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童年研究的理论与实务

出版时间:2009.06  出版社: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作者:张盈堃主编  页数:314  
Tag标签:无  

前言

  主編序  進入兒童研究的世界  張盈□  本地對幼兒或兒童的相關討論與研究裡,我所服務的教育學門比較主流的做法是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著手,於是這個場域的學者與學生對於Piaget、Vogotsky、Bruner、Erikson、Kohlberg、Maslow等人的理論相當耳熟能詳,也發展出許多精彩的論述。這些學者主要分析及探討幼兒與社會的關連性,並且研究幼兒的社會角色、社會行為,以及如何開創與改變其社會關係,但本書某種程度想要以對立面來談兒童與童年研究,也就是詴圖從不同的學門來討論成人眼中或回憶中的童年與其日常生活,以及童年是如何在當代社會中被建構出來的。  在近幾年西方大學的通識課堂裡,童年研究逐漸變成一門顯學。通常這門課的教材來自於科際整合與多元學門的面向,從Allison James、Chris Jenks與Alan Prout等學者的相關書寫中就可以看出這樣的趨勢。在相關的著作裡不難發現,多數的學者開宗明義地認為童年是一個格外複雜也需要高度挑戰的概念。一般來說童年所指涉的可能是用年齡來界定的生命中某個階段,但同時童年也是一個文化的建構,更是反映著整個社群的社會與經濟結構。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童年,而童年不只是作為現實社會存在的實體,也作為政治、經濟、文化的表徵。不同學門的經典著作已涉及童年的研究,舉例來說人類學家Ruth Benedict的《文化模式》和Margaret Mead在《薩摩亞人的成年》探討對單純的、同質性社會的童年,而傳播學者Neil Postman在《童年的消逝》一書則是探討複雜的異質性社會的童年。不管研究的田野有多大的差異,大抵上來說童年研究一直沒有離開過法國年鑑學派Philippe Aries的名著《童年的世紀》一書的影子。這本書的主題是關於家庭生活的現代觀念和對兒童本性的現代認識之演進。它的一個基本命題是:中世紀的西方人沒有兒童的觀念。在中世紀社會裡,孩子一旦到了可以擺脫父母、保母或其他人經常性的關照而獨自行動的年齡時,就從屬於成人社會。他們參與成年人的各種活動(勞動、玩耍),穿著與大人一樣只是比例縮小了的服裝,他們與成人世界混雜在一起,被人們當作小大人看待,他們成了成人自然的夥伴。中世紀文明沒有感覺到兒童世界和成人世界之間的差別,沒有發現在孩子和大人之間有一個需要通過啟蒙和教  育的過渡期。  此外,有些西方研究從文本批評的角度來探討藝術、繪本中,如何再現的兒童形象及童年的日常生活。這些作品在表面上大多描述天使般的小孩與無憂無慮的童年。但事實上,藝術家或文學家所詮釋的理想化童年(ideal childhood)和現實社會中兒童生活的真相有極大的差異,也就是說這些人好像忽略了dirty childhood的面向。因為,我們可以說文本中所再現的童年,並非只是單純地表現兒童的可愛形象。這些畫作、繪本或是其他檔案中隱含著對成人的特殊意義,包括了社會階級、權力關係、性別差異及種族問題。在當代社會裡,當然文本的範圍不只是侷限在繪畫或繪本而已,包含經由不同的媒體所呈現的影像,例如:藝術品、報紙、雜誌、廣告、電影、繪本、主題樂園、網路、商店看板等,而童年影像被視為是一種文化再現。因此,從社會建構的角度來看,所謂的童年並非自然天成,而是經由多元社會文化的論述所形成,並隨著文化價值觀、社會經濟狀況、政治目的的變遷,理想童年的定義也隨之改變。  研究兒童社會文化處境的困難,在於通常兒童不會書寫紀錄,而且歷史存留下來的兒童用品有限,因此敘事分析研究者認為傳記式的自我童年敘事也構成一種可行的取向,因為每個人回憶中的童年提供相當豐饒的意義。此外,為了克服這樣的困難,社會學家也建議需要重視物與社會性彼此之間的關係,透過物我們才可以看到我們與這個社會的構鏈。在這個脈絡裡,玩具、兒童用品等等構成一種切入的重點,玩具、兒童用品不只是個物而已,也反映出種種社會與文化的意義,好比Hello Kitty的商品。不同的學門自然有著不同的做法與策略,均豐富了這個議題的研究。  本書一共有九篇論文,區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導論篇:進入兒童研究的世界,第二部分為科際整合下的兒童研究,而第三部分為兒童生活世界的規訓與宰制。在導論篇部分,作者王瑞賢與王慧蘭一開始就提出「兒童學」是什麼?為什麼要發展「兒童學」?以社會學和日常生活研究為基礎的「兒童學」,是否具有那些基本的價值取向和關懷?他們認為當代社會科學強調理性和實證的主流發展,兒童角色的存在和呈現往往被塑造成一群天真可愛,等著「被照顧」、「被教導」、「被施以訓規」以及「被研究」的對象(客體)。但研究者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或更重要的是缺乏真正的誠意、足夠的耐性和有趣的想像,去了解一個小孩或一群小孩們的生活世界和思維。事實上,有關兒童的真切認識,有關兒童身體、內在心理、人格特質、語言、遊戲以及兒童在各種社會生活脈絡中的豐富描述和了解,往往在文學、小說或電影作品有著更豐富、細膩、深沉的剖析和呈現。因此,他們依據James和Prout的論述,強調對童年和童年研究,需要有新的典範,包括:(1)童年是一種社會建構;(2)童年必須與階級、性別或族群等社會分析變項相連結;(3)兒童的主動建構權;(4)民族誌是從事童年研究的最佳途徑。最後,他們認為除了針對學校中的「學童」研究之外,我們也需要瞭解不同兒童的圖像,包括:民俗論述中的兒童、醫療論述中的兒童、道德論述中的兒童、社福論述中的兒童、大眾傳播論述中的兒童、市場行銷論述中的兒童、全球資本主義論述中的兒童、兒童的空間、兒童的性別,以及兒童與宗教等面向。  第二部分科際整合下的兒童研究,主要從社會學、教育哲學、人類學、人文地理學與文化研究等五個面向進行討論。在第二章〈童年的社會學想像〉一文裡,蘇峰山提到自一九六二年Aries發表《兒童的世代》(Centuries of Childhood)一書,到一九八二年Postman發表了《童年的消逝》(Disappear of Childhood)一書,現代社會的童年概念,  似乎到了一個頂峰的時候。Aries指出我們視現代的童年概念為理所當然,但從西方的歷史來看,在十六世紀之前的中世紀時,西方人根本沒有現在的童年概念。那時對待兒童的方式,以現在的標準來看,他們應該都可以列入受虐兒童的狀態。兒童沒有特別被照顧,沒有需要特別被關愛,基本上他只是一個好像準備要長大成年的人。相對而言,Postman指出,新的區隔概念界定了現代的童年概念,讀寫技能與秘密的掌控區隔了成年與兒童的狀態與概念。社會學家會很清楚地討論童年是一種由社會的制度跟論述所型塑出來的意象,不是自然就在那裡,也沒有本質性的內涵,因此探討社會制度跟論述的作用,以及如何建構的過程乃是必要的。不同層面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區隔所反映的社會力量都不相同。  在第三章中,劉育中聚焦於東西哲學論述中的孩童圖像,梳理在哲學論述中,孩童大體上是如何被加以理解的,又呈現出什麼樣的面容。通過對東西方哲學論述中不同「孩童圖像」的初步分析,他一方面嘗詴去勾勒這些東西方哲學論述間兒童圖像的差異性,另一方面他也去思考這些差異的孩童圖像背後預設什麼樣不同的主體概念與主體修為方案,據以探索孩童圖像與主體修為之間的可能關係,作為提示在教育學中主體修為與主體性建構的可能觀點。他發現這些孩童圖像,除了展現出相當的人類圖像預設,也反映著個人所投射出的「社會圖像」與「個人圖像」,呼應並牽涉到文明的歷史進展。「孩童圖像」的變化,正說明著主體修為在自我實現與社會化之間的擺盪,以及人類對自我的認識理解和對自我圖像的追求勾勒所無法逃離的歷史性與脈絡性。  而在第四章裡,李舒中探索西方人類學理論論述中,有關「兒童」議題的理論及概念發展與特性。尤其透過對於心理人類學與社會人類學理論中「兒童」概念性質與內涵的討論,以及探討當代社會及歷史科學對於「兒童」理念的論述,他詴圖呈現出「兒童」在當代人類學論述中理論性格與理念的轉變。同時本研究也探討了當代人類學對於「兒童」及相關議題的新發展。  在第五章裡,蕭百興從人文地理學 / 空間研究的觀點分享華梵大學建築系「兒時記憶空間」設計教學的過程。華梵的教學團隊認為童年有可能是記憶發生最深刻的地方,於是透過一個這樣的關係,去掌握空間跟意義的關係,藉由回憶盡情地去探索,並且再參考別人的觀點,讓學生領略空間與意義的密切關聯。正如他們所言:「兒時是最天真的時期,最接近原初的狀態,兒時的經驗是最具有創造力,最具有深度,能在最無聊的情境底下,享受絕對的無聊,將之轉化與直指存有本身。」此外,兒時並非是靜止於真空中,而是恆常處在一個時空變動的過程裡,這其實跟童年所具有的空間性(spatiality)面向有關係,故在這個地方,他們對所謂的童年空間性,提出重要的觀點。  他覺得在這個童年研究的操作過程中,其實有幾個重要的部分,如「脈絡」、「異質地方」等觀念,也藉著這樣的操作,開始透過模型、小說、敘述等種種方式對兒童的文化和心靈進行考察。簡單來講,他們認為直接以兒童本身作為研究對象有時候反倒不是那麼容易深入觸及到童年意義滋生的狀況。而當以兒童本身為研究對象有這樣的限制時,這樣的方式或許可以讓我們重新去看到兒童本身特有的本質性東西。在這個過程裡透過兒時的回憶,是對空間性的一種解析,這種解析最終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對於己身生命歷程的知識性理解。  在第六章裡,張盈□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玩具,除了介紹玩具的種類(古典玩具、積木玩具與擬仿玩具)與遊戲的運作軸線(益智類、動作類、模擬類、策略類、角色扮演)之外,他同時探討玩具與階級、性別的關係。在玩具與階級的關係部分,很典型的玩具例子就是娃娃屋中有許多精巧的迷你家具及廚房用品,完美得幾乎讓人忘了那是玩具而已;幾可亂真的舊式熨斗、錫鍋等等,所表徵的不只是玩具的意義而已,更包含了階級的象徵。在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時期的娃娃屋造形,完全是當時富裕家庭生活景象的再現。此外,娃娃屋也是培養少女們精通家事的重要道具,一應俱全的娃娃屋提供少女們幻想自己成為美麗新娘,過著幸福生活的想像空間。因此娃娃屋也展現某種的性別刻板印象,如男孩房裡有木馬、城堡、馬車、鼓等玩具。在玩具世界最典型的性別刻板化代表就是芭比娃娃,不論你喜歡芭比或是討厭芭比,姑且不論答案為何,芭比在女性生活中必然佔有一席之地。芭比的天使臉孔、魔鬼身材被視為引領整型瘦身風潮的元兇,以及僵化美體標準的肇始者;然而,當初芭比的設計乃是企圖破除女性花瓶或傳統的角色,塑造一個經濟獨立、勇敢進取、美麗聰明的優秀女性。「芭比娃娃」這個由女性為女性發明的玩具,伴隨著許多女性成長,不僅是我們童年記憶中鮮明的一景,更深深影響著我們未來的生活。以青少年的次文化為例,在《少女weight的煩惱》這本書裡,就提到中產階級白人女孩對自己的身材普遍不滿的影響來源,主要存有著芭比情結。於是過分關心體重的負面效應出現,包括飲食失調、自信心低落、極端的減重手段。  本書的第三部分為兒童生活世界的規訓與宰制。在第七章裡,林慧絢與賴清雯以台灣都會區日益流行的「幼兒園立即視訊」為著力點,探索現今台灣城市的童年科技景觀(the technoscape of childhood)。因為近年來有不少幼兒園推出「立即視訊」服務,該系統是在教學現場設置攝影機,透過網路傳遞影(音)至家長的電腦,強調對教學情況的一覽無遺。為了保障學童隱私,立即視訊系統著重安全性,家長必須有學校提供的個人獨立帳號及密碼才能登入系統,而且只能看到自家兒童所就讀的班級。他們進入台灣東部某所位於市區並擁有立即視訊設備的私立幼兒園(化名為優美幼兒園)進行觀察,了解視訊系統的實地操作,同時訪談教師及家長以了解他們對幼兒園視訊使用的經驗及心得。另一方面,廣泛蒐集網路論壇及個人部落格中,針對幼兒園立即視訊的討論。根據這些資料,我們企圖分析在不同位置的參與者如何感知、實踐、創造「立即視訊」的空間。他們認為童年科技景觀是一個權力結構,透過幼兒園立即視訊場域,我們可以描繪出權力配置結構如何銘刻其中:立即視訊不僅是科技及空間的實踐,它成為一種心理及文化狀態,也是幼兒教育權力結構的再現,它允許了不同位置的參與者賦予機具神話多重解讀的可能性,並思索幼兒園立即視訊可能帶來的機緣。  本書的第八章與第九章討論到體罰這個重要的議題,第八章的作者錢清泓提到儘管教育行政機關三令五申地禁止教師體罰學生,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不當體罰事件在媒體上曝光。而體罰此一重要的教育議題,在學校課程中卻是徹底的空白。國家課程綱要雖設計了相關課程,如「人權議題」,強調人身權利的重要性,或規劃了家庭、性別平等教育,要求學校進行預防家庭暴力的教學宣導,但老師與學生之間如何看待校園體罰一事,他們的認知有什麼樣的歧見,或者他們的體罰 / 生命經驗是否有交流的可能性,至今仍未有研究做深入的探討,這也使得體罰的出現成為師生互動中一道充滿張力的牆。當老師面對學生時,體罰只能發生,似乎無法成為一個彼此面對面的言談議題。究竟,體罰問題如何才能從一種難以啟齒的「諱」的狀態中解放出來呢?對此,他以書寫探究的方式,詴著讓體罰的經驗成為師生間一個可以談論的話題。  對他來說,作為長期沉浸在教學現場的學校工作者,書寫 / 敘說自身的體罰經驗,一方面除回憶、爬梳自己學生時代受到師長的對待方式為何外,另一方面也反省個人在現場曾經犯下的錯誤,對學生產生何種影響;而後者,亟需透過聆聽學生的聲音,來重新建構教師觀看體罰問題之視框。因此,他邀請所任教班級的學生,藉由日記書寫與教師回應的對話方式,針對曾經在校與在家裡遭遇過的體罰經驗,逐一做深入的討論。最後他認為欲徹底杜絕校園體罰並非單憑藉行政命令與法律的「硬性」規定,或是將責任推諉於教師個人需增進情緒智商的指數,而是必須將此問題置於教學現場,讓師生彼此有面對面的經驗敘說交流,如此,教學的實踐反省才能建構出新的觀點與做法。而這一類「軟性」的課程經驗,亦有助於教師「教學機智」的養成,讓他有智慧地來面對和化解師生間的可能衝突。  第九章的作者陳明仁提到在二○○六年12月12日立法院三讀通過「教育基本法第八條及第十五條條文修正案」,將第8條第2項修正為「學生之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國家應予保障,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而第15條則修正為「教師專業自主權及學生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遭受學校或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不當或違法之侵害時,政府應依法令提供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有效及公平救濟之管道」。換言之,雖然這次修法並未訂立明確的罰則,但是在此條文「不受任何體罰」明確規範下,老師對學生實施體罰即是違法,體罰的違法性從此塵埃落定。不過,體罰被認定為「暴力」,為校園中所不容,其實並不是太久遠的事情。體罰就在不久之前,原本還被公開肯認其價值與功效,並且相關人士(如老師、警察、監獄管理員、軍方的管理階層等等)被賦予行使此項暴力的權利,雖然這樣的授權並非那麼明確且公開。這兩種對於體罰的態度,對比明顯、截然有別,甚至是一百八十度的轉向,卻在短短的幾十年之間,先後成為台灣社會中普遍接受的信念。這麼神奇的事情,確實也是一個十分值得玩味的現象。因此他透過分析一九五○至一九八○年代的報紙媒體上有關體罰的論述,來探討這個劇烈轉折的過程與歷史,詴圖以「現代性」、「殖民主義」為藍本,透過辨識大趨勢的轉折,以及小細節的文本修辭策略分析,嘗詴提出解釋的架構。  我總是很珍惜有機會在序言的尾端感謝孕育本書出版的一些人。這本書的集結出版,主要來自二○○八年5月9-10日於屏東教育大學幼教系主辦的「童年 / 社會 / 日常生活:兒童學的整合與在地性的轉向」研討會,這場研討會裡有很多優秀的論文,但在篇幅與聚焦的考量下,我只能選擇其中比較偏重理論性質的文章,構成這本書的骨肉。我無法把全部的論文轉換成專書裡的章節,僅能在此對研討會的論文發表者致意,特別是英國學者Anna Davin與台東大學兒文所的游珮芸教授,感謝發表人的共襄盛舉以及提供精彩的論述。在屏東這個學術邊陲地帶舉辦研討會是不容易的,聯絡、安排等工程相當地龐雜,我要感謝劉慶中校長與幼教系陳仁富主任的支持,以及幼教系、教育系與社發系部分同事的協助,大家通力合作下才造就這場精彩的研討會。這本書能夠在短時間內就端到讀者面前,我由衷地感謝學富出版社的于雪祥先生與編輯團隊的支持與協助,在目前出版業不景氣的時代裡,一般的教科書不見得有付梓的機會,更不要說如此小眾的專書。  兒童或童年研究近年來受到文化研究的啟蒙後,逐漸展現新的學術風貌。在台灣,童年社會學是一塊值得深入且企待思索的領域,不但可以豐富對於台灣的兒童 / 童年之社會和日常生活等在地性問題的了解,也可以進而認識、探討、思辨教育學主控的兒童概念。歡迎對這個議題有興趣者,繼續灌溉這個迷人的領域。

内容概要

  內容簡介  top  「兒童學」是什麼?為什麼要發展「兒童學」?是否只要與兒童沾上邊,就anything goes?張盈□老師主編的《兒童 / 童年研究的理論與實務》一書,從人類學、社會學、教育哲學、人文地理學與文化研究等面向切入,強調童年研究受到不同思潮的影響,其面貌和研究焦點也在持續變化中。本書強調由論述的探究、主體的辨識、權力關係的形成和拆解等面向來探討「兒童學」的意義和可能性。童年研究不是在封閉的領域追求精確的定義和描述內容,而是開展一種開放性、動態的關係研究,我們必須在成人 / 兒童、兒童 / 兒童的持續比對中,認真看待所有的孩子,並思索童年的珍貴意義。

书籍目录

本書作者 iii主編序 進入兒童研究的世界(張盈□) viiPart I 導論篇:進入兒童研究的世界 1第一章 訓規的客體 / 神寵的詩人:投射成人矛盾的兒童論述(王瑞賢、王慧蘭) 3Part II 科際整合下的兒童研究 21第二章 童年的社會學想像:知識與權力的建構(蘇峰山) 23第三章 待實現的小大人或反璞歸真的赤子:試探哲學中的孩童 圖像與主體修為(劉育忠) 35第四章 西方人類學研究中「兒童」概念與意涵的轉變(李舒中) 51第五章 小說兒時空間:一個記憶空間與主體養成關係的社會文化考察(蕭百興演講、修訂;張盈□紀錄、整理) 93第六章 物體系:玩具的文化分析(張盈□) 169Part III 兒童生活世界的規訓與宰制 201第七章 「立即視訊」童年科技景觀(林慧絢、賴清雯) 203第八章 學童體罰觀的啟示:師生書寫 / 對話「體罰」議題之初探(錢清泓) 215第九章 該打?不該打?這確實是個問題!台灣校園體罰信念的轉變分析:以1950-1980年代報紙媒體的論述為例(陳明仁) 251附錄:新童年社會學的興起(張盈□) 303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儿童/童年研究的理论与实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