙斗争之道,成熟了,却不再那么可爱。
       职场 就是一个大熔炉,来自社会各个地方的人都聚在这里,为了生存,为了漂泊。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你要适应很多种人,很多种事。在职场,无性别。重要的是战斗!永无止境的战斗!如果你把自己当弱者,没有人会因此同情你,能够获得的只有出局。
      初入职场,那些棱角也许还会很锋利,但是一年、两年,随着时间的打磨,你不在那么坚定,更不用说,忿忿的去鸣不平。有些东西,人们能够给予的就是you deserve it,当然要去了解。这句话的具体含义,因为这句话是双层含义:活该或者你应得的好处,结果都是拿去吧。
      
      
      p.s. 1-关于销售
       提到最多的是“指标”和“费用”,所有压力和纠纷都是因此而起。我认为能够做好销售的都是能够在生意场上左右逢源 而又圆滑机灵的人,因为投身销售,就证明你要很好应对其中的人情世故,也要学会察言观色,更要有好的大脑来策划和行动。更重要的是,在以业绩说话的销售圈子里面,销售人才必须具备高潜力人才的特征:永不满足现状。以数字说话,指标要升上去,而费用也要最大限度降下来。
      
      p.s. 2-基于事实沟通
       事实总是使人没办法辩驳的,尤其是“现行犯”。永远基于事实说话,而不是给别人“下定义”,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冲突,并更有效率的达到目的。就像文中,说“你迟到1小时”,而不是“你怎么总是迟到”。前者是事实,让人无可辩驳;而后者,属于“下定义”,一般人都会被激出逆反心理。“我怎么老是迟到了?!你哪只眼看到了?!”即使对方鉴于上下属的关系,这些话没说出口,心里的结 此时一定打上了。
      
      
      
      
      
  •      有个男人赶着二十头猪去赶集,途中遇到大雨,他便去一农家求宿。一个农妇出来说,家中只有她一人,不便留他。男人恳求道:‘只住一晚,给猪一头。’农妇答应了,但声明家中只有一张床,没有床可以给这个男人睡。男人又恳求道:‘让我也睡到床上吧,给猪一头。’农妇想想答应了。半夜,男人要求睡到农妇上面去,农妇不允,男人保证说:‘我上来后不动,给猪一头。’农妇想想还是答应了。少顷,男人忍不住了,和农妇商量说:‘就动一下。’农妇坚决不允。男人说:‘动一下给猪二头。’农妇终于答应后,男人动了八下就不动了,农妇连忙问:‘怎么不动了,’男人说:‘猪没了。’农妇小声说:‘我给你猪。’
      天亮后,男人吹着口哨,愉快地赶着二十头猪上路了——这个故事说明两点:
       第一,客户需求是可被引导和培养的,或者说是被制造的;
       第二,为了引导和培养客户需求,前期的适当投入是合理和必须的。”
        张凯不笑,严肃地说:“你这笑话虽然能讲明白道理,但是有点低级俗气,不登大雅之堂。”
        拉拉扫兴了,不爽道:“胡说,这是哈佛的经典营销案例,如何不登大雅之堂?!”
        张凯不信道:“是不是真的?确实不够严肃呀。”
        拉拉逗他道:“你付我足够高的稿费,我今晚回家给你编一够高雅够严肃的笑话。”
        张凯认真地追问说:“那你这笑话的题目叫啥?”
      拉拉忍着笑道:“就叫‘我给你猪’吧!”这就是后面经典哈佛案例——“我给你猪”!
      
      案例启示
       一男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甚是苦恼,这时候只好到一农家借宿。
        农家只有一少妇,少妇说:家里只一人不便。
        (潜在客户说出难题,这不是拒绝,只是个异议,你要理解成机会的信号;)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诱之以利,想获得什么必须先懂付出。)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客户资源有限,不愿意把资源分享给你,是因为你还没有给客户带来足够的利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
        (再接再厉,处处想着客户的利益,你们才能站在同一个阵营)
        
        女:同意。半夜男找女商量,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给猪两头。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要想跟客户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你要懂得更大的投入,跟客户得寸进尺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关键是你也要让顾客感觉到 她是在不断地收获附加值)
        
        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
        (客户长期光顾,是因为能够得到长期的利益)
        
        男动了八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男说猪没了。女小声说:要不我给你猪……
        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0头(含少妇家的10头)猪赶集去了.....
        (让客户产生依赖,让客户在某种环境下没有选择余地,产生非消费不可的理由,这时候客户就由被动消费到主动消费,就会产生绝对的忠诚,你也是收获利润最为丰厚的时候).
        这个段子告诉我们营销人员,当产品和服务销售不出去时,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真正的客户。
        
        更多情况下,我们要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前期必须引导、处理客户的异议,培养客户需求,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最终跟客户建立长期的关系,然后制造一种让顾客产生依赖的机制,创造顾客非买不可的理由。这时候你的产品和服务就不会有贵的概念,客户会心甘情愿把所有的消费行为发生在你身上。
        
        历史告诉我们:先知先觉是机会者,后知后觉是行业者,不知不觉是消费者。世界上不可能的事情,是想出来的;世界上可能的事情,是做出来的。问题是想出来的,解决问题是需要做的,想和做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与其杞人忧天不如面对现实付出行动。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一个机会还没有显示出它的价值的时候,当别人都不以为然的时候,你凭借自己的判断力,提前一步发现了它潜在的价值并且要有敢创敢试的勇气,借助新生事物特有的强大的生命力,是趋势把早期参与者推向成功的!
      
  •     和第一部相比,还讲了蛮多经济方面的东西,很喜欢看这类书,白话易懂,故事情节也很贴近生活,总之这种书看起来不那么吃力和无聊~~
      希望多多推荐类似书籍!!
      
      
      
      
      
      
      
      好书要留在kindle里,然后没事反复看看~~改掉看过就扔的坏习惯!
  •      看第一本是在很多年前,看最后一本却是在去年夏天的时候,还记得那时候坐在图书馆的二楼,空气很闷热,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
      每次看到最后都是眼眶泛着泪水,却不是因为工作而是因为感情。这次更是,在这样的特殊时刻看完,连着大年初一也不落下的认真成分,实在心中难受万分。
       如果说职业发展是人要实现的自我理想,那有时候主宰着你沉浮的除了努力提升之外的幸运,还有个人的情绪都是重要。感情似乎是那个年龄段尤其会影响着女人的一种毒药,当美满的感情带给你愉悦的心情连枯燥的工作都能让人感觉有意思,而当感情失败,职业发展迷茫,生活压力巨大的时分,心思又重的人如何是好过。
      拉拉这个被外人成为“倔驴”的性格,自己也像极了,有些时候看着她在职场上风生水起,助人为乐,不断成熟,却也感受到这些欣悦背后个人感情的落寞。其实时隔那么久已经忘记第一本书结尾王伟因为何种原因离开DB和拉拉的原因。我只知道当人非常困难的时候,还是会想起自己最爱的那个人,哪怕他并不能在你身边。
       想到在酒吧听着《Right here waiting》拉拉情绪失控对陈丰说,我快崩溃了,压力好大的时候,我恍然想到了去年的自己,抱着他说,真的工作好累,好像停止了。他并没有安慰我什么,只是说这是必经的过程。现在想来,就恍如一世的感觉,我已经离开他,离开那个城市,转载另一个竞争大力颇为大的城市。很快的,我又要面临这种在职业发展上无法逃脱的束缚和压力,只是我要一个人去面对。而事实上,我一直在一个人面对,只是有些时候真的快扛不住了,回想着对一个人肆无忌惮地流淌着眼泪说快崩溃了。
       在书里提到,如果连钱都不能让人变得兴奋和沉浸于其中,那就真的麻烦大了。别人是可以考技术和炒股的方式来获得进取和成功,而拉拉的思维模式就是在靠理想和信仰打工,自己又何不是如此。现在工作未定,存款少得可怜,又不可靠人的艰难时段,我不断地安慰自己不能放弃。就像陈丰对拉拉说的那番话,“别灰心,拉拉。我觉着你一定能行。你是个很有毅力的人,你要是想做成一件事情,就不会怕任何困难去做到底。而且,你有一颗追求公正的心,你帮助过很多人,至少在南区,大家都尊敬你。我们需要你。”
       只要梦想和信念还在,就不能倒下。我也一直深信只要很多事情能否做到,往往在于你内心有多少渴望。一定会好起来的,很快就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然后为之奋斗。绝对要坚持下去。
  •     看到杜拉拉每次的升职的背后是那一次次满脸泪水的艰辛,之所以杜拉拉能够升职,全是自己努力积极争取的原因,本来就很有能力,英语水平好,能够直接和外国人对话,专业水平高,每次做事都做得认真专业,再加上平时不断的反省,替他人考虑,思考的周到,这一切一切才是她升职的真正原因啊。
      还有三分之一就读完了,读完再继续写书评啦。
  •     我是先看的杜拉拉3,再看的杜拉拉1,然后忍不住买了全套,刚看完第二部。所以,第二部对我而言,便是承上启下之作,而且我还是觉得这一本水准照常得好,依旧是优质的不可多得的有教益的畅销小说~
      
      这部小说几乎把爱情的戏份全都放手交给了女二号,这种情节安排我觉得好像之前没看到过,挺好的,因为我觉得写爱情是最没有智商度的,一部小说可以放心地摈弃爱情,一般不至于沦为烂书。
      
      很多人觉得第一部小说意味更强,第二部更像教科书,我不以为然,我觉得第二部的小说性是再接再厉地强大起来了,尤其是杜拉拉在机场睡着了那一段,和沙当当的前任追求者居然是自己未来的姐夫的安排,匠心很重了,这是很典型的小说创作手段,电影电视画面感十足啊。各种歌曲的穿插,我是真的觉得第二部小说感更强,反正我就很好奇沙当当的后面的,还有各种笑点,看得我哈哈大笑。
      
      最大的生硬缺陷是强硬地把本已结尾的第一部弄成个没结尾的,强硬地改掉男女主人公的重逢情节。太生硬啦。
  •      杜拉拉升职记一下子把第二部也看完了,这个效率还是可以的,就好比当初读《侯卫东官场笔记》,一口气读完八九本,真心爽,真心为这么厉害的主人公感到敬佩。
       杜拉拉第二部副标题乃华年似水,如果第一部是讲杜拉拉如何从职场新人到掌控市场,那么第二部杜拉拉就更是具备指点江山的能力,难怪有网友评论,第一部像小说,第二部变得教科书,确实有这样的倾向。
       在第二部中,杜拉拉作为一名HR,让我觉得搞人力的确实不简单,尤其是杜拉拉对岗位设置要求解读更是充分展现了HR的重要性,她所在DB公司销售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在招聘销售人员的时候,自然而然涉及到具体的岗位要求,而这岗位要求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就是学历、年龄等,而是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方面,既有专业性,也有综合性,还牵涉到是否与上级匹配等种种要素。
       在竞争上岗时,里面又谈到了专业的评估中心,在去专业的评估中心的时候先进行定性考核,根据人的判断确定后候选者,而评估中心估计根据定量进行评估,此外涉及到猎头公司,确实也很有意思。
       题外话,也讲了几条支线故事,比如沙当当的经历也挺有趣,还有买房与炒股的大背景,沙当当买房了,杜拉拉炒股了,买了”万科“,结果都赚了。
       就如同第一部结尾杜拉拉进行深度总结让小说中某位屌丝男感慨有这样的妻子,男人事业可以少奋斗十几年,最主要杜拉拉能够把握当前形势,直击问题本质,又善于抽丝剥茧,忙而又有效率,总是能够漂亮的把事情做好,而当前很多人问题要么没有追求无所事事,要么有追求忙东忙西但却没有直击要害,忙却无成绩,如陈志武写的《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这一点确实困扰着很多人。
  •     今天看完了《杜拉拉升职记》,感觉有点不同,因为最近压力有点大,自己的状态不是很好,因此全本书看下来,学到了不少人际、职场的知识,但真正触动了我的还是杜拉拉的眼泪。在被不公平地评到经理的最低等级时,饶是那么会说,那么会教育别人,那么会总结的拉拉,还是在酒吧的光影中,哭了。
      
      压力太大了,杜拉拉说。
      
      很真实很可笑很可悲的是,这么失望而失控的杜拉拉,如此伤心,但是一问到股票的事儿,心情多少好了一点。
      
      钱啊钱,李坤为了你,姚扬为了你,孙建冬为了你,沙当当为了你,笑为了你,哭为了你。
      
      再去看前面的什么职场理论,人际关系,RESPECT,INTEGRITY,在DB,在上海,在广州,统统都是RMB!
      
      在杜拉拉陈丰的眼中,一个个活生生的销售,他的优点,局限,潜力,苦衷,努力,就只是一个IQ、EQ的分数和三句话的评价,最终只是销售业绩罢了,在他们的眼中,一个人只是一串数字,每个人都在抢数字,挣数字。
      
      杜拉拉的跳槽不也可证明:
      
      没有DB,只有RMB!
      
      
  •     杜拉拉2,3比第一部要差一些,信息量不足了,而且注水章节过多,很多角色和章节完全是可以删除的,可惜都注水了,如果精简一点,2,3其实可以写成一本。
      
      沙当当和孙建东的这些情节完全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简直就是为了注水而创造的情节和剧情,对主线的推动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没有与主角的冲突,与主角的互动也少的可怜,完全就是为了盒饭而盒饭。
      
      信息量相比第一部少了很多,而且有的部分完全只是在列举而已,作为一部小说,剧情冲突的弱化,以及作者想借杜拉拉之口告诉大家的职场法则也变得为了告诉而告诉,没有完整圆润的融入剧情,并成为推动剧情前进的元素。
      总之作为一个写职场法则小说法则已经写了,但是对于为何有这样的法则,支持的剧情就显得太弱了。
      这三部,只是没有主题的小说,却也符合了当下人活得主题的现状。
  •      杜拉拉1的成功,李可续而推出了杜拉拉的下文。杜拉拉吸引人的地方,是其通过自身的努力从一名小角色成为DB的人事行政经理的过程,看到的是奋斗带来的小硕果,体会的是杜拉拉那种成功附带的自豪和满足,然后,杜拉拉2的话却没了这些精髓。
       杜拉拉1的角度是小人物去学习,摸索经验,听取教诲,而杜拉拉2更多的是从小领导角度给予他人经验和教诲。额,怎么说呢,角色转变了,我不适用了。可能1的话更有认同感吧,而2多了一些牵强。
       杜拉拉不适合我,与我所处是两个世界,但其中一些处人之道还是蛮通用的。怎么说呢,只能说还行,接下去看杜拉拉3,看,能否挑出亮点。再看看,王丰是否会回到拉拉身板…
  •      我很少看职场小说,但作为一名穷苦的女屌丝,我唯有行走在职场上才得以填饱自己的肚子,实现“让我的下一代成为白富美”的人生理想。这样,我就不得不抛开那些伪文艺青年热衷的,非常阳春白雪的书籍和电影。那些文艺作品再能引起你心灵的震颤也好共鸣也罢,也不能在现实中让你多分得半口食,反而会让你的执行力越来越弱。于是我逼迫自己开始了阅读《杜拉拉》此类书籍,作洗脑之用,顺便让自己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看完两册以后,对杜拉拉的职场精神唏嘘不已,对照自己,简直恨不得乘时光机倒回毕业那会儿,再重新来一次。杜拉拉是个非常有悟性,非常有逻辑,非常懂得人情世故的职业女性。她做事卖力,懂得分寸,举手投足非常地职业化,对做过的工作善于总结,分析。书中提到的一些技术性方法确实让人受益不浅,其实这些职场道理但凡上过几年班的人都会知道,只是我们不能将它整理成系统性的书面材料,书中以系统的体系呈现给我们的时候,就会感觉脉络特别清晰,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对杜拉拉的职业精神和做事方式特别钦佩。但接下来我又要一如既往地展现我刻薄至死的性格了,我又要开始挑剔我不满意的地方了。
       其实我特别害怕一种人,这种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永远满格状态地和你谈职业理想,谈职业规划,谈智商,他们可以打满鸡血地和你口若悬河一个小时,而且在此番滔滔不绝当中,他们还一贯强势地认为自己的那些理想,规划,看法等都是超于常人之上的,他们谈论的语气充满了自负和绝对,他们多为热血沸腾的理想青年,或者就是狂热的成功学追捧者。和这样的人聊天十分有压力,因为你回复他们的任何一句话都会被他们视作:“你已经没有了激情。”,或者直接就是:“你的能力,你的XXX,你的XXXX”简直弱爆了。”我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在我看来杜拉拉还有书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就有这样的特质,当然,是轻微的那种。当然,我也很明白,这是一本职场小说,我将它和其他文艺作品区别开来,这一点就显得容易被原谅了。抛开那些职场规则和工作方法的描述段落不谈(前面说了,我很佩服,并且醍醐灌顶),下面单单说几点我对书中人物心存鄙夷的地方:
      
      1.杜拉拉其人,看似非常有城府,很成熟,但是只要把问题和矛盾从工作上扯开,在生活中她就立刻变成了一个白痴。她无聊时玩QQ棋牌游戏,并且和人为了输赢的问题而斗气,这种剑拔弩张和争强好胜可能也是来自于工作上的习惯。实际上,她过着一种非常无聊的生活(至少在我看来),她和别人的闲聊乏味无趣,她对生活中的问题的见解平庸甚至是低俗,工作中我景仰这些人,生活中我并不会和这样无趣的人做朋友。
      
      2.杜拉拉本人自视甚高,她有学历崇拜情结,这一点在招人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她认为一个大专生理论上来说一定不如本科人,除了极端例子以外。但在大部分的人看来(我相信是大部分),这样的看法是否过于狭隘?她装腔作势,动辄就以美资白领自居,看不起小公司的职员,看不起其他非美资本土企业的职员,哪怕一个养猪的个体户年收入是她的十倍,她还是看不起。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所谓的贵族和暴发户之间的互相鄙视。贵族,可以没那么富有,甚至可以落魄,而他们就是有精神的优越感,凭着这种优越感他们可以看不起任何暴发户。这也算是人之常情,比如我曾经有一个同事,自我感觉良好,英语说得和native speaker差不多,有一回来了一供应商,两人相聊甚欢,供应商说现在正在准备自己经营一家做纸巾的小厂,我那同事就面色凝重了,聊天也戛然而止,他认为一家这么大这么有名的外企的高级销售怎么可以去做这么有伤体面的事情呢。
      
      
      3.杜拉拉非常喜欢用“聪明”来判断人。但是,我直到今天也没明白“聪明”到底有着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要聪明到和《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那样呢,还是只是精通于钻营取巧和八面玲珑。招聘人的时候,什么叫“长得一股聪明样儿”?我特别反感别人随意地用“聪明”或“笨”来给人下判断,这是很不负责任的,也是带有侮辱性质的。
      
       以上所有,让我想到了一个人群------中产阶级,尤其是中国的中产阶级。
       我很久以前在某份报纸上看到过一段关于新兴的中产阶级的描述,说他们其实是社会各阶层中最虚荣的人群。他们精进努力。换得“新贵”的低位,伴随而来的正是此种身份转换带来的虚荣和虚伪。在中国,他们的地位暧昧和模糊,他们的身份不是世袭传承而来,而是通过参与市场经济而来,所以这也导致了他们是所有人群中最拜金,最投机,最市侩的一群人,但同时他们又喜欢装成elegant的样子。新贵们有着地位上的焦虑,因为他们的低位可能因为国家政策的变更而突然变成一场旧梦。他们崇尚实用主义,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报以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是轻蔑。因为生活的重点还在财富的原始积累上,哪儿有那么精力去追问这些形而上的问题。
      
       杜拉拉其人,便是符合中产阶级一切特征的典型代表人物。她力图跻身或者享受上层阶级所有的意识和品位,所以她会刻意用各种顶级品牌雕饰自己,扮成天生为这些奢侈品牌而生的样子。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本书,叫《假装的艺术》,是本畅销书,教人们如何假装有品位,教人们如何丰富自己的谈资。这就是中产阶级的特点,喜欢用上层阶级符号化的标志来装点自己。莫如说,杜拉拉这样的外企白领甚至在职业的追求上也是在模仿名流(职场上的名流),她(还包括书中的沙当当之流)不断地追求地位,名望,及与地位名望相配套的外表,而她们的个性(此处说的是私生活上的个性)也在此种追求当中消失殆尽。
      
       但是,说到这里,我不禁审视了自己,在没有成为标准的中产之前,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对他们这群人说三道四呢。我需要做的只是,在社会滚滚向前的大浪中,学习模仿杜拉拉的一切职场方式(抛开意淫的那部分不算,杜拉拉在工作中确实有很多对工作本身充满幻想和意淫的方面),和所有的人一起,昂首向前,共襄盛举。
      
  •      傍晚轻松读完了杜拉拉2,对于我个人还是蛮有收获的。
      
       杜2没有1更有故事性,加了一些人,多了一些事,但感觉逻辑性不强,有种为拉长战线而勉强增加故事的感觉。但是总体上,我还是比较喜欢2,尤其对于我这种在校生,没有接触过职场,也没读几本相关书籍,看杜2的时候就比较吸引。看看外面的世界,总是觉得有趣的。
      
       对于杜拉拉,个人比较欣赏,在她身上看到很多亮点,值得反思学习。
       我觉得杜拉拉天性里就有在外企里从事人事行政经理的潜质。这不禁又让我想起15、6岁定型一说,我会忍不住去想,若是要成为像拉拉这样的女纸,她从小的成长环境是怎么样的。
      
       1.杜拉拉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她的思维逻辑能力非常强,反应迅速,头脑时刻保持清晰状态。这种能力是我望尘莫及的,而这种能力虽然后天可以培养,但是我觉得多少有先天决定的因素。
       2.循循善诱的教导方式。无论是开始还是对于同事、下属的指点,都带着点循循善诱的味道。能做到如此,定是聪明之人。
      
      
       最后,杜2虽然更偏向于教材式,还是有很强的可读性,值得一读。
      
      
      
  •     1陈丰表扬道:“主持得好,堪称会议的经典之作,0PEN(开场白),CLARIFY(澄清观点),DEVELOP(展开讨论),FA CILITATE(推动达成一致),到CLOSE(总结),非常完整。”
      2先对客户投其所好拍拍马屁,这叫建立融洽关系,然后说说产品的特征,尤其要突出产品能带给客户的好处(诸如我卖的东西都有啥特点,这些特点能帮您解决啥难题,使您在行业中树立威望云云),这叫特征利益转换,最后是具体地给点压力,这叫要求生意。
      3售楼小姐玩的这招其实也是沙当当常玩的,叫澄清疑虑,就是搞明白客人为啥不买你的东西,她真正的担心是什么,然后分析给你听,让你明白,你的疑虑都不是问题。
      4理想的工作有四个特性一是你喜欢的二是你擅长的三使你能赖以谋得想要的生活质量四合法合情。
      优秀的人才有一些共性:敏锐的判断力,卓越的影响力,高效驱动业绩的能力
      5学习能力强的人,有三个特征,他善于观察、总结,积极主动地寻求反馈,且勇于实践。如果没有实践的机会,看书也是个好习惯,因为书是经过反复琢磨写出来的东西,往往饱含了作者的心智,而且相对而言,是垃圾信息最少的载体。
      6判断力好是高潜力人才的头一条标准,如果判断不对,那出发点就错了,没有正确的方向,再努力也是白费。能先于他人识别机会和风险,并采取行动把握先机和防范风险(快);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下,能快速抓住问题的关键(准);正确解读他人的动机和欲望,对方要的是什么,他在乎的是什么。
      7一个好的销售应具备的能力:(1)准确判断目标客户的能力;(2)发现客户需求的能力;哈佛经典案例-我给你猪(3)为客户增值的能力;发现客户本身面临哪些机会,依靠专业背景和行业知识(4)要求生意的能力;(5)team player;会做人,群众基础好(6)学习能力强。
      8沟通技巧:(1)尊重对方是基本的,要维护对方的自信。(2)不说你,说我们。eg:你怎么总进不进不同意见。vs 我们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不同意见。(3)聆听很重要,听比说更高级。听不是被动的,要去理解、澄清,并给予回应。不仅要听明白语言,更要听明白语言背后深层的观点和动机。(4)表达不同意见前,先学会肯定他人。(5)表述观点的时候要陈述事实,基于事实沟通。(6)学会分享感受。(7)讨论过程中要注重互动,谋求协助和承担,多问问大家有什么意见。(8)提供支持,我能为你做什么,我怎么做才能帮到你。
      9与人谈问题的“STAR”法则:(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result结果),避免评价个人,而该把要点放在事情的本身上。
      10主持人对会议的控制:(1)明确目的,开会伊始就要讲清楚。(2)提出流程建议,推动会议进程。会议的流程设计在开会前就应想好。(3)讨论过程中,需澄清并确认各方的观点。(4)意见众说纷纭或僵持不下时,要推动各方达成协议。(5)总结,SMART的解决方案。
      11导致下属离职的原因:(1)管得太细,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女经理、新经理。(2)过度授权,对一线不了解,下属遇到问题时无法给予指导;老资格经理、懒惰的经理。(3)不肯做决定,特别是遇到敏感或者责任重大的问题时不明确表态。官僚主义严重的经理、优柔寡断的经理、自身弱势的经理。(4)言而无信、不尊重人。
      12顶端优势: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机缘可以形成自己的优势,比如敏锐的判断力、卓越的影响力、高效的驱动力。
       判断力:善于识别机会并且采取行动,即使在复杂的形式下也能快速抓住关键,做事靠谱。
       对自我和客观世界的认知,永恒:保持毅力去坚持;变化:有心胸去放下。
       影响力:善于从对方角度出发,审时度势给予帮助,方式:自己的方式且对方能接受
       当观点不一致时除了要有有效地解决方式还要有良好有效的沟通
       沟通技巧:陈述客观事实而避免贴标签;理解不代表同意
       驱动力:不安于现状;积极主动的推进目标的实现,敢于冒风险
       善于总结,分析特点,比较异同。
      13业务能力分为四个等级:一级就是被评估者刚入门,处在学习阶段,需要他人带领才能完成任务;二级就是主管需要给予常规关注,被评估者基本能完成本职任务;三级就是被评估者不但能独立完成任务,还能教别人,是其组内的标杆队员;而四级就是被评估者不但能教别人,而且,他把经验形成了书面化的、自成体系的东西,可以现成地加以推广和运用,因此堪称“楷模”,他的水平不仅在其组内而且在整个大区都是拔尖的,这样的人,说明他已经Ready For Next Level(指被评估者已经达到更高级别岗位的水平,一有空缺即可晋升)
      14孔子在《论语》中说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就是对于已经无法挽救的事情就不要再去啰嗦了,过去已经过去,就别责难了,你再多说,除了伤感情也于事无补,杜拉拉绝对不会因为你的责难而改变主意录用你推给她的人。还不如大方点表示体谅,让对方内疚,这样,你这次吃的亏,她多半会想下着次给你一个弥补。如果你一味地责难,不但不能挽回这次的损失,反而很可能会让杜拉拉恼火,她干脆连下一次的机会都不给你了。
      15拉拉感叹道:“古人说三十而立,其实挺有道理的。我有这么个感觉,悟性好的人到了28岁,见识就上了一个台阶,遇到他以前不知道的道理,有个人在旁边点一点他,他就明白了;可要是换了一个25岁的,就算他本身再聪明,有些明明是COMMON SENSE(常识,尤指判断力)的东西,不管你怎么说,他就是吸收不了,还爱跟你瞎辩。可见经验这东西,要经过量变才能发展为质变的,没到那个份上,拔苗助长也枉然。”
      
  •      很久之前读的杜拉拉(一) 后来又看了电影,再后来看了几集电视剧,觉得电视剧不是很吸引我,最近今天把拉拉(二)看完了,作者把拉拉写的太完美了,善良理解人,最主要的是与人沟通时总能把话说道对方的心理,还有拉拉的逻辑思维还算厉害,善于总结,凡事都能列出一二三,这样的小说,每次看的过程觉得很好看,但是时间一久就记不清具体的内容,是记忆太差,还是。。。。
  •      很久以前读了杜拉拉的第一部,当时还没有上大学,不明所以。现在大三了,人生阅历有所增加,读书后感受的东西也有所不同,读完后自己折腾了一夜也没睡着,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想法,但是也有了更多的迷茫。
       最理想的生活是可以在一个地方干一段时间然后换一个城市换一个工作,这样不近能够感受不同的地理风俗同时也不会对工作丧失激情。但是被好多人说这样的想法不切实际,但是我还是坚定地希望着。
       看着杜拉拉也同时想到了以后的自己,倘若自己以后也在一个公司干了七八年还是在原地踏步,职位薪水没有任何起色,那么到时的我会怎样看待自己那逝去的岁月,自己花了那么多年到底得到了什么?那时候得是多么的悲哀呢?
       还有要进入500强的迷茫,自己有什么呢?要学历没有,要能力也没有,就连简单的交流都是一个问题,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真的太多太多。像杜拉拉一样有自信,头脑清晰。
       同时也多跳槽有了新的概念,不是每次跳槽都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或者你想要的更好的,因为要适应新的人,还要让被人相信你这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没有很大的把握还是要谨慎的选择自己的跳槽行为。在一个就是在人际交往中
      一定要了解别人的话中话,不要傻呼呼的没有一点眼力劲,不要炫富,要尽量对每一个身边的人好,有好的人员才有自己好的提升,也或许哪天别人就成了你的头头,反正一定要谨慎的,做人就是这样子吧!
       很佩服杜拉拉的总结能力,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很好的用这一点,这样真的会给自己带来不错的效益。
       不管怎么惆怅都要像杜拉拉一样对生活充满着信心
  •     在感情的路上,她是执着的,更是理性的。书里面说到:忘不了旧爱,是因为新欢不够好。芸芸众生,我们都是凡人。终会有一天,我们不能独自面度寂寞,特别是尝试过幸福甜头后的我们。也许我们都一样,纵使过去的人再美好,也只能藏在心里,去尝试接受新的人,因为,年华似水。
      可是,杜拉拉是幸运的,兜兜转转之后,命运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会有这样的运气?
      杜拉拉真正执着的地方,是她在职业中体现出来的坚强与执着!相比之下,她对工作的态度更让我佩服!
  •     偶尔看到这本书,刚好最近为了职场的事,焦头烂额。于是开始翻看。
      
      看着看着,很解气。
      
      虽然,对外企没有体会,其实也没有向往。我和拉拉完全是不同的人,对官职没什么欲望,对外企职员的身份没什么欲望,甚至对房子,对车子,对奢侈品都没什么欲望。
      
      也许是胸无大志,也许是目标不同。
      
      但是,看到那些职场的场景,确实很熟悉。
      
      尤其那些老板和企业文化。我承认,我向往。
      
      身在小企业,看饱了这些。老板的种种,文化的种种。
      
      20多岁跟对人,30多岁做对事。
      
      我想,我没有跟对人。
      
      也许,因为我还是一只小鸟。也许,我身上也有着书中所说的80后的自我,虽然没有那么严重。
      
      书有些理想,也很现实,我相信那是真实,而真实的,更加复杂。
      
      并不喜欢职场的某些,但是,需要接受,也需要学会怎么处理。也许,很多时候,我并不欣赏书中的某些处理方式,但是,那也是智慧,只是不一样的智慧。
      
      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度过。
  •     从某种程度上让我对HR有了一定的了解,思维模式上也能从HR的考量上出发。
      
      文中出现了多种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总结,很受启发。让我们从这个逻辑性强、擅于总结的杜拉拉身上了解了一些在大公司工作的做人做事的一些方法,同时也唤醒了我在曾经就职的大公司的一些过往的人情世故的回忆和更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杜拉拉2更让我着迷。我在手机上一口气看完,感觉有很多的收获。
      
      从人物刻画上看, 孙建冬、沙当当、李坤、陈丰等都个性鲜明,有自己的一套处事的特点。而杜拉拉的成熟魅力也明显的进步不少。文中除了写职场经历还穿插了精彩的现实生活,例如炒股、买楼、跳槽、恋爱等。。使人感觉贴近生活。
      
      当我们正在为这个逐步成熟,在职场中处处周到处处受到赞许又深受南区同事们喜爱的杜拉拉投向羡慕的眼光时,薪酬宽带制掀起了一阵新的波澜,当看到拉拉在遭受不公平待遇时的无奈也准备跳槽时,不禁愣了一下又回过神来,这原来就是倔驴的风格。便欣然一笑,接受她的选择,看她继续努力拼搏。这时候,跳槽是艰辛的,尤其在自己有硬伤的时候。
      
      末了,拉拉感慨,年华不在,感情无依,跳槽瓶颈。拉拉对陈丰倾诉:“我快要崩溃了,陈丰。压力太大,我受不了了!”不禁让人为之动容,作为一个女人,自己又何尝没有这么脆弱的一面呢。这时候,仿佛也感同身受一般,对这个女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期待她后面更精彩的故事。
  •      今天终于把两年前看过的《杜拉拉》第一部、第二部温习完,当时还在念大三的我,转眼都工作好一阵了,因此现在看下来的心境和收获与当初大不同,也算温故知新吧。
       杜拉拉,名校毕业,任职500强,无背景无权势,靠勤劳和智慧打拼,典型的一线城市职业经理人形象,对于选择企业奋斗的我们具有不少参考价值。
       第二部《似水年华》结尾,读到拉拉在1920酒吧颤抖着声音对陈丰说“我真的受不了,快要崩溃了”,动容之情忽上心头。
       这就是我们选择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进则退,没有对错,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体会。
       期待第四部的拉拉能在北京大展拳脚,祝福。
  •     《杜拉拉升职记》作为一部职场修炼小说,试图从女性的视角揭示女性在外企中的职业发展路程。“倔驴”杜拉拉的不屈不挠,甚至充满战斗意识的职场状态,在揭示了职场生存艰辛的同时,也令读者感到力量与信心的鼓舞。
      
      在第一部中,杜拉拉从行政小职员做起,凭自己的情商与迂回的斗争方式,在职位与经验上稳步向前。这其中,她接触到了自己深感兴趣的HR业务,特别是选拔与招聘方面,却苦于非专业出身,又无法与有心藏技的同僚挑明,只能一个人苦战到底。
      值得称道的是杜拉拉面对挑战和困难的不屈不挠。玫瑰不怀好意地甩手丢下行政装修的烂摊子,杜拉拉四处协调,顶着压力把工程完成;在意识到上级李斯特有心对自己的工作业绩视而不见之后,杜拉拉积极地与他保持一致,时时反馈,直至得到起码的回报;杜拉拉一直好学、好思考,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地获得了总裁的青睐,从而接触到高层的管理思想,这对她的职场成长大有裨益。
      在结尾处,作者借杜拉拉之口写下了“早日实现退休理想——你需要眼光和资格”。我们不妨将它视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Tip:什么样的职位才是好职位?第一,你需要找一家好公司;第二,你需要找一个好的方向;第三,你得跟一个好老板。怎样才算具备了谋取好职位的资格?对上级、对下级、对内外客户、对本职岗位,一个好的职场人需要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这其中,SMART原则等管理学方法的踪迹处处可见。
      
      在第二部中,杜拉拉身处人事变迁之中,她甚为自豪的资本过于无形,在高层人事变化的新环境中得不到足够的认可。这期间,杜拉拉逐渐萌生了退意,她想要跳槽,并把自己的新岗位牢牢锁定在HR上,企图借此实现从行政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跨越。在这一阶段,杜拉拉用自己的方式逐渐接触、学习薪酬与管理的基本内容,她成为了一名对团队管理驾轻就熟的管理者,能够轻松带动团队会议,平衡其中各方力量。从之前的亲力亲为,到现在的带领下属,杜拉拉的身份与视角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也使我们看到职场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要求,比如影响力,比如驱动业绩的能力。
      另一方面,沙当当、叶陶等人物的出现和各种事迹,也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规划与态度。叶陶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长得帅)和劣势(自己没多少本事),于是他的择偶标准非常明确:老婆不用漂亮,但得有本事。借用作者的话来说,“当人有了清醒的自我认知,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就能更加达观和明智,知道哪些事情要有毅力去坚持,哪些事情要有心胸去放弃”。
      
      在第三部里,杜拉拉跳槽到一家规模与业绩都远远逊于老东家的公司,还要忍受着多疑又刁难的新老板,但她终于走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岗位。薪酬管理的相关内容在这一部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
      
      不得不说,尽管杜拉拉的故事很吸引人,她的成长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做得了五百强企业的HR,未必能在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做得来。不同的企业文化下,职场规则可能有很大的差别,规则之下也许有潜规则。但平心而论,看一看杜拉拉,也算是阅读了一份精彩的职业生涯规划案例。
      
  •     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曾经的部门头头儿借给我的书,想来是希望我多学习下,可以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吧,而我又拖拉至今,有点惭愧……
      杜拉拉2远没有1带给的新鲜感多,其中的故事也没有1那么励志,是啊,除去最初懵懂莽撞的几年,职业生涯已趋于稳定,虽然其中仍不乏艰辛,但人际关系已形成一定的格局,有了自己信任的伙伴,有了高薪的陪伴,只是那个相濡以沫的人却不在身边。
      看到这本书的结尾,我想很多人的心中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杜拉拉和王伟是注定要在一起的!因为他们的心中是那样彼此相爱,如若今生不在一起,多对不起世人的期待额……
      回头再看职场经验,发现自己依旧如刚出茅庐的孩子,不是不能适应现在的环境,只是一直希望自己保持应有的真我,也曾遭小人暗算,也曾与人推心置腹,只是我想我是做不了违背良心的事的,即便别人认可,自己也会内疚至极,关于职场,还是继续探索吧,希望自己不会淹没在汹涌的风浪中,还能在这个领域展露头角,赢得一席之位!
  •   我倒觉得第二部更小说了,这可能是因为那段杜拉拉在机场睡着了那一段超电影画面吧~~
  •   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吧
  •   你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
  •   @ls 跟我学你就完了。。。。姐都毕业两年半了。。还没混出个模样来,并且时常迷惘。。
  •   現在每天無病呻吟的自己還是認為向你學習很有用。
  •   同意~
    拉拉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积极思考努力向上的习惯,这种习惯已经渗透到她的各个方面,以至于她在生活中显得不那么可爱~
    不过这本书对自己还是挺有启发的,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努力不够,情商不高;工作方法上也要再思考一下。
    希望和所有的人一起,昂首向前,共襄盛举~
  •   很有道理啊!跟你第四段话很有共鸣,我也很不喜欢跟那样的人聊。。。
  •   支持~
    我不喜欢杜拉拉这样的人生 有上进心的大多数人怎么都走上了这条道路 很郁闷 缺乏个性 失去生命中一些最珍贵的东西 懵懵懂懂 到最后才明白就太晚了 人生不该如此
  •   最后对于 中产阶级 的论述蛮不错~
  •   其实我特别害怕一种人,这种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永远满格状态地和你谈职业理想,谈职业规划,谈智商,他们可以打满鸡血地和你口若悬河一个小时。
    -----------------------------------------------
    OK,这样的人我遇见过一个,于是悲催的人生就此开始。
  •   楼主 至少目前我遇到的人 业余生活都是非常平淡无趣。至今没遇到谁的生活多姿多态(我没接触过艺术圈子里的人)。
    我觉得无趣是常态。
    有趣的生活都发生在小说电影这种人为的想象中。
    杜拉拉这种人,我觉得现实中叫充满功利心,这种人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一个地方,自然是最无趣的。
  •   @Erin
    大部分的时候,表面上看来生活是以无趣为主。但一个人如果内心丰富,再平淡的生活让他过起来可能也很有意思。
  •   还没看杜拉拉2,上来打打烊,一排书评里就看中这篇。一读,果然觉得LZ脑子清爽,不免欣慰85后的小朋友就是有想法有品位有希望。我看《杜拉拉1》的时候就持类似的观点,暗暗感叹70后世故、现实和精神生活极其形而下的普遍特点。看到LZ第一段说要“痛改前非”其实心里觉得可惜。既然步入社会了,为明哲保身也好、讨个体面的生活也好,能够拿捏职场规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着实没必要把自己喜爱的阳春白雪、能震颤灵魂的东西一笔抹去。没这点基本的精神食粮,人早晚多多少少会“杜拉拉化”。既然你已经明确并不赞赏其人这些品质,大可以继续有助于保留自我的私人生活模式和精神食粮。在任何情况下,不要丢失了自己。即使是欧美企业的职工,也有大把追求经济利益同时也追求精神生活的。最后,看到一个85后的孩子也和50、60后一样顾及二三十年后后代的具体生活问题,鄙人不免小小吃惊,也觉得有趣。这种文化现象大抵是最难改变的吧。不知90后能不能变得没心没肺一些更加自私一些。其实人生在世,自己让自己过得舒服点、自我点也没什么不好的。看LZ@Erin的话,估计LZ自己也还在权衡犹豫以后的生活态度。鄙人只想说,1)凭LZ的脑子不会混得太平庸,才出道2年而已,不急,机会有的是,适时把握即可;2)请刚八代,继续内心丰富,不要沦为钱包鼓鼓的精神瘪三!握爪勉之!
  •   对,我对认识的“中产阶级”的一点点遗憾就是:几乎从不思考社会问题,不关心自身之外的问题,即使有一点点,其社会政治观点也是张召忠、周小平式的,美国赤裸裸的阴毛之类。
    工作努力,待人也好,但是不思考也没多少情趣,在我看来这种生活终究缺了点儿什么……
  •   楼主加油,我们可以既有钱又有理想有情趣的,共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