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臨床筆記

出版社:大堯文創出版社  作者:張湖德,單麗娟,王存芬 著  页数:358  

前言

  開啟方便之門,探索中醫學偉大寶藏  《中醫自學百日通》是—本實用中醫手冊類讀物。顧名思義,本書專供自學中醫、初學入門使用。  說到 「自學」、「入門」這些字眼,大家自然會覺得這類書淺顯,也往往認為這類書不夠專業,不夠深入,其實不然。本書主編張湖德教授執教北京中醫藥大學,多年來傾其餘緒,致力於中醫科學普及事業,已是著作等身,獲譽多多,無須序者贅言。單麗娟教授中醫學理論底蘊深厚,並有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療和科學研究的長期經驗積澱,這種集醫、教、研於一身的經歷和經驗使她有機會從多角度、多層面感悟中醫學。王存芬主任醫師是高年資中醫臨床大夫,學驗俱豐,目前教授中醫基礎理論課。其餘參編者也都是中醫醫療和教學骨幹。有這樣一支作者隊伍,確保了《中醫自學百日通》的編寫品質和編寫水準。  近年來,無論從中醫學的發展趨勢,還是從人們對中醫學的需求變化,或是從中醫工作者的責任義務而言,都應當有一本新的、便攜的中醫入門類讀物。  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它以其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降低閾閥,幫助自學中醫者順利跨入中醫之門。  其次,為中醫學院學生提供簡約便捷的參考資料,在學習規定教材的同時,有此一冊在手,可為多門課程的眾多理論觀點和臨床技能找到詮釋和旁解。  其三,為現代醫學工作者、關心中醫學發展、喜歡接受中醫醫療服務和願意運用中醫方法進行自我保健的廣大群眾提供一本現成的諮詢手冊。此外,本書還正確表述了中醫學理論、恰當闡釋了中醫學概念、對比分析了中西醫學差異、辨識和澄清了在宣傳中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至於本書所載內容,允其彙集饒廣、包羅宏富,讀者自可根據興趣和要求,從中取捨,序者不再叨述。惟願《中醫自學百日通》為廣大讀者開啟方便之門,成就有志者登堂入室,努力探索中醫學偉大寶藏。  新疆醫科大學副校長 周銘心教授                

内容概要

  中醫名家臨床筆記–  中醫自學百日通 第二部  第26天–第58天  Lea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asily in Just 100 Days  一百天學會中醫,最實用的中醫學習手冊。  中醫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中醫學的整體觀念,主要是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並且認為人與環境之間有密切的聯繫。  辨證論治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辨證論治分為辨證和論治兩個階段:辨證,就是將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症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證。論治,則是根據辨證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中醫科學醫、教、研的名醫大家  結合臨床醫療和科學研究全面專擅編寫  主编  全球五大中醫藥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張湖德  新疆自治區中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單麗娟  醫科大學副教授暨《金匱要略》研究專家 王存芬  *承傳老祖宗望聞切問的智慧,循序深入,分科漸近  本套書是坊間難得看到內容循序深入,分科漸近的中醫自學手冊,內容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中藥學、方劑學、婦科、兒科、內科等科以及針灸學、推拿學。  *通俗易懂的文字,自學中醫及中醫保健的諮詢手冊  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降低閾閥,幫助自學中醫者順利跨入中醫之門。並為現代醫學工作者、關心中醫學發展、喜歡接受中醫醫療服務和願意運用中醫方法進行自我保健的廣大群眾提供一本現成的諮詢手冊。  *正確表述中醫學理論並恰當闡釋中醫學概念  中醫學在中國產生,經過數千年發展而形成的一門具有獨特理論體系和豐富的養生方法、診療手段的傳統醫學。本書除了正確表述中醫學理論,更對比分析了中西醫學差異、辨識和澄清了在宣傳中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全面闡述中醫眾多理論觀點及臨床技能的詮釋和旁解。  *內容彙集饒廣、包羅宏富,可根據興趣和要求,從中取捨  中醫理論體系發展經歷了先秦秦漢時期、兩晉隋唐時期、宋金元時期、明清時期,以及近代和現代五個階段,每一階段中醫理論體系發展又各有其特點。讀者可以了解不同階段中醫的發展,並深刻體認到近代和現代中醫理論體系發展的特點是,繼承發掘和整理前人理論,同時中醫學已經由近代中西醫匯通,而後走上現代中西醫學結合和多學科研究中醫的道路。  序  開啟方便之門,探索中醫學偉大寶藏  新疆醫科大學副校長 周銘心教授  《中醫自學百日通》是—本實用中醫手冊類讀物。顧名思義,本書專供自學中醫、初學入門使用。  說到 「自學」、「入門」這些字眼,大家自然會覺得這類書淺顯,也往往認為這類書不夠專業,不夠深入,其實不然。本書主編張湖德教授執教北京中醫藥大學,多年來傾其餘緒,致力於中醫科學普及事業,已是著作等身,獲譽多多,無須序者贅言。單麗娟教授中醫學理論底蘊深厚,並有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療和科學研究的長期經驗積澱,這種集醫、教、研於一身的經歷和經驗使她有機會從多角度、多層面感悟中醫學。王存芬主任醫師是高年資中醫臨床大夫,學驗俱豐,目前教授中醫基礎理論課。其餘參編者也都是中醫醫療和教學骨幹。有這樣一支作者隊伍,確保了《中醫自學百日通》的編寫品質和編寫水準。  近年來,無論從中醫學的發展趨勢,還是從人們對中醫學的需求變化,或是從中醫工作者的責任義務而言,都應當有一本新的、便攜的中醫入門類讀物。  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它以其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降低閾閥,幫助自學中醫者順利跨入中醫之門。  其次,為中醫學院學生提供簡約便捷的參考資料,在學習規定教材的同時,有此一冊在手,可為多門課程的眾多理論觀點和臨床技能找到詮釋和旁解。  其三,為現代醫學工作者、關心中醫學發展、喜歡接受中醫醫療服務和願意運用中醫方法進行自我保健的廣大群眾提供一本現成的諮詢手冊。此外,本書還正確表述了中醫學理論、恰當闡釋了中醫學概念、對比分析了中西醫學差異、辨識和澄清了在宣傳中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至於本書所載內容,允其彙集饒廣、包羅宏富,讀者自可根據興趣和要求,從中取捨,序者不再叨述。惟願《中醫自學百日通》為廣大讀者開啟方便之門,成就有志者登堂入室,努力探索中醫學偉大寶藏。  【內容簡介】  中藥基礎知識——道地藥材是優質純真藥材的專用名詞。  道地藥材,又稱地道藥材,在一定地域氣候作用下產生的藥材,是優質純真藥材的專用名詞,它是指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宏豐、炮製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點的藥材。中藥的採收時節和方法對確保藥物的品質有著密切的關聯。因為動植物在其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藥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藥物的療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較大的差異,故藥材的採收必須在適當的時節採集。  方劑學自學入門——方劑產生的歷史悠久,其上限年代已經無可考證。  方劑是在審證求因確定治法以後,選擇合適的藥物,酌定用量,按照組方結構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種用藥組織形式,是臨床辨證論治的主要工具之一。方劑學是研究治法與方劑配伍規律及其臨床運用的一門學科。

作者简介

  張湖德  中醫科學醫、教、研的名醫大家,結合臨床醫療和科學研究全面專擅編寫  主编  全球五大中醫藥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張湖德  單麗娟  新疆自治區中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王存芬  新疆醫科大學副教授暨《金匱要略》研究專家

书籍目录

中藥學入門第二十六日 第一章 中藥基礎知識第一節 中藥的產地與採集第二節 中藥的性能一、四氣二、五味第三節 升降沉浮第四節 歸經第二十七日 第二章 解表藥第一节發散風寒藥1、麻黃2、桂枝3、紫蘇4、生薑5、荊芥6、防風7、羌活8、白芷9、細辛第二十八日 第二節 發散風熱藥1、薄荷2、牛蒡子3、蟬蛻4、桑葉5、菊花6、蔓荊子7、葛根8、柴胡第二十九日 第三章 清熱藥第一節 清熱藥瀉火藥1、石膏2、知母3、蘆根4、天花粉5、梔子6、夏枯草7、決明子第二節 清熱燥濕藥1、黃芩2、黃連3、黃柏4、龍膽草5、苦參第三十日 第三節 清熱解毒藥1、金銀花2、連翹3、蒲公英4、土茯苓5、敗醬草6、射幹7、山豆根8、白花蛇舌草a)清熱涼血藥1、生地黃2、玄參3、牡丹皮4、紫草b)清虛熱藥1、青蒿2、地骨皮第三十一日 第四章 瀉下藥1、大黃2、芒硝第五章 祛風濕藥第一节祛風寒濕藥1、獨活2、威靈仙3、烏蛇4、木瓜第二節 祛風濕熱藥1、秦艽2、防已3、桑枝第三十二日 第三節 祛風濕強筋骨藥1、五加皮2、狗脊a)化濕藥1、藿香2、佩蘭3、蒼術4、厚樸5、砂仁第三十三日 第七章 利水滲濕藥a)利水消腫藥1、茯苓2、薏苡仁3、豬苓4、澤瀉第二節 利尿通淋藥1、車前子2、滑石3、瞿麥4、海金砂5、萆薢第三節 利濕退黃藥1、茵陳2、金錢草第三十四日 第八章 溫裏藥1、附子2、吳茱萸3、高良薑第九章 理氣藥1、陳皮2、枳實3、木香4、川楝子第三十五日 第十章 消食藥1、山楂2、神曲3、麥芽4、雞內金5、檳榔第十一章 止血藥第一節 涼血止血藥1、小薊2、大薊3、地榆4、白茅根第二節 化瘀止血藥2、三七3、茜草4、蒲黃第三十六日 第三節 收斂止血藥1、白及2、仙鶴草第四節 溫經止血藥艾葉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藥 第一節 活血止痛藥1、川芎2、延胡索3、郁金4、乳香5、五靈脂第三十七日 第二節 活血調經藥1、丹參2、紅花3、桃仁4、益母草5、牛膝6、土鼈蟲7、血竭8、莪術9、斑蝥第三十八日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藥第一節 溫化寒痰藥1、半夏2、天南星3、白芥子4、白前第一节清化熱痰藥1、貝母2、瓜蔞3、竹茹4、前胡5、桔梗第二節 止咳平喘藥1、苦杏仁2、萊菔子3、百部4、款冬花5、枇杷葉6、葶藶子第三十九日 第十四章 安神藥第一節 重鎮安神藥1、朱砂2、龍骨第二節 養心安神藥1、酸棗仁2、柏子仁3、遠志第十五章 平肝熄風藥第一節 平抑肝陽藥1、代赫石2、白蒺藜第四十日 第一節 息風止痙藥1、鉤藤2、天麻3、地龍4、全蠍5、蜈蚣6、僵蠶第十六章 開竅藥1、麝香2、冰片3、石菖蒲第四十一日 第十七章 補虛藥a)補氣藥1、人參2、西洋參3、黨參4、太子參5、黃芪6、白術7、山藥8、甘草第四十二日 第二節 補陽藥1、鹿茸2、杜仲3、續斷4、肉蓯蓉5、益智仁6、菟絲子7、蛤蚧8、冬蟲夏草第三節 補血藥1、當歸2、白芍3、阿膠4、何首烏第四節 補陰藥1、沙參2、黃精3、石斛4、枸杞子5、墨旱蓮6、女貞子7、龜板8、鱉甲第四十三日 第十八章 收澀藥1、五味子2、烏梅3、山茱萸4、桑螵蛸5、海螵蛸6、蓮子7、芡實方劑學自學入門第四十四日 序言上篇  總論 第一章 方劑與治法的關係第二章 方劑的分類第三章 方劑的配伍第一節 方劑配伍的基本理論1、君臣佐使理論2、六氣淫勝理論3、五臟苦欲補瀉理論第二節 方劑配伍的變化形式a)藥味增減變化b)藥量增減變化c)劑型更換變化第四十五日 第四章 劑型1、湯劑2、散劑3、丸劑第五章 方劑的服法下篇 各論第一章汗法之劑1、桂枝湯2、小青龍湯3、銀翹散4、敗毒散第四十六日 第二章 和法之劑1、小柴胡湯2、消遙散3、痛瀉要方4、防風通聖散第三章 下法之劑大承氣湯第四十七日 第四章 消法之劑1、二陳湯2、半夏白術天麻湯3、越鞠丸4、半夏厚朴湯5、蘇子降氣湯 6、血府逐瘀湯7、補陽還五湯第四十八日8、生化湯9、消風散10、藿香正氣散11、八正散12、三仁湯 13、真武湯14、保和丸第四十九日 第五章 吐法之劑第六章  清法之劑 龍膽瀉肝湯第七章 溫裏之劑理中丸第五十日 第八章 補法之劑1、參苓白術散2、補中益氣湯3、玉屏風散4、歸脾湯5、六味地黃湯6、四神丸7、酸棗仁湯婦科自學入門第五十一天一、月經病(一)月經先期(二)月經後期(三)月經先後無定期第五十二天(四)經期延長(五)經間期出血二、崩漏第五十三天三、閉經四、痛經五、經行發熱第五十四天六、絕經前後諸證七、帶下病八、妊娠病(一)惡阻第五十五天(二)妊娠腹痛(三)異位妊娠(四)胎漏、胎動不安第五十六天(五)子癇九、產後病(一)產後發熱(二)產後身痛第五十七天(三)惡露不絕(四)缺乳十、婦科雜病(一) 不孕症第五十八天(二)  癥瘕(三) 婦人腹痛

章节摘录

  第三篇 中藥學入門  第二十六日  第十三章 中藥基礎知識  第一節 中藥的產地與採集  道地藥材,又稱地道藥材,在一定地域氣候作用下產生的藥材。是優質純真藥材的專用名詞,它是指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宏豐、炮製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點的藥材。  中藥的採收時節和方法對確保藥物的品質有著密切的關聯。因為動植物在其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藥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藥物的療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較大的差異,故藥材的採收必須在適當的時節採集。即:  全草:大多數在植物枝葉茂盛、花朵初開時採集,從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  葉類:通常在花蕾將放或正盛開的時候,此時葉片茂盛、性味完壯、藥力雄厚。  花、花粉:花類藥材,一般採收未開放的花蕾或剛開放的花朵,以免香味散失、花瓣散落而影響品質。  果實、種子:果實類藥物:青皮、枳實、覆盆子、烏梅等,未成熟時採收;種子:完全成熟後採集。  根、根莖:一般以秋末或春初即二月、八月採收為佳,「春寧宜早,秋寧宜晚」(《本草綱目》)。  樹皮、根皮:通常在春、夏時節植物生產旺盛,植物體內漿液充沛時採集動物昆蟲類藥材,為保證藥效也必須根據生長活動季節採集,礦物藥材全年皆可採收,不拘時間,擇優采選即可。  第二節 中藥的性能  (一)四氣  1、定義: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又稱四性。它反映了藥物對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的作用傾向。  2、屬性:四氣的屬性:寒涼屬陰,溫熱屬陽。  3、來源:以效定性。  4、作用:寒涼藥分別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滋陰除蒸、瀉熱通便、清熱利尿、清化熱痰、清心開竅、涼肝熄風等作用;而溫熱藥則分別具有溫裏散寒、暖肝散結、補火助陽、溫陽利水、溫經通絡、回陽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  1、定義:五味,是指藥物有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的味道,有些還具有淡味或澀味,因而實際上不止五種。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種滋味,所以仍然稱為五味。  2、屬性:《內經》云:「辛甘淡屬陽,酸苦鹹屬陰。」  《洪範》謂:「酸味屬木、苦味屬火、甘味屬土、辛味屬金、鹹味屬水。」  3、作用:《素問?臟氣法時論》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這是對五味作用的最早概括。  散——發散  辛:  行——行氣行血  補——補益  甘:  和——和中、調和  緩——緩急止痛  酸:收澀、收斂、固澀的作用  泄——清瀉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  苦:  燥——燥濕  堅——堅陰(瀉火存陰)  下——瀉下通便  鹹:  軟——軟堅  滲——發汗  淡:  泄——利小便  第三節 升降浮沉  1、定義:升降浮沉是藥物對人體作用的不同趨向性。升,即上升提舉,趨向於上;降,即下達降逆,趨向於下;浮,即向外發散,趨向於外;沉,向內收斂,趨向於內。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藥物對機體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內四種不同作用趨向。  2、屬性:按陰陽屬性區分,則升浮屬陽,沉降屬陰。  3、影響藥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1)內因:  a.氣五味:凡味屬辛、甘,氣屬溫、熱的藥物,大都是升浮藥;凡味屬苦、酸、鹹,性屬寒、涼的藥物,大都是沉降藥。  b.物的升降浮沉與從藥物的質地輕重有關:一般來講,花、葉、皮、枝等質輕的藥物大多為升浮藥,而種子、果實、礦物、貝殼及質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藥。某些藥也有特殊性,有「諸花皆升,旋覆獨降;諸子皆降,蒼耳獨升」之說。  (2)外因:  a.炮製:如有些藥物酒制則升,薑炒散,醋炒收斂,鹽炒下行。  b.配伍:有些藥物藥性上行,當隨大隊沉降藥物時,不升反降或先升後降。如濟川煎和升麻葛根湯中的升麻。  第四節 歸經  1、定義:歸經是指藥物對於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即某藥對某些臟腑經絡有特殊的親和作用。  2、依據:  (1)五味入五臟:味辛、色白入肺;味苦、色赤入心、小腸經等。  (2)五色入五臟:黃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腎、紅色入心、青色入肝。  (3)取類比象:連翹象心而入心經清心降火。  (4)以效定歸經:佩蘭芳香醒脾胃入脾胃經。  3、作用  (1)掌握歸經便於臨床辨證用藥。  (2)掌握歸經理論還有助於區別功效相似的藥物。  (3)運用歸經理論指導臨床用藥,還要依據臟腑經絡相關學說,注意臟腑病變相互影響,恰當選擇用藥。  第五節 毒性  1、毒性的概念  古代毒性的概念:古代藥物毒性的含義較廣,既認為毒藥是藥物的總稱,毒性是藥物的偏性,又認為毒性是藥物副作用大小的標誌。  中藥的副作用有別於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劑量時出現與治療需要無關的不適反應,一般比較輕微,對機體危害不大,停藥後可自行消失。過敏反應也屬於不良反應範圍。此外,中藥副作用還有一定的相對性。  2、中藥毒性分級:普遍採用大毒、有毒、小毒三類分類方法,是目前通行的分類方法。  3、對中藥的毒性認識:正確對待中藥的毒性,是安全用藥的保證,這裏包含如何總體評估中藥店毒性,如何正確看待文獻記載及如何正確看待臨床報告。  4、中藥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劑量過大,二是誤服偽品,三是炮製不當,四是製劑服法不當,五是配伍不當,此外,還有藥不對證、自行服藥、乳母用藥及個體差異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  第二十七日  第十四章 解表藥  一、定義:凡以發散表邪,治療表證為主的藥,稱解表藥,又叫發表藥。  二、藥性特點:本類藥物大多辛散輕揚,主入肺、膀胱經。  三、功效:  (1)「其在皮者,汗而發之。」  (2)部分解表藥兼能利水消腫、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瘡等。  四、分類及其適應症:  發散風寒藥(辛溫解表藥)——外感風寒初起。  發散風熱藥(辛涼解表藥)——外感風熱、溫邪上受於上焦衛分。  第一節 發散風寒藥  1、麻黃  性狀呈細長園柱形,少分枝,表面淡綠色或黃綠色,有縱棱線紋,內髓部紅棕色——朱芯麻黃。氣微香、味微苦澀。麻黃作為一種傳統中藥材,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應用歷史。漢朝《神農本草經》中就已提到並將其列為中品。  麻黃莖枝、根均可入藥。性味辛、苦、溫、入肺、膀胱經,主要有發汗、平喘、利水、除風作用,可治風寒感冒、發熱惡寒、無汗、百日咳、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大葉性肺炎、麻疹初期透發不暢通、風疹身癢及風水浮腫、小便不利等疾病;麻黃根甘、澀、平、歸心,肺經,可治療自汗、盜汗。麻黃的藥用種類主要是草麻黃、木賊麻黃、中麻黃。從麻黃提煉出的麻黃鹼、偽麻黃鹼、甲基麻黃鹼、甲基偽麻黃鹼、去甲基麻黃鹼、去甲基偽麻黃鹼、麻黃鹼錠等開始應用於醫藥方面。現代醫藥已證明:麻黃鹼有平喘、升高血壓、收縮血管等作用。偽麻黃鹼有升壓利尿作用,與麻黃鹼相似,對橫紋肌有興奮作用。麻黃鹼錠能降低血壓,增加離體豚鼠子宮的收縮及離體兔腸的蠕動。麻黃揮發油在體外試驗時對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同時對高燒的動物有降溫作用。  用量:2~9g。發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生用、蜜炙或搗絨用。  本品發汗宣肺力強,忌過汗、誤汗。  2、桂枝  本品為樟科植物肉桂的乾燥嫩枝。春、夏二季採收,除去葉,曬乾,或切片曬乾。主產於廣西、廣東、雲南等地。性狀呈長圓柱形,多分枝,表面棕色至紅棕色,有縱棱線、細皺紋及小疙瘩狀的葉痕、枝痕、芽痕,皮孔點狀或點狀橢圓形。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皮部紅棕色,木部黃白色至淺黃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異香氣,味甜、微辛,皮部味較濃。  桂枝性味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主要功能與主治有: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用於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進入夏季,肉桂便成了滷料中的「香餑餑。」但同時,在購買肉桂時發現,周圍的一些朋友、甚至是商販都將肉桂與桂枝混為一談。難道肉桂就是桂枝嗎?其實不然。肉桂和桂枝雖同屬於肉桂樹的產物,但在中藥裏,由於各自的藥用部位不同,其性味功能主治與臨床應用也不盡相同,故不能混為一談。所謂肉桂,是指將其樹皮去除最外層栓皮後的樹幹皮,中醫將其形象稱為「肉桂。」而桂枝入藥,則僅取其帶木質心的嫩枝。中醫認為,二者雖均味辛、甘,均能助陽散寒、溫經通脈、止痛,均可治脘腹冷痛、風寒濕痹、陽虛水腫以及經寒血滯引起的痛經、經閉、月經不調等證。但肉桂性熱,歸心、肝、腎、脾經,力強而功專走裏,宜用於治陽衰與裏寒重症,補命門火、治寒疝腹痛等症。而桂枝則性溫,歸心、肺、膀胱經,力緩而既走表又走裏,治陽衰與裏寒輕症宜用,又能發汗解表,治風寒感冒有汗或無汗。  用量:3~9g。  本品辛溫助熱,易傷陰動血,凡溫熱病及陰虛陽盛、血熱妄行、孕婦等慎用。  3、紫蘇  紫蘇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乾燥地上部分。又名赤蘇、紅蘇、香蘇。全草名全蘇,我國南北均產。紫蘇的果實,葉片和莖乾燥後分別稱蘇子、蘇葉、和蘇梗,均作藥用。  性味為辛,溫。歸肺、脾經。有解肺表,化脾濕的功能,應用於風寒感冒;脾胃氣滯,胸悶嘔吐。本品味辛能行,能行氣以寬中除脹,和胃止嘔,兼有理氣安胎之功;紫蘇還能解魚蟹毒。蘇子具潤肺、下氣、消痰的功能;蘇葉和蘇梗藥效同全蘇,但蘇梗還有安胎的作用。紫蘇既可入藥,生品亦是餐桌上的調味品。  用量:3~9g。  4、生薑  為雙子葉植物藥薑科植物薑的鮮根莖。中國著名的生薑品種有廣州的疏輪大肉薑、密輪細肉薑、湖北的棗陽生薑、貴州遵義的白薑、雲南玉溪的黃薑、陝西漢中的黃薑、四川的犍為薑和東北的丹東薑。  其性味辛、溫。入肺、胃經。有發表,散寒,止嘔,開痰的作用。用於治感冒風寒,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解半夏、天南星及魚蟹、鳥獸肉毒。除此以外,還可作香料和藥材。薑有健胃、除濕、祛寒的作用,在醫藥上是良好的發汁劑和解毒劑。煨薑,辛苦,大熱,有溫胃散寒的作用。  用量:3~9g。  陰虛內熱者忌服。  5、荊芥  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到頂、穗綠時採割,除去雜質,曬乾。體輕,質脆,斷面類白色。小堅果棕黑色。  性味辛、微溫,歸肺、肝兩經。能夠解表散風,用於風寒感冒出現的頭痛、肢體痠痛,偏於風熱者,每與銀花、連翹、柴胡等藥配伍;宣透在表的邪氣治療麻疹不透、瘡癤初起及各種皮膚類疾病。炒炭後其性味由辛溫變為苦澀平和,長於理血止血,可用於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種出血證。發表透疹消瘡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荊芥穗更長於祛風。  用量:4.5~9g,不宜久煎。  6、防風  防風為傘形科植物防風的乾燥根,別名關防風、東防風,以根入藥。此外,防風葉、防風花也可供藥用。主產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內蒙古等省區。東北產的防風為地道藥材,素有「關防風」之稱。性狀根圓柱形或長圓錐形,表面灰棕色,有縱槽,並有橫向皮孔及點狀根痕。根頭部密集環節,上有棕竭色毛狀殘存葉基。體輕質鬆,斷面不平坦,皮部深棕色,有裂隙、木部淺黃色。氣特異,味微甘。含揮發油及甘露醇。  性味辛、甘,微溫。質潤。歸膀胱、肝、脾經。功效為解表祛風,勝濕,止痙。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感冒頭痛;風濕停留阻滯關節出現的痹痛、四肢拘攣;風邪外襲皮表的風濕瘙癢等病候。荊芥同防風均味辛性微溫,溫而不燥,長於發表散風,對於外感表證,無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兩者均可使用。同時,兩者也都可用於風疹瘙癢。但荊芥質輕透散,發汗之力較防風為強,又能透疹、消瘡、止血。防風質鬆而潤,祛風之力較強,為「風藥之潤劑」、「治風之通用藥」,又能勝濕、止痛、止痙。  用量:3~9g。  7、羌活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羌活或寬葉羌活的乾燥根莖及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土及鬚根,曬乾或烘乾。羌活為多年生草本,野生於海拔1700~4500米的林緣及灌叢中,分佈於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等省;表面棕褐色,節間有稀、密之分,體輕,質脆。斷面不平整,多裂隙,皮部黃棕色,油潤,木部黃白色,射線明顯。氣香,味微苦而辛。品質以根莖粗壯、全體環節緊密、形似蠶狀、氣清香純正者為佳。  性味辛、苦,溫。質燥,歸膀胱、腎經。本品辛溫發散,氣味雄烈,善於升散發表有較強的解表散寒,祛風勝濕,止痛之功。用於風寒襲於足太陽經的感冒頭痛(腦後痛);風寒濕侵襲全身出現的關節痹痛、肩背痠痛。尤以上半身風寒濕痹、肩背肢節疼痛者為多用。  用量:3~9g。  8、白芷  本品為傘型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乾燥根。夏、秋間葉黃時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或低溫乾燥。性狀本品呈長圓錐形,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根頭部鈍四棱形或近圓形,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樣的橫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縱行。頂端有凹陷的莖痕。質堅實,斷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棕色,近方形或近圓形,皮部散有多數棕色油點。氣芳香,味辛、微苦。主產於浙江、湖北、遼寧等地。  性味辛,溫。歸胃、大腸、肺經。主要功用為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用於外感風寒出現的頭痛(前額)、鼻塞。本品芳香通達可以祛風止痛。用於瘡瘍腫痛者,未潰能消散,已潰能排膿。還可以運用於寒濕帶下和寒凝氣滯血瘀引起的痛經。  用量:3~9g。  9、細辛  為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漢城細辛或華細辛的乾燥全草。捲縮成團,多為鬚根或根莖,有的殘留有葉、花或果、夏季果熟期或初秋採挖,除去泥沙,陰乾生用。遼細辛根細、色灰黃、葉色綠,味辛辣麻舌以根莖為重,是東北的地道藥材之一。含揮發油,揮發油的主要成分是甲基丁香油酚。  性味辛,溫。有小毒。歸肺、腎、心經。功效為溫經散寒、並通諸竅。治療風寒感冒的既入肺經散在表之風寒,又入腎經而除在裏之寒邪;外能發散風寒,內能溫肺化飲;治療風冷牙痛煎湯含漱;治療風濕頭痛和關節痹痛;為治鼻淵之良藥,宜與白芷、蒼耳子、辛夷等散風寒、通鼻竅藥配伍;外能發散風寒,內能溫肺化飲治療肺寒咳喘。  用量:煎服,1~3g;散劑每次服0.5~1g。  陰虛陽亢頭痛,肺燥傷陰乾咳者忌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第二十八日  第二節 發散風熱藥  1、薄荷  薄荷亦稱蘇薄荷、魚香草,唇形科薄荷屬,可作藥用亦可作食用。薄荷是散風解熱藥,它所含的薄荷油,是藥用的有效成分。  薄荷在中醫藥中用途甚廣,以莖、葉入藥,性寒,味辛,歸肺、肝經。具有解表、散風熱的功能。主治外感發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用莖、葉煎湯熏洗,可治各種皮膚濕疹、漆疹。炎熱夏日,薄荷藥膳如:薄荷豆腐荷葉湯、薄荷雞絲湯等可謂防暑降溫佳品。此外,本品芳香辟穢,兼能化濕和中。  用量:3~6g;宜後下。薄荷葉長於發汗解表,薄荷梗偏於行氣和中。  本品芳香辛散,發汗耗氣,故體虛多汗者不宜使用。  2、牛蒡子  為菊科植物牛蒡的乾燥成熟果實。生用或炒用,用時搗碎。本品富油性。無臭,味苦後微辛而稍麻舌。  性味辛、苦,寒。歸肺、胃經。功效疏散風熱,透疹利咽,解毒散腫。用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本品辛散苦泄,寒能清熱,故有疏散風熱,宣肺利咽之效。用於麻疹不透。本品清泄透散,能疏散風熱,透泄熱毒而促使疹子透發.用於癰腫瘡毒,痄腮喉痹。本品辛苦性寒,於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風熱,內泄其毒,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咽之效,且性偏滑利,兼可通利二便,故可用治風熱外襲,火毒內結,痛腫瘡毒。本品配瓜蔞,連翹,天花粉、青皮等同用,又可用治肝鬱化火,胃熱壅絡之乳癰證。本品配玄參、黃芩、黃連、板蘭根等同用,還可用治瘟毒發頤、痄腮喉痹等熱毒之證。  用量: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腸之性略減。  本品性寒,滑腸通便,氣虛便溏者慎用。  3、蟬蛻  本品為蟬科昆蟲黑蚱的若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夏、秋二季收集,除去泥沙,曬乾。性狀:略呈橢圓形而彎曲,表面黃棕色,半透明,有光澤。胸部背面呈十字形裂開,裂口向內捲曲,脊背兩旁具小翅2對;腹面有足3對,被黃棕色細毛。腹部鈍圓,共9節。體輕,中空,易碎。無臭,味淡。  性味苦,寒。歸肺、肝經。主要功能為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翳,解痙。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本品入肝經,善疏散肝經風熱而有明目退翳之功;治療急慢驚風,破傷風證。此外,本品還常用以治療小兒夜啼不安。  用量:3~10g,或單味研末沖服。一般病證用量:宜小;止痙則需大量。  孕婦當慎用。  4、桑葉  為桑科植物桑的乾燥葉。需在霜降後收集。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甘、苦,寒。質潤。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涼肝潤肺的功能。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肺熱、燥熱咳嗽。若肝熱引起的頭昏、頭痛,本品亦可與菊花、石決明、夏枯草等清肝藥同用。此外,本品尚能涼血止血。外用煎水洗眼。桑葉蜜制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葉。  用量:5~9g。  5、菊花  為菊科植物菊的乾燥頭狀花序。生用。可把藥菊分成4大類,即白花菊、滁菊花、貢菊花和杭菊花四類。在每一類裏則根據原產地取名。在白菊花類裏,以產於安徽亳縣的亳菊品質最佳,其次如河南武陟的懷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河北安國的祁菊,浙江德清的德菊等。以亳菊和滁菊品質最優。  本品性味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功效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肝陽上亢。肝經熱盛、熱極動風者。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熱,入肝經,既能疏散肝經風熱,又能清泄肝熱以明目。黃菊和野菊花還可治療瘡癰腫毒。  用量: 5~9g。疏散風熱宜用黃菊花,平肝、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6、蔓荊子  本品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乾燥帶宿萼的成熟果實。生用或炒用。氣特異而芳香,味淡、微辛。品質以乾燥、粒大飽滿、氣芳香、無雜質黴變者為佳。  性味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本品辛能散風,微寒清熱,輕浮上行,解表之力較弱,偏於清利頭目、疏散頭面之邪。用於風熱感冒,頭昏頭痛。還治療中氣不足,清陽不升,耳鳴耳聾。此外,取本品祛風止痛之功,也可用治風濕痹痛。  用量:6~12g。  7、葛根  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乾燥根。生用,或煨用。野葛多趁鮮切成厚片或小塊;乾燥;甘葛藤習稱「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黃熏後,稍乾,截段或再縱切兩半,乾燥。生用,或煨用。體重,質硬,富粉性。  性味甘、辛,涼。質潤。歸脾、胃經。有發表解肌、升陽透疹、清熱生津的功效。用於表證發熱,項背強痛。本品甘辛性涼,輕揚升散,具有發汗解表,解肌退熱之功。外感表證發熱,無論風寒與風熱,均可選用。甘涼,於清熱之中,又能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其升提之功對於熱泄、熱痢甚佳。  用量:9~15g。解肌退熱、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陽止瀉宜煨用。  8、柴胡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葉及泥沙,乾燥。性狀,北柴胡 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直徑。根頭膨大,表面黑褐色或淺棕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及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氣微香,味微苦。南柴胡 根較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緊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性味苦,微寒。歸肝、膽經。功能有疏散退熱,舒肝,升陽。用於表證發熱、寒熱往來及少陽證;本品辛行苦泄,性善條達肝氣,疏肝解鬱,治療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升陽舉陷治療氣虛下陷,臟器脫垂。此外,本品還可退熱截瘧,又為治療瘧疾寒熱的常用藥。南柴胡偏於疏理肝氣,北柴胡重於清熱。  用量:3~9g。解表退熱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鬱宜醋炙,升陽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輕。  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陰」之說,陰虛陽亢,肝風內動,陰虛火旺及氣機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第二十九日  第十五章 清熱藥  一、定義:凡以清解裏熱、治療裏熱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清熱藥。  二、藥性特點:本類藥物藥性寒涼,沉降入裏。  三、功效:即內經所謂「熱者寒之」,《神農本草經》所謂「療熱以寒藥。」  四、分類及其適應證:根據清熱藥的功效及其主治證的差異,可將其分為五類:  清熱瀉火藥――氣分實熱證。  清熱燥濕藥――濕熱證。  清熱涼血藥――血分實熱證。  清熱解毒藥――熱毒證。  清虛熱藥―― 虛熱證。  第一節 清熱瀉火藥  1、石膏  本品為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主要含水硫酸鈣(CaSO4.2H2O)。全年均可採挖。採挖後,除去泥沙及雜石。本品為纖維狀的集合體,呈長塊狀、板塊狀或不規則塊狀。白色、灰白色或淡黃色,有的半透明。體重,質軟,縱斷面具絹絲樣光澤。無臭,味淡。  性味甘、辛,大寒。歸肺、胃經。生用:清宣降潤肺胃(氣分);煅用:涼澀清熱燥濕臨床中多取生石膏以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用於溫熱病氣分實熱證的高熱煩渴,是清瀉肺胃氣分實熱之要藥;清散肺熱治療喘咳證;清瀉胃火治療牙痛、頭痛、消渴證。煆石膏可以治療潰瘍不斂、濕疹瘙癢、水火燙傷、外傷出血。有斂瘡生肌、收濕、止血等作用。  煎湯:15~60g(大劑量150-240g)、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煆研細末,撒或調敷。  虛寒證禁服,脾胃虛弱及血虛、陰虛發熱者慎服。  2、知母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乾燥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土,曬乾,習稱「毛知母」;除去外皮,曬乾稱「知母肉」; 或鹽水炙用。生於山地、乾燥丘陵或草原地帶。主產河北。本品呈長條狀,微彎曲,略扁,偶有分枝,一端有淺黃色的莖葉殘痕。質硬,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氣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帶粘性。  性味,苦、甘,寒。質潤 歸肺、胃、腎經。功效,清熱瀉火(肺腎),生津潤燥。用於熱病煩渴。本品味苦甘而性寒質潤,苦寒能清熱瀉火除煩,甘寒質潤能生津潤燥止渴;本品主入肺經而長於瀉肺熱、潤肺燥,用治肺熱燥咳,常配貝母用治療肺熱燥咳;兼入腎經而能滋腎陰、瀉腎火、退骨蒸。與黃柏相須為用。治療內熱津傷所致的消渴、便秘。  用量:6~12g。  3、蘆根  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新鮮或乾燥根莖。鮮用,或切後曬乾用。體輕,質堅硬,不易折斷氣微,味微苦而澀。  本品性寒,味甘。歸肺、胃經。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之功。用於熱病煩渴,本品性味甘寒,既能清透肺胃氣分實熱,又能生津止渴除煩。清胃熱而止嘔逆。清肺化痰治療肺熱咳嗽、肺癰吐膿。清熱利尿而治熱淋澀痛。蘆根為蘆葦的根莖,葦莖為蘆葦的嫩莖。二者出自同一種植物,功效相近。但蘆根長於生津止渴,葦莖長於清透肺熱,略有側重。藥市中多無葦莖供應,可以蘆根代之。  用量:乾品15~30g;鮮品加倍,或搗汁用。  脾胃虛寒者忌服。  4、天花粉  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栝樓的乾燥根。秋、冬二季採挖,洗淨,除去外皮,切段或縱剖成瓣,乾燥。此外,雙邊栝樓的品質雖然稍差,但產量較大,也是主要來源之一。品質以身乾、塊大、筋少、色白、粉足、質堅、細膩者為佳。  性味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功效為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用於熱病煩渴。本品甘寒,既能清肺胃二經實熱,又能生津止渴;治療肺熱燥咳。本品既能瀉火以清肺熱,又能生津以潤肺燥治療內熱消渴;本品既能清熱瀉火而解毒,又能消腫排膿以療瘡,未成膿者可使消散,膿已成者可潰瘡排膿。  用量:10~15g。  反烏頭。  5、梔子  本品為茜草科植物梔子的乾燥成熟果實。生用、炒焦或炒炭用。霜降後採摘紅黃色成熟果實,分佈南方各省,主產湖南、江西、四川等省。此外,江蘇、浙江、安徽、廣西、雲南、貴州、河南等省也產。梔子商品呈卵圓形或橢圓形,表面紅黃色或棕紅色,具6條翅狀縱棱,棱間有1條明顯的縱脈紋,並有分枝。浙江省加工生產的梔子形圓、個小、色紅,素有「小紅梔」或「紅梔子」之稱,調供全國及出口。品質以色紅、圓形、飽滿者為佳。  梔子為常用中藥。性味,苦,寒。歸心、肝、肺、三焦經。功效,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用於熱病心煩、黃膽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調醋外敷治扭挫傷痛。焦梔子入血分以涼血止血,用於血熱吐衄、尿血崩漏。梔子瀉熱是使三焦熱邪隨小便屈曲下行而解。  用量:6~12g。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