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風格司藝術創作坊 作者:馬書田 著 页数:242
前言
為人寫神的書(序一) 中國究竟有沒有宗教,這話不好說,但沒有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那樣發達成熟了的,維繫全民族的形而上的精神生活那樣的宗教,卻是事實。這是什麼原因?這是優點還是缺點?說來話長,這裡且不討論。但是,無宗教不等於無神,不信仰任何宗教者不等於無神論者,卻是要辨明的。證據就是,過去中國是一個多神的國家。中國民間-其實不僅是民間,差不多可以說過去天子至於庶人,往往不信仰任何宗教,卻迷信著許許多多的神靈,其起源,其形成,其演變,非常複雜,有土生的,也有外來的,有來自某一宗教的,也有來自原始信仰的,也有純粹世俗創造的,其性質狀況也千變萬化,有天神地祇人鬼,有花妖木魅,有物怪精變,有有名有姓的也有無名無姓的,有形象明確的也有形象模糊的,有遠在高天幽冥的也有雜處人間的,它們之間的關係既是大致「有序」,而又是相當「無序」的,總數究竟多少,誰也說不上來。過去中國人一向就生活在同這些神靈極為密切的關係中。所謂關係,概括起來就是福和禍兩大類,人們對神的態度基本上就祈福和避禍,都是非常實利的。過去人們日常生活,一舉一動,一作一息,大至開山破土,婚喪嫁娶,小至出門訪友,在家沐浴,甚至夫婦之私,幾乎都要選時日,擇方位,迎福神,避凶神-或者說是要迎神之喜,避神之怒,因為許多神都是既作威又作福的,講究拘忌到極其煩瑣的程度。 怎麼辦?有效方法之一,是逕行清理。中國傳統信仰的那麼多神靈,如果能夠逐一弄清楚,它是如何起源,如何演變的,最終大家都會看見,原來一切都是人類自己造出來的,神靈的作威作福的一切本領,原來都是人類賦予它的,是人類在現實中痛感自己不具有便在幻想中安到神靈身上的。那麼,這一頭,神的尊嚴便會日漸遞落,那一頭,人的尊嚴也會日漸恢復了。這是很不容易的工作,需要有豐富的學識,尤其需要有通達的識見和科學的方法。近年來,這方面的研究逐漸開展,也已經出版一些論著,而馬書田先生這部《華夏諸神》,我覺得是很好的一種。 怎麼好法?請看,關於「三清」,他說: 道教是我國傳統的宗教。道教為爭取更多的信徒,與外來的佛教相抗衡,在崇拜偶像和經書典籍諸方面,都要與佛教見高低。儘管道徒們費盡氣力,盡力去編,但終究還是有限,於是走了「捷徑」。樹立偶像,有些模仿佛教,闡明教義,編寫經書,不惜「借用」佛教內容。當然,漢化了的佛教借用中國傳統的語言,其中不免有一些道教的東西為我所用。這就叫「互通有無」吧。 佛教的大雄寶殿裡,擺著三世佛或三身佛,道教的宮觀大殿裡,也就來個「三清尊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就是人們熟知的太上老君,即老子。「三清」又指這三位天尊所居住的三清天、三清境。 道教最初尊老子為祖師,以老子《道德經》五千言為經典。但後來道徒們覺得只老子一人不夠用了,比不上三世佛氣派,於是又編出了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仍為最高神之一,但已屈尊第三把交椅。 我們從這三段文字,已經可以看出四個特點:一、有宏觀的眼界。二、有明晰的條理。 三、有可讀的文字。四、不動聲色,而已寓揭露於輕妙諧婉的敘述之中。接著可以看他展開論證之中所引用的書目達二十來種。 由此可以窺見他宏觀的眼界,又是從博覽和精研而來,並不是徒作放言高論。我舉個例子,因為這是開卷之首,以免有故意挑好的來說之嫌。其實書中更為典型的例子還多得很,特別值得指出的是,作者有民俗學的根柢,從這個角度來研究諸神的起源演變,更能處處探照出神後面的人,探照出凝聚在神裡面的人的喜懼厭惡之投影。作者又熟悉與諸神有關的人世歷史上的朝章國典,掌故逸聞,故事傳奇,博收約取,娓娓道來,既增趣味,擴知識,更是把神放在人間生活裡來研究。凡此,都是由強烈的人文主義的精神而來的,我以為這是此書最可貴的地方。 我對此書所討論的問題很感興趣,願意向廣大讀者推薦說:這是一部為人寫神的好書。 舒蕪 一九八八年十月卅一日,於碧空樓。
内容概要
佛教,由外國傳入,是由佛、菩薩、羅漢等組成,事實上多是一些印度之神。自東漢末年傳入中國後,其出世精神,深深吸引在苦難中成長的代代華人,為了使信仰普及廣土眾民,宣揚者更是將這些外來的佛神加以中國化。作者精研華夏諸神有年,對於影響國人深遠的佛教諸神之由來、屬性,以及中國化後在華人地區的發展和種種傳說、故事,皆有生動的著墨。
作者简介
馬書田 馬書田,一九四六年生,北京人。原籍河北新成。現為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中國楹聯學會暨中國俗文學學會、北京詩詞學會理事,中國民俗學會暨中國紅樓夢學會會員。 主要著作有《千年對聯佳話》、《中國紅樓夢大辭典》(哲理宗教部分)、《中國小說大辭典》(明清小說部分)、《華夏諸神》、《超凡世界》、《華夏諸神祖廟》、《全像中國三百神》等,凡二百萬字。其中《華夏諸神》在一九九○年圖書評比中獲獎。
书籍目录
1.前言2.一、如來佛3.二、過去七佛4.三、五方佛5.四、三世佛(一)6.五、彌勒佛 布袋和尚7.六、三世佛(二)8.七、三身佛9.八、東方三聖10.九、密宗歡喜佛11.一○、四大菩薩12.一一、文殊13.一二、普賢14.一三、觀世音15.一四、善財童子16.一五、龍女17.一六、十二圓覺18.一七、十大弟子19.一八、迦葉20.一九、阿難21.二○、目連22.二一、舍利佛23.二二、須菩提24.二三、富樓那25.二四、迦旃延26.二五、阿那律27.二六、優婆離28.二七、羅 羅29.二八、四大羅漢30.二九、十六羅漢 十八羅漢 五百羅漢31.三○、濟公32.三一、瘋僧33.三二、達摩34.三三、慧能35.三四、惠能36.三五、二十諸天37.三六、大梵天王38.三七、帝釋天39.三八、金剛密跡40.三九、大自在天41.四○、散脂大將42.四一、大辯才天43.四二、大功德天44.四三、堅牢地神45.四四、菩提樹神46.四五、摩利支天47.四六、日宮天子48.四七、月宮天子49.四八、鬼子母50.四九、娑竭龍王51.五○、四大天王(四大金剛)52.五一、托塔李天王53.五二、哪吒54.五三、韋馱55.五四、天龍八部56.五五、大黑天神57.五六、緊那羅王58.五七、佛國財神59.五八、哼哈二將60.五九、戒神61.六○、摩尼佛62.後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