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20 出版社:寶瓶文化 作者:蘇絢慧 页数:218
Tag标签:无
前言
推薦序 並肩同行──陪伴的力量 謝茉莉(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我帶著讚賞和欣喜的心情為絢慧寫這篇序。我與絢慧亦師亦友,有著深厚但是不黏膩的情誼。隨著生活的歷練,我們的生命廣度和深度不斷的拓展,也越來越能共鳴,越能默默的分享做人和專業心理師的豐富和承擔。這本書,文字一如前面幾本書的體貼和深情,記錄了絢慧對「陪伴」這個角色的反思和觀點,卻又比過去更增添了幾分寬厚和達觀。我在閱讀時,不僅深深感動,也重新省視了自己的專業態度和哲學。即使我已在助人專業工作這個行業超過二十年,仍然覺得書中的許多內容值得我反覆思索、細細品味。 絢慧經歷了許多人生的高峰深谷,卻總能以正向的能量,優雅的將她的歷練變成助人的養分和人性關懷,進而透過深刻的省思和紮實的專業訓練和實務,將她的經驗轉化為溫柔的同理心和實用的技巧。她還能深入淺出將艱澀的心理概念,化為淺顯易懂的文字。在她的書中,可以看到各大諮商理論,例如,精神分析的投射和客體、完形學派的對立兩極、溝通分析的心理遊戲等。即使是沒有專業訓練的一般讀者,都能輕鬆學習和獲益於她的智慧。最可貴的是,她對人性的掙扎了然於胸,又能輕柔呵護。這份對人的尊重、善解和精準就是同理心最好的示範。 不論多麼幸福的人生,都免不了要面對失落,例如,分手、寵物死亡、天災人禍、親人不和、孩子離家、孤獨、寂寞、失望等。看著周遭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生老病死離別,我不由得不斷質疑生命痛苦的本質和意義。但是在絢慧的書中我看到了一個面對痛苦很核心的觀點,亦即,對於痛苦,最有效的態度是接納而不是對抗。 因為,抗拒痛苦的本身,往往帶來更多的痛苦。而接納痛苦的有效良方之一,就是被瞭解和包容,心理痛苦是這樣,生理痛苦亦然。也就是說,讓受苦的人覺得他的痛苦被聽到,而且被寬容的接受。如同書中提到「容許軟弱與悲傷」的陪伴,我們都需要被陪伴,有同理心的陪伴。少了這份寬容與接納,就不是真正的陪伴。 陪伴需要接納,人被接納才能安心做自己,才有力量和信心探索和療癒,也才能長出新的力量和自我。 我在醫學院教醫學生「醫病溝通」課程。現在醫學教育逐漸重視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模式,所以,同理心成為重要的基礎。我那些年輕的醫學生常常不懂,他們只要把身體的疾病醫好,為什麼要學習傾聽和理解病人的心情?他們很認真,也盡力給病人最好的建議,但是病人不一定買帳,他們也感到很挫折。在經過多次同理心演練和體會之後,學生慢慢明白,原來,被瞭解的感受是多麼鼓舞且激勵人心,被同理的病人往往會比較願意跟醫生合作,進而對醫病關係和病情療癒都有幫助。透過同理和接納,心理和生理的疼痛會緩解,甚至疾病也會因此痊癒。 我的醫學生又問:「那誰來同理我們呢?」 我隨口回答:「你們得要照顧自己,也要互相照顧。」 在本書中,絢慧為這個問題,有了發人深省的闡述。到底身為身心耗竭高危險群的工作人員,誰來幫助他們?大多數助人工作者在各種場合扮演陪伴的角色,這些工作極其耗費心神,但是我們的專業訓練中,很少教導這些奉獻心力的人,如何愛護自己。書中提醒我們,我們是助人的媒介,要好好保養自己,透過界定自我和專業的界限,和體認到自我的限制,可以給自己找到喘息的空間。該休息時,不要忽略自己身心的訊號,才能在專業表現上更愉悅自信,專業壽命也會延長。本書第五課的〈陪伴的迷思〉值得我們在專業訓練課程中討論和反省。 在與學生互動和諮商工作中,我意識到在我們的教育場域中,同理心的氛圍是匱乏的,生活中充斥著標準答案和「應該」,學生們只要呈現出師長要的行為,個別的獨特感受就被忽視,同理心的互動既未被強調,也不熟悉。連在意外案件中喪親的受害者,我們都要催促他們趕快走過傷痛,以免觸怒不相干的大眾。有同理心的環境是學習同理心的必要條件,我們的社會環境還有待努力,這本書的內容正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我非常喜愛這本書,覺得只要是對生命有興趣的人都該讀,不論是專業的陪伴者、非專業的照顧者、教師、訓練者和學生……,因為我們總會遇到需要陪伴別人或被陪伴的情境。現代人是孤寂的,我們四處搜尋,希望能被聽見,可是總是失望而歸,卻連問題的根源──我想要被瞭解,都無從表達。 坊間很少有書如此細膩的詮釋同理心,並以同理心為基礎,說明陪伴的本質,以及對陪伴者的提醒和常見的陷阱,書後的練習,更提供教學和訓練者很好的題材。絢慧寫出了我多年生活和實務工作的三個體會:其一,出於真誠的同理心是非常有力的諮商和陪伴方式,勝過許多花俏的諮商技巧;其二,不論是專業或是非專業的陪伴者都要記得愛護自己;最後,人和痛苦是分不開的,但是透過同理心的支持,我們可以減緩彼此的痛苦,這是家人友伴的意義。
内容概要
正因為人生有真實的苦痛與傷害存在, 我們都需要有人陪伴,必須正視陪伴的關係…… 「從小帶我們長大的爺爺過世了。我跟弟弟在世上沒有家人了……」 「爸爸的工作就快要不保了,我該怎麼對家人交代?」 「怎麼辦?媽媽突然得了癌症,往後小孩子該怎麼辦?」 「哥哥被兵變了,整天失魂落魄的,好擔心他會想不開。」 「妹妹失戀了,因為感情痛苦好久,我該怎麼安慰她、陪她度過呢?」 當傷痛來臨,我們常常感受到不安、無措,這種情緒黑洞不斷拉扯,讓人掩藏起自我真實的模樣與聲音,學會在關係中偽裝自己,不論是裝作沒事或故作堅強;其實,我們想要的只是陪伴而已。 陪伴,是純淨的心靈接觸,情緒共振的狀態,覺察所陪伴的對象的處境,承接住對方心靈的過程。 當你痛,該如何勇敢誠實的面對受傷的自己,向身邊的人吐露心聲?當你身邊的人面臨痛苦,該如何付出不缺席的陪伴關懷?這是一份愛的練習課題,獻給所有在陪伴關係中的人們,重拾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能力與連結。 繼《於是,我可以說再見》之後,悲傷療癒專家蘇絢慧,體會正在經歷痛苦、經歷過痛苦、走過痛苦創傷的人們,以心理諮商工作者的身分,帶給陪伴者及被陪伴者最貼心的提醒。本書以十堂課為例,教導我們在面對生命的關卡之際,唯有調整自己有限的視野,理解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以一種輕鬆的姿態豐富生命,才能用愛乘以無限大。
作者简介
蘇絢慧 投入助人工作至今十四年,特別聚焦在死亡與失落哀傷的議題上。近幾年也擴展到自我整合與生命療癒的領域,並關注關係議題。清楚知道心靈療癒工作是此生的職志,而創作工作是此生的熱情所在。 生涯早期曾任美術設計人員、櫥窗設計師,後進入專業養成學習歷程,成為臨床社工師,生涯再轉換後,現今為醫療機構協談中心的諮商心理師。除了個人諮商服務工作外,也非常熱愛帶領支持性團體、各樣體驗工作坊,並投注大量時間在專業的教育訓練工作上。 曾出版的作品: 《於是,我可以說再見》(寶瓶文化)、《因愛誕生》(寶瓶文化)、《死亡如此靠近》(大塊文化)、《請容許我悲傷》(張老師文化)、《生命河流》(張老師文化)、《這人生?繪本》(張老師文化)、《喪慟夢》(張老師文化)。
书籍目录
9【推薦序】並肩同行──陪伴的力量 / 謝茉莉 14【自序】陪伴,找回現代人喪失的關係與關懷 25第一課 陪伴的意義陪伴的關係,是一種奧妙的同行,能感受到關愛、真誠、理解在兩人之中來回震盪。35第二課 接受人生的受苦本質不以自己有限的視野與人生經驗,去藐視別人的生活經驗與體會;並且承認這世界有苦難、有苦痛、有人所無法承受之重。47第三課 進入真實真誠的關係唯有能分辨出自己與他人不同的人,才能有真正的能力做到同理心,知道如何從他人的生命視野與位置,去體會他人的感受與想法。61第四課 陪伴的耗竭與界線陪伴,是一種承接住對方狀態的過程,讓對方感受到自己並非獨自一人,而是有人安穩、沉靜的陪在身旁。77第五課 陪伴的迷思真正需要這份關係的人是陪伴者,因為他需要獲取被陪伴者的注目與肯定,他需要一個不會離席的聽眾。95第六課 陪伴中的自我狀態與準備隨著生命的成長,生命經驗越來越豐厚,他人的生命經驗,我們或多或少也體會過,透過自己生命經驗的連結,來懂這些感受與想法。123第七課 陪伴與同理心真正美麗的同理心,是兩顆心的靠近,是兩個人情感的交流傳遞,是兩個生命的相互呼應。143第八課 敏睿的陪伴正向的肯定回應,是敏睿的陪伴者重要的能力。能看見他人正向價值與值得欣賞之處的人,就像是在厚疊的灰塵中,能夠看見被灰塵所覆蓋的物體本質的美好價值。155第九課 陪伴者的自我關愛每一個陪伴者背後,其實都需要另一個陪伴者。唯有陪伴者的後面有後盾,有支持與陪伴,陪伴者才能有能量與活力繼續的付出與供應。169第十課 陪伴類型每一個我們所陪伴的對象,都是最好的老師,教導與磨練我們學會好的陪伴與關懷是什麼。211結業式 陪伴的實踐(練習作業)你也可以嘗試進行以下的練習活動,來讓自己慢慢體會兩人關係的內涵與變化,也體會兩人關係中的碰撞與限制。
章节摘录
陪伴的全貌 我們都需要有人陪伴。這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需要來自另一個人的「關照」與「看見」。因著有人為伴同行,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因著有人同行,我們可以暫時卸下武裝與堅強,允許自己軟弱與依靠。 我們都需要被關愛與陪伴,但問題是,該如何安心「依靠」? 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依靠」的經驗往往不是太好,依靠常讓人感到負擔、依靠往往讓人感受到傷害、依靠常落入無能與無尊嚴的地步,依靠,讓人有種不如靠自己就好的心情。 因為難以依靠,我們已經漸漸忘了「陪伴」究竟是什麼感覺。許多人可能很難理解陪伴人的過程不是為了立即解決問題,陪伴,不是一種「給」,而是一種「接」;陪伴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在安心的關係中被接住了,而可以慢慢的接觸自己、理解自己、辨識自己。 我發現,對許多人來說,要能了解陪伴的本質與意涵並不容易,在他人的關注焦點中只有「事」與「是非」,所以花了許多時間評價與判斷事情的對錯,與給出建議,卻無法關注「人」的感受,或是內在想法,與行動背後的許多意義。更不用說到貼近人的心。 陪伴,並不容易 一個人的誕生,具有先天生物基因所具備的基礎,那些氣質與性情,也有後天長時間的環境塑造與教育影響,之所以發展成什麼樣的一個人,其複雜度很高。即便一個母親,生下了她的孩子,朝夕相處,要真能懂她的孩子的性格特質、行為意義、喜惡偏好,一樣需要花時間、花心思的觀察、接觸與了解。更何況要陪伴任何一個在我們生活世界外的他人,限制更大,沒有長久的時間與心思來認識及了解,真的要能看懂與聽懂一個人內在心理各個層次的需求、渴望與用意,實屬不易的事。 也許就是因為很不容易,而人們又越來越沒有時間與缺乏耐性好好認識與了解一個人,於是,各種簡化人內在心理的言論紛紛出籠,再將人的行為簡易劃分為幾類、幾個標準,然後輕易的分別與判斷一個人是這樣那樣。或是一味的強調高道德與高理想的言論,要求人應該奮力擺脫軟弱與負向的形象與感受。 這是最快讓人抓取訊息與處理訊息的做法。現代人每一天的資訊量是古代人的好幾萬倍,若沒有快速又精準的獵取各種知識或訊息的方法,人可能會被嚇人的資訊量淹沒。 過去,人以一輩子真實生活來體驗一種真實人生,而現代,人以資訊來想像與推敲各種生活樣貌。這使我們誤以為只要簡單掌握大標題或結論就足夠,卻對於內涵、過程與細節一無所知。 陪伴,也發生了相似的情況。很多人會說「我陪了他很久」或「我有陪陪家人,試著安慰他」,但可能對陪伴的內涵與如何實踐一無所知,或者,時間確實花了不少,也做了不少事,卻無法共同體會到陪伴的意義,反而形成彼此的心理壓力與重擔。 學會用心靈接觸 許多親子間對陪伴的感受也有極大的落差。有些父母告訴我,在孩子發生挫折後,他們都盡力的在陪孩子、安慰孩子,也希望孩子可以好起來。但當我了解孩子是否接收到父母親的關懷與陪伴時,他們卻搖搖頭說,都是責備與嘮叨,不然就是勸誡與讓他們產生恐懼感、罪惡感與羞愧感的言論。(例如反覆勸告孩子:這種事情都面對不了,是懦弱、是無能,以後怎麼辦?你的人生難道就要停在這裡?) 在那些例子,我看見父母的立場,認為他正給予孩子人生的重要價值觀,及傳遞現實生活經驗的體會。父母當然希望孩子的人生能免於受傷,免於出錯,也希望自己可以教育出好的小孩。但害怕孩子從此就停頓,沒有生存競爭力的恐懼,讓他們內心急切的想要立即解決掉孩子的困境與問題,好讓孩子可以跟上主流價值的生活軌道。 一旦心急,一旦有所恐懼,一旦有強烈的價值觀,與理所當然的定見,那就無法讓心清靜,聆聽另一個人的真實聲音與感受,更不用說能去理解與明白。 陪伴,是一種純淨的心靈接觸,是一種感受對方氣息與情感起伏的共同存在,是需要一份寧靜與沉著,不急著帶對方離開他原有的位置,而是與對方一起感受與觀看他的位置所看出去的景致。陪伴,是一種以對方為主體,自己是淨空狀態的承接與回應。如果是相互陪伴,便需要有互為主體的過程,接受另一方的回應與關注。 很多人以為什麼都不做就是陪伴,或是以為當什麼都無法做的時候,就只能陪伴。陪伴的關係,是一種奧妙的同行,能感受到關愛、真誠、理解在兩人之中來回震盪。你不須掩飾自己,我亦不須急迫承擔;你不須試探或防備我,我亦不須費力費心突破你。我清楚知道,你是你,我是我,你無法成為我,我也無法成為你,你有你的人生風景,我也有我的人生風景,我們此刻交會,凝視著彼此的風景,交流著彼此的經驗。因為這片刻的交流,我們的生命因此都有那麼一點兒不同了。 陪伴的能力是一種無形的內功,關乎到你對「人」的了解,關乎你對行為背後意涵的洞察,關乎你對現象的覺察,也關乎你的人我界限是否拿捏得恰當,更關乎你對生命的態度是否尊重、維護與肯定。陪伴者是透過自己生命累積的豐厚度在承接生命的重,因為豐厚,所以可以接納生命的狀態與變化,知道生命凡事都有一定的時辰運行,不催逼,不延宕,也不阻擋。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王文秀(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王增勇(政大社工所副教授)、任爸(任明廷)、吳英萊(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祕書長)、吳美雲(台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張德芬(身心靈作家)、楊蓓(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副教授)、鄭夙珍(銘傳大學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副教授暨研發長)、鄭麗珍(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眾聲推薦!
编辑推荐
本書特色 ◎ 繼《於是,我可以說再見》、《因愛誕生》之後,悲傷療癒專家蘇絢慧又一感人力作,講述面對「傷痛」和「陪伴」的主題,引領讀者重拾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能力與連結。 ◎ 本書以十堂課為例,逐步探討陪伴關係的概念,學會陪伴身邊受苦、失落、不快樂、面臨傷痛的人。章末附有「陪伴的實踐(練習作業)」,提供讀者最貼心的心靈思考練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