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建築

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作者:隈研吾  译者:計麗屏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為建築,何為「勝」?何為「負」?
負建築絕非失敗的建築,而是人類真正需要的建築。繼安藤忠雄及伊東豐雄後,下一位國際級的日本建築大師。「有沒有可能建造一種既不刻意追求象徵意義又不刻意追求視覺需求的建築呢?正是在這樣的悲觀氛圍中,我寫下了一系列的文章,也由此誕生了這本書,並取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書名——《負建築》。」——隈研吾長久以來建築被人類視為庇護所,土地和房屋被視為是一種財物,進入20世紀更在住宅政策和財團的文宣攻勢之下,更強化了擁有房屋就是擁有幸福的這種固有觀念。經濟活動的推波助瀾,加上鋼筋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建商相繼推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大廈建案,一棟比一棟高的建築天際線開始遮住了人們的視野。然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奧姆真理教毒氣事件,一直到911恐怖攻擊,原以為是庇護所的建築在瞬間瓦解,而災後背負原有的貸款和重建住宅財務壓力的「幸福」人們,反倒成為不幸的一群。這揭示的不僅是現代建築物理性的脆弱,也揭露了建築「私有」和「獨立」這兩個割裂性客體概念本質上的脆弱。身為一名建築師,走過石油危機、泡沫經濟的起飛到破滅,作者提出對建築與人的關係的深刻省思,期待能夠為建築找出一條永續而和諧的出路,與時間、自然並存共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負建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就像基础哲学意义上的原理一样,永远无法割裂的看待任何事物。建筑的发展史,总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发展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包括艺术、设计,都是对现有社会现状的反映和变革方向的思考。直到现在,我才大概的 明白了,后现代主意的建筑发展,与80年代的泡沫经济之间密切的关系。
      
      为什么人们对建筑会有理由如此的狂热?是因为其创造出的奇特空间和感受?是因为其宏伟高大而具有的标志性意义?还是因其是物质世界人类生存的基本组成部分?抑或是一个探索无限可能的形式和有趣游戏?
      
      各种见解、各种流派都存在着,就像谁也无法评判诺曼福斯特的高技派与路易斯康的地区主义建筑谁优谁劣,也无法分辨安腾的氛围光线跟卡拉特拉瓦的结构美学谁好谁坏一样。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截止08年,已有40多位,每位建筑师都是他所处时代的建筑师,他们的思考和建筑的实践,都是时代和个人的结合结果。那么,谁又代表着未来?谁能直达普遍意义上的建筑的本质?
      
      卓越的建筑师们,也只是在各自认为的建筑研究和观念中做到极致。因为,只有时代,才会选择它所认为的最合适的建筑师。就像是二三十年代的‘弱者主义’政客带来的大规模住房贷款政策及公建建筑带来的现代主义,一如八十年代的泡沫经济催生的后现代主义,一如二战时对住宅的需求、中产阶级的崛起而产生的简易建筑理念,美国住房贷款政策与欧洲保障主义的不同带来了差异如此之大的发展。
      
      历史前进的发展历程中,人如渺小的棋子,却也是不可忽视的创造者。
      
      
      
      突然想起了那句 ‘时势造英雄,英雄创时事’
      
      原来,一切都很简单。
      
      
      
      那,在这个信息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混沌无统一规则的世界中 ,在这个经济发展转折的点上,建筑,应该以何等面目出现?也许,有的建筑师已经做出了回答。也许,时代,正在慢慢的搜索着,它的代言人。
      
       --by froeco. 09.01.22
      
      
      
      
      部分摘抄:
      
      ‘建筑就应该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建造起来,而不是瞬间出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设计出完整的、漫长的时间?我们是否可以设计出这样的时间设计图,就像漫长的时刻表,就像日记,像历史那样?’
      
      ‘现在我们称作日常设计图的东西,不过是具有无限进深的设计图中的一个截面而已。’
      
      ‘在所有个性鲜明的产业背后,都有着特殊的社会需求和经济主张作为支持。’
      
      ‘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实际上是这种随时可以更换主体的,或者说无主体的建筑风格。其成功原因是它巧妙的与欲望保持了一个最佳距离,即现代主义在提倡无主体的同时,没有全盘否定每个主体的欲望。’
      
      ‘密斯是怎样走出整体空间的呢?所谓整体空间就是可以任由你去改变的自由空间。这个空间是由地面和天井2个平行的平面构成的,绝对等高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它的主体可以通过简单的隔断、随意安置家具而轻松完成该空间的角色转换和功能转变。物质的隔断和家具可以屈从于人类的欲望,而建筑不会。这便是密斯提出的整体空间理念。’
      
      ‘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因为提出了对中产阶级来说极具吸引力的住宅观念而一跃成为现代主义代言人,引领了现代建筑的方向。’
      
      ‘在丧失了贵族庇护的社会里,明智的艺术工作者就会不再徒劳地寻求贵族庇护,而是取悦中产阶级所欲所求。他们并非仅仅停留在全身心的服务中产阶级,而是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努力-这种努力可谓圆滑世故-而引领了这个时代的方向。’
      
      ‘建筑师在选择了为时代的主流欲望服务的同时,还必须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批判来改变这种主流欲望-即使改变是极其微妙的,也要让主流欲望逐步发生改变。’
      
       ------------以上摘自隈研吾《负建筑》
  •     第一次读也是在同学的书桌上看到,翻了翻感觉是一本很晦涩深奥的书,尤其对我们外行而言。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看到书名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负建筑”的定义。可惜读完全书之后,还是不太清楚到底什么是“负建筑”。只知道这里的“负”,来自Defeated的翻译,应是胜负的负,输的意思。但是哪类建筑是输的?输给谁?从哪个角度上算输?这些问题都需要仔细揣摩,我理解的不是很透彻。有人说是“负于自然的建筑”,有人说是“最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
      
      根据我肤浅的理解,“负建筑”也许是相对于那些高大、宏伟、消耗大量资源、体现强大公权力、以“赢”为信念的建筑而言,不那么强势的、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不以征服一切战胜一切为信念的明快建筑。
      
      就像隈研吾“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一样,隐藏于山林之间,以竹子为建筑材料——放弃了采用坚固材料将人类的居所与环境分割开来的欲望,而追求与大山的浑然统一。
      
      那么,为什么要放弃建造“赢”的建筑,而去建造低头认输的建筑呢?全书很多地方反复地在讨论这个问题。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现代西方政治制度框架下,公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公权力输给了个人的自由。冷战结束之后,当资本主义的劲敌消失之后,公众开始讨厌一切强大的事物,讨厌以必胜为信念的权力,转而更同情那些弱小的角色。这一转变是普遍性的,当然也会体现在建筑领域。对于建筑师而言,如果还抱定接受官方委托,建造宏伟公共建筑的正统“王道”思想,就将遭到无情的淘汰。
      
      安藤就是反映这种变革的一个很好例证,一个没有接受过正统建筑设计教育、曾经的拳击选手,因为设计了“住吉大杂院”而一名惊人,创建了举世闻名的国际品牌。相反,那些拥有官方承认资质证书的建筑师,逐渐沦为替开发商和广告代理商打工的“助手”。
      
      城市的建设,不再由公权力主导,不再由官方建筑师主导。个人和私营机构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是离我们中国还有一定距离的情况。在中国,公权力的势力依然强大。大体量的、在视觉上惊人乃至吓人的、严重消耗资源的、象征了皇权盛世的建筑仍然大行其道。这跟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就像书中所说,凯恩斯主义正适用于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过渡的国家,如1930年代的美国、1970年代的日本以及当下的中国。封闭社会需要强大的公权力维护,但没有足够的资本;开放社会具有充足的资本,但公权力受到严重制约。只有在同时存在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的情形下,公权力才会和资本对接,使凯恩斯主义有用武之地。
      
      事实上中国正是这样,强大的公权力主导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资金来源于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建设提供了工作机会(包括我的工作),也满足了人们对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的需要。普通工薪阶级开始通过住房抵押贷款购买私有住房,资本家和无产者的界线变得模糊。这恰恰与1930-1940年代的美国、1970-1980年代的日本有着高度的相似之处。
      
      为了解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的由来,书中叙述了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成立联邦住房局(FHA)的经过。在那个经济萧条、住房短缺、人心惟危的时期,美国国内也存在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不满。当欧洲国家普遍采取大规模建设公共住房这种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政策时,决心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国人创造了一个神奇武器——通过政府提供担保的形式,鼓励民间储贷机构和银行向一般工薪家庭发放住房贷款。很快这个制度就显示出了它的“魔力”,拥有了住房的工人不再希望革命,资本家和无产者之间的界线模糊了,宏观经济也因住房建设以及相关消费的增长而迅速企稳。当然,如果把带领美国走出大萧条的全部功劳都授予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制度,也是不准确的,那只是凯恩斯主义的一个侧面。书中提到了一个经济学史上广为流传的玩笑,据说当英国政府向凯恩斯咨询应对大萧条的对策时,凯恩斯曾建议用公共财政挖一个大坑,在坑底铺满纸币后再埋上。这样既创造了就业机会,又不至引发通货膨胀。玩笑归玩笑,凯恩斯主义之所以在大萧条之后盛行,确有其成功的道理。它将工人对工作机会的渴求与公众对更好的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结合起来,并通过“保护弱者”的幌子从国会骗出大笔财政支出。而建筑,因其体量庞大、消耗资源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强,自然成为推行凯恩斯主义的首选利器。
      
      然而凯恩斯主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制度,真的是为普通工薪家庭送去的关怀吗?隈研吾一针见血地指出,它们只是对抗社会主义思潮的工具。对于工人阶级而言,为了偿还贷款,人们又不得不回到19世纪那种艰辛的工作状态,无日无夜地勤勉工作,重新成为资本家的奴隶。特别是在1995年神户地震中失去住房的贷款者,一部分人为了重建家园申请了二次贷款,从此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作为一部在“次贷危机”爆发前成稿的著作,如此痛彻地批判住房抵押贷款制度实数少见。
      
      读日本学者的著作,最有借鉴意义的,就是看当日本处于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阶段时,都经历了哪些转折,出现了哪些乱象,以及他们后来在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我们经常能见到分析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和房地产泡沫的论著,但是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诉说日本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建筑师职业在那个时代的发展经历,又有着更为形象和直观的感觉。
  •      隈研吾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谈建筑,不同背景下建筑的表达方式不同。建筑到底应该是以什么形式出现不禁也在我心里产生了疑问。是产品?是艺术品?还是需求品?商家的建筑,设计师的建筑和使用者的建筑既矛盾又统一。公共建筑与私人建筑正是这些矛盾激化出来的产物。
       以前认识大师的建筑作品都是从设计的角度理解的,如柯布西耶等。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这些大师另外一面,在泡沫经济的房地产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符合大众潮流,即使调整自己的站队,也同样很重要。我们看到都是成功的设计师,那些成为炮灰的设计师并不是没有杰出的才能,而仅仅是没有顺应时代。并非他们是落后和复古,只是不是贵族和大众所倡导的。没想到20世纪的建筑界已然深受媒体影响,而媒体的舆论导向也改变众多设计师的命运。
      
  •     
      建筑是怎么,是做什么用的?从美国的凯恩斯主义开始,就把大建筑当作拉动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政府投资的大工程几乎都对应着大建筑,就是不说大工程,也都是房地产。这样的投资,可以带动材料、人工、资金、购买、装修、家具……一系列产业。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结果世界成为了大工地。到处都在拆旧建新。
      
      各种奇怪的建筑拔地而起,楼也越来越高,玻璃塑料等等新材料层出不穷。买房的模式也是从银行贷款,这样银行又增加了收入。整个经济就繁荣起来了。
      
      然而我们的建筑真的应该是这样的吗?二战以后的建筑是世界上最不牢固的建筑。很多缺点在地震中暴露无遗。很多建筑的使用寿命很短。房子的质量下降。在这样的房子里让我们远离自然。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工程大建筑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有限,而私人通过商业贷款购买房子的弊端也很严重。建筑也越来越变得脆弱了,人和自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
      
      
  •     分割,批判,形式
      
      1,从分割到统一
      建筑物因“大”,“耗”,“久”而成其为社会之“恶”。人们用住房抵押贷款政策和凯恩斯主义不断的刺激人们对于建筑行为的无限度欲望,相对于建筑物本身,社会更需要的是制造建筑的行为。人们用割裂时间/空间的思维方式去指导生产大量的粗糙的建筑物,消耗这有限的总体资源。在superflat的当下,空间和时间被普遍的联系在一起的时代,割裂和独立的思维已经失去了意义,然而建筑依然必需,那么“土建筑”与空间土地的无法割裂的联系,以及“木建筑”的非完成性作为时间统一的表达,对“建筑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做出了回答。
      
      2,场和物
      泡沫经济催生了或纵容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建筑物从现代主义/办公楼大楼的经济学所标志的资产分配贫民化向后现代时期的大众商品转变。密斯试图拯救建筑物于不再是“失败的物质”处境而成为容纳商品/“物”的均质空间/“场”的努力终于资本制转变之下失效了。(资本和资产,古典资本主义的主体和客体的混淆)。现代办公楼继十九世界的资产阶级住宅的“失败的物质”之后成为了“失败的塔”。针对于将场和物分割开来的现代式思维,一种“齐万物”,模糊事物界限,将世界视为一个完全融合的整体的新原则正在将其取代。
      
      3,所谓批判性
      现代主义式的批判的无意义在于其批判的同时必须以迎合时代和取悦中产的方式的获得力量的支持,借此确定领导地位,而在此之后,批判失去了原有的攻击性。一个没有正确积极的社会观念的时代中,人们不需要公共建筑。随着持续生产公共建筑的封闭和开放二元社会结构的的消亡,人们的欲望消失,建筑师必须放弃批判性这一幌子,以务实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建筑师这一危险的职业。
      
      4,形式与自由
      物质必然要通过形式化来进入世界,同时,形式自身是是受到限制而无法产生自由。形式和自由也是建构在供方/建筑师和需方/社会之间的矛盾。建筑师表面上的输态并不能掩盖建筑作为强大的形式的赢的事实。
      
      以上观念为基础,我们才可以心平气和的去重新思考建筑这个危险的现实存在之物。
  •     自06年起,国内几个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一系列这样的关于设计以及建筑的白皮书,从原研哉到隈研吾,后者的建筑从最早的《十宅论》,《负建筑》,到10年的《反造型》等。
      
      记得出国前匆匆把《十宅论》看了一遍,索性的是现在印象已经不是很深刻了,这本《负建筑》,当初没来的急看,一直拖到这次来上海实习,正好抽出时间勉强读了一遍。
      
      《负建筑》到不完全算是一本专业类书籍,无论你从事的职业是建筑与否,由于里面的文章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等方方面面,读者面也相应不那么局限。书中提到的国外建筑师也比较大众,不管是否从事建筑这个行业,相信多少都有听说过。相对的,书里提及的日本建筑师可能部分在国内并不知名,不过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对他们进行介绍,所以问题不是很大。总之这基本是一位日本建筑师在20世纪末,对日本建筑乃至世界建筑现状的一段总结,全书由其刊登在一些建筑杂志上的短文组成,索性的是,这些短文的内容和主题比较接近,对于成书,还是很适合的。
      
      经济方面,隈研吾认为,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乃至泡沫经济都是拜建筑所赐。住房抵押等政策更是牢牢的将建筑与这种体质捆绑在一起。
      简单的概括,住房的私有化,就像奴隶社会的枷锁,将工人阶级牢牢的栓在资本家旗下,这样的住房并不能成为工人阶级的资本(如果他们只有供自己居住的房子,没有额外的房产)。这样的经济体制,促成了世界范围大量的圈地行为,并促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泡沫经济,乃至全面崩盘。
      而为了防止土地,或者说建筑的贬值,容积率等手段成为政府以及商人最好的利器。(这个观点到非常的有趣,以前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容积率在课本上,乃至现实中,一直是政府控制建筑密度以及高度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的整体性以及优美的天界线,就是靠容积率的控制所保持的)。
      可是换个角度来说,不正是因为容积率这个概念,才使土地,建筑,能够保持(保证)他最大的利益与价值。防止胡乱开发造成的市值下降。
      
      20世纪的建筑,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国际主义以及随后的一些列反思,高层,超高层以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乃至战争破坏后所带来整整一个世纪的建筑热潮,也相应的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建筑的体量,城市的尺度变的越来越大,我们的身体已经不在适应这个“巨大”的世界,生活在一个个超级城市里,人们是如此的疲惫不堪,城市作为无数建筑的堆积,建筑作为人类反自然,征服自然的象征,也引起了一次又一次自然的反噬。
      
      20世纪的建筑,在形式主义表现主义的华丽外表下,在建筑私有化自由化商品化的定位下,在混凝土,钢结构等新技术的应用下,变得前所未有的“混乱”。甚至变的前所谓有的肤浅。
      
      以上基本是书里作者一些比较能引起我共鸣的POINT。不过像许多类似书籍以及文章一样,提出了很多问题,可是就像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在这个时代,提出问题(往往是年轻人),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才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作者认为在这个建筑不断向“大”发展的时代,作为建筑师更应该往小发展(建筑的批判性),
      到是对于大,小这对形容词,我一直认为它们是一对最没有实际意义的形容词,甚至不及美,丑。大小的相对性导致其概念十分模糊。库哈斯那本《S,M,L,XL》里写到当建筑超越一定尺度大小时,他就不再受周围环境的限制,而自成一种环境。关于这点我到是很想结合一下我现在的实习来谈一谈。近日在上海一家国内做商业建筑十分著名的日本一级注册建筑事务所里实习,其实是个华人,只不过也确实是在日本毕业的,貌似和隈研吾这些还是同一代的(好像还是同学)。整个事务所的一些概念和氛围确实还不错,可惜抄袭还是不可避免的(感觉很多东西甚至PRESENTATION的形式都是抄袭丹麦的BIG,还是说今年世博丹麦馆后,BIG在国内太红了?),不过实际体验之后,我觉得这种国内这种抄袭之风甚至是必然的。试问动则数十万方的建筑,同时数个项目,又有哪个设计师还能时刻保持新意。。。而国内的建筑体制,也彻底保证了这个结果,优秀的建筑作品,在大项目里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甚至在我所见到的这些商业,住宅项目里,建筑,空间这些东西不但不是什么重要因素,甚至完全无足轻重。
      感觉在欧洲日本建筑师往往被当做室内设计师来用,而在中国,建筑师都被当作规划师在用,而建筑总监们甚至不是在规划在设计,而是在策划,在权衡。放开公司的项目单,感觉整个中国,上至一线大城市,下至一些小的县级市镇,都规划建设一批又一批的大型商业中心,妄想融资,套现,而这样项目,往往不是以失败收场,就是在设计途中就难产了。(往往由于甲方的眼高手低,根本没有经验,只是想靠地产热很捞一笔)。而这些天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19世纪-20世纪,办公建筑这种无意识建筑的出现带来了无数摩天大楼,20-21世纪SHOPPING-MALL这种综合功能体又带来了庞大如同一个个小型城市的建筑(群),也因越来越像迪士尼乐园的性质靠拢,成为专制,专权的象征。。。
      前者,这种生殖器崇拜般的建筑已经过时了,甚至走向灭亡(只有一些还停留在暴发户意识形态下的国家还热衷于此),后者是否会有一天也终将被人类所抛弃-这些贴着无数广告牌丑陋的建筑物。
      
      回到这本书来,说实话作为建筑师的隈研吾,我还真不是很了解,除了几年前他在北京郊外做的那几栋竹子别墅外,我对他几乎一无所知,甚至一度认为他是个玩表皮的。。。(我对表皮很反感),当然现在这方面的认知也未增加,不过到是可以加上一条,隈研吾绝对是一个无比自信的人。
  •     做设计很多年,一直困顿在设计本身,这本书倒是启开另一条思路----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设计及设计师
      想来也是,经济是所有物质运作的本源,而为某利益集团赚取资本是设计师本职,就像文艺复兴时期出名的艺术家背后都有贵族们的资本运作,作品能流芳百世并非独依其完整性和独特性,成为经济暗箱才是欲望目的,于是催生了设计师.当我们形而上的将设计美化的时候,虽然添油加醋的强调人机人性人的意识,但不当心忘了,人的欲望才是本质不变的东西.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了货币从流通转向资本,人们的消费也从基本需求转变为精神需求,于是后物欲时代来临,设计成为热点,"著名"成了一位设计师必不可少的技能.曾经老老实实讲究趣味以及成本的设计被一群离经叛道的家伙取代,他们为商家赚取了高额的利润,自然也就成为媒体所宣传的领航人.经济危机需要刺激消费,人们的胃口早就被钱包撑大,什么是设计的底线不言而喻.所以key point 是在在经济泡沫开始之前就确立了设计师风格和名气的设计师会大受欢迎.由此不妨回头看看中国的资本市场.房地产泡沫接近顶峰,90年代中期的平庸的民建高层在不久后将被打入冷宫,多功能混合性住宅将取代华而不实利润回归缓慢的别墅建筑,而世博王石是个风向标,新材料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将为日后建筑奠定基础.早就说过,建筑行业是所有设计行业的风格定向,为什么近五年里各个省市政府大力扶持创意产业,作为设计师真是不该无所了悟.所以不客气的说,如果你还在为了"五子登科"而被受老板压榨光了思想,那么即将破产淘汰也是必然了.虎视眈眈盯着中国这块未成熟太多的资本市场的狼群太多了,想想自己怎么跻身进入这个行列,说白了,为了将来的一口饭吃,现在不得不做不惜血本的买卖.自知者明罢.
      
  •      要读这本书,我想是需要一点勇气的,我不知道是不是与编写这本书的出版社有关,大段大段的论述,极少的图示,枯燥无味的语言占据了绝大部分。
      
       与《十宅论》着重于方法论不同,如果把隈研吾的书比作某种哲学的话,那么《负建筑》实际上用来阐述这种哲学的世界观。我们看到当代日本建筑师的书,往往有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但隈研吾的这本书,已经不单单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了,他所反思的客体是建筑本身,从古典主义折中主义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无一不是他批判的对象。
      
       他在书的序和第一章中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本身是厌恶建筑的,厌恶建筑的巨大性和永久性;而现代资本主义却让每一个人疯狂追逐那一亩半寸地上孤立的建筑,因为建筑已经成为了资本流通的环节,而对资本的追逐造就了建筑的表面繁荣。这种繁荣是以泡沫化和资源消耗为代价的。
      
       这段反思对于今天中国的建筑无疑是一个预言,作者站在的是30年代欧美和80年代的角度说的这些论点,可现在中国建筑业不也就是这样的无休止的资本游戏?
      
       从这个论点出发,作者认为现代主义是适应中产阶级与资本主义无休止的追逐资本而相应产生的。他认为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耶和密斯之所以获得充分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创作完全脱离了学院派美学,站在彻底批判古典主义形式主义的角度去迎合了资本主义的巨大需求。因为现代主义的去美学属性,让建筑成为了一种直接而成的商品,易于建造,易于让业主自主去实现它的个性化,所以迅速占据了建筑话语的主导地位。
      
       随即作者对现代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认为现代主义是缺乏美学取向的,同时也是异常脆弱的,他认为现代主义已经用所谓的功能去取代了建筑本应该有的艺术质感。但在书中,似乎作者也没有提出弥补现代主义缺陷的合理方法。为什么?我们看到,书中对后现代主义和地域主义存在批判倾向。
      
       作者从80年代日本地产泡沫化和日本建筑师本身的价值取向两个角度去阐释了后现代主义。他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本质还是现代主义,只是这种现代主义是对美学的回归,所以书中他常说柯布西耶的建筑趋向表现派,而真正表现派的东西却趋向现代主义。其实读到这里我也没太明白隈研吾的用意,在谈到古典主义的时候,隈研吾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为整体批判古典主义,甚至认为后现代主义拥有更大的批判性,但是谈到现代主义的时候,隈研吾又把这两种主义作为对立的单独存在。
      
       仔细想想,隈研吾的观点有可能是,其实建筑不应该存在所谓的主义划分,很多建筑师专注于所谓的风格或者去风格,而忽略了建筑巨大性与永久性对人类产生的不适感。因为全书对于任何一种形式的建筑包括建筑设计本身充满了悲观论调,认为这是二十世纪的失败与资本主义的失败。
      
       但作者也无可奈何,作者身处建筑圈,实际上批判的也是自身。我们知道隈研吾的建筑带有浓重的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合倾向,他可能也是在这中间寻找平衡,这在《十宅论》里有更多的阐述。
      
       因为身处建筑圈而有更多反思,同时又因为身处建筑圈又不得不去用这些被批判的方法,可以看到,作者悲观的源头很可能是自身对设计的无奈与局限。
      
       无论如何,这本书对建筑学学生的世界观养成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他摒弃了很多人某种对建筑的崇拜情结,站在了一种对建筑本身否定的角度去思考建筑的未来之路,无论怎么说,会让读者更加客观的去看待建筑。
      
       我想,这可能也是隈研吾的用意吧。
  •     大概是两年前买的书,今天终于看完了。有些如释重负,与书名不谋而合。
      《负建筑》,这个词语组合让人印象深刻,以至于当时毫不犹豫地下了订单。那一阵子是非常迷恋建筑书籍的,《大城市的生与死》、《十宅论》、《安藤忠雄的连战连败》等都成为想读的书目。但事与愿违,当加班连绵不绝,所有的兴致也都归结为睡觉与吃饭。
      混沌了许多时日后,某一天突然想再买书,却看到相似的封面设计,于是还在箱子里安睡的《负建筑》被重新唤醒了。这个出版社出了一系列白底黑字、有着干净质朴封面的书。《负建筑》之外,还有《设计中的设计》。
      这本被复活的书,原来不只是停留在封面阅读的水平,内里的页面也是拜读过的。上面留着黄色铅笔的痕迹,只是没有日期,不知是哪一天抱着什么样的心境在阅读。那就继续吧!这回是一只粉色的水笔,在鼓浪屿买到的最便宜、最实用的物件。
      越过前言,略去标注,避免干扰,只看内文。可是,即使仔细阅读,这位隈研吾老先生的文字于我来说,也过于学术。后来,走马观花地看,找感性的词句看。所以,对老先生所表达的负建筑的理解应该不会很深。
      “与人的生命长度相比,建筑物的寿命恐怕要长很多,所以,在不喜欢的建筑物中生活的人不得不忍受到自己死亡的那一天。”(第20页)
      “我们的欲望让我们把建筑物从周围环境中分割出来,我们忘记了建筑的本意是让我们容身,让我们居住地更舒服,而一味地将建筑当成“物”,在其身上画满了各种符号,直至将我们自身淹没。”(朱锷序言)
      这两段话,不只会让建筑家,也让普通人陷入沉思。在中国,建筑家的责任应该更重大吧!那么多人倾其一生的积蓄买一套看似完美的住房,可不要让他们“不得不忍受到自己死亡的那一天”啊!而大部分老百姓,是无法把建筑当成“物”的,因为他们还停留在追求容身与舒适之所的阶段。
      当建筑家用理论与精密的计算,得出现实的建筑之前,他们的建筑是感性的、带着生活气息的。这也是我看建筑书籍的初衷。高不可攀或城府颇深的价格背后,高科技与环保材料背后,不要隐藏消费者真实生活的感受,毕竟每一种技术上的考量都会有现实的依据。
      总是记错作者,总是说成矶崎新的负建筑。为了弥补,接下来要看矶崎新的《未建成》了。
      
  •      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欧洲和美国同样面临着住房危机,欧洲选择了建大量的廉价公寓,而美国则开始实行住房贷款政策,鼓励中产阶级在郊区建属于自己的别墅。美国人靠建筑拉动经济的增长,背负上贷款的人不得不努力工作以还清贷款。。恩格斯反对实行这样的政策,他认为建筑依然不是私产,不能把劳动者变成资产者,相反,却把劳动者牢牢绑缚在土地上。
  •     从一开始别标题的吸引,到静下心来读完全书,受益匪浅,如果建筑师都沉心来做建筑,相信也没有胜负之分,作者对建筑史脉络的清晰以及自己的见解是我值得学习的,好好学习! 但同时作者给我的思考的余地,以及对整个社会,整个建筑界的思考,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心中突然有一丝苦涩无奈的味道,但那一丝余香将缠绕在我的心头!
  •   时代,正在慢慢的搜索着,新的代言人。赞
  •   全书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为什么凯恩斯是个贱人”
  •   kengo kuma就是个犬儒,他所谓的批判都是后批判,意识上抵抗而行动上拥抱。所以,他绝对不会认为凯恩斯贱,而是说,我们和这个世界都已经这么贱了,如何可以在贱的世界中清醒的继续“贱”行下去。
  •   哈哈,原来这才是“负”的真谛~
  •   是啊,如若和纯粹的意志相比,建筑(作为行动的产物的物质及其意义)永“败”。
  •   我竟然到现在还没看。废了
  •   哇!!黑豆你好犀利的文笔!
  •   写得不错,很有你的风格。
  •   ls名字好YD
  •   注意不要歪我男友的楼。。。
  •   站在了一种对建筑本身否定的角度去思考建筑的未来之路,这句好~
  •   关于现代与古典的回应,只觉得他在书中诠释得不够淋漓尽致。关于密斯与柯布西耶的成功,我觉得隈研吾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很赞同他关于20世纪是住宅的世纪的评价。
  •   隈研吾的概念有些混淆,涉及到政治经济,概念倒来倒去有些空洞了
  •   让我想一本大概叫《建筑是首哲理诗》的书来着,一直想看,一直纠结在加班和睡觉中。想看个书啊,就得舍了休闲和休息。
  •   住在喜欢的建筑里面,梦想很容易,现实很困难呀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