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出版时间:2010/04/27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約翰.赫斯特(John Hirst)  页数:256  译者:席玉蘋  
Tag标签:无  

前言

  作者序/約翰·赫斯特(John Hirst)  如果你看書有直接跳到最後看結局的習慣,你一定會喜歡這本書--因為開頭沒多久,便已講到結局。這本書以不同的角度,總共把歐洲的歷史述說了六遍。  本書的內容原本是授課用的講義,目的是讓澳洲大學生對歐洲歷史有個初步認識。但身為老師的我並不是從最前面開始按部就班講到最後。我的作法是先為學生很快地做個概論,再回頭補充細節。  我用前面兩章的篇幅勾勒出歐洲的完整歷史,這確實是最短的歐洲史。接下來的六章,各取一個特定主題衍申。之所以這樣做,是希望藉著回頭做更深入的檢視,學生可以加深了解。  所有的故事都有情節:開頭、中間、結局。以這個定義來看,文明並不是一個故事。如果我們認為文明的演變必然有個起伏跌宕,我們就會被其中的故事性吸引,雖然它遲早會走到結局。我的目的是從中找出歐洲文明的基本元素,看它們如何透過時間重新組構,從古舊中形塑出新的形貌;看舊有的東西如何屹立不搖、風雲再現。  歷史書總會觸及眾多的人物與事件。這是歷史的好處之一,帶領我們貼近人生。不過,這一切有什麼意義呢?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諸如此類的問號總是縈繞在我的心頭。因此,很多歷史書所囊括的事件和人物,並沒有出現在本書裡。  本書的第二部分,也就是較為細節的描述,約莫談到一八○○年就戛然而止,這純粹是因為在我準備這些教材之際,另有一門課專門講述一一八○○年以後的歷史。有多少歷史故事會因為這樣被遺漏了?不過,我偶爾會這樣期盼:如果我的方法行得通,你會看得出來,我們目前所居住的這個世界,輪廓面貌是在許久以前便已奠定。  本書的重點,在古典時期之後多半放在西歐。在形塑歐洲文明方面,歐洲各區的重要性並不均等。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德國的宗教改革、英國的議會政府、法國的民主革命,造成的影響都比波蘭被瓜分來得重大。  我對歷史社會學家的著作仰賴甚多,尤其是麥可?曼恩(Michael Mann)和派翠西亞?克隆(Patricia Crone)。克隆並不是歐洲歷史的專家,她的專精領域是伊斯蘭文化。不過,她在一本名為《前工業社會》(Pre-Industrial Society)的小書中闢有一章:「畸怪歐洲」,這是一篇非常精采的傑作,只用了三十頁就講完整個歷史,幾乎跟我這本最簡史一樣短。它提供了我將歐洲各種混雜元素整理並加以重組的構想,成果即是本書前兩章所呈現的樣貌。  多年來我任教於墨爾本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有幸與艾瑞克?瓊斯(Eric Jones)教授結為同事。他對我以大格局看歷史的作法多所鼓勵,而我對他的著作《歐洲奇蹟》(The European Miracle)也仰仗甚多。  我編寫這些教材,最初的對象是澳洲的學生;他們懂得太多澳洲歷史,對歐洲文明所知卻太少,而他們,也是歐洲的一份子。

内容概要

   中山女高李彥龍老師6小時一口氣讀完,所有國中、高中生鐵定愛看的歷史故事書。   彌補條列式資料陳述的不足,把過往強記死背的歷史來龍去脈,一次補齊!   你知道嗎?   ·理性思想源自法國,浪漫主義卻從德國開始。   ·科學,其實是希臘人憑直覺想出來的。   ·最早實施民主的一群人,是軍隊。   ·日耳曼蠻族不講法治、搞酷刑,一件文物出土之後教會才表態不支持。   ·英國人的一本書,促成美國鬧獨立、法國大革命………   課本「斷簡殘篇」的編寫方式,讓你讀過還是摸不著頭緒嗎?   厚厚幾本歐洲史,你望而生畏嗎?   從希臘羅馬、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宗教紛爭到光榮革命,乃至於歐洲各國語言的淵源……赫斯特教授講的歐洲史超精彩,前因後果妙趣橫生,讓你知道:   為什麼歐洲老是搶第一?   歐洲文明,是三大匪夷所思的元素組合而成:   1.古希臘和羅馬文化   2.基督教教義(猶太教的一個奇特分支)   3.對羅馬帝國進行侵略的日耳曼蠻族戰士文化。   諸多世紀以來,這個不穩定的組合造就出許多性格截然分明的人物──虔誠的騎士、好鬥的教宗、基督宗教的始祖耶穌、雅典哲人蘇格拉底、發現地心引力的牛頓、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領導法國革命的拿破崙,為近代時期的歐洲歷史提供了十足動力,建構出一個工業化的都市社會,成為世上第一批享受到繁榮的人類。   如果去找哲學、藝術、數學、文學、醫學與政治思想的源頭,所有這些智識都會把我們帶回歐洲。   談到數學,我們在學校做幾何,把它當作數學題目來做,但在希臘,幾何是引導人類認知宇宙本質的一個途徑。   說到醫學,每個進入醫學院的學生都要宣示遵守希波克拉提斯誓詞,就是以生於西元前五世紀的雅典市民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為名。   提到法律,為各式各樣的人為交易,訂下公平公正的原則,源頭是來自西元第六世紀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大帝下令彙編的《查士丁尼法典》。   藝術方面,文藝復興時代的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更是徹底展現人類的完美裸體比例與線條的典範。   世上第一波穩健的經濟發展就發生在歐洲,工業革命接踵而至。而其他代表現代的標記,如代議政體和人權觀念,也是發軔於歐洲。 「歐洲,為什麼可以搶第一?」 澳洲最知名的歷史學家約翰˙赫斯特一場引人入勝的探索,為我們梳理出歐洲這個改變了全世界文明的各種特質。   本書共分為八個章節,前面兩章勾勒出歐洲的完整歷史。接下來的六章,各取一個特定主題,包括政府的形態、語言、百姓生活等,不同主題各自敘述成一個完整而精采的故事。本書以清晰、幽默、發人深省的筆調,敘述了一個不同凡響的文明。 

作者简介

  約翰·赫斯特(John Hirst)  澳洲與大英國協最知名的社會暨政治歷史學家,和歐洲史專家。目前於墨爾本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歷史系任教。赫斯特教授曾是澳洲首相諮詢委員會成員,並擔任澳大利亞聯邦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至今,並在澳洲各大報章雜誌為文,對公民教育的提升著力甚深。  ■譯者簡介  席玉蘋  筆名平郁,政治大學國貿系畢業,美國德州理工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四度獲得文建會梁實秋文學獎譯文、譯詩獎。現居高雄,專事譯作、寫作。譯著有《贏家通吃的社會》、《匠心獨具》、《愛因斯坦檔案》等三十餘部。

书籍目录

推薦序:如果歷史課本這樣編………/李彥龍作者序:歷史,帶領我們更貼近人生第一部歐洲,是個混合體第一章從古希臘說起,講到日耳曼─第二章神性到理性,科學到浪漫─間奏篇古典情懷今猶在第二部邁入文明第三章爭戰一千年第四章民主意識,這樣開始的第五章有國王的民主、沒國王的極權第六章皇帝和教皇到底誰大?第七章語言:從兩種變幾十種第八章常民百姓的生活面貌結語:歐洲,為什麼可以搶第一?

编辑推荐

   ◎聯合推薦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   中山女高歷史老師/李彥龍   福和國中歷史老師/吳瑞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这本书确实是非常简略的,他用最简单概括的文字,讲述了欧洲从古希腊再到中世纪再到近代的历史,涉及远古战争,政治,经济,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着力介绍了宗教对欧洲的影响。是一部了解欧洲历史的方便快捷的一本书。
  •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欧洲历史很麻烦,国家太多,事情太杂,感觉就是一团怎么也理不清的线团。这本书,我读了3遍,虽然说世界史还是有很多东西不懂,但是,至少有一条线索了。建议有点世界史基础又混乱不清的同学去读,另外,这本书原来就是教科书,如果指望是生动有趣的历史读物恐怕是要失望的。
  •     确实如本书的标题“极简”,本书用非常短小的篇幅将欧洲的百年历史给一个清晰的概览。非常喜欢它精巧的框架,先总 后分 再合。先用三条主线(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和日耳曼战士文化)分析了欧洲文明的变迁和主要的架构,再分别从战争、语言、日常生活等多条线索进行详细的阐述。
      
      书中的大历史观,用逻辑推动,而非独立的事件推动,使得整个历史的脉络非常的清晰。反观我们的历史书,xx事件发生在xx年和“伟大”的历史意义。只有事件的罗列,而没有主线和逻辑。可能也是不敢有逻辑把。
      
      摘录一部分本书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备后查:
      
      - 欧洲历史的三个阶段:古典时期(公元元年(耶稣诞生)-公元400年前-罗马帝国崩溃前(晋))、中世纪(公元400年-1400年 (明成祖) )和近现代欧洲(公元1400- 始于文艺复兴)
      
      - 欧洲历史的三个主线: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和日耳曼战士文化。这三个因素的发展、相互的融合、背离、回归等等构成了欧洲文明不断衍变的内因。
      
      - 1500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古典的是无以伦比的
      - 1600年的德国宗教改革:基督教不是罗马人的
      - 1700年的科学革命:希腊人错了
      - 1800年的法国启蒙革命:宗教是迷信
      - 18-19世纪的德国浪漫主义:文明是人为的。
      
      
      
  •     学生时代最喜欢的课程就是历史课,历史课本本身真的非常平淡无奇,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都是简单的叙述着历史事件,还好遇上了几位懂历史又非常善讲故事的老师(顺路强烈推荐下袁腾飞老师的课程视频),打开了我对历史的兴趣之门。
      《极简欧洲史》是我最近在看的一般历史方面的书,书很薄,很快看完,它是澳大利亚学生欧洲史部分的历史课本,一般的历史书常会按照时间的顺序把历史事件一件件的搬出来讲,而这本书不同,作者站在一个高度,宏观的看待欧洲几千年来的变迁,并把其中的干活捞出来,让你非常清晰的认识到欧洲的演变过程。结论其实也非常明晰,即“希腊罗马的科学精神+基督教+日耳曼蛮族入侵”的三元合力形成了多元化、弱政府、多方角力的欧洲社会,强烈推荐。
      
  •     最大优点就是通俗易懂,把欧洲历史大致轮廓都勾勒了一边。像我这样以前对欧洲历史是一团浆糊的人现在也把握了个大概,于是读历史性的书时就轻松了许多。只是关于政治体制之类的还是不是很清楚,还需要再细读一遍。接下来就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去读别的书深入了解了。
  •     确实是极简,让你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欧洲的历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你是像我一样自高考之后再没看过世界历史的人,这本书还是很合适的。和比较习惯的断代史不同,整本书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的,初看可能会觉得有点乱,但继续下去就会发现历史的脉络,和作者想要记述的那段历史一样——混乱,但秩序又从中产生。
  •     去欧洲之前开始读这本书,到了欧洲以后,边走边读。一边听着导游对欧洲历史梗概的介绍,一边用眼睛在城市的轨迹中寻找曾经的辉煌与故事,一边在从书中寻找点滴用以印证,整个过程有趣而快乐。
      
      整个欧洲史:史前欧洲、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罗马帝国没落、封建统治、奥斯曼时期、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启蒙时期、工业革命、民族崛起、灾难冷战期、当代,即使从罗马帝国起算,也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
      
      看完后,才发现,整个欧洲的历史都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宗教的起源、百家争鸣、优胜劣汰和兴盛在演绎着。感觉没有了宗教,欧洲历史便不复存在。这也是当今欧洲国家,人民对宗教信仰的根源,不是一天促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第二个感受,便是权利与中国权利的不同。“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从私有财产权出发,衍生出人权观念,是西方价值的核心。这也是根源。为何现在欧洲国家人人可以评论君主或者总统,为何欧洲国家言论如此自由,这和当今体制无关了,这是一开始决定的。这个一开始,便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起端,那个时候,中国崇尚的是君权神授,而欧洲则强调的个人的权利。究竟是哪个体制更为自私?中国保护了君主的权利,包括剥夺的权利,剥夺人民一切的权利;欧洲则保护了人民的权利;从个人主义而言,欧洲更甚,衍生至今,便是政府强势与否的结果。因为处死国王的,在中国只有想夺权的亲戚或者外戚,而在欧洲,一般都是臣民为了国家利益。
  •     这本书读得断断续续,不是因为书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太懒了。
      作者一开篇,就指出欧洲历史的三大核心:希腊和罗马文化;基督教;德国的日耳曼文化。通过三者的联系,以一种特有的逻辑形式展开叙述,非常清晰明了。书中涉及到了欧洲各个时期的主要发展历程,历经古代,中世纪,现代。也讲到主要历史时期,比如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运动。最后作者还介绍的欧洲各国语言的起源和变化,以及欧洲最早进入工业文明社会的原因和动力。
      像我这种读历史书很困难的患者,读起来都很顺畅,津津有味,非常推荐,对我而言,就是最后介绍各国语言的部门比较蒙,主要是当中混杂了很多非英语单词。应该算是看完的第一本英文原版历史类书箱吧。
  •     这本书的棒从前言简介开始:
      
      1. 这本书是根据教授的上课内容整理而成,类似百家讲堂的记录稿。
      
      2. 这本书把这段欧洲历史重复倒腾了三遍,当然每回的侧重点都不同。
      
      非常通识的读本,脉络清楚,但同时又能耐启发思考。虽然看过一遍之后,各个时间戳我都不记得了——|||,许多问题还是萦绕在心头。
      
      特别喜欢开篇的一句话,大意是历史是惊人的重复。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一切问题的根源大抵都是书读太少,而话说太多。
      
      
  •     本书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欧洲的历史,有讲到欧洲的人物、欧洲的宗教、欧洲的战争以及欧洲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过程。
      
      欧洲的历史是我们说不熟悉的,特别是欧洲的宗教等发展过程,以及罗马、希腊、日耳曼等民族之间的恩怨情仇,在本书中都可以看到。
      
      书的作者在记录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中,介绍了基督教的发展过程,各个基督教分支的大致信仰以及宗教、政治和军事之间的关系。
      
      总体而言,书中内容通俗易懂,作者梳理的历史总线也是简单精确。但是书中所涉及到的太多的关于基督教的历史和教义的内容,较为复杂和累赘,这一点不同于中国历史。
  •     这本《极简欧洲史》,对于了解欧洲历史来讲,实在是大有帮助。
      欧洲并不是混乱的历史,欧洲的历史也是有因有果环环相扣的。本书的一大特色之一就是把欧洲的这些因果详细的提出来并且加以说明。
      本书虽说是“极简”,但是读起时却并不会感到此书因为“极简”而感到单薄,反而读起来妙趣横生。
      作者首先先把欧洲的历史大致的捋了一下大致的脉络,并且指出了构成欧洲特色的几大重要因素,基督教会,日耳曼满族,罗马希腊的思想,然后又说明了这几大思想的联系和演变,最终产生的结果等等。然后又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里面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与剖析,各个地方又相互联系互相补充,所以本书在读起来时,反而会觉得大脑里的思路越来越明晰了。
      我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欧洲,都过于肤浅了,因为教科书中的内容都比较独立,之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也没有对其中的一些现象进入深度的剖析,所以让人才会感到枯燥。
      反观这本书,不仅内容之间互相联系,而且也互相因果,期间的一些泛社会现象,前因以及后果,为什么产生,为什么会成功或者失败,为什么会不同,都从人文以及自然的因素上面各有分析。
      而且,跟重要的是,我们从中了解到的欧洲,不再是教科书中所说的没有条理,而是本身就该如此,有因,就必有其果。
      我们曾经经常假设,“如果...的话,会怎么样”,历史虽然没有如果,但是我们是可以对历史的发展进行合理的推测的。这本书就帮助了我们更好的进行类似的这样的假设,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了欧洲之后,我们更好的分析了欧洲的历史的组成原因之后,我们的假设才能更加合理。
      最后,本书的语言也是值得一说的,这本书既没有过于玩笑的显得玩世不恭的措辞,也没有显得过于枯燥味同嚼蜡。很喜欢这样的书,既不会让人觉得玩世不恭使人觉得戏虐不妥,也没有内容生硬让人读不下去。
  •     好书,欧洲历史启蒙书!欧洲的历史,是一部种族和宗教混战史。大量的民族的迁徙和民族与民族之间,宗教和宗教之间的战争。但是欧洲历史又有一条主线,即是罗马帝国的文明,贯穿了欧洲的历史。此书前1/2,思路清晰,逻辑明白,以简短的特征描述来讲述了从希腊到罗马帝国破灭,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事实。但是欧洲的历史,在从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就开始趋向混乱,后1/2感觉重点不够突出,并不是以国家分类,而是以历史进程分类,感觉对各个国家的讲解不够突出。不过,欧洲历史本身就难讲,此书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     以前不咋读书的我,现在却有了大把时间,经过一阵吃喝玩乐式的逍遥自在后,也要快乐,也要愁,乐极生悲定律在我这种人身上能已最快的方式应验。
      为了不让自己郁闷,打着天天向上,好好学习的幌子,我给自己定下了几本可看的小书。
      虽说是要增加一些知识,不如说是借那些知识让自己娱乐一番,那天听《锵锵三人行》窦文涛问嘉宾,怎么最近国内比较流行历史热啊?原话可能不是怎么说的,就写个大概的意思吧!嘉宾,一个历史系的名教授,说道:你不觉得现在我们大家压力都很大么?大家又需要长一些知识,但是又没有多少时间去看。现在的文化已经娱乐化了,历史读物也要娱乐化,才能有卖点,作者可以一边让大家了解一下历史,又可以一边娱乐娱乐,也符合市场需要啊。
      我觉得嘉宾说得对,细细琢磨一下,是这个理儿。易中天、纪连海、袁腾飞等不就走的这个路线么。
      我又经常看国外大片、美剧什么的,对西方文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总觉得那些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希腊的、维京的、罗马的、斯拉夫的等等不同,却觉得视乎有那么点点联系。对宗教我也很感兴趣,但是却一直搞不懂,什么天主教、基督教、正东教还有新教,到底有什么区别,不都是信上帝么?
      偶然看到这本《极简欧洲史》,觉得很给力,起码把我对娱乐生活里的各种片子的历史背景给解释了。现在我终于搞清楚了,为什么《亚瑟王》里的白人土著不说英语;《罗马》里原来拜的好几个神,怎么后来欧洲人都信一个神了;终于弄明白了《雷神》和《诸神之战》根本就是两套神话系统;《天朝王国》里为什么一大把傻X要去很远的地方打仗;《纸牌屋》里为什么这个让国人天天口里骂,夜夜梦里想的民主国家,却这么不和谐;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欧洲的封建和我中学课本里的旧中国、旧封建不是一个意思了。
      这些种种对西方世界的疑问被这本小书轻松划过,现在已经不是悬在我头脑里的一个个大大的问号,这些问号貌似也缩小的很多。虽然问题缩小了,但不是没有了。
      这本书对读者也只是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扫盲的作用,对那些不太知道欧洲历史的人,另一个是贯通的作用,个人觉得这层作用比第一个重要很多,它把欧洲各个世界看作一个整体去研究,没有单单把这些国家的历史各自成章叙述一边,它幸亏没有这样。
      略去旁支,精简提炼的来说,本书把整个欧洲拿来“希腊罗马文明”做碗,把“日耳曼各部”拉成条,用“基督教”做汤。两个师傅,一个叫“文艺复兴”,一个叫“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师傅从名叫“教堂”宿舍里翻出来一本由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等合著希腊秘方,从里面学得一手上好的抻拉技术。“宗教改革”师傅也听从马丁路德这个挑剔食客的建议,把味儿不对的汤就重新熬了一番。然后把“圈地运动”、“工业革命”两道助味提鲜的小料混入。惊艳一瞥,“有民主的独裁”泛着白悠悠的、绿莹莹的,还有那黄灿灿的色儿(shai四声),洒在五味杂陈、热气腾腾的碗里,虽硬生好看,却只不过为了点儿点缀。一饮而尽,“有国王的民主”在汤底沉淀已经化开,旧香不腐,这些还是精华。
      这一切就构成了这碗欧洲拉面,本书也像拉面一样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能填饱各位吃货的肚子,足以了。
      
  •      这本书一周时间看完的。
       作为澳洲高中学生读本,确实通俗易懂,对于没有历史基础的我也很容易看懂。
       同时时间和内容覆盖范围很广,从公元前800年的古希腊到19世纪现代欧洲的形成,都有设计;内容上从地理到气候、从政治到文化、从宗教到语言,无一不覆盖。
       值得推荐!
      
  •     上周读的书,因为一来学校就被答辩论文的事情困住,没能及时写书评。这周补上,刚好这周也没读书-
      都读了论文了。
      
      我的中国历史还算学的不错,因为喜爱。小时候就喜欢历史,家里有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史等书籍。通读过后,印象也不算深。但我这人有个小小的癖好-收集癖。一阵子喜欢一个人,喜欢一样东西,就要把所有与之相关的事情和东西全部翻一遍,全部看一遍。
      
      放在历史剧上就是,一旦有个角色我很喜欢,我就会去查历史,查历史上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样。但看的国外历史剧几乎没有,于是对于世界史完全不懂,就算高中学过,鉴于我是个理科生,再鉴于历史教学的纵向性,世界史简直一塌糊涂。
      
      大学时买了本全球通史来读,但似乎没怎么读下去,背景知识的缺乏很难让人读下去,现在读完欧洲史,希望回头再看全球通史可以看下去。
      
      说回极简欧洲史,欧洲史是一部宗教文化交错的文明史。总结出来就是希腊人创造了文明,罗马人取代了希腊人但却保留了希腊文明,日耳曼蛮族与教皇互相支持,以利益相交,教皇也因此顺带保留下文明。
      
      关于宗教也有些了解,基督教,新教,看电视剧里的时候也看到了异教徒等等,现在明白一些了。天主教是最初的教义,天主教不止是一个宗教,同时还规定教徒的生活、婚姻等等,基督教是马丁路德创造的,认为只要教徒坚信基督的恩泽,不需要严格遵循教义和律法。也因此,基督教比天主教普及。(基督教即所谓新教)
      十字军东征是为了讨伐穆斯林,夺回圣地耶路撒冷,这是教皇和十字军双赢。
      
      以上,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收获。一般般。
  •     教会到处兜售奇迹故事,为的就是让人民听话,恐吓要让他们永远在地狱里受苦;法国国王宣称自己治国是奉上帝的神谕,质疑王权就是违背教义,人民除了乖乖服从外别无选择。
      
      启蒙运动从法国发端,声势也最为壮大。在启蒙运动的学者看来,这是个受无知和迷信宰制的世界。社会有两股非理性的强大实力,一个是教会,也就是天主教廷;一个是法国国王,那位绝对专职的一国之君。教会和法国国王的地位之所以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人民的无知。
      
      第一段话我们多么熟悉啊!经常听到不同的版本。
  •     这本书是作者的上课讲义,期望让他的学生了解欧洲文明,就是说这是一本教材。推荐序里也说羡慕作者的学生能在学习时有这么一本欧洲史教材。这的确是一本好教材,可以对比我们上学时的教材:干巴巴的列出年代、事件和意义(强加的历史观),然后背住就好了,谁能喜欢这样的课程?让人以为历史就是那样的。所以说怎能不羡慕作者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就是善于毁掉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作者也在最后总结为什么欧洲文明能抢先,为什么欧洲对现代文明的影响这么深,并且对比了专制独裁的东方(可悲的是还在继续):政府一开始就对民众毫无掌控力,不是所有东西都属于国王,从私有财产权衍生出人权观念和契约观念;教皇与皇帝的权力争夺分散了权力。归根结底,不得不再强调地理因素导致的多元竞争。由于日耳曼蛮族的无心插柳,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再也没有出现像东方那样的一统疆土的单一统治力量,而之后的众多国家是互相为敌,常年征战,时刻竞争,文化则百家争鸣,进化自然要快于声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却等着外夷来朝贡的东方。(或许将来东方的出路就像西欧那样——众多国家的存在与竞争)。
      
      作者似乎也遵循了希腊的简单原则,一开篇就列明了欧洲文化是由三个基本元素交叉组合衍生出来的: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日耳曼蛮族蚕食掉罗马帝国后,却无心也无能统治,不得不求助于基督教会,而基督教则利用古希腊罗马学术为基督教义服务,并将它们保存下来。
      三个矛盾的组合撑过了一千年左右的属于基督教的中世纪(日耳曼蛮族变成了信奉基督教的骑士;古希腊罗马学术被用来支持基督教神学)后,开始分裂变化。
      古希腊罗马文化——15世纪文艺复兴 ——17世纪科学革命——18世纪启蒙运动
      罗马基督教会——————16世纪宗教改革
      日耳曼蛮族文化————————————————————18至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
      (时间轴:耶稣诞生1AD——君士坦丁大帝改奉基督教313——罗马帝国灭亡467,为古典时期;476——1400为中世纪;1400——近现代起点)
      15世纪文艺复兴:宗教可以存在但不能控制一切;重新还原独立于基督教之外的古典;
      16世纪宗教改革:以平民化阅读的《圣经》为据,改革罗马教廷;新教创立;
      17世纪科学革命:希腊人错了,地球和人类不是宇宙中心;超越古典,相信进步;
      18世纪启蒙运动:运用理性,打破无知迷信;宗教是迷信的;崇尚理性、科学和进步;
      18世纪至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针对理性,崇尚情感、文化、民族主义和自由解放;
      第一部分就描画出了整个进程,符合“极简”的作风;第二部分分别讨论:罗马帝国的征战,民主意识的形成,皇帝和教皇的争夺,语言发展,历史中的平民。
      这本书还算易读,尤其是把第一部分的脉络想清楚是重点,再把第二部分的内容细节、思想演进填充进去,就大体把握了简单的欧洲史。
      
  •     对于一个急于普及知识甚至是常识的读者来说,其实只消看这本书的前三个章节就足够了。最精彩的部分其实是第一、二章,短短几段话几幅图标就揭示了欧洲两千年历史的三大因素:日耳曼蛮族入侵、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围绕着这三个因素,衍生出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以及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基本让我把自己以前看过或者了解过的一些欧洲历史片段对应了起来。
      
      其实我们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欧洲历史,可当我们走进欧洲或者美国的博物馆参观时,还是对很多历史充满困惑,以至于失去了耐心和兴趣。这些碎片化的历史知识,当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潮流的时候,都显得苍白无力,最多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本书的好处就是把历史的框架用最最简单的方式描述出来——我不知道过于简洁是否会让真实性打一些折扣——然后告诉我们这些潮流是如何勾连起来,最后塑造出今天欧洲的文化与历史情怀的。
      
      本书的副标题是“为什么欧洲对现代文明的影响这么深”,但是这本书似乎揭示的不是那么充分。后面的几个章节略显得有些虎头蛇尾。这本书几乎隐去了所以曾经塑造欧洲文明与智慧人物的名字,当然除了希腊的先贤和凯撒、屋大维等实在不能被轻易忽视的人物。当然这没甚关系,因为我们都知道谁是狄德罗、孟德斯鸠,谁是罗伯斯庇尔、丹东。如果读完之后,当你对照起自己曾经学过或者了解过的片段历史——查理曼大帝、光荣革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大发现时代的开启——对某一个历史细节或者时代再重新燃起兴趣,倒不如分门别类的专题去看一看。我觉得,能做到这一步,作者写此书的目的就达到了,不是吗?
  •     《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在拿到在日本亚马逊海淘的kindle paperwhite后,kpw上看完的第一本电子书,kindle阅读的体验非常好,很轻便对眼睛很好,之前用iPad看文字内容时间久了总会眼睛流泪,用kindle完全不会,同步功能也非常强大。
      
      极简欧洲史,跟我在上初高中时学习到的历史教科书完全不一样,并且也和我看过的其他国人写的史书也不一样。教科书上的历史,印象中只有死记硬背的一个个离散的发生在特定年份的历史事件和做出某某成就的历史人物。这本书,就像故事一样,没有那么多年份和事件,几乎都是写了作者对历史的理解,以及历史背后的特定时期的文化和出现这种文化的背景。当然,历史和地理也是分不开的。
      
      当然,既然是极简的欧洲史,读完这本书之后,脑袋里留的也是一个大概的欧洲史的轮廓。不过,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足以。
      
      唯一的遗憾在于,读这本书时,都是在kindle上利于碎片时间读完,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最好手里拿着一张欧洲地图。
  •     非常推荐的简短但逻辑性强的历史书。这是我第一次读到的运用逻辑和图表等手段去了解历史,对于记忆和理解历史很有帮助。
      
      同时里面提到了学到有趣的知识点,如romance法文原意是不入流的毫无深度的传奇故事,由于里面一般都涉及骑士和公主等浪漫情节,后来引申为浪漫。另外,十字东征时的欧洲骑士贵族们目不识丁,被伊斯兰教的人鄙视。
      
      此外,本书点题,欧洲近代崛起的原因是权利的分散和文化智慧遗产的多元。
      
      最后,我特别希望如果有人可以运用这种创新的逻辑思维去写一本极简中国史或者亚洲史,我一定会去拜读。
  •     我对历史原本了解得是非常有限的,看了这本书,我对欧洲的文明发展史有了大概的了解,对欧洲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正如作者所说,书中很少涉及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但通过提取历史发展的各种基本元素,使入门者对欧洲历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印象。
      另外,在这本书的启发下,我想做两件事:
      1、将历史与旅游相结合游览欧洲,具体做法是:以欧洲文明史为脉络,环游欧洲,从古希腊开始,之后是罗马时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世界大战,我想我这一生一定会不止一次到欧洲旅游,每次都有一个主题,顺着欧洲文明的发展去探寻这片美丽的大陆,除此之外,由此联想到的,中国史、大航海路线等等,都会进入我旅游路线规划。
      2、每次旅游前,都对这次定下的主题做深入的了解,看书、看纪录片、看视频等等方式都可以运用,这个想法实在太吸引我了,长期下来,我一定会对欧洲史有了详细的了解,到那时,再来读欧洲极简史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因为我相信这本书绝不只适合欧洲史入门级的读者阅读,发烧友和学者看完后,相信也会很有收获。
  •     通过宗教、王朝、文化、科技等等,方方面面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欧洲的历史。一遍一遍的来。读完这本书我对欧洲的历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本书不描述细节。按照以往的经验,历史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那些细节故事才是吸引人的地方。可是这本书让你觉得有点枯燥了,你会突发发现历史讲完了。然后再讲一遍……然后再讲一遍……作者真有才。
  •      友邻推荐的书目,本想在最近浸淫在学术苦读的生活中加诸一些趣味,没成想还是进行了一次严肃阅读。作者对于欧洲史的精深理解自不必说,不然也无法将大历史写成这样一本通俗易懂的小册子。
       读他处的历史难免要落回到本国关怀,作者也在结论处简单的对中国历史做了比较。在各自漫长的封建时期,我们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乃至在迈向工业化、现代化的新历史阶段处,中国一落千丈,至今仍在追赶。相比之下,政治体制的差异备受指摘,但其本身其实只是不同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自然而然作用的结果。作者也一再中肯地强调欧洲君主的低调谨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作者梳理历史开端就指出了组成欧洲历史的三大支柱,即古希腊罗马学术、基督教教义和日耳曼蛮族,它们内在的矛盾和互动的过程带来了欧猪历史进程中持续不断的波动,其结果就是没有任何一股力量能够成功驯化其他领域的精英成为大一统的强权,如果说中国政治之早熟大概就指于此。但是,早熟的另一面是高超的政治智慧,独尊儒术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一如基督教廷在保存古希腊罗马学术经典的同时将之内容有目的的编纂和使用,我们也从百到一的过程。不仅如此,中国的帝王还利用儒术将知识精英成功驯服,潜在的商业精英偃旗息鼓,就壮大和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目的而言,这一编排显然要比欧洲成功得多。
       当然,如果我们细看历史,也知中国的封建帝王并非毫无威胁可言,正是与士大夫集团的矛盾对立,才给了宦官、国丈等旁支夺权的机会。历史有着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在欧洲,国王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地贵族,为了使后者俯首称臣,国王寻求城市商业阶层作为联盟,不过这从长远来看,无疑是在给自己培育更大的敌人。不同的发展路径,造成了欧洲国家各个领域精英林立,所谓开放的社会,实则是没有绝对优势力量的出现,大家势均力敌的结果。与此相比,封建中国的历史及其留给我们的,就是相对单调的结果了。
      
       这样看里,我们论一时国家之强盛其实也没什么意义(即便这一时是千年),欧洲如今的优越无非也是当时各方都无奈的结果(同是封建制经济基础的领主经济和地主经济,后者是更为先进的阶段,也是我们长期停留的阶段)。
  •     该书由约翰.赫斯特所著,全书共两个部分,八个章节,作者以长话短说的方式 向我们讲述了欧洲从古典文明、向中世纪、近代文明依次推进的整个历程,行文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第一部分:欧洲,是个混合体
      第二部分:迈入文明
      
      第一部分
      
      主要两个章节,围绕以下三点元素讲述了欧洲文明的兴起及文明演进的过程。包括古希腊文明兴起,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国的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等。
      
      . 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这是个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的世界。
      
      . 基督教 :这是个邪恶的世界,唯有耶稣能拯救。
      
      . 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 打仗时好玩的事。
      
      在罗马日耳曼族攻破罗马后,基督教幸存下来,而东罗马君士坦丁大帝约公元300几年也赋予基督教合法的地位,也导致日后教皇权利过于强大。
      
      第二部分
      
      囊括了六个章节,着重点在于讲述欧洲从罗马帝国到近代文明,人文方面的演化,包括民主意识、皇帝教皇关系、语言发展、平民生活等。
      
      罗马帝国遭三次大规模侵略
      
      日耳曼蛮族 : 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古典时代结束
      穆斯林(伊斯兰教): 7、8世纪
      北欧人 : 9、10 世纪
      在西罗马灭亡后,由日珥蛮族建立的法兰克帝国在查理大帝时进入鼎盛时期,后续1400年左右土耳其(伊斯兰教)攻破了东罗马,宣告中世纪时代结束。
      
      结语
      
      最后作者也向我们揭开了欧洲可以抢第一的原因:
      
      大概的意思是,欧洲是个开放的地方,不断地革新自我,才引领着近代文明,争得第一。而反观当时明朝时期,止了一切对外贸易,封闭注定落后。
      
      而在我看来,这种开放的精神,跟互联网有着共通之处,而你会发现,旧时代的发展可能是自私,集权,专制,而现今的社会讲究的是开放,共享,民主,也许拥有这些类似特性的人、组织才是更适合这个社会的发展的,反过来说,也就是更容易发展好的。
      
      (完)
      
  •   期待分享:)
  •   如今我们国家倒是多种元素混合体了,传统农业文明和西方海洋文明的结合,说不定这是中国未来强盛的希望,哈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