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馬丁.沃夫(Martin Wolf) 著 页数:335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我要講一個全球金融的故事 有太多關於恐慌與狂熱的文章,遠超過我們所能追隨或設想的。但有件事可以確定,在某些特定的時間點,會有一堆愚蠢的人握有一堆愚蠢的錢……有時……這些人的錢(我們稱為一個國家的盲目資本)數量龐大且蠢蠢欲動;它要找個人來吞噬,於是出現了「資金過剩」;它找到了某人,於是出現了「投機」;它把某人吃掉了,於是出現了「恐慌」。 華德.白芝浩(Walter Bagehot) 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一年,我在牛津大學基督聖體學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讀經濟學,後來又到納菲爾德學院(Nuffield College)唸研究所。對當時的人來說,金融風暴時代的再臨,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一九三○年代的大蕭條,把我父母那輩人給嚇壞了。對我父親而言,那場經濟災難雖然恐怖,但政治衝擊卻更加嚴重。他是猶太劇作家,一直住在維也納,直到第三帝國(the Third Reich)的威脅迫在眉睫,才在一九三七年遷到英國。一九三○年代初期,德國出現失業問題,四分之一的勞動人口失去工作,促成希特勒的上台。二戰之後,西歐幾乎每一個人的反應都是絕對不要再來一次,結果就是我童年時所看到的管制型資本主義(managed capitalism)。 金融危機並未在一九五○年代和一九六○年代的「黃金時代」(golden age)出現,當時的西歐和日本經濟表現特別出色。自一九三○年代起,資本市場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受到約束。大多數包括英國在內的國家,對外匯交易的資本帳和經常帳都實施嚴格的管制。在哈洛.威爾遜(Harold Wilson)的工黨政府之下,曾一度不准人民攜帶超過五十英鎊出國旅遊。政府不只管制外匯交易,還限制國內金融:銀行和抵押融資提供者(在英國稱為「建築融資合作社」〔building societies〕;在美國稱為「儲貸機構」〔savings and loans〕或儲蓄機構〔thrifts〕)等企業和家庭資金的主要供應者。 這些機構的活動受到嚴密的管制,即使是相對上市場較為自由的美國,也對利率訂立上限,英國則直接管制授信的成長。很少人能想像,金融危機會再度爆發。就像倫敦十九世紀所爆發的霍亂,或十七世紀的大瘟疫一樣,金融危機被視為歷史上的事件而已。 一個失敗的預言,一場驚人的轉變 這段往事,就像是陌生的國度。已故的安祖.葛萊恩(Andrew Glyn)在二○○六年出版了一本有關資本主義復辟和金融解放的書。這書提醒了我,那個世界離現在是多麼的遙遠。1葛萊恩是基督聖體學院的經濟學院士,他還在納菲爾德學院當研究生時,曾教過我總體經濟學。他是左翼人士,主張資本主義的危機已經成形,當勝利的勞工階級把實質工資推升得比生產力成長還要快的時候,便會壓縮企業利潤,並降低其利潤在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中所佔的比重。 然而,誠如他在書中所承認的,和他持相同政治立場的人預測失敗,一九七○年代降臨在二戰後的管理式資本主義的危機,並沒有讓他們所渴望的社會主義經濟得以取而代之,反而讓自由市場版本的資本主義在西方、甚至「在蘇聯及其他前共產社會的經濟體裡」復辟。2而那些反對社會主義的人,對這個結果多半也感到意外,只是他們比較高興罷了。 這個驚人的轉變,在葛萊恩這本發人深省的書中講得很明白,一直是我們這時代政治與經濟的中心故事,而我自己在二○○四年所出版的一本有關全球化的書--《新世界藍圖》--中也指出,3這個故事不只發生在他所描寫的富裕國家裡,而是遍及全世界。 當我還是個學生,這些全都是遙遠的未來。在國際經濟學裡,主要議題仍停留在老式的外匯危機,所討論的狀況是龐大的貿易逆差,和官方所持有的外匯存底不足,這迫使政府必需接受貶值。二戰之後的三十年,英鎊常年積弱不振,不願屈服的工黨政府經過三年的無謂抵抗之後,在一九六七年無奈地接受貶值。 更重要的是,經濟學家已經漸漸察覺到「美元問題」,因為美國貿易赤字上升--誠如比利時經濟學者羅伯.特里芬(Robert Triffin)所言,要創造全球流動性,就必需對全球經濟的關鍵貨幣造成威脅。4基督教堂學院(Christ Church)的彼得.歐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曾經在我大學時教過我國際經濟學,也曾任職於巴塞爾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in Basel),他支持以提高金價來增加全球流動性的作法。 一個前景亮麗的年代,一個讓人大失所望的年代 當然,這並沒有發生:黃金被去貨幣化了,雖然黃金的價值在市場上真的漲到遠超過每盎司三十五美元的官方價格。尼克森總統在一九七一年對進口課徵臨時附加捐,以迫使美元對頑強的貿易對手國貶值。此舉讓貨幣政策失去了定錨(anchor)的貨幣,其結果則是往後十年的通膨亂象。那個附加捐可能也是目前狀況的一個先例,因為美國今天的貿易赤字問題更為嚴重。 一九七○年代,放棄固定但可調整匯率的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新全球經濟的濫觴。5這是世界主要貨幣之間不穩定匯率時代的開始。其他事件隨之而來:二次的能源危機、七○年代的大通膨以及保羅.沃爾克(Paul Volker)在擔任聯準會主席時所重新啟用的貨幣穩定措施;一九八○年代,把油元(petrodollars)「資源回收」後,流入新興市場經濟體,並導致後來的公部門債務危機;鄧小平自一九七八年起在中國的改革;柴契爾夫人的新保守黨政府在一九七九年對匯率管制進行自由化和國營企業民營化;雷根在一九八○年當選總統;蘇維埃帝國於一九八九年和一九九一年之間瓦解;印度經濟在一九九一年危機之後的自由化;以及完成烏拉圭回合談判和後來在一九九六年成立世界貿易組織(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這些發展,導致以新的市場導向為主的世界經濟興起--有時也被稱為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第二次全球化」,以便和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第一次全球化」有所區別。這是個前景亮麗的年代,但也是個讓人大失所望的年代。這些發展,成了芝加哥大學商學研究所的羅伯.艾立伯(Robert Aliber)在他與已故的查爾斯.金德柏格(Charles Kindleberger)所合寫的那本經典之作中所說的,是金融狂熱與恐慌有史以來「最紛亂的數十年」。 經濟學家在這幾十年來對於金融市場如何運作,以及可能會產生哪些問題的瞭解已有進步。在財務理論上的進展,也為衍生性金融商品創造出龐大的新市場。於此同時,諸多事件也迫使經濟學家去面對金融部門對總體經濟表現所造成的衝擊。我身為《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六年的經濟總主筆,至今一直擔任首席經濟評論員,一直坐在絕佳的觀賞位置。絕大多數的時候,政策制定者們為了瞭解所發生的事情而苦苦掙扎。如今,本質性的經濟力量是稍為釐清了。不幸的是,這些經濟力量令人沮喪。要把資源持續而穩定地移轉到新興市場經濟體是非常困難的,每當發生這種現象,都會導致嚴重的危機。 我的結論是這樣的:今天,美國經常帳赤字,就是資源無法持續而穩定地移轉到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直接結果。而美國之所以成為全世界最終的支出者和借款者,正是因為全球化的金融界,是如此的動盪不安。 全球金融市場錯亂的三十年 一直以來,我在《金融時報》專欄上所寫的,就是這個故事。但這個故事需要進一步詳盡說明。我寫的《新世界藍圖》中,就包括了對新興市場經濟體之金融的討論,到目前為止,我還算滿意。7但即便是寫作當時,我也已經知道這需要進一步探討。因此,我要特別感謝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邀請我於二○○六年春季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尼采高級國際研究學院(Paul H. Nitze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SAIS)的舒瓦茲建設性資本主義論壇(Bernard L. Schwartz Forum on Constructive Capitalism)上發表三場演說。8我也要感謝舒瓦茲慷慨贊助這個系列講座。SAIS講座內容是以二○○五年十一月我在墨爾本的理察.史內普講座(Richard Snape Lecture)為基礎。9理察是個知名的國際經濟學家,也是令人景仰的朋友。我很榮幸能在這個優秀的系列上發表演說。 發表這些演說,不只是榮譽,也是大好機會,讓我第一次有機會講述過去三十年來的國際金融故事,特別是從新興市場危機移轉到全球失衡的部分。我認為,美國借貸之增加,是解決過去三十年全球金融體系錯亂的一個方案,但這個方案卻不完滿。我要說明金融的個體經濟學和匯率以及國際收支平衡的總體經濟學之間,何以會變得如此息息相關。 這是個總體經濟學和個體經濟學幾乎完全融合的金融時代,也是個國家金融和全球金融密切結合的時代,而且有很大的可能,會爆發大災難。這些是我的講座主題,也是本書的主題。 一本書的完成,不可能沒有許多人的協助。本書自不例外。除了已經提及的幾位人士之外,我要特別感謝五個人:麥斯.柯登(Max Corden),我在納菲爾德學院當經濟學門的研究生時,他激發了我對國際經濟學的興趣,他也在國際總體經濟學的領域之中,發表了許多深具啟發性的文章;萊恩內爾.巴博(Lionel Barber)是《金融時報》的編輯,他忍了二個漫長的暑假,讓我在這段時間,把講座內容轉化成此書;弗立西堤.布萊恩(Felicity Bryan)是我忠實且永遠熱心的經紀人;基斯.福雷(Keith Fray)為許多圖表收集資料;最後壓軸的是我太太艾利森(Alison),她每一章都讀過並提出意見,而當我認為這個主題變化太快,想要停筆放棄的時候,她鼓勵我繼續寫下去。我由衷感謝他們。 推薦序:國際金融大師教我們的事/林建甫 (本文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台大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長) 馬丁是《金融時報》的專欄作家。過去閱讀他的文章,令人收穫良多,尤其是針對國際金融的現勢問題,提供深刻的分析與評論,讓讀者很容易的掌握最新國際金融情勢的動態發展。然而,這次不是閱讀他單篇的專欄文章,而是一本書的思考累積;橫跨三、四十年國際金融的演變,讓我們可以了解整個當今國際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 本書從目次的架構安排,就可以瞭解這是目前談論國際金融議題的最好讀本。作者先從過去的金融教訓談起,講述自由金融的福與禍、推演全球化是如何孕育出金融風暴、論述從風暴到全面失衡、介紹暴風雨前寧靜的一刻、到產生二○○八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最後,談到如何調整與美國國內的改革、全球的改革、及追求一個更穩定的世界。全書一氣喝成,是作者在約翰霍普金斯的尼采高級國際研究院(SAIS;與台大的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相似)舒瓦茲建設性資本主義論壇的三場演講,以及一連串金融時報專欄文章,重新編寫而成的新書。 在閱讀馬丁的書時,我一直想到陳昭南。他是我的良師兼益友。陳昭南老師是院士,但我直呼其名,是因為他一點大牌教授的架子都沒有。與陳老師結緣是一九八七年當完兵進入台大經濟研所,經過碩一個體、總體、計量三大必修課的磨練後,碩二開始寫論文時,修習陳老師的國際金融課程。那個時代的台大經研所是有名的難讀,老師都是把碩士生當成博士生來教,三大必修課,修考下來,頭腦裡盡是一堆數理模型,感覺人生一點樂趣都沒有。 剛開始聽陳老師講課,覺得不知所云。因為沒有板書,沒有講義,那個時代當然也沒有PowerPoint。老師斷斷續續的講話,聽起來像是他在喃喃自語。坐在後面,簡直不曉得老師在講什麼。第二次上課就上到福利社去了,學校不賣酒,還到濟南路去買啤酒。邊喝啤酒,邊聽老師講國際金融學裡有趣的故事。幾次下來,讓我們重燃對經濟學求知的熊熊烈火,編織了令人憧憬的經濟學術殿堂。 在老師的鼓勵及其介紹信的影響之下,我拿到入學許可,飛到太平洋彼岸去求學了。一九九二年回國後,三不五時,還跟老師吃飯,當然也喝酒。不過酒足飯飽之餘,或者應該說在一杯杯的啤酒間,總還是圍繞著國際金融的相關議題。跟老師吃飯喝酒,不會在八卦上打轉。當我們把話題岔開,你會發覺,過一下子總會被陳老師拉回來,因為老師的心思總是在國際金融的理論與實務問題上。 不錯,要對國際金融有深邃的了解,還要提出創見,就是要像陳昭南老師有深入的思考。我想,迄今在華人的學術圈,要論國際金融的學術貢獻,最頂尖的還是非陳老師莫屬。讀馬丁的書,就很有跟陳老師把酒對話的感覺。不過書中不只是馬丁的觀點,而是集合當今國際金融大師、機構的研究心得。這些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精彩論點。 絕大多數人研究財務金融,為的是想賺錢。因為憑藉著對資本市場的瞭解,金融工具的掌握,準確計算風險、報酬;投資可以無往不利。研究國際金融,有一部份的人,當然還是想從學術的訓練中,了解匯率,進行套利的交易。但我所知道的學界國際金融大師,像陳老師這種人,深深的被國際金融的理論與發展給吸引,想要找出國際金融的紛擾所在,想要尋求一套絕佳的貨幣制度,建構人間的樂土。譬如陳老師的指導教授,一九九九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孟代爾(Robert Mundell),人稱「歐元之父」。歐元的建立,全靠他在一九七○年代所發表的最適通貨區的思考藍圖。本書的最後三章,可以看出,馬丁也有類似的企圖心。 就像書中前言馬丁所提到的,國際金融是一門將個體經濟與總體經濟完整結合的的學科。個體經濟學一大堆的經濟學的原理原則,總體經濟學流於抽象的部門分析;但在國際金融裡,商品的貿易餘額,經常帳、資本帳的結算與外匯存底的累積,配上利率、匯率的價格變數,交織成一門令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學科。 但是,國際金融的理論,或刊載在專業期刊的文章何其難懂。有人說,經濟學專業期刊的文章,是寫給專家互相取暖用的。陳老師將我們帶出技術的煩瑣層次,讓我們能直擊問題的核心,享受經濟直覺背後的洞察力。本書的作者馬丁?沃夫,也有這樣的功力,將現今國際金融界大師的研究論點跟看法,以行雲流水的文筆,作深入淺出的介紹。讀這一本書,你會覺得在跟世界上絕頂聰明的國際金融學者對話,讓你感受到現今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的震撼。 現今國際金融問題,牽涉到世界上芸芸眾生的福祉,與國家的發展大計,是一個各國國內經濟與全球金融密切結合的時代。例如剛過不久的亞洲金融風暴如何形成?韓國為什麼能夠浴火重生?印尼、泰國為什麼一蹶不振,或是重振緩慢?為什麼馬來西亞總理馬哈地會說:自由市場體系已然失敗,而且還是慘敗?經過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後,人民幣應不應該升值?中國的儲蓄是否應該減少?美國人是否享受離譜的特權?全球失衡應如何調整?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的角色應否修正? 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本書裡,找到答案或者思考的線索。同時,你也會瞭解,個人的財富了不起從千萬到億,比幾千兆的國際金融資本流動,又算得了什麼?像陳老師、陳老師的老師孟代爾,他們所思考的問題,是如何的浩大,如果真的能解決,又是多麼的功德無量。因此,在國際金融的世界裡,鑽研,就是最大的修行。 這就是在閱讀本書的時候,我為什麼一直想到陳昭南老師的原因。這真是一本有趣又有用的尖端國際金融讀物。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中國銀行行長周小川、我們的央行總裁彭淮南都應該要看。對於想要了解國際金融演變,不管你要賺錢,或者要淑世,也都該一讀。就讓我們唸一聲芝麻開門,風簷展書讀。
内容概要
「對於全球金融,身為《金融時報》1987年至1996年的首席經濟學家,並一直擔任首席經濟評論員至今,我就坐在絕佳的觀賞位置上。這是個總體經濟學和個體經濟學完全融合在一起的金融時代。在這個時代裡,國內和全球金融密切結合,而且有很大的可能,爆發大災難。這,就是本書的主題。」 --馬丁·沃夫 《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是國際金融大師馬丁·沃夫繼《新世紀藍圖》之後,又一詳盡剖析全球金融板塊之作。在書中,馬丁沃夫以全球金融市場作為背景底圖,清楚剖析了全球儲蓄過剩和和失衡,對於世界金融所可能造成的風險與恐怖失調。他也把過去幾十年(特別是二戰之後)所發生過的多起金融危機作了分類與剖析,幫助讀者從過去的經驗中理解金融風暴之成因,以及在政策上調整的方法。 在本書中,馬丁沃夫提出,如果有一套制度,能夠幫助國際中多餘的流動資本從高所得國家,平安的轉移至新興市場經濟體,而不爆發大規模金融風暴,這就可以減緩美國國內家庭部門的驚人債務,也能讓新興市場經濟體得到更多投資挹注,進而更活絡世界經濟的發展。馬丁沃夫對此提出全球性建言:首先,所有經常帳剩餘的國家,都應該思考,除了把錢借給美國等高所得國家之外,多餘的資本如何作更有效的運用。與此同時,美國應該致力於減少自身的赤字,因為這有助於穩定國際金融。 最後,新興經濟體應該創造一個穩定且有效率的國內金融體系,以整合到全球金融之中。如果置身全球體系內的各個國家,都能對此進行調整,就可以免除國際金融長期的不均衡,減少風暴發生。
作者简介
馬丁.沃夫(Martin Wolf) 頂尖的經濟與金融作家。自一九九六年起,擔任《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首席經濟學家,一九八七至九六年間擔任經濟總主筆,是當代國際金融界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他的上一本書《新世界藍圖:全球化為什麼有效》(早安財經出版),榮獲經濟學人年度好書大獎。
书籍目录
【推薦序】國際金融專家教我們的事 林建甫前言 我要講一個全球金融的故事一、從無辜受害者的殘破生活談起二、金融的善與惡三、全球化時代裡的金融風暴四、風暴、失衡,是怎麼發生的?五、離譜的特權,失衡的世界六、怎樣讓明天會更好七、一個風暴更少的世界八、接下來該怎麼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名人推薦】 ■這本書有點深,但絕對值得一讀!對於想要了解新金融世界的人而言,馬丁?沃夫解答了許多別人沒解答的疑惑。 ──《出版人周刊》 ■馬丁·沃夫是全球最頂尖的金融作家,每一個關心全球金融、關心全球經濟以及自己未來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美國前財政部長 桑默斯 ■馬丁·沃夫的嚴厲批判,無論是深度、完整性與可讀性,都是別的作品中看不到的。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 Kenneth Rogoff ■一本由當代備受尊敬的財經作家所完成的巨著。 ──《金融時報》 ■這本書,對於全球每一個人而言,都是極大的福祉。 ──英國Guardian ■出版得正是時候! ──Choice ■重視全球商業的圖書館,都需要這本書。 ──Midwest Book Review ■這真是一本有趣又有用的尖端國際金融讀物……中國銀行行長周小川,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都應該要看……想要了解國際金融演變,不管你要賺錢,或者要熟悉世界,都該一讀。 ──台大經濟系教授 林建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