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手記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藝術家出版社  作者:王受之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巴黎手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过分主观与片面的想法,但作为随笔无可厚非。
      
      受之老师在艺术与文学领域的侃侃而谈甚至好不容易扯出了萨冈,真的很难再承认这是本艺术史本科生巴黎导览手册了。但毫无引用注释的引文、不统一的西文字距排版、错误的法语拼写、奇怪的目录排序,让我觉得自己像是做校对的,实在有悖教育者应具有的严谨、艺术家对文化艺术的求真态度,以及设计师对书籍的尊重。
      
      这本书我2010年买的,没去法国之前根本看得云里雾里,实在读不下去,今天拿出来看完。
      
      一句话,你要了解一个地方,你一定要自己去走一走那里的路,看一看那里的灯。否则绝对不要迷信任何一则游记而臆想某个城市的面貌。巴黎,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记得日本人的巴黎综合症么。
  •     书的内容很丰富,从中可以学到很多,有作者的独特视角,把中国和法国巴黎进行比较,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了巴黎也了解了自己的国家。
  •     出身建筑的王受之,将建筑与巴黎的文化相融合,使得这本书讲建筑没那么枯燥,讲文化没那么矫情。该有的点都提到了,很全面的以巴黎塞纳河为线索的一本建筑文化书。以前印象中的巴黎就是和购物,名牌联系在一起,看过此书更向往巴黎,因为他给了我太多为什么人人都爱巴黎的理由。巴黎就是巴黎,形象甚至高于法国。
  •     凭着一股渴望去法国去巴黎的冲动,凭着想要写出好游记的冲动,一口气买了十来本与法国或与旅行有关的书。
      
      王受之老师的《巴黎手记》是某次在逛艺术书店时偶然看到的,淡雅的封面装帧与书中文字结合绘画与摄影的写作手法与我未来对于自己那本游记的憧憬竟然不谋而合,当即拍板立刻决定买下。
      
      待花了一个多礼拜细细翻阅完整本书之后,发觉的确是本好书。过去我曾固执地认为界定某本书的好坏是建立在这本书的写作手法是否符合你的口味,而那时的我眼界也只是肤浅地停留在小资美文那些做作的文学散文上,以为只要无病呻吟地讲上几句人生、生命的论调就是有深度的,因此知识面与思维模式整个地僵化在了固有层面上,并没有不断地朝广度或深度拓展。而现在,在我的阅读目录不断往下延伸的同时,我对于好书的理解也有了不同,现在的我更倾向于觉得一本书只要能带给你快乐或是新鲜的知识与信息(你认为是有需要的)或是能给你带来思考与启发的书就是好书。因此,在我这个前提的假设下,每个人心中的好书单都是不一样的,当然一些世界级的好书确实有它作为经典好书的必要性原因,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好书!
      
      说回王老师的这本《巴黎手记》,它不仅带给我了很多非常实用的信息也启发了我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
      
      先从文字说起:
      
      本书的结构是将巴黎的一些景点分为了三十几个章节,分开进行论述。
      
      头和尾大多是作者对于法国文化的描述与见解,朴实中透露出幽默,可读性特别高。王老师在谈到法国人的傲慢与粗鲁时,并不是一味地持批判性的意见,而且从历史文化科学的角度解析法国人何以成为法国人的原因,他们的确有值得他们骄傲的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与科学的里程碑。 “法国人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就是生为法国人!他们怜悯其他的人没有生在法国。” 是王老师对其的精辟总结。我也非常喜欢王老师对于中西方文化做的一些比较,让读者更为透彻地领悟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例如本书最后一章对法国地铁的论述中,把各国人坐地铁的情况作的比较:香港人坐地铁不是在看八卦新闻就是在研读马经,东京人坐地铁不是在听MP3学英语就是在看漫画,北京人则大眼瞪小眼,什么都不看,而巴黎人则大多捧着一本大部头的小说或诗集在读。真的是从一个小视点看出了各地的文化的本质性区别。
      
      大概因为王老师是位教设计与建筑的教授,景点的介绍基本是围绕着对于建筑的论述展开的。例如看过卢浮宫介绍的读者大都会发现一般游记的作者通常都大同小异地把笔墨重点放在卢浮宫收藏的绘画上,而王先生却别出心裁地介绍起了卢浮宫门前美籍华裔设计师贝律铭设计建造的玻璃金字塔与其庞大的地下工程,不禁让我有种别有洞天的感觉,也让一向对建筑没啥兴趣的我突然也产生了对于建筑的莫大兴趣。书中对于建筑的介绍不仅停留在对每个景点的建筑描绘,也系统地向我们介绍了法国建筑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例如书中大篇幅的介绍了密特朗总统的九大国家项目,不仅总结性的概括出了六大特点,也辩证唯物主义地阐述了王老师自己对于密特朗“所作所为”的一些想法,颇值得细细嚼味。
      
      再谈谈绘画:
      
      书中如照片又如版画般的速写给人印象深刻,画风是属于比较严谨认真的,虽说我个人更偏爱随性活泼的画风,但不可否认的是王老师的速写确实花了很多功夫,直观的呈现出了巴黎万象,很有欣赏与借鉴价值。
      
      最后谈谈摄影与照片:
      
      有可能是书的内容过于丰富了(又有文字,又有绘画,又有照片,而一般配有照片的散文型游记文字都比较少,但是王老师的文字可是非常实成的),照片在整本书的角色最终也只能沦为陪衬,大幅照片数量非常少,小照片唱主角,因此,对于读者而言,想要在这本书中完全还原整个巴黎的视觉景象看来是不可能了。不过,王老师的摄影技术貌似也不是特别好,因此,做出此种安排应该也就不足为奇了。
      
      洋洋洒洒地写了那么大一篇之后,还是再来谈谈此书的一些不足:首先,作者有可能早先加入了美国国籍,因此在开篇论述法国人的几章内,作者经常以美国人自居,其实提到一两次本倒也无可厚非,只是作者不断地再重复强调法国人如何厌恶“他们美国人”,次数一多之后,实在让人有点受不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本来改换国籍就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尤其是书中如此宣扬,难免觉得有点过头。其次,在一些景点的选择方面,有些作者花了大篇幅进行论述,但论述到最后的结果是作者本身对这些地方或建筑并不赞赏,这就让看书的我们不禁生发出疑问:到底要不要去参观呢?到底值不值得去参观呢?在我看来应该是作者认为好的地方,值得去游览的地方才应该推荐在书中,而不只是作者想发表一下对于这个地方的意见(好的或者坏的意见)。其实这种方式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作为一个读者,在将近读完三分之二篇的介绍后,突然发现原来作者觉得这个建筑其实并不咋的,不免让人心情低落。
      
      在论述了如此之多的优点与一些些我认为的缺点之后,我还是不得不说王老师的这本《巴黎手记》的确是一本值得阅读与收藏的好书。原本我以为去法国旅行,一本《Lonely Planet》就足够了,现在想来,是远远不足以应付的,虽然《Lonely Planet》在开篇也有对法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美食的各方面做了简要的阐述,但是比起王老师的《巴黎手记》,感觉内容还是过分简单与刻板了些,尤其是对于景点的介绍。因此,建议想去巴黎的童鞋们都可以买一本王老师的《巴黎手记》作为旅行参考指南!
      
      P.S. 两位同事就在我买了此书之后也相继购之,足以见得本书的影响力。
      
      更多文章可至http://elaine19870614.blog.163.com/
  •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开篇说:“假如,你有幸在巴黎度过年轻时代,那么,以后无论你走到哪里,巴黎都会在你心中……”
      曾获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法朗士如是说:“在给景物披上无限温情的淡灰色的清晨,我喜欢从窗口眺望塞纳河和它的两岸。”
      “我见过那不勒斯海湾的明净的蓝天,但我们巴黎的天空更加活跃、更加亲切。它像人们的眼睛,懂得微笑、愤慨、悲伤和欢乐。此刻的阳光照耀着城内为生计忙碌的居民和牲畜。”
      爱尔兰人乔治·莫尔描述,“我年轻时就像一个情人一样来到,把自己交托给巴黎。”
      
      最早、也最深给我留下对巴黎的印象的,是香港歌手林一峰的一句歌词,“I've sailed on the sea of love, but time after time I missed the Paris in your eyes”。意即:我在情海中浮沉,但却总时时想起,你眼眸中的那个巴黎。 多有调调,让人浮想联翩。
      
      之所以决定去巴黎,就源自这样感性的一句话。
      作下这个决定后,我开始仔细思忖,为什么是巴黎?
      
      首先旅行目的地须是欧洲,不仅与中国相隔遥远,具有异域风情,且也是文明历史悠久的所在。欧洲经历各朝各代的君权争斗,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的洗礼,再到现今的君主立宪或人民民主,这块大陆定是要比澳大利亚、新西兰抑或东南亚国家等中国周边亚太国家多了不少味道。
      
      
      再来看欧洲大陆上的各个国家。其实,西班牙应是我最向往、最喜爱的国家——天马行空的高迪教堂,梵高的故居,奔放多情的弗朗明哥,物美价廉的海鲜大餐,西班牙的一切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洒脱、自由,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浮躁。因一切都归于人性的自然流露。
      
      
      英国是其次。有人说,英国除伦敦外,遍地是乡野。此话从游记、电视上已可见端倪。因此,多雾、阴郁的英国此前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直到某天,我正在看苏打绿乐团的MV《近未来》,有君正好路过,一下指出了镜头中模糊现象的一个摩天轮。“这是伦敦眼!”嗬,鼎鼎大名的伦敦眼我居然看过多遍没能认出来,也可见镜头扫过之随意。但此君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忆起了在伦敦一年的留学经历。泰晤士河两岸均能看到伦敦眼,但因视角不同,景象也不同。大英博物馆,伦敦大桥——由此,我才渐渐对泰晤士河两岸产生了兴趣。
      后来,买了一本台湾作者王盛弘的《慢慢走》,里面纪录的是他在英国爱丁堡游学的行旅散记。王盛弘钟爱生物学,因此走访了多个英国植物园及皇家园林。几何对称、园林造型、温室结构,以及英国历代皇室沿革,细枝末节随着个人兴趣信笔铺开,也算给我上了一课,让对一草一木本无所谓的我开始对伦敦产生了些许人文情谊。
      历史、文明的交汇,现代生活中的刻板绅士、食之寡味的英国食物,金融、商贸繁华的都市,泰晤士河边纪录时间流转的伦敦眼,剑桥、牛津那固执守旧但有精益求精的学术圣地……一切的一切,都让英国、让伦敦变得可爱起来。
      
      
      比起西班牙和伦敦,巴黎登时多了些自以为是的扭捏和浪漫的余韵。于我,是最适合在短期假日里得到充分熏陶和满足的地方。
      
      
      
      但在做下去巴黎的决定后,我对巴黎仍然知之寥寥。巴黎有多少分区?20个区为何呈顺时针划分?划分的圆心为何是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居然位于塞纳河中的城市岛上?大名鼎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居然是以总统命名,而并不是我想当然认为的艺术家?……这些知识,也是我本周在北戴河期间,阅读建筑师王受之的《巴黎笔记》才得来。
      
      
      
      哦,原来巴黎并不仅仅是我想像中那充满小资情调的左岸香颂,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香榭丽舍、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巴黎的艺术感流动在每一个街巷。
      
      
      
      我才知道,东西走向的塞纳河上,有来往的“水上巴士”,能带你悠闲地在河风吹拂下看遍塞纳河两岸。在塞纳河的东边,也就是上游,建起了如桥梁般、跨度100多米的法国财政部大楼。法国国家图书馆也在上游,有四栋如翻开的书本状大楼组成,四栋大楼分立与一个广场四角,而这个广场,居然有八个足球场这么大!!!
      
      
      
      我才知道,在巴士底狱原址上建起的巴士底歌剧院,这一线条鲜明的现代派建筑,实是法国前总统密特朗鼎力支持的设计风格——却一度被巴黎市民视作怪物,不仅没有古典美、又耗资无数。
      
      
      
      巴黎和北京多么相似——有一点点好大喜功,皆偏爱将现代建筑造的磅礴大气,至于功能性和节约成本方面,则并非重点考虑对象。有着时刻能流露出的傲慢,谁让我们是皇城根儿下的子民呢?谁让我们见证了如此多的历史文明呢?。有着历史的沉淀,凡尔赛宫、故宫,卢浮宫、故宫博物院,蓬皮杜艺术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蒙马特高地、798艺术区,街角的咖啡馆、胡同里的大排档……
      
      
      
      巴黎人还爱罢工,三不五时、突如其来,本已是世界上工作时间相对较少的国度,法国民众依然对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度假那么锱铢必较,懒散程度难免不让人想到城墙下扇着蒲扇的老北京人。
      
      
      
      有了这样的印象,也许也要认识到巴黎并非梦中的乌托邦。这个时尚之都、浪漫之都,也有人性中懒散、傲慢、怒其不争的一面,满街步履闲适的艺术感,也许比不上德国人机械化的刻板高效。
      
      
      
      因此,带着这样的心情,只是希望真如同海明威所说,能借巴黎之旅将巴黎变成自己的巴黎。让那一段时光为今后的人生,渲染出巴黎的况味。
      
      
  •     世界上浪漫的城市这样多,巴黎是肯定进前三的。“法国巴黎”这四个字念出来都是响当当的销魂啊。毕竟,这已经不仅仅代表一个城市,更成为一种情怀,一个符号,即为“艺术、美学、浪漫、随意、悠闲”的代名词。
      
      
      
      
      
       我们中国人喜欢以东南西北来划分地方:城东城南城西城北。美国佬喜欢以上中下划分,上城中城下城。而巴黎因为有一条塞纳河把这个城市一分为二,所以人们把巴黎分为左岸和右岸。左岸是艺术家的天堂。右岸.......好像也是艺术家的天堂。.....
      
       如果去巴黎旅游,我们一定要去的地方有: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圣母院、香榭丽舍大道等。但是,读了此书,我们发现,原来巴黎的美,是隐藏在横街窄巷中的。古董店,画廊,小酒馆,咖啡馆,花店,面包店,肉铺,药房....要找到这些东西,就必须往小巷子的钻。而真正的巴黎,也是隐藏在这里的。种种老建筑散发文艺复兴时期独有的氛围,看看巴黎俯瞰图,觉得这里的老建筑物真的保留的很不错。可惜北京,5000年历史的中国首都,现在去看,有没有50年的历史感都说不准。
      
       作者王受之先生的文笔不能说很好,毕竟人家是搞设计的,理性多于感性,要写出点黏黏糊糊矫矫情情的东西也很勉强。但是王先生的文字好在不拖沓,不废话,有点小幽默,有时候还有点小犀利。这让这本看起来很像旅游指南的书给了我一个意外。其实这就是部随笔集。把自己在巴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记下来了。居然没有拉家常的味道,非常好看。
      
       讲到这里我不由得悲叹一下。这本书装帧设计很符合我意,拿在手里不轻不沉质感刚刚好。纸质非常不错,内页排版精巧,图片恰到好处。可是,这本仅200多页的书卖到了41人民币整.......倒不是说这本书不值这个价,只是我太舍不得了啊,穷人就只好去图书馆借来看了。但是,但是我真的很想买来自己收藏啊!!!!!泪奔!!!!
      
       (泪奔完了。继续回到正题)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侧重点在于建筑。巴黎的建筑充满古典韵味和浪漫情调。值得一说的是,这个城市中几乎所有的伟大建筑,在刚开始时都饱受诟病。埃菲尔铁塔在建造之初甚至遭到几十位艺术家,包括作曲家古诺德,作家莫泊桑,作家小仲马,诗人科佩,画家布格鲁,雕塑家麦索尼等联名上书的抗议,甚至放出豪言:铁塔建成之日,将是离开法国之日。但是,看似笨重的埃菲尔铁塔以其简洁优雅的造型,轻巧美丽的外观,成为巴黎的制高点,渐渐被挑剔的法国人所接受,现在甚至已经成为了巴黎的代名词了。
      
       (有人说西方国家最像中国人的就是法国人了。这点从建筑上可以体现。完全追求美观性,实用性不强。特别是政府建的,为了凸显国家的威严,真是哐哐哐往里面砸钱啊.....)
      
       我看了王受之先生自己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心里也经不住向往起来。对于我这个没去的巴黎的人来说,那些小教堂,小电影院,小店小街是多么的美好啊啊啊啊啊.....
      
      
      
      
      
       除了建筑,作者也对人文,风俗,乃至对法国人的解析等有所表现。我最爱河畔的旧书摊,觉得很有法式味道。同样的,咖啡馆也喜欢,相比美国的洗锅水咖啡,法国的咖啡自是贵的有理由。但是常常也有“这个座位是萨特常坐的!所以要咖啡贵很多”的离谱理由出现。哎,没办法,谁让巴黎生活过那么多艺术家呢?
      
       读罢此书。心中对巴黎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觉得巴黎情怀也更深了一点。像天堂一样的城市啊。看《巴黎,我爱你》的时候就这样觉得。然而这本书让我接触到更真实的巴黎和更可爱的高卢人。法国自是一种情调,但是法国人总是让人不敢恭维。看看,本来,我是很想去巴黎的,看了这本书才发现法国人的排外情绪如此之严重。与其在外国被排挤到失望透顶,不如就让巴黎的美好印象永存我心中吧!Je t'aime,Paris!!!
      
       再废话几句。王守之老师的钢笔画,真是非常的喜欢。好希望自己以后也可有自己的这样一本小书。写一些自己的随性小文,坐在街头画一张钢笔速写,拿起相机照几张照片,如此,汇集成一本书,那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最后。用海明威《流动的圣节》的结尾,作为本文的结尾:
      
       “当年的巴黎一去不复返了。不过,”
      
       “巴黎始终是巴黎。”
      
  •      最近看的一本书有关巴黎。
      
       提到巴黎你想到的是什么?
      
       拿破仑?美丽纤瘦的法国女人?埃菲尔铁塔?五号香水?塞纳河?卢梭?凡尔赛玫瑰?卢浮宫?法式香颂?长棍面包?咖啡?随时都有可能袭击你的鸽子粪?法国人的永远的高傲式臭脸?
      
       Any way,我知道,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个Paris。
      
      
      
       巴黎,是我很想去的一个地方。
      
       以前把图书馆里所有关于巴黎的书都翻了个遍,然后幻想和某人私奔去巴黎。前阵子去图书馆借书,看到一本关于巴黎的书我又毫不犹豫借了下来,宅寝室不吃饭不睡觉的看。
      
       眼前手中这本书是一个名叫王受之的人写的,名字叫《巴黎手记》。王受之是谁我不知道,貌似是个酷嗜古典音乐、摄影及旅行的建筑学家。他的文字简明易懂,理性而平和,是我喜欢的类型,所以我看得津津有味,丝毫没有枯燥的感觉。他从建筑的角度来审视巴黎这个城市,从塞纳河出发到法国国家图书馆,从到圣母院到塞纳河畔的书报摊,从左岸到拉丁区,从埃菲尔铁塔区再到香榭丽舍大道,他穿梭于一幢幢美轮美奂的法国建筑物中,沿着塞纳河吹着小小的凉风,追寻法国的或辉煌或惨淡的悠长过往,遥思着法国的迷蒙缓慢的未来。他还在聊建筑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他拍摄建筑物的照片和随手画下的一些速写,这样一本书,类似于旅游札记,小巧而又不失精致,真是大大满足了我这样从来没有去过巴黎的人YY需求。
      
       巴黎的美是一种繁复的美,时间上文化上建筑上都是那么繁复,你去看法国的历史,那一次次王朝复辟和建立,著名的法国大革命都不是一锤定音,连着闹了三次起义才尘埃落定,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学我们那历史老师说起法国历史来都是一脸混乱,什么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吉伦特派雾月政变什么的,我们下面听的这些人简直不知所云,至今为止我都没有弄清那1789年法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与其说是一部历史还不如说是一部纠结史;法国对文化基本上就是体现出一种自由散漫任其发展的态度,文化上的百花齐放也造成了法国文化上的自由与混乱,这个派那个派的花里胡哨,总之混乱有理纠结无罪就是了,法国诗人兰波有句话叫生活在别处,对于法国人来说生活不在这里不在那里,那到底在哪里呢?总之你永远追不到;至于建筑,最令我向往的是阿拉伯中心那一堵墙,墙面上那无数个光敏镜头,据说连云彩的位置若反射到墙上,都会影响到光敏感性墙上各个镜头的开合。我边看书边想,若人从里面走过应该是种什么感觉?由于墙壁上的小孔随着光线自由的张合,这会不会令人有一种错觉,眼前这一堵看似沉默着的墙似乎也是有生命的,它也会因为人间的阴晴圆缺而微笑或皱眉。
      
       法国人对美的追求可以说是到了不厌其烦的地步,也正是因为这个,才成就了巴黎令世人惊叹的美吧。巴黎的美,真的就是可以繁复到让人可以忽略它本质上的空虚和苍白,因为它走的从来都不是功能主义的路线,没有人指望那一堆建筑物能具有多么多的实用价值,巴黎人要的,就是三个字:美美美。无论为这些所谓的艺术付出再多代价,法国人总是心甘情愿赴汤蹈火再所不惜,谁叫他们追求的就是彻头彻尾的浪漫。你若跟他们聊聊至于下水管道的问题,我想骄傲的巴黎人或许会给你看看他们的鼻孔嗤一声给你看个冷淡的扑克脸,当然,那些生活里犄角旮旯的琐碎小事巴黎人从来都是不屑一顾,对他们来说,艺术虽然是的确来源于生活,却是无限度无限度无限度的高于生活。
      
       若我有机会去巴黎,LVChanelPrada绝对我不是我的重点(本人实在已经穷得揭不开锅当然是主要客观原因),我只要那些小吃街道穿透树叶的阳光慵懒以及片刻发呆走神,我只要我很随性在街上乱走或者蹲在路边吃个枯燥无味的三明治,我只想去看一看卢浮宫里的Venus姐姐看看她不用手怎么摆出流传千古的优美pose,我只要能坐在萨特和波娃曾喝过咖啡的座位上,看街道上的人来人往,饱餐一顿属于我自己的孤寂。走在巴黎的街头,时间似乎变成一碗暖暖的奶油蘑菇汤,挡不住的香气四溢,尝一口就能深切体会到它缓慢浓稠的独特质感。
      
      
      
       巴黎,我有生之年一定会攒钱去一次那个地方的,其实也不是太难对吧?或许某天我带着小小的行李乘着飞机穿过层层气流一觉醒我就已经降落在那个很美的地方了。
      
      
      
      
       一起去巴黎,要去巴黎,叭啦叭叭。
      
  •     我从小就知道巴黎的浪漫,但真正要我说上巴黎的浪漫在何处,也就无非知道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实在是寥寥无几,似乎巴黎这个城市就是浪漫,浪漫就是巴黎,二者本来就是一体的,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具体怎么知道巴黎的,该怪罪于言情小说,里面的人物恋爱在巴黎,相识在巴黎,浪漫在巴黎。巴黎是恋人们的心中圣地。大有“爱她,就带她去巴黎”的味道。
      到了中学时期,有种少年特有的叛逆,以及强烈的求异心理,偏爱反其道而行之,对爱情报以不齿的态度,一位认为沉溺在爱情之中的恋人们是目光短浅、没有素质之辈,自然就对巴黎这左浪漫之都也反感起来。但是在读了王受之先生这本《巴黎手记》之后,忽而就对巴黎这座城市向往起来。
      巴黎就是我想象中的城市,具有那种特有的散漫格调,不颓废,比小资大气,比白领悠闲。在街头,最多的是在咖啡馆闲聊的巴黎人,你很难找到拿着笔记本工作的officeman,连打手记的都很少。你上午看见他们在那里聊天,下午你路过那里时他们依旧在那里说着,很有类似于我国魏晋时期清谈的雅兴。很奇怪巴黎人哪里来的那么多闲聊的时间,而我们花一个下午在奶茶店谈心都觉得奢侈。我们的生活被食堂,路边的快餐,火锅店所包围,巴黎人却喜欢逛菜市场,回家慢慢做,他们就是有这么多时间悠闲舒适地体验生活。书中列了这么一组数据:
      一年工作34个礼拜,有7个礼拜带薪放假;中午吃饭要一个半钟头到两个钟头,食物的胆固醇含量很高,且很油腻,除了上班,不怎么运动,寿命却是西方国家中最长的;整天看见他们扎在一起胡扯,闲聊得厉害,这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却是西方国家中最高之一……
      有这样多的懒散人,整个国家也是懒散的,所以法国这个国家在一战二战中都不堪一击,但是谁又能说这样的生活不好呢?谁又不喜欢这样一个自由的散漫的国度呢?
      巴黎古老的气息和现代休闲气息结合在一起是种独特的浪漫情调,塞纳河畔的书摊,圣母院中的花草,以及巴黎的天空,似乎都是道风景线。处在巴黎这样的环境中,花不单纯是花,草不单纯是草,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艺术。生活在巴黎的人,是幸运的,仿佛一生下来就被渲染上了艺术家的气息。所以巴黎人总有份傲慢,瞧不起外国人,不管你是强大的美国,还是古老的中国,都不如他们的巴黎好。
      巴黎人的傲慢,表现在餐厅服务员服务态度的高调,店主拒绝说英语,就算毁掉庄生意也无所谓,独特的浪漫主义原则深入到普通市民的骨子里。巴黎是非理性的艺术城市,巴黎人只有在这个城市才能适应,在异地无法生存。这个城市以自己特有的步调前进着,别人永远无法理解,也无法复制,很难有那种古典的气息与现代结合的完美。巴黎的悠闲与浪漫早就在一草一木中奠基,在代代傲慢的巴黎人血液中流传,很难融入巴黎,只有徒羡的份。
  •     这是我为5月份的欧洲之行而准备的功课之一。
      说心里话,真的是给我一个不小的欣慰和值得一提的惊喜。
      这本书里的小画儿,舒服至极;文笔流畅,加上雅灰哑光的纸质,配以和谐银蓝色调的彩图,羡慕得很。只能在心底暗暗期盼我这圣神而略带恐慌的欧洲之旅,当然巴黎是我的起始站,也是我的终点站。
      在这个春夏交接的北京之季,我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拥有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的方向,于是,我对于此次旅行的憧憬已经不是简单的放松和度假了,打开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和面对我的生活,才是我所期盼的。
      书中以独特的线路介绍着我向往已久的巴黎,不是按照传统的分区,而是以塞纳河自上游,顺流而下,讲述着巴黎的人、景、事。王守之先生又一次让我折服的是他敏锐而独特对于法国人民的洞察力,尤其是法国人性的分析和对于这座城市在保护历史和文化艺术上点滴所凝聚和体现的民族精神。不是说法国人好或不好,很多人都说西方国家里最像中国人的就是法国人。而我身边的french们面对工作于生活所体现出的“高卢雄鸡”的风范真是把法国人那股子傲慢与偏执地热爱“舒服”体现得淋漓尽致。沿着塞纳河,作者把法国最有名的圣地和他个人最喜欢的风景以章节展示出来,让人更清晰地对法国的人情风土有所了解,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旅游图书,更多地与读者交流的是法国范儿和法国味儿。
      我希望当我从欧洲回来时,能有一本自己的“巴黎手记”。
  •      当时在书店看到此书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要将它推荐给我即将前往巴黎的朋友小范,他会在那里学习四年的油画,可以说读这本书对于从艺的学生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的艺术修养和个人的感情色彩、思想毫无疑问的带进了这本不算游记的册子里,就连细小的生活问题和配备什么样的绘画工具较为适宜也都列了出来,初读几页,便有种被父母叮嘱的感觉,应该是倍感亲切的。
       书的表面工作即印刷装帧设计等都很漂亮,淡淡的豆绿色和奶白色的组合也是彰显书卷气质的最佳色彩,不拘泥于常规的开本大小也适于携带。文中配了大量出自作者笔下的速写和景色照片,使这个阅读过程不会显得枯燥乏味。
       即使你并不打算前往巴黎,拿来当作茶余饭后的一碟甜点来品味,也同样能够沁人心脾。因为文中除了介绍巴黎的景观,还夹杂着作者对于巴黎人的品性和生活习惯态度的描绘,通过这些文字,我们也可以或多或少的了解巴黎人,了解法国。
       此外作者在前言中谈到以后会陆续出版上海手记,香港手记等,我想喜欢王老师的人都很期待
       如果你有一次换一座城市生活的机会,那么何不妨也制作一份自己的手记呢,有不同喜好的人可以运用自己擅长的语言来描述所见所闻所感,想必到最后集结起来的就不仅是字和图片了,蕴含更深的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
  •   呵呵,亮点是,泪奔…
  •   写的好多啊。
  •   那时候刚看完感触比较多,人又比较闲,现在都写不出两百字以上的东西了。
  •   欧洲人均收入最高之一,现在法国不算了,瑞士卢森堡挪威芬兰瑞典德国比利时····
    现在许多年轻法国人都会讲英语了
    现在欧盟经济上是德国人说了算
    不过法国生活节奏慢是真的,要说傲慢,英国人也许更傲慢
  •   很多人都说西方国家里最像中国人的就是法国人
    你去了便知这个说法。。是不是偏差太远了
  •   我也很喜欢这本书,作者带我们从一个很好的角度欣赏了解了巴黎。
  •   天哪,我好期待北京手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