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法則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原點出版社  作者:马修.佛瑞德列克  页数:219  译者:吳莉君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建築的法則:101個看懂建築,讓生活空間更好的黃金法則》是關於建築教育的書。作者把建築教育中綿密不絕、必須諄諄教誨的無止盡事物,以簡單、直接也清晰的1 01條法則,師徒般耳提面命的告訴我們。對所有的學生而言,這是對基本原則作全盤認知的極佳切人處,對老師們而言,則是在匆忙教育環境裡,無法全面鋪陳時的極佳輔佐教材。  《建築的法則:101個看懂建築,讓生活空間更好的黃金法則》的基本精神是古典的,同時有著對建築專業濃厚的自重。談的都是最基本的原則,會讓我想到令人永遠神往的建築家路康,那種與學生對話時直入核心,既深奧又簡單的教育方式。《建築的法則》也從非常簡單的基本原則談起,完全不賣弄玄虛,也不強調末端的技巧性,反映了他認為教育的價值所在即在過程性:“你在設計學校所能學到的最寶貴事物,是精益求精的設計過程,而非完美實現的一棟建築。”

作者简介

  焉修·佛瑞德列克Matthew Frederick,美國建築師,任教於美國Boston Architectural College' Wentworth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學校現居住美國麻州劍橋。    吳莉君,**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任職出版社多年,現為自由工作者。譯有《觀看的方式》、《我們在此相遇》、《霍布斯邦看21世紀》等書。

书籍目录

如何畫線圈與底圈底理論暗示性的元素實虛理論正、負空間郊區與都市建築建築師路康如是說場所戚抵達的方式通道的設計特定的建築設計空間規劃建築的發端核心的構想構想的培養明確的想法多元設計的機會一層一層晝工程師與建築師工程師與建築師的專業如何書寫建築字主觀與客觀科學家與藝術家強化核心構想隨機應變軟與硬不怕丟掉好構想最難養成的技巧合宜的建築來自學校最寶貴的收穫後設思考精準的設計意圖框景美景傳達情緒反差與對比東南西北靜態構圖動態構圃移動與對位劃線練習難以解決的問題色彩理論認知的三個層次以簡馭繁正方形建築是否透徹瞭解光線窗戶和諧之美平衡之美好建築幾何圖形小房間的動線建築形式的分類設計案的簡報法比例傳統與現代建築傳統的三段式建築少即多少即無聊階梯有意義的改變標出結構柱柱子好的平面簡報設計斷面樓層平面圖透視單點透視圖建築模型組織樓層平面圖使用與服務空間先晝包裝盒安全設計完美的設計系統傑出作品的成功之處逃生梯酷標題掌控設計流程建築的風格時代精神的表現兩種觀點建材的質咸收斂自我帶動空間的活力主從元素的方向安排背景與前景建築捲收草圖建築與街牆做設計時建築法規鴨子屋裝飾的棚架人的尺寸設計的限制設計的危機解決設計的難題取名字大器晚成

编辑推荐

  好建築,怎麼看?  好空間,如何設計?  暢銷好書一版再版!  終於等到這一本!大師帶你看內行門道,所有人一看就懂的黃金法則。  東西南北,哪個方位代表著年輕、無邪和蓬勃的意義?一天當中什麼時間的光線,最具穿透力?怎樣的設計是小房間的最佳動線?建築分為哪幾類?如何才能營造空間的巨大感?少即是多嗎?究竟建築師是如何思考這些問題?  終於可以知遁建築師茌想什麼!美國知名建築師馬修,佛瑞德列克有感於自己在學時,不得其門而入的摸索。在長年的教學過程中,他的學生們一再地向他證明,大家在建築課裡碰到的問題和困惑,幾乎一模一樣。因此他決定用最簡單的文字和插圖,說明最複雜的建築設計。  譲生活空间更好的羹金法則從基本畫線,走道、動線設計到複雜的空間美學,提供1 01個最精要的建築法則與空間概念,理論與實務兼具,是理解空間、看懂建築的夢幻之書,更是近年來少見簡單中見深度的建築好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建築的法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尽量在你的作品中体现和表达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对于生活意义和目标的探寻,光和影在粗糙墙面上的各种变化,公共与私人空间的交织,建筑材料所蕴含的结构和美学的联系。
      
      那些出色但暂时用不上的想法可能会用在下一项目的设计上,也有可能永远也用不上了。
      
      不要从一开始就盲目骄傲地沉溺在自己的设计中沾沾自喜,要慢慢的,不断地从你的设计中挖掘更多新鲜的美和感觉。
      
      没有特点的事物往往很难打动人心,在创造性地工作中,独特的视角,尖锐的立场,反讽的观点,机智的反应,理智的衔接,政治主张或者特殊信仰,往往都能够帮助你创出带有明显风格的环境。
      
      用独特的理念进行设计不但不会限制人们去使用和理解你的建筑作品,相反,这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将自身的理解和特质赋予到你的作品中。
      
      对于一个复杂的建筑来说,建筑中的任何要素都可以作为设计的理由,给设计一个像样的理由,这样的理由越多越好。
      
      楼梯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竖向交通,但是一个精心设计过的楼梯也可以作为建筑内部的机会空间,景观雕塑或指向性的图案符号,窗户不仅能够框出美景,还能让墙面沐浴在阳光下,能够引导人们去欣赏窗外的美景,能够表现出墙体的厚度,能够描绘出建筑的结构体系,还能够确定和其他建筑之间的轴向关系。柱子式结构支撑构件,但也能确定交通流向,扮演方向引导的角色,并且由于其规律性,能够与建筑空间中一些不规则的要素形成反差。
      
      一个对自己的工作领域十分了解的专业人员,会清楚的知道如何运用普通的生活化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专业知识。
      
      评论明天上。。。上面都是书摘。
      
      
  •     很全面的书,适合初涉建筑行业的人,我们平时卖钢材www.bjtxc.com所以想了解下客户的工作,很不错的说,正是想要的
      其实相比起来建筑的工作要比我们产品类的工作复杂的多,要去钢材产品的任何性能都了解才能在工作中应用进去
  •     Page 101. 大多数建筑师,都是直到接近50岁的时候才开始他们事业的辉煌路程!
      也许除了建筑学以外,没有一个专业会像建筑学那样要求专业人员学习大量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整合应用到另一个具体而又特殊的领域中。作为一名建筑师,必须具备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包括历史、艺术、社会学、物理学、心理学、材料学、符号学、政治发展等,而建筑师所设计出来的建筑要符合法律规范,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具备良好的抗震性,配备电梯和机械系统,同时还要满足使用者复杂多样的功能要求以及情感要求。学习如何去整合如此大量的因素并将它们凝聚在一个事物中,这是需要长时间努力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的考验和失败。
      如果你想在建筑这个领域有所作为,那就要作好长期奋斗的准备。不过这非常值得!
      
      安藤忠雄16岁开始练习职业拳击,后来在日本、美国、欧洲和非洲游学从而发展确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扎哈曾在黎巴嫩读过数学系,22岁才去AA学习建筑。而我的本科也非建筑系,而是在平时通过书籍和网路进行自学、思考和探索,虽然整个过程异常艰难,也苦于没有合适的指导教师甚至前辈的指导而常常感到迷茫,但是最令我欣慰的是能在建筑中找到真正能让我思考和感悟的东西,而且建筑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给了像我这样的“准建筑人”一个融入建筑系的机会。
      
      在我看来,若自学建筑,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阅读,先从一本建筑史入手,且不论其中的内容能看懂多少,硬着头皮往下读,读到感兴趣的建筑和美妙而又合乎个人品味的建筑形体可以随手记录下来,从远古时期顺着时间轴读,读到解构主义的盖里、屈米、扎哈、库哈斯。在脑海里建立起一整套建筑的体系,消化吸收的部分很少,紧接着可以读建筑原理、手法的入门书籍,首推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和程大锦的《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对有趣的图可以手绘临摹下来,通过这个过程对空间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手绘表达能力。对于美术,我总感觉中国大陆的院校过分重视,以致一直会有学建筑就必须要有很强的美术功底的误区(我以前也曾经有过),其实在大体上能领略明暗关系和色彩就足够了,张永和在《作文本》里也提倡进行建筑学与美术的分离。之后便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开始对你感兴趣的话题、哲学况味和建筑师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建筑专业书籍之外,其他的书籍(无论是什么),都应该多看,因为现时的积累总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给你超乎想象的回馈。
      
      同属输入环节的是感知,二维平面的东西再怎么用透视的手法表面也终究不是完全立体的,所以旅行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东西。在安藤忠雄的《建筑家的二十岁》,贝聿铭和他都提到了要多看看这个世界,萨伏伊别墅即便你把立侧剖面图和多角度的图片全部了然于心,但当你看到它时,它会把更多的话语倾诉与你,光影的组合、角度的切换、甚至环境周围的味道,都是建筑的组成元素,纸媒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的,这就是为什么几块断壁残垣是最好的教材。而旅行也并非感知的唯一途径,建筑家是要热爱生活的,要能在生活里感知品味,虽然这颇有哲学家、诗人的感觉,但是建筑家又何尝不是哲学家、诗人呢,读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吧,你想要的任何东西生活都会赋予你。
      
      最后则是实践,若能去工作坊参加设计课是很好的,但是把平日的思考用手绘、模型、文字等方式总结出来也是另外一种输出。掌握软体必然是重要的,但要避免被软体所奴役,我见过玩参数化玩得出神入化的人,但丝毫不喜欢他们的设计,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空间本质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另外,表现手法可以是非常多样的,美国在招收M.Arch1的学生时,提到了针对未接受正规建筑学教育的同学,可以通过提交能够证明其视觉设计感、空间感作品,说明其对材料、介质等应用的经历,手工作品或富想象力作品。作品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形式:素描、摄影、绘画、雕塑,以及陶瓷、木质、金属材质作品。而在艺术的理解上,形态永远是最重要的,毕加索不就是这么出来的么。国立交通大学的张基义老师在讲建筑手绘的时候,让我们在两分钟内用一条连贯的线条勾勒出旁边同学的轮廓,结果发现大家的绘画居然都有浓郁的抽象派风格,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常常说,建筑学真的是一门非常辛苦的学科,没有足够的热情是难以坚持的。而建筑师大器晚成,这倒是很有道理的。
  •     如果你想让一面墙给人厚重的感觉,就要先保证墙本身够厚。
      如果你想让一个空间给人高耸的感觉,就要先保证它真的够高。
      
      进入空间的方式,影响了在该空间中的感受。
      
      三维里的虚实相生
      
      平面图展示的是建筑空间组织的逻辑性,剖面图则包含空间的情感体验。
      
      永远不要一开始就说:“好的,你从这里的入口进去”,除非,你想将你的观众催眠。 
      
      
  •      作为一名建筑师,必须要具备各个领域的相关知识,包括历史、艺术、社会学、物理学、心理学、材料学、符号学、政治发展等,而建筑师所设计出来的建筑要符合法律规范,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具备良好的抗震性,配备电梯和机械系统,同时还要满足使用者复杂多样的功能要求以及情感要求。
  •     虽然这本书已经看过很久,但现在还能马上说出好几条。相比很多理论书籍,它比较适合在自己没有思路的时候,随便翻翻。
      “美更多的来源于构图中各种元素的和谐组合,而不是元素本身。”这条是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美的是关系,而不是具体事物。。。
      很多时候做设计容易装牛角尖,偶尔翻翻这本书,还是有用的。
      不过一页就一句话,按量来说还是有点贵啊。
  •     内容简介
      
      《建筑师成长记录:学习建筑的101点体会》解答了101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建筑入门必须的知识。到弄清楚建筑设计过程中容易熟视无睹的问题。以一图一文的形式,将复杂的建筑学问题转化为卡通式的图解思考。将作者对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感悟轻松地表现出来。丝毫不枯燥。反而十分有趣。
      
      《建筑师成长记录:学习建筑的101点体会》不仅对于建筑学初学者非常有借鉴意义。对于许多成熟的建筑师和建筑学教师,可帮助其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返璞归真。
      
      媒体推荐
      
      即便一个简单的建筑,也是一种创造。建筑学的学习既吸引人又常令人迷惘:创造从何开始?设计怎样展开?问题如何深入?优劣如何比较?作者以简练生动的文字和图画。回答了学习建筑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有知识性的解疑,有技巧上的点拨。有设计方法上的指导。有思维方法上的启发……读起来颇有趣味。
      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开卷肯定有益。
      ——袁镔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建筑教育本身是一门纷繁复杂的艺术,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如何成了一名建筑师,而要让一群懵懂少年真正感悟建筑,往往需要花费教育者多年的心血。从事建筑教育的人不仅要有热情与毅力,更加需要努力从各种渠道继续深化对于建筑的理解。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热爱建筑教育的教师。同时也是一名职业建筑师。本书内容出自他对建筑设计及建筑教育持之以恒的思考,对从事建筑教育的人士深入浅出地理解建筑学和阐释建筑有很大帮助。
      ——仲德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希望你能把这本书一直放在书桌旁。这样你工作的时候就能够很方便地用到它;还希望你出门的时候能把它带在口袋里,这样你在乘公交车或是地铁时能阅读它来打发时间;当你遇到设计上的问题没有头绪时,随便翻翻它。说不定能够激发你的灵感。不管你对于这本书的内容怎么看。但我可以保证的是,在这里绝对没有絮絮叨叨。没有没完没了的条例和法规。你会充分享受拥有它的时光。
      ——马修•弗莱德里克
      
      书 评
      
      1
      
      初看这本书,似乎条条都是浅显的常识。然而,对于建筑学子和建筑师,这些常识最容易被忘记。尤其是头脑被各种惯例、规律、要求、规范、经验和理论填得太满,以至于没有给常识留下足够空间的时候。
      
      设计过程中,遇到困扰而无法推进时,翻翻这本书,再回味一下,自己忘掉了哪项常识。
      
      2
      
      此刻,我正面对着一打“小中见大”的成功实例苦苦思索:为什么这些实例的成功无法在我的项目里复制呢?
      
      旁边的草图纸上,那幢50米高的大楼显得仍然那么矮小。
      
      因为我忘掉了这个常识:
      
      如果你想让一面墙给人厚重的感觉,就要先保证墙本身够厚。
      如果你想让一个空间给人高耸的感觉,就要先保证它真的够高。——P33
      
      也因为,这座大楼座落于超高层林立的钢筋混凝土丛林中。
      
      其实我需要想的根本不是该如何“小中见大”,而是进一步去思考,难道只有显得高才能赋予这幢楼得体的尊严吗?
      
      同样,当你将各种美丽的山石和植物画满一个小庭院的图纸,想像其可能带来的美丽和震撼时,这句话也许同样会使你如梦初醒:
      
      我喜欢美丽的风景,但我更喜欢坐着来慢慢欣赏它。——P35
      
      3
      
      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不能满意于设计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你认为别人,包括很多成熟的建筑师,甚至大师,工作都不够负责任。
      
      当然,你更不相信书中的这句话:
      
      没有一个设计体系是或臻于完美。——P77
      
      于是,你扔掉了手中只画了几根十分精致完美的线条的半成品中。而这种半成品,在你的桌子上已经堆了很多。
      
      可能,还会更多。
      
      而当你翻到书的下一页的时候,你开始沉思了。
      
      这里引用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在《飞蛾之死》中的一段话:
      
      “一本名著的成功并不在于作者对错误的严格控制——事实上我们连最严重的错误都能容忍——而在于其思想的巨大说服力,正是这种让人折服的思想决定了他的成功。”——P78
      
      你想起了自己的经验,一部引人入胜的推理小说往往让你如此沉溺到悬念中而忘记了去追究情节是否真实。
      
      虽然这未必符合作者的本意。
      
      你的桌子上的半成品没有再增加,而且,有一张变成了成品。
      
      而你,仍然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了。
      
      4
      
      这本书中,有些说法看似无关紧要,但细品仍有其道理。比如:
      
      当你产生了一个概念、构图或一些未成形的想法时,应该先给它起个名字。诸如“吃了一半的油炸圈饼”、“被侵蚀的立方体”……这些带有寓意的名字能够提醒你自己正在创造的东西。——P100
      
      是不是太游戏了?有这个必要吗?但这能够保证设计深入到细部的时候有目标的约束,让细部强化而不是冲淡你的整体形式。
      
      书里面也有些被我们的教育所忽视了的简单技巧。虽然简单,却很有用。
      
      在进行项目汇报时,有效的方法是从整体的概述开始,再深入到细节。
      ……
      永远不要一开始就说:“好的,你从这里的入口进去”,除非,你想将你的观众催眠。——P57
      
      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设想,这是必要的专业训练,却被我们忽略了。
      有时我们把他人想得太聪明,聪明到能理所当然地理解我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有时又想得太愚蠢,以至于习惯用厚厚的包装来掩饰设计本身的贫乏。
      
      我们还常常绕来绕去,不知是想证明什么还是回避什么。也许我们相信高深莫测的语言会给我们的平庸罩上神圣的光环。
      
      听听这句话:
      
      如果你无法向你的祖母清楚地解释你的想法而让她理解,这说明你对于自己的项目掌握得还有所欠缺。——P48
      
      5
      
      这不是一本让你我在10秒内学会一切的书。这本书中的常识不能代替具体惯例、规律、要求、规范、经验和理论的学习。书里的很多内容,比如“少就是多”和“少即是枯燥”,也需要其他阅读帮助了解和领会。
      
      当专业积累足够多的时候,这本书的厚度似乎在增加,余味也更加丰富。提醒着我们那些容易被忘掉的常识。
      
  •     1. 由实体布置所生成的空间同实体同样重要,或者比实体更重要。
      
      2. 人们在积极空间中逗留,在消极空间中穿行。
      
      3. 场所感: 因建筑风格或特殊体验而令人难忘的场所空间。
      
      4. 进入建筑空间的方式深刻地印象到对我们在该空间中的感受。
      
      5. 引导与限制的手法可以丰富我们在建筑环境中的行为感受。
      
      6. 要事先设想好在特定空间内可能引发的活动或体验,然后设计一个空 间去适应和强化它。
      
      7. 空间设计的实质是功能的空间组织,而建筑师则另外需要赋予该空间以意义和灵性,让使用者突出某种感受。
      
      8. 建筑设计不仅包括空间组织和建筑材料包装,还需要理念去引导、组织客观活动信息。
      
      9. 构图需要考虑入口位置、空间层次、场地关系、核心区域、公共/私密空间、虚实空间等。
      
      10. 设计构思应有多元化的解释:窗子可以透光、观景、空间定位等;
      
      11. 工程处理的是客观事物本身,建筑关注的则是人和建筑间的关系。
      
      12. 设计需要在整体概念和具体细节间经常切换,才能有灵感出现。
      
      13. 解决问题最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自省,即思考考虑问题的方式。
      
      14. 用对比来强化建筑的特征。
      
      15. 不同方向/色彩代表不同的意义。
      
      16. 规则的静态空间让人驻留思考;不规则的动态空间激发探索欲。
      
      17. 平面图是空间的组织,剖面图则是空间的感受。
      
      18. 建筑是街道的外墙。
      
      19. 建筑设计阶段要把结构纳入考虑之中,通过将柱网纳入平面图。通过剖面图或透视图将空间纳入考虑。
      
      20. 美,来源于元素的和谐组合,而非元素本身;常见的组合有加、减、雕塑、抽象。
      
  •      这本书订到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书印刷的有多么独特,而是它竟然只有这么小这么薄的一本,里面的内容真要快读的话,上次厕所就可以全部搞定。于是我匆匆读过之后就把它放在一边了。
       后来有此上历史课,我没有带笔记本,就用纸记下了一些我想记的东西,回去再找笔记本做补充几天之后我发现我那天的笔记和其他同学相比大不一样,他们大多记录了老师强调的重点,而我记录了自己认为的难点。后来考试,很多同学说上面有很多根本没记过的东西,但是我的笔记本上基本都记下了。于是瞬间体会到了《建筑师成长记录:学习建筑的101点体会》这本小册子的意义何在。
       有些时候,重点对于你或者更多人来说并不一定是难点,很多重要的知识也许就是一句话,也许这句话老师只是随口带过。很多小发现,小技巧的确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为它只适合你一个人使用,但是如果你能记录下来,经过总结分析,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你在实践中更顺利的运用知识。这就是理论与技术的区别。
       就像书的前言说的,你不必要专门去阅读它,空闲的时候随手翻翻,你会发现书中的句子可能带给你意外的惊喜。也许你现在还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语句,但是某一天你重新阅读它时会发现因为最近发生的什么事,你终于理解了这句话,这就是学会的含义。
  •     其实 挺好的。
      带着朋友很高的推荐和豆油们的品论,我看了这本成长体会,说实话。很多东西写的很是实在,很多东西也说实话是些糟粕。
      
      暂且的说,挺好。
      
      其实 挺好的。
      带着朋友很高的推荐和豆油们的品论,我看了这本成长体会,说实话。很多东西写的很是实在,很多东西也说实话是些糟粕。
      
      暂且的说,挺好。
      
  •     12.03
      A dynamic composition encourages the eye to explore.Dynamic compositions are almost always asymmetrical.They can suggest activity,excitement,fun,movement,flow,aggression,and conflict.Less successful examples can be jarring or disorienting.
  •     許多建築書籍的通病. 就是喜歡引進某種哲思. 反弄得文本模糊不清. 概念不明. 但這本書卻能將建築設計重要的核心觀念. 簡單地表達出來....... Keep it Simple. 就代表對專業領域的透徹. 因為透徹. 才得以簡單表達... 這是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床頭書.
  •     文字很少,保罗的内容却很多,大多是都是我们最开始学习时候就知道了解的,可是随着之后的设计、工作会慢慢淡忘的东西,再次读到会感触更多,原来是我们把复杂的事情弄的更复杂,把原本最基础的原则抛到脑后啦。在不同时时间段去读这本书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会从不同的方面触动自己。。。我还是一个初学者,在建筑的领域理解不是很深刻,还处在慢慢消化的过程中。
  •     这是一本说建筑的书,但是其实可以推广到一切设计,我一个下午在从来没去的明大建筑图书馆里借到这本书,饥渴地匆忙翻完,记下来的也许不多,算是借着这本书思考了一个下午的设计吧,但愿全部能让潜意识给消化掉。
      里面的一句话:工程师关心的只是物体和物体的关系,而建筑师关心的则是人和物体的关系。换成设计师也一样成立。
      里面有各种认知论流派的总结:远古时期的接受神话,希腊罗马时期开始民主和科学的萌芽,中世纪时期所有真理都被宗教诠释,文艺复兴开始科学再次兴起,近现代工业革命后认为一切普遍的真理可以由科学方法论得出,后现代社会认为真理是相对而不可知的──很精辟。以及与此有关的两种看待建筑的视角:一种是认为建筑是普遍真理universal knowledge的真实表达,另一种认为建筑是一个故事,一个生活舞台而已。
      人和周围物体的关系真得很奇妙,在中国见多了火柴盒房子,然后在美国看到到处都是设计别致的别墅。中国房子和房子之间的空间小(书中称为positive space),是人们社交互动的地方;美国郊区的房子,虽然设计的好看,在外面晃荡还是没有中国街头的感觉的,因为房屋之间的空间是negative space。中国的感觉只有在美国城市找了──在城市里,不要郁闷摩天大楼基本上长得差不多样,其实城市的乐趣在于水泥森林之间的空地。房子的朝向,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的设计差异,建筑师的职责,我们对光线和空间的心理反应,甚至我们平时习惯的空间,都对我们对新的空间的感受有不同的影响。Alain de Botton说房子也有快乐和不快乐的区别的,生活在快乐的房子周围,人也会幸福些吧。我很喜欢建筑学把设计当成一门复杂的学问对待,而不像教育心理学一样试图用”科学方法论“研究教育如此复杂的事情──无法想像建筑学只研究各种形状对人心情的影响,所谓的建筑认知心理学?那一定很无聊…
  •     这本书才能算得上我专业英语的启蒙读物,,,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大学那什么专业英语课全是白瞎!
      
      当年考试中要默写单词:
      什么矩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多边形
      还有“穹顶上的采光亭”(不好意思这个千年不用破单词已经被我忘掉了!)
      
      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居然还是不知道“图底关系”的英文原词是什么,
      什么是form什么又是pattern,文献注释里ibid op. cit. 又是什么!
      那当初开那门课到底能用来干什么呢?!
      
      本来就是舶来品,说不定一直把误读当原版。
      我恨自己当傻子这么多年却还不自觉。
  •     过去曾经翻译一本书(也是我翻译的第一本书),建筑师感叹:随着自己项目建筑规模的增大,当功能、流线等一切变得错综复杂,最终影响和挑战构思时,设计过程仿佛化作同一场两人共同参与的交际舞,制约你的对手同时是你的合作者。——阿德里安•卢基尼
      设计是寻求和展示更美好的生活的过程,如同“建筑”一词,在英文中有三个对应的字“Architecture”“Building”“Construction”(秦佑国先生课堂),人们人们住在房子“building”里,房子有着坚实的结构“construction”,但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生活在建筑 “Architecture”中。“建筑”和“园林”更多指的是人们梦想中的栖息之所。
      尽管人们都力求完美的生活和婚姻,但可能“毫无波折的生活”和一场“没有纠纷的婚姻”都不见得有多么精彩。因此人们将设计作为一种手段,教人们力求争取“无憾”的生存环境,但实际上有些建筑正是在缺憾之中找到了“完美”。
      一直认为崔光海博士是我学习和工作过程直接接触过的最优秀的设计师之一,一次他对我描述亲临诸位国际大师作品感受时,竟用到了“佛”与“罗汉”的境界来区分那些大师的水平。也同时让我想起了建筑作为“世界遗产”“城市精品”和“设计产品”的区分与联系。倘若某些登峰造极的大师作品作为“遗产”映现了人们不同方向的终极梦想,并不是因为哪些作品矗立在毫无瑕疵的环境中,而是因为作品完美地回应了环境的缺憾,才能达到“涅槃”的境界。
      一次同学聚会上,一位小有成就的师兄放了自己参与的奥运项目图片,不由使我十分敬仰;然而几天后,当我真正在公路旁看到那座建筑时,敬仰之情一下子打了很大折扣。城市的喧嚣背景和北京冬天的灰色使那些在表现图绿荫下亭亭玉立的建筑建起后变得十分古怪。联想到当下的中国,既可以被称作外国建筑大师的实验场,但也同时成为了将大师的神奇传说染上一丝灰尘的酱缸。那种过于完美的背景下产生的方案自然,不能适应充满尘嚣的中国城市环境,也无法从到处大大咧咧的中国工地上诞生。
      从西班牙走到荷兰,可以强烈地感到了两种各有缺憾的文化所孕育的建筑之特色。浪漫的西班牙建筑,如戈地和卡拉特拉瓦等人的设计,尽显其手工工业之魅力;而严谨安逸的荷兰建筑,则如同丹纳笔下对尼德兰人的描述,彰显其现代化机械加工制造能力。不禁想起原来上学时一位老先生所言“尽管瑞士人在用制造手表的技术制造砖头,中国人也能用制造砖头的技术制造手表”。中国古代建筑的弯檐斗角,是否也在刻意将当时施工的缺憾转化为一种形态上的美感呢?遗憾的是,到了现代这种中国的缺憾之美一直没有在中国建筑师的作品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     作者的语言充满了机智与幽默,
      能给你灵感与智慧,
      能帮助初学者,将厚厚的建筑理论,变成薄薄的口袋书。
      也能帮助成熟的建筑师,抛开纠结的、纷繁复杂的条条框框,直击最朴素的建筑思想。
      
      
  •   在我选择自学建筑之路的开始,很幸运见到很多鼓励,这条自学之路很难,但世间万事很少有一定不可能实现的事,看的终究还是有多热爱。
  •   每次看到单纯,我就羞愧。
    我可以去史了。
  •   寄过来借我读吧……
  •   ……你又不做这行
  •   原版书从哪里能买的到啊?
  •   原版哪有啊,,,,,我只有中文版的。。。
  •   大学的专业英语课白瞎……强烈同意!
  •   图底关系的英文原词是什么?
  •   请解释
  •   很喜欢,但是中国设计师也有许多的无奈.不仅想成就自己的梦想还是要掺进当权者的意愿和审美.
  •   在只有娱乐圈的香港有了beyond,在被排挤的国度中游走,克里斯朵夫渐臻佳境,我认为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隐忍,无奈,至少是我,总是在隐忍和放肆中笑傲江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