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曙光

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有鹿文化  作者:蔣勳  页数:28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類的手是一切美的起點,在曙光照耀下,一雙雙的手開始了雕刻、摶揉、編織,開始了切、磋、琢、磨……  讀藝術史,我喜歡上古的一段,喜歡那初露曙光時,初民單純的創造。單純,卻是一切的開始。  文明——所有人類生活過的痕跡和經驗,背後的動力在於生存,也奠基於對更美好生活的期望,以及勇敢的創發。  美是甚麼?美是當我們隔著玻璃櫃,忍不住對數千年前先人所創造的事物發出讚歎!  美是甚麼?美是當我們意識到:在時間之河裡,我們想把自己完成的事物做得不一樣!  美是無目的性的快樂,有意義的創造。  當「美學經濟」、「文化創意產業」逐漸成為主流之時,《美的曙光》為我們整理出人類在創發文明和美的時刻,是多麼歡喜、多麼雀躍、多麼的不凡!  美學大師蔣勳的著作,加上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安郁茜,和金蝶獎設計大獎得主王志弘的全書設計,讓我們重回美的根源,讓《美的曙光》帶領我們,回到最初的感動……

作者简介

  蔣勳  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西安,成長於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並於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現任《聯合文學》社長。  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為台灣美學大師。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以及美學論述作品等,深入淺出引領人們進入美的殿堂。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事兩岸美學教育的推廣。著有藝術論述《美的沉思》、《徐悲鴻》、《齊白石》、《破解米開朗基羅》、《天地有大美》、《美的覺醒》等;散文《島嶼獨白》、《歡喜讚嘆》、《大度.山》等;詩作《少年中國》、《母親》、《多情應笑我》、《祝福》、《眼前即是如畫的江山》、《來日方長》等;小說《新傳說》、《情不自禁》、《寫給Ly’s M》、《因為孤獨的緣故》、《秘密假期》等。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講、創世紀——藝術的誕生回到文字以前/「人」「獸」之別/脊椎直立的意義/空出雙手開/Chaos,世紀最初的渾沌/從「野合」到「婚配」/盤古開天地/真正的不朽/大洪水曾是共同的記憶第二講、石破天驚 ——舊石器時代人類在曠野的卑微、無助/人對動物的崇拜/創造他所感覺的高貴、崇高/人類不斷超越,最後變成動物的主宰/只活在神話中的龍與鳳/當人類希望恢復動物野性時 /感覺一種「概念」/人類的進步,從編織開始/纏足與田徑場第三講、形狀的發現與工具利用當雙手變得「萬能」/人類懂得創造工具了/思索、記錄到整理 /從「矛」到「髮簪」/鋒從磨礪出/極簡風潮釋放的美/嚮往圓潤之「美」/從實用到無用/因脆弱對堅實的想望/經久不衰的器物/淬鍊與否分出了陶瓷第四講、新石器時代與土陶製作安全感的來臨/玩泥巴是檢驗手指進步的方法/讓手保有感覺/仰韶文化時代的手拉胚/手的進步,須要記憶經驗/人類的手,因進步而退化/蒙恬造筆之前/千萬年前的象徵藝術與抽象藝術第五講、安土敦乎仁——農業定居與陶器製作土地是人類安全感的來源/從遷徙到定居/手工編織的情感/讚頌土裡土氣/消逝的島嶼記憶/苗而不秀者有矣夫/陶瓷中國/清明時節雨紛紛/天人合一所得到的智慧第六講、河流與文明西區老台北/巴黎的零座標/Croissan ——肥沃月彎/愛美,因耐心而生/航行在埃及古文明之中/生之河流與死之河流/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善待這位母親第七講、埃及金字塔 - 對抗死亡今昔埃及/埃及、中國兩大古文明的宿命/埃及古文明之鑰/克麗奧派特拉(Cleopatra)——因她還原了埃及文明/拿破崙喚醒沈寂已久的埃及之謎/神祕的吉薩金字塔/上帝遺留的指紋/金字塔——翻過來的舟/埃及古文明的縮影/無法解釋的埃及古文明之謎/殊途同歸的絕對與綿延第八講、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河流哺育城市/世界文化的起源?/黃沙漫漫中的巴比倫/民主與帝制/河流與帝國/威武的飛獅與可愛的石獅子/巴比倫的占星術影響了全世界/文明的起源之謎?/宇宙循環的心得/嚴格:貫徹天上人間的態度第九講、黃河半坡、仰韶、馬家窯文化被掠奪的文化/古代文化的探索之門/從穴居到構木為巢/文字能力晚於繪畫能力/一脈相承的吃魚文化/古文明與現代之間/多產的馬家窯/「美」,就是「秩序」/藝術品是手跟腦的思維,達到的極致表現第十講、長江流域良渚文化,蒙古紅山文化先民的蛛絲馬跡/死亡,復活的希望/豐潤的女體之美/被改寫的歷史/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南方——最優雅、細膩的文明/複雜多樣的遺址特色/千年,不過一剎那第十一講、上古人像造型比較——埃及、印度、中國、希臘古遺址——小國寡民的悠閒生活/如蓮花般開落的埃及王朝/期待永恆的肉體之美/以最謹慎的姿態等待復活/穩定嚴肅的沉重之美/嫵媚的流動之美/兩個美麗極端/嬉皮與大麻文化的發源/在動作間歌頌和諧第十二講、青銅時代——夏二里頭文化人類的價值,因思想而存在/從咿呀學語到美感形成/人類文明的曙光/青銅——成就人間典範/製作青銅器物的皇家祕方/技藝的巔峰/鼎——安和樂利的象徵/問鼎中原——古代的政黨輪替第十三講、文字時代的來臨:歷史曙光如火烈烈的燦爛王朝/家天下世代的來臨/中國的醒酒瓶/故宮的鎮館之寶/毛公何許人也?/散氏盤,古代的停戰契約/文字,是自我意識的符號/甲骨文重現了商朝,那段被遺忘的時光第十四講、美是心靈的覺醒美,是心靈的愉悅/夕陽——綻放生命中最燦美的笑容/喜怒不形於色的東方哲學/輕狂少年,冷漠長大/美轉圜了人間紛擾/沒有目的的快樂/當感官的主人,而不是感官的奴隸/走在鋼索上的人

章节摘录

  第一講、創世紀——藝術的誕生在那個時後,  人類用他的手去創造萬事萬物,  也用那手去指點了天上的星辰,  然後,  開始有了許多故事,  在人間流傳。  第一講、創世紀——藝術的誕生  ˙回到文字以前  討論「美」,總讓人覺得有些抽象,不夠具體。  因此,我們應該將「美」拉回到歷史、拉回到社會、拉回到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來看「美」的演變。  「美」最早的起源及萌芽,又是什麼?  談到歷史,我們先從「史」這個漢字來看。「史」是個象形字,是人的手抓了筆正在記錄東西,表示那時候人類已經有文字了。然而文字的誕生,距離現在不過五千年而已。  因此,過去我們探討「藝術」,大概都追溯到人類有文字記錄之後。如中國的「甲骨文」,美所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或埃及「方尖碑」上的文字。埃及的古文字距今約五千到六千年前,埃及人將文字刻於石頭雕成的柱狀方碑上。那些文字看起來很像圖像,有貓頭鷹、魚、蛇等類似圖像的文字。因此很多人初看以為埃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的一種。但是我去過埃及以後,慢慢地了解到其實埃及的文字仍屬於拼音文字的體系。方碑上的每一種動物圖案,其實都是用一個個拼音字母拼成的。  人類擁有文字的歷史,只有五千年。但我們對於「歷史」的概念,應該推到沒有文字歷史之前的「史前時代」。這段時間由於缺乏文字記錄,我們對於當時人類行為的感知是一片茫然與空白。但沒有文字以前,人類的手其實已經能做很多的工作了。  為什麼呢?我們可以追溯陶器。談到陶器,我們知道埃及人做陶、希臘人做陶、兩河流域的人做陶,還有在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也都發現了陶製工藝的遺跡。  陶罐,是人類用雙手將泥土揉捏製成,放在火裡燒,然後在表面加一些彩色的化妝土畫出圖像裝飾而成。人類製作陶器的時間可以推到距今八千年到一萬年前。因此,陶器的出現比人類文字的出現還要更早。  所以我們可以說,要研究文化史、藝術史,我們不應該被歷史的文字脈絡所侷限,而是要再往前看。  若我們用距今一萬年來斷定「陶器時代」的出現;那麼,前面還有一段時期便是我們所說的「石器時代」。  「石器時代」的人用雙手打造石頭,做出很多不同的工具。這個時期比「陶器時代」更漫長,長到什麼時候,有時候滿讓一般人驚訝的。如我們過去讀書讀到的「周口店人」、「山頂洞人」、或者民國初年在北京發現的「北京人」,距離現在都已經有三十五萬年到五十萬年左右,他們都比距今一萬年前的「陶器時代」還要更久遠漫長。  考古學家不斷努力挖掘的結果,在最新的資料中,我們又發現了比五十萬年前更早的,距離現在已有一百七十萬年的古代文化:例如在雲南的「元謀」,我們又發現了距今最早的「猿人」蹤跡。  ˙「人」「獸」之別  我們稱「猿人」,意思是指他還是遍體長毛的猿猴,但又有部分人類的徵兆出現。  猿猴是靈長類,靈長類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就是「直立」。而我們一般能看到的動物,包括家裡的寵物貓、狗,牠們脊椎卻都是橫的。  人類能用各種的方法讓動物「直立」,如馬戲團的訓練,或是在家逗貓、狗站立。牠們可以站起來,可是站不久。即使馬戲團用「威脅」的方法,用電擊讓獅子、老虎、熊,甚至大象站起來,可是牠們也都站不久。但我們看到靈長類最大的特徵就是脊椎能夠直立。  人類之所以稱自己為「人類」,就是因為「人類」比能直立的靈長類還有更進步的發展。  若要定義什麼是「人」,並沒有一套很完善的標準,但有一個定義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人是堅持脊椎直立的一種高等動物」。在猿猴身上,大家是否發現,即使牠能夠直立,但牠們在奔跑的時候還是使用四肢;甚至大部分的時間都能站起來的「猿人」,牠們在奔跑的時候還是又恢復使用四肢的動物本性;他的前肢還是用來行走,並承擔他身體的重量。  可是我們觀看人類身體的動作。即使人類在跑步的時候,還是使用下肢。這個現象就是人類具備「創造」的開始。  為什麼這麼說?  當人脊椎直立之後,一般動物稱之為「前肢」東西就不再是「前肢」了,它不再負責行走,也不負責承擔身體重量,它有了一個新的名稱叫做「手」。「手」是所有的動物中都沒有的。即使猿猴已經發展出部份手的功能(如猴子剝香蕉的動作),可是猿猴的手,還是比不上人類。  仔細想想,人類的手還真創造出許多不得了的東西來:做家具、寫字、食物料理等等。因此「手」的出現跟「創造」有著最大的關係。  所以,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我們回溯到一百多萬年前,這是人類開始將前肢進化為手,脫離動物性的階段。然後他的手,可以觸碰所有的物質,可以開始編織纖維,可以打砸石塊,可以用泥土做出各種不同形狀、造型。這個時候我們說,人類的「藝術史」已經開始了。    ˙脊椎直立的意義  人類的直立現象,從生物的歷史演變來看,是一個驚人的進步。但是大部分的人並不覺得「站著」,是多困難的事。  嬰兒生下來以後,只能在地上爬,但是爬沒有多久(大概一歲左右)就可以直立了。這時候他開始用他搖搖擺擺的、還站不穩的雙腿,要試著「走」了。  人類的嬰兒時期,大概還回憶了爬的階段。但是等他找到自己直立的平衡點之後,他就開始堅持這個動作,成為自己身體固定的姿態。我們可以回憶人類的歷史,除非他被敵人屈服,或者在讓他最感動的人事物面前(例如宗教力量的感召時)會跪下來,否則他再也不會跪下去。他不隨便跪下去,因為這個動作不是人所堅持高貴的行為。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跪」這個動作,慢慢跟「直立」分開了。  脊椎直立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我們平時不覺得,但是當自己身體出現病痛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如我們常常聽到的「坐骨神經痛」,其實就是「椎間盤」被壓迫(「椎間盤」是脊椎與脊椎之間的軟墊),觸碰到旁邊的神經而開始刺痛。這時候醫生會告訴你:「所有的動物世界當中都沒有這個病,除了人類。」  如果脊椎是橫向的,它並不會產生壓迫現象。只有直立以後,人的脊椎才會產生壓迫。發生這樣的病症之後,人才會開始問自己:「為什麼要堅持站起來?」  人類把所有身體的重量壓在下肢,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動作,可是他竟然堅持這才是他要的動作。我們唯一的思考方向是:直立之後,他的下肢不再承擔身體的重量了,所以我們的手才能夠進化。我們提到手的時候,不見得會思考到手對人類歷史有什麼重要性,但如果我們觀察家裡的寵物,你會發現牠沒有人類的手,更沒有手指觸覺上的發展,而牛、馬、豬更不用說了,因為牛、馬、豬的前肢我們稱為「蹄」,「蹄」的構造更單純,只是一種承擔重量的東西罷了。  ˙空出雙手開始  只有靈長類才可能把蹄狀的動物前肢分化為很多小小的、纖細的手指。手指是人類創作的觸鬚,它像昆蟲的觸角、觸鬚那麼敏銳。它們是小小的雷達發報站,可以探索各種訊息。如我們觀察螞蟻行走時,牠就是用觸鬚不斷去轉動,感知他周遭的空間。  人類的手指也是如此,經由感覺的傳遞,手指可以創造出非常多的東西。人類直立以後,空出了雙手,然後他懂得開始去觸碰。他走向一棵樹,感覺到樹皮;然後他試著去攀爬,「抓」住樹枝,終於爬到這棵樹上。攀爬的過程中,他看見滿樹纍纍果實,然後他用手去感覺一顆果實飽滿的重量,並且把這顆果實摘下來。  而「摘」的動作也不是很多動物可以做到的。也許要到了猿人的階段,手才能「摘」這個果實,也才擁有了「握」的能力。「抓」、「摘」、「握」都使人類的手進步。  如果在一個人面前放了一盤像櫻桃、葡萄顆粒般的水果,你會發現,如果是兒童,他就是用手去「抓」,這個動作會有點像猿猴的動作。但如果他是個成人,約莫十歲以後,人就懂得用食指跟大拇指去「捏」這個東西來吃。  我們注意一下:所有動物中,沒有一種動物能用食指跟大拇指輕輕捏著東西吃。  我希望藉這件事來說明,人類的手是驚人的進化;人類手的動作,絕對是其他動物做不出來的。  我們常常說,「人為萬物之靈」,但這個「靈」怎麼去證明?我們要從人類的歷史及藝術史中去觀察,才知道人類的進步跟其他動物差距這麼大。更何況當我們寫字時,手握筆的運動,僅僅是指尖那麼細膩、微小的動作,卻可以記錄非常多而複雜的線條跟造型。再思考一下,這個動作也是所有的動物所無法完成的,包括剛剛說過靈長類猿猴,也不可能拿著筆做文字的書寫記錄。  所以我們會發現:人類「手」的能力標誌出了人的價值。  這就是我們要談的創造的開始。  宇宙創造了萬物,但是萬物之中,卻只有人能進化到擁有「創造」的能力。一般動物只是憑著本能生存,如鳥類銜草做成鳥巢,或者是蜜蜂用分泌物混合泥土作成蜂巢,這種築巢的能力就是這樣固定著,幾百萬年來都不曾改變,牠們無法擁有超越本能的創造力。  而人類最早創造居所的「有巢氏」,最初可能是模仿蜜蜂的巢,可能是模仿螞蟻的巢,也可能是模仿鳥巢。但我們思考一下,今天的人類建築藝術發展到什麼樣複雜的狀態?  唯有人類,可以從起點一直進步,一直進步,進步到蓋幾百層結構材料如此複雜的摩天大樓。我們居住的環境,從有巢的「巢」,能跨越到現代多樣化的建築風格,這就是人在「創造」上的意義。而我們也必須回到最初「手的進步」這個原點,才可以分析「美」和「藝術」在人類發展過程裡,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Chaos,世紀最初的渾沌  很多古老民族的歷史裡,都會有一部「創世紀」的經典。特別是信基督教的朋友所知道的希伯來(Hebrews)經典——《舊約聖經》,其中第一章就是「創世紀」。  「創世紀」是希伯來民族在洪荒之間,去思考宇宙從何而來?為什麼有了地球?為什麼有了日月?為什麼有了天地?為什麼有了陸地和海水?為什麼有了光明和黑暗?為什麼大地上奔跑著野獸?為什麼河裡游著魚?為什麼遍佈著滿天的星辰?  當然最重要的是,為什麼有了人類?  這些疑問其實是所有的民族在洪荒中都會思考的問題,他們為了要解答這樣的問題,最後就留下了一篇篇重要的「創世紀」。  信仰基督教的朋友在閱讀《舊約聖經》時,對「創世紀」一定有豐富的了解。希伯來民族相信在天地之初有個神——耶和華,在宇宙還是一片渾沌的時候創造了萬物。  「渾沌」的概念存在於希伯來的語言當中,也存在於中國古代的故事當中。  莊子也認為宇宙的起點是一片渾沌,那是個不清楚的、什麼東西都還沒有分開、有點朦朦朧朧、模模糊糊、類似大氣團的狀態,然後從渾沌之中開始有了生命的產生。所以莊子講的「渾沌」概念就被翻譯成希伯來的語言「chaos」,意指宇宙誕生最初的狀態。  前面提到,希伯來人認為在渾沌之初,「耶和華」創造了萬物。經由「祂」的創造:第一天,分出了日夜;第二天,有了水與陸地;每一天都創造出宇宙新的現象,祂讓魚游在海洋之中,讓大地上生長各種樹木。到了第六天,《創世紀》說,耶和華以自己的形象,用泥土捏了一個人出來,然後賦予他生命。這個泥人就是第一個人類,也是第一個男人——亞當。然後他又從亞當的肋骨抽了一根出來,把他化成一個女人——夏娃。到第七天,祂累了,於是有個休息日,也就是現在的禮拜日。這就是《舊約聖經》創世紀的故事。  直到現在,我們還依循著希伯來人創世紀中,以每週七天為循環的方式生活著。  在古代,其他民族並沒有每週七天的文化,但今天「一週七天」這種文化,已不只是希伯來的創世紀故事了,這個故事影響了全世界。  我們到羅馬參觀著名的聖彼得大教堂,裡面有個西斯汀禮拜堂(Sistine Chapel),西斯汀禮拜堂屋頂上繪有文藝復興時期最有名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的壁畫作品,壁畫的內容就是創世紀的故事。然後你可以很清楚看見,米開朗基羅把聖經裡希伯來的故事分成九塊方格,像連環圖一樣,畫出耶和華所創造出來的宇宙萬物。  埃及也有自己的創世紀。埃及人認為的宇宙之初,有一對兄妹:奧西里斯(Osiris)跟伊西絲(lsis),他們最後結為夫妻,生下名叫荷魯斯(Horus )的兒子。這位荷魯斯就是我們到埃及旅行時,常常可以看到的那位「鷹頭人身」法老王的雕像。    ˙從「野合」到「婚配」  創世紀的故事,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了比較晚的階段才出現的。所謂比較晚的階段就是人類開始有了婚配制度的觀念。  人類早期在曠野中並沒有婚姻的觀念,就像中國古書《白虎通義》所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這句話意思是,古時孩子生下來只知道母親,但不知道父親是誰。這說明了古代先民的性生活是「雜交」的方式,還沒有形成固定的婚姻制度。所以古時後才會有「母系社會」——以母親為中心的社會制度。  除了「不知其父」的「雜交」外,古時還有一種婚姻制度是「血緣內婚」,這表示他們可能是兄妹通婚,甚至是父女通婚或母子通婚。  埃及古王國時代就有非常多這樣的現象。如埃及最有名的法老拉姆西斯RamessesII )二世,他有一百多個孩子,其中有很多就是他跟他的妹妹甚至女兒生的。現在我們當然很訝異血緣內婚的存在,但早期人類不知道在生理學上,近親通婚可能會產生不健康的異變,所以用「血緣內婚」維持血統的純正。  而「血緣外婚」,也就是和避免和近親通婚的觀念,是人類後來才發展出來的。然而這個現在被普遍接受的觀念,它的歷史其實並不長久,大約是直到四、五千年前才發展出來的。    ˙盤古開天地  中國的創世紀故事則非常獨特。  希伯來的創世紀裡,有亞當、夏娃;埃及的創世紀裡,有奧西里斯、伊西絲。兩性的婚姻最後產生了人類、創造了歷史。但中國的創世紀裡最早開天闢地的只有一個叫做「盤古」的神。  「盤古」現在我們寫成「盤古」。但在古代的記錄裡它有許多不同的寫法,所以我們推測在古代「盤古」可能只是一個發音。他是一個神話、一個藉由口傳的傳奇故事。因此記錄的人才會用不同的文字去記錄「盤古開天」的故事。  故事中,其實也沒有告訴我們「盤古」的性別。他誕生在宇宙一片渾沌之時,並努力對抗這個渾沌。  那個時候,天地不分,像胎兒在母親子宮裡,還不懂得天與地,黑暗跟光明。所以「盤古」覺得很不舒服,因為他的身體被擠壓在一片渾沌中。他努力生長著,一直長大、一直長大,然後分出了上跟下,天與地。中國古代的歷史說盤古開天之時「上清為天,下濁為地。」意思指:空靈、光明的部分上升,變成了天;沈重的、混濁的部分下沈,則變成了地。  然後,盤古的身體一直長、一直長,天地漸漸被他隔開了。他的身體不斷長大,大到瀰漫在廣大的天地之間。最後,他耗盡所有的力氣生長,倒下來死亡了。  真正的不朽  盤古的身體倒在大地之後,他的左眼變成太陽,右眼變成月亮,他遍身的肌肉變成大地的泥土,他的血管流成了黃河和長江。他所有的骨骼變成了山脈的起伏,他身上所有的毛髮變成了叢林和草原。  這個故事非常特殊,因為它和希伯來人的創世紀、埃及的創世紀都非常不同。盤古的故事強調的是:肉體解散後,才是生命真正傳承的開始。  所有創世紀的故事都保留著古代人類對文明之始的看法。有些民族是非常恐懼死亡的,比如說埃及。埃及人認為死亡是一個結束,所以他們努力做木乃伊,希望肉體不要消失。他們相信只要肉體還在, 他們稱為卡(ka)的靈魂就會再回來,就能復活。 他們做木乃伊、做雕像,都是因為害怕肉體會腐爛,他們認為只要身體不腐爛,就叫做「不朽」。  可是在中國,上古時代的人並沒有像埃及一樣製作木乃伊和雕像,因為他們相信,人類在死亡之後,軀體的分解會誕生新的生命。所以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不是要肉體永恆,而是相信肉體可以用不同的形式繼續轉化。  我們常聽到中國人形容身體是一具「臭皮囊」,因為生命消失後,肉體不久後就變得臭爛不堪。這樣對肉體的解釋也與希伯來人和埃及人都不同。  中國的觀念認為肉體會消亡,但是精神會尋找另一個新的肉體傳承延續。許多東方信仰也都相信肉體是可以轉世的,例如藏傳佛教「密宗」,就認為人會輪迴轉世。然而在此我們不探討信仰對或錯的問題,而是我們從中發現,每個民族創世紀的故事,其實都保留了人類不同方式的思考與創造。  所以,當我們研究神話,研究古人對生命的態度時,我們會發現,這些神話保留的不是荒誕不經的故事,而是用象徵的方法,幻想人類最初的生存意義。  ˙大洪水曾是共同的記憶  所以,人類的創世紀故事中,我們發現各個民族的故事雖然不同,但是也有部分相同。  有趣的是,我們發現所有故事裡都有大洪水的記憶。例如在《舊約聖經》最後,耶和華發怒了,祂發動大洪水要毀滅祂所創造的萬事萬物,可是最後又不忍,於是就先警告諾亞,讓諾亞這家人造了方舟逃過一劫。耶和華在大洪水來臨的時候把所有的生命選了雌、雄各一放在船上,就等於保留了傳宗接代的工作。大洪水過後,諾亞的方舟便成了唯一的生命來源。  而中國也有洪水氾濫的記錄。《淮南子》記錄了上古之時洪水氾濫,淹沒世界。伏羲、女媧在烏龜的保護下,避過洪水。最後,兄妹二人捏黃泥人,再造人類,成為漢族的祖先。  大洪水的記憶,成了人類共同的記憶。  在那個時候,人類用他的手去創造萬事萬物,也用那手去指點了天上的星辰,然後,開始有了許多故事,在人間流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的曙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