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

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楊志良 著  页数:267  

内容概要

  因為他心懷所有公衛人的大願,要實踐全民照護、醫療公平、社會安全,  所以不惜賭上烏紗帽,也要讓二代健保法過關。  因為他認為生命價值比遭濫用的言論自由更重要,  所以他以衛生署長之尊,狀告電視名嘴,被罵也要修補防疫網的漏洞。  ~台灣要走向「公義社會」,需要更多楊志良!~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是個引發諸多爭議的人物,討厭他的人,說他白目、一意孤行、只出一張嘴;欣賞他的人,說他有guts、敢做敢言、值得尊敬。對這一切褒貶,楊志良笑罵由人,船過水無痕,因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手段,目的是實踐自己的終生目標:「社會公義、全民照護」。其他的,他一點也不在乎。  這本《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白目署長楊志良的衝撞與改革》裡,楊志良談到他對最愛「公共衛生」的一世深情,他認為健康與教育是一個人獲得立足點平等的根本,而要讓每個人都獲得健康,就必須用社會主義的方式分配醫療資源。他也從一個公衛學者的角度,重砲轟擊白色巨塔內的醫界,愛深責切,恨鐵不成鋼。還有他對台灣這塊土地殷切的期待:「清廉施政、公平加稅、合理漲價、照顧弱勢,救台灣」。  拚公義這條路,崎嶇難行,但楊志良期許自己做公衛界的唐吉柯德,面對再多打擊,也從來不曾後悔!  「台灣有三害:媒體、立法院及監察院,政府看媒體臉色施政,立委依黨派顏色問政,監委看報紙報導查案,以致官不聊生,有能力的人不願進政府服務。」--楊志良 

作者简介

  楊志良  1946生,師大衛生教育系學士、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個性鮮明,說話率直,勇於面對困難,以實踐社會公義為人生目標,對台灣最大貢獻是規劃、推動全民健保,也監督、改革全民健保。  曾是台大公衛所破格任用的最年輕所長,也曾是經營績效佳的醫院管理者,擔任衛生署長時,不改快人快語作風,嚴辭批判時局,痛斥惡質媒體,多次挑戰立法院及監察院權威,被譽為「台灣最有guts的歐吉桑」。

书籍目录

序自序第一部 一個公衛學者眼中的白色巨塔1. 是醫院還是血汗工廠2. 什麼才是「卓越」的醫院3. 人醫為什麼變「獸醫」4. 白袍染銅臭,誰之過5. 醫院改革,事在人為6. 我一定要把署醫救回來7. 有些醫界大老對我不滿,我對他們更不滿第二部 走在懸崖邊的施政路8. 全民健保:右派政府的左派政策9. 全民健保得之不易10. 健保一定要長成萬年神木11. 被政治染色的H1N1疫苗12. 難以下嚥的美國牛肉第三部 非典型署長13. 從上到下的相挺情義14. 媒體火光溫暖我,也灼傷我15. 立法院攻防16. 我憧憬的美好國度17. 乘願而來,隨緣而去番外篇 我是楊志良18. 因為窮,遇到了最愛19. 幸而路上遇到這些人20. 太棒了,這就是我要的!21. 老天爺也要我再多做一點採訪後記 我眼中的楊志良 邱淑宜

章节摘录

  16.我憧憬的美好國度  台灣官不聊生,施政困難,導致國力弱化,民怨沸騰。這不是個人之力可以改變的,但還是期待政府能夠「維護社會正義,進行稅改;經濟成長的果實,由就業者充分分享。」讓台灣和北歐國家一樣,生活充滿希望和快樂。  我任職衛生署期間,深深感覺台灣施政環境讓官員「十倍努力半分功」,非常不利國家發展。為什麼?因為台灣有三害:媒體、立法院及監察院,政府看媒體臉色施政,立委依黨派顏色問政,監委看報紙報導查案,以致官不聊生,有能力的人不願進政府服務。  民間呢?藍綠廝殺慘烈,寶島一片烏煙瘴氣,施政績效差,老百姓怨聲載道,這樣的台灣,還有希望嗎?  媒體治國,官不聊生  台灣誰最大?我說媒體最大,因為報紙報導什麼,立委就質詢什麼,晚上政論性節目名嘴們就討論什麼,甚至監察委員也看報辦案。本來政府某種程度要發揮教化功能,但台灣,政府被媒體牽著鼻子走,向名嘴請益國是,官員忙於回應各式爆料,誰有空想台灣未來怎麼辦?  變態的政治環境讓有識有能之士不願進政府做事,錢少、事多、責任重尚可忍,但在立委及媒體前毫無尊嚴則不可忍,所以現在看不到產業界有人願意做政務官,不信政府去請施振榮、郭台銘、歐晉德等進政府單位服務,看他們點不點頭?再看看學術界有人願意進政府做事嗎?事務官願意改任政務官嗎?  中國大陸發生三聚氰氨毒牛奶,人家的衛生部長沒有下台,我們的衛生署長下台了;日本核能發電廠發生核安事件,我們的署長天天被綁在立法院,說核安怎麼樣怎麼樣,有道理嗎?  沒有尊嚴之外,政府也沒有給予政務官應有的尊重,台灣政務官已經變臨時工了,卸職時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  原本來政務官退休待遇福利好的不得了,因為太好了,被拿出來檢討,結果政治鐘擺擺盪過頭,以致現在政務官退休連年資都不計。我自己不在意有沒有退休金,但這是態度問題,國家這樣對待政務官,是不是太苛刻了?  立法院已經讓官員疲於奔命,監察院還來摻一腳,如果衛生署有做不好做不對的地方,接受調查糾彈都應該,但有些案件實在莫名其妙。例如去年9月的豬血糕事件,媒體報導美國農業部以製作過程不衛生,下令全美禁止製作販賣豬血糕,於是衛生署先被叫去立法院做豬血糕專案報告,再被叫去監察院被修理一番。結果美國農業部根本沒有下這道禁令,豬血糕事件根本是一樁媒體誤報的烏龍事件。何況國情不同,民俗不同,即使美國禁售豬血糕,台灣為何要隨之起舞?你到德國去,豬血腸也是一種很平常的食物。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