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意自由

出版时间:2011-8-31  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肯.羅賓森,Ken Robinson  页数:352  译者:黄孝如,胡琦君  
Tag标签:无  

前言

  作者序  創造力是人類最偉大的天賦,當世界變得愈複雜,我們就愈需要發揮創造力以應付挑戰,可是很多人根本就認為自己毫無創造力可言。本書就是希望說明為什麼創造力如此重要,為什麼人們總自認欠缺創造力,以及我們的創造力是怎麼喪失的,這樣我們才會知道到底應該如何來重新激發世人的創造能力。本書初版於二○○一年推出,目前讀者手上的這個版本是經過修訂之後的全新版本。話說回來,為什麼我要改版,又有多少內容是經過更新的呢?  本書初稿是在二○○○年完成的。所以改版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時至今日,無論我本身的經歷或是全世界的大環境,都已經又呈現了全新的面貌。在這段期間,書裡提及的每一個領域變化的速度都快得驚人,所以每一個議題也都愈來愈迫切需要解決。大家只需看看科技變化之快就知道了。十年前,大多數人對網際網路還覺得很陌生,智慧型手機、iPod也還沒有推出,更別提足以改變全世界文化和經濟面貌的臉書、推特、YouTube或其他公共交流網站了。此外,從震驚全球的九一一事件,到二○○八年全球經濟大衰退產生的許多後續嚴重影響,可以說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環境上,這十年來都發生了很多根本預料不到的重大事件。人類日後仍將面臨種種難以預測的危機,這正是本書論述的重點之一,所以我才會竭力主張:無論在企業界、教育界或日常生活的每個層面,我們都必須積極培養大家的創造力。  重新編撰本書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我對於書中提出的許多核心思想該如何落實,這些年來又累積了很多新的想法。過去十年來,我幾乎跟各行各業所有層級的人都討論過本書的各種觀念,這些人包括:跨國大企業或非營利組織的領導人、政界人士、藝術家、科學家、學生、學生家長及老師等,與各界人士研商之後的豐富心得,讓我更相信本書宗旨的重要和急迫,以及廣泛讓世人認識本書建議的必要。  第三個原因則是,在這十年之中,不僅這個世界不斷地改變,我本人亦然。事實的確如此,在我撰寫本書第一版時,我和家人住在莎士比亞的出生地,也就是英國的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 on Avon)小鎮。可是重新修改這個新版本時,我已遷居目前的住所,也就是美國洛杉磯熱鬧的大城市裡面。名建築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曾說,在你扭轉世界之前,不妨先到洛杉磯來徹底放鬆一下。所以在推出第一版之後,我們全家真的搬到這裡來徹底放鬆。你可以想見這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從那時起,我開始遍遊美國,認識了很多傑出人士,也見識了很多令人激賞的開創性事物。這些經驗讓此新版本更為豐富,無論對美國、亞洲還是歐洲的發展都描述得更透徹,因為本書所討論的議題的確是全球性的現象。  到了二○○六年,舉世聞名的非營利網站「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曾在加州的蒙特利舉辦座談,我有幸在會中發表演說,分享了本書的一些重要觀點,那次的演講後來分別在一百多個國家內被下載了超過五百萬次。要順便一提的是,我兒子詹姆斯和女兒凱蒂曾要我上網看YouTube的一個三十秒短片,內容是有關兩隻貓咪似乎在彼此交談的小故事,這段小影片竟被下載了高達三千萬次,我對這類事情才終於有了一點概念。話說回來,我在TED上的演講內容畢竟與貓咪聊天不同,因為我那次的演講影片在全世界的大小會議及研習營等場合播放,至今估計點閱次數大約已達一億次。這是廣大群眾對這類議題深感興趣的一個指標。二○一○年時,我又獲邀在TED網站上做第二次演講,這一回也同樣引起了極廣大的迴響。  二○○八年那一年,我寫了《讓天賦自由》(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中文版由天下文化出版)一書,初版於二○○九年一月在美國發行,之後並在全世界推出各種語言的版本。這本書的主題是闡述人們的天賦能力和創造力,以及如何激發這些能力的種種外在條件。本書在很多方面都是《讓天賦自由》一書的延伸,只不過本書更深入探討了幾個重點:為什麼人類社會迫切需要激發每一個人的天賦才能,尤其是創造力?為什麼企業、特別是教育機構,打從一開始就走上扼殺人們的創意天賦這條路?  所以我欣然接納了出版社凱普斯東(Capstone)的建議,在本書出版十週年紀念的此刻發行這本更新過的修訂版本。我不得不承認的是,一開始我並沒有打算修改這麼多篇幅,本來只想利用週末一面小酌幾杯,一面對原版內容略做潤飾即可,沒想到最後我幾乎重新改寫了整本書,不僅增添了新資料、立論更明確,全書的文字也更平易近人了。所以即使有讀者曾看過這本書的原版,我也不反對他再購買或借閱這本全新增訂版,因為兩個版本有很大的差異,讀者在閱讀過程會發現就像在看一本新書。如果讀者是第一次閱讀此書,那麼無論你是在企業界工作,或是在教育界和非營利組織任職,或者你只是關心自己的創造潛能有沒有充分發揮,我相信你都能被本書的內容深深吸引。  本書的宗旨,是想讓每個人都了解自己多麼有創造力,也讓企業在了解自己擁有創新能力之外,還知道應該怎樣打造有利於發揮創意的環境,此外更想推動創新的教育改革,讓教育體制更有助於人們發揮創造力。  我曾在原版的序裡提到,當時自己之所以會用「讓創意自由」當做書名,主要出於三種原因。如今我沿用原書名,仍然是出於三個理由。第一,人類生存的世界,是根據我們對想像力和文化秉持的觀念、想法及價值觀塑造出來的。我們思考和感受到的不只是來自世界的外觀,同時也摻雜了自己的想法、觀念,並且多少也是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來詮釋看到的事物。因此,每個族群的生活型態都不相同,各族群的觀念不一樣,賦予經驗的意義也各異,所以我們根本可以算是活在自己創造的世界裡面。正因如此,我們當然也能重新再創造自己的世界。人類史上會發生偉大的革命,通常都是因為擁抱了新觀念,正因為新觀念讓原本視為當然的想法產生了動搖,革命才會發生,這就是文化變遷的基本過程。  第二個理由是,想要找到一種平衡的生存之道,就必須讓天賦自由,並且充分發揮我們的創造力。教育本應協助我們做到這一點,卻往往未能善盡其職,反而耽誤了很多人的一生,讓他們無法發揮自己真正的天賦。所以很多人的天賦都被扼殺了,反而沒能善用他們的創意頭腦。第三點理由是,由於目前教育政策的腳步凌亂不堪,為了找到合理的做法以應付當前特殊的變局,大家已經聽膩了提高教育水準的高調。畢竟所謂的教育水準其實是為已經過時的社會背景而設計的,而時代背景改變了,教育目標自然也不同了。我將在本書中詳述其間的種種時代變遷和因應方法。總之,不要以為只需緊緊盯著後視鏡,我們就能成功地駕馭複雜的未來世界。如果真的這麼沒有前瞻性,那麼一定是因為我們沒有讓創意頭腦發揮到淋漓盡致。  二○一一年二月,於洛杉磯

内容概要

  瞬息萬變的經濟情勢與科技競爭,如何迎頭趕上,成為先行者,讓各國政府與全球企業頭痛不已。他們需要具備創意、創新,與應變能力的人才。但這種結合了創造力、人文素養、人際溝通、合作精神及問題解決能力的人才為何如此缺乏?為何所有機構的頭號難題會是這個?問題出在哪裡?該如何解決?本書會為所有政府機關與企業解答這個創意與創新匱乏的問題。  提倡創意為什麼那麼基本? 政府、企業,與組織從來沒有這麼重視創意與創新。這為什麼那麼基本,少了創意的代價又是什麼?  發展創意為什麼必要?為什麼有那麼多成年人自認缺乏創意(而且不夠聰明),但多數的孩子都可以不停丟出許多點子?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提倡創意需要什麼?創意是人人都有,還是只限於得天獨厚的少數人?創意能培養嗎?該如何培養?好創意能帶來什麼好處?  Robinson認為,各國政府企業都面臨了同樣的問題:許多社會新鮮人出了校門卻仍然摸不清自己的能力與專長。這個問題的根源就在學校。Robinson的說理與敘事能力向來讓人信服,他指出了政府與個人可以從什麼角度來迅速補強創造力。  新版的內容符合全球性教育制度的變遷,也收錄更多案例,重點是以更多國外教育的例子與美國教育制度對照,希望能吸引更多海外讀者。

作者简介

  肯.羅賓森Ken Robinson  國際知名創新、創造力與人力資源專家。他一直與歐洲、亞洲和美國政府,以及國際機構、世界500強公司、非營利組織和世界頂尖的文化組織合作。他是一名激情的演講家,廣受歡迎,善于以幽默勵志的方式傳遞深奧的知識。他告訴全世界讀者,在全球經濟的新形勢下,商業、教育與組織的需求如何變化。2005年,他被《時代》、《財富》與CNN聯合評為「主流之音」。2003年,因為對文化藝術所做的卓越貢獻,他被英國女王伊麗莎自二世冊封為爵士。黃孝如  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天下文化、遠流出版公司主編,城邦出版集團原水文化總編輯,台北書展基金會執行長。譯作有《生涯定位》、《相愛到白頭》、《世界的另一種可能》[皆為天下文化出版﹞、《夏日農莊》、《這輩子,你想做什麼?》等。胡琦君  十八歲時接下第一個翻譯委託案,從此立志成為專業譯者。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先後當過空姐、祕書、國小英文老師。閒暇之餘,兼做口筆譯,以及自行車賽事主持人。取得師大翻譯所碩士前,曾赴美國阿拉斯加農場工作,並在《中國時報》擔任實習編譯。譯有《樂活工作的一年》等書。

书籍目录

前言不要以為只需緊緊盯著後視鏡,我們就能成功地駕馭複雜的未來世界。如果真的這麼沒有前瞻性,那麼一定是因為我們沒有讓創意頭腦發揮到淋漓盡致。1-打破一切創意藩籬本書不像一般談創造的書,空談問題表面的病徵,只提供追求短期目標的一些小撇步,而是找出問題的癥結。2-面對創意革命文明是教育與災難拔河的結果。然而現代的公共教育制度本身就經常是個大災難,不僅對未來沒有遠見,還故步自封,耽溺在過去。3-教育應該不一樣目前教育制度的規劃,不足以讓我們應付今日面對的挑戰。這個體制是根據上一代的需求而設計的,所以只改革是不夠的,必須要徹底革新。4-學位不再至高無上由於世界巨大變遷,人們的生活和謀生方式也產生了極劇烈的變化。過度執迷於提高學術水準並不能解決我們面對的問題,為了人類的未來,我們必須對天賦創造力等產生全新的看法。5-探索你的創意極限當前社會比以往任何時代更需要多樣化的人才,再也不能只仰賴一元化的人才觀了。6-如何活出創造力人們一旦找到天命歸屬,便能認清自身的天賦,進而獨當一面。唯有幫助他人探索其內在源源不絕的創意,才能激發出他們最好的表現。7-跟著感覺走沒有情感的世界可說是毫無人性,然而,我們的教育體制卻鮮少著墨在情感這一塊的訓練。要汲取真實的創造能量,我們不能只透過理性,還必須仰賴情感,才能和其他人共創多元且豐富的人類文化。8-創意天才不寂寞世界上與文化絕緣、完全不受文化影響的人可以說少之又少。換言之,個人創意幾乎都是受到其他人的作品、想法、和成果所激發出來。9-創意領導人任何機構想要建立創新文化,唯有領導者帶頭做起才可能成功。有了領導人的全力支持與參與,要想改變企業環境絕對不是問題。10-創意學習,永不止息教育並非為了替未來鋪路的線性過程。教育旨在培養才能與敏銳感受,透過它們,我們就能擁有最棒的人生,並開創自己美好的未來。後記教育與訓練是開啟未來的鑰匙。鑰匙可以轉二個方向:轉其中一邊,你就將資源鎖上了;轉另外一邊,你就把資源打開,還給原本擁有它們的人。注釋誌謝

章节摘录

  (摘自第一章)  你能如何不一樣  由於急遽的世界變遷席捲了所有的人,所以大多數國家都已認知到必須改變目前的教育制度了。有這種認知固然很好,但只停留在認知階段是不夠的。也就是說,真正的挑戰是要付諸行動。本書第二章探討了目前教育制度的根本方針,以及長久以來許多人的才能受其限制的原因。我也提出了一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建議大家重新肯定自己擁有的潛在想像力和創造力。  二○○八年的經濟風暴,把全球長久以來過度消費及過度生產的經濟泡沫都掃蕩一空。當不景氣如同海嘯般橫掃過各個老牌的已開發工業化經濟體,觸目所見盡是搖搖欲墜的企業、無力償還的債務,以及結構性失業等嚴重後遺症。年輕人尤其受創最深。本書寫作期間,全球十五到二十四歲年輕人的失業率達到歷史新高。二○一○年八月,國際勞工組織在「全球青少年就業報告」(Global EmploymentTrends for Youth 2010)中指出,目前全世界約有六?二億年輕人適值就業年齡,然而二○○九年末了,卻有高達八千一百萬年輕人處於失業狀態;這是年輕失業人口最多的一次,比二○○七年幾乎多出八百萬人左右。青少年失業率從二○○七年的一一?九%,一路攀升到二○○九年的一三%。國際勞工組織認為:﹁大批新增失業人口加入已失業人口,這股趨勢將對年輕失業族群造成極為深遠的影響。﹂該組織並提出警告說:﹁這種現象的後遺症之一,就是這群青少年將成為﹃失落的一代﹄,因為他們會被摒棄於主流勞動市場之外,無法擁有適合的工作,也無法取得經濟自主能力。﹂對千千萬萬的年輕人來說,未來似乎黯淡又絕望。他們找不到工作,所以前途茫茫。  相對於成人失業率而言,經濟危機對青少年失業率造成的影響更大,而且從歷史上來看,青年男女就業市場的復甦,通常也比成人就業市場來得更坎坷而漫長。其實對任何年齡層的勞工而言,想等到經濟復甦的一天都絕非易事;即使那一天真的來臨,產業面貌也已經不一樣。《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佛里曼曾說:「枯等經濟不景氣早日結束,認為之後工作機會就會從天而降的人,他們可得耐心等待了。」經濟不景氣造成社會滿目瘡痍,而重建經濟就必須仰賴想像力、創造力和創新力。正如同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所言,任何國家想邁向富裕社會之路,為每年步入職場的千百萬個社會新鮮人創造工作機會,是極為重要的過程,就業機會不僅要多,更重要的是工作品質也要好。  佛里曼還說:「有能力想像出新服務方式、新生意機會、新擴展業務方法的人,都是企業界求之不得的人才。如果員工具備充分的想像力,能為以往的職務找到更聰明的工作方法,為服務模式找到更省力的新方式,想出吸引老顧客的新招,並在既有的科技上賦予新意,這樣的員工就會前景無限。」想做到這一點,全賴更好的教育和訓練。此外,人們的未來也不能只依賴老方法。「我們不僅需要提高子女的高中及大學升學率,也就是不只受更高教育,還需要受更多方向正確的教育。我們的學校負有兩個艱難的任務:不僅需要改善閱讀、寫作和算術的程度,還須顧及開創力、創新力和創造力的啟發。如果不能改進學校和金融體制,想回到過去的好日子,將會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認為「文化」是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不能簡化成文化創意產業,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東西。這本書能給我們文化再生及創新一些值得參考的啟示。  ──嚴長壽(亞都麗緻飯店董事長)  企業所要求能溝通、會思考、可以預期未來的人才,這些能力其實都源自了解別人內心動機和慾望。作者說的對,根本解決之道在教育,教育的確是改變社會最勇猛的武器。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要有創意,不只是不斷解決問題,而是要學著問「重要」的問題,問「大」的問題,問「對」的問題,有時這比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讓創意自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