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花木兰出版社 作者:王安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開建五等─西晉五等爵制成立的歷史考察〉
王安泰,碩士論文,419頁,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3。
王德權教授指導
爵制是中國官僚系統中的一大環節,在官僚制度中常以「官爵」並稱,歷代君臣將相都相當的重視,所謂「富均公侯」、「強富比於公侯」等,皆以王侯之爵作為富貴的代稱。先秦諸子已相當重視爵的地位,儒家經典與漢代著作亦然,說明「爵」在中國古代可說是區分身份的方式之一,也是君臣之間建立關係的另一種管道。
而所謂的五等爵,即公侯伯子男的稱號,同樣已出現在《春秋》、《孟子》、《周禮》等書中,歷來多以為是西周已行之制,但因五等制度與《詩》、《書》、金文所記多有矛盾,自北宋以後亦有許多懷疑的聲浪。但在漢唐之間,仍相信五等爵為西周制度,因此稱歷來對五等爵的理解仍以「復古」為中心並不為過。
本文所討論之爵,是具有食邑、在名義上擁有封國的異姓高爵,在漢魏時期以有封地的列侯為主,另將有食邑而無封地的關內侯併入討論;至咸熙元年開建五等後,五等爵成為當時異姓的最高爵,與列侯、關內侯等爵共同構成西晉的封爵體系。
中國爵制的起源與發展是相當長久的。殷商以前似已有類似爵制的存在,至西周時期已有五等爵的產生。不過西周以前的爵制,更像是天王與諸侯的羈糜關係,而非上下統領關係;且西周的五等爵制是以同姓為主,另外輔以部分異姓,強調的重點是血緣與身份,即使國君被弒或無子,也會尋找同血緣者來取代,而不至國絕。至戰國時期,在各國變法圖強的情形下,過去的諸侯與卿大夫階層大多淪落,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士與庶人。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各國逐漸發展出新的封爵體系,以加強國君與官僚之間的關係,楚爵與秦爵即為其例。尤其是秦國的二十等爵,是明確的軍功爵體系,日後亦為漢代吸收,成為秦漢時期主要的封爵制度。因此西周至秦漢封爵體系的轉變,象徵著國家從身份制向「一君萬民」的變化。
到了西漢,在天下逐漸統一之後,在公士至公乘(即所謂民爵)的部分,原本秦代所強調的軍功逐漸失去其必要性,逐漸轉為皇帝即位或國家重大慶典時的普遍賜爵;即使漢武帝時一度推行新的軍功爵制,仍無法阻止民爵的日趨衰微。在公大夫至大庶長(即所謂吏爵)部分,由於漢代「以吏治天下」,故中層的吏爵似亦與軍功無涉,即只要是「庶人在官」者,皆有機會受封吏爵。但在列侯與關內侯(即官爵或貴族爵)部分,漢代仍維持「無功不侯」的原則,除了與皇帝關係密切的恩澤侯外,只有軍功一途方能成為列侯與關內侯。
上述原則在漢武帝「獨尊儒術」後逐漸受到儒生與士大夫的挑戰。儒生與士大夫不斷的藉由對儒家經典的討論,一方面反映出有德者應有封爵的理念;另一方面,也投射出他們希望恢復五等爵的想法。在士大夫與儒生逐漸轉化為士族之時,隨著士族勢力的擴大,這種呼聲也更加強烈。雖然在王莽時期曾一度施行五等爵而失敗,到了魏晉之際,再次建立了一套模仿西周的五等爵制;此後直至清末,雖在歷代多少有所調整,五等爵制的本質並未改變。也就是說,這套五等爵制自魏末晉初施行以後,在往後的一千六百多年間,成為帝國官僚體系的要角之一。而西晉作為這套施行千餘年制度的開端,自然有其重要性。然而,由於下述的情形,使得歷來對魏末晉初的五等爵制的研究,尚有不足之處。因此,本文試圖以爵制為中心,一方面探討五等爵產生的原因與過程,及其所產生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試圖觀察魏晉時期士族與皇權兩者對爵制的態度,藉以更加瞭解漢晉之際政治與制度方面的演進。本文擬從幾個不同層次的討論,試圖觀察漢晉之間爵制的發展歷程。
第一章首先提出研究此一問題的原因,對過去學界的研究成果作簡單的回顧,並說明各章節的安排架構。
第二章是對於漢晉爵制演變的歷史背景與過程進行探討。從漢代以軍功為封爵重心的列侯、關內侯,到西晉以士族為封爵主體的五等爵,除了爵級名稱與內容的不同外,更重要的是封爵的原則有所變化。此外,漢晉間爵制變化的背景,及其所呈現的型態為何,也是本章探討的焦點。
第三章則是從地理、開國與食邑三個層面,試圖分析西晉爵制的實質運作。首先是從受封者本籍與封地間關係的變化,來觀察西晉封國的地理問題;其次從茅土、置軍、國官等角度,探討西晉五等爵的開國制度;此外便是簡單計算西晉食邑總額與國家租調總數,試圖探討西晉諸侯食邑與國家財政的關係。
第四章則是以政治秩序、禮制與律令規範為中心,藉以觀察爵制在身份與等級上的安排。西晉爵制表現在政治秩序與禮、法的共同處之一,就在於明確的區分身份,使儒家「彝倫攸敘」的理想,得以實踐在各項制度之中。
第五章是從爵制本身、士族與皇權三個層面,探討漢晉間爵制變化的意義。士族與皇權各自對爵制的期待為何,以及五等爵與當時政治環境的關係,都是本章所要探討的課題,並將於第六章作扼要的結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