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轎、牛車、偉士牌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有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作者:石芳瑜  
Tag标签:无  

前言

  推薦序如死之堅強的「愛」      管仁健 (文史工作者)  「愛」究竟是什麼呢?兩位年輕網友的回覆很有趣。  一個說:「別問我什麼叫做『愛』,問我什麼叫『做愛』,我會答的比較快。」另一個則說:「真愛就像鬼一樣,聽過的人很多,遇到的人卻很少。」但這兩人無論是逃避或反諷,都沒觸及問題的核心,「愛」究竟是什麼呢?  中文裡的「愛」,大約就是《孟子》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但這些空泛的倫理教條,讓「愛」這個字浮濫到今天有日本藝人在台北街頭,展示「我愛喝酒」、「我愛打人」,甚至是「我愛怎樣就怎樣」的胡鬧地步。  《新約聖經》的原文是二千年前的希臘文,在古希臘文裡,愛有四種不同的表述,也分別代表四種不同的層次。  第一個愛字是「伊裸士」(Eros),指的是男女間的性愛;第二個愛字是「施多給」(Storge),指的是血緣關係的關愛;第三個愛字是「非利我」(Phileo)指的是非血緣關係的友愛;第四個愛字,也就是愛的最高層級是「愛加倍」(Agape),這是神的愛,也是愛的最高峰,就像耶穌願為世人釘十字架,那是一種不計代價,不求回報的愛。  在我年輕時,也就是兩蔣戒嚴時代的臨終階段。雖然當權者仍在做困獸之鬥,特務們要去調查莊永明為何不寫「中國第一」,偏要寫《台灣第一》(文經社出版);要去逼本土歌后鳳飛飛主唱<我是中國人>,藉以推行「愛鄉更愛國」。各種光怪陸離的手段,讓文筆拙劣又思想貧乏的我,青年時期雖落拓潦倒,中年後卻有了源源不絕的創作活泉。  大江東流擋不住,人類對自己出生成長的土地流露出的自然感情,怎麼可能因你當權者的政治需要而改變?因此年輕時史明先生的《台灣人四百年史》雖被查禁,各種中文盜印本卻盛行,成為大家認識台灣的第一本書。  但我第一次讀《台灣人四百年史》時就有了疑惑,四百年來的台灣,經歷過歐洲的殖民政權如荷蘭、西班牙,也經歷過亞洲的殖民政權如日本(中國算不算,我沒意見,尊重大家各自表述),讓政權更迭的固然是戰爭,這一點是符合歷史的常規;但每次的戰場卻都不在台灣,這一點就很弔詭了;甚至連交戰的軍隊,都沒有一方是來自台灣。這種另類的「境外戰爭」,在人類歷史上也該算是罕見。  荷蘭與明朝在澎湖打了一仗,雙方議和後荷蘭「轉進」台灣;鄭成功在南京被清朝打敗後也「轉進」台灣;後來明鄭在澎湖失守後,清朝又接收了台灣;甲午戰爭後日清議和,日本也是接收台灣;二戰後期美國丟了兩顆原子彈到日本,又丟了一個老蔣到台灣;直到內戰失利,老蔣全面「轉進」台灣;沒多久韓戰爆發,老蔣得以偏安。  一次又一次的「境外戰爭」,讓台灣改朝換代,以致《台灣人四百年史》雖在某些人眼中是「國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年輕時我就曾突發奇想,台灣史若不寫這四百年來的戰爭,而是寫這四百年來的愛情,尤其是小老百姓跨越族群的愛情,應該也是個不錯的方向。  無奈我這個人天生多愁善感,小學時聽薇閣育幼院那些住院生(孤兒),講起自己的故事,還沒聽到他們怎麼進到薇閣,我就比他們先掉淚了。還好我的文筆也拙劣,我專科畢業時,分數最高的是電腦;大學雖讀的是中文系,分數最高的卻是聲韻學,這更讓我名正言順的走偏史料整理的歷史文字,《花轎?牛車?偉士牌:台灣愛情四百年》這題材也就束諸腦後了。  石芳瑜擅寫散文,加上文字間特有的細膩清柔,這三點都比我更適合寫這本書。因此當她告訴我要寫這題材時,我就感慨「既生瑜,何生健?」若不乖乖自動讓賢,真的就要「獻醜」了。  回顧這四百年來的台灣史,我們需要的不是戰爭,而是愛情,尤其是那種跨越族群的愛情,以及石芳瑜這種紀錄庶民愛情史的作家。《聖經?雅歌》裡說:「愛如死之堅強。」有誰能抗拒愛呢?沒有,就像沒人能倖免於死亡一樣。自序愛情:歷史裡的美麗與哀愁二○○五年晚秋,我在戲院裡看了侯孝賢的電影《最好的時光》,電影第一段〈戀愛夢〉,昏黃的畫面、靦腆的男女情愛,還有記憶裡的撞球間,故事雖是發生在一九六六年,但氣味卻彷如我學生時代所談的戀愛。戲裡簡單的對話、男女主角的眼神,還有最後兩人的牽手畫面,如霧亦如電,勾起了一些年少記憶。接著,電影的第二段,時間推前至一九一一年,主角是大稻埕的藝旦,那是一個我不熟悉的時代。看完電影後,有人告訴我,片子影射的是藝旦王香禪的故事。 一個模糊迷人的時代加上一個我原本不知道的名字,讓我對藝旦的生活起了一些興趣。約莫是這十幾年來,我斷斷續續聽到一些名字:清水照子與施乾、蔣渭水與陳甜、楊逵與葉陶、鍾浩東與蔣碧玉、謝雪紅與楊克煌……等,我開始好奇他們所經歷的時代與愛情。關於台灣歷史,在我的求學時期,課本上教得實在太少了,而我竟是為了追索這幾段愛情故事,而開始對台灣歷史產生了興趣,並有了較系統的閱讀,從一個台灣史的門外漢到成為一個興致高昂的研讀者。這本書,從荷據時代,荷蘭人與平埔族的愛情與婚姻關係說起,一直寫到最近多元開放的網路時代的愛情觀,橫跨了四百多年,資料繁多,對書寫的我而言,是美好的時光旅行,也是冒險。綜觀這四百多年,台灣早期平埔族母系社會是一個自由戀愛的社會,男女婚前的交往十分自由,生活逍遙自在。到了清治時期,大量的單身男性移民台灣,男多女少,「羅漢腳」滿街,一妻難求。清廷治台灣之後,同時帶來中國的禮教傳統及父權思想,清廷十分致力於表彰貞節婦女,這個時代的婚姻與愛情都變得壓抑而扭曲。日治時代,仍是父權社會,除了妻、妾之外,還有童養媳,並發展出藝旦文化。同時也免不了產生了許多中日的愛情故事。日人在台的統治經營,也創造不少的輝煌文化,流行歌、社交舞、咖啡廳……等等,許多西方的文明,在此時期,也隨著日本統治,流入了台灣。而隨著西化,知識分子開始提倡自由戀愛及一夫一妻制,加上之後的戰爭與革命,產生了不少革命戀侶,以及許多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戰後,台灣光復,國民黨撤退來台,帶著一百多萬來自中國各省的軍人及民眾,漂洋過海。這次遷入的人口雖是同文同種,但在風俗習慣上卻有很大的隔閡,外省人與本省人聯姻的悲喜故事也就特別多,知名作家朱西甯與劉慕沙便是一例。而直到今日,族群問題仍是政治上經常被挑起的議題。其後,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美軍開始駐台,直到一九八○年美軍完全撤離,這三十年間,台美聯姻光是登記有案的也高達一萬多人次。當時中山北路是駐台美軍夜生活的重要娛樂場所,今日的中山足球場就是昔日的美軍俱樂部。嬉皮、牛仔褲、搖滾樂等種種美國文化,也在此時深深影響了台灣的流行文化。一九六○至七○年代,台灣在這個時期,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工業化、都市化,帶來社會各方面的變動,包括了自由戀愛的逐漸盛行。在流行文化上,也出現了兩項重要事件:其一是一九六三年,黃梅調愛情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台北的「中國戲院」首映,造成空前轟動;同年,瓊瑤的處女作《窗外》問市,亦大受歡迎,締造了她日後的愛情王國。接著,又有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故事吹起的異國流浪風。一個純愛、浪漫、夢幻並帶有流浪氣息的愛情文化席捲了年輕人的生活。一九八○及九○年代初期,隨著社會風氣愈來愈開放,原本視為禁忌的同志愛情不斷藉由文學以及一些公眾人物的「出櫃」浮出了檯面。此時,高中生談戀愛的情形也十分普遍,多數人是藉由補習班和救國團活動乃至當時盛行的冰宮,展開高中生靦腆且略帶禁忌的感情生活。八○年代末到九○年代,由於經濟發展急遽,城鄉藉貧富差距拉,台灣開始出現來自東南亞的外籍新娘;解嚴之後,台灣政治氣氛也多有改變,一九九三年,政府首次開放大陸配偶來台定居。這些被稱為「外籍新娘」或「大陸新娘」的新移民,帶來了新文化,也注入了新生命,當然也出現了不少融合的問題。台灣史上幾次人口的遷入,不同的異鄉人造就了台灣多元的風貌,也豐富了台灣的愛情故事。而在四百多年的歷史裡,愛情的發展從母系社會的自由戀愛,轉向保守的指腹為婚、媒妁之言,到西化後的自由戀愛,直到二十一世紀,全球捲入網路所帶來的革命,愛情終於打破了有形的疆界,網路時代也出現了虛擬的愛情與性愛,加上不婚主義以及開放性關係,新一代的感情觀使得許多前所未有的愛情關係正排山倒海而來……歷史多半以帝王、英雄、戰爭故事為本,然而我總覺得引領我們了解先民生活的,卻常常來自一股更動人的力量──愛情。這些在正史中輕輕帶過,或是不被提起的故事,往往轉入小說或是戲劇之中發揚光大,為人物填血補肉,讓歷史更貼近我們的感情與人生。人類的故事總不外乎追求權力、財富與愛情,台灣在歷經漢人、西班牙、荷蘭、滿清、日本等各民族的統治與殖民,不同種族的結合,不管是愛情、婚姻或單單只是性,有些故事動人美好,但不少是千瘡百孔,令人感傷。 這本書寫男人也寫女人。歌德說:了解女性,才能了解歷史的真相。我想,透過愛情,走一趟愛戀之旅,看這些美麗與哀愁的故事,或許是理解歷史的一種比較柔軟的方式。

内容概要

  這是第一本關於「愛台灣」,愛情與台灣的奇書!愛有多強大?  愛,能讓歷史隨之起舞與變革?!翻開四百年台灣史 細數老祖宗的愛情因子在起舞我們的父母長輩老祖宗,其實比我們更懂得愛!更勇敢地去愛!相約西門町看場電影、喝杯咖啡,這是屬於三、四○年代的青春浪漫……一九六○及七○年代是純喫茶的鼎盛時代。所謂的「純喫茶」從來都不純,就像溜冰也不純粹是為了溜冰。……..愛情,無關乎江山 只在於美人!台灣四百年的歷史 用愛的故事串接出一段段風華翻開改變台灣歷史的名人愛與戀  窺探比正史更讓我們悸動的愛的史冊★ 一部臺灣四百年愛情發展史,邀您坐上時光機,來一趟愛的歷史之旅,呼喚愛情在台灣如何與時俱進。更精采呈現所牽動的台灣政經發展、時代變遷、庶民文化。台灣四百年愛的檔案,你不可錯過:1.一六五○至一六六一年間,熱蘭遮城(安平古堡)有本官方登記的《婚姻登錄簿》?2.年輕時候的鄭芝龍長得風度翩翩,身材修長勻稱,是個美男子!3.新時代的「不婚族」,或許更享受「虛擬性愛」、「開放性關係」?4.黑狗兄、黑貓小姐當年最fashion的城市時尚生活。「男女雙雙,排做一排,跳狐步我上蓋愛……」5. 妓女有排名?且是由文人、嫖客發起的「花榜」,評比的方式仿效科舉制度的封號,前三名者同樣也稱為花榜狀元、榜眼及探花!?6. 當年女人要當「藝旦」並不容易,除了要有姿色,還要有才藝,「北管」、「南管」,同時請漢文老師教授詩詞……7. 清廷統治下的台灣,臺灣到處都是「羅漢腳」。原來是為了管理方便,造成男女人口失衡?8.瓊瑤的處女作《窗外》與黃梅調經典戲《梁山伯與祝英台》有異曲同工之處。9.早在荷蘭與西班牙治臺時期,西方的傳教士「教化」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與臺灣女子結婚?10.白先勇的《孽子》,以「我們的王國」描寫新公園蓮花池四周景物,揭開了這個同志聚集場所的神祕面紗。11.臺灣第一位人體模特兒,十六歲的林絲緞少女。12.《臺灣新報》曾舉辦「赤城花榜」活動,品選府城十大名妓。13.霧社悲劇、風中緋櫻,因失敗的「和番」婚姻與文化衝突所釀起?14. 台南五妃廟:是貞節還是陪葬?15. 「不要問我從那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三毛,成了一種符碼,象徵流浪與異國戀情。此書揭露更多更多愛的檔案……愛的氣味、愛的印記、愛的美麗與哀傷……那流連的、難忘的、冒險的,一首首把青春戀歌唱……歷史上幾次人口的遷入,造就日後台灣文化多元的風貌,也豐富了台灣的愛情故事。在四百多年的歷史裡,愛情的發展從母系社會的自由戀愛,直到二十一世紀新一代感情觀排山倒海而來。然而愛情,卻往往在正史中被輕輕帶過,轉入小說或是戲劇之中發揚光大,為人物填血補肉,讓歷史更貼近人生。作者石芳瑜透過臺灣歷史名人與庶民的愛情書寫,從台灣荷據時代一路寫來,你我彷彿走了一趟臺灣愛戀之旅,在倒流時光中,以一種柔軟的方式理解歷史,重新回顧這些故事的美麗與哀愁。

作者简介

  石芳瑜大學讀圖書館,研究所讀傳播藝術。曾在公關公司、有線電視與電台上過班,後來改行當翻譯,寫寫字。譯寫過一些書,得過時報、林榮三、BENQ真善美等獎項。2011年夏天,開起「永楽座」書店。人生一再轉彎,只有對閱讀和電影的喜好不變,看電影時發現自己對台灣過往的歷史了解甚少,過去歷史課本所教幾乎空白,所以這幾年開啟讀台灣文史的興趣。

书籍目录

推薦序推薦文自序第一章:愛在福爾摩沙——大航海時代的異族之戀(十六、十七世紀)?從安平追想起──十七世紀荷蘭人與平埔族的婚姻與愛情?鄭氏家族的台日戀曲──鄭芝龍與田川氏第二章:情歌多聲交響──唐山過台灣的黑潮時代(一六八三~一八九四)?唐山公與平埔媽—平埔駙馬張達京?羅漢腳與負心漢──周成過台灣?清代禮教之縛──「五妃廟」與「貞節牌坊」?傳教士之愛──馬偕與張聰明的故事第三章:君也愛,阮也愛──太陽旗下的浮生愛戀(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從台灣到滿州國──一代詩妓王香禪?台灣藝妓出現的背景與「藝旦情報」的產生及發展?台日聯姻:艋舺「乞丐婆」與台灣的史懷哲──清水照子與施乾?風中緋櫻──失敗的「和番」婚姻與文化衝突所釀起的霧社悲劇?童養媳與侍妾──蔣渭水生命中的兩個女人?自由戀愛與革命愛人同志──張我軍與羅心薌;楊逵與葉陶;鍾浩東與蔣碧玉?台灣第一位離婚的女醫師蔡阿信?流行歌與社交舞──歌手純純愛情故事以及當時的戀愛風氣?同姓之婚──鍾理和和鍾台妹的客家戀曲第四章:倒下的籬笆——戰後的動盪與廝守(一九四六~一九五九)?謝雪紅顛跛起伏的革命之路與感情生活?本省與外省人的愛情──蔡瑞月與雷石榆等?「竹籬笆裡的春天」──外省榮民與原住民的婚姻?玫瑰玫瑰我愛你──美軍大兵與台灣女子【地誌】中山北路行七擺第五章:身體與心靈的解放——劇變與躍進的年代(一九六○~一九八九)?人體模特兒林絲緞的突破與艱辛?純愛時代:電影《梁山泊與祝英台》與瓊瑤小說和電影所?三毛織起流浪戀情的想像與渴望?「在我們的王國」──同性之愛【地誌】永遠的青春戀愛地──西門町【地誌】冰宮【地誌】純喫茶與二樓雅座第六章:老娘、敗犬、一蕊花——邁向情感多元世界(一九九○~)?外藉新娘:不要再叫我「新」娘?大陸配偶的故事──從早期的「大陸老娘」,到現在自由來台的新兩岸婚姻?歸綏街的一蕊花──公娼官姐的故事?敗犬的遠吠──熟女不婚;開放性關係──打破一對一封閉關係 LOVE HOTEL 低腰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花轎、牛車、偉士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