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瑣記 (增訂版)

出版时间:2009-4-1  出版社: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吳詠慧  页数:2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哈佛瑣記》是筆者個人對哈佛求學時代一些瑣細的回憶。  除最末一篇----〈重返哈佛〉----是描寫去年歲末重返哈佛的經歷之外,其餘十四篇都是記載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三年之間的見聞。不可否認的,這些回憶都十分主觀,因此不免是片面的。讀者不難在字裡間發現筆者對哈佛的偏愛,這個偏愛實源於六年哈佛生活所產生的深摯情感,而不是可以用理性來推論的。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隱藏一個奧秘的精神泉源,不斷地支持他在現實世界裡過活,尤其在俗事紛擾之際,還能回到自己心靈的世界滋養休息,以便重新出發。哈佛的可貴之處,便是提供一個良好的氣氛,讓每個人嘗試去表達自己,發覺真實的自我。在哈佛,每人受到鼓勵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覺,按照自 己喜愛的方式去生活。除了個體層面的解放之外,哈佛還能夠承接西方智識的傳統,使置身其他的人隨時可以與古人精神相往來。威廉?詹姆士 (William James)曾描述他心目中「真正的哈佛」,他說:我相信,就培植自主與孤獨的思想者的苗床而言。  除了哈佛大學,無出其右者。哈佛的環境不祇允許,而且鼓 勵人們從自己的特立獨行之中尋得快樂。相反的,倘若有天哈佛想把她的孩子塑模成單一固定的性格,這將是哈佛的末日。筆者毫無異議地贊成詹姆士的想法。的確,世界上還有不少大學的歷史比哈佛更悠久,還有不少大學的校園比哈佛更美麗,還有不少大學的精神比哈佛更貴族;但對筆者而言,只有哈佛才是心靈的故鄉。

作者简介

  吳詠慧  本名黃進興,一九五○年生於台灣。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一九七三),碩士(一九七五)。一九八三年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任教台大、清大與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曾獲得美國傅爾布萊特資深學者獎助學金,及國科會傑出研究獎。著有:《哈佛瑣記》、《半世紀的奮鬥》、《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優入聖域》與《聖賢與聖徒》。其英文著作:Philosophy, Philology, and Politic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刊行,現任職中研院院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哈佛瑣記 (增訂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3条)

 
 

  •     美好、自信、开阔、向上。对知识的欣喜与赞美,和对公平、公正的渴慕与索要,无论怎么样的姿态的叙述都不过分。Widener Memorial Library 的海量藏书也许寄寓着索尔仁尼琴1978年哈佛演讲的答案,对自由的边界与人心修证的交融期许。2013.8.23
  •     对于哈佛之类的国际性大学,向来都是怀着敬仰之心的。看了别人的推荐书单才找来看,一日多便看完。作者吴咏慧原是笔名,作者妻子的名字,之前一直以为作者为女作家。对这类历史学者写的书总是有亲切感,大概因为自己是学历史的吧。作者对学习肯定是抓得比较紧的,书中尽是关于哈佛校园及导师,对于美国大学生的娱乐没怎么描写,大概作者在校就是学术性的一类人吧。
  •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小天下。
      读了这本书,感觉自己几十年的书白读了。时间都是浪费了。
      要读书,就去哈佛吧。要不真的是浪费。
      要读书,就去哈佛吧。要不真的是浪费。
      要读书,就去哈佛吧。要不真的是浪费。
  •     前几天在卓越网上淘到一本很不错的小册子,是台湾学者黄进兴(笔名吴咏慧)写的《哈佛琐记》,描述的是他在哈佛读博士时的所学、所思、所感。这本书由三联出版社出版,小而薄,灰色的封面上面只有书名和作者的笔名几个字。我向来讨厌那些花花绿绿的书籍封面,因此它朴实无华的外表首先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感。翻开书的首页,映入眼帘的是下面几行字: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
      
      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
      
      更重要的,
      
      让真理与你为友
      
      (拉丁文是: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Amica VERITAS)
      
      这是哈佛的校训,就像去我们的大多数高校用文言文一样,它是用古老的拉丁文写的。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
      
      
      
      作者在哈佛念的是历史学博士,自然很重视对哈佛的人文思想和精神内涵的捕捉。而这正是作者想要呈现给大家的。全书用优美散文笔调描绘了哈佛大学美丽迷人的校园景色和哈佛学术巨星的学术思想、学术讲座以及自己听讲座的经历,同时也顺带介绍了哈佛与其所在的剑桥镇的另一所大学——闻名全球的理工王国:麻省理工学院之间的纠纷瓜葛,读起来让人流连向往,神往不已。
      
      
      
      早在几千年前春秋时期孔圣人就说过:朝闻道,夕可死矣。西方更有名彦: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者是何等的相似!可见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文明都把寻求真理作为人类探索外界认识自我的途径。而哈佛大学的校训正是VERITAS(真理),我们能知道其探索精神和学术氛围是如何的鼎盛了!
      
      
      
      作者用了很多的笔墨描述了他上学时候的学术明星们,一个个个性非凡,神采飞扬,饱学厚积,著作等身。的确,他们的思想成就无一不是站在各自领域的巅峰。这足以让任何一个后学之士为之倾倒,为之敬仰的了!可是哈佛的学生会因此产生学术崇拜吗?绝不会的,君不闻“哈佛雕像的三个谎言”传说,那里人们仿佛都有种天生的质疑,辩论的爱好,以至于哈佛广场的书店有可能成为“罗马议事厅”。
      
      
      
       说道书店,“哈佛广场有座 ‘Harvard Book Store’,书店里永远播放着古典音乐,店中售卖的书的品质很高,每次经过总会历经心灵交战与倾囊而归两个过程。” 读到这里我会心一笑,看来每个爱书之人都抵挡不住那真理的诱惑啊!(这个书店我曾经在韩剧《爱在哈佛》里面看到过。真的很雅致)。
      
      
      
      “哲人之怒”和“哲学祭酒”当然讲的是哲学家的故事。作者因为向里克尔教授提到一个和教授学术思想相反的学者的书,结果教授“颤抖地叫了一声‘idiot’!”心里忐忑之情可见一斑!作者如今还不知道教授的idiot(白痴)是指那位反对者还是作者自己。而我也不知道作者如今对这段往事是莞尔一笑呢,还是到现在还忐忑不安呢?
      
      
      
      “在这种酷寒的天气下,别人厚衣重裘,罗尔斯教授却总是意见单薄长袖的衬衫,在校园里如闲云野鹤般地晃来晃去,好像他的哲学睿见已经凝聚成一股不化的精神内功,力可御寒;我这个远从亚热带负笈他乡的孩子,景仰至无以言喻。有一次,上罗尔斯的课,久候不来,学生窃窃私语;终于助教走进来,以狮子吼的嗓子宣布:罗尔斯先生感冒,停课一天。从此我了解到原来伟大的哲学家也是肉体之躯,跟我们没什么不同,心理如释重负,在哈佛六年中,那夜睡得最为甜美。”读到这,我完全要哈哈大笑了!其实对于大学者的敬仰崇拜于我又何尝不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情结呢?上学以来就一直对那些功底深厚的老师崇敬万分,恨不得一睹其“芳容”为快。可惜毕竟这种身边的牛人有限,直到现在读到了研究生,才算离大师们近了不少。以前每每把他们无限拔高,最终也只得发出“微斯人”之叹。并不曾想过他们像我这样的年纪时候也有自己的偶像。他们也是一样的肉体凡胎,一样的喜怒哀乐。那时候不懂,可现在知道每个人成就不同,有人做出的成就足可以令人仰慕,令人敬佩,但切不可对他们产生崇拜,甚至顶礼膜拜,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人在求学的道路上丧失自我,丧失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原创性思考的能力,而永远匍匐在他们的阴影下。我的导师就敬告我们:看论文,文献切不可仅仅凭着学习的态度去看,你还应持有一种批判和怀疑的态度去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自己真的如当头棒喝一样,佛语中的醍醐灌顶也不过如此吧!
      
      
      
      “跛足的英雄”讲述的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史学家史坦纳教授和研究科学史的孔恩教授的两场讲座,作者历数他们开讲座的盛况和他们在学术道路上的经历,娓娓道来真是如数家珍。虽然他们的演讲风格相异,一个是“登高一呼”,一个是“感性的心路旅程”。“但他们仍有一点是相同的:当他们走上讲台上时,都显得步履艰难,因为他们都是跛足的。”读到这里,我可以感觉到一种敬意从作者的文字中油然生出。当然,一种敬意从我心里也油然生出!
      
      
      
      “资本主义的训练营”介绍了哈佛的商学院和法学院。令我惊奇的是它们竟然共同的特点是只接受已经完成本科学历的求学者,同属于研究院的性质。这就是未来的总统,CEO读书的地方。精英们一个个精神饱满,虽然课业繁重可是三年或者俩年以后当他们拿到博士或硕士学位毕业时,回报是相当丰厚的。“就算是二战以后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平均每个哈佛毕业生仍有7-8个职位在等着他们!”无论是法律还是商学院,他们的教学模式都是案例教学。这和哈佛历任校长的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MBA也是从人家那里COPY过来的。当然其中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了。这种差距更显然的是体现在他们的文理学院和商学院的学生之中了。“对于这些贪得无厌的资本主义学徒,文、理学生只能在毕业典礼结束、当全体商学院学生挑出一元绿色纸币高举挥跃时,响以嘘声。他们所能做的也仅只有这些了,一旦走出校门,他们就封道扬镖,走上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了。”
      
      
      
      在西方,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高低会很自然的同财富挂上钩。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一论点本身是没有错的。可为什么现在高校里的大学生们却如此流行“读书无用论”?一种浮躁的风气来大学校园里盛行着。我还记得一位有名的老师说过:“整个社会都浮躁,你为什么不呢?”于是我想,我们现在的学术之路到底怎样了?写论文那对本科生来说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本科生怎么会,怎么能写论文!除非太牛的人!这种牛人一个学校也不容易找到一个来。大多时候还不是在网上搜一篇完事。可我就不知道老师们知道事实如此,却还是叫他们写论文。存在于我们高校教育之中的诟病实在很多了!从我们身边的同学可以了解大多数人大学都是混过的,他们都抱着“大学里的课程大多数在社会上根本用不上,至于专业课,只要几个就行了,关键是以后的工作中学习;在社会上真正靠的还是专营而不是知识。”诚然,这种思潮和我们社会的结构,社会的进步程度有关。可这难道不是咱们教育制度的错吗?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脱节,人们很难看到课堂上的知识是如何在现实中转换为生产力,转换为财富。这时我想起了曾几何时在哪本书上看到的据说是哈佛图书馆自习室墙上的训言:
      
       1.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 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 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9.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 时间在流逝。
      
       13. 现在淌的哈喇子,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17. 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 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9. 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20. 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可见我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也是有很大不同的(个人观点,有待讨论)。
      
      
      
      本书有很多地方讲到了各个学术巨匠的建树和思想沿革。其中肯定设计到人文社科中很多大师的思想精粹,显然不是我这个门外汉所能深刻领会的。但那丝毫不能减少我对这本书的热爱之情。反而使我从此对社科理论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知道像意识形态这种主观世界里的东西也有其结构,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当然和自然科学不同的是,它似乎更依赖于一种理论体系的建立,也更没有什么确定的解。
      
      
      
      最后我想用本书书评中的一段话结束本文:有关哈佛的生活、还有一篇文字也很值得一读,那就是贺麟1929年的《哈佛日记》(收在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哈佛大学》一书中),在那里,我们同样感到了一种对真理的渴望。例如,在5月30日的日记中贺麟写道:
       "以后务须随时随地牺牲一切保持自己的内心自由,和self-respect(自尊心),要无一时忘掉了以诚接物,更要无一时忘掉了求真理说真理的使命
      
  •      零碎的的时间读完了这里面零碎的故事,而下面这两行字当是不会忘掉的:
       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a VERITAS.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
       这是扉页上写着的哈佛校训,对比起国内各名牌大学的校训多的是一种对真理的探求,诸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则偏重的是精神上的激励,当然这与中国曲折的近现代史分不开,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大学的学术氛围着实没有国外来的浓厚。
       书中描述过这样一个情节:当罗尔斯教授讲完最后一堂课后,全体学生立即鼓掌向他致谢,而内向害羞的罗尔斯教授频频招手,快步走出课堂后许久,掌声依然不衰,严寒的冬天,作者的手已是拍的又红又肿,便问身旁的美国同学还要拍多久,而同学回答:“让罗尔斯教授在遥远的地方还能听到为止。”读到这段时真的觉得很震撼,哈佛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程度实在是令我们上交的学生汗颜,别的大学不清楚,单拿上交来说,老师上课结束后同学鼓掌致谢的已是凤毛麟角,而书中所描述的这种情况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时不时能够见到不尊重老师的现象发生,比如课上到一半大摇大摆的背起书包就走。
       当然,不能片面的将原因归结为学生,现今国内大学又有几个教师能做到像书中所述的哈佛教授那样敬业奉献,可以带给同学们很多价值与思考?
       我们现在对大学的追求已与前人不同,我们追求的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个中上的地位,很少有着献身科学献身真理的伟大抱负,“钱学森三问”才问出了我交的致远学院,而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本能的驱使下学习,丝毫不注重科学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同样为我自己感到悲哀。其实我觉得,像我这样非学术型的大学生压根就不应该进所谓大学,职业学校或许足矣。但千军万马都抢着过着独木桥,不过自己又不甘心。曾有过设想,倘若大学非研究型的学员都分离出去,我们的大学是不是能更有一点大学的味道?而对于希望获得职业技能的学员是不是又更具效率?
       像哈佛这样的能够给予每个学员前进动力,指明方向的地方,于我,也不过是个梦罢了。
  •     文能看书挤地铁,武能挤地铁看书。
      正是在地铁的摇晃之中,读完了吴咏慧先生的这本《哈佛琐记》。
      
      前半篇充满了各种哈佛的校园轶事——在鸡尾酒会上被大师抛下一句骂语以至久久不能释怀,声称要进入上厕所才闯入罢课示威学生的重围,知道伟大的哲学家也会感冒而备感安慰以至有了哈佛六年中最甜美的一觉……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兴味盎然,即便中间夹杂不少耳熟不能详的大家大作及严谨的学术讨论,仍然备感亲切。
      
      及至读到“跛足的英雄”一篇,谈到吴先生的学期报告中,提到《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之长在于用“内在逻辑”来解释科学知识的进展,报告发回时,授课先生明白表示反对。吴先生当夜辗转难眠,干脆起来写了一张简函,寄给当时已在MIT的作者库恩。十天后,外出归来的库恩回函说明,他的论点的确是从“内在逻辑”出发,断无疑误。于是作者顿时心情开朗,胸中郁闷阴霾之气一扫而光。事后与导师谈起,对方很吃惊的看他说:“你竟敢跟哈佛第一大炮争辩?……”
      读到这里,突然也难以自已。思想瞬间穿越了许多时空,回到自己初中时那样的青涩年纪,那时还曾经因为提出更好的解法上台去把老师挤在了讲台一边,还曾经因为不服三星智力快车问题的标准答案而给电台写去信质询;高中返校后第一天的早读就因为一个典故与语文老师翻出字典来对峙……当得到权威的认可,短时间内赢来众人的尊重时,那种内心的畅快真的是让人至今历历在目。许多小的轶事,后来讲给母亲,都让她感觉很后怕,“你就不怕老师给你穿小鞋?!也亏得你都遇到一些好老师啊~”于是想起来,也真的为自己那种纯真的冲劲所自豪。
      但是后来的岁月里,似乎不太记得这种挑战权威,探究真理的勇气了。现在想来,一方面是学术上越来越远离专而精;一方面是似乎开始满足于每天生活的状态,而不愿意再花80份的气力,去赢取20分的闪耀了。从十年的维度来看,这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只是合上这一篇,重温起来,想到自己将来在面对自己内心的怀疑之时,如果还能有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追求真理的勇气,也不枉自己学生之时,许多老师曾经那样真诚地期待着我来日能够成就一番大事。
      
      于是想到,自己为何曾经那么希望在那样的一片土地上,开始追寻自己象牙塔中的学术梦想
      ——追寻,怀疑,执着,这便是我们最初的梦想吧。
      
      
      讲到哈佛法学院的“没有爱的‘爱的故事’”一篇中,吴先生写道,每年前来就读哈佛的学生依然前仆后继、络绎不绝,个个都像是下了壮士断腕带决心。因为只要挨得过这艰苦的三年,即前程似锦,最杰出的科班生可当上教授,其次法官,再其次则为律师,其他亦可据政治、社会、经济的要津。
      但其实“美丽踏实(亦即真理的拉丁文Veritas)”一篇中已经写出,一位杰出的校友抱怨道,学校本身并没有提供明确的生活指标,除了感染到怀疑、冷静的精神,几乎学不到任何东西。
      但末了亨利·詹姆斯却不得不承认,这股质疑的精神却伴随了他一生。
      
      
      怀疑,冷静。追求真理要像夸父追日一样执着,对待不同创见要像海纳百川一样冷静。
      这是十年寒窗能够教会我们的唯一一件事。
      说来简单,却又何其之难。
      
      
      在“哈佛的两位莎士比亚”一篇之中,提到哈佛广场往来无白丁的“绿屋”咖啡店。一次和专攻印度哲学的克里默先生闲聊到哲学奇才克律基的事迹,旁桌的两位陌生人竟也跟着点起头来,凑过来提供轶闻,和不请自来地加入闲谈。囿于专攻哲学的克律基,竟然在“绿屋”中有如此高的辨识度,令作者惊讶之至。
      读到这里不禁再次汗颜。同样是在北外和北理之间活跃之至的绿色咖啡屋里,无数次地听到旁桌的各种话题,却极少涉及学术内容;涉及到的学术话题,即使是平日关系极好的朋友谈起的各自发现和研究,也极少能够找到共鸣;而种种不知是害羞还是自负的情绪,更是阻止着我们加入旁桌的任何对话,和接受一个陌生人无缘无故地加入我们的话题。
      
      不知道要经过怎样的社会觉醒和学术运动,才能让帝都这些据说是已经排进世界前100名的大学,也上演这样的自发性学术沙龙。
      而自省之时,更觉得自己在冷静方面依然相差甚远。很多的时候,是自己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看法,等对方张嘴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想着如何影响他说服他,很快地达成一个结果;或者是,在对方张嘴之前,先要把结果方向想好,与结果无关的内容,就几乎全部地被过滤掉了。
      
      
      “闲谈中,我才知道吴咏慧在美国数年,居然连汽车也不会开。在美国生活,最可宝贵的是那种天大地大、鱼跃鸢飞的自在和自由,不会开车等于少了两条腿,哪里还有什么自由和自在可言?问伊去过赌城没有?没有!到过情人酒吧没有?没有!小电影看过没有?没有!异性朋友交了没有?什么!还是没有那平时有什么消遣?读书?读书之后呢?还是读书?!我的老天! ”
      
      读到这段86年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对吴咏慧的一篇回忆录片段,心底那份最初的学术梦想开始在渐渐挠动,而招来的,也只有许多的自惭形秽。不但大学时,似乎还对学业残存的一丝执着看来几乎是浅尝辄止的同义词;而且最近,似乎在几句来得太容易的夸赞之中浮肿了一些了。读了这么两本书,就觉得自己是个学习型的性格了;会写两段文章,倒仿佛自己文采有多少了;坚持了这么几件不大的事情,似乎自己就有了多少执着的勇气了。其实却都只是自欺欺人罢了,真正的大师们忙着自己的求知,而连嗤之以鼻的功夫都没有啊!
      
      哈佛的生活琐记,也似乎只有吴先生这样的人,才配来写呢。
      于是又明白了当年为什么与美国大学擦肩而过,也许正是“美丽不浓,踏实不足”。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
         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
         更重要的
         让真理与你为友
      哈佛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
      
      
      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仍然是风华正茂的年岁。当年吴先生在哈佛读博时,只怕年龄还要再长一些。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依然是需要不断地建造自己独立、冷静的学术精神。
      而真正的毕业者无需魂牵梦萦,而是不断勇往直前,开疆辟土,追寻美丽的新世界。同学们,大家努力吧!
      
      
      
      PS:读吴先生的文字一气呵成,仿佛是与一老友对话,毫无晦涩之感。也许自己的文风,倒开始有点像台湾风格靠拢呢。
      
      
  •     吴慧咏这本薄薄的小书《哈佛琐记》,都记不得何时买的了,也许是觉得很便宜,或者是网上订购赠送的。因为书小,一直就放在我的背包里,想着什么时候闲得无聊,正好拿出来翻阅。结果一放也是放了好久,直到春节去北京,顺手拿了出来,就一路看了下来。到北京机场时,书也差不多看完。
      
      书并不像我所认为的那么易读,虽然也有轶闻趣事,也有作者本人在校威水史,但整本书远非那么简单,作为余英时和史华慈的弟子,吴慧咏还写了当时在哈佛教坛上的诸多大师,这些都曾经开一时风气的人物,在课室里指点着江山。我们仅从作者的笔下,就能感受到当时的盛况,也能略微知晓当时世界学术界里所关心所探讨的问题。从哈佛各个教室各个讲坛上所发出的声音,足以影响着整个学术界,夸张一些说,甚至可以影响世界。各种思潮各种流派在这里汇聚,各类大师在这里交锋。对于这样的地方,你只能肃然起敬。
      
      看此书时,我想到了大学。何谓大学?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确实也是,从有大学始,这就是一个学者荟萃、思想激荡之地,自由天生就与校园相伴随,因此无论在穷乡僻壤,或者杂处于穷街陋巷,无论它是简陋不堪,还是貌不惊人,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自由的气氛,能够经历思想的激荡,可以毫不为难地说出,这就是大学。不像在某些地方,虽然大门森严,高楼巍巍,整个校园美仑美奂,但你在称他们为大学之前,总会有种迟疑,有种犹豫。因为在这些大学里,没有自由的空气,没有学术的气氛,更多的只是一种官气。在这里,只有高楼,而无大师。在这里,重重的围墙将它与民众也与社会隔离开来,它更像官衙而不像校园。很不幸,这样的大学多位于我们这片土地之上,我们差不多都来自于这样的地方。
      
      我曾参观过斯坦福大学,入门处的教堂,质朴而神圣;后院希腊贤哲的沉思雕塑,让人肃然起敬;宁静的校园里,寂然无声。在此,只有一种智识的神圣围绕着你,你会忘掉俗务,而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在香港大学,简朴的校园,散居于半山之上,在校园地上已存在许多年的标语,透露出偏居于南中国一隅的这所大学里自由的空气;在此,你会感受到一种坚守,一种对政治与学术独立的追求。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一个学术的哈佛,一个思想者的哈佛,它向世界源源不绝地输送着思想,也向人类提供着知识与智慧;校园里大师的声音,证明着人类智识的提升与精神的飞跃,显示着人类的伟大。这样的大学,怎能不让人尊敬?他们都没有围墙,也无堂皇的建筑,但他们已成人类精神的高地,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方方面面。
      
      
  •      刚看到《上学记》出版消息的时候,很不以为然,因为借着所谓的出名而赚取商业收益的方式在这个社会已经比比皆是。虽前有对于西南联大的无上崇敬和向往,但还是没有对这本书有太大的兴趣,不过最后由于无聊,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从图书馆借阅了。结果我却完全被吸引住了,结果我却完全沉浸其中了,尤其是其中的那些求学逸事对仍在校园的我来说,可谓是经历相似。但是其中的那些现在大学所缺乏的人文气质和精神追求更让我沉浸其中,尤其是作者文靖最后的一篇《把名字写在水上》的文章更是让我共鸣颇深,在精神上似乎突破了一层障碍,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
      
       另一本让我有这种感觉的类似的书就是《哈佛琐记》。挚友推荐之书,在实习余暇时间三天完成,某些时候更是沉迷其中忘我其中。如果有机会选择,我宁愿做哈佛的“书虫”。
      
       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Amica VERITAS.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
      
       哈佛的校训,我在一张废掉的颁发签证文件的背面默写了数十遍,拉丁文一点不通,但是却想通过默写记忆在脑子里,更是记忆在思想里、心灵里。
      
       作者吴咏慧本名黄进兴,吴咏慧实则为其夫人之名。在作品最后由著名哲学史家翟志成撰写的《这样的吴咏慧》中,我们可以了解出一个真正的吴咏慧,当然更是一个真正的黄进兴。在文章中,吴咏慧被形容为每天只知道读书的一个“书虫”,但是对他来说,“哈佛之于吴咏慧,是香客心中的圣庙,也是情圣眼中的爱侣,既庄严肃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又轻颦浅笑、宜嗔宜喜,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勾魂夺魄。”
      
       当翟志成见到吴咏慧本人的时候,才发现“谈风花雪月的吴咏慧,比谈哲理逻辑的吴咏慧,不知有趣和可爱了多少倍。”本人是极为有趣的学者,然后用一种琐记的形式去讲述对于哈佛诚挚的“情人之爱”,让人真正体味到了哈佛的与众不同之处。
      
       “三十年前,怀着前往西方取经的宏愿,远渡重洋,到哈佛进修。其时名师云集,诸如哲学的罗尔斯、心理学的科尔伯格、社会学的贝尔、思想史的史华慈,百家齐鸣,交织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身临其境,聆听人间知识的曲目,何其幸运。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师逐一陨落,哈佛也迈入一个“无大师的时代”。但这种自由、多元、独立的学术精神,却深植我心,且影响了日后自己治学的趋向,而受用无穷。诚如詹姆斯所言,哈佛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因此,真正的哈佛人无需魂牵梦萦,而是勇往直前,开疆辟土,追寻美丽的新世界。”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藏一个奥秘的精神泉源,不断地支持他在现实世界里过活,尤其在俗事纷扰之际,还能回到自己心灵的世界滋养休息,以便重新出发。 ”
      
       读过大学,修过两年的研究生,但却从来没有寻找到这种思想和精神的支持,一直看重是生存,一种追求的是工作,当最后真正如愿以偿,开始做自己梦想的事业和工作的时候,却发现内心仍然没有什么精神上的源泉和滋养,没有什么精神上的追求和支持。我仍然会迷失,仍然仅靠欲望和本能去生活,仍然没有养成真正的一种人文心态和素养。于是,我是那么地期待哈佛,那么地期待那样一种真正的大学,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精神上的独立和追求,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支持一生不断前进的力量。
      
       读大学的时候,遇到那种敬业奉献的老师,遇到那种可以介绍很多新知的老师,就有很大的满足感。因为有太多的太多的老师被其他事务所牵绊,不仅没有谆谆教诲和思想启迪,甚至基本的讲课都是那么按部就班的,一份PPT可能会连续使用很多级同学。那些东西真的数不胜数,我们的大学已经到了“非大学”的地步。
      
       所以如果有机会选择的话,我宁愿做哈佛的“书虫”,获得一生前进的思想动力和源泉。
  •     看了这本书,才明白道——你身上的气质与信念,从何而来。
      
      我愿意在此摘抄以下文字。以足够表明:你,为什么能成为你。
      
      ——————————————————————————————
      作者在《后记》所说: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藏一个奥秘的精神泉源,不断地支持他在现实世界里过活,尤其在俗事纷扰之际,还能回到自己心灵的世界滋养休息,以便重新出发。
        哈佛的可贵之处,便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气氛,让每个人尝试去表达自己,发觉真实的自我。在哈佛,每人受到鼓励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觉,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去生活。除了个体层面的解放之外,哈佛还能够承接西方智识的传统,使置身其地的人随时可以与古人精神相往来。
      
      
        威廉•詹姆士曾描述他心目中“真正的哈佛”,他说:
        我相信,就培植自主与孤独的思想者的苗床而言,除了哈佛,无出其右者。哈佛的环境不只允许,而且鼓励人们从自己的特立独行中寻得快乐。相反的,倘若有一天哈佛想把她的孩子塑模成单一固定的性格,这将是哈佛的末日。”
      
        我毫无疑义地赞成詹姆士的想法。
      
        的确,世界上还有不少大学吧历史比哈佛更悠久,还有不少大学的校园比哈佛美丽,还有不少大学的精神比哈佛更贵族;但对我而言,只有哈佛才是心灵的故乡。
      
  •     《哈佛琐记》吴咏慧。三联版的,小开本的。印刷有些粗糙。纸张也不够好,不过价钱只4.5.很公道。在当当买来的。书中的各位先哲的照片很不清楚。不过文章很好。有些诙谐的谦虚的小段子。更多的是吴咏慧先生的严谨的记人记事。很薄的书,读完让人产生对哈佛的敬仰。本来看多了市面流传的哈佛女生男生书,对哈佛实在有些疲劳。觉得不过是虚荣的哈佛吧,看完这本书才明白,哈佛还是哈佛,几百年的历史名校不是浪得虚名的,在名校读书就是很容易有在现场的感觉吧。那些大师巨擘风云际会的任务也许就在你的身边,你曾经聆听过他们的教诲或者书信往返。太让人向往了。
      
      少打一颗星,是因为纸张和印刷
      
      
      
      
  •     吴咏慧《哈佛琐记》札记
      
      中华书局2009年新版 2009年购于树人书店
      
      
       在那几年,有件事经常困惑着我:波士顿的严冬是十分寒冷的,活活冻死人的事时有所闻。在这种酷寒的天气下,别人后衣重裘,罗尔斯教授却总是着一件单薄长袖的衬衫,在校园中如闲云野鹤般地晃来晃去,好像他的哲学睿见已经凝聚成一股不化的精神内功,力可御寒;使我这个远从亚热带负笈他乡的孩子,景仰至无以言喻。有一次,上罗尔斯的课,久候不来,学生窃窃私语;终于助教走进来,以狮子吼的嗓子宣布:罗尔斯教授感冒,停课一天。从此我了解到,原来伟大的哲学家也是肉体之躯,跟我没什么不同,心里如释重负。在哈佛六年中,那夜睡得最为甜美。(P24)
      
       该书(《科学革命的结构》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的主要论点如下:科学知识的进展与其说是“量”的累积,毋宁说是“质”的变化;而17世纪“科学革命”实意味不同知识“典范”(paradigm)的更替。此一说法打破了教科书长久以来把培根的方法运动作为“科学革命”解释的神话。库恩的观点,由于论证谨严,而且取材丰富,很快就为学术界所推崇。而“典范”这一概念更是跨过自然科学,及于人文与社会科学,发挥无比的影响,以致学术交谈中凡是不懂得“典范”一词的人,似乎就“失学”了。举例来说,仅1976年就有六本社会学的书籍,根据此一概念重新厘清社会理论,音乐史、艺术史就更不用说了。于是许多说词便围绕此一观念应运而生。有人推测,库恩的“典范”得自完貌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得自维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得自波拉尼(Karl Polanyi)、得自奎因(W.V.O.Quine),甚或来自艺术风格的转变。其实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典范”一词只有在库恩书中才确立它的理论地位,才发生它的解释效用。(P55)
      
       钱锺书的《围城》中,有一段谈到30年代中国学者喜欢挟洋自重,与人谈话,动辄“柏泉”如何如何(案:“柏泉”是罗素的名字),好像与“柏泉”喝过一次咖啡,知道“柏泉”喝咖啡不加糖,就足以骄人。其实,西方学者,除非性情特别古怪,对后学请益,大多优礼有加,互通信函更是常事,遑论其他。(P57)
      
       情人眼中的西施,若落在不相干者的眼中,却未必具有千媚百娇的颠倒众生相。哈佛不是我的情人,我只是哈佛的不速之客。审美需要感情的灌注,生命的投入。无情的我,合该领略不到哈佛的极好处和极美处。
       读《哈佛琐记》,就等于是重游哈佛。这次多了吴咏慧做导游,只见他一时口若悬河、舌底翻莲,一时闭目吟哦、念念有辞,一时比手划脚、上窜下跳……《琐记》中的吴咏慧,不再是檀岛时那个言语无味、傻头傻脑的书虫。伊变成了手持麈尾、谈玄说空的魏晋高士;变成了泽畔行吟、浅斟低唱的骚人词客;变成了在知识海洋的沙滩上拍手欢呼,一面捡拾贝壳、一面嬉戏逐浪花的小孩……吴咏慧对哈佛的款款深情,在不知不觉中,竟消融了我对哈佛的疏离和冷漠。在他的带引和讲解之下,我开始慢慢体味到了哈佛的各种各样与众不同之处。徘徊在罗伊斯、帕尔默、詹姆斯,还有桑塔亚纳曾散步过的“哲人之路”,和怀特海对谈,和古代各大哲神交千载,上下与天地同流,原来是如许的神怡心旷;那条渐被毒水污化了的查理士河,在斜阳照晚、薄雾轻笼之际,原来竟会如许的楚楚可人;“大学馆”墙壁的常春藤,在四季转换中,像变色龙一般,由青而墨绿,由墨绿而橙黄,由橙黄而火红,由火红而灰白,原来也不输伯克利四季葱绿的红木林;还有那在大师授课后拍烂手掌的滋味,以及偶被大师品题时的既惊且喜……一切的一切,既遥远又贴近,既陌生又亲切,让人心旌遥遥,熏熏然有点醉意。……我的心底突然莫名其妙地爬上了一丝丝惆怅的感觉——如果到哈佛去读个一年半载,不知是否也和在伯克利一样的充实而有趣?(P188-189)
       ——翟志成《这样的吴咏慧》
       2009.11.14
  •     《哈佛琐记》多个出版社出过,当然是台湾先出的。中华书局版的是增订版。所以买了。部分还因为作者黄进兴是许倬云的学生。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在许多人眼里,哈佛就是心灵的故乡。
      喜欢哈佛的教育理念。哈佛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美国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搞通识教育,我们随之搞院系调整,是反方向的,意味深长。
      哈佛大学是通识教育的始作俑者。通识教育是全面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1945年7月,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红皮书强调,哈佛学生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遗产的学习,至少占学生一半的学习时间。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使个人与社会的需要协调起来,并帮助学生“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因为哈佛大学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白皮书,1947年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发表《为美国民主社会服务的高等教育》的报告,掀起了美国通识教育运动的高潮。
      高等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或特殊技能和才能,关键是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哈佛大学所有学生都要学“文学巨著”和“西方思想与制度”课程,选修1门理化或者生物科学的入门课程,然后再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各选1门。
      我们也在搞的素质教育,概念很模糊,关键是缺乏配套制度作保障及可操作的路径。
      同样是大学,相去多么的遥远。
      
      
  •     这书很有意思,大大激发了俺追求学术的兴趣。
      不过,进入中哲后,开始反对黄进兴的一些观点。
      
      印象最深的是《哲学祭酒》一节。书中描述了课堂上的情景:
      
      "罗尔斯讲到紧要处,适巧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他身上,顿时万丈光芒,衬托出一幅圣者图像,十分眩眼。"这一老师传道、学生受道、其乐融融的场景,真是让人神往。
      
      
        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罗尔斯教授讲完最后一堂课,谦称课堂所谈全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能做独立思考,自己下判断。说完之后,罗尔斯缓缓地走下讲台。这一瞬间,教室里的全部学生立即鼓掌,向这位尊敬的老师致谢。罗尔斯本来就有点内向害羞,于是他频频挥手,快步走出讲堂。可是,在罗尔斯走出教室后许久,学生们的掌声依然不衰。冬天拍手是件苦差事,吴咏慧的双手又红又痛,便问旁边的美国同学,到底还要拍多久?同学回答说:"让罗尔斯教授在遥远的地方还可以听到为止。" 西方人对大学者的尊敬之情,在此流露无余。
      
      
      哈佛的学生说:"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哈佛就是他们心灵的故乡,他们虽然从哈佛毕业了,但他们的心却永远离不开哈佛。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但是,更重要的是,让真理(VERITAS)与你为友。(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sed Magis Amica VERITAS.)。(VERITAS音译为美丽踏实)
      
  •      第一次和吴咏慧见面,是在四年前。那时伊似乎还没有姓吴,也不叫咏慧,而是和区区在下一样,取了个俗得让人听后就忘了的名字。害得我在过后的四年内,老是把他和台大历史系某教授的名字搞混在一起。当时伊是哈佛历史系快要出炉的新科状元,到夏威夷是为了参加第一届国际朱子学术讨论会。我和吴咏慧同文同种再加上同年同专业,这次又同在一个地方开会,经金恒炜兄替我们引介,很快便熟络起来。吴咏慧少年得志,气势正盛,而我当时也读了几年宋明理学典籍,自以为有点心得,于是彼此不免借题发挥,以论学为名,飞快地交换了几招,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数招以后,我才知道遇到了真正的高手。吴咏慧不仅西学根基深厚,在中学方面,功夫也极为扎实。伊对徐复观、牟宗三二先生学说的精熟,连我这个系出“新亚帮”的科班生,也不能不暗暗点头。
       金恒炜兄租了一辆小汽车,我和吴咏慧在休会期间,也常乘坐金恒炜兄的便车环岛浏览。闲谈中,我才知道吴咏慧在美国数年,居然连汽车也不会开。在美国生活,最可宝贵的是那种天大地大、鱼跃鸢飞的自在和自由,不会开车等于少了两条腿,哪里还有什么自由和自在可言?问伊去过赌城没有?没有!到过情人酒吧没有?没有!小电影看过没有?没有!异性朋友交了没有?什么!还是没有那平时有什么消遣?读书?读书之后呢?还是读书?!我的老天!
       会议结束后,我和吴咏慧再也没有联络。后来听杜维明教授说,吴咏慧终于回台湾教书去了。吴咏慧书是读得不错,但我自放洋以来,平均每天有八小时要和该死的书本打交道,谁要在我放下书本后再谈起读书,我一定会疯掉。我要的是在烟卷和咖啡的飘香中,能和我畅谈风花雪月的骚人墨客;我要的是青梅煮酒、杯盘狼藉之后,能悲歌慷慨、拍遍栏杆的英雄豪杰,至于只会啃书的蛀虫,对不起,我目前暂时还不缺。反正这一类型的宝贝,在教室里要多少有多少。
       两年前我到台湾参加一学术会议,居然一点也不曾想过抽空去见吴咏慧一面。倒是金恒炜兄向我提及吴咏慧最近刚结了婚,伊的另一半也叫吴咏慧,论长相可以打一百分。一百分的漂亮人物,无论是男是女,我一辈子还未见过。吴咏慧这蛀书虫,说不定还真有什么过人之长,没有来得及被我发现。要不,就一定是哈佛文科博士的招牌,在台湾还算值几个钱。经金恒炜兄一提,我的心倒有点痒痒的,忽然很想去见见吴咏慧。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吴咏慧到底没有见成。由台湾回到新加坡后,一念及此,心中未尝不能无憾。但我始终弄不清楚,我的一丝遗憾,是为了没能见到书虫吴咏慧呢,还是为了没能见到一百分的吴咏慧。
       大约一年半前,吴咏慧开始在报章上一篇又一篇地撰写《哈佛琐记》,书虫会写副刊文章,此乃一奇。写得居然还蛮清畅新颖,实中透虚,虚中藏实,更是奇中之奇。哈佛之于吴咏慧,是香客心中的圣庙,也是情圣眼中的爱侣,既庄严肃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又轻颦浅笑、宜嗔宜喜,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勾魂夺魄。虔敬和痴恋的潜流,真积力久,蓄之既厚,一旦喷薄而出,便如漫天花雨,处处留情,使哈佛园中草木瓦石,皆承恩泽。情之一字,可生死人而肉白骨,可化腐朽为神奇,亦可化神奇为腐朽。1980年夏我曾和文船山联袂造访哈佛,所得的印象仅平平而已。哈佛近十多年来在全美各大学的排名,也不见得会在伯克利、斯坦福之前;哈佛的校园,和伯克利、斯坦福相比,也不能算顶顶漂亮。情人眼中的西施,若落在不相干者的眼中,却未必具有千媚百娇的颠倒众生相。哈佛不是我的情人,我只是哈佛的不速之客。审美需要感情的灌注,生命的投入。无情的我,合该领略不到哈佛的极好处和极美处。
       读《哈佛琐记》,就等于是重游哈佛。这次多了吴咏慧做导游,只见他一时口若悬河、舌底翻莲,一时闭目吟哦、念念有辞,一时比手划脚、上窜下跳《琐记》中的吴咏慧,不再是檀岛时那个言语无味、傻头傻脑的书虫。伊变成了手持麈尾、谈玄说空的魏晋高士;变成了泽畔行吟、浅斟低唱的骚人词客;变成了在知识海洋的沙滩上拍手欢呼,一面捡拾贝壳、一面嬉戏逐浪花的小孩吴咏慧对哈佛的款款深情,在不知不觉之中,竟消融了我对哈佛的疏离和冷漠。在他的带引和讲解之下,我开始慢慢体味到了哈佛的各种各样与众不同之处。徘徊在罗伊斯、帕尔默、詹姆斯,还有桑塔亚纳曾散过步的“哲人之路”,和怀特海对谈,和古代各大哲神交千载,上下与天地同流,原来是如许的神怡心旷;那条渐被毒水污化了的查理士河,在斜阳照晚、薄雾轻笼之际,原来竟会如许的楚楚可人;“大学馆”墙壁的长春藤,在四季转换中,像变色龙一般,由青而墨绿,由墨绿而橙黄,由橙黄而火红,由火红而灰白,原来也不输伯克利四季葱绿的红木林;还有那在大师授课后拍烂手掌的滋味,以及偶被大师品题时的既惊且喜一切的一切,既遥远又贴近,既陌生又亲切,让人心旌摇摇,熏熏然有点醉意。我申请读博士班时,名单上没有哈佛,我的论文导师从伯克利被挖角到哈佛时,我也从来不曾想过要跟老师一道转学到哈佛,世界上所有的大学中,我只爱伯克利,我对伯克利始终一往情深,但在读《琐记》之时,我的心底突然莫名其妙地爬上了一丝丝惆怅的感觉—如果到哈佛去读个一年半载,不知是否也和在伯克利一样的充实而有趣?
       吴咏慧在今年1月,由台湾来到新加坡,成了我在东亚哲学研究所的同事。学问的追求永远没有终点,多读了四年书,彼此愈觉得天下之大,而愈感到自己的渺小。我和吴咏慧,也由四年前的檀岛论剑,换成了星洲的“今宵只谈风月”。谈风花雪月的吴咏慧,比谈哲理逻辑的吴咏慧,不知有趣和可爱了多少倍。吴咏慧的另一半目前正在美国谋求发展,我的太座也正在新大陆的大学里教书,岛居的枯寂无聊,若没有了吴咏慧,真不知如何打发。我们朝夕素心相对,以沫相濡,但却从未想过要到加东数星星,到西湾送夕阳。吴咏慧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名” (snobbery),能被伊青睐的只有名校、名车、名牌衣饰,以及华屋和美食。只可惜伊的钱包偏偏不争气。我是最典型的老广,一生中除了美食之外,对任何“名”都可以不要。星洲的大牌档,可能会有不错的美食,但吴咏慧又嫌到大牌档有失身分,我也确实有点怕了大牌档的热和脏。于是,我们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新加坡的各大饭店,然后,多半还会看一场西片。偶尔,为了讲义气,我也会陪吴咏慧逛一次百货公司。看着伊留连在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法国名牌面前,件件都想买,却一件也买不起,真是既感伤又有趣。只有一次,伊一咬牙,在女装部买了个法国名牌皮包,在回家的巴士上,伊不住地摩挲赏玩,起劲地吹嘘自己如何如何的品位高超哈佛的博士回台湾,个个非富即贵,谁会为了区区一个法国皮包而沾沾自喜、骄其好友?若要在台湾选举最吃不开的哈佛博士,恐怕没有人能和吴咏慧竞争了吧。
       吴咏慧的钱包虽然不争气,但撰写《哈佛琐记》,却着实在文坛闯出了不小的名气。报社经常转来读者的来信,其中有不少是麻甩佬露骨的求爱情书。有一个麻甩佬,大概是琼瑶的小说看多了,竟来信盛赞“好姑娘”吴咏慧那“水汪汪的大眼晴”,笑得我抱着肚子满地打滚。我的好友文船山,知道我和“才貌双全的才女”朝夕相对,深怕我会日久情生而难以自拔,特由美国寄书规劝。我的太座由美国来到新,和吴咏慧只见了一面,两个星期后便十分放心地打道回府去也。她知道文船山的忧虑,永远不会变为事实;她知道我和吴咏慧的关系,如豆腐煮葱,真正是一清二白,绝对没有一丝一毫的男女情愫牵扯在内。吴咏慧绝对没有可能跟她争丈夫。要争,也一定争她不过。
       吴咏慧喜欢做白日梦,伊梦想着在全世界各地的香格里拉酒店中,都能拥有一间只供自己专用的豪华套房。每次走过奔驰500大房车的旁边,他总会说十分适合自己的身分,接着下来便闭目自我陶醉一番,在精神上享受着占有名车的乐趣,虽然伊至今还不曾学过如何驾驶汽车。吴咏慧天生胆小,看凶杀电影时总要闭着眼睛,有时还要用双手掩着耳朵,但他却梦想着自己是一身铁胆的海军大将,正率领着无敌舰队长途奔袭中途岛。吴咏慧最喜欢从事的研究,还是报章上尚未侦破的凶杀案,常为此绞尽脑汁,废寝忘食。那时伊谦卑得很,只求当一个刑警大队长便心满意足了。这么多白日梦中,吴咏慧做得最多的,还是老天爷突然掉下一百万美金,好让伊立刻退休,回哈佛旁买一小房子舒舒服服地读点闲书,能达成这一梦想,看来只有中大马票一途。在每个月的大马票开彩时,吴咏慧总是那么踌躇满志,容光焕发,老是给我们开出无数中奖后如何如何的空头支票。好像钱早已存进了伊的银行户口,就差等伊去搬运一样。幸而在每次开彩之后,吴咏慧也不怎么伤心和难过。反正这次不中还有下次,有赌未为输嘛!
       吴咏慧爱编梦,更爱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美梦。我经常被吴咏慧拉进伊的太虚幻境中做客。有了梦幻,也就有了希望,日子果然过得痛快多了。伊没有一丝一毫的居心,事无不可对人言,整个人就像是水晶雕成的,你一眼就能看透伊的肺腑心肝。我自问也算得上是一个坦率的人,但和吴咏慧那种近乎透明的童心相比,我常为自己的世故而自惭形秽。吴咏慧事亲至孝,对朋友极有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是伊老爱挂在嘴边的豪言壮语。吴咏慧胆子小,又最怕见血,所谓“两肋插刀”云云,我看还是“得个讲字”的成分居多。但伊确是全心全意替朋友设想,很少替自己打算。吴咏慧自己穷得要死,但每听到朋友有困难,总是打肿脸充胖子要借钱给别人应急。有朋友开出版社,伊便义务替人家拉稿,不仅书信往来、费时费事,而且长途电话噼噼啪啪地打,每月电话公司账单一到,便要愁眉苦脸。有一次,吴咏慧发誓再也不打长途电话了。但才不过一个星期,伊又拿起长途电话,为出版社的事一讲就是大半个钟头,问伊为何又再打长途电话?答道朋友的事情没办完睡不着觉,真不由人不写一个“服”字。
       吴咏慧的《哈佛琐记》,早在去年便交由朋友的出版社出版。伊早在今年头,就给我们研究所的同事开出支票:《琐记》每卖完一版,便请我们到文华酒店大吃一顿。我们由春盼到夏、由夏盼到秋,眼看就快要由秋盼到冬,他的《琐记》还是未曾出版。倒是伊在今年年中才介绍给出版社的新书,在伊的长途电话督促之下,现在已在台北发行了。姜太公封神,只知封人,不知封己,也是定数使然。吴咏慧在今年年底就要约满返台,看来我们不大可能有什么机会,在文华酒店吃掉吴咏慧的版税了。
       人的相知,说到底还是靠一个“缘”字。若我和吴咏慧无缘,便不会到檀岛开会,也不会认识做蛀书虫的吴咏慧。若吴咏慧不撰写《哈佛琐记》,我一辈子也只会把伊看作语言无味的书痴。若吴咏慧不到新加坡,他文章写得再好,依然与我毫不相干。我由美国、吴咏慧由台湾,什么地方不好去,偏偏都要来到新加坡,而且还成为同事,这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凭着这缘分,我在书痴和作家之外,又再结识了梦想家的吴咏慧,好名的吴咏慧,小孩子禀性的吴咏慧,以及可以一心为朋友但却不敢两肋插刀的吴咏慧。每个吴咏慧,我都不讨厌,但若集合在一起,会更讨人喜欢些。
       或问:你列举了这么多个吴咏慧,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吴咏慧?真正的吴咏慧又是怎样的吴咏慧呀?答曰:所有的吴咏慧,都是真正的吴咏慧,也都不是真正的吴咏慧。真正的吴咏慧,就是这样的吴咏慧呀!
      
       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1986年12月15日)
      
  •      在旅途中,读到《纽约时报》(2008年8月5日)报导俄国作家索忍尼辛(Solzhenitsyn)辞世的消息,心中甚觉怅然。当年他在哈佛毕业典礼上,振聋发聩、大气磅礡的讲演,至今记忆犹为深刻。
       苏联解体,此公返归祖国,但所持文化保守的论调,与时局格格不入,遂过着隐士般的生活,逐渐为人们所淡忘。记者尚言到,新世代的年轻人甚至只知其名,而未知其人,奚论拜读他的大作。
       三十年前,怀着前往“西方取经”的宏愿,远渡重洋,到哈佛进修。其时名师云集,诸如哲学的劳尔思(John Rawls)、心理学的寇博(Lawrence Kohlberg)、社会学的贝尔(Daniel Bell)、思想史的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百家齐鸣,交织成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曲。身临其境,聆听人间知识的曲目,何其幸运。
       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师逐一殒落,哈佛也迈入一个“无大师的时代”。但这种自由、多元、独立的学术精神,却深植我心,且影响了日后自己治学的取向,而受用无穷。抚今追昔,感激万千。
       《哈佛琐记》受到海峡两岸读者的喜爱,委实出人意表。究其实,拙作不过个人留学期间琐细的回忆,却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哈佛何其有幸。倘谓其为“心灵”的故乡,似不为过。然而,诚如詹姆士(William James)所言,哈佛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因此,真正的哈佛人无需魂牵梦挂,而是勇往直前,开疆辟土,追寻美丽的新世界。年事既长,犹以此自勉,但愿不致贻笑大方。
       又,好友翟志成兄撰有《这样的吴咏慧》一文,刊于新加坡《联合早报》,生花妙笔,趣味盎然;得其允诺,增录于后。之前,赖英照学长亦曾撰文,补充拙作之不足。藉此“新版”之际,得以向两位再表谢意。他们的鸿文增辉拙作许多。
      
      吴咏慧于南港 
      2008年8月20日
      
  •      哈佛和西南联大,皆是我心中追求真理的净土。因此,读吴咏慧(这名字就挺哲学,"咏慧",爱智慧嘛!)的这本《哈佛琐记》时,也不时会勾连起西南联大的教授学者们,算是件饶有兴味的事情。
      
       学者大师,勿论中外,皆有那么一股气。着在中国学人身上,便有几分狂和硬。那是刘文典指着蒋中正的鼻子骂"你就是军阀!",亦是冯友兰决不苟行教育部的一纸号令"不必轻易更张"。囿于战时艰辛,学者之气让后人更多了些心疼。(譬如朱自清不得不刻章维持生计)而如今师道式微,亦是后人看待民国大家时,充满了追慕与想象、甚至叹余生也晚的复杂情感。
      
       这股气,从哈佛学人透出,便是十足的诗意与性情了。阳光射在罗尔斯教授身上,宛若光芒万丈的圣者图像,竟让我的思绪跑到了《情书》中男藤井日光下阅读的俊朗面庞上;桑塔耶拿一甩粉笔,自谓"我与阳光有约!"从此悠游放舟于查理士河上。这番心境与洒脱,因为栖身于哈佛之中,故而少了历史与战争、凡世激昂与失落的负担,读来更加纯粹自然。
      
       在西南联大,追求知识沉淀着救国图存的浑厚,以及深深的民族气节感。相比之下,在吴咏慧所描述的哈佛中,学术就更有意思、更个人、更明亮了。无论是哲人之怒中让作者哭笑不得的教授,还是"世纪哲学大论战",无不显示出那股学术之气修成内功、对自己观点乐观的确信和坚持。
      
       吴咏慧亦是一股气,汲着北回归线的传统文化,化作一阵风,贴地缓行在哈佛校园里,浸染西方学者气息,收集起思想的吉光片羽。正如作者的一个副标题"知识的拾穗",书中屡屡出现的学者观点的只言片语,便足以给吾侪读者作珍馐之享了!
      
       印象最深的,是"但是先生"史华兹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思考了。他从严复迻译的西文中对"个人"之价值的中国式诠释,揭开了中西文化潜在的紧张性。由此不妨推广开去,西方某些价值被今日国人信奉诉求,但在转译过程中是否有中转者主观解释的偏差?接收者是否"得形忘义"? 这样细致而微、颇见功夫的研究,莫不来自史华兹先生会中国文明的"同情与理解"。(是否会联想到钱穆先生的"温情与敬意"呢?)
      
       我也有幸,如风翻过书页,在吴咏慧的心灵故乡——哈佛短暂栖居。或许此生也无机会亲抵这片净土,但愿终身与真理为伴——
      
       哈佛校训:让柏拉图与你为友
       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
       更重要的
       让真理(VERITAS)与你为友
      
  •     《哈佛琐记》是在当当网上随其它书一起订的,书甚是便宜,也很薄,不到2个小时就能翻完。这本小册子记录了一个台湾学者在哈佛求学七年的琐事,但读来却特别有趣,其中还能发现我们和米国大学的许多共同之处。
      作者在哈佛求学的时候,隔壁就是MIT,两所学校的学生积怨颇多,互相瞧不起,常常嘲讽对方。话说两校中间有座桥,历史久远,但建造质量不高,毛病颇多,给人摇摇欲坠之感。鉴于此,MIT的学生主动提出将其命名为“哈佛桥”。但不想百年来这座桥屹立不倒,反而为成了哈佛一景,让MIT的学生郁闷不已,甚至有学生到市政府前抗议,要求更改桥名,政府也是视而不见。
      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的北大和清华之间也一直存在。记得有次去北大,同学指着理教义愤填膺地说,这座教学楼外表无比丑陋,设计毫无人性,在里面就像在走迷宫,这顶多是个房子,根本不能算建筑云云。同学铺垫了一番之后,最后还不忘补充一句,“对了,听说设计理教的人就是你们学校建筑系毕业的。”不过,由于北大没有工科,清华的建筑系又过于强大,北大的学生也只能承受这种“寄人篱下”的痛苦。
      哈佛之于MIT和北大之于清华神似的还有一点,就是两校的学科设置。哈佛虽然享誉世界,但迟迟没有设立工学院,直至近年才勉强凑得一个“应用科学系”聊胜于无。MIT则是工科超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全美高校学术测评中囊括全部工科冠军。而且近年来MIT更是花重金发展文、理、医等学科,风头丝毫不让隔壁的哈佛。这里如果将哈佛替换成北大,MIT替换成清华貌似也讲得通。只不过有一点,哈佛与MIT的学生可以互相选修对方学校的学分,这种抛开门户之见的气度北大清华似乎还没有。
      在谈到哈佛的学术精神时,作者也是感慨不已。哈佛建校三百多年来一直以纯学术自我标榜,因此当年拒绝设置“新闻学院”,唯恐其损毁了自己良好的学术形象,这也导致了这批支持者转投哥伦比亚大学门下,后来让哈佛追悔莫及。有了这个教训,后来在设立商学院的时候就顺利了很多,不过学校仍有顾虑,于是一开始将商学院置于校外的一处废弃的新生训练营,仿佛有意与其保持距离,巴不得其自生自灭。但不曾想后来商学院却成了全校获利最多的学院,哈佛最多的捐款往往来自商学院的校友,这一现象也让那些当初坚持纯洁学术理想的哈佛教授尴尬不已。哈佛这种“学术”与“利益”的顾虑似乎在当下的中国早已不存在了,大家看到“商学院”巨大的潜力,于是所有学校都迫不及待地开设“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还给予最好的位置,最豪华的教学楼,就为了培养出一个摇钱树。
      全书最后,作者还不忘调侃一下哈佛学生。说在全美曾做过一个调查,如果一个男人是哈佛的毕业生,那他在与你交谈的五分钟内,一定会有意或无意地告诉你这一点,甚至有人将这一身份印在名片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联想到国内,我们的清华北大毕业生,是否也是这样呢?
      
  •     很久没有写评论了……倒是读了好多书,只是人懒了。
      春困。嗯,春困。
      这书是在海淀图书城外面一个小地摊一眼就看到的。于是,就买了。在《老北大的故事》里推荐的。
      哈佛的故事永远不嫌多。
      可以说,开头不是很迷人,倒是,这种细水长流的风格很受就是了。
      特别喜欢的是描述书店的文字。一定要去。嗯。说好的了。
      きっと、きっと
      读书的最大感受,让你把心灵的旅行变成真实的旅行,去用自己的眼睛验证文字和景色。哪怕物已不存。嗅一嗅口气都是好的。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爱一个人。
      嗯,想到Love Story了。
      总而言之,书很薄,简单而精致,加上自己也是学社会的,很好。嗯。
  •     
      
      在这个热浪潮天日新月异的世界,不上大学你敢么?教育制度再不对劲儿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了,大势所趋,我只是可有可无的那一粒。我明白这个世界并不缺乏批评家,不缺人才。谁都有权利喊一句,什么他妈的狗屁教育制度,谁都可以抱怨。学生可以,教师也可以,家长可以,陈丹青可以。但是问题是这么多如细菌的指责与批评已经蔓延在大街小巷的所有人的耳朵里了,还生了茧。我熟知“脸皮厚”这一说,即一个人被骂多了,你再怎么骂他,哪怕是叫上几个人轮番攻击他也是无济于事的,在他看来就是家常便饭而已的事早就无法刺激他的神经了。
      
      如果说教育制度已经被骂的体无完肤,那么他们的内在也早已经就锻炼成钢铁般的身子板了。我们现在需要一个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先知,因为是干实事的时候了。
      
      也许哈弗佛并无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是我知道学习是有延续性,社交性的东西,如果说把大学建在离城市车程二三个小时的地方,那无疑是将学生禁锢在那里,无疑将学生推向了“死亡”。我想学校的氛围应该是学习无法缺少的条件,但是看看现在的高校将校址建在离城市很远的地方,把学生困在校园里,难道闭门真能造出车么?
      
      人不应该崇洋,可是人总得往高处走啊.
      
  •      同学从书架上拿下:“你看这种书不?蛮有意思的。”来者不拒,瞅了一眼就放不下了,这是一本对精神故乡倾情描绘的书,一本真正的学人写出的书,一本大师熠熠花草亦光芒的书,一本足以反思我们的大学教育的书。
       可贵的是作者的学术素养。罗尔斯、帕森斯、科尔伯格、库恩、韦伯...他不止于简单肤浅地(似今日各种欧美大学游记般)记述哈佛风土,更从学术源流层层剥析,每记一师咸记其学,读来甚有近代学术豁然于胸之感。作者在哈佛,是真正地经受了学术沁淫的吧?
       巨大的惭愧。
  •     书是当当网站活动的时候和其他的书一起订的,凑数之用。
      三联出版,甚是便宜。网站上内容提要放了段哈佛的趣致小事,于是猜想此书大概写写MIT和哈佛的宿怨或者古旧教学楼中自习的鬼魂之类校园故事,遂买来当作消遣读物,种种轶事也可做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书刚拿到手上的时候翻了翻,薄薄一本,纸张泛黄,印刷粗糙,撇撇嘴,皱皱眉,九七年的印刷水平也太不济了吧。
      回家看书,前言里果然有那则趣事,于是带着消遣的心情阅读正文。最初是篇关于美国人以认识哈佛人为荣的文字,作者凭借哈佛学生证在陌生的社区受到款待这样的故事看上去像是哈佛的招生广告,又正应了作者的那句但凡哈佛出身,5分钟内必然亮出母校。随后又是学校风光+小事,不免让人觉得平乏,这些我也能写,平常的大学生活而已。接着是作者抬了很多所读专业的学者和术语出来,起先我以为是卖弄,但是越来越多的哲学内容出现又让我怀疑作者把此书当论文来写了。正在对此书越来越没兴趣的时候,《遥远的掌声》改变了我的看法。
      作者在书中写道:
      罗尔斯讲到紧要处,适巧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他身上,顿时万丈光芒,衬托出一幅圣者图像,十分眩眼。
      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罗尔斯教授讲完最后一堂课,谦称课堂所谈全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能做独立思考,自己下判断。语毕,走下讲台。全部学生立即鼓掌,向他致谢。罗尔斯教授本来就有点内向害羞,频频挥手,快步走出讲堂。可是在他走出后许久,掌声依然不衰,冬天拍手是件苦差事,我的双手又红又痛,问了旁边的美国同学到底还要拍多久,同学回答说:“让罗尔斯教授在遥远的地方还可以听到为止。”
      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某一知识领域的殿堂,或慷慨,或平淡,能让人感受到学问之美,人格之美的教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同时,作为学生,又有多少能致以教师“遥远的掌声”呢?
      女教授席克拉善于“把距离遥远、甚至玄妙不可捉摸的思想从九重天拉回人世间来。
      记得她讲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象征中古政治思想的结束,那种庄严中又带有落寞的表情,至今犹令人回味。那个表情充分体现出一个伟大时代的落幕那种悲壮感。
      每逢她授课完毕,学生无不还以热烈的掌声,使得席拉克教授必须再三谢幕,才下得了讲台。后来,她苦于应付这烦琐的礼节,干脆规定学生下课后不准鼓掌。
      这样的故事,多少让人感受到学术气氛的力量,让人深信这样的氛围下的知识是高尚的信仰。带着景仰的心情往下读,再不觉作者抬出的名字或名词有卖弄之意,也竟发现看似深涩无用的哲学却也能有趣得引人入胜。于是爱不释手,终于一口气全部读完。
      正如作者后记所说: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藏一个奥秘的精神泉源,不断地支持他在现实世界里过活,尤其在俗事纷扰之际,还能回到自己心灵的世界滋养休息,以便重新出发。
      哈佛的可贵之处,便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气氛,让每个人尝试去表达自己,发觉真实的自我。在哈佛,每人收到鼓励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觉,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去生活。除了个体层面的解放之外,哈佛还能够承接西方智识的传统,使置身其地的人随时可以与古人精神相往来。
      威廉•詹姆士曾描述他心目中“真正的哈佛”,他说:
      我相信,就培植自主与孤独的思想者的苗床而言,除了哈佛,无出其右者。哈佛的环境不只允许,而且鼓励人们从自己的特立独行中寻得快乐。相反的,倘若有一天哈佛想把她的孩子塑模成单一固定的性格,这将是哈佛的末日。”
      我毫无疑义地赞成詹姆士的想法。
      的确,世界上还有不少大学吧历史比哈佛更悠久,还有不少大学的校园比哈佛美丽,还有不少大学的精神比哈佛更贵族;但对我而言,只有哈佛才是心灵的故乡。
  •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悲天悯人的余杰大师曾经专文讨论过北大和哈佛的差距。在那篇题为《遥远的掌声》里,余大师引用了吴咏慧描述哈佛罗尔斯的动人情景。至此以后,我就一直惦记着要买本《哈佛琐记》瞧瞧,今天终于如愿。哪天有空了,专门写个读后感吧。
      
       意思的是,今天将后记看了一下,很有意思:
      
       “《哈佛琐记》是我个人对哈佛求学时代一些琐细的回忆。除最末一篇——《重返哈佛》——是描写去年岁末重返哈佛的经历之外,其余十四篇都是记载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三年之间的见闻。
      
       不可否认的,这些回忆都十分主观,因此不免是片面的。读者不难在字里行间发现作者对哈佛的偏爱,这个偏爱实源于六年哈佛生活所产生的深挚情感,而不是可以用理性来推证的。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藏一个奥秘的精神泉源,不断地支持他在现实世界里过活,尤其在俗事纷扰之际,还能回到自己心灵的世界滋养休息,以便重新出发。
      
       哈佛的可贵之处,便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气氛,让每个人尝试去表达自己,发觉真实的自我。在哈佛,每人受到鼓励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觉,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去生活。除了个体层面的解放之外,哈佛还能够承接西方智识的传统,使置身其地的人随时可以与古人精神相往来。
      
       威廉·詹姆士(WilliamJames)曾描述他心目中“真正的哈佛”,他说:
      
       我相信,就培植自主与孤独的思想者的苗床而言,除了哈佛大学,无出其右者。哈佛的环境不只允许,而且鼓励人们从自己的特立独行之中寻得快乐。相反的,倘若有天哈佛想把她的孩子塑模成单一固定的性格,这将是哈佛的末日。
      
       我毫无异议地赞成詹姆士的想法。
      
       的确,世界上还有不少大学的历史比哈佛更悠久,还有不少大学的校园比哈佛更美丽,还有不少大学的精神比哈佛更贵族;但对我而言,只有哈佛才是心灵的故乡。 ”
      
       看了这篇不足千字的后记,就明白,身边许多人,包括我,对自己的大学不太感冒,原因可能就是我们念的都不是“哈佛”,虽然总有人跳出来大喊,你们念的就是哈佛。我总觉得这跳出来手舞足蹈的人,小时候,脑子一定被牛踢过。
      
      
  •   这尼玛又是水课作业?
  •   一点都不水好么= =
  •   没说你写的水。。。问下是不是论文的。。
  •   我现在平均每周要写两篇、、、这周积压的多了,要写四篇。。。
  •   这种东西写起来如果允许水的话岂不是很爽。。。是什么课的要求?
  •   这个是大学语文
  •   不为有名,斯为有质。
  •   作者实名是黄进兴,吴永慧是他老婆的名字。
  •   哇,真的,为什么用妻子的名字发表?
  •   参见三联书店的新版《哈佛锁记》,在附录收录的评论随笔中,有解释。
  •   看到了,谢谢
  •   同样地向往哈佛。
  •   要借来看看。。
  •   应给看看这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3de990100061x.html
  •   好肉麻的情书
  •   增订版里面有收录这一篇的说。
  •   顶一个,写得好!
  •   生動犀利,至情至性!
  •   一楼神回复
  •   吴的真名是黄进兴,搞历史理论的。
  •   我比较热衷那些反净土的东西,譬如围城,哈哈
  •   哈,谢萧湘哥哥。我百度去。
    你的头像的风格变化真大啊....
    对于我这种还没到“象牙塔”走过一遭的人,还是可怜可怜我,给俺留点想象吧~或许再过个五六年我也热衷反净土了。
  •   我没见过象牙塔,始终感觉置身十字街头。
    哈,我有正太和伪娘两张脸。
  •   这本书有文字最先在心里落脚的就是:桑塔耶拿一甩粉笔,自谓"我与阳光有约!"
  •   2010-04-02 10:57:23 蓝蓝  这本书有文字最先在心里落脚的就是:桑塔耶拿一甩粉笔,自谓"我与阳光有约!"
    我也是,顿时仰慕之情滔滔江水般的涌来啊。
  •   虚荣心人皆有之。不分美中~
  •   有的装得好有的就差点了
  •   大家都对最后一段印象最深。。。
  •   对啊,这个时代太浮躁了.大家都想着怎么成功了,可是真实干事的,塌实的人少了好多
  •   呵呵,我们学校就是建在里市里一小时车程的地方,所以很多时候都窝在网上,走不出去。
  •   失去灵魂的卓越,希望你看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