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山林的孩子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理查.洛夫Richard Louv  页数:320  译者:郝冰,王西敏  
Tag标签:无  

前言

  推薦序:讓孩子在自然中快樂學習/林耀國  (本文作者為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  我接觸過許多在城市中長大的孩子,他們普遍都反應:「在自然中活動既無聊而且充滿危險。」孩子之所以會這麼認為,除了活動引導者在活動設計上需要不斷自我覺察與改變外,部分原因是長久在都市水泥圍牆的層層隔離下,已導致他們逐漸喪失了與自然連結的本能,不知道如何在充滿驚奇的自然中找到樂趣,而寧願將自己鎖在舒適的冷氣房,從冰冷的螢幕框框裡尋求虛擬世界的自信與滿足。  還有部分原因則是來自媒體的過度渲染,很多視頻節目不斷在暗示中自然環境所潛藏的危險,似乎把自然描繪成危機四伏的戰場,固然對許多野生動物而言,弱肉強食的生存競爭與壓力未曾稍減,但這也是生物鏈中很自然的現象。以人類位居生物鏈頂端的位階,幾無天敵,所謂的危險生物均非以人類為掠食對象,會發生攻擊行為,充其量只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罷了,只要不做出莽撞侵犯的舉動,通常彼此皆能相安無事。  父母的不安全感也會帶來深遠的影響。我曾經帶領一群孩子到野地,在一處綠草如茵的草原休息,我脫下鞋子,也請孩子打赤腳跟我到草原追逐玩耍,其中有個孩子不願意脫鞋,我問他原因,他說:「媽媽告訴我,野外會有玻璃碎片、釘子、尖銳的石頭和紅火蟻,不准打赤腳,否則你會受傷。」當時我浮現一種無奈的感覺:「孩子真是讓大人給嚇大的……」因為家長自身的不安全感也同時侷限了子女探索世界的範圍。我們一方面埋怨這個世代的孩子過於依賴父母,缺乏獨立自主的精神,卻又不願鬆手,讓他們在未知的環境中闖蕩、體驗、學習,培養自我照顧的能力。  本書作者理查.洛夫建議在野外要鼓勵孩子去「注意」,教導他們如何克服恐懼,而不是「要小心」。我們在野外活動中,其實也從來沒有遇過任何生物讓我們感到恐懼,成人需要做的只是幫助孩子學習判斷,例如,在岩石上爬的時候,絕對不能將手伸進沒有檢查過的石縫中,只要對自然的運作多一點觀察和覺知,是可以很容易避開危險的。  我也頗認同書中所說:「給孩子們機會去體驗『控制中的冒險』。」當父母陪同子女在野外徒步旅行的時候,讓他們跑在前面,父母則故意落在後面,刻意保持在只能看見和聽見他們的距離,讓他們擁有足夠的自由深入自然探險,並從而建立自信。我兒子從小也經常陪著我到野地觀察,通常我會為了拍照而停留,兒子沒耐性就獨自忽前忽後的觀察他感到新鮮的事物,但總會保持在可以看見我的距離,那是孩子為自己劃設的安全距離,我根本無需擔心。直到他發現新奇的生物時才會呼喚我,但我並不想教導他太多知識,而是引導他透過觀察去思索:「這真是好美的蟲子!你為何會欣賞牠?牠的獨特之處是什麼?牠為何會出現在這裡?牠究竟在做什麼?周圍還有什麼生物與牠的出現有關?……」孩子發現自然的喜悅是必須被重視與肯定的,因為那是保持好奇與發展探索觸角的原始動力。  理查.洛夫是美國知名的青少年發展議題研究者,對於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身心靈狀態和外顯行為都有很獨到的洞察,同時基於對自然的熱愛與關懷,為重建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連結,書中也提供了許多精闢的解析和深富價值的解決方案,絕對值得為人父母、教育工作者和關心孩子與整個社會未來趨勢的人細細品讀。

内容概要

你的孩子是否寧可待在家上網,也不肯到戶外走走?即使去了戶外,還是戴著耳機聽隨身聽?如果你也關心我們的孩子,請翻開這本書,讓他們自己在大自然中去看、去聽、去聞、去感受、去嘗試,教會他們與大自然重修舊好!你的孩子缺乏創造力、想像力?不懂得與人分享嗎?你的孩子過胖、注意力不集中或有憂鬱、躁鬱傾向嗎?他們可能只是患了「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本書告訴您,如何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善用純正天然的綠色治癒力!讓孩子和蒲公英對話,激發他的想像力和天賦;讓孩子同溪流和小魚玩耍,學會傾聽和專注;讓孩子在白雲微風下奔跑,擺脫不健康的肥胖因子;讓雨水陽光洗淨並晒乾他陰鬱幽暗的心……作者理查.洛夫長期關注兒童與自然議題,在本書中他點出了兒童與自然之間令人震驚的隔斷。作者以他親身採訪過的眾多案例,結合包括環境心理學、自然史學、人類生態學、神經生物學、教育心理學等各領域學者的論點與多年研究證據,點出自然棲息地的消失,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隔絕,如何使得現今在電子產品環繞中成長的下一代,大量出現過胖、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和抑鬱症狀等令人擔憂的兒童發展趨勢。這是第一本總結了眾多領域對於「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研究成果的書籍,作者不僅僅敲響了一記警鐘,更分別從家長、老師、教育學者、政府單位、都市計畫等各個面向,提出為治癒這一斷裂的現況的實用改善之道,包括父母如何帶領孩子親近自然,改善孩子的注意力不足症狀;教育者如何將孩子從教室解放,藉由豐富的自然環境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都市規畫者又如何打造出綠色城市,讓孩子從小沉浸在大自然裡。作者以優美動人的筆觸,鏗鏘有力的語調,引領讀者重溫自然美夢,並深刻思考我們下一代與大自然的未來。本書在美國甫上市就獲得廣大迴響,掀起一波波熱烈的討論:各種環境教育、兒童山林教育機構組織紛紛成立政府公部門舉行相關會議,並立法推動各項培育計畫土地開發業者推出與自然生態結合的建築,打造生態社區風潮延燒至海外,譬如荷蘭政府就贊助了本書的翻譯出版最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美國家庭正親身參與自然活動 

作者简介

  理查·洛夫(Richard Louv)  知名兒童權益宣導人,是資深記者,也是暢銷作家,長期關注並投身於自然、家庭和社區領域的事務。現任兒童與自然網絡主席,該組織旨在發起國際性的兒童與自然連結的運動。他同時是美國國家兒童與自然論壇的榮譽共同主席,該論壇由保育基金會贊助,長期為全美各地鼓勵兒童走出戶外的計畫提供資金。他目前也是克萊姆森大學的訪問學人。  理查?洛夫長期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報章雜誌發表文章,1984至2007年間,為《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專欄作家,也是《家長》雜誌的編輯顧問委員會成員、美國國家兒童發展科學評議會顧問,以及福特基金會「改變世界的領導力」獎項顧問。他亦活躍於媒體,經常在全美及世界各地發表演說,是《CBS晨間秀》、《早安美國》、《今日》、《CBS夜間新聞》、《NBC晚間新聞》、《國事論衡》等電視廣播節目的常客。長期致力於公領域的他獲獎無數,2008年,更獲得了美國奧杜邦獎的肯定,奧杜邦協會是全球最大且最具行動力及公信力的環保團體。已是兩個男孩的父親的他,正努力催生第八本書的出版,不過他說,比起來,他仍熱愛釣魚勝過寫作。  ■譯者簡介  郝冰  現任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中心創辦人暨總幹事,大學生綠色營總協調人。譯有《與孩子共用自然》、《生命之家:蕾切爾.卡遜傳記》,並編撰《其其格的故事》、《草海的故事》、《家在崇明》、《紮龍》等鄉土教材,同時主持「自然之友」的「羚羊車」、「提高高校貧困生能力」及「人與草原網絡」等教育推廣專案。致力於在城市兒童中推廣戶外自然遊戲、青少年個人成長及草原生態文化保護。  王西敏  福特國際獎學金(IFP)得主,威斯康辛大學環境教育碩士、上海師範大學兒童文學碩士、北京師範大學中文學士。當過中學教師、員警,現任浙江野鳥會副會長、中國唯一賞鳥刊物《中國鳥類觀察》編輯,以及國際環保組織瑞爾保護協會(Rare)中國分部主管。

书籍目录

致謝前言第一部分 兒童與自然的新關係1.自然的賀禮2.第三邊疆3.被非法化的自然遊戲第二部分 為什麼年輕人需要自然4.爬上健康之樹5.感官的生命:大自然與無所不知的思維相對抗6.第八智慧7.孩提時代的天賦:自然如何培養創造力8.大自然缺失症和恢復性環境第三部分 最好的動機:為什麼強尼和珍妮不再出去玩了9.時間壓力和恐懼10.綜合恐懼症11.貧乏的自然史知識:教育成為孩子親近自然的阻礙12.未來自然的守護者從哪來?第四部分 自然與兒童的重逢13.把自然帶回家14.面對恐懼的智慧15.海龜的故事:把自然當作品德老師第五部分 叢林黑板16.自然學校的改革17.露營的復興第六部分 仙境:開闢第四邊疆18.柴契爾法官的教育:自然遊戲的合法化19.野生化的城市20.野性的在那裏:新回歸土地運動第七部分 感受驚奇21.兒童的靈性需要自然的滋養22.大火和重生:發起一場運動23.一切都在繼續

章节摘录

  推薦序:請回歸愛自然的天性/陳藹玲  (本文作者為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近二十年前,我們開始成立基金會的同時,為了更了解服務的對象--青少年,特別做了一項全省大規模的調查。發現孩子們的價值觀也好、生活模式也好,和他們的父母那一代大相逕庭,除了深受同儕相互間的影響,社會大環境的變遷亦有關係。這是拜科技之賜、文明進展,對所有人類造成的衝擊。特別是過去十年以來,在台灣我們觀察到,自報禁開放、有線電視普及開始,緊隨著電腦、手機等通訊科技的發展,年輕世代的思維方式不一樣了、生活型態不一樣了!這樣因為「資訊革命」帶來的巨大影響,致使年輕族群產生很大的「質變」的同時,許多後遺症實在非常值得大家關切。其中最嚴重的,應該是這本書提到的「自然缺失症」。  書中指出,所謂自然缺失症,是指人因為跟自然疏遠而產生的各種表現,甚至會改變城市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自然對於人類的發展與健康到底有多少影響,近年來才有比較多的科學研究調查,但作者提出了一些相關資料幫助我們了解,例如二○○三年《精神病學服務》發表的調查,近五年美國兒童服用抗憂鬱劑的比例,學齡前兒童增加了六十六%。二○○二在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八歲的孩子更認得皮卡丘、胖可丁,勝過甲蟲、獺等當地動植物。作者還提到,今天的孩子都活在第三邊疆中,大家都不知道肉是從哪裡來的;機器、人類、動物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關於人類與其他動物的知識不斷增加;野生動物入侵城市;新的郊區形態的興起。  總之,這一整個世代的人都在「去自然化」,不僅英美如此,其他世界各地亦然。  無需數據證明,所有的師長父母都可以發現,現在的孩子愛待在室內遠勝過室外,「因為室外沒有插座!」當孩子們坐在電視、電腦前時,我們叫他們去玩,但是到哪兒玩呢?怎麼玩呢?室內的吸引力增加、室外的吸引力減少、戶外活動空間設計糟糕、安全考量等等因素,都使得這個自然缺失症的現象日益嚴重。  作者很用心的提出許多佐證,告訴大家親近大自然的好處,例如可以改善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兒童憂鬱症,也有助壓力管理、提升認知能力等等。我最贊同的還有他提到的一段:  愛德華.李德在《體驗的必要》一書中寫道,我們花了太多錢,付出太多努力,只是為了使一點點無關緊要的資訊能夠被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看到,然而我們對這個世界本身所做出的探索卻太少了,甚至沒有,這樣的社會是不對的。所謂基本體驗,就是自己去看、自己去聽,去聞、去感受、去嘗試。  在養育自己的四個子女,並投身關注年輕人二十年的此刻,我徹底贊同作者的看法並要大聲呼籲,自然可以安定人心,培養觀察力、創造力。父母家長們!跟隨你自己的本能吧!親自去體驗自然遠重要過學習知識。幫助自己也幫助孩子,從自然中得大最大的力量。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文明都市中的孩子,經常因為電腦、電玩、電視、課業占去生活、休閒的大部分時間,而失去了原有的童真、童趣,更失去與大自然親密互動的樂趣。人類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在過度文明後,我們的下一代真的會失去體驗大自然的能力以及在原野中求生的本能。而野人文化推薦給我們的這本書,可以讓我們與孩子們重拾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並試著還原固有本能,這真是本好書,值得推薦!」  --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林明瑞  「與自然共舞,讓孩子活出生活、熱愛生態、享受生命!」  --百大特色小學公館國小校長/簡邑容  「家長的必讀書目」  --《波士頓環球報》  「一吋厚的書裡承載著警示,警告我們不能培養全自動化的孩子們。」  --《紐約時報》  「洛夫的新書引人深思……正在全國範圍內掀起討論,並提出重要問題。」  --Parade雜誌  「誠實、研究充分、文筆出色的一本書……第一個提出我們無法否認的問題」  --《亞特蘭大憲政報》  「作者透過這本兼具學術與實用性的書,為更健康、更綠色的明天指明了出路。」  --《華盛頓郵報》  「自然界需要它的孩子:除了他們,誰是自然未來的守護者呢?洛夫的書為我們的行動吹響了號角,並且充滿了警示和改革的思路。」  --《出版人週刊》  「動人的……有著雄辯的力量,但一點也不糾纏;以午後散步一樣的隨意感覺娓娓道來。」  --《奧斯丁美國政治家》  「這本書講述了我們和孩子在邁入21世紀過程中的個人和歷史處境,是我讀過這方面最簡單、最深刻、最有幫助的書。」  --《地球之夢》作者湯瑪斯·貝瑞  「作者主張的「無藥品自然療法」對很多顯而易見的現代病都有效。」  --《奧杜邦》雜誌  「父母、教育者、治療師和城市官員如果認真地對待作者提出的「自然–兒童團聚」的號召,都可從中獲益。」  --《科學美國人》  「首次提出的重要概念……作者如此急迫而鄭重地告訴我們,媽媽日復一日地說,「出去玩吧」,她們確實有她們的道理。」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一本雄辯的、急迫的、及時的書,向父母、學校和社會傳遞了重要的思想,並提出了補救措施。」  --《尋找我們的父親》作者薩慕爾·奧雪松  「作者為父母、老師、決策者和城市建設者……提出了很多建議。對這一主題感興趣的人們一定要閱讀這本書。」  --《羅利(北卡)新聞與觀察》  「我們的社會已經『去自然化』了,很少有人意識到電視和網際網路已經大大取代了自然在孩子生活中的地位。這本書為孩子們的恢復健康提供了重要方法。每個家長都應該閱讀這本書,同樣重要的是,每名老師都應該加以重視,並將每個孩子帶到自然去。」  --E.O.威爾遜博物學家獎得主/保羅·代頓  「我們的孩子正處於一場巨大的實驗之中--他們是第一代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與自然界進行有意義接觸的孩子。理查?洛夫向我們闡釋了這將對孩子們產生怎樣的影響,並就如何修復人類與地球上其他生物之間源遠流長的關係提出了明智的建議。」  --比爾·麥克基邦  「通過有力的例子和中肯的研究,作者透過靈心與知性,為父母、教育者、科學家的讀者評價人類與自然分離所產生的社會和生態影響,並且指出將孩子們與自然界再次聯繫的新道路,從而培養更加健康、適應能力更強的孩子,以期他們可以守護我們的星球。」  --「國家野生動植物聯合會」首席自然學家/克雷格·塔夫茨  「對家長、教育者和任何關心孩子和社會未來的人說,這本書都是一記警鐘……本書註定會把孩子從沙發上叫起來,從螢幕前拉走,並且重新點燃他們天生的好奇心和敬畏感……應該要求所有現在,或者打算將來跟孩子們一起生活或工作的人閱讀《失去山林的孩子》。」  --明尼蘇達大學「兒童、青年和家庭聯合會」創始委員暨「總統兒童倡議」共同主席/瑪莎·法瑞爾·埃里克森

编辑推荐

  本書特色  作者以優美的文筆,整合手上嚴謹的研究證據和歷年採訪資料,點出兒童與自然隔絕後所產生的種種問題,並提出具體的辦法,為人類更美好的明天指引出路。◎聯合推薦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林耀國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周儒退休校長、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木城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藹玲台中教育大學環教所教授/林明瑞百大特色小學公館國小校長/簡邑容親子教育作家/游乾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失去山林的孩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