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裡的三十年

出版时间:2011-9-6  出版社: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豐瑋  页数:32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九月裡的三十年》是九○年代的北京場景,以女醫生胡琴的視角來寫了從大學軍訓到女性友人死亡之間她所觀察到的人生百態,從中國到美國,從壓抑的軍訓到對音樂的追求喜愛,如一首散文詩般流轉。  在軍訓嚴格紀律壓制下的青春萌動,突顯胡琴那種另類、不肯屈服的性格,這樣的叛逆主導著胡琴的命運,使得她不甘於在別人眼中「既定」的選擇,在普世醫院畢業後放棄了醫職之路,和大有前途的男友分手告別美國。她濃郁的文化性格始終和醫學的冷漠格格不入,即使後來進入公司,也總是處於一種游離的地位,以一種浪漫主義的精神品格觀照著外在的世界。凡阿玲是胡琴軍訓時結識的好友,她比胡琴世俗,始終糾纏在自己的俗世情愛裡,她敢於去愛,也屈服於自己隨著年齡增長而產生的倦怠和疲憊。這使得她在身患重病之後,最終選擇了一開始在靶場為她自殺的秦瑟。  作者以自身的醫學背景,對音樂與詩的熱愛,筆鋒有手術刀的俐落兼具詩性的多愁善感,描繪九○年代北京學制下青春萌動的反撲以及醫職體系裡知識分子面對情感理性與感型的游離。

作者简介

  豐瑋,本名常青,曾用筆名謳歌,醫學博士。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後赴美,從事科研三年,二○○二年回國。二○○六年出版《醫事:關於醫的隱情與智慧》,獲中國「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二○○七年出版《協和醫事》。

书籍目录

導讀 與時間有關·與眼睛有關 唐諾九月裡,度日如年寫給三十年後的你九月裡的三十年後記 玩兒的我與假想的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九月裡的三十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九月里的三十年》,作者讴歌。上学期放假就借了来,暑期一直没看,七月底来,两三日便读完了。昨日在图书馆随意走,抬眼便见到它那辽阔苍凉的封面,也算有缘,又借来,里边竟还夹着我之前遗忘的书签,不禁莞尔。
       很有味道的一本书。是作者用了心的。
       旁的姑且不论,单说人物的名字,便可见作者用心之深:胡琴、凡阿玲、边钟、秦瑟、张贝思、宫商羽、唢呐、白风琴……皆是乐器,至少和音律有关。而一个个全部人如其名,胡琴总是喑哑着,诉说别人的悲欢离合。凡阿玲,若是叫了梵阿玲的话,就该洋气地奏着那些凄然绝美的乐章,但她却姓了“凡”这么一个有着平凡意味的姓,阿玲则结结实实的透着乡野里土土的气息。她也确实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真实的、让人爱让人叹的女子。边钟,最为古朴,最为深厚,从两千年前走来,积攒了几多厚重、几多辛酸。秦瑟,华美、艳丽、不可一世,却也最世间少有,世间有了,望着他的光芒凡人也不会靠近。张贝思,青春,刺激,年少轻狂。宫商羽,本就是几个音符,也难怪他那么多变。李唢呐,酣畅的欢腾,质朴的愉悦。白风琴,风琴的声音总是给人感觉隔着渺远的距离传来,又美又孤独。
       凡重要的人物,都会有这样一个名字。而且,作者 喜欢的,便会获得一个乐器的名字,宫商羽显然是不那么得人心的。
      文笔还算舒服,语言并不算美,但信息量很大,让人能学到点东西。有的书读过之后便寡淡的没有任何滋味了,有的书却总是令人回味,令人回味的书是给了人东西的书,要么给的是思想,要么给的是知识,两者都有而两者都深的就是好书了。
      《九月里的三十年》给了我很多新知,也让我忆起不少旧识。从密涅瓦的猫头鹰到质数的孤独,从cure乐队的治愈到梅艳芳的悲情,从尼采的“深自缄默”到《大学》的“横而不流”,从周梦蝶的《逍遥游》到谢晋的《女儿谷》,从物理化学中熵的引入到海拉细胞,弗洛伊德所说的枪的隐喻,视网膜上皮色素细胞的培养,甚至八九年春天北京的一些事件……时间隔了不短,该忘得也差不多了,无法一一列举了。
      读《九月里的三十年》,常常遇到惊喜,作者很有些观念让我尊重,她将协和医科大化名为普世医院,救世之心可见一斑,古语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者总是慈悲的吧。作者即使是对猪的眼睛,也不按对论,而说双;在第一节解剖课上,教师与学生一起为献出遗体的亡者鲜花,默哀三分钟。看似仪式,实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科学的仰望。
      当然这样一本书是离不了爱情的,胡琴对高中语文老师多年的暗恋;凡阿玲对历史老师阿龙刻骨而转至稀薄的爱恋;秦瑟对凡阿玲奋不顾身、倾国倾城的爱情;边钟克制的、永远为凡阿玲好的感情……还有旁的一些短暂的、略显虚伪的、不知是否能称之为爱情的。
      写的很多,就只捡我印象最深的来谈吧。
      当然是秦瑟,他的名字就那么不俗,“锦瑟无端五十弦”,他的爱情甚至比他的名字更惊艳。
      高中,他便爱恋着凡阿玲,即使他知道凡阿玲心中却只有阿龙。阿龙去读研究生,他陪着阿玲;阿玲的父亲被冤枉入狱,他陪着阿玲,阿玲去堕胎,阿龙的,他陪着阿玲,他还陪着阿玲复读,两年。两年里,他几乎是在教阿玲学习,终于,他们一起上了北大。他随阿玲报考中文系,但她读了心理系,他读了图书馆系。
      那是九零年的秋天,北大军训还要整整一年,在军训开始时,秦瑟就不断地给阿玲写着情书,但收到的只有拒绝。于是在秋天的靶场上,他将枪口对准了自己,于是他被开除了。这时的阿玲是内疚的,但是内疚也不能使她爱秦瑟,她仍旧想着阿龙。劳累的军训让秦瑟很轻易的被遗忘了,而当他再度出现的时候,比那一夜的闪电更让人惊讶更让人惶恐。在胡琴与凡阿玲外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拉练的时候,秦瑟得到了消息,于是在宣化店,在他们两个站岗的那一夜,他冒着风雷闪电来到了阿玲面前。那是多么离奇的夜,天气离奇的超乎人的想象,更超乎人想象的,是对着阿玲枪口的秦瑟,是秦瑟在渺渺的天地间,在低沉的雷声与疯狂的闪电间对阿玲说出“阿玲,我-爱-你。”的温和坚定。那是想象力无法触及的高度。后来,有人查勤,发现了秦瑟,他怕连累阿玲,跑了。
      “闪电夜”之前,他在家里做生意,倒卖过茶叶,开过火锅店,却始终无法忘记阿玲。之后,他做了流浪歌手,一路且行且吟。生活让他渐渐改变,秦瑟已经不再那么急切的想要得到阿玲了,甚至在北大唱歌时,他也不去找阿玲。他和很多女人搞在一起,让自己更想她。流浪行吟的秦瑟“眼睛里飘着长期辗转后的不恭,沉淀了竟是笃定,接着不恭又像落叶一样飘了上来”。
      而阿玲,在大学里终于发现,阿龙那种路数的男生比比皆是,于是她不再爱了。她嫁给了一个仅仅是不讨厌的、木讷的会计。结婚前夜,被生活折磨地无望的阿龙又找到她,对着她哭诉。她悲哀也同情,在与他最后的亲密之后,决绝的离开了他。
      当然,阿玲也不会就这样与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一直厮守下去。她的女儿五岁时,她决定离婚。会计很爱她,爱到即使知道女儿不是自己的,而是阿龙的,也要争夺抚养权。只因为女儿身上有她的影子。
      边钟和宫商羽在此时先后爱上阿玲。但是,宫商羽胜出了,在阿玲最脆弱的时候,从宫商羽眼中看出了笃定,于是他们度过了一段还算幸福的时光。其实,边钟眼中何尝没有笃定?秦瑟眼中何尝没有笃定?阿玲将一种机缘巧合下的感觉错以为真爱了。不幸就这样在他们的甜蜜时光中悄悄降临。阿玲罹患乳腺癌,治疗方法又不得当,切除了一侧的乳房,此时宫商羽还能精心照料阿玲,他们决定结婚。然而不久,癌细胞扩散,阿玲在医院里看不到未来,而宫商羽眼中的笃定也渐渐变成了怀疑……终于,阿玲想到了秦瑟。
      不再找寻阿玲的秦瑟“倒过电子产品,试过高尔夫球场。结过婚,又离了婚,后来干脆不结。去缅甸搞过玉石生意,赌赢过,也有输的片甲不留的,没少泡妞,泡她们,也被她们当提款机,每多泡一个就更想念阿玲”。还因为自己的靶场情结开了一个射击场。终于,在阿玲来日无多的日子里,他得到了陪他走过一段光阴的机会。这时的秦瑟,是一个板寸男人,黑,微胖。坐在阿玲的床头,气定神闲的泡着铁观音,喝着功夫茶。似乎丝毫不担心下一刻心爱的女人就会去到另一个世界。当然,从绝对理性的角度来看,担心了他也还是会离开,何苦自寻烦恼,但有几个人能理智冷静甚至冷酷到这种程度呢?阿玲的未来自然是如大家所想,乳腺癌晚期,又哪里会有什么悬念?自然是不几日就离去了……
      秦瑟,也随她去了。在靶场上,同他十九岁的做法一样,他将子弹射向了自己。只是这一次没人阻止了。他将那里布置成那一年的中原靶场,遗书上书:
      一生变调之歌,死唯壮阔之美。
      作者讴歌给秦瑟的笔墨不多,即使给他笔墨,也不一定是正面出现,很多时候是作为被谈论的对象。然而,很明显,他重重的震慑着胡琴,重重的震慑着讴歌,也重重的震慑着我。作者通篇都在这样说:爱情不是非此不可,而是别样也行。通常情况下,这是正确的。然而,世间之事,总会有例外,秦瑟的爱情就是非此不可的爱情!他的爱情就是他一个人的爱情,只属于他,与凡阿玲无关。他从始至终都是那么不遗余力,那么奋不顾身,不论凡阿玲是何种态度。能拥有这样的爱情的,必定不是凡人,他的感情比普通人浓烈真挚的多,对于自己的信仰,他比任何人都执著。他哀乐过人、执着到死!凡人如我,常会想要寻找所谓冲淡之境,而他这样的至人永远不会。他用浓烈的性情将人生咏唱成了一首壮烈的诗!
      现实的今日,绝少有这样的人,甚至绝少有人会愿意变成这样。但这样的人永远让人感动,永远让人心悸动!
      最让我惊讶的是,这是一本写实的书,它包含了思想的厚重,现实的杂芜,也包含了生活的波澜壮阔。最后,引用书中的诗句:
      九月里的三十年
      那时 每个白天都曾是黑夜的旧爱
      剩下我 独自面对一颗子弹
      饱蘸伤感
      
      那时 每句话都可能轻轻碰翻
      山河与宇宙 你我的秘密
      忐忑不安
      
      那时 九月如同三十年
      时间不再 白驹过隙
      度日如年
      
      在山河与宇宙 在未来
      会有一个理由在等我吗
      让我此生无比留恋
      九月里的三十年
      
      
  •     一本别人说好,我看不出好的小说。
      
      不知道要表达个什么意思,该虚的实,该实的虚,文字也不精彩,情节也无匠心,虽然除了作者,书里面死了几个人,但这生生死死要表达个啥意思呢!?癌症多可怕!?真是不知所云。唯一的收获是,原来研究人眼睛可以用猪眼睛代替的,但就这点收获一点也不值当我的钞票。
      
      席琳迪翁都出香水了,詹尼洛佩兹也出香水了。志明春娇阿猫阿狗都出香水了。
      
      医学院学生出小说了。
      
      -----------------------------
      一本别人说好,我看不出好的小说。
      
      不知道要表达个什么意思,该虚的实,该实的虚,文字也不精彩,情节也无匠心,虽然除了作者,书里面死了几个人,但这生生死死要表达个啥意思呢!?癌症多可怕!?真是不知所云。唯一的收获是,原来研究人眼睛可以用猪眼睛代替的,但就这点收获一点也不值当我的钞票。
      
      席琳迪翁都出香水了,詹尼洛佩兹也出香水了。志明春娇阿猫阿狗都出香水了。
      
      医学院学生出小说了。
      
      
      
  •     三天,抓紧所有的时间,囫囵吞枣似地看完了讴歌女士的新作《九月里的三十年》。读小说,总改不了奢望一眼看到结局而匆匆阅读忽略细节的坏毛病。尽管如此,也为此书优美流畅,饱含摇滚金属气息和手术室消毒水味道的文字所折服。
      对讴歌女士的关注已久。大一,在西南大学南区图书馆借得她的《医事:关于医的隐情和智慧》,当时我还懵懂并且天真。如今,对书中的内容已经全然忘却,一个便签本里记录了很多书里提到的书和电影,他们大多数来自美国,我所能找到的很少,至今未能下载到电影《再生之旅:佐罗的油》,仍是我的一个遗憾。大二,购买她的《协和医事》,这本书介绍了协和医科大从建校至今的历史和培养人才的制度。当时,刚到医科大学,胸中仍旧盛满理想,这本书看得我心潮澎湃泪眼朦胧。陆陆续续把这本书借给很多同学,如今,封面已磨损、起毛,甚至变得肮脏和不堪入目,但那协和医科大的图像仍旧昭示着一种傲视、独立与清高。
      胡琴是本书的叙述线索,带有作者很大的自述成分。胡琴带着成为林巧稚的理想进入了普世医学院(即是协和医科大),先在北大读医预科,恰好赶上北大学生军训一年的年代。军训时和来自北大心理系的凡阿玲被捆绑在一起,踢正步,值夜,外出,睡觉,洗澡。然后,是波澜不惊的医预科、医学基础课程、临床见习和实习、毕业课题。毕业后去美国费城,那个有摇滚的地方,每日侍弄细胞和DNA,与一个IT男恋爱。厌倦之后,逃离回国,进了一家开发抗肿瘤药物的公司。
      胡琴爱文字,爱音乐,在刻板严谨的医院、繁复工作的实验室、以生存率回应癌症患者的公司,她一种超然的姿态,刻画众生相,思考生命与死亡,体会时光的长度与韧性。
      窃以为,凡阿玲才是本书的主人公。她经历了太多的风尘洗礼:十五岁恋爱,打掉她高中历史老师的孩子,一起考入北大的秦瑟为了她在军训打靶时自杀未遂,军训背负一个记过处分,毕业后在情感栏目做主持人把情感问题划分为九宫格,与会计丈夫各居公寓一屋在网上为离婚的条件讨价还价,在热烈的相拥做爱后离开了单纯简单的边钟大夫,在自己快要安定的年纪被诊断出乳腺癌,切除一侧乳房后复发,在宫商羽的精心陪伴下过一段安定、规律的生活然后死去,秦瑟再次为了她把射击管布置成靶场然后将子弹对准自己……
      她的命运是如此牵动我心,我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我想起了安妮宝贝笔下的苏内河,那个一直在行走一直游离于尘世之外内心热烈并且坚韧强大最后死于墨脱泥石流的女子。她们的性情相似,命运相仿。和读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一样,读到一半时想到安妮宝贝,书中人物命运交织缠绕,攀援延伸,撕扯着我的心。
      读书时,手边总少不了一支笔,在书中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划痕。语言如此之美,超乎我的想象跟预期。大段大段的描述让我爱不释手,偶尔一两个准确精妙的用词令我扼腕击节。
      同很多书给我的感觉一样,腰封让我感觉疏离与厌烦。这本书被出版商宣传为“首部医事小说”,若不是曾读过讴歌女士的书,看到这样的宣传,我定不会购买。将如此腰封强加给此书,仿佛一个天生丽质的女孩子涂上过于浓艳的脂粉,令我惋惜。
      《九月里的三十年》,关于生命,关于时间,关于那些我们与这个世俗世界的抗衡……
      
  •     《九月里的三十年》是最近碰到的很少让我找到心有余而戚戚焉感觉的书。从在报纸的书评版角落里的爱慕开始,然后拜青番茄所赐在一个忙碌的工作日,在一片嘈杂中与那暖暖的封面邂逅。
      
      用三个早晨读完,每天清早六点半把儿子送入初冬的晨曦当中,迫不及待的点亮书房的台灯,沉浸在作者的回忆当中,跟随她的引领,完成了一段与自己的青葱岁月和而后十几年的辗转纠结生活的观望和怀旧之旅。
      
      军训、站岗、留学、恋爱、离婚、外企、摇滚、Pink Floyd、梅艳芳、911、新京报、东方广场、乳腺癌,所有所有的细节从1990年到2010年,自己无不怀着同样百味杂陈的心态在一一体味。尤其是当恍然大悟主人公名字胡琴、凡阿玲、琴瑟、管弦、编钟、贝斯里蕴含的小心思,不禁莞尔。
      
      作者文笔和大学同宿舍的才女颇有几分神似,而主人公的故事也正在不同的朋友或者自己身上以大同小异的方式演绎着。
      
      最喜欢作者的跋——以笔为琴,驶向夜间。即便是在秋风萧瑟的京城十一月,也知道了在茫茫人海的暗夜孤单中,你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叶扁舟。
  •     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周末两天,周六晴空万里,周日阴霾欲雨,反差强烈。在氤氲的玫瑰普洱、贺胜桥的鸡汤、自制的绿豆汤的陪伴下,用两个下午读完了讴歌的这本书,比我预料的时间稍长。
      
      喜欢书中那句“入夜,这就是我的山河,我的宇宙”;如同映照我的生活,远离了白天的工作,入夜读自己心仪的文字,“独上小楼成一统”。
      
      作者是钟情音乐的,人物全部以乐器命名,胡琴、凡阿玲、秦瑟、边钟、白风琴、宫商羽……大段大段的摇滚乐的描写,我在网上找了书中反复提及的The Cure乐队的作品,坦白讲,没太听懂。正如念大学时,有室友喜欢Suede、Blur等英伦摇滚,我却一直没培养出来,宁可听伍佰、张宇。(最近看的几部小说中都用了大段笔墨在音乐上,如《1Q84》)。
      
      特别喜欢书中的费城的那位讣告作家,用100字篇幅描述逝者的一生,将一个个熟悉而轻渺的故事拼接起来,竟又织成了一副山河宇宙的某段壮阔画面。
      
      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瞬间与永恒,永远是文学的主题之一。从庄子的《齐物论》中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到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再到帕斯捷尔纳克的“一日长于百年,拥抱无休无止”。
      
      作为有着丰富的医学、文学、音乐素养的作者,还是希望我们不要变成“废弃的生命”吧?在生命的长度与密度之中作出自己的选择。
      
  •     还记得一个教我高数五十多岁的老师,喜欢谈哲学谈人生。有一次他正在讲解“去心领域”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聊起了人生。他说人生有很多苦难,大家能活在这世上的日子差不多,但应该微笑面对苦难。苦难的日子里,我们度日如年。换个角度,同样时间长度的人生,假若苦难比别人多,那么你所过的日子就比别人漫长。你的人生也就比别人长。
      
      这跟讴歌在《九月里的三十年》写到“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差异相仿。小说里的胡琴,在十七岁军训的时候就曾写下过这样的句子:“你信不信,我曾见过,在有一种特意情境里,九月如同三十年……”在度日如年的苦涩中,胡琴认识了凡阿玲,这也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直到后来,无论是凡阿玲还是当红艺人白风琴的离世,都曾深深撼动胡琴的心。作为医学人员的她,面对人世间的生死丝毫没有抵抗的能力。
      
      在人生这条长河里,有些人也许来不及告别就已离去。所谓死亡,也许就像胡琴的一位医学哲学的老师所说的那样:“有的人就一辈子再也见不到有的人了。这就是死亡。”那么一个人存于这脚下大地的时间就是其生命的长度?臧克家写下过这样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胡琴的性格反叛,从来不愿意妥协。军训体现出的那股“让往东偏往西的劲儿”、在医院实习顶撞“老大”边钟,这些都是她反叛性格的体现以及对体制的反抗。这种气质,颇有中国八零年代后期崛起的摇滚歌手的范儿。而事实上,胡琴也就是成天沉浸于摇滚的女孩。实习结束后她决然离开普世医院,飘洋过海去到美国。在美国她认识了讣告作家,听了许许多多关于死亡的故事。当年离开普世医院,她曾感叹那种地方不适合像她如此敏感的人。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真切地体会到死亡的力量。
      
      十几岁的胡琴面对祖母的离世时曾有过这样的感慨:绝望并非认知的终点,绝望之后还有什么,苍凉?某种起初渗着冷,进而泛出暖的更深切的诗意?……这种体验直至多年以后,面对凡阿玲和白风琴时,才再次浮现。而那种悲切之后泛出的暖,也许就如凡阿玲与胡琴黄昏阳台看落日、白风琴爽朗的笑。死者之于生者的意义,大概是让生者懂得死,更懂得活。
      
      曾经“只要让我停靠,我就选择离开”的胡琴,依旧如故,只不过经历过时间的洗练,看到过死亡的真切后,她明白人如沧海一粟,生命重在质而非量,在世上走过,拥有过爱与内心的信仰,便无悔;能活于他人心中,九月与三十年,也就没有差别。
  •     《九月里的三十年》,很发人深省的题目,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一直在揣摩这句话的含义,但仍得不出自己满意的答案。后来看了《京华时报》对作者讴歌的专访,才收获了最权威的真意,那就是:人世间的事,百年亦何短,寸阴亦何长。是的,是的快乐的日子总显得那么短暂,而悲伤的日子永远难熬,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体会这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境遇。而通过讴歌的解释,我也知道了这题目中另一层美好的含义,那就是“读到《时间》那一节(《中国盒子》),这位秘鲁作家(略萨)说,小说里的时间是神奇的,不同于世间的物理时间,你可以让一年很短,你也可以让一秒钟变得很长——在小说里。我就在草坪上胡思乱想,特别急切地想写一篇这样的小说,以赋予那位已经病程晚期的明星更多的‘时间’吧。”
      
      是的,相信我们都能看出小说中写的那位香港歌星就是已经香消玉殒的梅艳芳,讴歌在作品里表达了对梅艳芳逝世的无助和惋惜,虽然在我看来这段情节穿插在故事中略显突兀刻意,但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一定意义上是作者的自我释放与告白,从这个角度看起来,也就合情合理了。
      
      书中真正打动我的有两段情。第一段是军训时胡琴与凡阿玲之间的友谊,两个性格不尽相同的女子,在一个特定的封闭环境下相遇相知,并结成牢固的友谊,看着她们肆意挥洒青春,激情释放个性,我仿佛也回到了十年前那个无忧无虑的校园,看着青春过往,无限欢欣。
      
      另一段情便是凡阿玲和秦瑟,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是“九月里的三十年”最好的印证之一,军训靶场自杀,再到宣化店雷电夜相遇,他们也曾轰轰烈烈、惊世骇俗,但过后风平浪静几十年,正当读者已经渐渐忘却这段感情时,它又突然绽放,并绚烂无比,这时才突然发现,爱情并没有陨灭,而是绵远悠长,三十年间不曾离开,还好似那年九月热情奔放。
      
      因为太过喜爱对凡阿玲的描写,胡琴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在我看来反而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虽然讴歌在采访里这么评价胡琴:“胡琴追求的就是智力上的挑战、生活的丰富性和感受力”,但不知为何,也许是我经历太少,也许是我不够文艺,作为同龄人的我很难有很深刻的体会,或许应该多读两遍,才能有所感悟吧。
      
  •     当年轻树木张贝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有种感同身受。曾经的某一天,当我发现自己开始喜欢听民谣的时候,发现自己可以静下来了。我觉得并不一定是老了,而更像是一种沉淀。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阶段,而音乐可以来诠释这些阶段。虽然依然听着摇滚,可是心里已经多了一份安定,甚至可以更好的去理解那些曾经只是狂热追随的东西。
      
      “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作者在最后用到了木心的这句话,一直以来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这是一个关于生死的故事,在你我的生命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时刻,不得不去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死亡,而那一刻我们带着什么心情?是否你也会突然感悟:生命,行过,终会完成。
      
      这是一个关于朋友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里都会有这样朋友吧,即使很久不联系不见面,偶热遇见了也不会觉得尴尬。就像胡琴和凡阿玲,少女时期的遇,缺席了彼此大部分的青春,隔着半个地球在网络上偶遇,倒也感觉并不曾疏离过,彼此分享着秘密。记得有一句话说的:“真正的好朋友,并不是在一起就有聊不完的话题,而是在一起,就算不说话也不会感到尴尬。”
      
      这是一个关于精英的故事。名牌大学,留学、海归……在上海这座城市太多这样的精英,时常与他们共事,难免有时觉得自卑,就会反过来一想,不管过去的背景是什么,现在他们还不是与我这样微不足道的人在一条战线么?总是以这样的阿Q精神来自我安慰,就可以昂着头带着微笑面对着本就已经压力很大的生活了。其实无论如何的“精英”还不是会有凡人的烦恼,也躲不过生离死别,越来越相信一句话: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的故事。每个人的身上都背负这自己人生的十字架,有多少人可以坚持自己的理想走到最后呢?大多数人还不是不得不钻进现实的漩涡,认真干活,正经做人。也许,每个人都曾经寻找过"人群中一张有自己独特轮廓的脸",可是多少人遇到了呢?
      
      这是一个梅艳芳忠实粉丝写的故事。文中对香港天后白凤琴描述无不透露着作者对偶像的一种敬意和缅怀。
      
      这是一个很好读的故事。书中我最喜欢的话,是出自艾略特的这几句:
      
      为了要到达现在你所在的地方,
      离开你现在不在的地方,
      你必须经历一条,
      其中并无引人入胜之处的道路。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终于,在合上书时,李商隐的这首《锦瑟》已经能写在纸上,在阅读过程当中,徘徊了很久。有人说,李商隐的诗向来是隐晦的,不知是为谁而作,又为何情而诉,所以我想,一千个人的心中,有着一千种解释此诗的方式,而这本书中的感情,恰能与我所理解的相吻合。
      
      当我们眷恋着一个时间或者某些地方的时候,往往会是因为一些难忘的人与事儿。九月,对我来说,记忆的停留处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上学时分,会把每一年的开始,从九月开始,到来年的八月结束。现如今,学生时代的结束,那个时候的青春、无知、梦想,也随着岁月一起开始沉淀。只是这些记忆的存在时时都牵挂着你我,或是羁绊,或是留恋。
      
      对于此书,其实写评的最终结果,就只是为了在笔间纸上留下一些念想。胡琴与我们的记忆一样,从九月开始了新的一年。从军训开始,一直到阿玲的生命结束,在胡琴的岁月里,都已经成为了回忆;她是从考入医学院开始,到实习、留学、最终弃医从商,在我们的眼中,成为了她的过往。从中经历着友谊、爱恋、抓住、放弃,而我们似乎也拥有着其中的一瞬。的确,学者不同的学科,会有着不同的看法。讴歌笔下的文字,流淌着手术刀般的冷淡,却夹杂着医者救人的生命的炽热,她的冰冷或是为了生命之后的延续吧——或是就此别过,再或者是浓烈的追逐。
      
      文中总是会出现弗罗斯特的《林中路》的一句——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或许是胡琴在取舍之间的一个依所,而我所看重的却是对于我的一段记忆——在前几个月选择的困扰下,以为好友送上的一段慰藉。很多的箴言警句,只有在经历之后,方能显示出他的真理。而很多故事,也是这般,只有经历,才能懂得。
      
      岁月如刀,催人老去,芳华易逝,弹指而过。却又给予我们深深地难忘。我们的徘徊与犹豫流淌在其中,经历着取舍之间的困扰,为了我们之后的后悔与庆幸铺垫着,存储着。我们的喜乐,因为逝者如斯的岁月洗礼正是因为情——亲情、友情、爱情,也是因为着“可待”——悔恨、珍惜。那又如何呢?追怀与记忆的纠结,最终是心理上的一把困锁,岁月就是那最好的医药,谁说又不是呢?
      
      此情虽可待,追忆已惘然。
      
      
  •     人生岁月不过匆匆100年,九月里的三十年,可说是过了3分之1了,不是夸张的说,有些人每天的在抱怨,为什么时间过的那么慢,而有的人说,时间为什么过的那么快,还有些人说,为什么时间不跟着我走?是啊你选着那一类啊?呵呵,我相信大多数会选着第2,因为比较大。我们不应该度日如年,应该好好的把一天当做一年的事排的满满的做。你肯定看到我这句话的矛盾之处了吧,那我只能说你不懂。
  •     我只有两天 我从没有把握 一天用来路过 另一天还是路过     ——许巍《两天》     读完讴歌的《九月里的三十年》的最后一句话,合上书,耳边就响起了许巍这首歌。   “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希望,一天用来绝望……”实际上,人的一生说到底只有两天,而这“两天”的本质,其实就是“路过”。   许巍用摇滚乐说出了时间对于人生的真谛。而讴歌则在小说中力图表现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对应关系。   三十年并不像人们想像中的那么长,三分钟也不像人们想像得那么短。   实际上,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自己上了一个大当。这本书并不像腰封上宣传的那样是什么“首部医事小说”,它并不是医事小说,它的主角学过医,但并不是大夫;它的第二主角生了病,但也不怎么涉及医患关系——当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了一些,但并不是小说的主题。所以书讲到一半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崔永元讲过的一个段子:有个人拿着本《离骚》去书店退货,说你们这什么破书啊,一点都不骚。同样我也可以这样退货,你们这什么书啊,一点都不医事。这个退货理由肯定是成立的,但却不能用小说里的张贝思在演唱会门口退票所用的那个理由:“我们要看高质量”。因为这本挂羊头卖狗肉的小说本身的质量并不差。   还是要说,它主要探讨了时间的关系。一个九月等于三十年,一个三十年只等于一个九月,一个九月甚至长过三十年,一个三十年却在等待着另一个三十年……   一个九月漫长如三十年,是出现在小说的开头部分。小说的主人公在上大学前要军训一年,对于一个满怀浪漫主义情怀(这个词似乎太老套)的女孩子来说,这一个九月的漫长程度可想而知。然而这一部分写得虽然很优美,但是还是过于平淡,虽然它充满了青春气息和幽默智慧,但是如果和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对比,还是会稍逊一筹。然而,在读到了小说的后半部分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作者的构思确实有如手术刀一般,在开头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刀,在后面却可能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在开关部分的一些平淡无奇甚至无味的对话,到了后面像闪回镜头一样再现的时候,给人的震撼却是非同寻常。   其实小说一直进行得很稳定,甚至有些平淡,看起来小说有点小资、有点小聪明、有点自说自话,但却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力量,会吸引人读下去,读到最后才发现,原来一些漫长的岁月在某些短暂的时间里不堪一击,那些划着日历期盼快点过去的日子再也无法挽留,有时甚至无法回忆。   就像小说结尾的那句话,“九月和三十年,本无甚区别吧。”   人生就如白驹过隙。执着、担当、逃避、放弃,其实也无甚区别吧。   这可能就是作者作为一个医科工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虽不宏大,但是精准。   回到技术层面吧,走得太远了。   小说的语言很值得称道,优雅、流畅、幽默、层出不穷、没有限制,而且受北京式的贫嘴影响很深,不经意间会让人看到冯小刚的那样风格,倒装句,俏皮,会有些重复。小说中有多处重复,但是就好像医生在测血压,每一次测血压的意义并不相同,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作用。但是作者这种语言风格也出现了一种弊端,那就是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是这样说话,除了给某男生加一句粗话,别的没啥区别。所以时间长了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审美疲劳。   小说在后面的部分人物讲了很多笑话,这当然也是情节的需要,事实上这表达了友谊,以及生者与将逝者的关系——这一点其实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但是如果在小说里充塞笑话,稍不留神就会有累赘之感,最典型的前例就是《唐吉诃德》和《好兵帅克》,尤其是后者,到了后面达到了让人不能忍受的程度。讴歌也有步其后尘之嫌,虽然讴歌的笑话力求有营养,狠,和智慧,但是营养太多也会味同嚼蜡。有些笑话其实也在蕴含或直接表达着小说的主题,但是还是让人看到了重复而不是递进。   上面说过,小说里出现的笑话主要体现了友谊以及生者与将逝者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在讲时间的关系。健康的人想给将死的人多讲一些新鲜事,多让她品尝一下人间的美好,多留下一些快乐,但对于后者来说,这一切其实已经不是太重要了。一个人去世了,他就不会再得到什么,所以活着的人想在他去世之前多给他些什么;然而,在另一方面,一个人去世了,也就不会失去什么了,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是重要的了。   “现在属于所有的人,死亡就是失去现在,它只是瞬间即逝的分秒之间的事。谁也不会失去过去或将来,因为他所没有的,别人无法剥夺它。”死亡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在生者看来似乎很悲伤,但是死者并不会感觉得到。   上面引用的话在小说里出现的时候被标记到博尔赫斯的名下,而在我的印象当中,那些话在奥勒留的《沉思录》里也出现过,不知道是博氏和奥氏重复了,还是作者技术上的失误,待查。   作者是医科,但是我感觉她的专业更像是音乐,她笔下的人物的名字都是那么音乐:胡琴、凡阿玲(就是小提琴)、边钟(编钟)、秦瑟(琴瑟)、宫商羽……甚至梅艳芳到了小说里也变成了白风琴。   在小说里还有一个小情节我一直在琢磨,小说里的胡琴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字出三千字的检查。半个小时三千字,平均下来一分钟一百字,和专业打字员打字的速度差不多,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或许,这也许就是半个小时不像作者想得那么长,而一分钟也不像我感觉到的那么短吧。
  •     
      我喜欢这本书。喜欢这种语言;喜欢这种味道;喜欢这种感觉;喜欢作者的讲述和作者讲述的。无所谓;又有所谓。还是先看看书中人物的名字吧。胡琴、秦瑟、边钟、管弦、宫商羽,他们到底会演奏出怎样的乐曲呢?这,需要聆听。聆听人物,也聆听自己。
      
      女二号凡阿玲说“平衡曾把我们变成了一棵树,我们是树,如今时间是伐木工”。其实,时间是个多面手,它还是乐工。它把你锯成合适的料,再做成适合的琴,剩下的就要看你是哪根弦,能唱哪个曲了。
      
      云倦了,有风扶着;风倦了,有海托着。一颗漂泊着,还在漂泊的心却拒绝着陆,不管是软的还是硬的。还能漂泊多久?是在费城,芝加哥,还是上海或者北京?究竟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让漂泊的心着陆?是爱情吗?爱情,有时并不温暖。还是死亡?当然是死亡。只有面对死的时候,才会有心并有意地去检验生的形状和质量。就如同在为心爱的人擀一张葱花油饼,你开始手忙脚乱、忐忑不安。是这里凹了吗,还是那里凸了?是葱花多了,还是油盐少了?
      
      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百代之过客。说也奇怪,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往往不是因为生,而是因为死。医院、实验室里随处可见的死亡,触目惊心;边钟爷爷、前护士女友、犹太老板的女儿,还有那个挚友女二号凡阿玲及其男友秦瑟的死却直达灵魂。死了的边钟爷爷用三十年前写就的一封信,隔空打牛地教你如何生。弥留之际的挚友用淡定和超然告诉你,要好好享受生活了。那个九月军训里独自面对一颗子弹的秦瑟,最终还是面对了一颗子弹。三十年,会是什么样的概念?九月的军训,在作者看来如同时空穿梭的三十年;凡阿玲九个月的生命极限,也如同三十,既丰富又艰难;边钟爷爷的那封《写给三十年后的你》,更是真实地穿越了三十年。读过这些,我才理解为何这本书叫《九月里的三十年》。
      
      而我呢?作者那般和那些无所谓又有所谓的讲述,总让我想到我自己。我站在三十年上,看着母亲越走越远,那种永远的离去,没有背影,可我心里总有一双眼睛注视着母亲离去的方向。谁更懂得三十年的意味?是写下这本书的人,还是读了这本书的人?三十年后,谁的眼睛注视我的背影?一个“废弃的生命”,并不比一个顺从在生活漩涡中的凡人,更有力量。——我想着陆了,然后,努力爱!
      
      
      
      
  •     似水流年带着残留的余味滑过了时间的缝隙,然后隐匿于夜空的苍穹里,不得其踪,渐渐的被所有的琐碎与平庸掩埋,却总也有一些人,在雾气蒸腾里镌刻了自己的痕迹,青春的私语。一路烟尘追赶着渐行渐远的身影,石子跳动着滚进路边沟壑,从崎岖到平坦,走的人多了,印记开始鲜明,无论景致如何的变更,总也逃不出春夏秋冬的轮回,生长的枝蔓看似凌乱的攀升,却自有轨迹上的寻根。谁说所有的经历不是一种资本,沉溺也好,叛逃也罢,我们只能独自唏嘘自己的人生,而在别人的故事里抓住一点岁月的留痕。九月和三十年有什么区别呢?
      
      九月升入知名大学,参加了只属于那个时代的持续了一年的军训,两个女生的相遇,一段友谊的绵长。三十年后,一切物是人非,生者隐匿于城市的人海里,死者徜徉于天国的海洋中,九月与三十年皆弹指一挥间。
      
      本色,青春和成长,又是一代人的故事剪影,离我并不遥远的70年代,一样的青春躁动,却没有男性作家那种声嘶力竭的呐喊,也不像一些小女生的喃喃自语,所以他很独特,学理工的女生果然有另一种不可比拟的魅力,讴歌把他用在了文字上,后记中,她说,朱家三姐妹的文字对她多有助益,可惜,我只读过朱天心,却不喜,总觉得只剩下了文字的魅惑,也难免不是一种执拗。讴歌的小说没有那么高深,却很鲜明,就像咖啡加奶的感觉,黑咖啡的苦涩自不是所有人能够承受的,加了糖的甜腻又容易掩盖掉味道的本色,唯有奶味的浓厚遇上了咖啡的醇厚,自有了一种浓重。
      
      文字为这本书挑染了一种色彩,这种色彩里面有学院的味道,处处沾染了文艺的涟漪,想来讴歌也是大爱文学的,所以书中的人物无论是谁,都有着浓厚的文艺腔,动辄就要搬出一些文人和作品来,甚至行文里面也非常巧妙的带入各种名言与哲理,因为用的也算是行云流水,所以我并不烦腻,但是不可不说过多的文学体未尝不是一种局限,从根本上限定了创作的广度。
      
      胡琴在小说里面说他们都是“废弃的生命”,可是又有多少人向往他们思想和生活的高度呢?无论站在怎样的角度,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内心彷徨,无不追问着,想要怎样的生活,和幸福是什么的诘问,从这种角度来说,《九月的三十年》也用一语就可以蔽之了,即70年代名牌大学里走出的社会精英们的精神迷惘,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胡琴,或者莫如说如作者讴歌一样懂得拨开一路烟尘去寻找生命的轨迹,多数人恐怕是会享受其中的,比如小说里胡琴的男朋友管铉。而我不知道随性自由的凡阿玲是不是象征着生命中唯一的明确和美好呢,至少我会把胡琴等同于作者,她的生命里是不是也有一个真实的凡阿玲呢?在她身上,有着作者所有希冀却自己并不存在的品质,只得以笔为琴,驶向夜间?
      
  •      “告别中国最好的大学,告别中国最好的医院,告别这个世界口口声声拥戴的成功和自信”——只有当你,像我一样非常认真的读完《九月里的三十年》,你可能才会开始琢磨写在这本书封底这几行字的真正意义。
       作者的名字叫讴歌,在后记中,她特意提到为什么用这个名字做笔名,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我能说的,而且也想说的,就是在我所认识的大部分女性中,80%以上都是非常优秀的,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其他方面,而讴歌是我认识的,优秀中的优秀。在我看来,她属于那种随随便便就可以过上大部分凡夫俗子要奋斗一生甚至还沾不到边的梦想生活的那一种人,但她轻易就“告别”了——我以前把她这种告别理解为“喜欢有难度的生活”,但看了她的小说,她把生活分为“物理存在”以及“低于物理存在”和“高于物理存在”,而那种“见弯就拐,见风使舵,见难就下……基本是‘废弃的生命’。”
       读这本书是在海口,我奉命出差到那个艳阳高照的城市,除了工作,所有的时间我都呆在酒店里,唯一的读物就是《九月里的三十年》。当这本书读完的那天,我竟然有些惆怅—那之后,一直到回京,回程的飞机三个半小时,我没有再读任何其他东西。脑子被塞满了,根本拒绝再装任何其他的东西。
       坐在飞机上,漫长的旅程,闭上眼睛,看到《九月里的三十年》中的每个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他们是我的熟人,至少我认为我早就认识他们,只是对他们没有什么了解。现在,因为《九月里的三十年》,我看到了他们,并且开始思考,他们是“物理存在”还是“低于物理存在”亦或“高于物理存在”。
       这是一本由医学博士写的小说,我不愿意把这本小说称做爱情小说,但是这本书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爱情,很多人很多人的很多很多爱情,尤其是那个叫凡阿玲的女孩——高中爱上自己的老师,之后老师考上研究生远走高飞,女学生由同班的男生陪着去医院悄悄堕胎,复读一年之后,女学生考上北大,那陪着她去堕胎的男生也考上北大,男生爱着她,但她却拒绝了他。男生在军训的靶场上欲饮弹自尽,被制止后遭到开除。之后天各一方。女生读书毕业工作,找了会计师丈夫,原本想踏实过日子,但后来发现这种生活不是自己要的,于是离婚。她告诉丈夫她和他的孩子实际上是她和高中时代那个老师的,他们鸳梦重温过一次,只那一次就有了这个孩子。尽管这样,她的丈夫还是希望留下这个孩子,因为他本人无法生育,而且他希望有一个像她的女孩是自己的女儿。凡阿玲离婚之后,到广东某大城市出任某女性刊物的主编,然后与小自己很多岁的摄影师相恋,再之后,她得了乳腺癌,再之后,摄影师与她结婚,再之后,当初那位学生时代为她举枪自杀的男生找到她,与摄影师一同陪她度过了最后的时光……
       如果我不认识作者,如果我们的朋友圈不是恰巧有那么一点重合,我可能会像其他的人一样,首先会说这不可能,怎么会有这样的爱情?这是哪个时代的故事?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生活的时代,那些最纯最美的感情往往都包装成另外的样子,就像正直无私的人,宁肯显得玩世不恭,因为他们不愿意和伪君子一样道貌岸然地站在道德制高点,满嘴仁义道德,私下却把坏事做绝。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也许那些正直的人更愿意私下做好事,更愿意在内心深处为自己保留一块“高于物理”的存在,但表面上却让你觉得他(她)物质,现实,冷漠,不乐于助人……包括爱情,也是一样。
       “告别中国最好的大学,告别中国最好的医院,告别这个世界口口声声拥戴的成功和自信”——为什么告别?就像为什么很多很多人告别最纯最美最美最纯的爱情?不是因为功利和现实,而是,不,也许是,不,我无法肯定,但至少相当一部分人是,惟有告别,才能将那一份“最”永存心间——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医院、最纯最美的爱情,每一个最,都曾是我们的理想,我们为此努力奋斗真诚地流泪流汗,然后,告别……,然后,在回忆中,它依然是最好。
      
  •     和讴歌在三里屯附近一家安静的咖啡馆聊完她新出版的小说《九月里的三十年》,我们到外面的小露台抽烟,她突然问我:“其实你应该挺不屑于看女性写的小说吧?!”我坐在椅子上,仰头看着她,我感觉自己像个偷吃了糖果被发现了的小男孩儿,窘迫和有点儿惊慌,只能含糊其辞。
      
      后来我们就离开,淹没在三里屯的人潮中。我有点懊悔,我想我应该告诉她,其实,我吃到了一颗非常美味的糖果。
      
      在我们的时代里,写书的人越来越像制作糖果了,流水线的车间里,工人繁忙,昼夜轮转,不需要感情和智力,只要求快速生产。那些糖果味道未必都很糟糕,只是不再美妙,不再给人回味的余地。仿佛读者不再需要糖果里有感情的注入,智力的支持,想象的美妙。但其实不然的,真正的好糖果,能让人回味无穷,并且保有尊重的。
      
      无奈和对时间的诠释
      讴歌在小说里引用了帕斯捷尔纳克的一句诗:一日长于百年,拥抱无休无止。她小说写得温情,但生活像故事,充满了残酷。小说里,学了十多年医的胡琴(原型是讴歌自己)面对小说里的朋友、偶像和陌生人的病痛和死亡,却无能为力,她开始学会用“心理时间”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和时间的浓度。
      
      对一个掌握尖端医学知识的人来说,那种无力感定比常人来得更深刻。阿城评价朱天文时说过一句话:无奈是我们人类最深刻的感觉。这“最深刻的感觉”,让讴歌在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去时,开始重新去看待时间,就像重新去凝望一面如湖的眼睛。
      
      “你可以用地球上的一天在家想,未来十年可能会做的事。这时,你的心理其实已经度过了未来十年。”当胡琴面对她的偶像“白凤琴”——那位上世纪末因患癌症而去世的一代香港娱乐界的女王——告诉她科技目前最多只能延长三个月的寿命时,她如此重新诠释时间,“此外还可以有一种时间,我们自己创造的时间,比如小说里的时间。在胡琴构思的小说里,时间密度突然被冲淡,时间刻度标准被重置,世上一天,如小说里一年,甚至无限延长。”
      
      这个故事里的白凤琴,其实是梅艳芳。也正是她的离去,让讴歌开始构思这样一本小说。那种无奈感,在梅艳芳去世时,讴歌在小说里写道,“废弃的生命们的过去一年,转眼就要逝世,迎向新一年。而白凤琴已经逝世。”“死亡如果触动了生者,生者的一部分也跟着死去。‘废弃的生命’企图在这些芳华绝代、活得像传奇的人身上,遥不可及的接触中,感觉什么呢?”
      
      所以讴歌在看到“人世间的事,百年亦何短,寸阴亦何长”的时候,会在书里把它记下来。
      
      前面的美好和被煮熟的鸭子
      
      “前面总有美好的,虽然不知道在哪儿。我们都还年轻,信一回吧。”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们都还不到二十岁的年纪,1991年的北大学生,被拉到河南军训了一整年,俩个女孩儿成了军训中的好友,最无助的时候,凡阿玲对胡琴说了这句话。
      
      凡阿玲是这样的女孩:“她心里,比你比我能定得住。她从前就那样,高考复读时我俩同桌,瞄一眼,我就能安静下来。”爱了凡阿玲一辈子的秦瑟,在他三十多岁,凡阿玲身患癌症的时候,他对胡琴说。
      
      生活总能将人打败,即使相信“前面总有美好”,即使“定得住”,在面对感情的不顺,生活的挫折,凡阿玲最后也会感慨“到这个年纪,谁又不是一只被煮熟的鸭子呢?”
      
      我们无法看出作者在理智与情感的天平里倾向哪一边,她时而把生命的个体往绝望的悬崖里推,时而用情感去将他们拉回,这种挣扎的状态使得故事如此真实,感受如此丰富。
      
      秦瑟从高中开始爱上凡阿玲,大一军训时接到凡阿玲的分手信,在军训的靶场用枪自杀未成,后来被学校劝退,回到广西家乡,此后他做过流浪歌手,做过玉石生意,做过黑帮,最后沦落成为一个有钱人,为了当初军训靶场的情节,开了射击场,“那时我正在射击场玩儿枪呢,枪清脆地一响,突然发现自己臭有钱,到处泡妞,到处骗人也被骗,山转腾挪,看上去全是花哨活儿,根本也是(和凡阿玲一样)病入膏肓。”
      
      
      小说里类似面对离别、死亡的故事还有许多,但基调却因为“心理时间”的概念并不灰色,总还是给人以希望、力量和前进下去的理由。阅读的感受,也像含着一颗美妙的糖果,细细品尝,并且回味无穷。
  •     
      
      
      
      这个世界的一切麻烦,都是定义的问题。
      有时候,我怀疑人类永远不能真正沟通,因为他们即便面对同一个事物,却仍是用着不同的语言来谈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看,用不同的心智去理解。所谓的真实,从来都是相对而言的。巴别塔的失败就是人类终极的沟通失败,我们谈着同一个名词,却说着全然不同甚至对立的东西。
      所以长久以来,那些能抓住我们的故事,必定呈现了某种命运。命运在这里是个中性词,有人抗拒,有人承担,有人落跑,有人被击倒。
      
      在刚刚过去的20年,在中国,充满了一切戏剧性元素,充满了各种激情和绝望,上升与沉沦。如同任何一个堪称伟大的时代一样,这样的一个时代也席卷了无数梦想,造就了怪诞和难以理解的丑恶,大时代的庞杂信息加上网络科技的信息叠加,更加容易令人深陷其中而不可自拔。在纷乱喧嚣中,我一直在找这样的小说:它能保持一种客观冷静的回忆,能够坦诚面对内心的质疑,还有能够超越庸碌现实的纯粹特质。
      
      我看过讴歌之前的作品,于是对这本书就格外期待。她不是承担文学使命的作家,但却是一直清醒地用自己的手段抵抗现实侵蚀的严肃作者。在断断续续的忙碌中,用了很多个晚上来看这本小说,也正赶上上海历史性的持续高温,我却读着就忘记了身外的时间,反反复复重回到当年的夏天。
      这故事的时间轴,几乎也就是我的时间轴。那是作者的二十年,也是我的二十年。打开这本书,看进去,心也就陷进去。这些情节太熟悉了,以致于我没法不动容。
      请那些八零年代末和九零年代初呆在大学校园里的人们来和我一起回顾,而让那些年纪更小的读者打开感觉,一旦你理解了这本用时代暗语和密码来写就的书,你就能理解在一个时代里青春如何消逝。
      
      这些故事全部是一个时代的暗语和密码:民谣;重金属音乐;流浪歌手;军训;留学潮;流浪;诗歌。九十年代的无方向感在若干年内使得年轻一代变成三十年里最沉默的群体,他们只能尽自己之力去寻找突破口,试图找到寄托。如同其他时代的年轻人一样,有的继续着高蹈的理想坚守着乌托邦,有的却快速和现实通奸苟合。如果说作者不断把医学作为挣扎的救世理想的话,那么音乐才是真正对抗现实的终极理想。但我们面对的现实一直是冰冷的:追逐理想的人们,不断死于中途。
      我们到底会写给未来的孩子们什么?有的写下真诚和忏悔,有的写下谎言和无耻。未来的孩子依然在复杂和无序的世界里独自摸索长大,同样会分化成社会系统中截然不同的部件。但任何一个时代过去之后,也总有美好的事物值得纪念,因为任何一种命运都是有其意义的。
      
      对于作者来说,只有音乐是永不背叛的情感皈依。因此这书里所有的人名都是乐器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种情感的颜色。
      激起我的共鸣的还有那些关键词:音乐,死亡,爱,救世,时间,夜晚。在漫长的时间里,我们的生命都被这些词所定义的事件和情绪所消耗了。悲欣交集的时间感觉。带来伤痛和愤怒的人。爱和对抗。但种种经历,就像是自然的淘汰,留下的都是彻底被打磨纯粹的通透和明晰。
      这是用纯粹的感受来回望的小说,它远比更多华丽的作品来得真诚,也远比更多自诩理解现实的文字来得干净。这是一个仍然着迷于纯净音乐的孩子,一直守在高崖边。
      
      如果他人沉迷于看得到的私利,那么让我们退回来吧,沉迷回有音乐的世界。音乐如同祈祷和沐浴,维护着一个坚定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帕斯捷尔纳克说:一日长于百年,拥抱无休无止。在这个世界里,Cohen写诗唱歌,说活着就是paying my rent every day。
      
      为什么是三十年?我想一代人对另一代人说话,应该就是这个时间长度。这个长度的时间到来时,人必须回头望望所来之路。
      为什么是九月?九月也是一个密码,也是我的关键词,在九月,我的行走基因就会活跃,呼唤我去远方。对很多人来说,都一直如此。
      
  •      生日的前一天拿到这本书<<九月里的三十年>>,临近九月,临近三十,又是与生日如此相邻,又是在这个特殊的“季节”, 兴奋转化成激动,喜悦转化成泪水,情感如这封面的颜色,带着金色的喜悦,秋的淡淡的悲凉和萧瑟…
      
       九月里的三十年,仿佛一开始是明白了题目的含义的,但恍惚间大脑一片空白,只对着一片泛黄的封面和那沉重的时间二字发呆,言不出, 只是一种感觉。
      
       忽而,时间在三十年间流淌,忽而时间停制在那个九月,忽而又到了未知的三十年后….就是那一瞬间, 眩晕。头一次在看一本小说之前做了如此的仪式,仿佛这样去读才来的隆重和深刻,竟猜不出书中的一点儿蛛丝马迹。读者是被动的,但这次肯定是最被动的,因为作者一开始就准备带你渐入佳境,给你足够的空间跟随、想象、对照、回忆、思索、证明…就是不给你半点儿准备,读毕,像是看了一本相册亦或是看了一场电影,那电影里自有你带回去的画面和你必须体味的对这艺术人生的体悟,这应该是作者最想表达的,这也才是一本好书在这个时代应该留下的痕迹。
      
      
       在九月里经历,又用镜头将九月推到三十年前,既而是三十年后…从那带来希望却也萧瑟的封面就注定了被作者带着看了一张张记忆的照片,翻书的过程也像是在翻一本相册。 有时是黑白的学生时代, 羞涩却又不羁,服从也更叛逆,现在人看来的纠结在这里却看起来再自然不过;有时是青涩年代的再纯粹不过的爱情,美好而真实,可以在一张结婚大床两侧进行的柏拉图似的爱情; 有时是心灵相托,心照不宣的类似亲情的友情;有时是确确实实的隔世的纯粹到极致的亲情;有时那种感情应时应景的发生,被作者带入到那个年代那种情绪, 似乎自己是与他们同时军训却在另一个班的校友,听到看到了他们经历的一切;有时那些人世间珍贵的情感像是穿越时空来到即将到来的九月,去了未来的三十年,难以言说。时间在设定的三十年间流淌和在流淌的时间里静止的感情,反复体悟,每次都不一样,但一样的是,它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安静下来,沉淀下来,仿佛脱离了现实世界,可这只是作者领我去的角落, 另我常感动的不是故事本身,或者都并是故事,我常感动的是作者在怎样看透了人生的本真、无奈,世间的繁杂、虚无之后却又似一个旁观者表现出了从容、淡定又优雅的?
      
      
       医学本身的枯燥加上那些实验室的压抑不时把我带到了单调的医学院和幽暗的普世医院, 一个孤零零的白大褂、严肃的医学院课堂, 然而蓝调、摇滚的浪漫和愤青又把我领到那个灰白年代的前卫和洒脱,这是怎样的一个胡琴?带着医的理性与音乐的感性,敏感的洞察和经历着她的人生也洞察着身边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那些鲜活的人生细节几次让我鼻头发酸,眼泪盈盈。因此读来也像是在看一部电影,时间为线,空间转移,人生在时空转换中迁移、思索、体味….
      
       学生时的纯真与清高,叛逆和不羁,向上又妥协;爱情里的抉择和为情所困,亲情的精深和含蓄,友情的无间及必须,人生的奈何,突如其来的不得不面对死亡等一个个画面竟然在读过之后给心灵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涤荡,一次又一次眼泪顺势滑下,一次又一次重又流着泪去读那些用笔划下的深刻的句子…对于所有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 然而她从琐碎与平常中窥探出的一个又一个人生感悟相信每个读者都能心灵神会了。
      
       书评写完,再次悸动,到底那泛黄的封面是希望的色彩还是对人生色彩的答案?谁也不会失去过去和未来,因为他所没有的, 别人无法剥夺他….
      
       感谢作者带来的这一课,像是在繁华的都市中,一个隔音超好的玻璃房子里,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心情头一次这样沉静、温柔…
      
  •     一本独特的小说。没有一般小说里常见的缠绵,但引人入胜。有特色的思辨文字。
      看完后掩卷深思,会去想一些平时快忘了的事。那些事其实很重要。。
  •     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看书了。这段时间,大部分的精力被扯进了公司里斗智斗勇斗智勇的事件中去,整日夜的脑海里充满了办公室里手段低劣的政治算计,一度很灰心,也会想这样的日子真是狗屎啊,迫不及待的要脱身出来,却又继续被牵扯盘旋难以抽离。周末,在公司楼下商场的书店等人,店家惹眼的摆了王菲的脸上来,我于是和一众人一样,心照不宣的上前取下一本,潦草翻几页,捏着去了收款台。款台排队,弯弯曲曲的,无聊的双眼在书架来回扫视,见一本《读毛泽东札记》,翻来觉得有趣,又刨下来在胳肢窝夹着,再一扫,就看到这本《九月里的三十年》。
      
      封面颜色从嫩黄到金黄,充满了夕阳、麦田和秋天。书名也有些味道,我自以为了了“度日如年”,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九月只有三十天,可不就是三十年。只不过腰封真是要命,究竟是谁发明了多此一举的物件,立时被我从书上扯下来扔掉,恩,看起来好多了。作者“讴歌”,之前没听说过,而且叫这个名字——“讴歌”,听上去有些不那么自省,多得是自命不凡。
      
      站着翻开书的第一章,看了两页,就是从第一句“不见阳光的普世医院地下室”到“刑场上枪一声脆响,人倒下了,你趴上去,用手术刀这么一剜”,就到这儿,几百个字,我有感觉,我会喜欢这本书。
      
      事实证明我的预感没错。
      
      女主人公的A罩杯、在中原大地军训一年的友谊、有些荒诞的以枪自戕事件、医院见习、融为千万人之一、直面死亡。作者的讲故事的语气平缓而冷静,许多个片段前前后后的组成一段百味人生。对于多数人而言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作者几乎没有着笔,而更多是在第一年的军训和毕业后的流放之间铺排陈比,凭这一段段心理独白,讲述自己的人生哲学。
      
      我这么说,大概会误导众人以为这是一本青春小说,说的再多就成了“青春伤感文学”——真不是。。。我喜欢书里朗朗上口的韵脚,常常窝在沙发上念出声来,自以为有真的触到作者,好像他/她(不知其真实性别)就坐在我对面,眯着眼在北京这个热烈的午后向我的沙发瞄过来:嘿,你们懂什么。
      
      书的前三分之二,我读起来行云流水,有强烈共鸣,有时入戏太深,眼角泪流到嘴边才发现。读书常常会令人贱气的主动对号入座,仿佛那些个遥远飘渺的故事真的和自己曾经历的某段阴暗能有密切的贴合——其实只不过是作者从自己某段模糊记忆中摘录的又一个淌汁流水色彩艳丽的水果。希望我这么说不会得罪某些朋友:这本书令我想起自己在中学时代看到的那本《大浴女》,平静叙事途中处处隐藏的加强音,即便再微弱,重复久了也成了闪耀高亢的高潮华彩。
      
      最后一章,主题是死亡。我罕有接触导致更难以驾驭。有一阵见大段大段的直抒胸臆,一团一团的累起来的方块字,正觉得挺没意思,又看到“白风琴”的名字,从书的第一章一直到这里。好奇的上网搜索,内心认定大约真的有这样一位如此姓名的香港歌星,也不知她的《似水流年》是否真的带有“质数的感觉”。查不到这个名字,一瞬突然明白指的是谁——梅艳芳——想到这里我一咧嘴,可不是,这书里将“协和”作了“普世”,“梅艳芳”作了“白风琴”,连“胭脂扣”都曲了“胭脂环”。找了《似水流年》播出来,前奏起,顿时亲眼见九十年代初的信阳陆军学院里,那共度一年军训时光的好友,凡阿玲。全是白话的歌,我一句都不懂,仅凭了书中的故事,竟也能深深体味。
      
      阖上书已是傍晚,云层逐渐变厚,阳光逐渐暗淡下去。在平乐园路口,看到街边理发屋的小弟正站在一人高的台阶上整理晒了一天的毛巾,不时对身旁的同伴低声嘱咐,两个人动作工整的收起一张张毛巾,排了折叠顺序仔细叠好。他们的脚下就是车水马龙的大望路,几百个人从马路的四面八方赶往四面八方,人们以这样的方式和自己的同类错身而过,谁也不会注意到只需抬高一眼就能看到的两个少年,在夕阳下是那样的美。站在马路西面的彩砖上,我心中默唱起:每天挣扎人海里面,心中感叹似水流年。
  •   我表示,昱衫姐姐钦点的书,我二话不讲,直接奔卓越去拍。
  •   呵呵 谢谢~ 你可以问我借的嘛
  •   那天带朋友一起去的老校区,她老早就吵着要闪了。然后就忘了喊你借书。有没有什么好的是电子档,嘿嘿,发我邮箱
  •   物理时间在心理时间面前,是那么无助。
  •   最后一段,说得好。
  •   《三个六月》
  •   还好我很小的时候就琢磨生死。
  •   最近茵紫似乎很多感慨呢。
  •   如果我不认识作者,如果我们的朋友圈不是恰巧有那么一点重合,我可能会像其他的人一样,首先会说这不可能,怎么会有这样的爱情?这是哪个时代的故事?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生活的时代,那些最纯最美的感情往往都包装成另外的样子,就像正直无私的人,宁肯显得玩世不恭,因为他们不愿意和伪君子一样道貌岸然地站在道德制高点,满嘴仁义道德,私下却把坏事做绝。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也许那些正直的人更愿意私下做好事,更愿意在内心深处为自己保留一块“高于物理”的存在,但表面上却让你觉得他(她)物质,现实,冷漠,不乐于助人……包括爱情,也是一样。
    ……个人自知,呵
  •   恩,时间是小说的命门。
  •   这个好得好。
  •   我的妈啊
  •   你写得真好!我想,等明年我闲些了,一定要买来读一读,我想,这样独特的小说,我一定会喜欢上的!
  •   有才!喜欢你的文字
  •   我开始也以为真有白风琴这个人,和你一样,我也百度了下,没有找到,直到看到你的文字,我这才对上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