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

出版时间:2003年  出版社:一方出版  作者:高全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內容大要:::
1.本書是作者參加張愛玲的海葬葬禮之後,有感坊間滿籮盛筐的張論裡,疏漏與錯讀競相奪目,於是花了七年的時間,完成了這本包括19篇文章的作品。
2. 作者以不同於一般文學評論者的獨特視角,帶我們從小腳與鴉片這兩種民族陋俗來理解〈金鎖記〉;自藝術距離的角度去斟酌《怨女》;以歷史情境重估「上海孤島」觀念與後殖民張論的貢獻與限制;用政治與非政治的方法欣賞《秧歌》;藉西方與中國小說的影響追蹤《十八春》與《半生緣》的同源共根性;從科幻小說的視角捕捉張愛玲文學多采多姿的時間印象;並藉由張愛玲的文學理念、美國法律與社會背景的諸多角度回顧海葬爭議。
3.作者還訪問了與張愛玲關係密切的前香港美新處處長麥卡錫先生,釐清有關《赤地之戀》一書之創作自發性的爭論。書中並譯介了張愛玲尚未發表的一封信函,說明張為何不能完成英譯本《海上花》的原委,以及張晚年徙居不定的生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林以亮《私语张爱玲》补遗
      作者:高全之
      
      一九八七年三月香港:
      
      《明报月刊》林以亮〈私语张爱玲〉目前仍为最早的,值得参考的,张爱玲英文作品闯荡英美的概述记录。然而该文确有未尽周详,可予补遗的余地。
      
      《秧歌》英文版在美国旗开得胜,诚如〈私语〉所言:「好评潮涌」。美国纽约威尔逊公司自一九○五年开始,每年出版年度性的大部头的书评文摘,近百年来,历久不衰。该公司一九五六年出版的《一九五五年书评文摘》列了八篇有关《秧歌》英文版的书评,其中《纽约时报》部分仅提一九五五年四月三日一篇。〈私语〉说该报有两篇。由于《书评文摘》网罗了〈私语〉忆述的所有其他书评,所以总计至少九篇书评,多于《书评文摘》的八篇,〈私语〉的五篇。
      
      美国书评界评《秧歌》
      
      《书评文摘》每年都选择性简介受评书籍,文字大都精短。《秧歌》书介仅寥寥数语:「今日中国的故事。场景为小农村,主题是共产新政权如何影响了一个农夫的家庭。」为了浓缩篇幅,有些书评仅列文目。八篇《秧歌》书评,只有五篇兼具文摘。今日读之,虽因节录而难免断章取义之虞,却仍可藉此而一瞥当时美国书评界的《秧歌》体会。全译如下。
      
      二月一日,纽约《可克斯书店服务会报》:「推荐这本涵涉鲜为人知主题的优秀小说。」
      四月三日,《纽约时报》:「极佳的精短的长篇小说......张爱玲既是共产中国隐密世界的透察的评论者,也为令人兴奋的新起的艺术家,我们殷切希望再度读到她的作品。」
      五月一日,《纽约图书馆杂志》:「张小姐是成功的中文剧作家与短篇小说家,曾为美国新闻处做过可观的翻译工作,中译了两部美国长篇小说。这本动人而谦实的小书是她首部英语作品,文笔精鍊,或会令我们许多英文母语读者大为钦羡。更重要的,本书展示了她做为小说家的诚挚与技巧。」
      五月二十一日,《星期六文学评论》:「如以通俗剧视之,则属讽刺型。可能是目前最近真实的,中国共产党统治下生活的长篇小说。」
      七月份《威斯康辛图书馆会报》:「张小姐并未耽溺于政治演说。她的同情甚至延伸至地方党部领导,那人比属下更为受制于他所管理的制度里。她笔下的剧作家,在饥荒与暴政里卑鄙尝试假造激情史诗式的政改成功,既可笑亦可悲。这是个好故事,诚为精敏与忠实的报导。」
      〈私语〉说:「至于短篇小说和论文,发表过的仅为’Stale Mates’(后译成中文为〈五四遗事〉)和 ‘A Return to the Fron-tier’,都登载于The Reporter杂志。」
      《记者》双周刊(The Reporter)停刊于一九六八年六月。’Stale Mates’ 刊于一九五六年九月二十日那期。编者特别于〈人事缘由〉(相当于常见的「编者的话」)介绍张爱玲:「张爱玲写的短篇故事发生于中国历史介于两极之间的时段,一边是建立于封建与满清传统上的旧秩序,一边是毛泽东的新规制。那是国民党的黄金时期,许多自由突然来到中国。其中一种即男人选择妻子的自由。张小姐于一九五二年离开生长的上海,曾于中国杂志发表过短篇故事与其他文章。她于一九五五年来美,同年出版她第一部英文长篇小说《秧歌》。」
      
      〈五四遗事〉讥讽当时的多妻主义
      
      〈五四遗事〉刊于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日台北《文学杂志》。同期《文学杂志》另外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为林文月〈曹操为人及其作品〉。此非张爱玲发表于《文学杂志》的唯一作品。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日那期挂头牌的,即张爱玲译〈海明威论〉,长达二十四页,算是篇佚文。这期另外值得一读的文章是毛子水〈文学和书〉。
      
      〈私语〉说张爱玲先写英文,再写中文〈五四遗事〉。此项信息或能帮助解读中文篇名。英文副题是A Short Story Set in the Time When
      Love Came to
      China,所以英文篇名意译:「失却生命活力的伴侣们酖酖爱情莅临中国那时所发生的短篇故事」。「爱情」指自由恋爱,语意调侃。故事时空背景的强调甚明。如果这个意译可予成立,中文篇名「五四遗事」亦偏重于「发生于五四之后的事」,而非「五四造成的事」,作者无意追究五四与中国新旧婚制变迁是否具有绝对性的历史因果关系。
      
      中文篇名提到五四的理由,除了藉此历史事件标明时空坐标之外,也在谐谑故事里的文艺青年。作者自立营生很早,大概觉得那些星星月亮的文艺青年蛮可笑。轻松的笔调,承认而且讥讽当时青年男女接受多妻主义。这种解读或能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的历史常识。新文化运动虽然在五四事件之后才有系统性的扩大发展,然而确实在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之前已经萌芽。此为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的提法。一九七九年六月台北联经版《我参加了五四运动》里,张杰人女士受访,明白主张新文化运动在五四事件之前已现端倪,并以当时上海务本女中自行出版期刊的诉求为证据之一:「在要求『大学开女禁』的大前提下,大声疾呼『争取男女平等,争取教育平等,反对买卖式婚姻』。」可见在五四事件之前,婚制变迁的社会推动力量岂仅暗潮汹涌的闺怨而已,高中女生就能公然表态。
      
      《怨女》英文版 受西方冷淡对待
      
      〈回到前方〉(A Return to the Frontier)一九六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在《记者》双周刊发表时,编者已不再添增作者简介。查遍美国两套自一九○○年开始发行,具有逾百年历史的大部头书,《读者期刊指南》与《散论与一般文学索引》,证实自一九五五至一九九五年,张爱玲发表的英文短篇小说或散文,就仅前引两篇。值得注意〈私语〉措词为「短篇小说和论文」。〈回到前方〉属游记,并非论文。〈私语〉似乎有意兼顾到张爱玲服务于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期间的中共研究。那些研究「论文」大概也未得发表。
      
      一九六七年《怨女》英文版在英国出版。一九六七之后十年,每年一大册的美国《书评文摘》,完全没有相关的书评。一九九八年《怨女》与《秧歌》英文版由美国加州大学重印出版。《书评文摘》迄今仍无相关书评的记录。一九九八年美国《纽约时报》出版《世纪好书酖酖百年来的作者、思维、文学》,选刊该报书评,有关《秧歌》英文版的书评落榜。
      
      如〈私语〉所云,除了昙花一现的《秧歌》书评热潮之外,美国书评界与书市冷淡对待张爱玲英文作品。然而赖夏志清一九六一年英文巨着《中国现代小说史》专章讨论张爱玲之功,张爱玲开始进入美国的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学术讨论细水长流。一九七五年出版的《一九七○酖一九七四,散论与一般文学索引》,终于因为夏着而补列了张爱玲。〈私语〉提到〈金锁记〉英译,未及说明那个英文版收入夏志清(一九七一)和刘绍铭(一九八一)各别编辑的英文中国小说选集里。英文学术论文涉及中国文学而讨论张爱玲已不再是新奇事件。张爱玲的文学地位不会因其英文作品在英美书市受挫而消失。一九九五年九月十三日《纽约时报》与同年九月十六日《洛杉矶时报》都有张爱玲过世的噩讯。后者颇能反应这种实力雄厚的情况:
       张爱玲享年七十四岁,广受欢迎的中国小说家。作品风靡台港读者,最近才在中国大陆解禁。晚年隐居洛杉矶。张女士原籍上海,作品经常批判共产主义。一九四三年中篇小说〈金锁记〉奠定文学成就。她最受欢迎的长篇为《秧歌》,一九五四,以及《赤地之恋》,一九五六。作品如〈倾城之恋〉、《怨女》、〈红玫瑰白玫瑰〉,曾拍成电影。文评家特别赞赏她早期短篇故事。南加大东亚语文学系张错教授说,张女士非比寻常,如果不是生逢国共政治分裂之际,必然已经赢得诺贝尔奖。遗体于九月八日发现。自然原因死亡。
      暂且不谈诺贝尔文学奖。我们至少可以借助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重要性的认知,把她从美国本土的其他少数族裔作家区分出来。虽然单语的英文读者仍依凭张爱玲当年在美国借以谋生的英文作品来认识她,他们必须了解作者的格局远远超过了这些作品,作者的历史性身分绝非仅为亚裔英语作家。近年美国大学与中学教育鼓励接触传统经典文学以外的非主流与边缘文学。然而张爱玲的英文作品貌似英美文学的非主流或边缘,实可能为中国现代文学主流或经典的外延。尊容侧影,庞然冰山露于水面的一角。如王德威为《秧歌》与《怨女》英文版各别写的导论所示,英语读者评读与观想的参考系统必须跳出西方,兼顾东方。
      
      主流非主流。本土性流放型。大众文学小众文学。经典作品边缘作品。张爱玲的中文文学成就,帮助她跨越文化与国界之后,少受些类别框限的折磨。
  •     战时上海张爱玲:分辨《等》的荆刺与梁木
      ◎高全之(旅美独立学人)
      
      内容提要:本文呈现对于《等》的版本研究,首度认证这篇小说的善本,并讨论这个故事使用两个近代中国政治人名的理由。《等》的战时上海生态或许是片面的、局部的快照,然而它记录了张爱玲在当时该地的一种繁复心情。那不是持才傲物、不可一世的骄姿,亦非忽视国难、卖国求荣的无耻。直言无讳就是故作姿态。寄情于字里行间才现其难言之苦。本文企图在这篇小说里揣摩战时上海张爱玲未曾明确表白的心境。
      
      关键词:版本研究、社会写实、以人为镜、抒情言志、指涉对象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此立文之本源也。
      ——刘勰【1】
      
      一
      
      懵懂无知,所以没有期望,未曾寻找,更别说等待。然后突然收到两篇张爱玲《等》英译复印件【2】。这下子发现几个版本比较阅读真有意思。《等》发表于1944年上海杂志月刊。《有几句话同读者说》说明本篇小说经过增删才收入1946年11月上海山河图书公司出版的《传奇增订本》。根据陈子善教授赐赠的影本,我们确知现行安徽文艺出版社四卷本张爱玲文集所收即传奇增订本》的版本,台北皇冠出版社《张爱玲全集》所收即1954年7月香港天风出版社《张爱玲短篇小说集》的版本。
      
      我曾在《小艾》版本讨论里提到安徽版编辑擅自改动文字【3】。《等》有类似事例。庞松龄把嘴里的香烟交给庞太太。庞太太接过来呼着。安徽版改“呼”为“吸”。《传奇》增订本、天风版、皇冠版都用“呼”。没有必要变更。理由有二。其一,呼着重于烟雾之释放与迷漫,制造视觉效果。其二,庞先生吃完汤圆,取回再吸同一根烟,所以两次交接,庞太太的任务是维续燃烧那根烟。“呼”或许暗示她不在享受烟味。且比较莫言《丰乳肥臀》大掌柜司马亭“从车夫手中夺过烟斗,很香地抽了几口”。那种抽烟的生理需要的可能,是张爱玲这个不大寻常的“呼”字所刻意避免的。
      
      等的两个英译版本是:
      
      1.简称“五七版”
      
      Orient Review and Literary Digest. Ed. Alfred Schenkman and P. La1. India: Ca1cutta,1957. 42-50.
      
      2.简称“六一版”
      
      New ChineseStories: Twelve Short Stories by Contemporary Chinese Writers. Ed. and trans. Lucian Wu. Taipei: Heritage PresS, 1961. 63-83.
      
      下图归纳各种版本的年份与时序。
      
      
      中文版:
      
      旧版
      《杂志》月刊版,1944
      
      《传奇》增订版,1946
      安徽版,1992
      
      今版
      天风版,1954
      皇冠版,1968
      
      英文版:
      
      五七版,1957
      六一版,1961
      
      
      我们确知等初次收入文集是《传奇增订本》。《传奇》收十个短篇小说,《传奇增订本》加入以下七篇:《留情》、《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桂花蒸 阿小悲秋》、《中国的日夜》以及《有几句话同读者说》【4】。
      
      《等》的英译名为“Little Finger Up”。六一版配合该书小说中英篇名并列的统一形式,把这篇英译小说的篇名中译为“扶正”。“等”演变为“扶正”。
      
      五七与六一两版诸多差异之一,乃后者在故事前头加了作者简介。简介共四段文字。由于五七版的存在,简介第四段其实是错的:“此为《扶正》首度见诸刊物。”(暂译,原文是:This marks the first appearance in print of "Little Finger Up".)庄信正说张爱玲为吴鲁芹所编 New Chinese Stories 英译 “Little Finger Up”,指六一版【5】。为连环错误。早先已有五七版,约四年之后的六一版不可能是特别为吴鲁芹所编文选而翻译的。
      
      那篇英文作者简介的前三段,重现于聂华苓编译的英文小说选集,放在张爱玲自译《桂花蒸 阿小悲秋》的前头,乃较短的作者简介【6】。
      
      本文第二节回顾论者已注意到的政治人名镶嵌。第三节讨论文题翻新,注释以及情节增删。英文版怎样帮助我们赏读中文版?第四节认证善本。我们应该根据何种准则来评选善本?第五节总结全文。我们是否答复了这个问题:这个单一场景(候诊室)与短暂时段(同日里几个小时)的故事何以值得细嚼慢咽?
      
      二
      
      在《等》的版本演进历史里,最抢眼的特点可能是两个近代中国政治人物名字的运用:蒋介石与周佛海。我们先探清他们如何在几种版本里消长,再进一步追问两位出现在这篇小说的理由。
      
      话得说在前头:相提并论这两个名字,完全是因应小说讨论之需要,绝非无视于他们在中国近代史重要性悬殊的事实。
      
      先说蒋。旧版与皇冠版最醒目的差别是:前者两度提”蒋先生”,后者改为“上面”与完全讳言。五七版不但恢复两次直指,而且在首度点名处特意为英语读者加个脚注,说明意指“蒋介石总统”。六一版再生顾忌,改直话直说为“某人”与“政府”。五七版唯一的脚注在六一版里消失。本文第三节将简略讨论六一版添增的三个脚注。
      
      忌讳之有无与各版发表环境有关。《杂志》月刊的1944近所谓“和平政府”,《传奇增订本》的1946可能尚无国民政府严控。现行的安徽版当然没有隐藏之理由。五七版发表于印行于国外(印度)的英文月刊,无文纲之忧。天风版发行于香港,皇冠版与六一版出自台湾,都需要自我约束。
      
      五七版最能畅所欲言。如下图所示,自此版始,六一版跟进,改“朱先生”为“周先生”。《色,戒》明言周佛海。《等》的两个英译版暗指周佛海?相当可能。两版在庞松龄那段结束于“他们从来不敢怎样——”的话之后,加了这两句:“大家都知道周先生是傀儡政府里的要员。周先生需要庞先生医疗,每天派私家车来接,当然有助于庞的声誉。”(暂译)
      
      
      旧版:蒋先生、朱公馆、朱先生
      
      今版:“上面”、朱先生
      
      五七版:蒋先生(脚注:蒋介石总统)、周先生
      
      六一版:“某人”、“政府”、周先生
      
      
      检视英译文字增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庞朱(庞周)关系。中文版里庞松龄不厌其烦讲述朱先生下午两个钟头读书内容:从国文开始,一直数说到翻译的外国文。英译在缩短的研究科目陈述之前,赫然从叙事者立场加这句解释:“很多人都晓得周先生吸鸦片,偏偏庞不知道。”(暂译,原文是:It was common knowledge that Mr.Chou smoke dopium, but he didn't know about his other habits.)此项变动显然是掀底。中文版里庞松龄详述朱先生好学细节,意在吹嘘两人交情深厚,其实满口胡言。英译有意清楚交代这项中文版未必有效传递了的讯息,毅然直截了当指出庞的浮夸与无知。周佛海是否在真实世界里吸食鸦片并不重要。英文版的预设读者为英语读者。说和平政府要员具有烟瘾,或可增加故事的异国情调。当然那个“我的朋友胡适之”的毛病并非上海沦陷区的特色。值得一读的社会写实作品总会携带不受特殊时空限制的东西,与读者的生活经验产生联结。
      
      举个例子。2010年5月9日美国洛城时报(第E9页)有篇编辑兼传记作家牛顿(Jim Newton)写的书评,质疑历史学者安捕鲁斯(Stephen Ambrose)一共三本颇负盛名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传记。除了诸如数据来源不明,剽窃他人文章种种缺失之外,验核者追查脚注里九回做传者与传主会谈,只能证实两起确曾发生,七次查无实据。由于艾森豪威尔总统生前巨细靡遗记录自己每日议程,很难想象艾森豪威尔会漏记他们两人见面。牛顿认为做传者过度渲染了自己与传主的私谊。虽然此非太大的个性缺失,庞中医他乡遇故知,理应一记。
      
      在宏观阅读的视野里,我们似乎可以确认张爱玲的意图。无论此项最终抉择是否最初动念,只要没有政治牵绊,《等》刻意要点明蒋周两人。
      
      前文提到异国情调当然不能充当中文版明言蒋的理由。所以我们仍需追问这个故事指名道姓政治人物的道理。可能的答案之一,是张爱玲小说社会写实的执着。除了类如时间旅行那种科幻想象的尝试之外,张爱玲小说创作大多属于社会写实类别。虽然许多成功的作品已经具有跨时越域的宇宙性,故事总是在读者可以认证的时空里运作。作者的选项变成了作品的特色。
      
      我曾指出除了《小艾》的无产阶级文学实验之外,张爱玲点名蒋介石的作品,如《赤地之恋》,都没有恶意辱骂【7】。现在我们并读多种《等》的版本,仍然维持那项结论。《等》各种版本指名蒋的人,是担心丈夫另娶当时所谓“重庆夫人”的奚太太,并非叙事者(作者)。战时蒋介石是否亲自下令,要与妻子分离两年以上的重庆公务人员再娶,仍然待考。如果查证出肯定的史实,即作者社会写实另项例证。如果无从验实,正好说明动机或许各异,奚太太与庞松龄同样胡言乱语。所以两条出路都有文学的合理性。
      
      在小说里提名众所皆知的政治人物,有助于固定故事时空坐标位置。举个例子说明这种写作策略。我们知道张爱玲曾受美国小说家马宽德(John P. Marquand)影响【8】。马宽德数度在自己长篇小说前言里提醒读者不要对号入座故事里虚构的角色人物,并至少两次提到制造故事与特定时空环境紧密关系的一种方法:
      
      
      这部长篇小说的目的之一,是描绘过去几年美国生活的某些层面为了创造现实的假象,用了好些举国皆知的人名,虽然这些名人没有出现于任何故事场景里【9】。
      
      这部长篇小说企图描绘现代生活某些层面,希望所捕捉的层面足够逼真,让读者觉得熟悉。为了创造这个假象,用了某些广为人知的人名,特别用于人物对话里,虽然这些名人无一实际出现于任何故事场景里【10】。
      
      
      张爱玲小说借用名人姓名的企图与效果,和马宽德相近。我们会提这篇小说社会写实的其它例证,以及这些确认的重要意义。中英版皆用同句话收尾:“生命自顾自走过去了。”这个故事始终关切个人无从控制的人生状况,以及与其相关的无奈。英文版较中文版短,涵盖面较小,文题遂因应那些缩减而变更。作者曾说自己的短篇大都比别人的要长些【11】,所以裁删或与预期的发表环境或读者有关,恐怕过长会引起接受的困难,绝非中文版出现漫枝芜叶的缺陷。
      
      三
      
      我们现在简要归纳中英版的各自表述。
      
      《等》与其它几个单字为名的经典短篇同样一字多义。黄春明《锣》、《癣》,鲁迅《药》、《坟》。“等”源自候诊室实际的静态动作。奚太太盼与在重庆工作的先生重聚。童太太期待花心的丈夫回心转意。阿芳希冀男朋友追求。所以“等”是她们当下生命状态之一面。尤其甚者,寻求物理治疗的男女老少或已展现了沦陷区小角落的众生相。我们确知故事发生于1944年,因为六一版添的脚注之一,解释十块钱过桥费在1944年约是美金八毛。当为1961年的美金币值。庞氏夫妇笑称要看死人多些的战争片,庞松龄甚至说中国战场死伤人数比不上“俄国俱乐部放映的实地拍摄的战争影片”。我们必需为此略做说明。
      
      近年的中日战争研究已确认日本一度有效掩藏暴行。1997年张纯如(Iris Chang)南京大屠杀清楚说明日人遮丑【12】。1999年美国学者几步泥(Frank Gibney)为本多胜一(Katsuichi Honda)《南京大屠杀——一个日本新闻工作者面对日本国耻》英译本写导论,多所匡正张纯如着作若干细节,揭橥战时战后日人并非全数支持日军暴行之事实,并试行解释日军疯狂失控种种缘由。然而就战时日军对外封锁新闻报导则无疑义。【13】
      
      所以《等》写当时上海市民遭受蒙骗,确为社会写实另例。与张爱玲几个土改故事一样,我们已可确言这段描写经得起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考验,与历史情况相当接近。战时上海战讯封闭,与本文第四节即将提及的“小弄堂的和平”息息相关。《等》角色对话提及沦陷区生活的几种限制,至少两度说到时局平定之后要怎样怎样,所以期望战争结束已是公众谈天内容。可见“等”也是当时上海居民苟延残喘的一种生态,一种身心疲惫的停滞。
      
      所以中文版由近而远,渐次呈现三种等的模式。第一种(候诊)乃演出舞台,有可预见的终结与期限。第二种(婚姻问题)离开那个舞台,进入当事人的生活。第三种(和平想望)摆脱个人,变成群体或社会的战争耗损经验。后两种在故事尾端已经意味漫长无尽头,因为等的结局超出个人掌控。
      
      两个英文版题目相同。直译那个另有所图的篇名:“翘起小拇指”。意指高氏夫妇离场之后,英文版添加的一段文字:(暂译)他们走后,一位妇人小心谨慎问:“那位是高太太吗?”阿妹[译注:即中文版阿芳]煞有介事翘起个小拇指。“我就猜着了,”那妇人说,“我当然希望正牌的高太太举动不会那么轻浮。”
      
      “轻浮”原文是cheap,当不做吝啬解。译为“廉价”也成。大概指姨太太在公众场合照顾高先生,动作过度亲热了些。是个醋劲冲天的道德评论。第二个英文版(六一版)为新的题目加脚注:“举起小拇指乃一般人都了解的,意指姨太太的手势。”(暂译)前文已提过,新的中文篇名首度露面于此版:“扶正”。所以那位姨太太得到扶正,执行妻职。顺便提六一版另一脚注:童太太话里的“血滴子”。批注说童太太看过连续演出的血滴子平剧,所以熟悉那些受命于雍正皇帝的杀手典故。
      
      “扶正”焦点乃中国婚制。作者藉此提醒英语读者注意日上中天(姨太太)、失势(童太太)、担心失宠(奚太太),以及乏人问津(阿芳)。由于题旨别有怀抱,所以扶正裁减若干情节:王太太、包太太、女仆领着的小孩、拔号的少爷,以及战争电影讨论。这些情节虽就婚制而言无关紧要,可就候诊群众角度看来都恰适其分,因为它们拉长了(奚太太)等侯的时间,并允许男女老少市民参与的联想,涵盖面不再限于婚制,强调那是沦陷市民的写照。
      
      英译的策略,除了前文所述添句加注以明朗化细节,以及削除情节而缩小题旨,并没有改变角色戏份平分秋色的局面。这个故事相当特殊:没有鹤立鸡群,格外突出的单一角色。庞中医一家招待着病患群,姨太太面对婚姻出了问题的太太们,童太太与奚太太旗鼓相当,在在相互冲消一枝独大的可能。唐文标大概没见过英文版,总归读到中文版。他绘制张爱玲小说人物图表,洋洋洒洒分级归类约四十个角色,偏偏《等》落榜【14】。唐文标无从挑选,因为本篇小说没有单一突出的人物。《等》前后版本群龙无首绝非残章败笔。角色相互制衡的现象重重叠叠,凸显出这个故事重点不在于角色个人,要紧的是他们所代表的那个群体。作者在战时上海择一边角拍个快照,刻意不设高潮,毋庸悬疑。本文第四节将试提这个写法的寓意。
      
      四
      
      既然无从回避,容我们试答何者为善本的问题。虽然如前文所述,英文版确实可以帮助我们体会中文版或未交代清楚的几个细节,而且英文版(五七版)“如愿”直写两个政治人名,我们建议中文版较好。
      
      必须特别说明,我们坚持小说优劣难以题旨“大”“小”来定夺。前文已经指出《等》比《扶正》涵盖面广,然而那不是我们择其为优的依据。基于以下四项理由,我们认为中文版文字胜出:人名、方言、气氛以及语调。其中以语调最为重要。
      
      先说人名。张爱玲小说人物姓名时寓深意。《留情》那位可资依靠的丈夫姓米,米饭的米。《色,戒》那位无可信赖的男人姓易,变易的易。《等》带着姨太太的男士姓高,高高在上的高;童太太的姓氏与她“像百子图里古中国的男孩”有关;奚太太的姓氏暗示着奚落的社会地位,因为阿芳听过传闻,胆敢主动探询奚先生在重庆另筑新巢的谣言;庞松龄三个字暗示健康长寿,简直像个医生行业的艺名。《扶正》无从译出这些名字游戏。高先生:Mr.Kao,童太太:Mrs.Ho,奚太太:Mrs.Yu,庞先生:Mr.Peng。全都乏善可陈。
      
      再说方言。庞先生说警察不敢收大官座车过桥费。庞太太接口说:”招子亮嗳!”英译为:“嗳,那些警察眼睛亮得很。”(暂译)原文黑话的江湖气息没译出来。童太太话里那句“他们一家门”,意思是“他们一家人”,是上海方言。英译删掉包括这句在内的吃光小菜那段,然后加了两句话解释老头子闯了什么样的祸。方言使用不易适切。这句“一家门”蛮好。弃之可惜。
      
      举例说明文字制造气氛的重要。中文版里童太太出场,张爱玲用了强词夺理而又字字得体的漂亮中文:“外面又来了个五六十岁略带乡气的太太……现在胖了,显得脓包,全仗脑后的‘一点红’红宝簪子,两耳菜豆大的翡翠耳坠,与嘴里的两颗金牙,把她的一个人四面支柱起来,有了着落。”英译相当流利,胖了那句译为:“had grown bloated and shapeless”,意思是身体胖得肿胀,没了姣好身材。肿胀有扩张浮升之暗示,所以依赖随身饰物(包括金牙)钉住,使她稳当着地。英文是:“to pin her down and keep her in place”。
      
      两种写法都滑稽有理。差别在垂直动向。我们各别梳理下。高尊低卑乃约定俗成的认知。我们常用类如”上”风或”下”风来形容强势与弱势。当那个秩序受压而勉强维持之时,受害者可借外力反抗,所以中文版饰物把垂降的肥胖身体硬撑起来。相反的,童太太极度生气,忍无可忍,肥肿像气得要爆炸那样,所以英文版用饰物把浮涨的躯壳向下钉牢。问题来了:究竟哪种写法较好?
      
      中文版好些。理由很简单:愤怒是童太太特点,受害是故事里几个角色共性。童太太奚太太婚姻出了问题,沦陷区居民受外敌压抑,都需要外力帮助向上支撑。本文第三节已指出,就戏份分配的情况看来,中英诸版都是角色族群重于角色个人的局面。能够字字不忘小说所欲呈现的大大小小的困境与委屈,整体气氛更能凝聚一致。
      
      借着小说语调,《等》比《扶正》更为透露了作者在历史情境里的特殊心情。英译删掉王太太与包太太,放弃挖苦她们的文字,其实是种损失。我们个别梳理一下。王太太“嘴上有定定的微笑,小弄堂的和平”。晓得弄堂之外天地广阔,才会言其格局狭小。了解战争凶残无情,因而取笑苟且偷安的平静。这句“小弄堂的和平”相当妥切叙述着沦陷区偶得的,或许受到蒙骗的,片刻安宁。包太太“长得丑,冬瓜脸,卡通画里的环眼,下坠的肉鼻子;因为从来就没有好看过”。这段文字可以与其它取笑角色长相与困境的笔墨共同烘托出讥诮的语调。嘲弄发自作者,《等》以及其它许多张爱玲小说,在对话与角色思绪流动之外,叙事者与作者几乎等同。迟至类如《小团圆》的作品,张爱玲才开始赋予叙事者特殊感知或个性,在作者与叙事之间产生分隔。
      《等》的叙事者与作者难分,因为作者曾为战时上海市民之一,恐怕难以置身事外,或也是这个故事种种讽刺的对象。输送与收受两头忙碌,写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故事。那点清醒是什么?我们试用以人为镜的方法答问。《圣经·马太福音》第七章:“为甚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张爱玲同时看见他人眼里荆刺与自己眼中梁木。《等》挑剔角色的诸多缺点与困境,稍做转型,就反射到作者身上。无知(庞氏夫妇)、愤怒(童太太)、怨懑(奚太太)、卑微(王太太)、丑相(包太太)、落单(庞小姐),皆荆刺或化身。其梁木或本尊岂非作者一时蒙在鼓里,或已然知悉却难以表态关切的,中国战场军民惨烈伤亡情况?那梁木也是她身陷上海的心情:看谁都不顺眼的那种烦躁与郁闷,企盼时局平静的急切,婚事欠稳的忧虑,以及自己于国事百无一用的窝囊。《等》间接迂回,与沈从文单字为题短篇《躁》直叙类似或较简单的情绪,自有高下之别。
      
      现在我们重读这个故事坚持的尾句:生命自顾自走过去了。它未曾失之过白。那句话充沛的同情平衡着显着的讥诮,效果是挖苦而兼顾厚道,甚至稍许夹带喜感。藉此,作者确定了叙事者不具令读者生厌的优越感。当然那是叙事的定调,喜感并非各人等候的结果。此与阎连科《受活》以荒谬喜剧做为等候结局大为不同。那故事里茅枝具延安经历,热衷新中国改革,促使受活庄成为双槐县柏树子区管治的一个下属单位。因为连绵不断的政治运动与灾难,茅枝开始要求退管,恢复县治之外的独立运作。茅枝一再与县长周旋,几十年过了,人都七十多岁了,终得获准,才突然安详微笑死去。那也是一种等。等候期间偶而还有表态上诉的机会,最后愿望达成,可见作者并未灰心于中国政治,因为政管竟然会有松绑的可能。
      
      五
      
      维持公众或个人等候的状态,只需参与者遵守某些规则与秩序。参与者内心未必平静与认命。《等》的看头大概就在这里。如本文所示,这个故事几个指涉对象连体共生,同时各具神采:他们(沦陷区百姓)——>我们(作者无法完全置身事外)——>我(作者在战时上海的特殊心情)。没有妇女奋力参战的神勇,不见慰安妇惨受折磨的悲惨,然而在《传奇增订本》里,《等》以小说方式最真切记录了张爱玲的战时心态。
      
      文学史与张传常记载文坛瞩目,出尽风头,毁誉参半的战时上海张爱玲。《等》可以验证当时她确曾有过不太快乐的时光。
      
      同属抒情言志之作,《等》婉转隐约,《中国的日夜》端庄诚恳。倒都配套一致。
      
      
      注释:
      
      【1】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l5l页。
      
      【2】单德兴教授赐赠本文提到的两篇Ⅸ等》英译复印件。这些资料都经陈雪美小姐搜集整理。特此致谢。英译文题收入《张爱玲译作一览表》(单德兴:《翻译与脉络》,台北书林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194页。)
      
      【3】高全之:《张爱玲学》,台北:麦田出版,2008年版,第123-l32页。
      
      【4】唐文标《张爱玲资料大全集》有《传奇增订本》广告的影印,列出所收小说篇名。唐文标:《张爱玲大全集》,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75页。
      
      【5】庄信正:《张爱玲来信笺注》,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151页。
      
      【6】Nieh,Hua—ling,ed。andtrans。”EightStories by ChineseWomen”。Taipei:Heritage,1962,第91-114页。
      
      【7】高全之:《张爱玲学》,第219页。
      
      【8】同上,第279-295页。
      
      【9】John P. Marquand“For the Reader Who Takes His Fiction Seriously.”“SoLittle Time”.Boston:Little Brown.1943.N.pag.
      
      【10】John P. Marquand Forew.“B.F.'s Daughter”.Boston:Little Brown.1946.N.pag.
      
      【11】这是张爱玲告诉王祯和的话,见郑树森编:《张爱玲的世界》,台北允晨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30页。
      
      【12】Chang.Iris:The Rape of Nanking:the forgot 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Basic Books,New York,1997.
      
      【13】Honda,Katsuichi,The Nanjing Massacre:A Japanese Journa list Confron Japan National Shame,edited by Frank Gibney,M.E.Sharpe,New York,1999.几步泥未能承认张纯如对中国近代史的贡献,是一憾事。张纯如胆识令人佩服。
      
      【l4】唐文标:《张爱玲资料大全集》,第24—25页。
      
      【15】高全之:《张爱玲学》,第297-319页。
  •     导论:高全之,学院外文学批评的筑路人——从早期写作生活的发轫到近期《张爱玲学》的建构
      
      增订二版序:张学自具生命
      
      增订版序:托张爱玲的福
      
      自序:焚书记
      
      1 上海「孤岛」与「上海孤岛」——抗战期间张爱玲的写作环境
      
      2 飞蛾投火的盲目与清醒——比较阅读《金瓶梅》与《第一炉香》
      
      3 百世修来同船渡——《封锁》的瞬间经验
      
      4 《金锁记》的缠足与鸦片
      
      5 花非花——聆听《郁金香》里的争辩
      
      6 阎王与小鬼——后殖民张论引起的省思
      
      7 《小艾》的版本问题
      
      8 《小艾》的无产阶级文学实验
      
      9 多妻主义的鼓吹与抵制——从《儿女英雄传》到《小艾》
      
      10 尽在不言中——《秧歌》的神格与生机
      
      11 张爱玲的政治观——兼论《秧歌V的结构与政治意义
      
      12 《赤地之恋》的外缘困扰舆女性论述
      
      13 开窗放人大江来——辨认《赤地之恋》的善本
      
      14 张爱玲与香港美新处——访问麦卡锡先生
      
      15 毋忘土改——张爱玲与黄仁宇的共同焦虑
      
      16 本是同根生——为《十八春》、《半生缘》追本溯源
      
      17 大我与小我——《十八春》、《半生缘》的比对与定位
      
      18 《怨女》的艺术距离及其调适
      
      19 张爱玲小说的时间印象——兼论《浮花浪蕊》离乡与《怨女》归航
      
      20 挫败与失望——张爱玲《色,戒》的生命回顾
      
      21 倦鸟思还——张爱玲写给赖雅的六封信
      
      22 张爱玲的英文自白
      
      23 林以亮《私语张爱玲》补遗
      
      24 雪中送炭——再为《私语张爱玲》补遗
      
      25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张爱玲如何三思「五四」
      
      26 闹剧与秩序——谁最先发现张爱玲英译《海上花》遗稿?
      
      27 为何不能完成英译本《海上花》——张爱玲给麦卡锡的一封信《附录:夏志清教授的读后意见》
      
      28 同物无虑——张爱玲海葬的质疑与辩正
      
      
      
  •     忏悔与虚实——《小团圆》的一种读法
      ◎高全之(美国独立学人)
      
      小说家言,未可全信。——俞平伯【1】
      
      
      一、前言
      
      绕道。
      
      暂且避开《小团圆》是否违反作者意愿出版的辩场。我们并非否定那个议题。在现实考量里,我们希望在本书引发的相互抵触的论争之外,界定一种易懂可行的读法,以便建立清楚的,也许大多数人可予接受的解析。
      
      1976年张爱玲同意搁浅小团圆,并与宋淇夫妇讨论修订。1993年张爱玲致皇冠出版社信仍提到书写小团圆的工作。所以可能有未完成的修订版。本文限于2009年3月台北皇冠出版社的初版。此为1976年张爱玲寄给宋淇过目,经宋淇劝阻而未出版的版本。根据宋以朗的意见,是那当刻全书完成的定稿。【2】
      
      本文第二节将指出目前流行的索隐读法或许不当。第三节提出阅读本书的一种方法。该节与第四节试用改法析释这部小说的意义。张爱玲想说什么?说了什么?第五节反过来说明这个阅读方法的限制。另辟蹊径之后,梳理《小团圆》与其他张爱玲小说的互文指涉。为何突然时序朝前跳跃,插入堕胎事件?那些与美文显然有别的重复字词是否败笔?为何评议柯灵、桑弧,以及胡兰成,笔重而伤轻,未失作者忠厚?
      
      二、索隐阅读的限制
      
      作者坦承《小团圆》部分材料具有自传性质。1976年1月3日致宋淇夫妇信:“《小团圆》因为情节上的需要,无法改头换面。看过《流言》的人,一望而知里面有《私语》、《烬余录》(港战)的内容。”【3】这里提到《私语》、《烬余录》,皆自传性散文。其实《童言无忌》、《对照记》也与《小团圆》产生交集。1976年3月14日信说这本小说“是采用那篇奇长的《易经》一小部份。”【4】然而1957年9月5日信提到易经大要,直言故事部分为“写胡兰成的事”【5】。
      
      本文避免坊间流行的“自传体小说”称谓。《辞海》:体,形状也;规制格式日体。套用那些字义,自传体小说指具有自传形式的小说(a novel of autobiographical form),乃第一人称叙事的虚拟自传(pseudo-autobiography),像查理士·狄更斯名著《大卫·科波菲尔》那样。【6】《小团圆》不具自传形式或体制,称其为“自传体小说”,易生误导。我们因其浓厚个人自传形式,说它是自传小说(autobiographical nove1),乃自传文学的(autobiographical literature)的一种。
      
      虽然《易经》犹未现世,我们确知那是部小说。可见从《易经》到《小团圆》,作者始终从事小说创作,而非专事自传。如果用意止于驳斥胡兰成或其他得罪过她的人,自传或回忆录岂不直截了当?所以诚如1976年4月4日致宋淇夫妇信所言:“我写《小团圆》并不是为了发泄出气”【7】,作者具有超越诘难的更大的目的。
      
      文体有别,作者与读者之间那种约定俗成的交接因而不同。当然,自传或回忆录仍可能夹带想象。论者曾指出沈从文的自传体散文掺杂虚拟。【8】然而自传,回忆录,自传体散文的诉求之一,实乃推心置腹那种沟通:言者尽兴,听者尽信。举个例子。如果读者厌烦胡兰成《今生今世》耀武扬威骄示相好女子为胜利锦标,基本原因之一,就是深信那自传体散文写的男欢女爱全属实情。
      
      所以《小团圆》采用小说文体,就是希望读者不要巨细靡遗,照单全收。话虽如此,坊间已有恰得起反,过度索隐的种种论见。我们举三个理由来说明那种阅读方法有其限制。
      
      其一,虽然叙事观点不一,毕竟还是以盛九莉立场为主轴。然而她个性偏执,任由主见影响自己的行为。在大学考英文可以整本的背《失乐园》,“分数打破记录”,除了安竹斯教授私赠的奖助金之外,也拿到学费全免的奖学金,却因心里排斥而就念不好近代史。也就是说,九莉所见所感虽然在小说艺术里具有近乎完全的个人特殊精神状态的真实,观点与记忆却非可靠,未必道尽故事实际情况的事实。举两个例子:
      
      (1)九莉超度敏感于两性爱憎,思绪里至少四次咬定侄女秀男暗恋邵之雍。小说里没有九莉揣度之外,支持这项看法的旁证。所以那或是出于九莉妒忌的偏见。
      
      (2)九莉从小就苦于无法取悦于父母亲。十一章九莉都三十几岁了,看到传记影片里成年孩子无法讨取父亲欢心而发神经病,仍然感动得痛哭起来。作者故意在母亲过世之前写痛哭,可见九莉执意还母亲资助她念大学费用,明为赌气,其实意在取悦。没想到还钱遭拒,顷刻间“她并没有想到蕊秋以为她还钱时要跟她断绝关系”【9】。母女相互误解,作者心里倒是雪亮。作者与九莉并非等同。
      
      此为张爱玲塑造人物惯技。散文《羊毛出在羊身上——谈<色,戒>》曾说主角王佳芝“有点心理变态”。散文《忆胡适之》解释《秧歌》谭大娘自称八十一岁,其实只有六十八岁,“因为她向兵士哀告的时候信口胡说”。我曾指出《金锁记》曹七巧告诉童世舫,长安“戒戒抽抽,这也有十年了”,实为夸张诓骗,因为算起来只有七八年。【10】
      
      其二,盛九莉在前文所提个性囿限之外,另有涉事未周而有所不知的问题。如果坚持她百分之百代表张爱玲,那么如何采信那些盛九莉未能知晓的事件?比如说,邵之雍思潮里有句“昨天当场打了他一个嘴巴子,当然他没提”,指他挨太太打。他没说,九莉当然不知道。再举个例子。作者明写九莉“没有想到”之雍“知道她非常虚荣心”,一时怕她“忽然又爱上了别人”。此皆作者想象铺陈,读者无从确证胡兰成的即兴思维。
      
      父亲乃德迎娶翠华之前,三姑楚娣没有告诉九莉有关翠华的种种往事。九莉逃家与母亲三姑同住,一时不知母亲还在托五爷去疏通,要让她回去。蕊秋以为九莉知道了生气,所以没劝她回去。母女误解,乃德与五爷对话,翠华说词,大概也都是编织虚构。九莉根本蒙在鼓里。
      
      其三,小团圆与前引几篇自传体散文相互指涉,确有两相抵触或未尽相同的地方。举几个例子:
      
      (1)《小团圆》第79页:母亲回国首次见到九莉,说她袜子太紧,前刘海太长。《私语》(《流言》第129页):母亲说她“最俏皮的小红袄”太小,没说头发怎样。
      
      (2)《小团圆》第126-127页。九莉得父亲允许,与母亲同住两天的原因是一起在法租界旅馆避战乱。《对照记》第53页:九莉得父亲允许,与母亲同住两天的理由是参加上海西青会考试,投考伦敦大学。当时瞒着父亲,只说姑姑叫她去住两天。
      
      (3)《小团圆》第129页。后母打九莉一个嘴巴子,反咬她还手打人。《私语》(《流言》第164页):九莉挨打之后,确曾“本能地要还手,被两个老妈子赶过来拉住了”。
      
      (4)《小团圆》第l30页:九莉被囚,过了几天,三姑来理论。《私语》(《流言第165页):第二天,姑姑来说情。
      
      (5)《小团圆》第131页:“大病”,后母给盒万金油,病中逃走,没说“半年”。《私语》(《流言》第166页):痢疾,没药吃,病了半年。
      
      诸如此类的状况相当多。止庵列举了小团圆情节与事实未尽一致的其他几个例子。【11】奉小团圆为信史,就得完全或部分否定包括自传体散文在内的,颇为可靠的资料,就得抹杀作者创作想象的空间与能力,就得采信显然是虚拟编造的小说情节。智者不为。
      
      三、阅读《小团圆》的方法
      
      掌握不以故事细节为具体史实的原则,我们继续探讨阅读这部小说的方法。我们尊重《小团圆》的自传性质,所以参考法国学者西维尔·蒙若的看法:
      
      就自传文学而言,情绪与感觉较具体事实更具价值。具体事实难免属于个人有限经验,描绘即使精巧诚挚,就算在虚拟的背景里,也不能激发普遍回响,像唤起了人类共通情感那样。【12】
      
      “情绪”与“感觉”,就自传文学而言,泛指作者积压已久的心中块垒。本文第二节曾举例说明:作者与女主角九莉并非全等。所以我们必须厘清两者各别的承载。九莉的表现有时是作者刻意安排的,适合九莉感知能量的“表演”,未必代表作者写作这部小说时候的心态。毕竟时空有别。九莉活在故事脉络里,作者活在距离那些陈年旧事的廿多年之后。
      
      我们建议如此处理九莉的情动与思维:如果九莉的情绪有其他可靠文献,如前引自传体散文,如私信,作为佐证,那个情绪仍属张爱玲,否则就归九莉;九莉或其他角色的平直评析则一律还诸作者。也就是说,可靠的文献之外,《小团圆》首度出现的激情来自小说角色,角色的冷静按语则源于作者。这个方法易懂可行,本文第五节将指出它的限制。
      
      根据这项游戏规则,我们试着体会1975年7月18日张爱玲致宋淇夫妇的陈述:
      
      ……我在《小团圆》里讲到自己也很不客气,这种地方总是自己来揭发的好。当然也并不是否定自己。【13】
      
      不否定自己的一种解读,是坦率检讨人生阅历里最重要的几个人际关系。从简入繁,我们顺次简析盛九莉最惦记的四种人际关系。本节谈荀桦、燕山、邵之雍。下一节谈母亲蕊秋。
      
      其一:以柯灵为原型的荀桦。荀桦婚姻与妻妾的刻画是否完全符合柯灵的实际经历并不要紧,重要的是作者书写那些事迹的负面态度。柯灵是否曾在电车上非礼张爱玲,难予求证,也没有必要考察,重点在作者藉此说明“汉奸妻,人人可戏”的蛮横恶劣,并且提出“忘恩负义”的批断。除非有人能够提供柯灵曾经激怒张爱玲的其他事证,我们目前只能猜测祖师奶奶曾经过目柯灵那篇强不知以为知的《遥寄张爱玲》。
      
      其二:以桑弧为原型的燕山。就两人恋爱的情节看来,作者刻意公告两人确有情缘。九莉原谅燕山变心。作者不吐不快的断语是:“燕山的事她从来没懊悔过,因为那时幸亏有他。”几年前中文报纸报导桑弧过世,特别说他生前受访,一概不答与张爱玲交往的问题。《小团圆》给桑弧的评分比胡兰成高得多。作者似乎在说:儿女私情,一旦跌停,当事人藏诸于心,不事喧哗,有时也算待人处世的一种厚道。西谚有句话:“我以沉默表示尊重。”既然如此,为何张爱玲行之为文,藉《小团圆》招供翻底呢?本文第五节将解释那项厚道认可与这篇小说毫无矛盾或抵触,自有和谐的道理。
      
      其三,以胡兰成为原型的邵之雍。这个案例比较复杂。我们略予析释之雍与九莉的性爱笔墨,然后列举作者的之雍判决。论者已经尽责指出:张爱玲可以安排《小团圆》的故事时间空间,与她的人生配合。九莉认识之雍之前,觉得自己“二十二岁了,写爱情故事,但是从来没恋爱过,给人知道不好。”我在《百世修来同船渡——<封锁>的瞬间经验》建议胡兰成读《封锁》而留意张爱玲,由那篇小说窥见了作者的寂寞芳心与可乘之机。【14】张写《封锁》的时候正好二十二岁。
      
      《小团圆》刻意细描之雍与九莉性爱:吐舌接吻、性器官、性交、口交等等。我需要修正《<怨女>的艺术距离及其调适》的这个意见:
      
      较诸影响作者极大的《金瓶梅》或其他触目可见的情色小说,《怨女》这些女体书写虽是张爱玲小说的最大极限,仍属保守。与《金锁记》的情色笔墨相仿,轻描淡写,风清水静,不事喧哗。【15】
      
      《小团圆》才是目前所见张爱玲小说女体书写最大极限。着色浓烈,携带以下三项性质——
      
      第一项性质:专从女人的感觉与反应去写两性肉体接触。这个着眼点其实自《怨女》就已开始。我曾在前引拙文指出:抛弃男性立场,从女性立场去写两性肉体接触的感觉,乃《金锁记》与《怨女》诸多差异之一。《小团圆》延续了那个偏重。
      
      第二项性质:女性本位表述还涵盖了青春期与适婚期女子敏感于自己容貌与身体发育(胸部、小腿、肤色等等)。此为《同学少年都不贱》与《小团圆》交集之一。
      
      第三种性质:正面肯定女性生理需求,也衡量那项需求是否促成盲目择偶。此为《第一炉香》,《色,戒》都关切过的课题。
      
      在《小团圆》的虚拟世界里,九莉暗想自己小说写到之雍“总是个剪影或者背影”。当然那是戏中角色的观想限制。张爱玲多方各面写胡兰成。暂且不谈目前无从印证的诸多细节,如九莉房事过度导致子宫颈折断,是否作者的实际经历。依据前文提议的阅读方法,我们闲置九莉的情魂“鄙夷不屑”(第236页)、“下流”(第302页)、“憎笑”(第305页),以及令某些论者雀跃的杀机(第257页)。拨云见月,以下九条关于邵之雍的批语,似乎都传递着作者本人的意见:
      
      (1)第166页:之雍某些理论流于“愿望性质的思想”,一厢情愿把事情归纳到一个框框里。他所支持的“和平运动”理论不便太实际,也只好讲拗理。他理想化中国农村,不过是怀旧。
      
      (2)第175页:他迷信自己影响人的能力,不相信谁会背叛他。他对他的朋友都是占有性的,一个也不肯放弃。
      
      (3)第237页:之雍缺乏一次爱一个女人的“纪律”。
      
      (4)第259页:他太需要女人,需要听众观众。
      
      (5)第26O页:他“太不耐寂寞,心智在崩溃”。
      
      (6)第275页。他“太滥了”,这是楚娣的话。
      
      (7)第276页:之雍能说服自己相信随便什么。她死了,他自有一番解释,认为“也很好”,就一团祥和之气起来。
      
      (8)第277页:他对女人“很实际”。意指利用女人。这是郁先生的话。
      
      (9)第324页:九莉“再看到之雍的著作,不欣赏了。是他从乡下来的长信中开始觉察的一种怪腔,她一看见‘亦是好的’就要笑。读到小康小姐嫁了人是‘不好’,一面笑,不禁皱眉,也像有时候看见国人思想还潮,使她骇笑道:‘唉!怎么还这样?’”
      
      这些评见都与胡兰成文学有关,所以相当珍贵。比如第八条他基本谋生之道即贩卖爱情。依附异性维生乃中外古今常见之争。无可深责于他。然而他博爱多情美学的本质,却是逃避基本的责任。第一条说他理想化中国农村,也与此有关。第五条乃九莉见到之雍接到某名人回信之后极度失望,所做的评见。坊间有人引用唐君毅致胡兰成私函恭维来证明胡的学问。欠妥。私信客套难以确认写信人是否真正推崇。好话不要本,笔头滚一滚。较为可靠的依据乃公然行文肯定或文章援引。第九条称胡文“怪腔”,常用“好的”与“不好的”。唯有只享权利,罔顾义务的态度,才能那么凌空托大,置身事外于国难、农艰,以及伦常。
      
      四、析释《小团圆》
      
      沿用本文第三节提议的读法来体会这个故事的母女关系,非但可以看清九莉的母亲情结随年龄增长而变化,而且能够分而治之或合并处理,九莉与作者的声音。
      
      讨论以九莉立场观照的亲子传承,我们先辨明她的家族认同。由于有其他可靠文献《对照记》作证,我们确知那是作者本人的专注。
      
      楚娣(三姑)与蕊秋(母亲)不爱谈家族旧事,因为改朝换代,认为朝后看“不民主”,应当往前看。九莉偏偏特爱爷爷奶奶。《小团圆》转述了《对照记》:
      
      她爱他们。他们不干涉她,只静静的躺在她血液里,在她死的时候再死一次。(《小团圆》第123页)
      
      ……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我爱他们。(《对照记》第52页)
      
      与张胡对应不同,作者在《小团圆》之前就有母子关系的记述。比如说,散文《私语》以下三段文字在《小团圆》都有所延伸或发挥。我们不必斤斤计较转化之后枝节或有不同,读小说并非治史辨,重点在九莉的感觉与作者的讯息——
      
      其一,《私语》:“最初的家里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因为她很早就不在那里了。”《小团圆》基本上萧规曹随,写幼儿心灵里可有可无母亲。
      
      其二,《私语》记作者听母亲说一朵花的历史而流泪,得母亲夸奖。《小团圆》就此衍生的情节有母亲为九莉梳头发,九莉送母亲节礼物,以及母亲夸九莉身段等等,都是美好记忆。
      
      其三,《私语》:“同时看得出我母亲是为我牺牲了许多,而且一直在怀疑着我是否值得这些牺牲。”《小团圆》扩大了这种女儿自觉难以取悦母亲的紧张。九莉觉得母亲牵她手而“恶心”,母亲也许“越看她越不行”,“自己知道不是她母亲心目中的清丽的少女”,在香港仿佛听见母亲说:“我不喜欢你”,乃至前文提到的存钱还母亲与观影痛哭等等。九莉没有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孩子》那种孩子争宠的问题【16】,因为她始终是子女之间母亲的选择。作者持续渲染九莉单方面认知自己无法满足母亲期望的焦灼,目的在凝聚压力,增加故事结局那项认知发生变化的戏剧性。我们稍后再谈那转折。
      
      除非有人提供其他具体事证,我们无从查核,也没必要检验的亲子细节相当多。如幼时听母亲训而生反感,因母亲在香港赌输了港校教授私赠的八百元港币而觉失望,母亲频繁的风流韵事,九莉送出母亲给她的礼物等等。
      
      重要的是这些(暂且称之为想象的)情节烘托者,乃张爱玲借小说创作所提供的自由与便利,经虚构来完成母亲记忆全景,补填残破,串联失连,弥补母女常年聚少离多的种种遗憾。举三个例子来说明作者无法隐藏那项需要。
      
      例一,九莉以为自己反对母亲嫁掉她,妨碍母亲回欧洲会见恋人菲力。想着:“我太痛苦了,我有权利知道我干下了什么事。”因此而偷看母亲锁在抽屉里的私信。张爱玲也好奇母亲的私生活,想知道母亲常年在外的情景。
      
      例二,作者称九莉对母亲缠足“一点也不感到好奇”。张爱玲本人写《金锁记》曹七巧也许不可能没有想到母亲小脚。曹七巧缠足,有子女各一。当然我们绝非提议张母为曹七巧原型。我们只想指出母亲启发这位小说家创作灵感确有前例。《小团圆》不过是母亲过世之后尽情而为的案例。
      
      其三,九莉几次以英文小说里的女性角色来比拟母亲。发现自己的想象有所不足,在别人的文学造像上寻取启发。真想知道自己母亲里里外外的来龙去脉。
      
      论者曾谓这个故事提示母亲堕落。欠妥。三姑、九莉,或其他角色都没有高举道德法器,质疑母亲妇德或操守。写《小团圆》时候,张爱玲母亲已过世。天人永别,作者渲染母女因金钱问题而生龃龉,因各奔东西而疏于往来,然而她努力想象并收集母亲情爱生活资料,笔尖不事批判。在香港念书,比比问九莉,母亲真跟人发生关系?九莉立即否认,说母亲“不过是要人喜欢她”。九莉还钱,母亲一时以为女儿不耻于母亲风流,要断绝关系。当下九莉心知肚明不会去“裁判”母亲。裁判两字大概译自英文judge,乃评是论非之意。这个故事未曾流于弃妇呻吟,即正面肯定了三个女人(母亲、三姑、九莉)谋生谋爱的求生能量。
      
      张爱玲直言母亲离婚之后生活资源只出不进,四处漂泊,迫切寻找归宿。作者称父母乃过渡时代产物,体谅母亲一直未能提供子女安定住所的苦衷。就像无所愧疚于自己晚清遗族家世那样,张爱玲表达了不向外人致歉的了解与孺慕。在非常传统的伦理态度里,接受了或许违反当时中国社会传统妇德教律的母亲。
      
      凡此种种,最重要的证据是故事结尾的一个按语,以及与此有关,位于时序末端的堕胎事件。就此我们顺便回答这个问题:故事明明终止于燕山恋情告吹之后,九莉三十岁,为何预先插入时序前瞻的观影痛哭,母亲过世,以及“十几年后在纽约”打胎的经历?
      
      便捷而且合理的解释,是早早为结尾那个评议挂上千斤重量:
      
      她从来不想要孩子,也许一部分原因也是觉得她如果有小孩,一定会对她坏,替她母亲报仇。
      
      简短扼要,傲慢的九莉终于承认错误。作者就此坦承愧疚。什么是坏呢?这个故事亲子关系张力有两个主要的来源。
      
      其一:没有听从母意完成大学学业,以及其他因素而造成的,九莉未能满足母亲期待的忧虑。本文第二节已约略谈过这种压力。
      
      其二:九莉心里没有常存感激与孝思。作者在追忆亡母的想象世界里假设自己生病,母亲出卖色相以便偿付医药费用。九莉竟然冷淡回应那荡气回肠的母爱:
      
      有些事是知道得太晚了,仿佛有关的人都已经死了。九莉竟一点也不觉得什么——知道自己不对,但是事实是毫无感觉,就像简直没有分别。感情用尽了就是没有了。(第195页)
      
      这是表里兼顾的写法。当时九莉也许倔强得只知道自己不对,拒绝面对自己的感觉。张爱玲呢?这是自传文学。张爱玲除了知道不对之外,也与年轻别扭的九莉同样毫无感觉,用尽感情?多情总似无情。真的用尽感情就不必再去写它。同页写三姑认为母亲年老色衰,九莉不同意,露出诧异神情,思绪里有这句话:“虽说她现在对她母亲没有感情了,有时候自己人被别人批评,还是要起反感的。”可见九莉仍视母亲为“自己人”,亲子感情实未耗尽。所以“没有感情”是九莉台面上的豪语,并非实情。至少我们可以说九莉执意在表面上赌气,张爱玲在幕后急切追捕回忆与孝思。小时候母亲三姑出国,仆佣碧桃与韩妈说九莉不想母亲。作者写着:“九莉知道二婶三姑到外国去这件事很奇怪,但是这些人越是故作神秘,她越是不屑问。”也是神来一笔,表里兼顾。小孩子在家里表示思母,东问西问,当然无济于事。“不屑问”反而保护了自己心灵的伤痛。然而作者晓得那隔离之苦。这么多年了,还追忆着。
      
      用这个“坏”义析解不想生育的理由,就可体会那结论性的悔悟,铺天盖地而来,整个故事此起彼落的九莉敌视母亲的情绪,包括令某些论者误认母女感情完全决裂的还钱描绘在内,顿时都现出原形。它们没有其他可靠文献的佐证,所以都是虚拟想象,作者编织那些情节以便忏悔自责。九莉在故事收笔处坦言自疚,终于分久必合,与作者一起说:谢谢,母亲,对不起,母亲。
      
      几个时序前瞻的情节使九莉心智发展的完成变为可能。时间帮助成熟,特殊事件(母逝、堕胎等等)刺激反省。时间与成长,乃任何忏悔文学(confessional literature)的先决条件。【17】
      
      九莉个性双重顽强。一方面扞卫母亲寻求归宿的浪漫生涯,一方面坚持自己已对母亲用尽感情。掌握了这些偏执倔强,才能欣赏本篇小说的文字。除了张爱玲式的美文之外,那些引起论者啧啧称奇甚至视为败笔的字词重复,针扎,恐怖等等,实皆配合或出自九莉立场的感觉或主见,相当妥切。九莉才智曾在港校获得高度肯定,“分数打破纪录”,想必具有自以为是的固执:我说针扎(恐怖)就是针扎(恐怖),爱说几次就是几次,反正我都是对的。
      
      何以说打胎事件有其他文献说明呢?明眼读者一定已经注意到,邝文美1976年3月25日致张爱玲信上有这么句话:“Stephen没听见过你在纽约打胎的事,你那次告诉我,一切我都记得清清楚楚。”【18】
      
      五、结论
      
      如第三、四节所示,本文提议的《小团圆》读法蛮管用,能予分辨作者与九莉的距离以及各别的声音。同法无从应用于《小团圆》与其他张爱玲小说的互文指涉领域。互文指涉,在这个讨论里,意指各别完成的小说之间的牵扯。前者可以多方各面。由于眼前是篇自传小说,我们首要的兴趣在于雷同,即作者重复使用的材料。前文建议的《小团圆》读法,连这个最简单的互文指涉都不适用。
      
      问题在于那个读法的前半部:如果九莉的情动有其他可靠文献支持,那个情动属于作者,不然则归九莉,算是虚拟。把这个方法转用在互文指涉,就变成:如果《小团圆》的角色或情节在其他张爱玲小说里出现,则属真是事件,不然则视为虚构。此理难以服人,因为自传小说与非自传小说皆属创作,重复的谎言固然可能显示心理或文学世界的真实,却未必能转化为实际人生真正发生的事件。
      
      我们暂且搁置前文建议的那个读法,继续思考这个故事与其他张爱玲小说的互文指涉。论者早已尽责指出很多相关的张爱玲小说。前文已略叙《金锁记》。且以《小艾》为例。《小艾》与《小团圆》有几个——但非所有的——人物对应:五太太(表大妈)、景藩(表大爷)、忆妃(三姨奶奶)。把《小艾》零件放入《小团圆》,刻画近似,有时部分措辞全同。不过零件移入的前后顺次时或变动。
      
      这很有意思。《小团圆》诚如冯睎乾所说,多次使用了韩邦庆的穿插藏闪叙事手法。【19】表大妈、表大爷和三姨奶奶与其他故事情节交织,忽隐突现,本身时序前后跳动,并非单向而行。然而《小艾》伺候陪读,竟有正本清源,重整秩序之效力。自传小说依赖非自传小说而神清目爽。也就是说,虽然不能把《小艾》全篇当做真人实事来读,然而它的叙事时序较为传统,可以作为《小团圆》部分情节的参考坐标。
      
      《小团圆》里也有《小艾》没提的,有关表大妈一家的情节。楚娣为了营救表大爷而一度经济错步是一桩,更重要的是绪哥哥在楚娣情爱世界进进出出。除非以后其他惊人的文献出土,我们暂时视《小团圆》三姑的情爱生活刻画为虚拟。当然我们知道三姑在张爱玲生命力的重要性。至少我们可以说这个故事里借由三姑的情爱笔墨,宣泄并完成了作者对三姑的思念,几乎就像作者追忆亡母那样。默想神往,乃《小团圆》美学架构里最值得珍惜的意义。
      
      虽然我们无法亲见张爱玲写《小团圆》时候,手边备有《小艾》或其他自传体散文作为参考。我们可以确信当时在她脑海里,《小艾》与那些自传体散文的内容清晰可见,所以穿插藏闪,予取予求,未曾出错。这就是说,在虚构(如《小艾》)与实记(如自传体散文)之上,重新营建一个虚实交错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
      
      这就触及《红楼梦》的人生观念之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也许这是张爱玲直接大胆涉及柯灵、桑弧、胡兰成,恣意想象母亲、三姑,并且夸张自己性爱的基本理由。虚实之间,好事者争先恐后对号入座,只见个个座位上贴有“看官不可当真”的告示。《小团圆》确定人际了解的不确定,多少配合着真假难定的看法:“只要有人与人的关系,就有曲解的余地,可以自骗自”。
      
      既然提到《红楼梦》,我们必须指出《小团圆》几场梦都附带着与九莉感知能量配套的疙疙瘩瘩的解说。情境庸俗,诠释贪得。九莉仍然拥抱尘世,绝非《红楼梦》那样走到尽头,解脱彻悟。此为《小团圆》刻意选择的却步。作者没说九莉流连现世是错的,因为《红楼梦》那种大彻大悟必须抛弃爱情并且道别亲情。贾宝玉出家之后无论身上披着大红斗篷还是大红猩猩蚝斗篷,倒身下拜的对象总是父亲贾政。张爱玲写《小团圆》的重点心情乃眷恋亡母,总不能让九莉看破人生。她正舍不得作别母亲。做一这部小说有意涉足于《红楼梦》虚实交错的思辨,却知所进退,专事招认,不谈空幻。
      
      《小团圆》自求多福,具有自给自足的美学境界。掌握这个要点,那些支持柯灵胡兰成的朋友们都可以少安毋躁。张爱玲采用小说方式来算旧账,架势已经想评剧《三娘教子》那样,“老娘棒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从轻发落他们了。《小团圆》的美学的确允许虚实互撑,真假难辨的意见。快动气了,就说作者责备其实是演戏作态,别去当真就行了。
      
      
      注释:
      
      【1】俞平伯:《<红楼梦>前言》,收入《红楼梦》,香港: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页。
      
      【2】宋以朗:《<小团圆>前言》,收入《小团圆》,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3-17页。宋以朗《<小团圆>后记》,见宋以朗博客。
      
      【3】宋以朗:《<小团圆>前言》,第6页。
      
      【4】同上注。
      
      【5】宋以朗博客有篇《北大演讲遗留部分》,公布了张爱玲几封信的片段,此其一。
      
      【6】Charles Dickens,David Copperfiel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8.
      
      【7】宋以朗:《<小团圆>前言》,第8页。
      
      【8】《莫言访谈录》,收入莫言《小说在写我:莫言演讲集》,台北:麦田出版,2004年版,第249-250页。
      
      【9】1976年1月3日张爱玲致宋淇夫妇信上说《小团圆》里有类似《罗生门》那样,角度不同的情节。见注【2】。九莉还钱,九莉偷窥母亲私信,都是角度不同,个人所见各异的例子。
      
      【l0】高全之:《<金锁记>的缠足与鸦片》,收入《张爱玲学》,台北:麦田出版,2008年版,第82页。
      
      【11】止庵《在<小团圆>里寻找作者的虚实身影》,香港《明报》,世纪副刊,2009年7月16-17日。
      
      【12】Sylvere Monod:Dickens the Novelist,First Edition,1968,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Norman,Oklahoma,p312.
      
      【13】宋以朗:《<小团圆>前言》,第4页。见注【2】。
      
      【14】《张爱玲学》,见注【10】,第65-78页。
      
      【15】该文收入《张爱玲学》,见注【10】,第337-338页。
      
      【l6】Khaled Hosseini,The Kite Runner,New York: Riverhead Books,2003.
      
      【17】Barry Westburg,The Confessional Fictions of Charles Dickens,Dekalb,Illinois: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pl16-117.
      
      【18】宋以朗:《<小团圆>前言》,第8页。见注【2】。
      
      【19】冯睎乾:《初评<小团圆>》,上海:《万象》,2009年7月,第97-113页。
      
      
  •     正在翻閱高全之的《張愛玲學(增訂新版)》,實在愉快。已經許久沒有讀過如此紥實的文學評論了。《張愛玲學(增訂新版)》在版本考訂上下了必要之功夫,但更重要的是,高全之的立論,都由文本出發,通過細讀一點一滴的為文本爬梳出一個所以然來,而非先來一個架空的理論架構,而原應作為細讀對象的文本反而成為了一件小插件。
  •   很期待看下!
  •   、去哪买这本书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