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蛙來敲門

出版时间:2005  出版社:左岸文化  作者:張瀚元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群充滿傻勁、從沒拿過鋤頭的都市人,在寸土寸金的都市河岸地,用人工與自然對話的方式,完成「構築濕地」的夢想。
植物可以為人所栽種,魚種可以為人所飼養,但活躍的蛙類、有翅膀的鳥類,卻用行動來表示他們的選擇……
這座濕地農場並榮獲二○○四年全球最大民間「福特保育暨環保環保獎」首獎
這是一段人類與大自然相互構築的歷程。人們在把土地還給自然、構築溼地的同時,也從傾聽蛙鳴花語的自然韻律中,反思以人類為中心的價值觀,重新向大地學習。瀚元筆下的故事,是這個歷程的開始,這個歷程還沒有結束,而是不斷學習、實踐、修正的現在進行式。——永和社大張長義主任
「人工濕地」設立的首要目標,就是將消極的棲地保護原動力,轉化為積極的行動——營造逐漸消失的稀有棲境。首先要看懂大自然的運行原理,以生態工法的方式應用,進而模擬出大自然。生態工法不是將工程構造物漆成綠色,或裝飾些假花假草,這樣並沒有實質生態功效,而是要是讓石頭縫裡自然地長出草、樹,植物行光合作用產生養分,吸引昆蟲鳥獸,這樣就有生態功能,也同時展現生機旺盛的美的景觀。而人文生活就是將濕地視為生活圈的一部份,這個圈子裡有水鳥及魚類陪伴,懂得這些原理,人工濕地才擁有存在的意義。——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章波教授
此刻讀著這本書,會心地神遊回那個婚宴現場,也漫溯回我們始終疏離的漫長歲月。瀚元字裡行間的憂忿和不平,多像這些年來推我離群的浪濤!原來他也在同一波浪濤裡掙扎泅泳,也真的一直在「公共事務」裡用力。但此刻我不禁要感謝,他讓我看到:環境問題是私事,也是公共事務;而「公眾」也可以是組織鬆散,機能靈活不僵化的「一群個人」。——《女農討山誌》作者阿寶
這是一件令許多環保團體感到疑惑甚至憤怒的事情,為什麼所謂的「生態園區」居然會進駐大型怪手開挖?還把雜草都剷除?這一切的良善美意直到「候鳥」來驗收,「生態工法」才被實際地體驗…
在台灣,我們只高呼生態工法,但是,有什麼具體的例子告訴我們「成功的生態工法原來是這樣的」?
不要懷疑!故事的起點發生在人煙最密集的永和,一群熱心的社大講師和義工在寸土寸金的新店溪中正橋畔覓得一塊廢棄的高爾夫球場,然後開始整地,計畫開墾出生態體系最豐富的「濕地生態」。最不可思議的是,怪手司機也到了這裡,為了適應大型機具不易進入的濕地地形,怪手只好表演「吊點滴」,將油桶舉高,讓油順著接妥的配管注入油箱,而不依賴加油的大卡車。
一反國內所謂「生態池」的建造,不採用池子底部鋪設「不透水布」的施工方式,但是,又不能任由好不容易挖鑿的人工池子裡面的水都滲入地下水,於是這一群整天穿著雨鞋的生態專家民眾,善用大自然的特性,「擾亂一池清水」,等待懸浮的泥沙依照大、小顆粒沈澱,讓小顆粒自然地填補大顆粒之間的空隙,就成了「膏狀底泥」。既不會漏水,又能保持生態池子內的生物多樣性,保留一切濕地自我調整的能力。
他們不只是觀察、紀錄花花草草,而是更進一步瞭解自然,瞭解「棲地」特性,「創造」大自然,「構築濕地」,誰說人類的介入只會減少「生物多樣性」,而無法創造「生態多樣性」?我們以為越是自然就是越不要去「入侵」自然,但是,當我們現實的處境就是依賴都市的生活方式時,我們僅能期許以越來越深刻地對「自然」的瞭解,更「技術」的操作,來經營一座生態農場。
你相信自然與「人造」的界線原來是可以挑戰的嗎?不用訴諸環保單位的評估,才能驗收成果;植物可以被人種植、魚類可以被人養殖,但是來來去去、對環境最具「選擇」權力的候鳥可以證明這是一個成功的自然天堂。

作者简介

張瀚元
一九七三年生。從小喜愛生物,著迷於探索自然界中的奇妙事物,並樂於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建國中學畢業後就讀於台大森林學系,同時加入學校的自然保育社,關注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育、原住民文化、弱勢族群與人權等議題。研究所時期以福山植物園為樣區,首度探討溪流系統的質能輸入,取得碩士學位。畢業後致力於推動環境生態教育和保育工作,並親身參與構築溼地、棲地重建與經營管理等實務,偶有短篇著作散見於自然保育相關期刊。在諸多自然文學經典中,作者格外鍾愛黛安.艾克曼所著的《鯨背月色》一書,希望這本嘗試以報導文學方式寫成的首部出版作品,也同樣能獲得國內讀者的共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當青蛙來敲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