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

出版时间:2009年4月  出版社:商周出版  作者:馬克·李維,Marc Levy  页数:368  译者:陳春琴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埋藏內心的情感、童年傷害、溫馨幽默以及友誼的力量間,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奇蹟,將要解開一個愛的羈絆……法國浪漫喜劇小說之王馬克?李維繼〈出竅情人〉之後,為你帶來最新的驚喜與感動!朱莉亞有生以來,父親就經常在她重要的成長階段上缺席。多少個夜晚,她引頸盼望父親歸來;有多少次她在心底許願,只要做個乖女孩……

编辑推荐

◎連續五年蟬聯「法國最暢銷小說家」,作品長踞法國暢銷書榜,單年度銷量超過150萬冊◎作品熱銷全球41國,全球總銷量超過16,000,000冊◎擁有讓史蒂芬?史匹柏只看兩頁書介即買下電影版權的神奇魅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本来是要找《偷影子的人》的,却不小心在图书馆借到了这本,读完后父亲的影子久久地在我心里挥洒不去,感觉这是我今年读过的最好的小说了,实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马克的文的确不像法国人的作品,他更多地描述纽约,旧金山,然后回到巴黎,然而也只有巴黎,没有别的地方。
       我一直很喜欢这段情节:julia在加拿大街头看到爱人的画像,思绪回到当年的抗争,德国墙的推倒,邂逅异国恋,“我是来自东欧的小子,而你是来自西方世界的姑娘~”整个描述流畅而感人,爱情影影绰绰地浮现在眼前,单纯得像牛奶流淌过一样。
       马克的小说也不会一直在写生活中的事,他有科技在其中,有幻想,甚至文中最后的描述也透露出整个事件完全是由安东尼导演出来的,机器人的存在根本就是个假说!!又是多么戏剧性的结尾~好喜欢好喜欢!!
  •     那些冬阳般的温暖
      
      文:蓝文青
      
      冬天,午后,沪上阳光明媚,阳台上暖洋洋的,给自己泡上一壶暖暖的红茶,然后,半躺在摇椅里,读一本书,这是“偷得浮生半日闲”般最美妙的事。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这样的氛围里阅读,比如经典,比如理论,比如哲理,等等。近日,忽然发现,原来有一个作家的书最适合这样的氛围里阅读。
      这位作家便是旅美法国作家马克•莱维,而近日里让我走近他的便是他的《那些我们没有谈过的事》。朋友给我这本书的时候,一眼爱上了封面设计的主色调,打开书的时候,则先看了此书策划编辑袁筱一写的序,随意浏览一下,断想这本书是温情小说吧。
      果然,一开卷,便是女主角朱莉亚与同性恋好友斯坦利一块挑选新娘婚纱的一幕,简洁清爽的描写,生动活泼的对话,很容易让人走近女主角的生活,而且对于同性恋好友,作者不带丝毫偏见或者丝毫的异见,将友情写得清新明朗,令人悦读畅快,很容易感受到作者开放的思维,也很容易让更多的人接受这样宽容的小说。而接下来的故事,则更为浪漫美妙。
      作为常读情感类小说的读者,这本小说的整个故事结构蛮老套的:与父亲不睦的富家女朱莉亚独自创业,不与父亲来往,然而,却在自己举行婚礼的当日,撞上了父亲的葬礼之日,结果没有了婚礼,却收到父亲意外的礼物——一个跟父亲一模一样的仿真机器人。看到这里,读者会觉得:这是科幻小说了。然而,随着这个仿真机器人对朱莉亚一步步导引,便可读到朱莉亚曾经的一份刻骨铭心的情感,而且是很老套的因长辈反对而拆散的情侣,好在仿真机器人父亲一心想弥补当年造成的伤害,精心替代自己的原型,巧妙地设计安排并陪伴朱莉亚飞越了万水千山,一步步引诱她去寻找曾经失联的爱人,认真面对自己曾经逃避而至今无法忘怀的爱情。最终,帮朱莉亚找回来她失落的爱情。看到这里,可以定位这本书是言情小说。不过,最妙的是结局,等读者读完了,便会恍然大悟,为作者的精妙构思莞尔,为作者给予的温馨大结局而欣慰。
      在朱莉亚与托马斯那段荡气回肠的浪漫爱情故事里,有一个让读者不能回避的背景——柏林墙。在柏林墙存在和柏林墙的倒闭之间,朱莉亚与托马斯的离合里,参杂着无数源于冷战之后的各种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和方法,这些方式和方法带来的悲喜,糅合着至性青年们曾经澎湃汹涌过的激情,而经历了波折之后,尘埃仿佛落定之后,朋友之间的亲近变成疏离,信任变成怀疑和欺骗,而那种极其陈旧的父女之间的情感纠葛,都在时代的改变之中,展现了全新的视角,同时,在作者的笔下,也有了全新的解释角度,比如父亲对女儿苛责自己的回复:“你责备我经常不在你身边。可是你知不知道孩子离开父母的那一天,我们的内心有多么痛苦?你有没有想象过那种分离的滋味?让我来告诉你,我们就像傻瓜一样站在家门口,看着你离开,不断说服自己,要为孩子必然的离开而感到高兴,要欣然接受把你推出家门,从我们身边夺走的现实。当大门关上的时候,我们要开始重新学习。重新摆设空出的房间,不要再去等待脚步声,要忘掉那些以前你晚归时在楼梯上的脚步声,因为它能让我们安心入睡。没有这些脚步声之后,我们必须努力让自己入眠,可是徒劳无益,你再也不会回家。你明白吗,我的朱莉亚?可是,没有一个父亲或母亲会为这些事情而觉得自己了不起,这才是爱,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因为我们深爱着你。”(摘自《那些我们没有谈过的事》第259页)
      因为这样体贴的诠释情感方式,我便开始对马克•莱维大感兴趣,轻盈细腻的文笔让人读着轻松愉悦,而美妙的出其不意的构思,又让人有足够的浪漫代入,非常适合“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文艺性阅读。就像偶尔在某一个地方停留,比如街角的咖啡馆,或者偶尔的短途旅行,比如动车或者长途客运,随身可以带着的就是这样的书,让人容易进入主角们的世界,也让人能在温柔和煦之后,得到放松,并带来欢欣的宁静。
      出于对这样温暖、温馨、温情脉脉的春阳般小说的热爱,紧接着我便开始读他的《假如这是真的》以及《七日永恒》,都是很温暖而唯美的小说,选题都很老套:《假如这是真的》是现在司空见惯的灵魂与灵魂的默契沟通,而《七日永恒》更是天使与魔鬼相爱,然而,吸引人的则是里面细腻温暖的情感,那种心灵与心灵的单纯沟通,出自男性作家笔下,真挚而没有任何阴暗斑点的爱情,无论是阿瑟对劳拉,还是吕卡对佐菲娅,都带给读者清爽明净的享受。可以说,旧瓶新酒,旧体别裁,简直妙不可言。
      在冬天最深的寒冷里,马克•莱维的这三本小说,带给我如沐春风般的感觉,当然,对于期待马克•莱维能在诸如人性揭露等等方面更深入的读者,则需要更为耐心地品味他的那些妙句了,比如关于人生,马克•莱维如斯说:“生活的艺术,就部分取决于我们和自己的无能为力作斗争的能力。这是困难的,因为无能为力常常会造成害怕。他摧毁了我们的反应,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情理,为脆弱打开大门。你会面临许多让你害怕的事情。要和它们做斗争,但是不要用过于长久的踌躇去取代他们。先考虑清楚,决定后就行动!不要有怀疑,不能承担自己的选择会导致某种生活上的痛苦。”(摘自《假如这是真的》 第118页),再比如关于爱情,马克•莱维如斯说:“拥有你的那一刻,永恒便失去了意义。”(摘自《七日永恒》第230页),还有关于善意,马克•莱维则这样说:“你的微笑是人们情绪低落时的良药,如果所有人都像你一样,哪怕他们脸上每天只露出一个微笑,快乐也许会不可思议地传染整个地球……”(摘自《七日永恒》第72页)等等,无处不在的都是美好,都是让人沐浴于阳光里的句子。
      当然有的读者会觉得这样纯情唯美的小说比较平淡,或者故事老套,或者人情简单,或者说不够引起各种感官的激越,但于我心中,阳光是温暖的,阳光是看上去是单色,但内在的七色需要你慢慢去品味的。这是我们所有人内在都需要的一种可以亲近也可以远离的温暖,亲近或者远离,它都在那里,不会远离,当你需要的时候,你拿起来,阅读,温暖就会回来,你放下来,温暖不会远离。
      值得一提的是,当我读完此书之后,我再看了一次这篇序,觉得再没有比策划编辑更了解此书的了。的确,马克•莱维的书里只有爱,宛如一片温暖的阳光,晒满春天的花园,春风拂面,百花齐放,芬芳甜美,百鸟争鸣,生机盎然。这就是充满爱的世界。
      
      
      【原文地址】
      
      天涯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50117&PostID=49587238
  •     以前我提马克.勒维(Marc Levy)时,我说这个法国作家不大像法国人,更像美国人。他的文字平坦,没什么陡峭环回,奇曲都在情节上,稍加润改,便是合格的好莱坞警幻加言情片。勒维的个人经历确有深刻的北美符号,其后同路畅销作者,比如Musso Guillame,也曾飘洋过海,编织桥段一样跳脱,不过文笔就更贫白,我是怎么都没看出他哪一点好,似乎倒还引进了华文市场,实在不敢恭维。单比文字,擅长耸动故事的女作家Amélie Nothomb毫无特色,倒是新书一般般的Anna Gavalda笔触很法国,口语夸大读音,活脱脱巴黎味。她也被引进过,我不知销量怎样。
      
      最近看到勒维新书《盗影人》(Le Voleur d'Ombres),次新书《第一日》(Le Premier Jour)、《第一夜》(La Première Nuit)早已推出口袋本,amazon.fr上刊登访谈,剧情我不清楚,呼啦啦刮风似的世界兜转,却很符合勒维急速。隔几页航至另个时区,匆促的追访专探,背后拧着几条围堵上来的人影,这似乎是勒维最习惯的布置。我刚刚读完的小说《所有那些我们未及言说的事》(Toutes ces choses qu'on ne s'est pas dites),也在跑逐中自圆其说。
      
      这个故事很像勒维的《你在何方》Où es-tu?或《下一次》(La Prochaine Fois)的延续,不是故事意义上,而在感情上弥补失落。前者很惆怅,后者传奇的尾巴挽得潦草,都达不到花好月圆岁月无声。尤其下一次里爱情亲情交织,也成为“未及言说”着意的主线。它杂糅了点科幻元素,女主角茱莉亚撞见两桩死而复生事件,其一是她多年不往来的父亲,他的去世打断了她的婚礼日程;其二是她以为不在人间的初恋情人托马斯仍然活着,并不负少年梦想,一直从事新闻报道事业。两种都极具心理冲击感,尤其父亲,交由肉身一模一样、灌注了记忆、续电一周的机器人完合父女关系,看似荒诞,其实是对生命叵测的最大认同,而这样试图扭转时间的后验,更突出了人生无奈。虽只得一周,而且机器父亲时有小状况,搞不好就有切电哑火的可能,也像极一切生命体的终章,多米诺般衰颓下去,我觉得全力发掘父女遗落的感情角落,记忆返回或单纯的对话,都能写透他们之间封存的爱。同在坟墓里与外,本身就类乎幽灵絮语,死过一遭,再回头细细拾掇交叉过的岁月,这个命题是像天空大海那么沉静辽阔。
      
      然而勒维不,他宁愿这一老一小疲于奔命,揭发当年父亲乱斩鸳鸯,并押扣托马斯的近乎二十年前的情书,于是报备安康的讯息始终未曾抵达茱莉亚,却当她决意投奔另个男人时铺在眼前。这出设计于蒙特利尔之行的惊雷,老实说,我觉得很别扭。勒维喜欢给情戏加点政治料,比如茱莉亚与托马斯,缘起于柏林墙倒掉,混乱之中惊鸿一瞥,爱的根实是两人的不同,那时候茱莉亚才年方十八。基于叛逆,异见上生猛的投契是否足以维系二十年,尚且难说,怎么抬高,也缺乏真切。另外,多豁出来情缘,是以顺理成章再架设些拦路闸,爱情上如何执着痴守诸如此类。为此父女两人赶了半个地球的飞机,耽搁了又起航,地名缭乱,却无立定深植的厚度。年轻的爱是场瞬息烈火,人到中年重燃,至好日落之前那汤温水,拼力太满,我反而看得毫无感觉。同样追寻渊源,情意不灭,前世今生者,马克.勒维的《下一次》比《未及言说》深沉得多,自然都远远比不上拜亚特的《迷恋》了。
      
      弊病大概在勒维太急于兜卖故事,生死时速地换场,每一出都做不透亮,这也正像好莱坞汉堡、泡面,喂你踏实,但是没什么值得的味道。《未及言说》不乏煽情追忆与信笺,真正打动我,让我颇看几遍的,仅仅一句:Parents et enfants mettent souvent des années avant de se rencontrer(父母和孩子往往要耗费好些年,才真正认识对方)。故事里死而复生、二次机会当然更照应真实的不可能,借此警戒读者切勿透支时光,无法追悔,来得及的时候握住身边的人。这是朴素道理了,过一道速餐,有无印刻效果,恐怕还是两可的。
  •     这本书想来是没有什么机会引进大陆了,原因是内容荒诞、意识不良。
      
      人活在世界上,就是在做选择,很多时候被选择。
      
      父亲是不能喝水的,一旦喝水,机器就坏了;
      
      情人是不能复活的,一旦复活,婚姻就完了,
      
      一堵墙和一段爱情,用一个机器人来穿插,这个畅销书的作者创意是没有话说的。
      
      大家要看的话,想想办法,买得到。
  •   拜读了。我也在看《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
    袁筱一写了序,但不是此书的责任编辑。
  •   啊。看错了,是策划编辑,马上改正。
  •   刚看完这本书,看了你写的书评深入人心,产生了共鸣
  •   单比文字,擅长耸动故事的女作家Amélie Nothomb毫无特色。。。。。。确实如此,我也不知道身边干嘛有一帮人爱她爱得要死
  •   她销路很好啊,我看过两本,不是很喜欢。还是喜欢比较纯粹的法式作者,就像英文的,也要比较纯粹,语言优秀是第一感触。
  •   经过姐姐的介绍 我也要看这本书 顺便增加单词量 姐姐你怎么把这些法文书 啃进去的呀 我只能看看小尼古拉 最近因为专业要看很多原文书 我一看就像吃了安眠药似的。。。。。。
  •   这本比较速溶,可能一些法国化的作者更耐读些。我现在是越来越不熟,书讯多半来自网络上找的法国读书节目。读书时间也很挤压。
  •   Parents et enfants mettent souvent des années avant de se rencontrer
  •   网上能看到此书吗?想看哦
  •   恐怕不行,淘宝上有卖的。
  •   学校图书馆就有呀!大陆是能够接纳这本书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