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妮.萊芬斯坦回憶錄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左岸  作者:蘭妮·萊芬斯坦  页数:558  译者:丁偉祥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蘭妮.萊芬斯坦是德國最具爭議的女導演,因為她在1934年的時候,幫希特勒拍了《意志的勝利》,被認為是支持納粹的宣傳片。
  但是,若要公允地看待這位天才女導演的一生,就不能只把她的人生簡單化約為納粹的御用攝影師。
  事實上,她在二戰之前的電影創新,一直為後世所模仿、承襲;
  她在60年代前往非洲拍攝蘇丹努巴人,締造了驚人的攝影美學成就;後來從事海底攝影,也證明了她的藝術天分。
  更重要的是,在厄運當中,她對自我價值的堅持,最讓人動容。
  她面對自己曾為納粹效力所進行的辯護,讓人省思道德議題的複雜性、藝術的建設性與破壞力,還有政治與藝術的關係。
  這本回憶錄是她回應世人愛與恨的文字作品,至於如何評價她,或藉由認識她而得到啟發,就留待讀者自己去思索。

作者简介

  蘭妮.萊芬斯坦,1902年萊芬斯坦出生於德國柏林。早年為舞者,後於1920年代跨足成為演員,1930年代投身導演。因執導1934年納粹黨代表大會的紀錄片《意志的勝利》與1936年柏林奧運的紀錄片《奧林匹亞》而聲名大噪,但也因此惹禍上身,二戰後遭到逮捕,終其一生無法從事最熱愛的電影事業。
  萊芬斯坦很難擺脫政治上的責難,但其藝術成就有目共睹。《意志的勝利》首創電影史上許多攝影技巧,在大場面的掌握上,至今沒有導演可以超越她,成為法西斯美學的代表作。《奧林匹亞》幾乎是所有體育紀錄片的聖經,例如使用同步器拍攝百米賽跑場面,在地上挖深坑、以低機位拍攝跳遠運動等。兩部影片皆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1960年代,多次前往非洲蘇丹,拍攝努巴人,捕捉原始之美,多本畫冊皆獲各界好評,永傳後世。70多歲時,謊報年紀,學習潛水,從事海底攝影,將海洋生命的繽紛瑰麗,展現世人面前,震撼感官視覺。
  2003年過世,享年101歲。
  重要作品:
  1932年,《藍光》(Das Blaue Licht),演員、共同導演
  1933年,《S.O.S.冰山》(S.O.S. Iceberg),演員
  1934年,《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導演
  1938年,《奧林匹亞》(Olympia),導演
  1954年,《低地》(Tiefland),演員、導演
  1974年,《最後的努巴人》(Die Nuba),攝影師
  1976年,《卡烏的努巴人》(Die Nuba von Kau),攝影師
  2002年,《水下印象》(Impressionen unter Wasser),導演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舞蹈和電影
 太陽、月亮和星星
 我的家庭
 勞赫方斯威爾德
 青年時代的經歷
 格林–賴特爾學校
 放學以後
 第一次登臺演出
 家庭之戰
 洛曼寄宿學校
 在網球場上
 第一次手術
 可悲的青春戀
 選美比賽
 第一個男人
 我的第一次舞蹈晚會
 蘇黎世巡迴演出
 在布拉格的不幸
 《命運之山》
 夢想成真
 《聖山》
 特倫克爾和範克
 跳舞還是拍電影
 埃裏希.瑪利亞.雷馬克
 《藍光》
 命運般的會面
 凱澤霍夫飯店
 1932年11月6日
 希特勒遭受挫折
 戈培爾博士
 去山中躲避現實
 拜訪帝國總理
 瑪格達.戈培爾的表白
 宣傳部長
 《信仰的勝利》
 遇見馬克斯.賴因哈特
 《低地》
 《意志的凱旋》
 在達沃斯
 在柏林大劇院
 奧林匹亞
 《自由之日》
 奧林匹亞電影有限公司
 希特勒的私人生活
 墨索里尼
 奧林匹亞電影
 奧林匹亞在柏林1936
 約瑟.歐文斯傳奇
 問題和擔憂
 「第三帝國墮落的天使」
 巴黎世界博覽會
 德國藝術之家
 重返剪輯室
 在聖莫里茨歡度除夕
 延期的首映式
 奧林匹亞電影在全世界首次公演
 獲1938年度德國電影獎
 不速之客
 歐洲巡迴演出
 參加威尼斯電影節
 羅馬首場演出
 出訪美國
 身邊的密探
 在巴黎
 好萊塢醜聞
 彭提西麗亞
 希特勒在銀幕上看見史達林
第二章 二戰期間
 波蘭之戰
 再拍《低地》彼得和我
 烏德特打來的最後電話
 一場噩夢1
 942年
 戰地軍郵
 訂婚
 全面開戰
 1943年在西班牙
 澤比歇爾度假村
 與希特勒的最後一次見面
 1944年7月20日
 株連九族
 末日即將來臨
 與末日賽跑
 第一輪
 拘捕行動
 在美軍司令部
第三章 戰後時期
 重回赫爾拉霍夫
 我犯了一個大錯
 掉入陷阱
 在布賴薩赫
 黑森林的柯尼施費爾德
 來自巴黎的陌生人
 特倫克爾和埃娃.布勞恩的日記
 非納粹化
 我的新生
 吉普賽人訴訟案
 生活還要繼續
 曼弗雷德.喬治的來信
 和哈裏.佐卡爾重逢
 在施瓦本的住宅
 在羅馬蘭廷案
 羅馬歷險
 我的雙重生活
 一位不同尋常的醫生
 星象
 「伊麗斯製片公司」
 新的開始
 德意聯合制片
 一個勒索者的照片
 《週刊》雜誌報導的後果
 柏林的非納粹化
 第二次《週刊》雜誌訴訟案
 重返羅馬
 讓科克托的來信
 為《低地》所做的最後一次努力
 「紅色魔鬼」
 同《週刊》雜誌達成和解
 在維也納的驚心動魄的日子
 《低地》終於首映了
 戛納電影節
 一個政治上的決定
 我的各位朋友
 電影題材
 遭到拒絕
第四章 非洲
 《非洲的青山》
 《黑色貨物》
 一次冒險之旅
 塔納河之行
 內羅畢醫院
 動身回國
 在肯雅尋找素材
 拉姆島
 與「黑奴們」一同旅行
 赤道下
 在伊莉莎白王后公園
 悲慘的結局
 回顧一線光明
 「近藤電影有限公司」
 柏林牆
 最後的嘗試
 探險的準備
 科爾多凡的努巴人
 喀土穆
 穿越科爾多凡
 和努巴人在一起
 離別
 和希魯克人在一起
 回到塔多羅
 再見努巴人
 努巴人的葬禮
 跋涉去科龍哥山
 托嘎丁迪的盛大節日
 在瓦烏穿越上尼祿省
 朱巴
 在內羅畢
 馬賽人
 重返德國
 特殊的邂逅
 在美國的激動人心的日子
 出發前
 蘇丹革命
 回到塔多羅
 一部努巴電影
 沒有盡頭的困境
 我的黑人朋友
 同努巴人一起過耶誕節
 艱難的一年
 如何找到霍斯特
 遠征蘇丹
 變化後的天堂
 在蘇丹南方
 計畫寫一本關於努巴人的書
 東非攝影之旅
 《明星》雜誌介紹努巴一書
 努巴畫冊是如何完成的
 我的潛水考試
 被毀的樂園
 卡烏之旅
 紅海
 回到蘇丹
 卡烏圖片大獲成功
 在加勒比海潛水
 在喀土穆
 在印度洋
 最後一次蘇丹之旅
 我必須寫我自己
後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蘭妮.萊芬斯坦回憶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在读这本传记之前,我对里分施塔尔的了解很少,仅限于WIKI资料性的介绍。不过,很奇怪,这本自传是能让人读进去的大部头。大概和它的开头有关,开篇第一章第一节,“太阳、月亮与星星“ ——多么优美的标题!
       “在我年幼时期,我是一个幸福的人。天真活泼,不谙世故。”
       “从小到大我的业余爱好就是看童话小说……实际上天空、星体对我的一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 在月圆的夜晚,母亲两次将在遥望星空的我叫下来。我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是在勃朗峰和尼罗河畔度过的那些缀满繁星的夜晚。”
      
       多么轻盈、浪漫的童年回忆。我相信这些细节是可信的。
      
       就这样就读下去了,这位女性漫长的一生是从星光灿烂的诗意童年开始的,之后的人生境遇和场景变换,正如一场传奇色彩浓厚的大戏,从不会缺乏细节,想到这本书是她八十高龄之后动笔撰写的,别的不说,头脑之清晰、记忆之强大,文字之明朗,简直令人惊叹。
       她写她的一生,不假他人之手,这种强势姿态是会让人不舒服的。再说,自传不过是有意无意的谎言,真实与虚假不可能截然分开,所以此书出来,立马有传记作者针锋相对,收集资料,写成另一本传记,就为拆穿她的谎言——我还没看过这本传记。
       单纯阅读这本传记是愉快的,犹如观看一出传奇戏剧,对应着平淡生活的静水流深,传记读者需要的是跌宕起伏、有悲喜有笑泪的情节——读者对他人的生活,总有一种窥看的欲望,这种心理期待,与里分施塔尔的日耳曼式的简洁、高傲、清晰 的叙述,很是合拍。
       她的早年,舞蹈的柏林少女、雪山间勇敢攀登的少女;她的盛年,演员、导演、被关押的战败国公民、没有资金来源的导演……她的晚年,远赴非洲的人体摄影师、潜水摄影师……她写她的青春、爱情、婚姻、事业、疾病、风光、耻辱、困窘、艰难、车祸、支撑,她的态度是执拗的,所有这些经历中,我没有错,错的是时代,一切都是他人的误解。
       面对指责,她有一种普鲁士军人般的强硬态度。真的,这样全副武装、拒绝认错的人,只会激起人与之战斗的斗志吧,那些捕风捉影的八卦式猜测,其实是对她没有什么杀伤力,她是天生美貌,但她不是男人的猎物,反之男人也不是她的最爱,她没有什么依附性,事业才是她的疆土,她是亚马逊女战士,杀伐、征服、建功立业是她一生的使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你说她手段高明、心机深厚,不如说她是意志坚强,牢牢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真要与她对阵,还是要从她最珍视的电影事业入手,她全心追求的艺术,桑塔格逐一细读,法西斯美学这一判断足以让里分施塔尔的美学世界坍塌。
       对自己主动进入历史并与最高权力核心跳一场危险、热烈的探戈的事实,她是承认的,但她回避了承担这场舞蹈的责任。对权力的崇拜、对激情的迷恋,对宏大力量的浪漫美化,这些都是她主动靠近权力的动力,关键在于唯美论,唯美信念让她拍出了极端追求纯净、强大、优美风格的纪录片,但任何摒弃杂乱、芜杂、追求形式化的简洁、同一的美学追求都隐含了极强的控制意识——这种意识与极权统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对美的崇拜里包含有强烈的排他倾向、主宰意识,这与民主观念里的自由、宽容、包容无疑是背道而驰。
       康德的头顶星空与内心道德原则,在里分施塔尔这里,只剩下头顶星空。
       终其一生,里分施塔尔崇拜强者、权力、宇宙的超自然神秘力量,竭力让自己与之平分秋色,而不是乞怜眷顾,她的词典里没有“示弱”、“ 自省”二字,自省就是某种程度的示弱,就是意识到自己的脚踵有一个致命之处暴露在外之后的瞬间惶然和恐惧,也是一种不再扮演超我之后的真实的软弱本性流露,但里分施塔尔显然没有这样的脚踵——她不允许自己有。一个自我过于强大的人,她会围绕自己的小宇宙逻辑自行运转,外力只是假借、只是手段,你发现她宛如严丝合缝、滴水不漏、银光闪闪的超人,她是美的、强大的、值得羡慕、值得痛骂的。
       日常生活其实并不缺少这样微型的闪光强人,拿我一位朋友的话来说,这样的人好是好,就是太假。
       真实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有些人更习惯粉饰后的自我与现实。
       前几天碰巧也读到了塞巴斯蒂安·哈夫纳的《一个德国人的回忆,1914-1933》,难得的反省之书。作为里分施塔尔的同时代人,哈夫纳显然更真实可信,他的诚意、反省力度都很到位。在里分施塔尔的自传找反省,显然是我错了。可是,哈夫纳的问题在于写作时预设立场过于明显,企图过于急切,损害了一本书呈现事实时应有的冷静节奏。读的时候,觉得它几乎是一场时常语无伦次的自我表白——为洗掉身上的罪,以致于干扰读者判断,反而是里分施塔尔气定神闲、不动声色的回忆叙述更能带动人阅读时有所思考。技术问题很重要,里分施塔尔不愧是剪辑技术高手。
       而两本书中间,我读了《第三帝国兴亡》这个超大部头,它对应以上两本个人传记,是时代的群像刻画,也是一本“去魅”的好书。其中提到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指环》在德国经久不衰上映,备受喜爱——
      
       齐格菲和克里姆希尔德、勃隆希尔德和哈根都是许多现代德国人喜欢引以自喻的古代神话中的男女英雄人物。就是同他们一起,同这个野蛮的、多神的尼伯龙根人的世界一起,一个尔虞我诈、暴力横行、血流成河,最后以Gtterdmmerung(诸神的末日)告终的非理性的、英雄式的、神秘主义的世界,在沃旦历经盛衰之后纵火焚烧瓦拉拉时,在一场自我毁灭的狂乱中化为烈焰,同归于尽。
       这种毁灭,一直使德国人的心灵着迷,一直使他们在精神上满足了某种渴望。这些英雄人物,这个原始的巨人的世界,用梅尔的话来说,一直活在“人民的心灵中”。在这种德国人的心灵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文明的精神与尼伯龙根人的精神的斗争,而在本书所涉的时期里,后者的精神似乎占了上风”
      
       是不是 这种对血与火与复仇的狂乱激情的迷恋,造就了德国人性格底色中阴暗、嗜血的一面?即使没有希特勒这个狂人,也有其他的角色来释放这种与现代文明相去甚远的非理性狂热洪流的。群众集体癔症发作时,清醒者很难幸存,哈夫纳如果不是流亡英国,也无法做出如此深刻的反省——德国人在追求个人自由与幸福方面的能力实在有限,一整个世代的德国人都不晓得该如何处理这个礼物“自由的私人生活。”
       但是,不应该把德国人当做一个抽象整体,面对蛊惑人心的流行思潮—— 比如民族主义、充满偏见的人种学热潮、体育狂热、日耳曼文化至上……如果每一个德国人不放弃自己的思考,不交出自己的双眼、自己的头脑、自己的良心,不轻易被每一种思潮影响。他们最终也不会交出自己的“自由的私人生活。”
       曾经历德国二战前社会风潮的哈夫纳,是法学院的优秀学生,他形象地将自己的直觉比喻为鼻子,他说:“ 在无数纷乱时刻,我相信自己的鼻子,相信它闻上去不好的东西,无论如何美化和装饰也不会好。” 遗憾的是,当时象他这样的人并不多。
       或者,哈夫纳在坚持个人自由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走向流亡的路,他真正的自由不仅来自腿,更来自反省的心。与之相比,里分施塔尔在纳粹狂潮到来之前就选择与权力疏远,非出于明智思考,而是出于一种动物本能式的狡黠、灵敏——这的确拯救了她,而更大的自由应是从内心的自省而来,她终其一生也没有获得这一自由。
  •     需要多接触一下德国女人,她们是强人。
      
      人生阅历太多了,但是她总能以她自己的女孩气来包容这一切。
      
      女人在男权社会上只能是第二等的动物,她们的能力就是让男人龟头充血。
      
      女人,男人的敌人与爱人
      
  •     呼~~~她可活得真久耶!101歲,而且集美貌、聰穎智慧於一身。。。而且最熱中,且最先登台演出的角色是一位真正的舞蹈家,也是終身服膺藝術的藝術家。。。真是太神奇了。。。這一段在描述她開始在腦海構思關於奧林匹亞精神的過程,先前的導演經驗,已經讓她累積足夠的經驗了。她30歲就自己編導了第一部電影,當導演的原因是她請不起導演,自己當導演、演員。一個人寫的回憶錄,非常有可能是她自己想呈獻給別人的『她的樣子』。要是我寫自己的『回憶路』,肯定是會稍微迴避或隱諱表達一下一些自己不想給別人知道的事情(這是作者基本的人權吧!)。就像她拍納粹黨『意志的勝利』時,她雖說自己對於政治並不熱衷,但是拍了一萬多捲膠片,必須從裡面剪裁多少材料成為一部一個多小時的電影(她說是紀錄片),她的腦子裡運作過多少次自己想表達的人事務具體形象,至少是一個角度,不然大概很難剪接,她自己親自剪接,我覺得這個女人的腦子真是太恐怖了,因為她可以處理大範圍的重要方向,而且也可以掌握細節,還有開創新的做法(新的拍攝手法),表達自我。。。天哪!她還那麼美。。。對了,她滑雪的技術本來是因應影片需要而去學的,學著學著變成國家級代表選手耶!我的媽啊~~~怎麼會有這種人呢?舞蹈家、編劇、導演、演員、滑雪手......一開始還是因為繪畫天份進了一所女子學校,恐怖吧!這個女人。而且當年希特勒、墨索里尼都是對她禮遇有加哩!
      
  •     阅读《里芬施塔尔回忆录》之前对这位叱咤风云的女性是毫无知晓的,伴随阅读的深入渐渐被她的传奇性争议性所萦绕,究竟,这样一个女性她的功过如何评价才算合理?
      
      我们没有亲历历史,更没有办法乘坐时光机器来到她身边亲眼用她的视角去窥探希特勒,去窥探那段骇人听闻的黑暗历史。从这本600页厚度的中文版回忆录来看,并没有用过多笔墨渲染二战的惨烈、希特勒的残暴专制上来迎合主流价值取向,她的全部精力在纳粹时代全部投入到她的电影艺术上,她刻意把自己的艺术和家庭生活和政治割裂开来,在波兰的目睹的惨烈战争场面之于她的是继续回避。她的追梦青春、功成名就、战胜疾病与困难的动力,全部源自于她纯粹的艺术梦想;之于爱情,她更是表现出一位美丽女性平凡而美好的追求。
      
      当通过回忆录把那段已经盖棺定论的历史重新翻开时,会清晰明朗认识到一个身为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个普通女性作为历史亲历者的视角是与教科书上的描述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在集会上目睹希特勒的风采让她产生的崇拜之情,结识希特勒后尽管被他要求拍摄《信仰的胜利》和《意志的凯旋》的政治宣传片,她依旧用她对于艺术鞠躬尽瘁的态度用纪录片的形式完成了两部电影作品。之后的《奥林匹亚》对于电影历史来说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今天,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把纳粹上台一直到二战结束浓缩到一个整体,这三部作品对于德国纳粹客观上起到的美化作用是里芬施塔尔无法推脱的,但直到最后,她仍然只是用纯粹的艺术眼光去看待她的作品。她的回忆录可以让我们信服她的立场,作为当事人,时光一点点前进的时候,她用她的理性和执着克服万难去做好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即便《信仰的胜利》《意志的凯旋》是希特勒下强制要求下拍摄的,这两部作品却依然取得了卓著的艺术成就,仅这一点我们又可以看到一个历史人物作为平凡人时的不凡品质。
      
      不幸的是,我们作为旁观者,习惯于去利把所有客观事实用讲得通的逻辑串通在一起。进而捏造事实,于是里芬施塔尔成了希特勒的情人,帮希特勒拍电影也一定是宣传“民族社会主义”,战争期间用吉普赛人当演员也一定是纳粹行径……就连discovery关于里芬施塔尔的纪录片甚至索性直接用《希特勒的女人》命名。这种习惯成为我们评判一切事物的惯用准则,顺理成章的,大多数人都用这样的态度去解读一个历史人物。别人这样评判我们时,我们会反唇相讥,但我们这样对待别人往往会感到无比心安理得。
      
      对于大家惯于接受的逻辑和规律,里芬施塔尔的辩解显得是那么无力。历史的偶然性和未知性是我们习惯性忽视的,正在发生的历史,凭借有限的理性思考去进行我们的行为,这样的后果是自己无法预知的,任何人都不能,包括里芬施塔尔对希特勒的仰慕和那三部客观上宣传纳粹的影片。就算那时希特勒吞并苏台德和奥地利,撕毁《洛迦诺条约》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等等动作,我们跟着里芬施塔尔的视角回溯到那些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刻,不仅是她乃至全世界的政府和人民都没有料到二次世界大战会爆发之后又蔓延到如此广泛的范围,更何况希特勒和斯大林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契机也无非是他自己观看了一部关于斯大林的新闻纪录片之后突然做出的决定。当历史教科书指责西方国家们的绥靖政策时,这本回忆录给予的是一个另外的历史角度,远非“绥靖政策”四个字可以完全概括的丰富历史细节。
      
      当然,我并非否认历史总结的必要性,只是与此同时,去更微观更全面的了解事实的细节,除了一个简单的历史道理更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思维和人性内涵。莱妮·里芬施塔尔不后悔,因为她并无意伤害别人。她的所作所为有的出自被迫,有的出自于执着的理想,不过无论那种情况,她都是真心真意的用艺术在付出在努力。我们可以说她不客观的背负历史的责任,甚至可以指责她年轻时在政治上的无知,而当我们用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去看待一个当年美貌年轻的艺术家时,也许会发现我们自己身上找到影子,找到一点点拼搏与憧憬的感动。
  •      从舞蹈到电影.到导演制片摄影师,这个非凡的女性以强大的意志追随自己的艺术之梦.不错,她为希特勒完成了一系列宣传片,看起来她似乎是被别人利用的工具,但我更理解为她借希特勒完成自己的艺术理想,她从没有失去自己的原则和独立的人格,没有依附一个多少女性都能为之奉献生命的强权意志者.我只遗憾上天对她的眷顾太早了,在她经历了二战这场人性的较量后,获得了更多思考更多能力,艺术思想正越来越成熟的时候,却被剥夺了与电影共舞的机缘.天才被扼杀了.这同样是战争的一个悲剧.
        
        所幸非洲给了她另一个舞台,在和非洲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她克服了种种艰难,不灭的艺术梦想与现实不断抗争,为我们找到了透视非洲的一个视角.非洲的经历,也完全证明了她仅仅作为一个艺术家单纯又及至的人文情操.
        
        是的,她仅仅是一个艺术家,她不熄的艺术之路就是最有力的证据.所以我理解她对于政治的不道歉,艺术家对于政治往往有着最弱智的理解力,她的出发点仅是把政治当作实现自己艺术梦想的跳板.
        
        超强的自我意志与不屑的艺术追求让她超越了凡人生活模式,她有过不少知己和情人,结过婚,然后离婚,在她的生活里,一直不缺少事业和情感的伴侣,她把自己的生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没有因政治上的遭遇而失去生活的信念,所以,她70多岁还能学潜水,80多岁写回忆录,她潇洒的活了101岁.让那些强权人物,失信之徒,都在她的生机面前变得黯然.
        
        她没有子嗣,最终也没有婚姻,但她一直有相知的伴侣,她101岁辞世的时候,小她40岁的情人陪伴着她.
        
        这样的女性太稀有了!
        
        即便超越性别来看,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也属于稀有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