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財信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瑞秋.西蒙(Rachel Simmons) 著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前言
【各界好評】 ★曾經推薦過原書名《怪女孩出列》的人 蔡康永+陶晶瑩在『今天不讀書』推薦 吳淡如「讀書36計」推薦,與金石堂創意總監盧郁佳及讀書會長陳玉美談此書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大安高工推薦書單 清大性別研究書單 台灣碩博士研究書單 ★眾多網友感動推薦: Mortality我最喜歡這本書的一點是,它不僅討論受害者與加害者的故事,也把家長與校方對於這個現象的無力 或昏庸拿出來討論。 貝 兒 但願這些不愉快,能在你我的心中消失。更重的是,以後的女孩都能別再受傷害。 小 恩 本書呈現了一種長久以來(台灣亦是如此)存在女孩間的互動。 Kiki書裡作者披露了很多個案,描寫在女孩團體中鮮為人知的隱性文化,是很新穎的一個體裁。
内容概要
我,一個人,因為那樣比較安全。 下課鐘響,兩個女生手牽著手去上廁所,其他同學衝到操場上玩遊戲, 諾大的校園裡,只有我和我的影子…… 我不是孤僻,我也不喜歡當獨行俠,但是,她們都到哪去了? 為什麼她們都不跟我玩? 對女生來說,人際關係比什麼都重要。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同,擠入受歡迎的小團體內,迎合他人的意見和想法等等,於是每個人都像是彼此的複製品,聽不見自己的聲音。我們很少認為這些小手段會在女孩心裡烙下什麼傷痕,更遑論去探討這些侵略行為的幕後推手。這些在暗地裡進行的「地下戰爭」,其造成的傷害並不亞於直接的肢體暴力,使得有些女孩失去防衛能力,並成為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 你或許可以在這些故事當中,看見你以前的身影,或是你孩子的身影。 如果你正處於這個階段,這本書可以讓你了解到解決的方式以及如何去尋找正確的發洩管道;為人父母老師者,可以透過這本書幫助孩子以正確概念與同儕互動。 這本書的案例只是女性霸凌的冰山一角,希望大家能重視隱性霸凌。我漸漸相信,因為沒有宣洩憤怒的正常管道,女生就以隱性霸凌來表示不滿。我們應該提供更健康的表達方式,鼓勵女生以更尊重的態度來面對事情。而在女生社會化的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 ——作者瑞秋?西蒙 編輯推薦 女生的地下戰爭 攸關孩子的幸福與未來 全國家長不能錯過的經典! 在編輯這本書的過程當中,逐漸明白了這種「女性霸凌」影響的深遠,超乎想像。這是個值得關注的議題。報章媒體都是注重肢體霸凌,卻鮮少有對隱性霸凌的討論。 身邊很多朋友(不論男女)都有過這種被排擠的遭遇,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對人格的養成產生極大的左右力量;因為對友誼的定義認識不清,就會害怕人際關係,而人際關係卻是決定成年人工作能力及表現的關鍵。 書中提到各種約定俗成與社會規範化成無形的枷鎖,將女生內心的負面情緒給牢牢禁錮起來,無法發洩憤怒及處理衝突,這才是霸凌產生的真正原因。 這本書的出版使我們得以了解,如何在孩子幼年時給予正確的交友觀,同時也讓成年的妳,知道過去的陰影是其來有自的。讓我們以更健康的態度面對友誼吧!
作者简介
瑞秋.西蒙 瑞秋.西蒙是專門研究女性霸凌的教育專家,現為女性領導力培養機構(Girls Leadership Institut)主席。與全球各地的學校與組織都有密切合作。《她們都不跟我玩 — 第一本探討女性霸凌的專書》常踞紐約時報暢銷榜上,自2003年出版至今,仍然是亞馬遜網路書店長銷書。本書亦被美國最暢銷的女性節目 Lifetime television 改編為電影,是當今研究青少年現象的藍本。 作者瑞秋也常受邀上「歐普拉脫口秀」、「Today Show」,並經常出現在全國性媒體談論青少年關注的話題。目前與她的狗蘿絲住在麻州西部的工作室,正在教導蘿絲不去霸凌別的狗。
书籍目录
序:這是第一本全面討論女性霸凌的書 第一章 隱藏在女生之間的文化 女生以操縱親密感來獲得權力,認為女生都很假,會彼此利用以提昇自己的社交地位。女生沒辦法原諒他人,所以會假裝沒事卻等待機會報復。 第二章 親密的敵人 女性霸凌是社交技巧中最複雜的一環,加害者通常成熟又世故,甚至極具魅力,受害者通常很崇拜她們。受害者難以放棄這段友誼,總是抱持著能再度獲得加害者重視的幻想。 第三章 真相會傷人 女生害怕將衝突檯面化,她們不想因此失去自己重視的人,也認為將困擾說出來的人應該受到懲罰。 第四章 她很完美 大多數女生都知道,被認為「自以為是」是非常糟糕的,那是自負、愛現、令人討厭的同義詞。妳如何分辨一個自認完美的女生?嗯,那要看情形。 第五章 鏡中的惡霸 如果要我說出加害者和被害者的共同點,我會說這他們都仰賴友誼,害怕孤立無援。每天都有不穩定的烏雲籠罩著女生的人際關係,被孤立的威脅感就如影隨形。 第六章 受歡迎 女生藉著聯合他人來提昇自己的社交地位,而終極目標就是受歡迎,為此她們會陷入一種卑鄙、殘忍的友誼競爭中。 第七章 反抗 不論種族或階級,處於邊陲的女生對於說出真相毫不畏懼,願意了解或說出自己的負面情緒,為了要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生活下來,她們必須學會表達自己的感覺。 第八章 父母和老師 想為孩子討回公道的家長都會遇到阻礙,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社會不認為隱性霸凌是問題,而且大多數的學校都會掩蓋問題,或歸罪於受害者。 第九章 前方的路 我漸漸相信,因為沒有宣洩憤怒的正常管道,就以隱性霸凌來表示不滿。但是,女生不應該用這種方式來宣洩憤怒,女生必須學會和憤怒和平相處,她們需要我們的協助。
章节摘录
這是第一本探討女性霸凌真相的專書 當我八歲時,常被一個女生欺負,但我不太記得那一年發生的事了。當時我唸小學三年級,還綁著馬尾,有點口齒不清。我是老師眼中「急躁」的孩子,總是喜歡搶第一,經常快速寫完除法作業及地理測驗,因粗心大意而犯錯。 愛比也是這樣。她和我只是普通朋友,到現在我還是不懂她為何那麼做。她先是跟我最好的朋友竊竊私語,讓我的好朋友轉而找其他女生玩;我們一起參加課後的活動中心舞蹈班,她也叫我的朋友別理我。回憶那時,我會氣喘吁吁瘋狂地追著她們,進到活動中心黑暗的劇院裡,眼睛邊適應突如其來的黑暗,跑過幾排座椅到舞台上去,邊尋著她們的腳步聲和遠去的笑聲。 日復一日,在昏黃的走廊上、樓梯間和停車場,我記得自己都是孤單一人,回家向在準備晚餐的母親哭訴,那種悲傷我覺得只有我知道。以上就是我最清楚的回憶了。 十六年後我在英國讀研究所,我會冒著雨騎車到圖書館尋找愛比為何這樣對我的答案。也許是那段回憶促使我對這個題目感興趣,雖然往事不復記憶,但被所有朋友背棄以及愛比逼走我的好朋友的痛苦,使我的童年回憶產生斷層,我必須填補那段空白。 某天深夜,我和六個朋友邊吃零食邊談起這段回憶,沒想到所有人都坦承有過這種「愛比」經歷,而且跟我一樣,她們也都孤單度過許多年。這個發現,讓我振奮不已。 我在濕滑的街道上小心的騎著單車,心想應該會有探討女生間互相攻擊的書籍,但用電腦搜尋半天卻沒有找到,我打電話到圖書館去詢問,才發現幾乎沒有任何相關文獻。 探討男生的侵略性和互相攻擊的書很多,針對女生的研究卻很少,沒有入門書、沒有教導父母的指南,也沒有給小孩看的小冊子。當我看完僅有的一些文獻後,我發現其中對霸凌文化的探討或許對我根本毫無幫助,我感到既驚訝又失望。 我寄了封電子郵件給在美國所有的朋友,請他們盡可能地幫我轉寄給更多女性。我在信中問了幾個問題,「妳有沒有被其他女生激怒或戲弄的經驗?如果有,描述一下當時的感覺。這個經驗對現在的妳有什麼影響?」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回覆信件從全美各地不斷湧來,許多女性將強烈的感受透過網路傳送過來。即使是透過電腦螢幕,我都能感受到,她們的痛楚及疑惑都跟我一樣。對大多數女性而言,我是第一個聽到這些故事的人,因為這麼久以來,我是第一個問這個問題的人。 我在一年內走訪十間學校,其中三間在亞特蘭大中部:林登私立高中(Linden School),學生中百分之二十五是少數民族;瑪麗蒙私立女中(Marymount),有百分之二十的有色人種;薩克學校(Sackler Day School)是在郊區的一間猶太學校。在西北的一個城市,我訪問了克拉巴頓高中(Clara Barton High School)和馬丁路德小學(Martin Luther King Elementary),這兩間大多是黑人、波多黎各和多明尼加裔學生。我還到過雅頓小學(Arden Elementary School),是一所人數眾多中學生的實驗學校,其中百分之二十的學生是少數族群。索傑納(Sojourner Truth)是一間女子學校,大多數學生是黑人和拉丁裔。最後我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在密西西比東北,一個叫瑞吉沃(Ridgewood)的小鎮上的數間小學和中學。我訪問了對此題目有興趣的父母和教職員,多數學校的訪談時間是三到四小時,如果時間不允許,訪談就會縮短。其中有兩間學校讓我在聯繫上花了不少時間,主要是因為學生家裡太窮,裝不起電話。雖然明知有些人會因為我是個中產階級白人而對我有戒心,我還是必須親自跑一趟。也有些學生和家長臨時爽約。如我所料,每間學校都有家長不願意談女生間的霸凌。除了學生和父母之外,我還以電話或面談訪問五十位較年長的女性,因為經過時間和心理治療,使她們的觀點異於年輕女生。 本書並非正式的研究論文,因此沒有統計資料和科學的研究結果。但是,這是第一本全面討論女性霸凌的書,訴說一些我稱之為「隱性」或「非傳統」侵略下的加害者和受害者故事。 我並非暗示只有女生有這種侵略行為,男生當然也會有類似的行為,只是發生的時間通常比女生晚。也並非所有女生都會碰到這種侵略行為,不過因為時間因素,這次我略過了那些不覺得衝突和憤怒困擾她們的女生,這點深感抱歉。在本書中,我會用女性霸凌(girl bullying)來形容之前提過的隱性霸凌行為。除此之外我也想說明,女生們不只對侵略行為的感受不同於男生,表現憤怒的方式也不同。女生的侵略性是較隱性,而且是關係取向的,這可能是因為害怕失去友誼或被孤立,但這不表示女生不想像男生般獲得權力,或因此論斷她們並無侵略性。 我三年前開始進行這項研究的時候,最初是想告訴所有受到欺負的女生:妳們並不孤單。當我花愈多時間和這些女生在一起,也在告訴自己,我不是孤單一人。我在三年級時遭受的痛苦只是冰山一角,隨著時間過去,我慢慢發現這個不愉快的童年經驗讓我對友誼感到困惑。在跟那麼多女生聊過後,我知道我不是唯一有這種感覺的人,我們分享相同的回憶和感受,而有人能了解那些深藏內心的往事真是奇妙。我好像得到了解脫,也為彼此開了一扇門,但是,如果我們僅是單純地回憶那些受到傷害的過程,我們就無法提出並回答關於自己所處文化中的問題:女生如何對待彼此,甚至是了解自己?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對友誼的恐懼得到許多女生的認同,這讓我非常震驚。我一直被教導要當個「好女生」,她們的故事迫使我去面對恐懼衝突的心理。我希望讀者也能面對自己的恐懼,找出問題。要完成這個旅程並不容易,但十分值得。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書2003年曾經以《怪女孩出列》書名出版時受到眾多名人推薦,也是女性研究必讀書籍: 蔡康永+陶晶瑩在「今天不讀書」推薦 吳淡如「讀書36計」推薦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大安高工推薦書單 清大性別研究書單 台灣碩博士研究書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