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06 出版社:行人 作者:揚‧亞祖-貝彤(Yann Arthus- Bertrand) 页数:192 译者:王惟芬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去年,《HOME:搶救家園計畫》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地球與我們的關係 今年,《HOME:地球降溫手冊》要讓我們知道,我們能做些什麼! 2009年6月5日的地球環境日,著名導演盧貝松與亞祖-貝彤合作推出《HOME:搶救家園計畫》。這部電影與書的整合計畫,以震撼人心的空中攝影,從世界各地找尋生命的起源、人類的文化發展,讓我們知道,在人類朝向富足安樂的發展中,是在哪裡走偏了路,一步步走向滅亡? 估計全球共有20億人看過《HOME:搶救家園計畫》,它甚至改變了歐洲議會的選舉,成為去年最震撼人心的環境計畫。亞祖-貝彤一直提醒我們保持樂觀,與其緬懷消失的森林,我們更應該積極珍惜現在還擁有的地球資源。 2009年底,亞祖-貝彤推出續作《HOME:地球降溫手冊》,試圖用淺白的文字、簡單的圖表,以及同樣令人摒息的美麗照片,把複雜的氣候問題轉換成你我都能理解的訊息, 這本書分成六大部分:預兆、機制、場景、解決辦法、協商和行動等,一步步地說明氣候變遷問題,並且提出每個人、公司企業和國家都實際可行的減碳行動。中間穿插聯合國氣候變遷問題小組整理的圖表,還有來自世界各地居民對氣候變遷現象的親身經驗和意見,讓地球暖化現象更真實地呈現在大家眼前。 全體人類都會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在接下來的十年內,全球氣候一定會至少升高2度C。要避免溫度上升已經來不及了,但是,我們能努力的方向,就是不要讓上升的溫度超過這2度。因此,個人、公司企業、各地組織和國家政府,都必須一同採取行動,一起負起責任,做出改變。 本書另外附上「另外的60億人」(6 Billion Others)計畫的採訪成果(目前在上海世博聯合國館展覽),讓全世界的各地居民自己說出對全球暖化的看法。 面對全球暖化,這本書,就是讓我們開始改變的工具。 ◎聯合推薦 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主席/帕卓里 明基友達基金會董事長/李焜耀 統一星巴克總經理/徐光宇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 歐萊德總經理/葛望平 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 國立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暨大氣科學系柳中明教授/柳中明 空拍攝影師/齊柏林
作者简介
揚.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 世界最知名空中攝影專家—揚.亞祖-貝彤 Yann Arthus-Bertrand 1946年出生於巴黎。21歲時在法國中部主持一座自然保留地,30歲時遷居肯亞以研究獅群生態,並發現了空拍地球之美。 1994年,亞祖-貝彤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拍攝一系列地球空拍照,將各個角落的美景記錄下來,並且在2000年舉辦世界巡迴攝影展「從空中看地球」,在全世界許多城市展出,如巴黎、倫敦、東京、紐約、米蘭、聖保羅等地,參觀人數超過一億人。 亞祖-貝彤的空拍作品以其震撼人心的美麗,使得全球上百萬人開始關心地球環境,他於2009年執導的新電影《HOME》(台譯:《盧貝松之搶救地球》)更完整地呈現了地球的美景,以及環境保護的迫切需要。他同時也是非營利組織「美好家園」(GoodPlanet)的創辦人,在世界各地努力傳播環保的重要性。 由於亞祖-貝彤投身環保工作不遺餘力,並且收穫豐富,聯合國環境規劃屬(UNEP)在2009年任命他擔任親善大使,並頒給他聯合國地球鬥士獎。同年,也獲《時代雜誌》選為年度環保英雄。 ■譯者簡介 王惟芬 **台灣大學動物學系學士,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科技醫療史中心碩士。曾任中研院動物所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理,主要翻譯經驗多為學術文章,也譯過DISCOVERY節目、環境資訊電子報之環境新聞與百大入侵種網頁資料,譯有《抗生素的迷思》、《右手、左手:探索不對稱的起源》。
书籍目录
一、預兆融化的冰山、上升的海平面、不穩定的極端氣候、沒有雨的雨季、面臨生存威脅的動物……這些,都是氣候變遷時的警訊。儘管總有懷疑論者,質疑氣候暖化的真實性,但來自全世界的數據,全都顯示了同一個事實——氣候正在暖化中。二、機制到底是什麼東西,造成氣候暖化現象?我們知道,某個地方產生燃燒化石燃料,產生了溫室氣體,使得氣溫上升,但是為什麼一個地方產生的溫室氣體,會使得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連帶受到影響?三、場景在溫室氣體的快速影響之下,全世界的生態環境有了非常巨大的改變,原本熟悉的地景,在短時間內變成另外一種樣貌,居住其中的生命,也飽受莫大的威脅。數目不斷增加的「生態難民」、日益短缺的灌溉飲用淡水、北極熊和珊瑚的生存危機,這些都是氣候變遷中的真實場景。四、解決辦法目前,仍然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完全解決氣候問題。但是,我們還是有很多種選擇,像是利用太陽能、潮汐能、風力、地熱等自然且乾淨的能源,以步行、腳踏車或大眾運輸取代汽車,捕捉並儲存二氧化碳,還有,還有擴大保育區面積,這些都是已經可以實踐的解決辦法。!五、協商在《京都議定書》即將到期之際,全世界的國家都應該來共同面對氣候問題。已開發國家應該做為其他國家的榜樣,開始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此一來,其他國家便可以陸續跟進,就像連鎖效應一樣。全世界的共同目標,就是讓上升的溫度控制在2度C以內,否則,全球氣候將會永遠地失衡。六、行動!氣候暖化造成的經濟損失,大約佔全世界GDP的20%,比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時的損失還要多!但是,減少氣候暖化問題的解決行動,卻只要花費一半甚是更少的費用。現在悲觀已經太遲了,我們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像是減少碳足跡、實踐碳補償、少吃肉、少消費。實際採取行動會讓你更快樂,為何不現在就開始呢?
章节摘录
導言 在一次又一次的旅程中,我見識到地球的美好,但也發覺這顆星球面臨的危機越來越多。因此我創立了「美好家園」基金會(GoodPlanet.org),希冀能提昇現今社會的環境意識。 為了要盡可能向大眾普及這些環保資訊,基金會在法國各級學校發放相關海報,並為弱勢青少年舉辦綠色假期營隊,還設置了一個關於環境的網站。 美好家園也透過「碳行動」(Action Carbone)計畫,來採取具體行動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另外的60億人》(6 Billion Others)這部影片的製片團隊則走訪全世界,訪問那些切身感受到全球暖化的人們。本書收錄了這些訪談的部分內容。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即將在哥本哈根召開(譯註:此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15次締約國會議,已於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在未來幾年,這項高峰會的結論將會是一切重要談判的主要依據。有鑑於此,我想要提供更多資訊,包括氣候變遷的成因與後果,給那些想要瞭解這個問題、以及那些想要知道他們能為此做些什麼的人,而這正是本書的宗旨。本書所附的文字與圖表皆是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的研究成果所得來的,這個小組是由研究此主題的頂尖科學家所組成。由於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我們得知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全球溫度至少會再增加兩度。而雖然現在已經無法扭轉增溫的趨勢,但我們至少還能控制溫度升高的幅度。每個國家的公民、企業、地方與政府都必須瞭解,全球環境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我們每個人都要明白自己必須擔負一份責任,並且必須採取行動。 抱持悲觀的態度已經太遲。 揚?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 前言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目前已發佈了四份詳盡的氣候變遷報告,以及大量涵蓋這個主題的專業研究。這些文獻都有助於告知大眾氣候變遷的科學基礎,並且用來當作各國與國際行動的基礎。這當中以「第四評估報告」(AR4)的影響最為深遠,甚至連2009年在義大利的拉奎拉舉辦八大工業國高峰會時,這些世界領袖也都對此報告表示讚賞。在那場高峰會最後發佈的公報中寫道:「我們再次肯定IPCC的工作成果,特別是AR4,這是最為詳盡的科學評估報告。」AR4所提供的資訊內容,不僅遠超過「第三評估報告」(TAR),而且在普及與宣傳報告的結果上也不遺餘力,做得比以往更為廣泛。 我在1997到2002年間擔任IPCC的副主席,從那時起一直到現在,我個人的信念就是要更積極地普及化我們評估報告的結果。不過,所有IPCC的成員都明白我們自身並不善於傳達訊息給一般大眾,正因為如此,一個專精此道的夥伴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而當我們擁有了擅長於此的亞祖-貝彤作為新夥伴後,IPCC的傳播工作等於是如虎添翼。我遇過許多獻身於環境保護的藝術家、音樂家與攝影家,但從未遇到像亞祖-貝彤這樣、將自己一身才華都奉獻在這上面的人,就這點來看,他無異是IPCC一項獨特的資源。而這本主要根據AR4資料所改寫的書,正是展現他絕佳才華與使命感的成品。我有幸親眼見到亞祖-貝彤的攝影作品,這些令人驚豔的照片,以鮮活的手法見證了這顆星球的美麗、與我們加諸於其上的迫害與威脅。他這本以AR4為資料來源的書,對讀者來說無異是一寶貴的作品:除了作者本身的盛名外,更了不起的地方是,他竟然能將AR4這類科學報告以如此平易近人、具有強烈美感的方式呈現出來。 這正是亞祖-貝彤先生的成就。我確信這本書不僅會為全球廣大的人群所閱讀,也會出現在優秀學者、決策者與產業界領袖的書架上,變成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資源。 帕卓里(R.K. Pachauri) 能源與資源研究所(TERI)秘書長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主席
媒体关注与评论
帕卓裡(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主席) 李焜耀(明基友達基金會董事長) 徐光宇(統一星巴克總經理) 陳文茜(資深媒體人) 葛望平(歐萊德總經理) 簡又新(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劉紹臣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 柳中明 (國立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暨大氣科學系柳中明教授) 齊柏林 (空拍攝影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