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個故事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13日  出版社:木馬文化  作者:黛安.賽特菲爾德 Diane Setterfield  译者:呂玉嬋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傷,雖然輪廓、大小、重量各異,但是悲傷的顏色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當瑪格麗特打開通往過去的大門時,她面對的卻是自己的命運。
瑪格麗特自小在父親經營的古書店幫忙,個性內向,平時喜歡讀傳記,也嘗試過替古人寫傳。一天,她突然收到知名暢銷女作家薇妲?溫特的來信。溫特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非常神秘低調,從未明白道出自己的出身背景,反倒編造了很多離奇故事來唬弄採訪的記者。但是,由於年事已高,加上病痛纏身,她決定說出自己真正的人生故事,於是寫信請瑪格麗特來為她寫傳。
出於好奇,同樣深居簡出的瑪格麗特來到約克郡見溫特。按照溫特的?述,她的母親美麗而任性,父親、哥哥都聽從於她,而母親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則是行為怪異。她對女作家的故事既著迷,又疑惑,無法完全相信。於是她開始著手調查這個家族,依照自己的調查結果將這個家族的故事拼接起來。
然而,尋找真相的過程令人膽戰心驚,並徹底改變了瑪格麗特自己的命運……
重要事件
1. 自1996年以來,首度登上美國暢銷排行榜寶座的英國作家
2. 原著正由哈利波特製片、名編劇克里斯多夫.漢普頓(Christopher Hampton)操刀改編中,克里斯多夫.漢普頓以《危險關係》獲得第61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剛完成伊恩.麥克伊溫(Ian McEwan)的小說《贖罪》之劇本改編。
得獎與推薦記錄
★ 榮登全球各國排行榜,包括美國、西班牙、義大利、丹麥、芬蘭、波蘭等
★ 打敗美國暢銷作家詹姆斯.派特森等人,榮登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出版人週刊等暢銷排行榜冠軍
★ 獲頒2007美國青少年圖書館服務協會(美國圖書館協會分會)舉辦之Alex獎(同《追風箏的孩子》、《失物之書》、《大象的眼淚》等,主要推薦適合給青少年看的成人書)
★ 2006年Book Sense10月選書
★ 2006年邦諾書店(Barnes&Noble)「發現新人獎」
★ 2006年亞瑪遜網路書店年度選書
★ 2006年邦諾書店「作家推廣計畫」重點書
★ 入圍2007年英國最大連鎖書店Waterstone年度新人獎
★ 入圍法國《ELLE》雜誌讀者票選大獎名單

作者简介

戴安.賽特菲爾德(Diane Setterfield)
1964年生,主要研究十九、二十世紀法國文學,是紀德研究專家。原本任教於大學,1999年辭去教職,開始專心從事寫作。本書是她的第一本小說,卻獲得英美兩地超過260萬美元的簽約金,是同年度新人作家最高金額。戴安現居住於英國約克郡。
名人推薦:
王康玲,PAGEONE圖書採購主任(文學線)
王珀琪,誠品書店採購協理
沈如瑩(Ring),誠品信義店文學館館長
何彩鈴,博客來圖書部team經理
吳和嘉,金石堂圖書品質課長
徐燦瑄,紀伊國屋書店副總經理
陳筱華,法雅客文化商品部主任
喻小敏,博客來圖書部部經理
張元慧,法雅客環亞店副理
686(詹正德),有河BOOK店長
葉青華,誠品書店連鎖店區經理
盧郁佳,金石堂行銷總監
季維元,何嘉仁書店民權店店長
蘇佩鈴,何嘉仁書店民權店店長,何嘉仁書店採購
★ 《第十三個故事》引領讀者進入一個由祕密、身份重疊、虛假謊言建構的世界。在故事結尾,兩位女主角反被「真相」帶來的強大力量而徹底改變。——亞瑪遜網路書店
★ 主角瑪格麗特是位敏感神經質的古書店店員,她的遭遇詭譎迷人,故事一定會讓愛書人感到滿意。——今日美國報
★ 情節繁複,絲絲入扣,結局感人肺腑。——費城詢問報
★ 這部作品具有神奇的吸引力,也是作者對於文字、書籍、故事的偉大力量所發出的頌讚。時人雜誌
★ 故事用它陰森森、濕淋淋的手指頭緊緊抓著讀者不放,直到最後一個駭人的秘密終於揭露,才肯鬆手。Library Journal
★ 就是不能離手!Glamour
★ 作者優雅流暢的說故事技巧自成一格,本身就能給讀者帶來淋漓盡致的暢快。——出版人週刊
★ 《第十三個故事》的故事流暢迷人,內容包含千迴百折的親情、浪漫愛情、成長蛻變、神秘懸疑等情節,處處引人遐思。——Bookmarks雜誌
★ 如果你喜歡書,喜歡閱讀「愛書人」的故事,這本小說更適合你。——Booklist
★ 《第十三個故事》肯定是年度最受歡迎的小說。——Kirkus評論
★ 作者寫作時,將自己對文學的深度熱愛與知識融入創作,使得《第十三個故事》鮮活而生動。——華盛頓郵報
★ 讀這本書真是一大享受。這本書和所有偉大的小說一樣,裡面充滿了作者累積了一輩子的靈感啟發。——Time Out London
★ 這個故事一定會因為口耳相傳而紅起來。——Publishing News
★ 欲罷不能的好故事。——週日泰唔士報
★ 這部處女作非常了不起,把閱讀的樂趣、層層交疊又峰迴路轉的秘密,編織成魔力無窮的咒語。——獨立報
★ 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向「說故事技巧」致敬的作品。這本書風趣幽默,情節好看,結局也叫人產生深深的滿足感。——觀察報
★ 作者證明了,她就是講故事的女王。故事中她對於「閱讀的樂趣」這件事所做的鋪陳非常有趣,令人目不暇給。——衛報
★ 作者真的有法力,會對讀者施魔咒。——泰唔士報文學增刊
★ 我們跟著作者,進入故事重新變成年輕的愛書人。——費加洛報文學版
★ 書中每頁都有驚喜,到處有啟發,引人入勝。再挑剔的讀書人,也會對這個故事著魔。——費加洛雜誌
★ 絕妙好書,喜愛閱讀的人,會在書裡看見好多個同樣深愛閱讀的角色。——天使文學誌
★ 這個故事本身,就是對書的魔力所發出的禮讚。——Le Choix des Libraires
★ 多年來第一次,我被一位作者的小說深深吸引,不能自拔。我認為《第十三個故事》高明傑出。——凱特.摩斯,《謎宮》作者
★ 這本小說讓人完全沈醉,又給人一種奧妙的感覺,從第一頁就讓人愛不釋手。——羅勃.高答,《Into the Blue》作者
★ 拿起來,就肯定放不下。快拿起來!——依莉莎白.珍.霍華,《The Cazalet Chronicle》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第十三個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P155
      弗雷德医生和赫丝特关于十二面体和四面体的对话,还有后面数到六就停住了,什么意思?是翻译错误吗?
      
      P150
      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隐私
      P302
      有孩子的宅子里,永远不可能有秘密。
      
      P156
      五个音符。就是双胞胎的一个在寻找另一个吗?还是埃米琳在找自己的孩子
      
      还有主人公我,玛格丽特的年龄,伊莎贝拉死时比“我”还年轻,假设伊莎贝拉15岁生的双胞胎,然后她在双胞胎15岁那年死的,也就是30左右,那玛格丽特岂不已经是个老姑娘了???
      
      安吉菲尔德这个家族就遗传着痴情自私的重病。老乔治对妻子的死的难以释怀;查理对伊丽莎白的不伦之恋,双胞胎之间的深重羁绊,都是用情太深的结果,但是又太自私,一代又一代,这样源源不断的悲剧
      
      玛格丽特对母亲的怨怼,虽然与我不同,但我还是可以理解。母亲在我这里,同样是个敏感话题
      
      那么,最后到底是谁呢?
      
      然后,英国的小说总是湿淋淋的故事,阴郁,颓废
  •      我只有十六岁,我看书很少,我不会评价书的好坏,欣赏不来技巧,所以一本书只要设定跟我在一个频道,就已经打动了我。
      
       其实这本书里关于玛格丽特的事情我一点都不想要了解,打从维达·温特开始叙述她的故事来,那个故事的光芒就把玛格丽特这个用来指引我们的线索彻底掩盖了(对我来说)。
      
       我最喜欢夫人和挖土约翰。在没有读到故事的真相时,他们在这个有些扭曲,仿佛得了病的故事里,在安吉菲尔德这个诡异的地方,就已然散发着平和,安详,责任,关爱的光芒。
      
       当乔治躲在藏书室里思念亡妻时,是夫人把小伊莎贝拉塞到乔治手中,并且霸气的转身关上了门,还恐吓男管家不许管闲事。夫人这个形象在这里于我而言瞬间就立起来了。这时的夫人睿智冷静,还有些冒险创新精神呢,她的办法还恰恰凑了效,唤醒了乔治潜伏的父爱。虽然,这依然是一份有针对性的父爱。
      
       当宅子里的仆人都走光了,只有夫人和挖土约翰留了下来。夫人和约翰面对伊莎贝拉的一对双胞胎,表现出了她们的母亲完全没有的爱意。“两个孩子。哦,迪格。在我们这样的年纪!”此时泪水模糊了夫人圆圆的棕色眼眸,也模糊了我心里的一双眼睛。虽不至于落泪,但与眼泪不同形态相同性质的东西此刻也在我心里流淌。“在他们紧握的双手所构成的拱形下,在他们颤抖的凝视下,两个婴儿正沉浸在睡梦中。”夫人和约翰就是在这个世界上第一座恐怕也是唯一一座庇护的安稳的拱桥。
      
       在结局之前的部分,我已经很感慨于夫人和约翰对双胞胎的庇护。而原来宅子里还有第三个女孩,得到了这两位值得信赖的,支撑安吉菲尔德的柱子的保护。
      
       “她是宅子里的秘密。和所有的秘密一样,她也有保护人”,“女管家清楚地看见了小鬼,尽管她的视力越来越差。这也是一件好事。没有她的合作,食品储藏室里绝不会有足够小鬼填饱肚子的剩菜剩饭,早餐面包也不会剩下那么多碎屑”,“宅子里另一个有本事看到鬼的人,你知道,就是园丁,他很高兴多一个帮手”“当目光锐利、一心想要驱除阴影、锁上门的陌生人住进宅子,他们为她感到担忧”。
      
       “最重要的是,他们爱她。”这个从出生就饱受苦难的孩子,那个假如她是一只动物,约翰会拿起枪结束她的痛苦的不成人样的孩子。仿佛是夫人和约翰为她完成了出生后迟来的沐浴仪式,孩子从充满洗掉的污垢的脏水里获得重生。孩子的病痛得到有效的措施的改善。孩子仿佛从那天起才有了记忆。而那之前只能是幻想中神化的出生故事。
      
       夫人和约翰之间的感情也是那种我最看重,最欣赏,最喜爱的感情,也有百分之零点一与医生和赫斯特之间的感情雷同。“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对。他们没有结婚;甚至都不是情人关系,”“他们相遇的时候,她已经到了不指望再嫁给谁的年纪。当时,他正值盛年,期望结婚,不知怎么的却没结成。此外,一旦他开始与夫人一起工作,每天早晨和她一起喝茶,每天晚上坐在厨房的桌子前吃她做的晚饭,他就放弃了寻找年轻女伴的念头。”(哦,那句可爱的“不知怎么的”,多么含蓄,却动人。)
      
       “老夫老妻就常是这样的状况。他们享有彼此温柔的忠诚,幸运地停留在激情的另一面,而不曾经历过激情。”他们省去了那些迟早会淡去的激情,一上来就是七年之痒。这里让我想起了非诚勿扰二啊……梁笑笑说,试婚试什么,不是试如胶似漆,先试试七年之痒。(不记得她的原话了)
      
       我觉得夫人和约翰拥有了可以说是珍贵的一切。有温柔的忠诚,也有对打理他们的家园——安吉菲尔德的热情(工作的热情),还有着可爱的保密人的身份,怀揣着一份对一个秘密的孩子的缄口不言的爱。
      
       夫人,约翰。感谢他们在这个怪诞的,有趣的故事里的存在。
      
      
  •      我猜到了故事的结局,但我没推出故事的开始。
      
      
      
      
      
       (2009年2月)
  •      人总是喜欢听故事的。我想是这样。
       不论是一部电影还是一本书,好的故事总能让我深陷其中,参与情节之中,甚至在看完或者读完之后的很多天都会时不时的思考关于故事中人物的细节。
       这看来有些太喜欢虚幻而忽略现实,可这正是观影和阅读的乐趣。
       书中吸引我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双胞胎的母亲伊莎贝拉,还有就是故事叙述的主角之一 ——维达·温特。
       伊莎贝拉怪异却聪颖,要是有个这样的女人生活在我周边,我一定会被她迷倒。而维达,这个经受了最多事故的女人,聪明,专情,又是写作的天才。实在迷人。
       也许整个安吉菲尔德家族都是患有着一些精神的疾病,所以他们的行为都有些不同寻常,区别只在于得病程度的深浅。所以让我感觉有趣的一点就是人们惯常认为的“环境影响人”这句话,在书中变成“人影响环境”。我就是这样感觉的。
       故事写述的感情很多都是禁忌的。比如查理与伊莎贝拉,双胞胎之间,维达与埃米琳。这些爱,都是产生于同胞之间。这都是不应该在世间存在的感情,但在书中却让人感觉不到突兀。当然,这也不能排除我是个奇怪的人。(笑)
       买这本书时是被封底的一段摘自书中的话吸引的。作者借着维达之嘴说出:“我不讨厌热爱真相的人,但我讨厌真相本身。和一个故事相比,真相里包含着多少援助和安慰作用?在漆黑的午夜,当大风像一只狗熊那样在烟囱里咆哮,真相有什么好处?当闪电袭向卧室墙壁上的阴影,当绵延的雨水拍打窗户时,真相有什么用?没有用。当恐惧和寒冷让床上的你变成一具雕像时,不要指望没有血肉的生硬真相会给予你帮助。在那样的时刻,你需要的是一个故事所能带来的充分慰藉。一个谎言所营造的那种抚慰人心的安全感。”
       这观点实在是太有趣了。但常常我们被一个故事吸引,深陷阅读时,我们想知道的是关于主人公的真相。虽然知道这是虚构的,那更别提在现实中。我想,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所谓真相只是那个主人的一个故事,就像人类不能完全还原历史一样,对一个人,她的真相,你也不经得知。而且,我们在足够小的时候,记忆是欠缺的,那些时候关于自己的真相,很多都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要知道,人的记忆,往往出错。
       书中说,“所有的孩子都会神化他们自己的出生”。所以要了解一个人,“那就让他告诉你出生时的事。你获悉的不会是事实,而是一个故事。但没有什么比一个故事更能说明问题。”
       So,想了解一个人,就听听他的出生故事吧。你知道这不是真的,可相信与否,就看这个人在你心中的位置了。
       And。在序言中,戴安娜·赛特菲尔德(本书作者)写到每个读者都是“幽灵”,“在他人想象的世界里游荡。”的确,我们阅读,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跟随着书中的冒险者探寻“真相”,我们会担心,会思考,会陷入情节甚至忘了现实,可书中的人物却看不到我们。这多棒,很能满足人类的窥探癖,是吧。可以看出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个资深阅读者。这种说法,爱好阅读的人定是点头称赞。
       Ok。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美好、悲伤,或者无厘头,总之都是关于自己的所谓“真相”。而最终,吸引人的,就是那个被称为“真相”的故事。那在讲故事时,就尽可能“添油加醋”吧。
      
       By the way,书的结局个人感觉有些仓促和狗血。不过,我还是蛮喜欢这个故事。
  •      “真相有什么用?没有用。当恐惧和寒冷让床上的你变成一具雕像时,不要指望没有血肉的生硬真相会给予你帮助。在那样的时刻,你需要的是一个故事可能带来的充分慰藉。一个谎言所营造的那种抚慰人心的安全感。”
       如果可以,有些时候我确实不需要那些所谓的真相,所谓的交代,太过残忍,太过现实,如果没办法为你的生活增添一点点的乐趣或者说是让生活走向更好的方向,我要它何用?
       太多的人用真相去伤害别人,去攻击别人。
       我期待真相能够让人清醒,然后你就会知道未来该怎么选择,往那边走,而不是一味的去坚持真相这两个字。
  •      只在开头两章很吸引我,因为旧书店的古典氛围,然后就开始拙劣的模仿《呼啸山庄》和《简爱》以及拜厄特的《隐之书》,一直到全书结尾,我恍然大悟:原来它更像是金庸大侠的《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关于三姐妹间的不伦之恋,一个稳重、一个邪恶、一个柔弱,前面两者都爱着后者,爱到不惜害死她!最不可信的是温特女士怎能忍心让自己的挚爱暴尸荒宅六十多年。太不可信了!
  •      当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是被封面吸引了。读下去,才发现这本书就像一个漩涡把我吸了进去。
       一种哥特式的风格小说,我最喜欢的一种风格。艾德琳,不知为何,我很喜欢艾德琳这个角色。或许,有时候我和她同样是那么神经质吧!
       哥哥深爱着妹妹伊莎贝拉,伊莎贝拉为了躲避兄长畸形的爱恋,嫁给了另一个男人。可是结果还是,伊莎贝拉生下了不伦恋的产物——一对双胞胎埃米琳和艾德琳。在我的角度看来,艾德琳将埃米琳看做是她的所有物,爱着埃米琳却又在伤害她,如同她父亲一样。而埃米琳一边忍受这种伤害而继续爱着她姐姐,不离不弃!深爱却受伤。也许,她们从小一起长大从没分开过,她们之间不止是靠血缘联系着彼此,还有一种意味不明的感情。如同唇齿一般,不可离分。我甚是痴迷这种疑问不明的情感。
       但我之前没想到,维达·温特是存在于庄园的幽灵,一个与双胞胎拥有同种血缘的幽灵,一种叫私生子的存在。却与双胞胎过着迥然不同的生活。双胞胎纵使被外人认为神经质但也是一种光明正大的存在。而那个小幽灵,相似的容貌,相同的血缘却只能生活在黑暗的地方。幸好,埃米琳对她不排斥,她也把一种情感寄托在埃米琳身上。她爱着埃米琳,她渴望埃米琳离开艾德琳,她渴望拥有埃米琳全部的关注。
       嗯,坦白来说,我明白维达·温特那样的心态。从小,自己本身就是个不能被别人知道的存在,在公共地方,父母不能出现在我的身旁。与父母从小就得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像一个影子,生活在尘世的阳光之下。一个影子,最需要的是还能是什么呢?一个影子最需要的还不是那个存在感。维达·温特在埃米琳身上找到了存在感,在管家和园丁身上找到了存在感。可以说,维达·温特的世界就是埃米琳,园丁,管家。对于这样的一个影子,有什么要比失去她的世界还可怕的事啊
       她竭尽所能地保护自己的世界,特别是在埃米琳怀孕的时候。纵使自己的世界即将要分给一个还没出世的小婴儿。但她知道,要保护埃米琳的世界。
       在最后,庄园那个火灾,把一切都重组了。双胞胎中失去了一个,小幽灵也有了新的身份。
       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去追求最后那个真相。不管火灾救出来的是艾德琳还是埃米琳,温特都会将她当做埃米琳。如果刻意去追求那个真相,她的世界很可能会崩塌。
       真相残忍,将我们的心伤的千疮百孔。双胞胎的存在,小幽灵的存在,园丁的死亡,玛格丽特妹妹的存在。有时候,我们宁愿选择一个美丽的谎言去欺骗自己的世界,让自己相信自己的世界美好。
       承受不了了的真相,重新捏造一个美丽的故事,让自己生活在谎言之中。或者,直面真相,经受残忍,像温特幼时一样,在黑暗中享有属于自己的阳光,继续自己的生活!
  •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看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 百年孤独。
      同样的奇幻题材,同样的家族史,同样的兄弟or姐妹关系,一座大宅子里面暗藏的腐朽与生机,堕落与新生,亲情和友情被揉碎了洒在风里,一切模糊又脉络清晰。
      总觉得英国作家和美国作家的最大区别就是,美国作家更注重情节,英国作家更注重感觉(哈利波特不是),这个诡异的故事从头到尾让我绷着神经,一口气读完了,还特地跑去找这个的英文原文书看,当然,翻译的也很好,剧透就不要了,个人觉得喜欢百年孤独的一定喜欢这个小说。
  •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不需要真相! 真相往往粗糙得会割破你信仰的手指,到那时即使放弃也会狼狈不堪。而一个故事,一个适合你的故事,一个你愿意相信的故事会给你最温暖的熨贴。
       但是这样的话,只能存在于文学的世界里,现实中的我们都像是蓝胡子的新娘,宁愿放弃手边的安稳,执着地去寻找那也许会伤害自己的真相...... 好奇心使然,没有这美妙的东西,世界也不会前进。
  •     在这个周六,我又想了很多。前几天围脖说,烦恼90%是不必要的,因为50%来自过去,40%来自未来。
      我一直嘴硬说我的过去没有什么烦恼,其实那是因为我把它们锁起来了,一遍一遍说谎骗自己,终于它们渐渐淡去。有一天它们一定还是会回来找我。当我老去,没有能力骗自己。
      
      我相信鬼魂,也相信平行世界。我相信能量守恒,也相信定数。当克利夫顿医生说,“你患上了喜欢胡思乱想的小姐常得的毛病。症状包括晕倒、疲惫、没有胃口、情绪低落。”我简直想哈哈大笑。是的,我们这些喜欢胡思乱想的小妞们。如果可以,我想过玛格丽特那样的生活,活在书店里,书里,年鉴里。
      看完小说,我默默的听了很多很多遍曹方的门。Yes I’ll be brave But a little afraid。要又害怕又勇敢的面对未来。
      
      
      门
      演唱:曹方
      
      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有一个世界
      你是否愿意开启从此面对自己
      我知道你会怀疑 不想得到那么多
      
      像害怕拥挤一直住在空的房间
      像孤独的人总是本能保护自己
      抓不到的舍弃 抓不到又怎么办
      
      怎么强词夺理
      
      Yes I’ll be brave But a little afraid
      我想要打开你那紧闭的门
      我又怕风声雨声嘈杂的人混乱你心扉
      
      Yes I’ll be brave But a little afraid
      我想要潜入你那秘密的门
      我又怕太亮太暗太不自然把我们击毁
      我又怕你被迷惑走错了别人的心扉
      ................
  •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的,很值得一读。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终极课题,多少人,扮演的别人的角色离开这个世界,多少人,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终极答案,多少人从别人的赞美中、需要中甚至厌恶中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或者价值,多少人疲于奔命的追逐的自己的尾巴。整个故事的调性从灰暗到明亮,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阳光,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的启示就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任何人的替代品,不需要为了别人的梦想,别人的欲望,别人的眼光去生活,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对得起自己,就应该活出真实的自己。
  •      情节还算紧凑,可以这么说,看了一个阶段后我会很好奇双胞胎为什么会出现精神状态迥异的问题,隐约里有些怀疑。
       不过实在是没考虑到其实是有三个人的,双胞胎的精神问题源于她们是近亲繁殖的产物,如此说来非常合理,至于最后活着的是妹妹还是姐姐就不得而知了,我估计应该是邪恶的姐姐吧。
  •     这个故事是戴安娜•赛特菲尔德的第一本小说,这位夫人曾经是钻研法国文学的学者,研究纪德的专家。当然,她的这本小说里并没有多少研究对象的影子,事实上赛特菲尔德夫人的文字还是更像传说中的她的故乡,严肃阴沉少有阳光。
         故事是从书屋少女玛格丽特•李收到一封陌生人的来信引入的,寄信人是一位当代著名的却又身世成迷令人知之甚少的小说家维达•温特,后者邀请这位前半生都宅在自家书店里、下半生似乎也打算继续过这种低调生活的女孩为她执笔立传,原因居然只是因为玛格丽特出于兴趣撰写过的、并被无意间发表过的一篇诗人朗蒂埃兄弟的传记——而按照温特女士所说的,她从那样一篇文字里看出了玛格丽特对兄弟姐妹间那种特殊情感的理解。于是玛格丽特在囫囵读完了温特女士的作品后,出于对“真相”的好奇,接下这份工作并应邀前往了温特女士的庄园,从而揭开了名作家神秘的身世,以及隐藏其后的一个没落家族三代人晦涩扭曲的人生故事。主人公在回忆与现实之间游走,并像一个初出茅庐的侦探一样循着一两个关键词找出那些残缺的真相并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再加上玛格丽特自己那灰色的小秘密,以至于最后看似雨过天晴的结局反倒还让人有一种跳脱违和的感觉。
       故事中的故事,有些话说的多了,甚至自己也信以为真了。
  •      (完全剧透慎入)刚看完,不知为何有些失望,总觉得前面铺垫部分太故弄玄虚,最后秘密揭晓的部分却觉得不过如此。
       全书就是关于著名作家达斯维特小姐的真实身份,看完总结下来就是华丽丽的乱伦史,满目都是畸形的情欲。从前有一座大宅,住着一家与世隔绝的有钱人,貌似是地主。首先是乔治和伊莎贝拉两兄妹,疏于父母管教,从小原生态地长大,完全不通人情世故,而且都有SM倾向。乔治是个彻底的S,爱上了亲妹妹,伊莎贝拉抛弃他嫁人之后彻底崩溃,一生隐居。伊莎贝拉虽然嫁了人,不过生的双胞胎女儿是和乔治乱伦的产物,双胞胎从小也没人管教(乔治形同废人,伊莎贝拉的世界只有自己一人完全没有母亲自觉,而且很早就死去了),又是很原生态地长大,姐姐艾德琳继承了SM倾向,妹妹埃米琳性格善良无SM倾向却是弱智。姐妹间的情感强烈到不正常。
       所有人都以为大宅只住着双胞胎姐妹,其实还有一个孩子暗藏其中,就是乔治和村里不知道那个姑娘的私生女,强X产物,私生女长大后被其母抛弃在大宅,由园丁和管家私下抚养,和其同父异母双胞胎姐妹长得一模一样。这第三个女孩始终隐藏其踪迹,外人有时候看到一丝半点踪影还以为是鬼魂。第三个女孩就是日后的著名作家维特小姐,她在园丁和管家死后维持着大宅和双胞胎姐妹的生计,伪装成姐妹中的一人和外界接触。
       囧的是她爱上了妹妹埃米琳,然而艾德琳也爱着埃米琳,埃米琳却是个弱智什么都不知道。埃米琳在完全原生态的情况下怀上了帮佣少年的孩子,生下来之后矛盾就爆发了,艾德琳出于对埃米琳强烈的独占欲,非常嫉妒婴儿,无法忍受其存在,于是放火烧毁大宅,第三个女孩杀了艾德琳救出了埃米琳和婴儿,把婴儿送给了附近的农家,然后带着毁容的埃米琳改头换面隐居,自己化名成了作家……
       总觉得就是因为他们家与世隔绝,只能和身边仅有的人产生纠结的不正常的感情……然而没什么意义。乱伦、SM、三角GL……
  •     在网上读试读部分,始终没有得到完整的电子版。出于无法忍耐的好奇,最终还是买了实体书。似乎是从《巴别塔之犬》开始,总是掉进畅销书不完整试读的陷阱,在此慎重告诫大家,试读需谨慎!好奇心一定要hold住,否则你的钱包就会hold不住!
      终于读完以后,觉得全书的叙述稍嫌冗长,情节发展略显缓慢,女性写作的弱点比较突出。不过对于女性读者来说,尤其是从小爱读书,爱读外国文学,对《简·爱》等书爱不释手的女性读者来说,还是存在致命的吸引力。
      无论是第十三个故事的真实内容,还是大宅中其实存在第三个女孩这一事实,都不足以令我感到真正震惊。古老的大宅,孕育疯狂的血,神秘的双胞胎,火灾与死亡,各式各样的家庭关系,本来可以以更好的方式交织成更加惊心动魄的故事。,或许是我期望太高。
      回忆起来,令我最感兴趣的却是那种经由家族血脉传承的疯狂,以及在英国的领主式结构的乡村中,这种疯狂所激起的一系列影响。为什么这一时期的英国,贵族的疯狂显得如此常见?罗切斯特的前妻是家族性的疯狂。莫德的母亲是家族性的疯狂。凯瑟琳虽然不是,但也离疯狂不太远。为什么这样的疯狂未能在平民的身上显现出来,还是由于平民的渺小而常年被忽略?或者这样的疯狂其实是压抑的环境所养成的,更或者只是旁观者在压抑的环境里产生的扭曲的观感?为什么英国式的疯狂显得如此有破坏力,而中国式的疯狂大多无害,常见于范进中举式的可笑可叹以及济癫式的逍遥乃至神化?而在领主的绝对权力下,受害于疯狂者的平民不得不如此的逆来顺受,又是何等可悲!
      再想下去就扯远了。总之,这还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我对女主角身处的环境心存羡慕,我们再也无法返回那个可以以书店,真正的书店,而不是那种俯拾即是的以包装和其他外延产物或手段牟利的书店,为生存手段的时代;再也无法以寥寥数字的典雅而礼貌的书信作为最主要的联络方式,并获得有效和快捷的回应;甚至在电子书肆虐,房价高昂的今天,再也无法在温柔的灯光下,舒适的躺椅中坐拥满室的书香。爱这本书的读者,我们是不幸还是有幸,生而拥有一颗复古的热爱书籍的心,至少在阅读的过程中,在化身为幽灵的短暂时刻,忘记属于我们自己的第十三个故事,也许这就够了。
  •      故事是简介大概是这样描述的:有一个作家,每一次作品的见面会都会被问及自身的经历,而每一次的讲述都不相同。到底哪一次是真的哪一次是假的?有一天,她突然主动的对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姑娘来信帮她写自传。这次是真的了吗?怀着这样许许多多的疑问,我开始阅读这本书。
       你觉得一到十里面最特殊的是哪个呢?故事里的作家温特告诉我们,是“三”。为什么作家开头会这样说呢?
      著名的作家温特已经病入膏肓了,每天讲述故事已经成为了唯一可以安慰她病痛的神奇药膏。然而,她在公众场合,每次不同对身世的描述,不仅让人们对她的身世更发好奇,而且让她的信誉大打折扣。半信半疑的,姑娘玛格丽特开始调查作家维特背后的真相。
       那是个奇诡的短篇集,最初名叫《关于改变和绝望的十三个故事》,矛盾的是里面仅有十二个故事,因此在第一版发行后迅速被发行商召回,再版时更名为《关于改变和绝望的故事》。然而温特小姐的忠实读者们仍然习惯于把这本书叫做《十三个故事》,那个没有被写出的故事也就此成了每一个温特迷心中的至痒心结。
       有人说是她不仅是一个好的作家,更是一个好的讲故事的人,她用 “从前有一栋闹鬼的房子……” ,“从前有一座图书馆……” ,“从前有一对双胞胎……”,开始了她的故事。
       从前一个家庭遭遇变故,父亲整日关在房间不出来。后来由于女儿的一次微笑,打动了父亲。父亲开始过上的正常的生活。女儿在父亲的溺爱下,变得骄纵任性。离家回来以后,居然莫名的还带回来了两个双胞胎女儿。似乎神秘的色彩一直萦绕着这个家庭,久久不愿散去。于是,发现:这两个双胞胎女儿越长大越怪异。她们胡乱的打扰这村里人的生活,而家里人没法管住她们。家里的祖父又将自己关在家里,家里剩下的就是一位老得不行的仆人。唯一曾经给家里带来的阳光的家庭教师,也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家里剩下了仆人、园丁和一对原来只活在自己世界的双胞胎。其实,谁也不知道,后来家里其实还来了一个女孩。你现在知道了吗?“三”真是一个很奇妙的数字吧。
       有人说这是一个悲凉的故事,我说不清楚,但是我感觉到了。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我说不清楚,但是我感觉到了。有人说这是一个让人游离的故事,我说不清楚,但是我感觉到了。读完以后,我迫不及待的去“百度”世界上,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个人,我迫不及待的去查那些书中所说的温特的作品。我很想去证实,这是一个多么真实的故事。它的悬疑近乎真实,令我目眩,恍惚。
       故事如《简爱》般跌宕起伏,甚至在出人意料方面更胜一筹,面对“百度”的真相,合上书本,告诉自己:故事毕竟是故事,生活还是生活。合上书本,一切尽将淹没在这些字里行间。
  •      20110911
       这本书的开头差点没读进去,又是以自家的书店开始,读书阅读的事情,好似熟悉,回想起前一次大概是在《风之影》里读到,大概是对于作者对书及阅读的感情,自己差得远还难以理解吧。后面的故事还好,有些悬念,终于算是一口气看到完。
       如果说这主要是讲述故事的一本书,那么又能感觉有一堆东西和说教萦绕在纯粹的故事周围,偶尔会扰乱读故事的心情;如果说这本书不仅是纯粹的再讲一个故事,那么至少对于我,还是难以想要去理解它所要传达的思想。
       故事还是比较富有悬疑的故事,也是个完满的故事,因为作者真的挺厚道把大家可能关系到的后续问题都一一交代清楚。还算有意思的一个小故事吧。
  •     这是一个神秘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迷雾、有变态、有压抑的事发地点、猎奇和死人鬼魂,通常人们把这种类型称为歌特小说。
      它又是一个温情的故事,虽然其中的感情大部分都已发生突变,但就像在寂静岭中走了半天终于能碰到一个人类一样,虽然你不能确定对方是否会伤害你,但至少能给你捎来点希望的气息。即使早死,也能早超生。
      一位叫作賽特菲尔德的老外,就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神秘、悬疑以及纠结到死的故事,让大家在美丽而绝望的荆棘丛中SM。
      
      故事中的“我”,玛格丽特(Margaret Lea),内向,不善言辞,在自家书店工作,热爱阅读和书籍,然后在某天突然收到了温特女士的邀请信,请她写个人传记。
      畅销书女作家维达·温特(Vita Winter),瘦骨嶙峋,性格古怪倨傲,右手残疾,绿色的眼睛像老鹰。
      整个故事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出来了,一种灰色的平静,却在一开始就疑雾朦朦。
      
      作者非常善于营造气氛,不论是重复运用关键句,翻来覆去的暗示性书名,还是一丝不苟的细节描写,对夜景、对玻璃映像,主角初期暧昧的心理活动等。
      特别是在描述玛格丽特时,让人感觉无论是玛格丽特还是作者本身都有种神经质的压抑和忧郁,并且十分注意修饰细节。
      故事分为两条线,同时展开。温特小姐是本神秘的古旧书籍,玛格丽特的像块蒙尘的玻璃。
      
      “告诉我真相!”这是故事的起点,温特请名不见经传的玛格丽特为其写传记的原因。
      可真相有什么用?温特一开始就这样对玛格丽特说。真相不能在寒冷时用来取暖,不能在饥饿中填饱肚子,不能在死亡时让人复生……它什么都不能改变。
      但傲娇的是,这种不值一文的真相温特渴望倾诉,玛格丽特则一直在追寻。谁都不愿意在假象的粉饰太平中,无视自己内心的声音而回老家结婚。
      
      “从前有一幢闹鬼的房子……”
      “从前有一座图书馆……”
      “从前有一对双胞胎……”
      
      温特小姐的故事里有所隐瞒,她擅长编撰离奇的故事,擅长在真相中隐藏自己。她不敢直面,所以抛出线索来让玛格丽特去发掘。
      在寻访真相的过程中,玛格丽特逐渐发现事情存在另一种可能性,而她心里的伽蓝之洞愈发地空旷起来。
      原来我们寻找的不是真相,是寂寞。(拖
      
      很多人一定听说过这首鹅妈妈童谣:
      
      一个扭曲的男人,走了一哩扭曲的路。
      手拿扭曲的六便士,踏上扭曲的台阶,
      买一只歪歪扭扭的猫儿,猫儿抓着歪歪扭扭的老鼠。
      他们一起住歪歪扭扭的小屋。
      
      这也正是温特口中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安吉菲尔德家族的老宅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写照,神似《厄舍屋的倒塌》。
      玛格丽特找到了那里,站在它庞大而又腐朽的残骸里。
      
      几十年前,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宅子里,一个家族过着扭曲的生活。
      查理接管宅子后愈发阴暗和肮脏的环境,刻在骨头上的血淋淋的情书,伊丽莎白疯癫的行为,诡异的双胞胎。
      (而查理死去后对房间的描写……小姐你真是在助我们减肥!)
      
      部分真相我们可以猜测到:这个家族的基因里有精神病的因子,兄妹乱伦,极端病态的感情,发疯,死亡。
      与世隔绝的生活,原始的感情,到处都在腐烂,散发着恶臭……可以说这一系列阴暗的玩意儿很是刺激感官,很傻很暴力,很疯很猎奇。
      之前说过作者十分善于运用文字来营造气氛,叙事也很有手段,让人着迷于它的抑郁色调和时浓时淡的雾。每当接近真相时,却又被故事本身有意或者无意下的套弄得迷失了方向。
      
      “我的出生只是一个次要故事”,最后,温特小姐说。
      
      灰姑娘的南瓜马车只是南瓜,王子根本没有来找她。午夜十二点的魔法过后,迎接她的只是死亡。
      在安吉菲尔德宅,理智和秩序被驱逐出境,这里没有罪恶只有爱恨,外来者不受欢迎,这里住着一个没有身份,没有名字的悲哀幽灵。
      
      这是一出悲剧,诸多病态纠结的禁忌。
      始作俑者也是受害者,真正的受害者却几乎用一生来保守秘密——第十三个故事。
      
      就像《drag me to the hell》告诫我们不要去招惹吉普赛老女人一样,《第十三个故事》(结合心理学)告诉我们,造房子一定要请个有证的包工队,否则会扭曲你一户口本。
      
      
  •      一户腐朽的英国贵族,连同他们腐朽的老宅子、腐朽的人生。
       有精神病史的古老家族,以及他们病态的生活方式。宅子女主人难产而死,诞下拥有完美安吉菲尔德容貌的女儿。沉湎于丧妻之痛足不出户的男主人,看到女婴后被其容貌打动,精神得以依托,继而开始他的无比溺爱、无比病态的抚养。伊莎贝拉在这样的病态溺爱中成长,基因里同时埋藏着家族的精神病因子。不止。伊莎贝拉有哥哥,一个同样有些不正常,身材健壮,行为粗鲁的虐待狂哥哥。伊莎贝拉欣然接受着毁灭:父亲的宠爱,兄长无休止的性虐待。
       畸形色欲引来恶果。伊莎贝拉虽嫁作他人妇,但不久便回到兄长查理身边,回到这所腐朽的老宅子,带着她的双胞胎女儿——她和查理的女儿。是啊,双胞胎与查理多么相像。双胞胎无疑是不正常的,两个都是疯子。一个暴力狂躁,一个温顺服从。艾德琳热衷于虐待双胞胎妹妹,埃米琳对姐姐从来都是逆来顺受,从不还手。双胞胎不需与他人交流,她们彼此交流,且有专属她们自己的语言。
       全书渲染着仿佛老宅子必备的因素:鬼怪。直到末尾才解释了这个幽灵。宅子里一直都是三个女孩,而非两个。查理强奸村妇所得的私生女被母亲报复搬遗弃在安吉菲尔德老宅。私生女在女管家和园丁的帮助下逐渐长大,就在这个宅子里。书里设置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巧合:这个私生女与双胞胎姐妹长得一模一样。私生女与温顺的埃米琳相处融洽。
       后来怎样呢。后来伊莎贝拉被送去精神病院,不久死了。查理在伊莎贝拉离开后自杀了。宅子继续腐朽。女管家死了,艾德琳在梯子上做了手脚,然后园丁死了。埃米琳生下了新园丁的孩子。艾德琳嫉妒婴儿夺走了埃米琳的爱,企图烧死婴儿。私生女只来得及救走婴儿,将婴儿抱去安全地带。回来时汽油罐被引爆。私生女冲进双胞胎所在的藏书室想要救走埃米琳:她深爱埃米琳。她成功了。她拖走了一个。另一个被烧死。出来后她绝望了。她慌乱中拖出来的这个女人,这个双胞胎中的一个,这个一半脸被烧毁了的女人,她不知道这个人是她想救的那个,还是她恨的那个。
       “‘埃米琳?’我轻轻地喊。‘艾德琳?’我的声音支离破碎。”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这个人也没有回答。直到最后也没有揭晓答案,作者故意留在了这里。
      
       性和暴力。乱伦和精神病。没落贵族和老宅子。故事和真相。爱与恨。这个故事充满了吸引读者眼球的因素。私生女后来替代了双胞胎中的一个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且成为了著名作家维达•温特。玛格丽特是维达托付的传记作者,她也是双胞胎之一,只是她与她的妹妹是连体婴儿,为了她的生存牺牲了她的妹妹。可惜维达的故事太惊心动魄了,我倒觉得把玛格丽特的故事比得黯然失色,甚至无足轻重,也使玛格丽特的痛苦和崩溃显得无病呻吟、神经兮兮的。
       吸引我的不只是精彩的故事。我惊叹于作者(或者是译者)讲故事的谋略和手段,惊叹于作者和译者操控文字的能力。惊人的能力。我很少能对某位作者对文字的把控能力惊叹敬仰到这种程度。她把故事和文字堆成山谷,一个雾霭霭的山谷,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心情紧张而压抑。除此之外,作者有着看透世事的冷静沉着,有着对人生、对幸福、对痛苦、对人性极深的理解。这种理解被她用文字一一轻描淡写地表现出来,好像在她面前你永远是个初涉世事的孩子,好像她什么都知道,她懂得你所有心思。
       她有细腻,也有理性。这样的作家必然有着极其丰富的阅历,真实的或者精神上的。如我所说,事情亲身经历过后才会有深刻的理解。她或者是亲身经历过,或者是有极大的阅读量。她的资料显示着一切的可能性:40多岁的女人,专治20世纪法国文学的学者。当然,我的这种敬佩同时包含了对译者的。译者是复旦外文的老师,译过《艺伎回忆录》。
      
       书引人入胜,拿起来难以放下。但同时,冰冷的语气写下那样悲剧的故事,也让我看得很压抑,常常看了一会儿就头晕眼花。早上终于看到结局篇,终于讲到了结局揭晓的那个火灾晚上。作者突然流露的激情与节奏感让我心跳加速。火海里的人性、对爱人义无反顾的挽救好像让我第一次感到了作者的温情。那些变态、腐朽,那些乱伦和疯狂,突然就被火和这三人之间错综纠缠的情感衬得无足轻重。我突然意识到,莫非这是作者故意给读者设下的局,为的就是情感倾泻而出时读者无以承受的震撼?
       故事到结尾时,当维达无法确认救出的究竟是埃米琳还是艾德琳的时候,我心里万般纠结,揪得很疼。在我作为一个无法免俗的读者,在结束全书后不断来回翻阅,猜测烧死的究竟是双胞胎中的哪个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让我感动无比的情节。维达把她救回来的双胞胎称作埃米琳,在埃米琳弥留之际,维达因为埃米琳即将离去无比痛苦,几度崩溃。那段时间,维达日夜守候在其床前。玛格丽特几次前去,都看见两人的双手紧紧握着,即便埃米琳睡着了。其实,书中种种迹象都更倾向于,活下来的更可能是艾德琳。让我们暂且认同我的猜测。毫无疑问,艾德琳和维达都深爱着埃米琳,两人也怨恨着彼此。可在埃米琳死去的几十年里,维达一直照顾着精神错乱的艾德琳,艾德琳也依赖着维达。如果维达知道活着这个是艾德琳,可她仍然在最后为艾德琳而痛苦。维达早在最初与玛格丽特交谈的时候就哭号自己在火灾中“失去了一切”。共同爱着的人死去了,却没有使曾经敌对的两人更加仇恨,反而将她们羁绊起来,在尘世中相依为命,互相安慰,共同缅怀逝者。
       病床前紧握的双手那一幕动人无比。在维达失去爱人失去一切之后,在维达作为私生女作为孤儿,在维达被世人当作另外一个人生活了大半个世纪后,她谅解了艾德琳。维达被当作艾德琳,艾德琳被当作埃米琳。这两个失去了一切的女人在这大半个世纪里仍然什么也没有,没有自己的名字,没有自己的身份。她们像隐藏在这个世界上,戴着别人的面具,讲着别人的故事。就这样欺瞒别人、更欺瞒自己大半个世纪。这一点上,这两个人是相同的。她们在那场大火中都死了,这几十年的苟延残喘只是别人的故事。这两个人在弥留之际,终于将真相说了出来,只可惜她们就要离开,仍旧带着别人的名字。不过的不过,还有什么比两人之间的原谅和互相理解、互相同情更圆满的结局呢?
       什么是真相?真相就是我要作为我自己死去。
      
       雾霭霭的英国文字。人性的温暖在雾渐渐散去时显现。温暖的是冷眼旁观的我们。
      
  •     生活是一场骗局,我们都不过是被骗得团团转却依然很开心的接受的棋子。
      生活给我们展示了事情的一面,让我们以为这就是全部,可是,走到另一个点上,我们却发现,事情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于是,生活再让我们看到更多一点,但始终没有看到全部。
      我们都在陪生活玩游戏,我们是注定的输家,因为生活早就知道我们的底牌,不管我们想什么,做什么,都逃不过生活的法眼。然而,我们没有选择,只能继续,游戏的停止意味着生命的停止。
      生活是一场骗局,其实,它并没有欺骗什么,它原本就是那样。
  •     这是这个学期看过最让我着迷的书,看完之后疯狂的想剧透。所以故意隔了那么久才来写下这些,免得被激动的心情左右写下些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刚看完,还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故事情节很精彩。以为自己猜到了结局,却发现故事远没我想的那么简单。不想做过多的剧透,只想讲讲真相和谎言。想起在那节美剧欣赏课上因为豪斯医生引发的讨论,某同学很大胆的问女神,如果你老公背叛了你,你是要知道真相还是宁愿一辈子不知道。女神回答不要知道,如果是我,我想我会选择不要知道。可是人就是很贱的动物,明知道去碰触真相会让自己受伤,还是喜欢尽力挖掘真相,花了时间精力到头来还是心伤。我知道,我就是喜欢挖真相的人,所以欺骗我的人,如果想要用谎言瞒我一生,那就不要让我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      很久没有认真读完过一本捧在手里的纸质书了。
       手里这本人文08年5月第一版的《第十三个故事》,作者是又一个不务正业的——哦这次是干脆放弃了教鞭专心写小说的英国教师。
       这个故事是戴安娜•赛特菲尔德的第一本小说,这位夫人曾经是钻研法国文学的学者,研究纪德的专家。当然,她的这本小说里并没有多少研究对象的影子,事实上赛特菲尔德夫人的文字还是更像传说中的她的故乡,严肃阴沉少有阳光。
       故事是从书屋少女玛格丽特•李收到一封陌生人的来信引入的,寄信人是一位当代著名的却又身世成迷令人知之甚少的小说家维达•温特,后者邀请这位前半生都宅在自家书店里、下半生似乎也打算继续过这种低调生活的女孩为她执笔立传,原因居然只是因为玛格丽特出于兴趣撰写过的、并被无意间发表过的一篇诗人朗蒂埃兄弟的传记——而按照温特女士所说的,她从那样一篇文字里看出了玛格丽特对兄弟姐妹间那种特殊情感的理解。于是玛格丽特在囫囵读完了温特女士的作品后,出于对“真相”的好奇,接下这份工作并应邀前往了温特女士的庄园,从而揭开了名作家神秘的身世,以及隐藏其后的一个没落家族三代人晦涩扭曲的人生故事。主人公在回忆与现实之间游走,并像一个初出茅庐的侦探一样循着一两个关键词找出那些残缺的真相并将它们拼接在一起,再加上玛格丽特自己那灰色的小秘密,以至于最后看似雨过天晴的结局反倒还让人有一种跳脱违和的感觉。
       主人公玛格丽特看上去始终都保持着类似纪录片工作者的态度,她的视角不带好恶也没有对描述的对象蒙上多少个人臆测的色彩。整篇故事环环相扣逻辑缜密,没有出现明显的疏漏,但可惜的是,通篇都太过执着这种“没有色彩”的色彩,关于兄妹、双胞胎和鬼孩子的处理也让人感觉到猎奇而非同感共鸣。即使在最应该的动情的段落,作为一个像我这样敏感且极易被触动的人也仍然能清楚意识到,这只是故事里的事。
       这个故事关于两个女孩,玛格丽特和那个没有名字的孩子,她们仿佛都是只有在面对心爱的妹妹时才有了形体的幽灵,行走于雾气蒙蒙谁都看不真切的世界,满足于自己安静昏暗的书屋。然而当她们共同哀悼埃米琳的真正死亡时,两个幽灵同时得到了解脱。她们终于承认自己是被留下来的那一个,必须单独继续走下去的那一个,温特女士终于在纯粹的思念中离世,玛格丽特也终于能在纯粹的思念中继续属于她的人生。
       这个故事有关所谓的“真相”,可当你读完它却发现,它实际上在告诉我们:真相并不重要。真相并不重要,只是它的面纱常常引起人的偷窥欲,即使它并没有重要到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真相好比一个人的日记,无论写日记的那个人多重要,他的日记始终还是私密的东西。而被挖掘真相,对有关的人来说,或许就像书中赫斯特所说的“被人用非常不同的陌生角度看待令人很恼火,即使这种角度显然是错误的”。
       真相有什么用呢?没有用。“没有用。当恐惧和寒冷让床上的你变成一具雕像时,不要指望没有血肉的生硬真相会给予你帮助。在那样的时刻,你需要的是一个故事可能带来的充分慰藉。一个谎言所营造的那种抚慰人心的安全感。”玛格丽特完成的那本传记,只是让真相继续完整存在下去的一种形式,它过于沉重,与留下来的人们的人生息息相关的同时,又与他们的生活完全无关,所以,不如让它蒙上灰尘,直到尘埃落定。
       最后的最后,温特女士给了玛格丽特那第十三的故事,那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孩子的故事,其实可以就此打住,既然都已经空白了几十年,它所需要的也只是一个人的纪念,足矣。被留下来的人们依然活着,活得很好,很快乐,故事里的事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   所以让我感觉有趣的一点就是人们惯常认为的“环境影响人”这句话,在书中变成“人影响环境”。 深有同感。这本书里的安吉菲尔德宅子就是这种感觉。
  •   人跟环境已经融为一体了
  •   真相有时是种戾气
  •   但是希望揭露它的人能有一颗善良的心
  •   欧普。。
  •   是啊,开头写得很好啊,看到一半就没兴趣了!哎。。。
  •   对头,老婆,你说的太对了!
  •   哈哈哈!我覺得這麼已經還算是精彩的部分了吧!! 主人翁的馬格麗特才讓人蛋疼! 自憐自哀悼我想抽她兩耳光!
  •   原来我们寻找的不是真相,而是寂寞。
    这句写得好啊 看了你是书评,我很想看这本书了O(∩_∩)O~
  •   一直没找到下半部的电子书,简直急死我。看了这篇超想读完,明天去买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