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 著 页数:292
前言
探索成功的真義 史蒂芬.柯維 《與成功有約》出版至今,世界已經起了巨大變化。生活變得更複雜,壓力更大,要求更多。我們已經由工業時代轉入資訊∕知識工作者時代,並承受了這個時代所有深遠的影響。我們在個人、家庭與組織所要面臨的挑戰與問題,都不是一、二十年前所能想像得到。這些挑戰不僅範圍擴大,類型也截然不同。 社會以及全球數位化市場的幡然改變,引發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也是經常有人問我的問題:「時至今日,七習慣仍適用嗎?」或更進一步的問:「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後,這些習慣還能適用嗎?」我的回答是:變化愈大、挑戰愈艱難,這些習慣愈能適用。原因是:我們的問題與痛苦是全球性的,而且與日俱增,無論現在或將來,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都必須仰賴不分地域、時間且不言可喻的原則。這些原則是歷史上所有悠久、繁榮的社會共通的特色,不是我的發明,我不敢居功。我只是將原則列舉出來,整合成一個系列。 我一生中最高深的學習經驗是:若想達到最高期望並克服最大挑戰,就得認清主宰你所追求的結果的原則或自然法則,然後加以運用。我們每個人運用原則的方式,會依個人的力量、天賦與創造力而大不相同,但一切努力都必須符合成功所繫的原則,才能獲得最後成功。 許多人並不這麼想,或至少意識上是如此。其實,你會漸漸發現依據原則的解決之道,和我們大眾文化中通俗的做法與思考方式是完全對立的。我就舉幾個人類最常面臨的挑戰為例,稍做描述。 恐懼與不安全感。有太多現代人都深懷恐懼。他們為未來恐懼。在職場上他們也很敏感,唯恐失去工作與維持家庭生計的能力。這種脆弱的心態常常會讓人屈就於沒有風險,以及與同事、家人互賴的生活。在我們的文化裡,對這個問題的普遍反應就是讓自己變得愈來愈獨立。「我要專注在『我自己和我的事情』上。我要做我的工作,把它做好,下班以後我要好好享受。」獨立是一種重要的,甚至於不可或缺的價值觀與成就。問題是我們生活在互賴的現實中,我們最主要的成就都需要互賴的技巧,絕非我們本身的能力所能達成。 「我現在就要。」人們想要的東西,馬上就要得到。「我要錢。我要一間漂亮的大房子,一輛好車,還有最大最好的休閒中心。我什麼都要,這是我應得的。」雖然現在的「信用卡」社會讓你可以輕易地「先享受後付款」,但經濟的現實面終究會提醒我們:消費不能超過當前的產能,有時候這種提醒令人痛苦,而假裝沒有這回事卻也不是長久之計。利息的負擔是毫不留情、絕不寬待的。即使努力工作也還不夠。 科技的日新月異,加上市場與科技全球化導致競爭愈來愈激烈,光是教育自己並不夠,我們必須不斷的重新教育自我、開創自我。我們必須讓心靈成長,要不斷將自己磨得鋒利,發展競爭力,以免遭到淘汰。在職場上,老闆總是非要看到成果不可,這並非毫無道理。競爭過於激烈,生存受到威脅。 迫於今日的現實,即生產是必要的,也象徵著資金的需求,但真正的成功真言卻是持久與成長。你也許能達成預定的季報數字,但真正的問題則在於:你是否做了必要的投資,使得你在一年、五年與十年後仍能保持成功並且更進步?我們的文化與華爾街都大聲疾呼要成效立見。但是我們除了要滿足今日的需求,還要為明日的成功培養能力,這兩者間的平衡原則是無可避免的。而這個原則也同樣適用於你的健康、你個婚姻、你與家人的關係,以及社區的需求。 推委與受害主義。無論你發現什麼問題,通常也會發現指責的對象。社會已經註定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要是我老闆不是個控制慾這麼強的笨蛋就好了……要是我生在富裕一點的家庭就好了……要是我沒有遺傳父親的壞脾氣就好了……要是我的孩子不這麼叛逆就好了……要是另一個部門不要老是搞砸上級的指示就好了……要是我們不是從事這種走下坡的產業就好了……要是我們的人不要這麼懶惰、缺乏幹勁就好了……要是我老婆更善解人意一點就好了……要是、要是……就好了。」 因為我們的問題而指責其他人事物或許是正常現象,也或許能暫時解除痛苦,但卻也讓我們無法擺脫這些問題。告訴我有誰面對自己的處境時能謙虛地接受與負責,有誰在必要時能勇敢地踏出第一步,以創新的方式努力解決或改變這些挑戰,我就能告訴你選擇有何等驚人的力量。 絕望。推委會衍生出憤世嫉俗與絕望。當我們甘心相信自己是環境的受害者,並屈服於宿命論的苦境,我們便會失去希望,失去動力,變得認命而萎靡不振。「我註定是個卒子、傀儡,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你說我能怎麼辦。」有太多聰明而有才華的人都有這種感覺,更因為隨之而來的各種失望與沮喪而痛苦不已。一般大眾的存活反應是憤世嫉俗 ---「只要降低你對人生的期望,不要再因任何人事物而失望就好了。」但綜觀歷史上的成長與希望原則,卻是要人發現「我才是創造自己人生的力量」。 生活失去重心。我們這個手機社會的生活愈來愈複雜、嚴苛,壓力愈來愈大,令人精疲力竭。我們利用現代科技奇蹟努力地掌控時間、做得更多、更上一層樓、更有效率,但為什麼卻愈來愈覺得自己生活中堆積著空洞的事物---例如不受重視的健康、家庭、品德,以及工作上許多重要的事?其實問題不在於工作---工作只是維續生命的引擎,也不在於複雜或改變。問題在於現代的文化告訴我們:「早一點上班,晚一點下班,要有效率一點,暫時忍受犧牲」---但事實上一個人想獲得心靈的平衡與平靜,靠的並不是這些,而是得認清自己最重視的是什麼,然後專注而誠懇地朝目標邁進。 「這對我有什麼好處?」我們的文化教我們的是:想要什麼東西就得「找最好的」。它也教我們:人生是一場賽跑,一場競賽,最好要獲勝。同學、同事甚至家人都被視為競爭對手,他們贏得愈多,你所能得到的就愈少。當然,我們會盡量表現氣度,為他人的成功喝采,但大多數人面對他人的成就,都會暗暗感到錐心刺痛。文明史上的許多偉大功績都是靠著單獨一人的堅定信念造就的,可是在此知識工作者時代,只有深諳「眾人」藝術的人才能獲得最大的機會與無限的成就。只有懷著寬大無私的心,彼此尊重並為彼此的利益努力,才能成就真正的大業。 渴望被了解。希望被了解,希望別人能聽到、尊重並重視自己的聲音,希望自己有影響力,這幾乎可說是人心中最大的需求。大多數人以為產生影響力的關鍵在於溝通,也就是清楚地傳達你的意思,表現你的說服力。其實仔細想想,你不覺得當別人和你說話時,你並沒有確實傾聽,而是只顧著該如何回應嗎?其實,只有當別人感覺到你受他們影響,你了解他們,你很仔細並真誠地聽他們說話,你願意敞開心胸,這時你才算真正發揮了影響力。但大部分的人總是過於急躁而無法深入聆聽---他們無法拉長時間用心地了解對方,便急著說出自己的想法。然而,雙方交談必須至少有一人願意先仔細傾聽,進而使雙方彼此了解,才能掌握影響力原則。 衝突與差異。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卻又迥然不同。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價值觀、動機與目標,有時甚至相互競爭,而這些差異自然便衍生出衝突。社會上利用競爭方式解決衝突與差異的方法,多半將重點放在「盡可能獲得」之上。雖然在不斷讓步後取得雙方都能接受的中間點,這種技術性的妥協藝術有不少好處,但沒有哪一方會真正高興。因為諸多差異而迫使雙方接受彼此間的最小公倍數,這多可惜!雙方未能善用「創意合作」原則,設想出比各方原來的想法更好的解決之道,這又多可惜! 最後,我想再提出一個我經常在教學上提到的問題:有多少人臨終時會後悔自己沒有多花點時間在辦公室,或是看電視?答案是:一個也沒有。他們只會想到自己心愛的人、自己的家人與自己服務過的人。 就連偉大的心理學家馬斯洛到了晚年,也將子孫的幸福、滿足與貢獻置於他的自我實現之上(這是他著名的「需求層次論」中的最高層級)。他稱之為自我超越。 我正是如此。從七大習慣涵蓋的原則所產生最大也最令人滿意的影響,顯然都發生在我的孩子與孫子身上。 例如,我十九歲孫女珊儂被硬拉去羅馬尼亞服務孤兒,有一天有個小病童吐了她一身之後又伸手要她抱,這時她忽然頓悟了,便寫信告訴我和妻子珊德拉。就在那一刻,珊儂暗自下定決心:「我不想再過自私的生活了。我必須要一生奉獻。」此時她已經又回到羅馬尼亞,繼續為當地人服務。 我們所有的孩子都已經結婚,並且和他們的另一半都以原則為根基寫出了奉獻的使命宣言。看著下一代實踐這些使命宣言,我們感到十分喜悅。 你就要開始閱讀「與成功有約」的內容了,我保證你會有一段興奮刺激的學習冒險之旅。記得和你心愛的人分享你的學習心得。最重要的是,你要開始應用你的所學。千萬記住了,學而不行非真學,知而不行非真知。 我個人覺得要實踐這七大習慣就得持續不斷地努力--最主要是因為當你變得愈好,挑戰的本質便會改變,就像滑雪、打高爾夫、網球或從事其他任何運動。由於我每天都非常真誠而努力地實踐這些涵蓋原則的習慣,因而在此衷心地加入你的行列,與你一同探索。
内容概要
你思考過成功的定義嗎?除了事業拔得頭籌外,還有哪些層面值得我們全力以赴?身處多元化的社會,光是事業無往不利,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顧人生其他層面的圓融和諧,才是全面的成功。柯維提出「全面成功才是真正成功」的新思想。 書中列舉達到「全面成功」的七大準則: 1.主動積極:掌握選擇的自由,對現實環境積極回應,才是真正對生命負責的人。 2.以終為始:鎖定生命的座標,掌握真正的使命,凝聚向前的力量,並全力以赴。 3.要事第一:忙要忙得有意義,辨別事情的輕重緩急,急所當急,是個人管理之鑰。 4.雙贏思維:事情並不是只有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人人都可以是贏家。 5.知彼解己:聆聽與表達同樣重要,做個雙向傳播的聆聽者,才是溝通高手。 6.統合綜效:唯有合作才能統合綜效,人類的潛能因而激發,面對挑戰也毫不畏懼。 7.不斷更新:人生最佳的投資策略,就是嚴格要求自己,掌握不斷更新的成長原則。 這七大準則鼓勵讀者探索自我,從培養內在修為,激發改變外在行為的力量,進而創造全面成功的人生。而其中的深沈本質,正是人類「從依賴到獨立,又從獨立到互賴」的心靈成長歷程。本書高居美國暢銷書排行榜長達七年,在全球七十個國家,以二十八種語言發行,已超過一千五百萬本。
作者简介
史蒂芬.柯維(Stephen R.Covey) 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楊百翰大學博士。他是柯維領導中心的創建人,也是富蘭克林柯維公司的聯合主席,曾協助眾多企業、教育單位與政府機關訓練領導人才。柯維博士曾被《時代》(Time)雜誌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並入選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成功學、領導理論、家庭與人際關係等領域素負盛名。柯維博士著作豐富,《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一書,更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商業書籍之一。其他著作尚包括:《與領導力有約》(Principle-Centered Leadership)、《與時間有約》(First Things First)、《與幸福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Families)、《與青春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Teens)、《與生活有約》(Living the 7 Habits)、《與影響力有約》(The Power Principle)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书籍目录
第一篇 重新探索自我第一章 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第二章 為圓滿人生做準備第二篇 個人的成功:從依賴到獨立第三章 掌握「選擇的自由」-主動積極的力量第四章 鎖定生命的座標-以終為始、全心以赴第五章 忙要忙得有意義-要事第一的個人管理第三篇 公眾的成功:從獨立到互賴第六章 你不是一座孤島第七章 大家都可以是贏家-雙贏思維的人際觀第八章 作個「雙向傳播」的聆聽者-知彼解己的溝通原則第九章 統合綜效、威力無比-統合綜效的合作原則第十章 最佳的「自我頭資策略」-不斷更新的成長原則附錄 一、你是哪種類型的人?-生活重心面面觀二、第四代時間管理-高效能經理人的一天後語 我常被問到的問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