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桌情景

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二魚文化  作者:池波正太郎  译者:廖卿惠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您可以沒去過日本,但一定要曉得這部來自日本,能喚醒您的絕對味覺的飲食文集,五十個充滿溫情的故事,在遇見每道料理之際,往昔的記憶,隨著食物的氣味飄散開來……
《食桌情景》是日本文學美食家池波正太郎的飲食文集,除了《銀座日記》、《梅安料理》、《昔日美味》之外,這本《食桌情景》更聚焦作者對食物的深情,他在書中這麼描述:「我現在住的家是兩年前改建過的,改建當時我曾認真地想過要準備一個附有鐵板的太鼓燒專用餐桌,好讓我可以做內含二十多種材料的太鼓燒,好招待來訪的客人。」小時候的池波正太郎,在曾祖母臨終前,每天放學後都趕回家準備曾祖母最喜歡的麵線,用手把麵線先燙過,再用篩子濾過,之後泡過冰水,再用醬油攪拌調味,然後送去給病危的曾祖母吃。就像這樣,生活中的親情、友情……,被作者調配著日常的飲食喜好,產生這部料理記事,呈現日本飲食之美。
《食桌情景》描寫餐桌時光,無論豐富的,簡單的,作者總能將壽司、太鼓燒、咖哩、火鍋、好事福盧、海帶味噌湯、鮪魚蓋飯等當地的尋常料理,用真摯情感佐味,烹調出餐桌上的山珍海味、滿漢全席。比方,京都.三條小橋的「松壽司」小店,老闆不僅用技巧在握壽司,更讓客人在料理中吃出他的用心與感情。譬如,在梅雨的天氣握著筆桿寫東西,配上一碗熱騰騰的豆腐湯,溫熱了冷卻的文思。「……簡單造型的拌飯,另外也附有一碗白味噌豆腐湯。通常只要吃這個便當特餐外加兩杯日本酒就可以相當飽足了,但我今天則是另外點了鯛魚生魚片、芝麻扮青蔬……」。讀著讀著,宛若跟隨作者吃到了書中的美食與回憶。
《食桌情景》把人與人之間的記憶和食物的色香味結合得恰到好處,除了一般的文學閱讀,也適合作為日本旅遊時的隨身書,參考書裡的菜單,大啖正港的日式料理。

作者简介

池波正太郎
一九二三?一九九○,生於東京淺草,下谷?西町國小畢業後即在茅場町的證券行工作,二次大戰後成為東京都之公務人員在下谷區公所勤務,後來投靠至小說家長谷川伸門下開始小說創作之生涯 ,同時擔任「新國劇」的劇本創作與舞臺製作人。一九六○年以《錯亂》一作獲得第43屆直木賞,著作等身,其作品又以《鬼平犯案錄》、《劍客商賈》、《繫鈴人?藤枝梅安》三大歷史小說系列最為著名,博得眾多讀者的支持,至今不墜。晚年,因急性白血病辭世長眠,享年六十七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食桌情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为参加亚马逊的"买满一百五减三十"活动而给购物车凑上了这本书,既买之,则读之,乍一翻开阅读第一篇便忍不住皱眉:家里有这么个男人,全力利用咆哮、怒骂、叫嚣、威胁、恐吓等手段来维持婆媳关系的和谐,并自认为是对家庭气氛作出贡献了的,这样的想法实在莫名其妙.
      可越往后翻越觉有趣.在这里跑个题,我得夸奖一下自己,书也好电影也好,不管多无趣多反感,总得安心看完.这是好习惯.
      另:每天记录下三餐的内容.好像,也是件和这人生一样寂寞如雪却又振振有理的事.
      家庭的影响真心很重要.一个说话象男人般血气方刚的单亲妈妈教育出来的孩子,若不是坚强而冷漠,就必然是个懦弱的娘娘腔吧.好在笔者成为了前者,虽冷漠,却不至无情.对于母亲独自去吃寿司不带上年幼的自己,是理解甚至心怀爱悯的.
      话说,池波老太太也算得上是名奇女子了,没有遇到好男人的命,却能担当起来.对得起身为母亲的义务,同时努力不亏待自己.更重要的是:古稀之年坦然而睿智的说出"我希望死的时候可以瞬间一了百了,所以现在要尽量吃喜欢的东西,养胖一点来压迫心脏才行",颇具洒脱的古风.
      言归正传还是说"吃",看到笔者用一种虔诚的笔调描绘所谓"生间流二十九代接班人"表演贞观年(859年)就有的刀法,内心不是不惆怅的.汉唐盛世的后人们,哪还有此福分.都沦落到喝地沟油了,果真是风水轮流转.
      饕餮之辈如何能不说起酒?池波先生说起四五岁时误喝一升日本酒后浑身火烧火燎的被同为酒鬼的父亲放在雪地里翻来翻去居然大难不死,啊.只能说果然必然造就了后来好酒量.1L日本酒是多少来着?
      那首"是谁走出去了吗?是素昧平生的来客?是溪川中的精灵?夜凉袭人,我悄声将纸门拉上"很美很有画面感还能想象落雪声拉门声,导致我又去摆渡了一下这位诗人的作品.另外,提到"炸猪排放上一夜,寒气将酱汁充分融在猪排里口感没得说."这个吃法极其不健康,尤其还冬天这么吃.但!素!我绝对能理解这种滋味!想当年,我可是最爱冬天吃鱼冻子的.
      最后,我唯一的疑惑是:芋泥加烧酒温了喝,当真壮阳么?
      
  •     
      
      池波是以江户时代为背景来创作武士小说的作家,同时他也是名对食物有偏好和执着的吃货。《食桌情景》是池波先生写他的人生中与食物而发生的故事,文中倒是没有用过多笔墨来渲染食物的精妙来勾引你馋虫飞起,食指大动,反而是用平淡温和的笔调以食物为引子将记忆中的点滴岁月娓娓道来,在他笔下,食物之味是次,味所承载的人情世态才是重中之笔。
      
      池波先生写他记忆中的寿司店 “握着寿司时,老板的眼神的确是炯炯有神,面露精光,仿佛是使尽全身力量在握寿司”。 食物需要用心对待,态度决定一切。老招牌的餐店可以留存下来除了食材的精心选配烹制之外还得有一份对待食物的尊敬之心,对待顾客“谦恭有礼亲切之极”。京都的“松寿司”、东京的“菊寿司”,十年如一日,对待日复一日单纯操作的食材上用尽心思,只求其每天都会以同样的美味出现。美味的食物背后总是有人的相助。
      
      有些食物之所以刻骨铭心并非是味道特别,而是因为食物被烘托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之中,两相结合之下才有了故事和回味。池波先生的另一篇关于食物的记忆,茄汁鸡肉饭,池波先生在二战其间被应征入伍,在深山之中走到精疲力竭时步入一家“阿尔卑斯亭”点了一道茄汁鸡肉饭,大量口感鲜嫩的鸡肉,香喷喷的炒饭,番茄酱调料,身旁有温暖炉火,鸡肉是次要的,香喷喷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别离家乡之后在身心皆疲时重遇到这一组画面, 适时恰当暖了心留了味在心底。所以在后来池波先生去餐馆,总会点上一份茄汁鸡肉饭。
      
      “人心和食物的相连,是无法用理智来加以说明的。”之所以食物在我们心底留下印痕,或许是因为它从不会孤独存在。
      
  •     
      看的过程中没有预先想的那样食指大动,口水直流。除了太鼓烧和山芋火锅,没有特别想吃的东西。翻来覆去的寿司,味增,天妇罗,都不是我的菜。日本菜强在用功精细,口味独到,缺点在于格局太小,一点不豪气,当点心和小吃倒是挺好的。吸引我看完的,倒是作者那平淡温煦的文笔,把往事夹杂在食事中娓娓道来。好像味觉变成了记忆的钥匙,一道美味就能打开一道回忆的大门。
      
      记得两年前这个时候,和几个朋友在一起年终聚餐。大家来自天南海北,聊到自己的家乡菜都是眉飞色舞。鲁菜的精烹细作,粤菜的选料珍奇,淮扬菜的菜式繁多,川菜的平易近人。倒是别人问我,贵邑菜品如何时,我没说出所以然来。后来回去想想,大概敝乡做菜还是以淡为主。
      
      比如吃鱼。读研时,几个同学给老板干完活了,经常出去小饭店打牙祭。我们很少点鱼,因为店里面只有红烧的做法,而我只吃清蒸的鱼。我的理由是,鱼乃河鲜,吃鱼的第一要义,就是要鲜。以前讲究人吃鱼,都是要到河边吃渔夫刚打上来的鱼,或者懒,就让厨师挑着锅,在河边先杀好,然后一路烧一路挑着锅回来。小饭店里面的鱼一般不新鲜,所以店家就用厚味红烧掩盖鱼本身不新鲜的味道,卖给顾客。其实清蒸是做鱼最好的方法,做起来也很简单。只需要将新鲜活鱼剖好,去鳞,洗净,盛盘,在鱼腹上划几个口,塞入几片生姜,薄薄地抹上点盐,切切要少。而后盘子里再加上香菇,葱段,倒上点好的绍兴黄酒,入锅清蒸即可。这样做法,最大保留了鱼的鲜味,尝上一口,就能知道这条鱼是刚杀的,还是中午杀的,还是早上杀的。
      
      比如炒青菜。读书时在安徽,生平第一次吃到加辣椒的炒青菜,精神受到了十分冲击。后来和同学吃饭做菜,发现青菜时有加糖的,加酱油的,加胡椒粉的,甚至还有加五香粉的,各种异端邪数百出,令人矫舌难下。冷静下来后仔细分析,大概可能是因为北方以前缺乏新鲜蔬菜。特别是冬天时,蔬菜多半靠窖藏,所以其味道必然不如新鲜蔬菜。为了让舌头吃不出区别,所以需要加入很多调料来掩盖其味道变化。而我江南气候和润,物产丰足,特别是生活在小地方,家里如果种菜,想吃的时候,去地里拔一棵菜即可。先洗净切好,烧热锅,加少许油,片刻炒熟。青菜绝不可炒的过老,盐切切加的要少,味精,酱油万万不可放。这样做出来的青菜,才有本身鲜美。如果种的不好的青菜,此时便可尝出苦味,若是好青菜,会有本身甜味,配上香喷喷的白米饭,吃起来最美了。
      
      再比如吃豆腐。豆腐大概是中国吃法最多的食品之一,蒸,煮,炸,烧皆宜,主,辅,冷,热俱便。各地关于豆腐的名菜迭出。但是要我说,好吃不过热豆腐。就是去找个卤水豆腐摊,静静立着等最新鲜的豆腐做好。做完赶紧来上那白白胖胖的一方,淋上几滴少许的上好的酱油,就大功告成了。酱油切切要少,因为加酱油只是为了激出豆腐本身的香味,就好像主歌前面的副歌一样,不可喧宾夺主。也不建议加小葱,因为上好的豆腐本来自有香味,如果一定要加,那也切切要少,以免掩盖豆味。
      
      淡的妙谛在于能突显食材本身的味道,而不用各种调料去调和,好比姑娘素面朝天,不用各种化妆品掩饰。清淡口味的菜不需要各种精工细作,爆炒烹煮,做法简单便捷,只需要付出真诚即可。所谓真膳美,用真诚之心做好的膳食,那味道还能不美吗?
      
  •     大部分都读得饶有兴致,比如吃豆腐,荞麦面,鲔鱼。还有与母亲、妻子共同生活的场景。
      关于“那撮毛”始终没有想明白,是怎样的心境呢?日本人说起不堪的事物,也丝毫没有淫邪之感,真是奇怪。
      最难忘是曾祖母临死前对“我”说:阿正,谢谢你这段时间来为我做的美味的荞麦面。
      食物即人情啊。
  •      一本好的谈吃的书,是会让人在深夜里边读边流口水的。《老饕续笔》看得我万分失望味同嚼蜡,所以换了这本《食桌情景》,口水终于流了个痛快。寂寥的夜里,想起一碟碟眉清目秀的日本料理,心情十分愉悦。尤其是读到作者母亲年轻时为了养家而独自去吃喜欢的寿司,不禁笑出声来,原来将食物看做活下去的动力的人不止我一个啊!
       热爱食物,而不仅仅只是美食。这在日益枯燥繁杂的人生中,该是多么优秀的品质啊。常常遇到有人说,“我吃什么都一样,没有特别的爱好”,我总会心生怜悯,人生本来就没有多少乐事,失去了食物带来的快乐,真的是巨大的损失。正因为此,我与池波正太郎一样,当听到某人自言自语地说“明天在列车上该吃什么便当好呢?”的时候,也会立刻喜欢上他的。
  •     几年前,因好奇从网上买了本日人所写的《亚洲第一美食》,看完后写了句留言,称本来应该色香味俱全的,但看后让人毫无感觉。日本人不会写美食的书,也不懂得美食,印象中日本人所写关于美食的东西很少,即使有也与此一样,不能勾起人的食欲。虽说是有些以偏概全,但我对于日本的美食书,自此之后,一向是保持着警惕。
      
      池波的这本《食桌情景》太太看完之后,推荐给我,认为写得不错,很有生活情趣,文笔也不错。于是带着几丝狐疑,每天看一篇,将这本薄薄的随笔集看完了。确实是本有趣的书,作为日本小说家的池波正太郎,在书中细致入微地描写了他的美食经历,从他每日的三餐写起,写他儿时所尝的美食,写他在日本各地游历所遇到的美食,写与他的人生密切相关的美食。从他对美食的描写中,我们能够读出他对生活的态度,读出他人生的况味。
      
      池波在此书中,对于美食的描写相当的尽心,也相当的精细,所写的美食范围也相当的广泛,然而看着他津津有味的描写,穷形尽相的刻画,却很难如其他的美食书那样,勾起你的食欲,让你沉浸于美食的气氛之中,让你想像着味道,想像着那种温暖的感觉。池波的这本书,也许同日本的食物一样,太过于精致,太多的仪式感,美则美矣,却让人没了欲,食物之美只在视觉上徘徊,却无法在舌尖上跳舞;或者只是在精神层面上攀升,却没有一种肉体上的愉悦。而美食的精神却是先愉悦肉体,然后再提升精神的。一句话,少了些味道。
      
      不过,抛开美食的味道不说,《食桌情景》还是通过美食,非常生动地展现了人生。而这,恰恰是此书吸引人的原因。我私下总觉得,一本完美的美食书,应该具有两个特性:一是要有味道,能将美食鲜活地呈现于读者面前,让读者沉浸于美食的色香味之中,并让读者馋涎欲滴食指大动;二是要有人情,能让读者从美食之中窥见作者的人生,体会到作者的性情,并感悟出一种生活的态度。池波的此书,虽在味道上差点,但在人情之上,却是异常的出色。从他对于美食的一点一滴的回忆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处时代日本的万千世相与人情冷暖。他在书中所叙述的许多细节,读来让人莞尔,印象深刻。
      
      其实,喜欢吃,喜欢美食,实在就是一种人性。连古人都说,食色性也,同样有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神。细想一下,人生大多时候都是在对食物的期盼之中,在吃吃喝喝之中度过。让食物更加美味,让食物更加精细,也是对于人生提出一种更高的要求,是让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有质量,让自己的人生能够有着有着甜美的回忆。我们对于家庭对于亲人的回忆,往往都是通过美食来达成的,妈妈的味道让多少游子感觉到人生的温暖。我们也很难想像,一个对于美食没有多少兴趣的人,能够热爱人生并对生活充满激情。对于美食的态度,即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虽说人生不是只为吃,但缺少美食的生活会是多么的无趣与苍白啊。
      
      池波在书中写到,他的奶奶就喜欢吃他下的面,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那碗面,直到吃了那碗面才心满意足地去了。那碗面里该有着多少故事,掺杂着多少让人流泪的回忆啊。怪不得池波正太郎几十年后记忆犹新。
  •     
       我看的是廖卿惠老师翻译的《食桌情景》,看到了池波正太郎居家的面貌,作家“坐家”也一件可以过得浪漫也可以过得苦恼的事情,闲杂琐事里透着朴素的生活气息,给我一种“这样的活着真不错”的感觉,在他轻松温柔的笔触里勾勒出了对于生活过往片段的细细品味。他真可爱。
      
       池波先生从居家的家常料理到流连的地道料理店都细细做出了一番评点,透过写人跟食物种种趣事来深入浅出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出这样诙谐深刻的评断,却保持的是轻松自在的心情,让读者阅读的时候没有报怨的心情,反而更加开朗了心境。
      
       透过跟食品交织的点点滴滴里,他平缓有趣地展示了日本战后的人情状态,以静与慢的方式去慢慢适应人情关系的变化,也自身独特的方式来观察巨变的社会,也许普通民众最有心得来消除伤痛,对于心中的死结,他们不会一刀剪断,而是会慢慢解开。作者对于旧日温暖情景的喜爱,透过对于小时候街头巷尾,庙会摊位的传统地道食物的描写一览无遗。
      
       池波正太郎还评点了电影中的餐桌与食物的运用问题,我觉得相当到位,其实胡金铨,李安等华人导演都在这方面下了功夫,这一点上来说,透过展示人跟食物的关系来契合主题,也是表现主题的一个方法,但是没有这方面的表现的电影是否就缺少风情,另作它论,但是有美好食物点缀的电影确实养眼,也许食欲是人之大性情呀。
      
       而作者本人在创作小说的时候,也很喜欢将食物结合人物一起写作,从人物吃的食物或是自己爱好烹饪食物,都自然融入了他日常生活对于食物的感情,在某些片段里,生命的偶然结束也跟食物有着微妙的联系,最稀松平常也充满禅意。而食物的传统文化,历史掌故也可以成为武侠小说里一笔惹人眼球的亮点,古法炮制的食材料理,一下就把人带回了古远的时代里,不禁让人想起了《赵氏孤儿》里面的挂面一幕,还颇具生活风味。
      
       他就在一边旅行,一边相遇食物料理,一边品味,古意盎然的氛围包裹着他,一部分所思所感化成了小说的片段光景,一部分成为了充满味道的回忆。
      
       这本小书,随笔,日记给人一份沉稳的心境,很合适在苦恼时候读。
      
      
  •     池波正太郎是一个日本的历史小说家,对吃颇为讲究。读完后有个感觉,看来不光是中国,在日本,也有那么一些人,执着地欣赏着古风的东西,不被一时的流行风尚而左右。这样做到底好还是不好呢?不同的评价标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反正这些古老的东西是被保留下来了。这事儿本身挺好的。
  •     喜欢读饮食文化的相关书籍,如果是同好的话,我推荐这本收。
      毕竟是作有,写吃很有味道,将童年的吃与记忆结合起来了,有许多情在其中。
      买了后放在办公室,没事时翻一翻,翻到哪页就从哪页开始读,不知不觉间整本书都看过了。
      觉得比逯耀东的文字好,有清淡的力量。
      虽然都看过了,但这文字不让人有厌烦的感觉,每次拿起来,还是能够看得下去,哪怕书里描写的年代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是本好书。
  •      阅读愉快。
       前不久刚看到一个说法,大意是写饮食有两大流派,一种喜欢大量描述口舌的快感,但是词语用多了,不免落入“色泽在眼中发光,美味于味蕾中爆炸,芳香在脑神经绽放”之类的调调中,看多也腻味也烦躁还想骂人。另一流派高明些,会注重于食物背后的人、事、物,不摆谱,平易得很,或者是提供可以实际操作的做法。最近的焦桐的两本、妹尾河童的萝卜干、沈宏非的男女,还有手头差不多翻完的这一本《食桌情景》。以不才拙见,最接近后面流派的,该是《食桌情景》了,有人也说这本书的调调比较老气,不奇怪的,作者就是那个年纪那个年代的人。
  •     日本作家远藤周作是日本著名的天主教作家,但他也写动人的饮食随笔,严肃作家一下子活了起来:每天写作后,他会到自己喜欢的小馆,来碗荞麦面或大啖柳川鳗鱼,随后来瓶日本“菊正宗”,在微醺陶然中沉浸于往昔之时光……
      
      远藤周作颇为推崇这里要谈到的饮食随笔名家池波正太郎:“坊间有关美食的书籍很多,但能让读者会想亲自去尝尝看的散文,能优于池波先生的《食桌情景》、《散步后突然想吃点什么的时候》等的实在不多。”
      
      池波正太郎的正职是小说家,有两个原因决定了他对美食的无比热衷。首先,他认为写作是一件辛苦活,如果连续几天在家里赶稿,生活中唯一的安慰也就只剩下“吃”这件事了,兹事体大,焉能马虎?其次,池波正太郎写的是时代小说,也就是讲述数百年前的人们的生活的故事,而在东京、京都等的寂静小巷里,不乏绵延百年的特色老店和小馆,多少可以寻找到往昔江户情趣的几分影子。因此,在东京、京都搜寻美味餐馆,到日本各地旅行采风,感受当地美食风味,成了池波正太郎写作之中的一部分。
      
      也许因为经历了少年时的贫穷和战争时的匮乏,池波正太郎对于饮食有着一股一般人望尘莫及的热情,远藤周作形象地形容为,池波对“吃”这件事不惜代价,这可以说是对《食桌情景》一书内容的精到概括。池波本人在书中这样概括他的饮食哲学:一般人一想到死亡一定都会意志消沉吧!但人类真是了不起的生物,思考死亡之时的第二天早上,在把热腾腾的白饭、味噌汤和喜爱的炭烤海苔送入口的瞬间,会充分地感受到“活着真好的幸福”。人就是这样的生物。
      
      既然抱定这样的哲学,那么每天的饮食自然不能马虎了事。池波有一本日记,专门记他家一日三餐的菜单,这个日记记了七八年,对于做得美味的,他会用色笔圈起来,日后家人不晓得做什么菜的时候,就会翻开这本日记做参考,从中找到做菜的灵感。不仅如此,他上餐馆时,体验过美味的食物,也会将菜单记下来。远赴日本各地采风,路途中食宿的旅馆餐馆,每有美食,也都笔之于书。
      
      也许是与他所写旧时代的风俗与人情有关,池波正太郎的饮食文章,都带着几分浓浓的怀旧之味,正如他喜欢京都的万龟楼,因为那里有寂静的氛围,有宰鱼特别刀法的大厨,厨师食客之间可以亲切交流,这样的餐馆有着属于市街人的平易风情。又如他在旅行途中偶遇的小馆,笑容宛若少女的老婆婆端着海鳗盖饭,因为脚步不甚稳健,托盘中的盖饭发出锵铛锵铛的细小声响,令池波感受到巨大的愉悦,悠然而生旅人之闲情逸致。
      
      池波固然经常去有名的餐馆大快朵颐,然而他笔下常见的却是寻常的日本食物,他的情趣其实是属于庶民的,雅洁的环境、体贴的服务、饭菜的地道才是主要的。对于池波来说,当然更重要的是,饮食是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是充满人情味的社交活动。可能正因为有人情的温暖,饮食之于人生,才显得如此重要。因而,《食桌情景》的所有文章,事关饮食,更关乎人生。每一趟美食底下,都联系着池波的一段人生回忆:在他几年如一日的家庭菜单日记背后,是他和妻子及母亲闹腾却温馨的家庭生活;对太豉烧、甜甜圈薄片和炸肉片的味蕾回忆,牵连着他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在乌龙面和荞麦面的美味之中,他忆起的是恩师子母泽宽和长谷川伸在写作上对他的帮助和提携;茄汁鸡肉饭和炸猪排,连起的是他对二战前日本西餐厅的味觉回忆……事实上,池波正太郎的美食文章之好看,正在于以食带出了时代和人生的况味,还有渐渐流失的淳朴恬淡的人心人情之美。
      
      《食桌情景》提到的日本食物,大抵奢侈的少,日常风味的多,这和他的时代小说对“江户情趣”的追求是一致的:描写庶民的食物,表现庶民的人生情趣。池波是时代小说的大家,其小说的一大特色经常将自己日常的饮食体验和趣味融入到所写的小说当中,让读者读后感到无比的亲切。比如在名为《梅雨中的豆腐汤》的小说中,他借食物来描写主人公的生活环境:
      
      “彦次郎把今早桥场豆腐店送过来的豆腐和油豆腐切成细条状,放入土锅中,在火炉上煮了起来。豆腐汤是彦次郎最爱的食物,他把豌豆饭放到厨房中的饭窑里,就着豆腐汤和烤海苔开始喝起酒来,因为梅雨带来的丝丝寒意,让豆腐汤尝起来更加美味无比。”
      
      此中有情、有景、有人、有生活,豆腐汤诉尽了杀手生涯的落魄和辛酸。无独有偶,在他的描写四十七忠臣藏的首领大石内藏助的历史小说《吾之蛩音》中,也有这位著名历史人物吃荞麦面的神来之笔。四十七忠臣藏在日本几乎相当于神话传奇,这些传奇人物在日本人眼中仿佛中国人眼中的关羽,近乎神而不再是人。但池波正太郎用一碗荞麦面就将大石内藏助从神坛拉了下来,变成了凡人,一个和普通人一样耽于口腹之欲的人。而且,在尽情享受食物的“生之欲”和为了大义而复仇的“死之决绝”之间,一碗荞麦面提供了人性的小细节,令这个几百年前的历史人物一下子血肉丰满起来。
      
      池波正太郎以及藤泽周平等人的时代小说,可以说是日本的武侠小说,两人在时代小说的成就方面,和司马辽太郎旗鼓相当。他们不像司马辽太郎以一种史观来支撑小说,他们不写传奇,不写侠之大者,更关注时代的底子—所谓日常的风景。用李长声先生的话来概括就是,他们的特点是写“平常的生活,温馨的人情味”。也正因此,他们都特别喜欢借饮食来反映人物的世界。池波正太郎笔下的杀手,用蛤仔和萝卜丝煮汤,一边趁热吃,一边在讨论怎么杀人。藤泽周平的时代小说喜欢指出下级武士的俸银收入,细细描写他们日常生活情状,比如《黄昏清兵卫》里,他写清兵卫放工后在家织篾品帮补家计,写一家人喝清可鉴人的稀粥,写春来挖野菜等细节,这样自奉俭约的清苦生活,显然是与奢华无缘的庶民生活情趣,却有着一种踏踏实实地活着的人间真味,难怪为深受经济不景气之苦的日本上班族所爱读。
      
      这类武侠小说可以称之为人情武侠,反映的是庶民的人生观和美学。在池波正太郎看来,吃的快乐就是人生的一大快乐,所以他在《剑客生涯》里写了二十多家荞麦面馆,这显然是以自己现实生活中去过的荞麦面馆为底子的。荞麦面是日本最普通的食物之一,种类不下百种,足证日常生活自有其活泼与多变的风味与真趣。
      
      可惜中国没有池波正太郎和藤泽周平这样的人情武侠,这是我读完池波的《食桌随笔》和藤泽周平小说后的另一感慨。
      
      发于《时代周报》
      
  •     “食物”和“吃饭”只是一个媒介,真正吸引我的,是作者在谈到吃饭时,带出的对生活的态度和看法。第一篇文章《巢与食》中体现出的坦诚和小心机,就让人忍俊不禁: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对“筑巢”有所贡献,而我选择的方法则是制造出妻子和母亲“共同的敌人”来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全力利用咆哮、怒骂、叫嚣、威胁、恐吓等各种手段来包装自己的坏人形象。
      
       时至今日,每当我要外出旅行、有几日不在家的情况下,母亲和妻子都会露出欢欣的表情,母亲更是会脚步轻快地走到月历前面,用红笔在我旅行的那几天里做上记号。
      ”
      好吧,我们暂且不去管上面这个方法是否夸张,是否有效,是否。。。嗯。。。政治正确,单单是作者费尽心思地经营家庭关系这一点,就很值得关注。日本人往往成就于从小处着眼、发力,这种对生活一丝不苟的尊敬态度,我十分佩服。
      
      
  •     虽说是美食,但感觉不到食物的味道,似乎对作者来说,那是不可言传的。
      
      反倒是,那餐饭的时空、人物、前因后果,丝丝缕缕,氛围十足。
      到底还是写历史小说的人。
      
      不过对于食物本身的描写,有点遗憾。
  •      池波正太郎在日本的名头很响。如果要找个类比的例子,大概等于我们的金庸大侠。当然了,时代小说和金庸武侠毕竟是有巨大差别的文类,在此只是说明其深入民间的程度。池波写过三大系列:《鬼平犯科帐》《剑客买卖》《杀手藤枝梅安》,其他还有大量的话剧剧本和随笔,是会写又能写的典范。
      
       池波爱吃,并在不算短的创作生涯中写过一系列谈吃的随笔。他本人生于大正十二年(1923年),拥有“古早味”的食物记忆,加上写时代小说,整天琢磨战国和江户时代的剑客们吃些什么,这就使得他的美食文章带有池波特色的怀旧风格。譬如他到了京都,就会兴冲冲地去一趟“万龟楼”。这家店是“生间流”的传人,听着很像武侠门派,总之是一种剖鱼的厉害刀法,店主的先祖们曾在公元九世纪的朝廷和后来的幕府效命,大概有那么点“御厨”的意思。看池波从食物延伸到典故,又绕回桌上的菜,让人不由得起了上网检索的兴头。意外的是,万龟楼赫然在目,看来池波的书也可当作老饕们的旅行指南。
      
       身为作家的池波数十年如一日地记日记,内容专一,只写吃。池波老爷子把每天的三餐毫无遗漏地写下,每当妻子为今天做什么发愁,他就淡淡地来一句:去看看日记不就得了。这招还真管用。日记里有他对每道菜的感想,妻子可以找一个以前做过并且受到好评的。池波家的用餐习惯不同常人,他自己据案吃喝,妻子和母亲坐一桌,而且是分头制作:妻子为丈夫做饭,母亲为自己和儿媳做饭。乍一看似乎是大男子主义在作祟,岂知池波在文章中称道,这是他的一番苦心。他长在单亲家庭,母亲个性又强,为了不让妻子和母亲整天互相挑剔,他干脆定下分食的规矩。这样为娘的吃不到儿媳给儿子做的饭菜,也就无从挑剔。规矩既成,数十年过去了,妻子有时会偷偷感慨:还是老人家料理食物有一套。
      
       食物的背后总是人情的冷暖。池波在战争期间驻守横滨担任通讯兵,母亲在他离家时看似毫不在意:“你是祸害遗千年,不会这么容易就死掉。”他想念母亲,嘴上仍不服输,便说让母亲在周末带饭团来看他,作为回报,他会准备羊羹。池波家的老太太照例不太像个做母亲的,说自己是冲着羊羹去的。于是母子欢聚。
      
       食物点点滴滴融入记忆,此时此地和彼时彼地的区隔,不仅在于科技带来的时代变迁,还关乎那些不复存在的吃食。池波笔下的零食在今天看来是简素的,诸如太鼓烧,甜甜圈薄片。从前卖零食的都是现做现卖,热闹的夜市在他的笔下复原了,读者仿佛通过时空的镜子,目睹曾经的少年所倾慕的小摊师傅们。池波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去太鼓烧的摊子当学徒,他母亲颇有先见之明,决定让他念完小学然后学证券。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证券市场是个相对封闭的行业,池波乖乖地去了,很快赚了不少钱。他爱吃又爱玩,读到一首诗便会悠然前往诗中描述的温泉,也常流连于酒馆电影院。用池波自己的话说,回想青年时代的挥霍,自己都不免捏了把汗。但正由于那些“捏把汗”的日子,他才有了比一般人宽广的视野,也为将来的说故事生涯打下了基础。
      
       池波笔下的杀手会在出门杀人前的梅雨天给自己做一份豆腐汤。湿寒的空气里氤氲的热汤和即将到来的血溅三尺,交织成莫名的氛围。那是他心目中逝去时代的人间味。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读他怀想旧时的文字,怀旧的时空经过了再一次的交叠,加上那是异国的情与味,感觉好似一首老歌的标题:这么近,那么远。
  •     《食桌情景》池波的日记是一日三餐的食谱,由早餐,午饭,晚餐,夜宵构成。他的人生以食物为重心,为避免婆媳的纷扰,独自一人用饭,童年的记忆是街边小吃的回味,工作的经历转换成不同职业时吃的料理,出行经验浓缩成旅行中吃到的食物。我爱这样的读物,这样的人物,人生应该是吃一顿好的那么简单。
      
      
  •     池波的母亲早年离婚后,就独自背负起养育两个儿子和自己老母亲的重担。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池波说“在那样艰困的环境下,我和弟弟却从没挨饿过,一次也没有。每天都吃得很饱,健康地到处蹦蹦跳跳的玩耍……后来有一次和母亲说起当时的情景,母亲回想地说道:
       ‘那时候,我常常工作结束后去吃御徒町的蛇目寿司呢’
       -- ‘自己一个人?’
       ‘对啊,自己一个人。’
       -- ‘你竟然一次也没带我去吃过?!’
       ‘我谁也不想带,哪来的那个钱啊?我一个人吃好吃的东西就够了。’
       -- ‘你很坏耶!’
       ‘我一个女人家要养一整个家耶!要是偶尔不让我吃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怎么会有力气去工作赚钱?对那时候的我而言,只有蛇目的寿司是我唯一的安慰!’“
      池波总结道”也就是说,这个女人因为一盘自己喜爱的寿司产生了养育老母和两个小孩的无比勇气和能量。这说明,'吃'这件事情是多么的重要!“
      
      在这样的老妈养育之下,儿子不爱上美食才怪呢!
      
      还有,这本书和”深夜食堂(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991933/)“很搭~~
      
      
      
  •     好干净的文字,仿佛读着读着就回到了那些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安静的,平和的有些落伍的时代,干干净净的,连那些落下的尘土,也一样平静。
      
      正太郎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似乎岁数也不小了,中年男子的温暖感,油然而生,男人,还是要成长之后,才会愈发觉得宽厚,早年的锐利攻击性,随着时日的增长,变得更加坚韧。
      
      书里主要就是写一些他成长的过程中,和食物有关的记忆,好多东西,我从来没吃过,却可以轻易的在中餐中,找到类似的食物,许多的感觉就随之升腾了出来。所以,这文字真的很好,仅仅以我的喜好来讲,太棒了。
      
      好吧,定一定乱了的心,此刻,就是温暖的味道,柔然安定。
  •   古老师是知味之人
  •   无非一吃货
  •   看来古老师当年一定看了多次《中华小当家》
  •   那是什么?没有看过。。。
  •   动画片啊,你83年的会没看过
  •   木有。。。
  •   好吧,那应该是90后的回忆。。。。。。
    重点还是那句食材本身的味道吧,动画片主角一直挂在嘴边说的。。。。。
  •   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   错了,是吃货所见略同
  •   “倒是作者那平淡温煦的文笔,把往事夹杂在食事中娓娓道来。”就是这个味道!
  •   嗯,食物也是一种信仰,就像土豆一样。
  •   你要创立一个”食物教“吗?……
  •   目前不想,不过你要建个“美食教”的话我就加入
  •   总是喜欢看关于食物的文字,那些值得等待的时间。上桌的美味记忆。都是记得留存的安暖。
  •   特别同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