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是爵士樂團

出版时间:2009/04/07  出版社: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美] Terry Eagleton 泰瑞·伊格顿  页数:208  译者:方佳俊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說是「死亡」、「欲望」、「沉思」,都太沉重。其實,每個人就像是爵士樂團的一員,而生命就是一場彼此襯托的即興演出。在今日,想討論「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大概只會惹來一陣訕笑。有人覺得這是個迂腐八股的問題,畢竟,我們不是都知道「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嗎?有人覺得這是個無聊可笑的問題,根本沒什麼好問的,只要Google一下,就知道答案是「42」。確實,這是個荒謬的問題,但或許它的荒謬之處,正在於儘管我們已經世故到明白它不可能有答案,心中卻還是天真到令人尷尬地想知道:這一切,究竟所為何來?文學理論大師伊格頓自稱「冒著被歸類為研究尼斯湖水怪等無聊問題的怪異學者的風險」,秉持一貫的幽默、機智與反諷,從分析「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本身的意義開始,探討了從古自今的各種答案,最後還不惜厚顏地提出他自己的答案:生命的意義是——爵士樂團。

作者简介

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
曼徹斯特大學英文系教授,英國國家學術學院院士。近期著作包括 Holy Terror (2005)、The English Novel: An Introduction (2004)、After Theory (2003)、Sweet Violence: The Idea of the Tragic (2002)、The Idea of Culture (2000)、The 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 (1996)、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1996; 1983) 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命的意義是爵士樂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4条)

 
 

  •     很爱斑斓阅读,这本也翻开看。
      书名很大,怀着不知名的情绪就打开看了。
      我只能说前三十页我还勉强follow上,至第66页的时候(我只看了前面的中文部分)就感觉有点在逼着自己阅读了……洗了个澡又读完了最后一部分,诧异地发现,作者在最后一部分(part 4—人生是你创造的吗?)扬起来了,总体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情绪。
      嗯,总之,观感如下:
      
      1、就“意义”进行探讨,看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以及运用。
      
      2、就此延伸到“人生的意义上”,问句。探讨这个问题的真伪、以及问题的内涵。
      
      3、给出答案:人生可能没有意义。以及,可能有意义。
      
      4、若人生有意义,有什么样的意义,这种意义由什么/或谁赋予,是否可知,以及是否唯一。
      
      5、回答4: 1)有意义,但可能不可知。
       2)有意义,答案不唯一。多样和多重。
       3)有意义,自主能动性能够做功——即不排斥某种力量或神圣安排的可能性,但同时目前对这种可能性的解释不可知或站不住脚,于是某种程度上看来“你的人生大约是由你来书写的”这个命题部分为真。
      
      6、继5,探讨你的人生多大程度上是由你所书写,以及我们能够在此做什么样的功。
      
      7、回答6: 普世通用的幸福和美德。在此小的命题探讨包括:快乐和幸福的关系。美德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信条么——给出答案:理想的状态是如一支乐队一样,每个人自由的抒发自己的想法,但同时双向接收和影响他人,最终在磨合中达到和谐。
      
      8、开放性结尾:好好活吧,待你个人及你个人的人生去寻找。
      
      
      总之,在看书的时候我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你每推进一步,作者就抽你一巴掌,然后把你拽回来说不是的,你再感觉感觉;然后我就这么坐着挨了好些个巴掌,然后感觉头有点昏,最后感觉被别人顺了顺毛,然后说了声,没事别瞎折腾了,没什么大事,赶快洗洗睡吧。= =。
      我觉得我短时内都只能在这个程度上止步不前,希望十年后再打开书,能稍微明白多一点。
      
      
      ps 我画线的片段:
      p20-21 作者讽刺当代资本主义的片段。
       “资本主义现代性看起来把一套几乎纯粹是工具性的经济制度强加给了我们……”
      
      p29“人生没有既定的意义,这就为每个个体提供了自主创造意义的可能。”
      
      p53 “在叔本华眼中,这个自我感觉良好的物种身上有种荒谬的东西,其中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具有至高价值,追逐一些会在瞬间化为乌有的启迪性目标。”
      
      p75 “不单单是别人的人生意义会限制我的人生意义。我的人生意义还受制于我的存在特征,这些特征来自于我作为自然物种的一员的身份,并且在我的身体的物质本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p93 “人生的意义不是对某个问题的解答,而是关乎以某种方式生活。他不是形而上的,而是伦理性的。他并不脱离生活,相反,它使生命值得度过——也就是说,它使人生具有一种品质、深度、丰富性和强度。”
      
  •     
      ——读伊格尔顿《人生的意义》
      
      加缪曾经说,仅有的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就是自杀。在狮子山读书几年,已听闻过数起自杀事件。大多是在情感中甚觉意义的丧失,而选择自杀,跳楼者居多。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三天三夜也谈不完的话题,欲处理这一话题的人自然也面临诸多难题,也须选择性地展开论述。“人生”作何解?“意义”作何解?是人生本来就是意义的展现,还是我们努力赋予了人生以意义?特里•伊格尔顿的《人生的意义》一书,单看书名就已十分诱惑了。当代人所面临的问题和焦虑,也正好为此书的应时提供了广泛的阅读受众。
      如果讨论人生意义,自然应该是哲学和伦理学的范畴。伊氏是文学理论家出身,书中也随处可见其对文学作品的熟稔。但是伊氏有他自己的路径。他对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观念是熟悉的,自己也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理理论,对莎士比亚的作品更是随手拈来,对维特根斯坦也有阅读,这些对其展开此一话题均提供了便利和基础。
      他对后现代的盲目自大和不知传统甚是反感。如果说现代主义(主要是从文学角度来谈)离那个充满意义的时代不远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却远离了那个时代,其话语显得毛躁和肤浅。以致伊格尔顿将之比作不知自我处境的乌龟。“我们可以谈论‘人的境况’,一只乌龟却不大可能在乌龟壳里沉思身为乌龟的境况。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主义者和乌龟很像,两者都对自身的境况全然陌生。”(页12)
      他认为,宗教、文化和性三个领域在传统时代(前现代),其既属于私人领域,也属于公共领域,因而那个时代的人们由于整体性的统一而较少分裂和焦虑。而现代社会,公私分裂,“公共领域自身越是日益丧失意义,人们就越是自切地想寻求这些价值。事实和价值似乎分离了,前者变成了公共事务,后者则属于私人事务。”(页20)而资本主义现代性又把一套几乎纯粹是工具性的经济制度强加给了我们。如此,“文化现在主要变成了人们工作之余打发时间的无害手段。”“性演变成色欲的沉迷。性是这个枯燥的世界中仅存的少数几种快乐源泉之一。”“宗教越是充当公共意义不断流失之后的替代选择,它就越是被灌输为各种糟糕的原教旨主义。”(页21)
      对于自由主义的某些观点,伊格尔顿也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如自由主义所赞同的多元主义——众声喧哗。他们看重对话和多样性。但是许多人的观点可能都是错的,此该如何处理?自由主义不可能自毁根基,“多元主义也有自身的局限,即如果只有一种确定的人生意义,它对每个人来说就没有区别了。”(页28)同时在书末伊氏赞同人与人之间协作,相爱,相互依赖。不赞同自由主义的只注重自我的权利。“对自由主义来说,只要我的个人发展不受他人干预,就足够了。他人并非我存在的主要基础,而是威胁我存在的潜在因素。”(页95)以上均可看出伊格尔顿对传统文化和制度的好感。
      弗洛伊德一开始相信人生的意义是欲望,后来又修正为死亡。“欲望与匮乏有关,它把当下掏空,以便把我们送到某个同样掏空的未来。”(页90)而欲望内在的匮乏又反映了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死亡。一旦觉得生命易逝,我们才更懂得珍惜和过好尘世生活。明白死亡,不是要悲观,而是更好地把握事物原貌,将死亡作为事实对待。“另外,意识到自身的局限,也即意识到我们与其他人互相依赖、互相束缚的方式。死亡把局限丢给我们,给我们带来无情的宽慰。”(页89)此处的论述与其一直反对的纯粹固守私人性的领域的观点是一致的。
      比起玄想和书面意义上讨论人生意义,伊氏更看重人生的实践。精神上的沉思颇具诱惑,尤其是对知识分子,但是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思考人生的意义的话,听上去只是同义反复。其实这同他书前反对将物质和精神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一致的。在意义感丧失的时代,意义却不可能丧失,对其苦苦追寻的现代人几乎是病急乱投医的惶然。“被谄媚冲昏了头脑的名流们转而寻求犹太教神秘主义哲学和科学论派的解释。他们听到那种陈腐的谬论很受用,这种谬论认为精神必然是奇特而神秘的,而不是实践的、物质的。”(页23)对于这些手中拥有物质财富的人而言,物质成了精神的对立物。实质也就是人生意义的空洞和对死亡的恐惧。轻易否定物质或者精神都是失妥的草率的行为,只令世人更加惶惶不可终日。
      伊格尔顿在第四章《人生是你创造的吗?》中提到,“如果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类的共同目标”的话,那么“幸福”就可以成为每个人的追求。通常意义上,说幸福,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正如中国的于丹们所在在提倡的,不管现实如何不公和苦难,只要内心平静就好,就会得幸福——伊格尔顿不大同意这种单一的见解。他更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不仅是我们所言的灵魂状态,还包括行为倾向。亚氏认为,幸福是通过美德实现的,美德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而不是一种心灵态度。而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与其政治学密切相连的,好的生活要有好的制度相适应,来保障。所以,幸福的心理状态,同时受制于具体的物质条件。幸福可充当人生的意义,但是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人生的意义还有其他选项:权力、爱、荣誉、真理、自由、上帝……而权力和财富明显又属于工具性的范畴,不是人生的目的。如此多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正说明人生意义问题的复杂性,时而手段,时而目的,在现实中胶着、打转。
      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当你以为自己掌握了人生的意义时,有可能你只是看到了部分,因为你不可能超越自身,你不是上帝,不可能全知全能,不能穷尽对人的阐释。也正是人想要掌握一切的冲动,给人同时带来无尽的烦恼。
      相比于现代主义所认同的绝对的个人主义,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原子人情况,伊氏重提人的社会性,赞同人从绝对的私人空间中走出来,正如其所言,“永恒并不在一粒沙中,而是在一杯水中。”这与其书前所反对的后现代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后现代反对宏大叙事,反对整体性的思考,理由是如此可能导致极权主义,认为那是糟糕的人文主义的想法。伊格尔顿不同意这种零散化,他认为我们仍然需要“意味深长的模式”。“倘若人类生活中没有意味深长的模式,即使没有单独的个人想这样,结果也会造成社会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全盘停摆。”(页43)他强调“爱”作为社会中人们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基础,“爱的律令完全是非个人的:这种爱的原型是对陌生人的爱,而不是去爱那些你欲求或欣赏的人。”(页94)这类似与C.S.路易斯所言的仁爱。“爱像幸福一样,是某种基础,可以充当自身的目的。爱和幸福大约都属于我们的本性。”(页94)人不应该将他人视作自我价值实现的手段。“每个自我的实现,成为他人实现的基础。”(页95)而人生,如其所寓,正像爵士乐的演奏,与他人协作的同时,随意地尽情地展现自我。
      人生的意义,不能一劳永逸地得到一个完整的封闭的答案。人生意义的实现,伊格尔顿提醒我们需要回归日常生活。“人生的意义不是对某个问题的解答,而是关乎以某种方式生活。它不是形而上的,而是伦理的。它并不是脱离生活,相反,它使生命值得度过——也就是说,它使人生具有一种品质,深度、丰富性和强度。”“它把人生的意义问题从行家或专家的小圈子手中夺回来,放回日常生存的平常事务当中。”(页93)
      其实翻开书,到书末,作为读者,大概并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伊氏多数是在讨论什么不是人生的意义。或者如作者所言,在书中是找不到答案的,重要的是尘世中的个体的生活实践。但是我想,适当的阅读,也算是一种生活实践吧。
      2013年7月24日 狮子山
      
      ([英]特里•伊格尔顿:《人生的意义》,朱新伟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
      
  •     "......关键是要指出一个方向, 不管我们将来会如何不幸地注定达不到目标.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毫无目的的生活, ......它不是要服务于某个功利目的或形而上的严肃宗旨, 它本身就是一种愉悦. 它不需要处于自身存在之外的合法性理由. 在这个意义上, 人生的意义有趣的接近于无意义."
      
      原来如此.
  •     “人生的意义”让我一下就想到了<同日而语>。
      有一天醒来突然问自己/这就是未来吗/这就是从前/所耿耿于怀的未来吗/那个时候的现在/所害怕到达的未来里/你以为这就叫/现在的现在/而我一味的/早已过去的未来
  •     开卷八分钟:《生命的意义是爵士乐团》
      http://culture.ifeng.com/6/detail_2011_07/22/7872421_0.shtml
      来源:凤凰卫视
      
      梁文道:从前想读哲学的人,要考到哲学系里面,如果真的要面试的话,他们都会告诉考官或者那些未来的教授说,我想念哲学是因为我想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该怎么活着。但是假如你今天用这样的态度去比如说欧洲的学校,比如说英国、美国这些名牌大学去面试,你肯定完蛋。为什么?因为现在英美很多的哲学系或者主流的哲学界,他们是不处理所谓生命意义这样的问题的。而如何任何人告诉他们说,你们应该教导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任何年轻学生如果说为了这样的问题来念哲学,都被认为是肤浅的不入流的。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趣的问题呢?比如说我举例子,你要问一些(英文)的问题,例如假如说你要说,假如我失去了记忆,我还是不是原来的我呢?假如我失去了记忆,如果不是我的话,我是不是还能够当一个人呢?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神志,变成了一个植物人,那他根本是不是已经不是人了呢?如果他不是人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他杀了就无所谓呢?等等等等这些问题才是有趣有意思的哲学问题。
      
      至于我们常常问的生命意义,这个有关重大好像也包含在刚才那些问题背后的东西,在今天没有人愿意正面的去讨论他们了。因此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本书《谈生命的意义》,而且从哲学角度谈,偏偏它的作者是个文学评论家,就是我手上的这本《The Meaning of Life》台湾的翻译呢,把它翻译成叫做《生命的意义是爵士乐团》,作者就是我刚才讲到的那位文学评论家泰瑞·伊格顿。
      
      泰瑞·伊格顿很可能是当今在世里面用英文去写评论跟文学评论里面最聪明最机智,有点奇怪的吊诡的幽默感,很善于讽刺人的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学者跟评论家。他在这本书里面,他从一个文学理论家的角度来谈一个哲学问题,会不会由有点不太恰当呢?而且这么大的问题用这本一本小书来谈,他自己也相当清楚,所以他讲明,他讲写这本书是要给一般读者看的,而且恰恰是一位哲学家尤其他在英国的很多同行哲学家,已经不再流行去这样子处理这个问题了,所以才轮到他才来做这样的事。
      
      但是大家也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因为泰瑞·伊格顿的哲学素养其实是相当高的。这里面他一开始就已经先说明了,在英国的主流的分析哲学界里面,为什么大家都不太谈生命意义的问题。那就是因为当年受到早期分析哲学的影响,比如说我们看到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里面就曾经说过,我们大部分的哲学难题都是来自人们对语言的误用。比方说我举一个例子,“我有痛的感觉”这样的陈述在文法上就类似于“我有顶帽子”,我有痛的感觉跟我有顶帽子,这种相似性会误导我们,以为我们感觉到的痛会这一般来讲的经验,就像我们拥有帽子这样的方式所拥有的事务。
      
      但如果我们说“把我的痛拿去”就很奇怪了,虽然说“这是你的帽子是你的还是我的”是有意思的,但是如果说“这是你的痛还是我的痛”就很奇怪了。就好象有一群人在一个房间里面中间有一个痛飘来飘去,每个轮流表现出痛苦的表情的时候我们就大笑,现在痛跑到他那里去了。所以维特根斯坦在这里面想讲的是什么呢?或者过透过这样的,这个例子当然不是维特根斯坦的例子,但是他的例子是这样,他就想告诉我们,我们平常谈的觉得很多很困难很复杂的哲学形而上学的问题,其实都是一种语言误用产生的结果,例如说生命的意义。
      
      他把这点讲的很好,如果有人认为他解开了生命的谜题,想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一切都轻松了,那么他只需要回想那段这个解答,还没有被发现的时光,他就会明白自己是错的。因为就算在那个时候,生命的意义对他来讲没有被解决的时候,生活同样是可能的,而现在已经发现的解答,对当时的那个情况似乎毫无瓜葛,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生命这个东西,我们要硬要说它有什么意义,这个想法本身可能是种文法上的语言上的错误使用的结果。就算你对这个问题得到了什么很了不起的解答,那又怎么样呢?那会影响你的任何生活吗?按照冷酷的维特根斯坦看来,似乎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的。
      
      然后呢,在这里面泰瑞·伊格顿就像我们昨天讲过的Hubert Dreyfus他俩一样,一样把我们现代人对生命意义的这个困惑总结为是一种现代的问题。也就说古人没有今天的西方人这样的问题,包括我们中国也是一样,例如说在欧洲中古的时候一个信教的教徒,一个做教堂的石匠。这个石匠你去问他,你天天这么砸石头生命有什么意思呢?他会觉得你问题很不可思议,为什么?他觉得他这么做太有意思了,那个意思来自哪里呢?来自于因为做石匠的人,就像共济会,这是个原始的石匠工会所讲的那句话,上帝欣赏我们的工作,我们做石匠这行是个非常光荣,本身就很有意思的工作,是在荣耀上帝而上帝喜欢,对不对,就这么简单。所以对他来讲这个问题根本毫无疑义,不存在的。
      
      但是我们现代人没有了那么确定的感觉了,所以了这里面就讲到,泰瑞·伊格顿说现代思潮的特异之处,在于认为人类的存在是偶然的,是没有基础、目的、方向或必然性,我们整个物种很可能从来不会在这个星球上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把我们的存在整个挖空了,投下永恒的失去与死亡的阴影。
      
      然后这里面他接着又谈到,如果前现代的文化很少像卡夫卡那样子,比如说古典的文化,不像卡夫卡、贝克特他们总是被生命的意义的问题困扰,那么我们现在更新时代了,我们这个是个后现代文化,也一样不会被人生的意义困扰。这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原来以为这个时候谁都会为人生意义问题而焦虑,但是泰瑞·伊格顿身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有观察的学者,他说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根据后现代主义,对形而上学冷眼旁观,而生命只不过是一连串被怀疑的整体概念之一,我们被要求思考小事情,不要思考大事情,同样现代谁再去想这么大的事情都只会被人嘲笑,我们现在想的是什么呢?想的是如果现在手上有一笔钱,我该买gucci、Prada还是LV。
       
  •     翻开这本书的朋友,大概都想知道答案罢。
      
      但也许,一旦得到答案,人生也就终结了呢,知道了那个“秘密”以后,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想知道答案,但却无法获得——这种状态,才证明自己活着吧。
      
      齐泽克有个很好的比喻。(照例,那是个黄色笑话。)女人勾引一个傻子和她性交。她对傻子说:“进去”傻子插了进去。“出来。”于是傻子又听话得拔了出来。女人不断地重复这两句话,傻子不禁恼了:“你到底是要我进去还是出来,说清楚好不好?!”
      
      快感就是在过程之中。想知道究竟最终是该“进去”还是“出来”的人,可没法享受这过程呢。
  •      我也思考过很多次“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现在我能给出的答案就是活着,总不能死吧。似乎我做的每件事都有我的动机。那我活着的动机是什么呢?
       我的出生不是我能决定的。“为什么要生?”这个问题只能去问父母,但大多数父母们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孩子就已经生出来了。人生是一个过程,如果有终点的话,那就是死亡。
       我的一生得做许多事情,这些事情是否指向一个意义——终极意义?就好像我有一个目标,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如果是这样,那我好像一直在做无意义的事情,也不知道意义在哪里。
       我真没法回答这个问题,我的脑袋乱得像一锅粥。我得先为生计奔波,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个好的我,才能配上好的生活。
       我现在对物质的需求要远远大于对精神需求。我想要有钱,又不想努力花太多的时间去赚钱。我不知道将来的我会不会觉得钱永远也赚不够,然后陷进这个怪圈里面不能自拔。
       也许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去得到一个答案,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展现你的人生。你在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
       我不可能一直去思考人生的意义,等到有了一个答案然后再去生活。人生的意义也许在于人生本身,在于生活。边思考,边生活。去实践,去改变。
  •     看到本书的标题,不少人会将其归为中学生读物,素质教育读物,或当作是一个作者靠老生常谈来赚点零用钱的忽悠之作。一般来说,看到那些空话连篇的谈人生谈成功的书,我一向也是敬而远之的。只是看看作者,竟是伊格尔顿这个人,学文学批评的人估计都知道他是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家,为文行事也算特立独行。在我的心里,像伊格尔顿这样的书斋里的学者,好像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艰深的理论研究上,很少会写这样的小书。因此这本小书就进入了我的视野,阅读之前,我以为这会是非常轻盈和简单的一次旅程,然而进入书中,才发现,即使这是作者抱着并不严肃的态度写出来的一本小书,在字里行间,却依然透露出作者对于整个世界和整个人类的深深担忧。
      开篇,作者便抛出一句“哲学家有个恼人的癖好,喜欢分析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伊格尔顿是做文学理论研究的,也不算是堂正哲学家。虽然如此,从这一句漂亮的开头往下看,也不难看出作者的有着和哲学家们一样的癖好——提问题,分析问题。我个人的看法,书的前两章写得有点杂乱,毕竟这完全不是一本严谨的哲学论著,写得杂了点,也算是别有味道。只是在前两章,作者不断地抛出问句,不断地试图回答的同时,让我的思维有点跟不上他的写作思路。有趣的是,虽然写得较杂,却并不代表作者自己思路不清。谈及人生意义,作者心骛八极,所谈之事,既高妙又世俗。对于有神论者,人生的意义将最终落在那远古的神明身上。那如我这般的无神论者呢?傻子疯子呢?流浪汉呢?我们这些人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呢?作者当然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这样的问题的确不是可回答的。太多时候,如作者所说,我们先入为主地认为任何问题都是有答案的,有了答案,我们人类又先入为主地认为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幸福”、“快乐”与“爱”,这些最容易引起共鸣的东西,也在作者的谈论之列。快乐,也许是人生的意义了吧?而作者写到:“...你似乎可以出于某种可疑的理由(例如恐吓老太太)感到快乐,你也可以享受某些道德败坏的快乐,例如通过虐待敌囚取乐。”通过恐吓戕害别人得到了快乐,甚至也感到幸福,这也算是人生的意义吗?言及“爱”,伊格尔顿说到了对陌生人的爱。这点也算是深得我意,我恰恰是个喜欢对陌生的路人微笑,而对待大多身边的人比较严肃的人。
      在不停地追问引述和解读之后,作者终于在文章的末尾给出了他自己对于这个不免矫情的问题的答案——人生的意义是爵士乐。作者激赏的是爵士乐团中那种即兴演奏方式而达成的群体一致,不像古典乐那么严整规矩,每个爵士乐手既拥有自己即兴演奏的自由,又在自由的状态中和其他乐团成员达成了整首乐曲风格的一致。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既实现了个人价值,又实现了群体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自由和‘整体的善’之间没有冲突。”伊格尔顿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者,在他的笔下,哲学中的对立关系也能融入爵士乐的悠扬曲调,这也是这本小书的价值所在。本书虽是看着像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读物,但实际上还是作者关于哲学问题的一些比较深邃的思考。所以这不是中学生读物,因为作者也倾向于认为人生的意义是无意义。年纪小一点的学生,面临着学业的压力时,也不必刻意钻进这本书。
      书中提及,莎士比亚拿人生和戏剧相比,再好的戏,也有曲终人散那一刻。正如前段日子我看黄凯芹演唱会的视频,黄说:所有的歌唱到最后都是会结束的。人生的意义也许更是这样,正因为人生有限,才变得意义无穷。谁愿意看一部播不完的连续剧,即使它有精彩的剧情?所以,我的理解是,人生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其结果如何,而是在于它的过程。所有的歌都会结束嘛,但是唱歌的过程,以及欣赏这首歌的过程,也许就是意义所在。
      写这篇不合格的书评时,我也在听歌,As Long As I Live,这当然是首爵士乐。但是这首歌不会结束,因为我设置了单曲循环。
  •      我只有15岁,或许我眼里的世界还太狭窄纯净,但我并不认为现在在我心里渐渐形成的,未来会出现的那个意义的雏形,会出现太大变动。
       活着,等下去,等到有天我捶手摇头晃脑,恍然大悟【啊,就是这个,我是为了这个而来这世上的】这就是我认为的人生的意义。
       寻找什么,失去什么,抓紧什么。
       我总是糊涂地,又聪明地躲过恼人的,这亘古的问题。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小小的一本书又是不是真的能说清楚这一切?
       我想看看他给的答案。想知道,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够不够让我安心:)
       段考结束,一定看看
      
      
  •     
      特里·伊格尔顿著《人生的意义》简评
      
      厄内斯特·德姆西 著 吴万伟 译
      http://www.law-star.com/cacnew/201008/405062776.htm
      
       探讨像“人生的意义”这样一个庞大的哲学话题是需要胆量的任务,不仅因为这个问题在热衷技术和商业的时代里听起来有点自命不凡,矫揉造作,而且因为无论“人生”还是“意义”的概念都太模糊和宽泛。说它模糊是因为人们很难知道从哪里开始,说它宽泛是因为不知道在哪里结束,或如何结束。但是,如果根本不去探索人生意义就好像让人觉得自己是个知识分子骗子,就像卡夫卡《审判》中的情形那样产生一种无可名状的内疚感。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兰卡斯特大学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教授把这个话题拿过来进行严肃的哲学探索,试图把传统智慧“压”在上面。
      
        伊格尔顿一开始非常谨慎(对焦急的读者来说,也很小心),向普罗大众说明提出人生意义问题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喜剧演员(他诙谐地希望把自己归类为前者而非后者)。接着,作者没有提供现成的回答,反而质疑这个问题假定的清晰性。“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真正的问题还是有误导人的嫌疑呢?因此,这场讨论被引进必然探讨问题涉及的概念的语言意义的轨道中。与此同时,伊格尔顿持续关注“人生”和“意义”这两个概念莫测高深的历史背景以及它们的联合意义。当他把意义和人生问题的讨论限制在人的视角之内,人们大可不必厌恶地皱眉头。毕竟,意义的三个主要方面“宗教、文化和性”都是关于人的东西。
      
        伊格尔顿在书的大部分篇幅中关心的内容与其说是“人生”倒不如说是“意义”。在他看来,意义是最基本的概念,因为人生就是通过其意义而被人们所认识的,至少从理论上如此。作者在这种探索中不仅在个人层面而且在不同意义体系的层面上都确实遭遇了意义多样性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把意义概念区分为三大思想流派:前现代、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每个流派都是一个笼统的意义体系,各自都是科学、文化、符号学和个人思想等种种影响相结合的产物。
      
        就是在这里,该话题几乎逃脱了伊格尔顿的控制。任何一个意义体系超越其他体系的相对效度很难得到人们充满信心地赞同,因此,意义变得难以捉摸。难怪,伊格尔顿自己的立场并不停留在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平台之上,而是从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美德作为有意义的人生的基础,经过叔本华的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获得人生本质的弗洛伊德体系或马克思主义体系,一直谈到当今时代的极端主义和虚无主义。在梳理这些哲学途径的同时,伊格尔顿还引用了以莎士比亚和贝克特的戏剧为代表的众多文学经典,这些作品描述了人类生存背景,创造了意义,或者对现有意义重新洗牌。伊格尔顿处理哲学和文学宝库的方式暗示了为人生意义问题提供单一答案或者现实立场的企图是注定要失败的。意义的模糊性本身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
      
        但是,在此我们遭遇到另一个障碍————逃避主义。“模糊性”难道不是回避人生意义问题的另一个托辞吗?伊格尔顿认为人生意义问题是道德问题:但是要在不选择一个意识形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道德判断的情况下,去发现人生的核心价值就更加困难。伦理学的目标不是满足于模糊性,而是为人类生活带来融合与和谐。所以,按照某些道德标准或者价值观来评价人们的生活是追求人生意义的核心内容。在此意义上,人生意义问题决不能被敷衍搪塞过去。最后,作者提出以爱和幸福两个核心价值作为确定有意义人生的特征。读者当然可以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用以评价人生意义(或无意义)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从《人生的意义》中得到的最宝贵建议是:如果你真的想从生活中找到意义的话,把价值观,即便是最积极的价值观当作达到目的的手段来使用将是一条危险之路。相反,要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你就必须把积极的价值当作目的本身,而不是通向某些隐蔽目标的道路。实践美好价值观是终极目的,没有任何意义能超越它。
      
        《人生的意义》对所有对严肃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著作,它邀请你参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困难的问题的讨论。伊格尔顿教授在书的末尾提醒读者,他的讨论并非要为人生意义问题提供最终的答案,他也不期待任何其他专著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他确实成功地提醒我们值得人人都思考的问题所在。投入到寻找人生意义的活动中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就像呼吸是物质生活的组成部分一样,这种冒险本身就是人生意义的一部分。
      
        【作者介绍】厄内斯特·德姆西(Ernest Dempsey)自由作家,著有四本著作。
      
  •     哲学家有一个惹人讨厌的习惯:喜欢分析问题,而不是解答问题。我也准备以分析问题的方式开始我的论述。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伪命题?是否存在一个有效的答案,或者它只是一个伪命题,类似于传说中的牛津大学入学考试题目,题目只有一句话:“这是一个好问题吗?”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初看好像和这类问题差不多:“阿尔巴尼亚的首都是什么?”、“象牙的颜色是什么?”但真的差不多么?是不是更接近这个问题:“地理学的味道是什么?”
      有些思想家认为“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毫无意义,他们有他们的道理。意义是一个语言层面的东西,而非客观事物。它是我们讨论事情的某种方式,而非像“纹理、重量、颜色”等等,是事物的属性本身。一颗卷心菜或一张心电图,其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当我们谈论它们的时候它们才有意义。照此推论,如果我们要让人生变得有意义,我们只需谈论一下人生。但即便如此,人生本身还是没有意义,就像一朵浮云一样。比如,要去判断一朵浮云是本真还是虚假,这根本行不通。真与假仅是我们关于浮云这个语言命题衍生出来的语法功能。这个理论有许多争议,不过大多数哲学理论都有争议。接下来我们还会碰到一些。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比“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更吓人的质问。也许世界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世界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如果我们连事物存不存在都不确定,我们凭什么能提出“它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呢?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是真是伪还存在争论,不过大多数神学家的意见是一致的。答案是“上帝”。上帝据说是世界的造物主,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上帝是一切创造者的创造者,而是说,上帝是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本原因。据神学家说,上帝乃存在之基础。即使这个世界不存在,他也仍然存在。即使某些东西亘古就有,他总归是一切事物之所以存在的终极因。
       “为什么存在万事万物,而非一片虚无?”这个问题可以粗略地换成“这个世界是如何产生的?”这就变成了因果论的命题:“从哪里产生?”但这显然不是这个问题真正想问的。如果我们是在问世界万物从哪里产生,那么我们找到的那些原因也包含在这个世界当中;这就变成循环论证了。只有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原因——例如超验的上帝——才能避免这个问题的困境。所以,问题既不在于世界如何产生,也不在于世界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因为在一些神学家眼中,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任何目标。上帝不是一个脑中装满各种计划的宇宙工程师。上帝是一个艺术家,创造宇宙只是为了自娱自乐,“创世纪”本身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们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家觉得上帝有某种微妙的幽默感。
       “为什么存在万事万物,而非一片虚无?”这个感慨本身已经预设了一个存在着的世界,然而我们很容易推想这个世界原本就是虚无的。也许这就是维特根斯坦说“奥秘不在于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而是在于‘这个’究竟是什么”的时候他心里所思考的难题。 这也可以称作维特根斯坦版的海德格尔存在之题。海德格尔想追溯“存在是怎么来的?”。他关心的不是特殊实体的本原,而是另一个更让人迷惑的事实,即为什么会有实体存在。这些问题亟待我们的思考,否则很容易就忽略过去了。
      不过,许多哲学家,不单单是盎格鲁撒克逊传统下的哲学家,认为“存在是怎么产生的”是一个典型的伪问题。在他们看来,即使有解答的可能性,也不是一句“是”或“否”能轻易打发的;世界上也许根本不存在能够解答的问题。在他们看来,提这种问题就像一个笨头笨脑的条顿人大吼一声“哇!”。也许“存在是怎么来的”对一个诗人或神秘主义者来说也许这是一个有效的命题,对一个哲学家却不是。尤其是在盎格鲁撒克逊哲学传统下,诗学与哲学之间的壁垒戒备森严。
      在《哲学研究》这本著作中,维特根斯坦对真命题/伪命题的区分非常敏感。一段话可能在语法上成立,在思想上却不成立。换句话说,语言可能会误导我们,把两种不同的命题混淆起来。“同胞们,一旦敌人被打败,我们怎么会错失胜利的果实呢?”听起来是一个期待答案的疑问句,但实际上是一个反问句,没人会傻到去应和一声“不会!”。诘问的语气仅仅是为了提升它的气势。“你想怎么着?”、“你怎么不去死啊?”、“你看什么看啊?”听起来是问话,实则不然。“我的灵魂在我的身体何处?”之所以听起来像一个真问题,仅仅是因为我们把它当作“肾脏在身体的哪个部位?”一类的问题来思考。“我的嫉妒心在哪儿?”这个问题具有真命题的形式,仅仅是因为我们潜意识中把它和“我的腋窝在哪儿?”当做一类问题。
      维特根斯坦进而认为大量的哲学问题源于此类语言误用。比如说,“我有点痛”和“我有顶帽子”在语法上相似,这种相似性误导我们去将疼痛、或者广义的“经验”,等同于帽子之类的物体,我们能以同样的方式拥有它们。但是,说 “来,拿着我的痛苦。”这种话总归奇怪罢。询问“这是你的帽子还是我的?”是有意义的,但“这是你的痛苦还是我的?”总有点不顺。想象一下几个人在房间,像玩击鼓传花一样传递痛楚,然后我们大叫:“啊哈,现在‘痛苦’在他那儿!”
      这听起来愚蠢,实际上还是有其意义。维特根斯坦将“我有点痛”和“我有顶帽子”在语法上相区别,不仅向我们显示了人称代词“我”与“他”的功能,而且颠覆了将个人经验当作私有财产的传统思维。实际上,我们的经验比私有财产更具私密性,一个人可以扔掉自己的帽子,但不能扔掉疼痛。维特根斯坦告诉了我们语言如何蒙蔽我们的思维,他的论断具有激进的,甚至是政治上激进的效果。
      
      2011年6月10日修改
  •   已转牛津通识读本小组,希望您不会介意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1815861/
  •   感谢,获益匪浅
  •   说的好啊、。。。
  •   说得好。
  •   快乐版的西西弗斯,人生无意义。
  •   笑林广记里面也有这样一个笑话
  •   。。 这比喻好。。
  •   这个比喻真是一针见血啊
  •   对不起楼主……我不小心按错了什么泄露书中关键情节的按键,是不小心碰到的,跟你说声对不起。
  •   我们总是期望从大师的书中,从思考人生的意义开始,来寻找自己做最小决定的答案。或许这就像是祈求天神来拯救自己即将死去的盆栽一样愚蠢吧。。。
  •   好给力,好个性的书评!
  •   好书评,看来我不用买书了。
  •   最好的状态是人生一直淡淡地成长到老,并不会出现恍然大悟的时刻,没有永恒的真理。
  •   好美的回应啊!
  •   首先要谢谢你们的回复啊><原来讲的话真的会被看见嘛,嘿嘿。
    果然我还是爱逃避啊。。可是人类的命脉一直缓缓流动到现在,哪一世哪一代不是在等待那个恍悟的时刻啊?所谓的真理是个圆,不就是这样吗?
    比起清醒地看见这一切,我还是宁愿遮起双眼,和那个意义玩一场永不停息的躲猫猫:)
    闭上眼睛,那些念想,就哗啦啦地从我的身体飞了出来~
    长大之前,清醒之前,麻木之前,幼稚的错误不再被原谅之前,还是想再尽可能的固执(笑)毕竟那些大人都说这是这段华光里我手中最后最后的财富了啊。
    我是会长大,而那些愿望不管会不会实现,都会永恒,对吧?【不知道为什么想到自己有一天可能不再这么懦弱了,有些难过啊
  •   看着你的字,勾起了我记忆中的某些情絮,我今年9月满19岁了,在我快18岁的时候,我曾告诫自己要做出几件让自己成年后也值得珍视的事情,18岁生日后,我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办好了护照,我也的确做到了,那时只是一气之下搭车搭到了拉萨,但到了之后并没有多大的自豪感,我也再也不感向西走出国界了,我的旅程也告了一段落,那些旅程记忆中的人也随之消失再也没有联系,我看见了西疆的芸芸众生,我为我的成年也算是尽力献上了一出成人礼,我想我再也不会去那了。
    使之符合世界,或是改变自身,这个问题在我17,8岁的时候曾让我痛苦万分,在我9月18日生日的那天,我离家出走了,关于人生意义,则是我整个初高中时代寻而未果的。
    尽力地精彩,经历了自己不敢想象的真实,用虐心的泪水换来的成长与眼神是此刻的我,18岁是一道很大的坎,在我20岁时,也许没有时间来细细勾出那样的文字,没有时间品味你年轻真挚的文字。
    愿你我对理想永怀赤子之心/
    I wish you the ideal never pregnant innocence of a child
    (我会不会太说教了~~)
  •   你并没有让我感觉到半分的说教感啊:)有些话我也听过,只是还没有勇气,也还没有意愿面对。
    嘿嘿,看到你的话想起了我的一整个夏天。我和两个好朋友私自跑去旅行了(虽然不是离家出走但也确实是挑战了)是不知道从多小就在盼着的事情啊。甘肃银川内蒙,然后是西安和厦门。
    许多的话就这么涌上心头了:)其实也如你所说,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或许是在那样强大的对新体验的盼望下,反而忽视了旅程中最真实的感受,很遗憾,也在反省,但是再来一次这样的机会,大概我还是会被激动冲昏了脑袋吧(笑)
    我只是享受那样慢慢发现自己的过程,好像每察觉一点自己的缺陷,就距离那个所谓的意义更近了一点,很盲目吧?(扶额)
    我还是很感激的,现在的感觉很奇妙,身处雾霭之中,咿呀地说着片段的想法,听得走出雾外的人们对我叙说着另一番风景。我感谢你们同样真诚的传达。是啊,客观存在的事情我明知道的,却仍然倔强地希望能顺心中的轨迹走,为自己的小小想法做最后的佼辩。大概是年龄的局限性吧(叹)理智有的时候真不是那么回事啊。只是希望,无论以后我是不是能完满,这样强烈的执念都能伴随我,如你之所想。
    在发这条书评之前真的没有想那么多,就只是发发脑袋一热时的思绪,没想到还能得到回应。所以大概这也证明了无心之柳更易成荫的歪论吧(又笑了)有的事情,能不去看结果,我就宁可闭上双眼,触碰,感受,铭记。或许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也说不定呢><
    大概赤子之心也和傻气是亲戚关系的罢。
    不过是我热爱,所以甘愿傻罢了。这么写着,“傻”下去的勇气也慢慢地增长了呢。
    总之谢谢你的话,共勉吧:)
  •   我是来岔题的。
    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15岁
  •   十五岁时五岁十五岁。。。。
  •   我觉得只有傻才能找到真我,如果我们不傻了,按照社会要求我们的模式成长我们只能成为一个社会人,离自我就越来越远了。
    很赞赏你的思想,我十八岁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我,只会按外面的指导行事。现在我快三十了,对于自我才有了深入的认识,慢慢开始傻起来。
    顺着自己的热爱,勇敢走下去,成为内心的自己。
    顺便推荐你看 本书《梵高传---热爱生命》,傻的人成就不了社会所认可的成就,所以不为人知,但是在艺术领域有些这样的傻才。
  •   好文,学习了。
  •   译的不错,让我想看,是出版社让你译得吗,外研还是译林?
  •   不是,我自己译着玩的。ls能帮我联系出版社吗~
  •   好的,谢谢指点!
  •   感觉不错...何时继续译下去吖?
  •   给钱我就译下去……
  •   建议给外研社发邮件看这本书引进了没,不过费用可不高,做好心理准备~
  •   我曾经也有译此书的想法,不过不是那块料,作罢,期待你译出全部。呵呵
  •   啊,我在网上找的这本书,没有想到,开头可以看中文版了
  •   亲~能把你翻的中译借我一阅不?放心,我不会用于商业用途滴~
  •   很不错,求更新,英语作业要求
  •   等我出版
  •   噗,还真的出版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