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建築

出版时间:2011-8-25  出版社:博雅書屋有限公司  作者:藤森照信  译者:黃俊銘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建築不再是冷冰冰的鋼筋水泥混合物,因著西方文化的到來,開始與當地文化產生衝突與對話,歐洲各殖民地也形成殖民建築文化,而這股風吹到日本,豐富了日本建築的元素。
藤森照信花費二十幾年的時間,由幕府末期、明治初期的西洋館到昭和初期的現代主義,持續調查研究,完成這本超越以往日本建築的歷史寫作,以世界建築史宏觀的角度,說明近代日本建築與世界建築廣域連動的關係,以及西方建築文明在日本內化的歷史過程。

作者简介

一九四六年誕生於日本長野縣。他不僅是專攻近代建築史、生產技術史的學者,也是位建築家。他喜愛將木、土、石、植物等自然元素放入建築之中,給人質樸淡雅的感覺。提出內向空間、自然素材論、現場論等建築理論,並在其作品中不斷實踐,成為獨樹一幟的日本現代建築家。
著有《明治?東京計劃》(岩波書店)、《建築偵探?冒險?東京篇》(筑摩書房)等。並有眾多建築作品,如神長官守矢史料館、蒲公英之家、韭菜之家─赤瀨川原平邸、一棵松之家、濱松市秋野不矩美術館、熊本縣立農業大學學生宿舍、赤瀨川家之墓、茶花城、不東庵工房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日本近代建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在欧洲文化思想中,视建筑为人类文化与历史的代表观念根深蒂固,其他人文学科都希望在建筑尤其是古代建筑遗存中寻找自身学科的答案。而在东方文化中,建筑则没有承载除居住和象征意外过多的意义,这也造成了东西方在建筑史层面极不对等的情况,东方建筑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严重忽视。这一情况,在20世纪中期以后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观,中国、日本都有了质量相当高的建筑史著作问世,但仍然没能改变西方对东方建筑根深蒂固的轻视状态。20世纪后半叶,随着日本在经济领域的崛起,日本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丹下健三、黑川纪章、矶崎新、安藤忠雄等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认同和成功,推动了日本建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今天的日本建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与哲学,这与日本建筑人近代以来的不懈努力息息相关。反观中国,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化浪潮正席卷华夏大地,与大潮相伴的,使我们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面表现出来的粗鲁和无知。作为文化同源的国家,日本的旧路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作者藤森照信是一位建筑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建筑师。谈到为何要以近代建筑为对象来写作建筑史的时候,他说:“刚开始学习建筑史的时候,阅读了这个领域的学生皆知的太田博太郎的著作《日本建筑史序说》,深受感动。然而这本书只谈到江户时代,并未提及明治以后之事。心中虽未想说‘太好了’,但开始思考那么我来写日本近代建筑史序说好了,同时也想脱离太田老师的历史叙述中那种像运动选手一般的明快主义,或是近代主义的客观性,而想撰写更主观且混入臆测乐趣的历史。”
      
       没看本书之前,我对藤森照信的印象仅有五十岚太郎在《关于现代建筑的十六章》中提到的高过庵 。底部离地6.5米,上下需要木梯,是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趣味盎然的样式,轻盈空灵的体态,让我记忆犹新。不仅如此,藤森先生也长期致力于日本建筑史的研究,本书正是他20多年研究成果的汇集。
      
      
      西风东渐-------殖民样式的传入
      
      与中国一样,日本在国门开放之前是没有“近代建筑”这个概念的。自古以来,日本的建筑形式大致分为神明造、春日造、唐样、和样、寝殿造、书院造、数寄屋造、城郭、茶室等样式,这些样式都有各自的用途。但是,在这些严格的式样背后,是师傅传徒弟的严格遵循经验主义的营造方式,具有独立设计和施工能力的建筑师几乎为零。这也是日本(包括中国)一直未能出现可以与西方相提并论的近代建筑的原因之一,直到安政五年(1858),江户幕府签下《日美修好通商条约》打开国门之后,各种西式近代建筑样式便随着殖民者的汽笛登陆日本。
      
      在各种殖民样式中,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阳台殖民样式,一种是雨淋板样式,一种是木骨石造。阳台殖民样式一般被认作是由英国人带来的,但是在欧洲大陆却难觅踪迹。实际上,阳台是英国殖民者为了适应印度的炎热气候而建造的,却误打误撞地给人以“这就是西洋”的误解。这种建筑风潮,很快便从长崎蔓延到了横滨、神户等大型港口的外国人居留地,形成了独特的殖民景观 。不同于阳台殖民样式,雨淋板样式起源于欧洲一角,越过大西洋,在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扎下了根,进而扩展到整个美国。日本开国之后,这种样式凭借其材料的易得性、建筑技术的简单性、适应气候的多样性和维护成本的低廉性在长崎、横滨、东京遍地开花,随后在明治政府的推动下,雨淋板殖民样式在札幌迎来了建设的高峰。无论是建设量还是影响力,北海道地区尤其是札幌都堪称日本之冠,著名的札幌市钟楼 便是这一样式的代表作。另一种西洋馆建设方法则是木骨石造。顾名思义,这种样式在木构造的骨架外侧叠砌石材,并用五金铁件将二者连接一体化,外观形成石造的视觉体验。在欧洲几乎找不到它的踪迹,其主要应用于美国乡下的车站和仓库。这种样式摆脱了纯粹石造建筑的高成本和大体量,结合了木结构建筑的轻盈和石造建筑的厚重感,可称之为一种折中的样式,但这也正是其先天不足所在,既没有完全木造建筑的自然感,又失去了石造建筑的雕塑感,也许这就是它存世量稀少的原因之一。这种样式昙花一现之后,迅速被木构造+海鼠壁 的传统技法所取代。
      
      
      奇妙的模仿----“拟洋风”的流行
      
      开国之初的日本建筑主要是由传统的大木匠师和外国建筑师所垄断,由于技术和眼界的限制,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建筑师”直到明治后期才出现。而最早开始西式建筑本土化尝试的是从传统社会中走出的大木匠师,从他们手中诞生了一种奇妙的建筑风格----“拟洋风”。
      
      作者将这种风格视为“文明开化的花朵”,而以我们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些独特的“拟洋风”建筑是很粗糙的。明治初期的大木匠师们大多将自己从西洋建筑师身上学到的东西,或是参观殖民式样之后的印象,在自己的建筑物上表现出来。这一时期的各种“拟洋风”建筑“混杂着泥土的味道与乐天个性” ,大木匠师将木构造、日本式屋顶等从传统中带来的元素与他们从殖民式样中得来的印象结合,创造了一座座和洋折衷的“西洋馆”。这一时期的“拟洋风”建筑基本上沿袭了最初登陆日本的三种殖民样式,发展出“木骨石造系”、“雨淋板系”和“灰泥系”,并迅速流行于全日本。这些看似随意产出的拟洋风建筑,其设计上包含了相当的共通性。首先是造型和细部上充满了和式元素。没有人在乎是否遵守了正统的西洋建筑手法,他们根据自身积累的和式建筑经验和浅薄的西洋印象,在营造过程中处于一种随意的状态,想到某种元素就加上一点,这也是拟洋风建筑多样化的原因。其次是塔楼应用上的折中。大木匠师们所喜爱的顺着楼层往上做小,在屋顶上加上塔状物的做法明显收到了传统东方木造塔建筑的影响。最后是在建筑物中加上西洋式的拱和柱。藤森照信这样评价道:“从欧洲出发往日本的向东路径来的帕拉底欧主义的入口玄关,以及向西路径而来的美国的塔,各自与当地的感性混合变质,组合成为拟洋风整体构成的基础。”
      
      “拟洋风”的和洋折衷属性使西洋风格迅速以一种较为容易受人接受的姿态蔓延到日本的各个地区,但是其短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木匠师们对于正统西洋建筑的陌生,以至于他们既不了解正统的建造方法和各种样式的用途,同时也缺乏充裕的资金,再加上工期的短暂,种种因素决定了“拟洋风”建筑不太具有成为经典的潜力。因此,在明治一〇年代后半正式登场的欧洲派将其耻笑为无知,而国粹派则因其将西洋风格混杂到传统和风建筑之中而把它视为可耻的。不久之后,拟洋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为国家而建造---本土建筑师的诞生
      
      昙花一现的“拟洋风”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建筑。随着日本人对西洋的理解加深,原有建筑者们所设计的西洋建筑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因此,日本政府从1870年设立工部省和工部省附属大学,直接到欧洲招聘建筑家 前来设计装饰宫殿、官厅、剧场、大宅邸等充满象征性和装饰性的建筑,并在工部省附属大学教授建筑课程,欧洲建筑思想和营造方法至此进入日本,并直接催生了日本的第一代建筑师。
      在当时的西洋建筑处于历史主义的鼎盛时期,欧陆三强英法德占据主导地位,受此影响,这一时期的日本建筑师也形成英国派、德国派、法国派鼎立的局面。其中,英国派无论是在设计数量还是对后世的影响力上,都远远超越其他两派,并于明治晚期成功建立起由学术界、建筑师、建设业者组成的近代日本建筑界体制,进而演变成日本现在的建筑体制 。英国派以御聘建筑师孔德 门下弟子为主。孔德在工部大学期间,共培养了21位毕业生,大部分后来成为英国派的核心人物,其中以辰野金吾 和曾祢达藏 最为出名。相比英国派,德国派和法国派首先在人数上就逊了一筹,但却在设计水平上面取得了比英国派更加辉煌的成就 ,尤其是片山东熊设计的皇太子的赤坂离宫,标志着日本籍建筑师已经正确地掌握了欧洲历史主义的三要素----造型、比例、关系,展现出完美的设计风采。
      
      虽然第一代建筑师在设计上展现出高超的水平,但是相比创造而言,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学习。与“拟洋风”不同,他们并没有照搬某些成熟的样式,而是在各种各样的样式中选择其中的某一种或两种,再加上自己的风格进行润饰。在样式的选择上,他们靠着用途与样式的关系以及外观的视觉印象来决定。第一代与后来的建筑师们相比,他们的建筑大多集中在官厅、银行、宫殿、博物馆等大型的纪念碑式的建筑上,这说明,推动第一代建筑师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国家。再加上第一代建筑师出身于前明治时代,甚至有很多出自传统的武士家庭,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近代国家的诞生,深感用建筑装饰国家和时代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因此,在他们作品中出现如此之多的纪念碑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开枝散叶----从自我觉悟到现代主义
      
      随着第一代建筑师的老去,日本近代建筑步入了一个低潮期,设计的密度与气势大不如前,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的日本建筑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
      
      首先崛起的是第一代建筑师的弟子们。
      
      虽然辰野金吾等第一代建筑师在设计上大放异彩,将日本带入了近代建筑时代。但是他们对于建筑理论方面的探讨却漠不关心。这种漠视的态度也间接导致了第一代老去之后的低潮期。而日本建筑界的自发性理论探讨始于辰野的弟子伊东忠太 ,并于孔德之后,第一次探讨了建筑的“美”的概念。 随后,伊东在对奈良法隆寺 的考察中意外发现其中门中央部分的木列柱与石造的希腊神殿有微妙的相似,进而推断日本之美的起点在希腊。抛开其正误不谈,伊东的这一观点粉碎了当时普遍认为日本传统建筑源于不同于欧洲的低劣文化的看法。同时,武田五一 从茶室建筑 入手,发现了日本传统中还隐藏有一种轻巧、清晰、变化多端的设计可能,这种思想在纪念碑式建筑大行其道的明治后期无疑是反潮流的。而且当时的茶室建筑还处于传统建筑的势力范围,是由宗匠们一手包揽,并不属于“建筑师”这个群体可以染指的领域。武田五一的新发现直接导致了20世纪初日本国内的新艺术运动 兴起。至此,第二代建筑家通过对日本固有样式的发现,开始建立起能与欧洲建筑相抗衡的理论依据。
      
      伊东忠太于1902年从北京开始了他长达三年的考察,归国后即发表了《从建筑进化原则看我国建筑的前途》(1909),批驳了从前的欧化思潮,并提出“进化主义”的论调,提倡将日本传统木造建筑进化到石造建筑。伊东的观点刺激了第二代的深入思考,在1910年召开的“我国将来的建筑样式该如何发展?”讨论会上,第二代们形成了三种创作理论 ,并各自实践,第三代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为日本建筑后来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建筑一直被掩盖在欧洲样式的光芒之下,尽管第一代的许多作品中使用美国技术(如钢骨补强、空调、给排水、电梯等),但在外观表现上,欧洲样式仍然雄踞主流。这一局面直到横河民辅 、渡边节 等人在国内崭露头角开始才得以改变,并迅速在办公大楼、住宅中找到了生存空间,成为主流商业建筑的首选样式。在大正初年(1910年代),经历了第一代退出舞台之后短暂低潮的日本建筑界迎来了美国派的兴盛,同时,欧洲派也迎来了复兴 ,日本的历史主义进入了巅峰。
      
      随着世界上新艺术运动和否定历史主义样式的现代设计的兴盛,历史主义阵营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流派。一个是坚持历史主义自身新的活力,另一个则积极应战,在历史主义中融入现代设计的要素,而后者被称作“新感觉派” 。这一派同时受到历史主义和现代设计的冲击,在保守的历史主义这和年轻的现代主义者中间均难以得到认同。尽管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新感觉派作为连接历史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桥梁,无论是在量体和壁面的处理,还是在细部造型与润饰的材质感上均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影响深远。这一派中出现了一些在现代设计和历史主义之间取得绝佳平衡性的作品 ,在昭和十年(1935)以后至战后的现代设计全盛期中,一直受到较高评价。
      
      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遵循着“植物—矿物—几何学—数学”的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与人类的发展是类似的。人类从植物的恩惠中得到生命的延续,而植物依赖于矿物的润泽,矿物的背后隐藏着几何原理,几何学则是数学的具体呈现。日本的现代主义设计和欧洲在同一时间起步,以后藤庆二 为代表的大正青年一代开始从对建筑最基本理念出发进行思考。他们从自我中觉悟,摆脱摆脱历史主义的束缚,来面对宇宙、自然,由此看来,大正时期的年青一代已经达到欧洲先进理念的水平。这种设计上的生命力,首先在表现派 作品上体现出来。藤森照信认为,大正三、四年是日本现代设计的元年,诞生了西阵织物馆 和丰多摩监狱 。随后出现的分离派 、赖特派 、临时建筑装饰社 、后期表现派 等派别虽然没有完全遵循现代主义的设计规范,但是却加速了日本现代设计的出现。1930年代,初期现代主义逐渐取代了表现派,风格派 、包豪斯派 和柯布西耶派 作为日本初期现代主义的代表,已经超越了历史主义的地位,成为建筑界的主流。
      
      藤森照信在书的结尾写道:“现代设计的历史实际上是人们对自身内部的一个审鉴,人类从自身内部出发,建筑的表现手法经过最初的植物层次到矿物层次再到几何层次,是一个在不断朝深层次发展的过程。” 作为一个从没有现代建筑根基的东方文明中走来的新兴国家,日本跟在德国的后面,经历了现代设计的每一个层次,尽管最后日本只停留在几何学的层面上,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已是难能可贵。长期以来,日本一直保持着接受先进理念的能力,无论是在古代派遣遣唐使,开展大化革新,还是近代明治亲政之后的迅速崛起,再到二战之后的再次腾飞。日本的学习能力和革新能力都叫人刮目相看。从一无所有到开枝散叶,再到与欧美建筑平分秋色,日本近代建筑在一代代建筑者的努力下,从零开始、锲而不舍,摆脱了传统木建筑的死板僵硬,从欧洲历史主义中寻求养分,并积极审视自身,在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发展轨迹之后,终于和欧美一道步入现代主义的殿堂。这一蜕变过程,值得我们长久地学习和深思。
      
      2013年5月6日
  •      亚洲的近代建筑,一度被建筑史学领域严重忽视,不少学者们粗率地认为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期,亚洲的建筑没有实质性发展,不过是照搬西方过时的样式,更缺少足可称道的理论。洋房?基本是殖民者们请有限的几个外国建筑师从本国抄来的。改良式的东西合璧?这种杂烩式的拼合一看就水准欠佳。但是,包括《日本近代建筑》的作者藤森照信在内的一批近代建筑史学家,花了很大力气进行梳理、研究,改变了这种浅薄的成见。
      
       从学术角度来说,藤森照信对日本、中国直至东南亚的近代建筑史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比如,《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书系共15册,就是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藤森所代表的日本亚细亚近代建筑史研究会与清华大学汪坦教授所代表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会牵头,集合了相当多的建筑专家进行调研、汇总的。藤森本人并非身居象牙塔不问外物,研究之外,他设计了很多有趣的建筑,它们有的建在树杈上,有的屋顶上种了一束束韭菜;他将自己寻访建筑的兴趣写出来,出版了《建筑探侦》系列,在日本引起过不小的震动,人们发现原来身边沉寂多年的建筑背后还包含着很多有趣的东西。
      
       由此可见,藤森照信是个靠谱与情趣兼具的作者,这是《日本近代建筑》严谨之余也堪玩味的保证。这本书汇集了藤森20多年的专业研究成果,他将安政5年(1858年)至昭和20年(1945年)之间日本的建筑演变分成了12群38派,从阳台殖民样式建筑的发端说起,到日本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因战败而中断为止。这将近100年的时间里,日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明治维新带来的迅速崛起与军国主义至上的战争狂热。要知道,建筑行业的发展非常依赖国家的状态,国家繁荣,则行业兴盛,国家衰败,则建筑衰败——— 日本在出现了很多乏善可陈的殖民样式建筑之后,建筑师们设计出了拟洋风式建筑、历史主义的西洋化建筑,不仅有着东西方建筑美学理念的探索,也研究了如何改良结构体系、实现防火抗震等实际问题,最终使日本成为亚洲最先接受了现代主义建筑洗礼的国度。这条路线,具有清晰完整的生成逻辑。在这个历史阶段里,日本政府几乎一直是建筑行业发展最大的支持者,使建筑师们能够踏踏实实地“摸着石头过河”,而其他亚洲国家,或在经受改朝换代的突变,或正承受战争的冲击,当那一切平息之后,它们急于赶上世界建筑前进的步伐,跳过了许多步骤。
      
       《日本近代建筑》在讲述历史的流变之外,难得地描述了众多性格各异的日本建筑师,以至于读到后面令人有种渐入佳境却戛然而止的遗憾。建筑师们有着波澜壮阔的人生,有人曾是武士,有人曾是擦玻璃的服务生,命运像安排了奇遇,让他们走上了建筑设计之路。最令人感叹的还是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建筑师,他们之中很多在外国受了正统的现代建筑教育,对设计充满追求和抱负,却无法逃避国家的变化,要么是反对军国主义只能在家里养花种草,要么参加了地下组织被关入狱,要么成为了军工厂的设计师。在日本工作生活多年、开创了一派风格、培养了好几位后来影响重大的日本建筑师的安东尼·雷蒙德,战时回美国参加了美军的日本都市空袭计划,负责在沙漠中重现日本城镇,以检验烧夷弹的时效性。这些黯然的结果无疑是与建筑师的职责相背的。“日本的现代设计也终于来到了灰暗的无声期”,此时,《日本近代建筑》全书完结,让人不免发出一声叹息。
      
       最后,要说句浅薄的话,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个额外的好处。作为日系推理小说爱好者,一直以来,我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众多日本推理作品常常设定罪案发生在奇特的西洋建筑里,作者们难道不担心虚构完全脱离生活的场景会降低小说的可信度吗?《日本近代建筑》用详实的图片资料列举了相当多的“洋馆”,也解开了我的疑问,原来日本真的确实有着那么多“天生异相”、令人叹为观止的洋馆,这竟然是源于生活。
      
  •   诶。。最喜欢的是最后一段。。
  •   好像看一本这样的《中国近代建筑》啊……
  •   汪坦以及后来老一辈的近代建筑研究学者们,似乎对这些来中国研究近代建筑的日本人印象并不是太好。当然,这也可能是日本人抢先研究中国建筑引起中国学者内心深处的惶恐所致。
  •   藤森照信的主攻方向不是研究中国。。他只是恰好在会长的位置上。所以还谈不上那些。。
  •   我没说是藤森呀~~
  •   。。哎呀。。。。
  •   呵呵,我是听老一辈(汪坦之后那辈)近代建筑研究的老先生说的,大概也就是说某某人很傲气,说的那个人名字记不起来了,但是这个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建筑研究。话说回来,这个日本人傲气也是有道理的,咱研究近代建筑的方法的确是...
  •   近些年近代建筑的研究要好多了,毕竟海龟老外研究中国近代建筑越来越多。80-90年代还真...都是“基础”研究工作。
  •   因为确实有一部分资料在国外。这个没什么办法。
  •   我学平面,我觉得中国视觉语言里缺少抽象视觉思维,所以才有五粮液大楼出现。
  •   不二喵,五粮液大厦是个特例,那种结果其实跟设计者关系不大,甚至我怀疑他们是否找了一个专业的建筑设计师,主要是决策者也就是甲方的喜好。
  •   也许不是设计语言有问题,而是普遍的艺术修养太差,尤其是现代艺术修养。
  •   并不是普遍的差。
  •   安东尼·雷蒙德那段真是悲剧呀,用心建造竟是为了毁灭~
  •   就是說視覺語言里缺少抽象,所以全民的審美都停留在看圖說話的階段,所以那個甲方才喜愛五糧液大樓
  •   诸杭冰,我就是中国高校建筑史方向硕士毕业生。能别胡说么?
  •   sorry,是我激动了,说过了~~
  •   对此书很感兴趣,不知对建筑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读否?
  •   基本上可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