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09 出版社: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作者:法蘭克.荀馬赫 Schirrmacher, Frank 译者:張志成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孩子缺席的世界,比石油的匱乏更激烈、更絕望
不可不正視的「少子化」衝擊,挑戰未來社會容忍的底限
在家庭逐漸縮小的世界裡,越來越多人由於後代缺席,舉凡感覺、幸福、不幸,都無法再傳遞下去。家庭的互利與互助精神消逝,高齡化與少子化直接衝擊社會的未來發展,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滅亡?
我們擁有較少的小孩,較少的親戚,我們的小孩也比他們的上一代更少朋友。所以不僅個人的生活有根本性的改變,我們的社會也悄悄地改變設定程式;家庭會變成例外的現象。我們越來越依賴自己,但孤單一人卻活不下去。在社會資本變成最有價值的貨品的時代,我們將如何建造新的社群?
在19世紀美國早期移民開發西部的過程中,最終成功的往往是那些以家庭為單位的拓荒者,而非年輕力壯、單打獨鬥的孤膽英雄們。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生孩子或只生一個孩子,這種觀念又會影響到下一代,如此惡性循環,那麽我們的未來會怎樣?未來的人們會越來越孤獨嗎?總有一天,我們將面臨血緣關係淡薄甚至根本沒有血緣關係的一代。然而血濃於水,家庭是維繫整個社會的原始核心力量。現在,這種關係網面臨逐漸消亡的窘境。福利社會終究代替不了友情和親情,更無法取代家庭的作用。孤獨的一代更需要無私和「利他」的精神。因此,我們必須重新組織起來,學會互助共存。其中,女性將扮演一個最為重要的角色,因為「如果教育男孩,你教育的只是一個人,而如果教育女孩,那你教育的將是一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一個民族。」(沃爾芬森,前世界銀行主席)。
作者指出,我們並沒有準備好面對社會關係的「極小化」。我們忽然面對社會的原始問題:什麼是家庭?信任從何而來?誰又幫助誰?作者通過淺顯明瞭的範例,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揭示出許多發人深省的話題。
作者简介
法蘭克.荀馬赫(Frank Schirrmacher)
(1959-),畢業自海德堡和劍橋大學,擁有博士學位。一九九四年起,擔任《法蘭克福匯報》發行人之一,曾多次獲得德國文學和新聞領域大獎。《週日世界報》數年前曾謂,荀馬赫是個「對題材具有天才嗅覺的執著報人」。著作甚豐,作者的前一本書《瑪土撒拉的密謀:顛覆高齡化社會的迷思》(Das Methusalem-Komplott)(台灣商務,95年3月誠品選書)談老年社會的老年歧視問題,曾居德國非小說類排行榜第一名,德國二○○四年非小說最暢銷讀物,迄今仍名列暢銷榜前茅,已發行七十萬冊,授權十四種語言翻譯,並為他贏得黃金文筆獎、柯立納非文學書籍獎,以及「二○○四年德國最佳記者」的殊榮。目前居住在法蘭克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