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迪利普.希羅 Dilip Hiro 译者:李飛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美國為何從世界第一強權到今日的中衰?
其他各國又會如何崛起? 未來有人獨強嗎?還是多元對立?
最好看的世界通史,讓你一次看懂近百年來、以及未來的強權演進脈絡
◎美國曾經獨霸天下,卻因為蠢總統自廢武功?
小布希為穩固強權而打的「防禦性戰爭」,結果卻讓恐怖主義更加猖獗,甚至引來禍及全球的金融危機。美國,還會幹蠢事殃及全球嗎?
◎冷戰輸給美國的俄羅斯,要東山再起了嗎?
俄羅斯經濟在普丁領導下穩健成長,他揮舞著石油這項武器,出口能源,扼住歐洲的咽喉。接著,他聯盟中國、染指中東、手伸進「美國的後院」……。
◎伊朗和委內瑞拉,這兩個由石油餵養出來的第三世界反美勢力,曾是老布希總統心中的最大憂慮,沒想到在小布希當政時代卻成真了。為什麼?
◎中國將因經濟自由而走向民主?
錯了,西方分析家將跌碎眼鏡,因為你不能把中國想成一個國家,她是一個自成一體的文明。有了錢的中國,怎麼結交朋友?台灣一定要知道。
還有,印度只有IT優勢,能成為大國嗎?為什麼印度經濟改革的結果,卻製造更多窮人?印度會威脅中國的地位嗎?
歐盟真的會玩完了嗎?會因為解決不了的歐債危機而解體或重組嗎?
武器、太空競賽落伍了,一個國家想在今後「多元對立的世界」中占有地位,獲得尊重,需要哪些軟實力?
未來還會有戰爭嗎?中國會為了能源開戰嗎?台灣會是中國和美國開戰的理由嗎?
不管匯率、股市、景氣,甚至於政治,我們一直都以美國馬首是瞻,但沒有幾年之後的未來,不再是這樣子了;頂尖國際事務專家迪利普.希羅是CNN與BBC長年禮聘的國際事務評論員,尤其熟稔中東、中亞事務。
他斷言:這個世界已經不再是美國說了算,而是變成一個「多元對立」(multipolar)的世界,並因而產生新的互動模式。
讀完本書你會了解:一個國家的經濟好壞,為什麼與該國政府的對外政策這麼息息相關?你更會了解,不只美國、多元對立世界中的各區域「老大」國家的政策,會如何影響著台灣的經濟與未來。
老美肯定不愛聽這書裡的論點與事實,卻還是會忍不住被書裡的論點所吸引。
媒體推薦
歷史學者胡忠信、國際關係專家劉必榮 一致推薦
英國《經濟學人》、
《金融時報》、
《衛報》強力推薦、
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專欄、
《國家》雜誌專訪、
印度《the Times of India》《Economic Times》、
伊朗《Iran Today》專訪、
中國《新浪網》等數十家媒體轉載。
國外推薦
《經濟學人》(Economist):「迪利普.希羅大膽採用非美國觀點寫作,讓我們從許多熟悉的事件中,看見未曾見過的國際樣貌。」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迪利普.希羅做到了讓事實說話,論點發人深省,跟一般大眾想的截然不同。這本書不但外交官必讀,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讀者,也一定要讀這本書。」
《軍事評論》(Military Review)月刊:「老美肯定不愛聽這書裡的論點與事實,卻肯定還是會忍不住被書裡的論點吸引。」
《國際社會評論》(International Socialist Review):「絕妙的分析,最難得可貴的是論點不以美國為中心。」
作者简介
迪利普‧希羅(Dilip Hiro)
出生於英國殖民時期的巴基斯坦,1947年印度獨立後,隨信仰印度教的父母移居印度,畢業於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這是美國極少數被歸類為「特高研究型大學」的高等學府),60年代以後定居倫敦。
希羅是國際知名的南亞、中亞、中東與伊斯蘭事務的專家,經常受邀擔任CNN與BBC的評論員。除了為《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觀察家》(The Observer)、《衛報》(The Guardian)等多家知名報章雜誌與《耶魯大學線上雜誌》撰稿,還出版過33本著作,包括暢銷全美的《從暴風眼看伊拉克》(Iraq: In the Eye of the Storm),與獲選《金融時報》2009最佳歷史書籍的《透視中亞》(Inside Central Asia)
希羅還寫舞台劇與電影劇本,三幕劇《泰姬瑪哈陵的故事》(Tale of the Taj)1970年在倫敦首演、2011年在新德里大獲好評;他的電影劇本《私人企業》(A Private Enterprise)獲得1975年芝加哥電影節銀雨果獎,並入選該年度10部最好的英國電影。
李飛
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北京第二外語學院管理學碩士、國際關係學院法學學士,除了本書還譯有《超融合》(Superfusion)的簡體中文版。
书籍目录
前言 為什麼你不該再「緊盯美國」
我為未來多元對立世界描繪了一幅藍圖:沒有哪個國家能領導群雄,向大家發號施令,對手與朋友不斷變換,使終不會有主宰者出現。儘管美國現在依然享有特權,但這個多元對立的世界很快就會降臨。
第一章 冷戰!雙核心世界的崛起與衰落
美蘇因意識型態而對立,也因核子武器讓彼此處於恐怖平衡,但最終,雙方都因為過度擴張而加速衰落,蘇聯在長達十年的阿富汗戰爭中解體了,美國則在伊拉克戰爭後開始走下坡。
第二章 美國獨霸天下,蠢總統自廢武功
小布希為了穩固美國強權地位而打「防禦性戰爭」,認為多邊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可以穩定國際社會,卻無法使美國獨享超級大國的地位。他打伊拉克是為了反恐,結果卻讓恐怖主義更加猖獗。
第三章 小布希和葛林斯潘的重傷害
巴菲特在2003年就曾表示衍生性契約是「金融業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把眾多金融機構變成一個相互依存的網路,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這些資產開使貶值,就會造成真正的危險。
第四章 奮起直追的俄羅斯
普丁向美國嗆聲:「最熟悉的夥伴貪婪起來往往最凶殘,他吃掉你的時候根本不會聽你說什麼。當美國追求自身利益時,那些慷慨激昂、呼籲要保護人權與民主的聲音去哪裡了?」
第五章 伊朗和委內瑞拉︰石油餵養出來的反美勢力
卡特在1980年的總統大選輸給雷根,一方面是因為伊朗人質危機處理不當,一方面是伊朗革命前後油價飛漲,導致美國經濟衰退。是第一次有第三世界國家領袖,能對美國產生這麼大的衝擊。
第六章 中國「和平」崛起,天下震動
過去,中共根據馬克思主義,認為財富是辛勤工作的廣大人民創造的;如今,他們承認資本家對創造財富也有貢獻,並接納企業家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早2001年,就有10萬名企業主成為中共黨員。
第七章 印度:只有IT優勢,能成為大國嗎?
當中國已經能複製蘇聯武器並自行生產,印度卻慢吞吞。印度和俄羅斯在一九九九年敲定了一起生產超音速反艦飛彈,五年後還沒有全部完成。追根究柢,就是印度的「官樣文章」太多了。
第八章 歐盟,只是一個半成品
歐盟理事會頻繁更換主席,主因是歐盟的政治影響力比不上經濟影響力。有時主席的輪替發生在尷尬的時間,例如美國發生金融海嘯時,主席一職正好要從法國總統薩科齊移交給捷克總理。
第九章 拿掉「民主」的有色眼鏡
西方的民主就像去餐館吃飯,無論你選擇法國、義大利還是德國的廚師,他們都只按照菜單做菜。在中國的民主中,我們只有一個廚師--中共,但我們可以點我們喜歡的菜讓他做。
第十章 誰能挑戰美國的軟實力?
奈伊認為,軟實力是影響和塑造其他國家偏好的能力,一個國家的文化和體育成就也是軟實力的一部分。電影、新聞媒體、盛大活動……軟實力,其實是行銷國家的能力。
第十一章 未來戰爭的四個引爆點
美、俄與伊朗的三角關係會如何發展?世界會為了資源開戰嗎?台灣會建國還是維持現狀?中美貨幣與貿易大戰,將鹿死誰手?
結語 多元對立世界早就開始,你看出端倪了嗎?
邱吉爾說:「你往過去回溯得越遠,便能看到越久遠的未來。」唯有不以美國為中心觀察世界局勢,才能冷靜客觀地評估每一個大國的實力,分析他們的長處與短處。
後記 金融海嘯後的國際情勢
中國在香港發行中國債券,意在將人民幣國際化;而美元的未來,取決於歐巴馬能否處理好龐大的財政赤字,同時在不引發通貨膨脹、不削弱信貸和貨幣的情況下讓經濟復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