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商周文化 作者:文心工作室:胡雲薇、翁淑玲、黃淑貞、劉彥彬、顏之文 页数:240
内容概要
在煩躁不安的生活中,在緊張忙碌的現實裡,禪詩不僅是一帖清涼劑,更是面對塵世寵辱、煩惱、困惑、不安的智慧泉源,在看似清淡、不著痕跡的簡短文字背後,實蘊藏著巨大爆發力,可一語驚醒夢中人,或教人反覆咀嚼,沉吟探究,安頓身心。 元好問在〈答俊書記學詩〉中有言:「詩為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拈花微笑讀禪詩》即精選禪詩100篇,分為五類:領悟、哲理、舒懷、機趣、勵志。既著重禪思,也強調詩情,兩者兼備。詩作年代自唐、宋、明、清到民國初年,出自大詩人如白居易、王維、蘇東坡、黃庭堅,禪師如慧能、石頭希遷、百丈懷海、黃龍慧南
作者简介
黃淑貞 淡江大學中文系、玄奘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文訊》雜誌社文字編輯、崇右技術學院系助教、國科會研究計畫助理、國小作文班指導老師。著有《地球的孩子系列--聽見最美麗》、《擁抱大文豪》、《國中精典古詩文快讀》。長期參與「中文經典100句」系列寫作,並編有《如何捷進寫作詞彙》。 胡雲薇 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現就讀台灣大學歷史博士班。曾任國中、高中代課老師。 翁淑玲 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現為上市公司營運管理主管,喜好閱讀、旅遊,長期參與中文經典100句系列寫作,座右銘:寵辱不驚。 劉彥彬 暨南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大專講師。喜歡閱讀哲理性及社會學類書籍,對文字工作懷有幻想和憧憬,正在摸索圖像與文字之間的關係。 顏之之 政治大學中文系、社會研究所畢業,曾編撰大東海國文系列、參與兩岸關係史的研究計畫與台灣史的早期研究,目前從事文字工作與書籍製作。
章节摘录
見時不可見,覓時何處覓 寒山住寒山, 拾得自拾得。 凡愚豈見知? 豐干卻相識。 見時不可見, 覓時何處覓? 借問有何緣? 卻道無為1力。 ~唐 拾得 1無為:佛家用語,非造作、非條件構成的。 語譯: 寒山住在天台山的寒巖,拾得是從路上拾獲的。平庸愚昧的人哪裡能目見便心知呢?但豐干卻能一眼就與我們相識。明明就在眼前而無法看見,想要尋找又不知到哪裡找?請問這是什麼因緣?我只能說一切全不是人為的力量。 作者: 拾得:唐代僧人(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唐玄宗天寶至代宗大曆年間),原姓名無可考,傳其本是棄兒,在路上被天台山國清寺的豐干禪師發現,遂帶回寺中撫養,取名「拾得」。後人稱寒山、拾得為「和合二仙」,稱豐干、寒山、拾得為「天台三聖」或「國清三隱」。 某日,拾得在掃地時,寺主問說:「你的名字叫拾得,是因為豐干把你撿回來,那麼你的姓是什麼呢?」拾得聽了放下掃帚,叉手而立。寺主又再問一次,拾得拿起掃帚開始掃地,不想理會寺主。一旁的寒山突然搥胸哭喊著:「蒼天!蒼天!」拾得好奇地問:「你這是在做什麼?」寒山回道:「難道你沒有看過『東家人死,西家人助哀』嗎?這個和尚如此執著你的過去,我就當作你死了,好替你哭個幾聲!」說完兩人竟又哭又笑的手舞足蹈起來,看得旁人一頭霧水。 相傳豐干雲遊在外時曾替台州刺史閭丘胤醫病。閭丘胤問豐干說:「天台山有何賢士?」豐干回答:「賢士倒是有兩個,一個叫寒山,一個叫拾得,只不過一般人看見了也是不認識,認識了也是看不見;若是真的想看見他們,便不可用外貌來取人,才能真正的看見他們。事實上,寒山是文殊菩薩轉世,遯跡國清寺,拾得乃普賢菩薩下凡,外表有如貧子,行止又似瘋狂。」不久,閭丘胤帶著厚禮來到國清寺,寒山、拾得見狀斥喝說:「豐干饒舌!」從此兩人一同離開了國清寺,幽居寒巖之中。 拾得與寒山的情感一向融洽,由拾得的一首詩作可見一斑:「從來是拾得,不是偶然稱。別無親眷屬,寒山是我兄。兩人心相似,誰能循俗情。若問年多少?黃河幾度清。」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