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嚴利人 著 页数:368
前言
托起夕陽變朝陽 嚴利人 夸父追日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據《山海經》記載:夸父立志要追趕太陽,把太陽捉住,讓它聽從人們的指揮。最後他倒下了,身體變成一座大山,手杖變成一片桃林。天帝亦為他的英雄精神所感動,從此,他的部族年年風調雨順,萬物興盛。 長繩繫日則是古代成語。晉代傅玄《九曲歌》:「歲暮景邁群光絕,安得長繩繫白日。」用長繩一頭拴住太陽,一頭緊勒於手中,生拉活拽,不讓其飛逝,因而留住時光。這想像多麼大膽天真,多麼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壯士恨日短,英雄悲秋暮。但是,面對花甲晚霞,本書的主人公台商李瑞河卻沒有恨、沒有悲,有的只是奮發圖強。他以夸父追日的雄心和長繩繫日的豪情,托起夕陽變朝陽,煥發青春,朝氣蓬勃,創造了輝煌的人生。 人生美好,天道酬勤,不同階段都可能湧現絕妙風景,創造傑出成就。少年得志,青年有為,壯年大展宏圖,理應得到稱道。老有所為,大器晚成,夕陽璀璨,同樣值得讚美。有志不在年高,有志也不怕年老。甘羅十二歲拜相立奇功,姜子牙八十歲遇文王掛帥印而名垂青史,均是佳話。鄧小平三落三起,晚年活力充沛、智慧閃爍,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唱響春天的故事,舉世欽仰。 雄心在,人未老。李瑞河先生在天仁證券失敗、事業歸零之後,選擇「西山」再起,重新出發,花甲再創業,回祖籍地投資興辦天福集團。他搶分奪秒,追趕太陽,與時間賽跑,把月亮當太陽、把下雨當沖涼,無年無節、不眠不休地艱苦奮鬥。當年面對危機他一肩獨擔責任,賠光手中最後一張天仁茶業股票。十年生聚,發憤圖強,又重回台灣收購天仁茶業股票。經歷六千多個日落日出,晚霞與朝霞爭輝,夕陽似朝陽艷美,攀上了事業的巔峰。他一手創辦天仁、天福兩大龍頭集團企業,致力推向主板上市;創立天仁茗茶、天福茗茶兩大世界知名品牌,使其一千多家連鎖店遍及海內外。他是世界最大的茶業綜合企業的掌門人,被譽為世界茶王;他不遺餘力地弘揚中國茶文化,積極倡導國飲,成為現代中國茶文化的創始者,被稱為當代陸羽;他秉承中國茶人的和平精神,以茶會友,促進和諧。為茶和兩岸、茶和天下作出獨特貢獻,而成為和平茶使。他贏得了時間、扭轉了乾坤、創造了神話、譜寫了傳奇,走出了一條成功的天福之路。推薦序1 有志者事竟成 吳伯雄 天仁、天福兩大茶企業集團總裁李瑞河先生,出身南投名間鄉農家,自幼靠其見微知著的慧力、天賦異稟的聰幹,以兩片茶葉托起夕陽變朝陽的毅力決心,在海峽兩岸拚拓出舉世稱羨的成就。其中,先築通路,再找產品,延伸到建茶廠,反向操作,將實務化為理論的經營哲學,獲得美國林肯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鬥志魄力,將「困難」兩字逐出他的腦海。他知人善任,用心培訓幹部,適才適所,化除歧見、型塑團結,廣納天下英雄好漢為茶事業發展、茶文化弘揚,共同打拚。一路創下無數不可能的奇蹟,事業版圖也因而擴及教育培才領域,就像當年黃埔建軍般培養茶界尖兵,為締造二十一世紀是中國茶的世紀做先鋒。無論眼光、魄力、胸襟,以及對茶事業永不放棄的執著,都令人激賞,敬佩不已。 伯雄做為他多年好友,與有榮焉,藉此機會,也要感謝李總裁在我尋根祭祖,及多次兩岸論壇、參訪漳浦天福總部時,悉心接待、作陪。 最近李總裁為配合天福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的進程,特出版回憶錄《李瑞河傳奇》一書,真情流露,感人至深,尤其處危機、成敗千鈞一髮之際,他如何反敗為勝,對於機遇與轉折多所著墨,精采無比。他更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奔走,付出心力,祝願茶香兩岸,茶和天下,名揚四海,做為他的終身事業。但本人有感李總裁自謙為茶人——只是位賣茶的商人,茶是他的事業,其實李總裁這一生是把推廣茶事業、弘揚茶文化、培育茶人才作為他人生的「志業」在經營,做出貢獻。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今後,他依然在「老驥伏櫪,志在茗風締大同」,這正是瑞河兄最貼切的寫照。 2011年8月17日 於台北 推薦序2 社會楷模 業界典範 林洋港 李總裁瑞河先生與洋港是幾十年的知交,又是南投鄉親,他為兩岸茶事業發展、茶文化弘揚、茶學教育奮鬥不懈,終於贏得成功,將台灣天仁、大陸天福兩大茶企集團推上事業高峰。在他出版第二輯回憶錄《李瑞河傳奇》,分享他的成就之時,我要特別表達感佩賀喜之忱。 瑞河先生出身茶農之家,一生充滿傳奇: 1、他以一介茶人獲得「世界茶王」榮冠,過程艱辛也頗富戲劇性,他靠的是專業的信心。 2、茶行業已走入夕陽中,他卻能加以振興,成為二十一世紀火紅的產業,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他依憑的是拚志業的決心與毅力。 3、在他中年事業高峰之際,因經營證券業不慎,一夜之間損失近30億台幣,由雲端跌入谷底,但他能沉住氣,痛定思痛,東山再起,終在大陸搶灘而「返」功大陸成功。 4、李總裁以其破釜沉舟之決心、臥薪嘗膽之鬥志、永不放棄之剛毅與堅持,克服萬難,反敗為勝,寫下古今中外企業史上最令人讚嘆的一頁。 5、在奮鬥過程中搶分奪秒,月亮當太陽,下雨當沖涼,以「吃苦不苦,知難不難」為座右銘勇往直前。只許成功,過關斬將,進而在古稀之年勇奪人生最璀璨的榮冠,他靠的是自助人助天助,向上天爭時間。 6、為實現茶香兩岸、茗揚四海、茶和天下之宏願,力主兩岸要和平發展,熱心奔走,不遺餘力,體現出企業家愛家、愛國的偉大情操,令人動容。 7、人品貞誠高潔,心胸坦蕩,嚴謹中不失幽默,有大智慧及企業家風範。 8、他有情有義,敬重尊長,不遺在遠,使洋港時刻感受他的溫馨關懷。 從以上分析歸結為,李總裁傳奇一生不但可做青年人的導師、社會的楷模、企業界的典範,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本書的內容充實,篇篇精采,值得讀者用心品味。 2011年8月18日 於台中 推薦序3 一位台商的傳奇故事 林文漪 「李園依山起,悠然見茶鄉。翠玉連天碧,金萱沁骨香。瑞雲繞兩岸,河漢潤梓桑。問茶馨何來,中華傳統長。」這是我在2007年4月到福建調研,參觀天福茶博物院後,即興寫下的小詩《訪天福茶園有感》。環境優美,茶文化氣息濃厚的天福茶博物院令我耳目一新,而更加令我感動的,是博物院的主人,一位全身心致力於茶業的儒雅台灣長者——李瑞河先生。 李先生祖籍福建漳浦,其先祖於兩百年前移居台灣南投,世居山地,以植茶為業,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李先生青年時期開始走出茶山,改種茶為賣茶,變茶農為茶商。憑著他的智慧與毅力,李先生在台灣成功打響了「天仁茗茶」的品牌,成為台灣島內茶業第一個馳名世界的品牌。 1993年2月,年近花甲的李瑞河先生到大陸投資,創辦天福集團。短短十八年間,在大陸建設了十大配套生產基地、兩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兩家茶博物館和全球第一所茶專業高校,並在全大陸各大中城市開設了一千一百多家連鎖店。天福茗茶的品牌早已伴隨縷縷茶香深入人心了。 我和李先生是台灣同鄉和多年的朋友。也因工作關係,數年來對包括天福在內的一些台資企業做過不少調研,李先生的個人品格與開拓精神令人折服。 李先生恪守誠信、懷仁重義。他是一位深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和熏陶的企業家,在事業經營過程中,堅持見得思義,做一個有道儒商。他創辦了茶博物院和茶職業學院,以經營所得投入文化、教育事業,以此回報社會。不管是他早年在台灣的成長期間,還是經歷重挫後到大陸二次創業,不管是外對客戶還是內對員工,李先生都把情義與信用放在首位,獲得同業的尊重、顧客的信任和同事的愛戴。這正是他的成功之本。 他熱愛茶葉,樂守本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李先生對茶的熱愛已到痴迷的境界,天福茶學院的校訓「一葉入魂」可說是他的傳神寫照。他每天最大的快樂就是在茶廠的品管室裡盡品三山五岳之茶,明察其中秋毫之別。愛茶若此,何事不能成就? 他善於開拓,一生求新。李先生在台灣首創茶業連鎖店,用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經營傳統行業,取得巨大成功。但他並不滿足現狀,到大陸後,又不斷拓展茶的豐富品種,開發茶食品、茶具等延生產品,大大的豐富了茶產業的內涵。他就像天福團隊的強大引擎,驅動著事業高速前進。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兩岸經貿關係的逐步開放,台商開始陸續到大陸投資創業。可以說,每一位台商背後,都有一段值得娓娓道來的故事,一種值得感佩的奮鬥精神。《李瑞河傳奇》一書,描繪了一位台商在大陸創業的艱辛與收穫,記敘了一個台灣人回報鄉梓的心路歷程。無疑,李瑞河先生在大陸的創業史,是一段最富傳奇色彩的、令人讀之難忘、反覆回味的台商故事。 2011年8月26日 於北京
内容概要
從茶農到賣茶郎,從茶行開到跨國茶事業集團,李瑞河曾經跌倒、曾經挫敗,但他以誠信為本、拚搏鬥志為籌碼,終於「西山」再起,笑傲世界茶業。 他是世界最大的茶業綜合企業的掌門人,被譽為世界茶王;他不遺餘力地弘揚中國茶文化,積極倡導國飲,現代中國茶文化的創始者,被稱為當代陸羽 台灣茶農子弟李瑞河,1935年出生,1953年跟父親在高雄岡山開辦銘峰茶行。1961年獨自創業,在台南創建天仁茗茶店。1968年,天仁茶業有限公司成立。經過三十年的奮鬥,當年的賣茶郎成為十七家天仁關係企業的董事長,企業總資產一度逾新台幣40億元。 1990年,事業正值高峰的李瑞河,遭遇金融危機,虧損新台幣30億元。事業歸零,人生也差一點走到終點。但他誠實守信,勇於擔當,雖然失去萬貫家財,卻贏得信譽和敬重。1993年,年近花甲的李瑞河,從谷底爬起,選擇回到祖籍地福建漳州再創業。又一次從零開始,篳路藍縷中創立天福集團,靠著一股有志者事竟成的毅力逐步攀上事業的巔峰。八年後,重掌天仁集團的帥印,成為海峽兩岸兩個最大的茶業集團掌門人。十八年後,天福茗茶將在香港主板上市,創造了茶的神話,茶的傳奇故事。本書記述了他花甲再創業的壯麗歷程。
作者简介
嚴利人 1992年獲評聘為主任記者職稱,現任天福茶學院教授、圖書館館長。
书籍目录
序1 有志者事竟成 吳伯雄序2 社會楷模 業界典範 林洋港序3 一位台商的傳奇故事 林文漪引言 托起夕陽變朝陽第一章 跨越海峽年近花甲的李瑞河,從寶島台灣重新出發。意氣風發地跨越台灣海峽,西進,義無反顧地西進再創業。踏浪登峰,步履匆匆。滿腔豪情,一路歡歌。邁開腳步,留下串串堅實的足跡。第二章 夢圓金浦「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1993年9月,李瑞河回到祖籍地福建漳浦投資。從此,工作重心從福州移往漳浦,這裡成為他的大本營,成為他的發祥地。如果說,天福集團的序幕是在福州拉開的話,那麼,威武雄壯的大戲則是在漳浦上演的。第三章 香傳全國李瑞河在福州、漳浦站穩腳跟之後,隨即提出「根植福建,香傳全國,茗揚世界」的願景。把經營觸角從福建伸向京滬津粵蜀等地,使天福茗茶的釅濃之味香傳全國。綠底白字的招牌,傳統特色的裝潢和服裝,店員發自內心的微笑和免費奉上的香茶,讓人有一見如故的溫馨感覺。第四章 茗揚世界天福茗茶、茶具、茶食品四度榮獲為亞太經合會峰會用茶和禮品,大大提高茶的身價,打響中國茶的品牌。能夠把一片小小的茶葉舞動得風生水起,做成橫跨一、二、三級產業,涉及種植、加工、營銷、文化、旅遊、教育與科研,一條完整龐大的產業鏈,「放眼望,想古今中外,誰與爭鋒?」第五章 茶業黃埔天福茶學院大門前廣場有座石刻,鐫刻「茶業黃埔」四個大字。李瑞河創建天福集團,成為商界巨擎後,又創辦茶學院,成為文化巨人,獲致「當代陸羽」稱號。一葉入魂,他以其獨到的「哲學淬煉」為茶文化的薪傳與發展,奠定了一塊靈魂基石,從而也奠定了李瑞河茶文化「學科化」的師祖地位。第六章 文化傳承植根於五千年華夏文化,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基礎厚實,除吸取道家和儒家「和睦、和諧、和美」的精髓,也繼承閩南文化的包容性、拓展性、草根性、敢為天下先的拚博精神,李瑞河對茶文化的深沉熱愛、執著追求、無私奉獻,凸現他獨特的儒商氣質。第七章 兩岸茶緣李瑞河畢生的事業是種茶、製茶、銷茶,宣揚茶文化;畢生的追求是尋根、扎根、架橋,促進兩岸和平雙贏。在他興辦的企業景區中,架起了一座座精巧美觀的有形之橋。他在兩岸間熱心奔走,以茶會友,也架起了一座座溝通理解的心靈之橋。第八章 見微知著成就大事者,定能關注細節,把每一個細節做到盡善盡美。李瑞河很重視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企業管理的細節,到員工的個人私事,他都予以重視、關懷,全力以赴地做好。他關心愛護員工,為之排憂解難,教育他們成長。以身作則,當員工的表率。從很多平凡的小事中,可看出他人品與情操……第九章 繼往開來杯中茗葉,香彌寶島六十載;壺裡福緣,再創輝煌數百年。結語 胸懷感恩茶心 志存宏揚國飲 李瑞河後記 天福文章本天成 嚴利人附錄 李瑞河大事年表序
章节摘录
茶人之家遇知己 「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沖泡著杭州友人寄來的明前龍井,幽幽茶香,映畫出晴雨成趣如詩般的西子湖。三潭印月,柳浪聞鶯,最讓李瑞河難忘的,還是西子湖畔的浙江國際「茶人之家」,那裡除了幽雅的環境和醉人的茶香外,更有一群茶業同道,默默地耕耘、奉獻於茶事業。 李瑞河與「茶人之家」結緣已經二十多年了。那是在1988年,由香港的茶人朋友陳文懷介紹,他與「茶人之家」的發起人李元章相識。李元章對茶的熱愛與專注,讓李瑞河非常感動,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後來,李元章提出聘李瑞河為「茶人之家」顧問,李瑞河欣然答應。在二十世紀80年代的大陸,能够有一個專門從事茶人聯誼和茶文化推廣的機構,是難能可貴的。為了表示對「茶人之家」的愛護和支持,李瑞河向「茶人之家」捐贈了1萬美元作基金。 從此,李瑞河來到杭州,往往要到「茶人之家」這個「家」走一走,會會老朋友。1992年,他與李元章在杭州黃龍飯店用餐。席間,李瑞河向服務員叫了兩杯茶,而且特別叮囑要好茶。不一會兒,服務員手持托盤,送來了兩玻璃杯茶。杯中茶湯色澤鮮紅艶亮,再從服務員自信的臉上可以看出,這是黃龍飯店的上等好茶了。但李瑞河納悶了:杭州龍井茶的湯色應該是翠綠色的才對啊,怎麽變紅了?當他下意識地拿起擱在杯口的袋泡茶標籤時,發現原來這是立頓紅茶。當即便開玩笑地對主人說:「在杭州的飯店,竟然以立頓紅茶為好茶待客,而不用西湖龍井。作為茶人,你要負很大的責任啊!」李元章臉色尷尬,搖頭嘆息。 1996年,李元章率團到台灣考察,李瑞河與他們在台北市衡陽路的陸羽茶藝中心聚會,李元章當時的一段發言讓他印象深刻:「李瑞河先生初到大陸創辦天福集團時,提出要在十年內開設一百家茶葉連鎖店。當時,我心裡在想,國營的茶葉公司都難以為繼,要開設一百家店談何容易。但是三年剛過,李先生已經開了四十多家店了,又目睹李先生之前在台灣所創立的天仁茗茶,我才相信,李先生的計畫不是空話。」李瑞河對此肯定銘記於心,他說:其實,當時認為我的百店計畫難以實現的,何止一人!但是,從對我疑慮擔心轉而充滿信心,對我鼓勵和肯定最早的,元章兄是其中的一位。 對中國茶產業和茶文化發展所面臨的困境,李瑞河與他們的感受是一樣的。1989年李瑞河派出陸羽茶藝訪問團到大陸多個城市作交流訪問,開始兩岸之間的茶文化交流。訪問結束後,訪問團將隨團表演的一部陸羽茶車送給「茶人之家」作為紀念。2001年,天福茶博物院即將落成前夕,李瑞河用一部新陸羽茶車把這一部具有歷史意義的老茶車換回來,展示在天福茶博物院內,紀念那段令人回味的日子。 所幸的是,經過兩岸茶業界同道的共同努力,中國茶業重新煥發活力,充滿生機。李瑞河欣喜地看到,「茶人之家」的茶人們在這茶業界的春天,依然默默地在茶文化園地裡耕耘著,奉獻著龍井般的芬香。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