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出版时间:2009/2/28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Thomas L. Friedman  页数:512  译者:黃孝如,顧淑馨  
Tag标签:无  

前言

  【導讀】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怎麼辦?--導讀佛里曼新著   (一)市場機制的失靈  「戰爭」是人類二十世紀的夢魘,「能源危機」則是人類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最大挑戰,而這項挑戰由於市場機制的失靈使情勢更加惡化。  從經濟學理來推論,只要按照市場機制,價格的暴升或暴跌與供需的過剩或不足只是暫時狀況,透過供給者與需要者一段時間的調整,均衡的狀態就可以恢復。  如果人的生產與消費行為都是這樣的理性,且可預測,那麼世界就不會出現「石油危機」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這本書引起了全球讀者的閱讀興趣。  事實上,油價不穩定的來源是:(1)需要增加太快,供給趕不上;(2)基於政治上的對抗、經濟上的壟斷等因素,石油輸出國不願意增加,甚至減少產量;(3)石油的替代品太少以及發展速度太慢,沒有發揮遏阻功能;(4)投機客在期貨市場上,有時興風作浪。  市場機制的失靈,把我們帶回到殘酷的現實世界。這就是佛里曼要撰述這本新著的重要動機。  (二)又熱、又平、又擠  佛里曼於2005年發表《世界是平的》一書後,再度獲得多項國際榮譽。做為一個《紐約時報》新聞記者與專欄作家,先後已獲得新聞界中最高榮譽的三座普立茲獎。他因報導中東紛爭,第一次得獎時年僅三十。  近三年來,幾乎他所有的論述、演講、訪談,已從人對人、宗教對宗教、國對國的紛爭轉移到人對自然、人對能源、人對子孫的掠奪。圍繞的大主題是:能源與環保。出現在他文章中最多的議題是「能源氣候年代」、潔淨電力、能源效率、資源生產力、石油輸出國的獨裁、徵油價稅、美國政府的無能、新興國家(如中國、印度)能源需求激增帶來的新挑戰。  對於本書的脈絡,可先做個簡單的理解。  首先,當前人類「能源危機」可以概括的包括:需求激增、供給不足、能源耗竭、替代品不足,因此每隔一段時期,便帶來油價的狂飆;另一方面在使用能源過程中,帶來了各種破壞氣候及生態的可怕後果。  因此,面對地球變熱、變平、變擠,產生了「需要面」的巨大改變之後,必須要設法在「供給面」採取對策。  這即是在書中最後一章,佛里曼借用美國戴爾電腦(Dell)創辦人提到的一個名詞:「再世代」(Re-generation)來鼓舞大家。「再世代」是指全球人類,不論年歲,共同努力於資源之「再生」(renewable resources)、「再用」(recycling)、與「再改造」(re-engineering)。  美國是今天的超級強國,中國是今天的另一個強國。書中的一個結論是:中國好,地球就會好(As goes China, so goes planet earth.)。在能源的這一仗上,中國人要爭氣!  在西方社會中,受人尊敬的公共知識份子,是有能力來推動一個新思潮與新運動的辯論。這本新書的主標題是:「又熱、又平、又擠」(Hot, Flat, and Crowded)。且引證書中一些數字:  (1)地球變「熱」了。除非人類採取措施大量減少二氧化碳,專家們警告:氣候變化「可能會帶來對空氣、海洋、冰山、土地、海岸線、物種等突發且無法扭轉的傷害」;「不在2012年之前採取行動,就會太晚,關鍵就在這幾年」。平均溫度即使只上升攝氏0.8度,就會產生重大的水災、旱災、熱浪、野火、冰融,及對動植物生存的傷害。  (2)地球變「平」了。因為技術快速發展(電腦、網路、軟體),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共同市場建立,貿易障礙減少等因素,使前所未有的全球人口,加入了全球化行列,形成了中產階級的崛起,也加速了對能源的需求,特別是新興國家(如中國)的需要激增。  (3)地球變「擠」了。1800年,倫敦是全球最大城市,人口100萬。1995年,世界上有280個城市人口超過100萬,超過1,000萬人口的大都市也有14個。  由於作者思維犀利,說理清晰,文字流暢,具有說故事的才能,全書讀來十分引人入勝。本書題材融合了經濟、政治、環保、科技、願景,讀後會使大部分讀者感受到正跟上了當前「綠能革命」的步伐,擴大了視野,增加了熱情,也會要求自己對「綠能革命」不能置身事外。  這使我想起三十六年前另一本重要著作:《成長的極限》(Limits to Growth)。那是1972年,此書出版後立刻轟動歐洲。當時我剛好在丹麥哥本哈根教書,講授經濟發展與國際貿易。  作者米道斯(Dennis L. Meadows)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擅長系統分析。與其他三位作者在書中做了各種模式的演算。模式是根據五個指標——世界人口、工業化、汙染、糧食生產與資源消耗——來估算經濟成長能否持續。書中悲觀的推論指出:人類如不採取各種補救與防禦措施,經濟成長就會面臨崩潰。這使一些人指責這群年輕的「蛋頭學者」是馬爾薩斯(1798年出版《人口論》)新幽魂的復活。  已近退休年齡的米道斯博士在2006年重溫舊著時表示,現在的情況比當年的生態破壞(ecological collapse)悲觀預測更糟:「自然資源的急速枯竭、汙染的增加、自然危害的頻繁、政治的不安定、油價的暴升、政府舉債的大量增加……。人類已經超越了警戒線,危機不是不可以避免,但是會愈來愈困難。」這位三十年前就憂心忡忡的環境科學家,現在已另有佛里曼來接棒了。  (三)「綠能革命」的推動者  佛里曼變成了世界舞台上一位耀眼的、自己任命的「綠能革命」推動者。他提倡以「綠色」變成「新的紅色、白色、藍色」(美國國旗的顏色)——象徵美國新願景。有《紐約時報》做傳播平台,他每週撰述二篇專論,產生了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新著的立論是建築在他提出的五個趨勢上:(1)能源與資源的供需失衡、(2)產油國的獨裁、(3)失控的氣候變遷、(4)能源匱乏(如電力)、(5)生物多樣性消失。他認為:二十一世紀能否安定,端視人類能否處理這些愈陷愈深的問題。  這位在明尼蘇達州出生的美籍猶太人,是一位具有相當愛國主義色彩的意見領袖。他極端擔心如果美國政治人物不能兌現三項承諾,美國將難以立足充滿能源危機的世界。這三項承諾是:(1)加速發展綠色能源;(2)美國不再是石油輸入國;(3)採取具體措施改善氣候暖化。  近來在美國新聞界受到推崇的一位新秀,是《新聞週刊》國際版總編輯薩卡里亞(Fareed Zakaria)。他出生於印度,受教育於哈佛,剛於今年出版了另一本著作:《後美國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書中最重要的論點是:十九世紀英國之衰退是來自經濟力量的衰退;二十世紀美國的衰退是來自政治勢力的衰退;二十一世紀將與美國並起並坐的是來自「其他國家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Rest),特別是指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等等。  佛里曼做為一個全球採訪的專欄作家,自然格外感受到這種來自東方社會帶給美國及西方世界的指責,試舉三個說法:  (1)西方認為他們是問題的「解決者」,實際上是「麻煩製造者」。他們的優越感與自私心,永遠是把自己的利益與享受放在第一位。  (2)要求新興國家的改善(從節約能源到性別平等),不僅在自己發展過程中全犯過,此刻仍在犯這些錯誤。  (3)占全球12%的西方世界人口,占用了地球上太多的能源、市場、財富及權力;其餘88%的人口還要不斷的接受西方的教訓。  面對這種指責,更使佛里曼要提倡「綠能革命」。因為它不僅創造各種商機,且會使社會更健康、更安全、更有競爭力。如果人類真能完成這一場經濟大革命,也就完全符合了「綠色行動」(Code Green)。  (四)石油替代的可能性  19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後,面對暴升的油價,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部長亞瑪尼親王(Sheikh Yamani)警告石油輸出國家:「要記住:石器時代的消失並不是用光了石頭。」他擔心石油的替代能源會立刻出現。令人失望、甚至氣憤的是:四十年來這麼可怕的油價,居然沒有出現可以替代的能源,來終結「石油時代」!  一個重要的解釋是:油價的不穩定(暴升後的暴跌),無法使民間企業敢做長時期的研發與大規模的生產。專家估計石油輸出國平均生產一桶石油的成本約為10美元,而相當於一桶石油的替代品則在50–60美元之間。此即是說:石油輸出國隨時可以出手,使油價暴跌,封殺大規模替代品的生產。  科學家與企業家早就知道有來自「地獄」的燃料(汙染多)如煤、石油、天然氣;有來自「天堂」的燃料(汙染少)如太陽能、水力、風力、潮汐。那麼,為什麼企業家沒有做較佳的選擇?答案是:除了研發與生產成本,在美國這個石油產業壟斷的社會,還有政治上難以克服的障礙。它來自比科學家與企業家更聰明的國會說客(lobbyist)。他們有本領為了維護石油公司的利益,擋住任何能源替代的獎勵方案。  因此,佛里曼在書中建議:美國社會所需的能源政策,是要政府積極參與:訂定最低油價(price floor),企業才敢發展替代能源;提供誘因,企業才肯大量創新。政府要介入,但要讓市場機能與創投評估扮演主角,決定哪些企業的新投資會有利潤與風險。  (五)掀起另一波浪潮  做為一位舉足輕重的美國專欄作家,佛里曼充滿熱情,也充滿焦慮;所提倡的「能源節約」與「能源替代」的願景清晰,但又有各種無力感。看到美國國內石油利益團體的龐大勢力,各種替代方案之難以推動,他「天真」的指出:讓美國變成「一日中國」——以無比的中央集權來訂定所需的新能源政策,然後第二天又再變回美國。他希望「紅色」中國(Red China)也要變成「綠色」中國(Green China)。他希望中國從追求經濟成長的優先,轉變成追求綠色成長的優先。  書中充滿了令人警惕的論點:  ◎企業走向綠色革命是增加競爭力的一種機會,不是增加成本的一種壓力。  ◎近年去中國,看到那邊的汙染,發現人民講話是愈來愈自在,但是呼吸卻愈來愈困難。  ◎沒有痛苦的「革命」,不是革命,是「派對」;追求的是綠色「革命」,不是綠色「派對」。  ◎在能源節約上,唯有改變現狀,才能維持現狀。  ◎人類正如在水缸中被加溫的青蛙,務必要及時設法跳出能源危機。  ◎美國要維持其領導地位,必須要在能源節約與開發上領先。  我相信這本新著會掀起另一波全球能源革命的新浪潮——尤其在美國與中國。佛里曼最大的希望或許是:經過大家的參與,能將「綠能革命」,從難以落實的僵局,變成「擋不住」的主流,徹底改善二十一世紀人類所面臨最大的危機。  【推薦序】  環保節能愛地球   鄭崇華∕台達電子創辦人暨董事長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在我出國前夕,給了我這本《世界又熱、又平、又擠》的中文譯稿,邀請我寫推薦序,我利用旅途往返在飛機上的空閒時間,加上回來後的幾個夜晚,把這本中譯稿讀完。  本書的作者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不僅是美國、也是全球輿論最大影響力的新聞工作者,他的前一本著作《世界是平的》連續六十四週在Amazon.com暢銷,造成轟動,成為各界談論的焦點。繼《世界是平的》之後,作者用了三年的時間完成了這本《世界又熱、又平、又擠》。又熱,指的是全球暖化造成地球氣候變遷;又平,談的是新興國家崛起,更多的人過著像美國人一樣的生活,造成能源耗竭;又擠,是近世紀人口快速的膨脹。這三項問題同時發生,造成能源供需失衡、生物滅絕加劇、產油國獨裁增強、氣候變遷加速,也可能造成地球動盪不安、危機重重。作者親身到世界各地做深入的調查採訪,書中也引用了其他的重要資料,其精采豐富的內容,身歷其境的生動描述報導,讓我們對目前世界各地的情況,有更清楚深刻的瞭解。如何讓地球以更環保、更能持久的方式成長,將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最大挑戰。  本書前半部,描述、診斷了目前的危機與挑戰,後半部談的是如何往前邁進、拯救地球。全書雖然是站在美國人的立場來寫,但應可喚起大家的覺醒,讓讀者得到啟發,瞭解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之嚴重性與急迫性,政府需要有遠見的新政策、企業應有新的工業革命、全民更要有「環保、節能、愛地球」的認知與新的生活習慣。  無知的心態,自大的政策,落後的發展  本書的開始,就以911事件之後,將土耳其的美國大使館遷徙到新建築的故事,描述新的使館在安全性上,嚴密到「連鳥都飛不過去」,這卻使得友邦和合作夥伴敬而遠之。美國為了防止恐怖份子突擊,在世界各地築起有史以來最多的高牆,切斷了與盟友的聯繫與合作。美國的入境程序與安檢,造成國內外旅客的不便與反感,而且也使人產生了一種恐懼與挫折感,讓國際商務和觀光旅客,都對美國敬謝不敏。  另外,自1980年代起,美國人逐漸出現投機心態,有些人做著坐享其成的美夢,政府對於該執行的事,無限期的拖延,就如今日美國次級房貸,造成大型金融機構的經營危機甚至倒閉,而這些問題所帶來的經濟風暴,已經引起全球的經濟衰退。  回顧1973到1974年間阿拉伯石油禁運事件後,歐洲人與日本人積極的推展提升能源效率運動,並且提高汽油稅,鼓勵開發再生能源,以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法國傾國家之力注入大筆投資發展核能,並利用核廢料加以處理,再產生能源;丹麥的政策則是利用課稅的方式使石油價格提高,促使民眾重視節約,政府及早將發展重心著眼在太陽能與風力發電,讓丹麥從1981年起至今的經濟成長率高達70%;而開發中國家巴西也開展了用甘蔗等農產品提煉乙醇,靠自產的石油及乙醇,巴西已經完全不需進口原油。  這些及早因應的國家,目前都有非常好的成績。反觀美國,在福特總統與卡特總統制訂的車輛油耗標準在1985年達成目標後,雷根總統不但未繼續執行,反而在1986年將標準放鬆,並且刪除卡特總統大部分的再生能源計畫預算,他以為自己為不景氣的美國汽車業與石油業帶來曙光,作者書中用「雷根政府對促使蘇聯垮台有貢獻,對養成美國目前如此依賴沙烏地阿拉伯,也厥功至偉」來諷刺。由於美國對環保的不積極,2003年,中國大陸的汽車油耗標準里程數已經超越美國,到2008年更高出美國的標準5英里,美國則要等到2020年才會到達目前歐日等地的每加侖35英里標準,等於落後了12年。  作者認為,以美國為首的高度開發國家嚴重的「染上油癮」,卻忽略了對石油的依賴會促使產油國走向強權獨裁,這非但阻礙了民主化,也製造了許多國際衝突與對立。書中寫道,2001年小布希在任總統時,白宮發言人佛萊契(Ari Fleischer)在例行新聞簡報中,面對記者問及美國的人均能源消耗量遠超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總統的看法為何?佛萊契回答:「總統認為美式生活就是如此,政策制訂者的目標應該是保護這種生活方式。美國人的生活是上帝的恩賜。」  這段話把小布希的無知與自大表露無遺,這種錯誤的心態與政策,導致小布希在任期快結束時,還不得不親訪沙烏地阿拉伯,要求阿不都拉國王(King Abdullah)在汽油價格上「解救」美國一下。  911事件後,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Donald Rumsfeld)回答士兵詢問為什麼不給軍隊合適的裝備,就把同胞送上伊拉克戰場,他回答:「要打仗時,有什麼軍隊就派什麼軍隊,而不是派自己想要、或是以後希望擁有的軍隊。」這道盡了美國淪落的地步。  此外,作者在2007年的隨行採訪行程中,與海軍上將法隆(William Fallon)一起到伊拉克,查訪醫護站時,法隆上將與醫護人員聊天,他們都是交互輪調來此服務30、60、180天不等,法隆上將問他們如何協調大家來去的時間,後排有一位護士大聲說:「長官,我們都是同一個團隊的!」作者四下看一看整個房間裡的人,包括西裔美國人、非裔美國人、亞裔美國人、白種美國人……等,整個美國民族大熔爐全部到齊,大家同心協力,其中有一半是女性,更不乏將家人子女留在國內到伊拉克服務半年到一年的為人母者。作者離去時,心裡想:「美國做了什麼好事,修得這麼好的人民?」這也是我對台灣人民過去選出錯誤國家領導人後,同樣的感慨!  面對能源匱乏,危機就是轉機  面對能源匱乏的挑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對於國家或個人,其實都蘊含了絕佳的機會。回到經營企業的態度,這也是我在公司內部經常強調的「危機就是轉機」,如何建立高效率的能源系統讓經濟持續發展,就是「能源氣候年代」中最大的挑戰。因為環保節能已經變成一種策略,只要有助於減輕地球暖化、維持生物多樣性、打破產油國獨裁,就是改變全世界,美國如此,世上所有國家、地區或個人亦然。  至於我們該如何起步,我想必須從制訂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綠色標準開始。除了電子產品的效率規範、汽車油耗里程的提升,我們更要鼓勵發展潔淨、高效率的再生能源。此外,產品從設計階段開始,就納入其回收或拆解的便利性,使原物料能不斷重複使用。  從工業革命至今,成本的計算,只把取得天然物資(如開採礦物)的費用列入,忽略了其所使用的最大資本是天然物資,如礦物的本身,以及自然界生命系統和生態系統所供應的自然環境,我們統稱為「自然資本」。如果到今天,仍然把自然資本當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免費供應,人口大量膨脹、人類活動的大量增加,必然加速自然資源枯竭,自然生命及生態平衡系統遭到破壞,人類也將無以為繼。  改變大自然,不是成就,是浩劫  近年來,全球暖化已經喚起了國際間前所未有的重視。2007年初,由全球一百一十多國的兩千多位科學家所組成的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公布了自1988年成立以來的第四份報告,科學家們有九成的把握相信,近世紀人類排放了過量會吸收地球所反射紅外線的二氧化碳等氣體至大氣層中,造成全球暖化,使得冰河及極地冰帽融化、洋流和氣候改變及海平面升高。他們預估,若世界各國不能在2015年前阻止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突破450 ppm,那麼二十一世紀末的全球溫度將較1990年代再上升攝氏2度,屆時將會有數十億人口因水源枯竭面臨缺水危機,甚至因極端氣候造成的巨大天災而被迫成為無家可歸的環境難民,同時還會有三成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由此可見問題的嚴重性與迫切性,如果我們不立即採取行動做有效的改變,大災難即將在這個世紀末發生。  當你讀了第五章「失控的氣候變遷」,談到了上述IPCC的報告,科學家深怕危言聳聽,因此在報告中寫得較為謹慎保守。事實上,IPCC的計算數據皆起於1990年代,尤其過去五年中國大陸突然爆炸性崛起的工業發展,並未包含其中,全球暖化趨勢「證據確鑿」,而且還會有更可怕的未知數,例如從西伯利亞西部延伸到阿拉斯加的極地寒原,如果解凍,釋放出大量的甲烷,情況會非常嚴重。  IPCC的主席帕喬里(Rajendra Pachauri)日前接受BBC的採訪指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估計,肉品生產直接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約占全球總量的18%,交通運輸的排放量只占了13%,牛羊打嗝與排氣會釋出大量甲烷,其溫室效應高達等量二氧化碳的23倍。」世界關懷農業組織(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CIWF)呼籲各國政府在協商〈京都議定書〉的同時,也要針對減少肉類生產與消耗量訂定明確目標。該組織指出,過去四十年來,全球肉類消費量直線上升,嚴重威脅人體健康與地球生態環境。全球至少有三分之ㄧ的糧食用於飼料,獲取1公斤的牛肉需要消耗10公斤的飼料與10萬公升的水;全球農場牲畜每天至少製造130億噸的廢棄物,汙染土壤與河川,加劇全球暖化。由此可知大家要少吃肉,不僅拯救地球,而且有益健康。我們一邊努力改變、一邊學習,將會得到很多過去沒有發現的未知因素。  我們應當深思,蒼穹宇宙經過46億年才讓太陽系與地球漸次演化成適合生物居住的環境,但人類卻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做到「改變大自然」這麼浩大的工程,身為萬物之靈,這絕不是人類的成就,而是浩劫。  過去,環保議題相關書籍在台灣的銷路一直欠佳,我實在不希望大家只是口頭上關切環保,卻沒有實際的行動。每當看到暢銷書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總是教大家如何致富、如何成功,我常想,如果後代子孫的生存都有問題,我們怎麼還能終日汲汲於獲取更多眼前利益?因此,我要特別肯定天下遠見出版公司將本書付梓,也要藉這個機會向大家推薦,本書絕對是一本廣泛適合於執政者、企業界,乃至一般民眾的環保節能工具書,而我也已經決定將本書做為台達電子所有同仁人手一本的環保節能策略教材,讓這些駭人的真相廣為周知,凝聚更多人的環境意識,一起為地球的永續發展而努力。

内容概要

  ◎Amazon 紐約時報 暢銷排行 TOP1  ◎TVBS?中天新聞?ETtoday?年代新聞 專題特別報導  ◎中國時報?聯合報?經濟日報?工商時報 連續大幅轉載報導  現在正是個大好時機!  油價居高不下、恐怖主義威脅不減、全球暖化持續加溫、物價漲聲不停、全球人口激增、物種嚴重滅絕,再加上海嘯、洪水、乾旱等自然災難頻傳,世界失控的程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與理解。佛里曼長期觀察全球化的發展,在他走訪各領域的菁英之後發現,在這種種失控的亂象之下,其實,有個可從點到線到面的解釋架構,並且,有方法能徹底解決地球與人類目前所面臨各項看似無解的危機。  佛里曼所提出的正是一場劃時代的綠能革命!展望未來五十年,這場綠能革命將決定一個國家的經濟地位、環境健康、能源保障以及國家安全,也關係個人及企業的生存能力。窮盡三年之力,佛里曼在最新出版的這本書中清楚的表示:綠能是金錢,綠能是競爭力,綠能更是人類唯一的未來!做,就是無限的榮景;不做,就是等著被沸水煮熟的青蛙。「綠能革命」將徹底解決地球與人類所面臨的各項危機,帶來人與環境雙贏的太平盛世。

作者简介

  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  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的意見領袖  榮獲三座普立茲新聞獎  榮任普立茲獎終身評審  他是美國公認最有影響力的新聞工作者,2005年著作《世界是平的》奠定了他趨勢大師的地位。從中東複雜局勢的報導,到盱衡全球的國際事務,佛里曼總站在全球高度上,透過他真誠赤裸的筆觸,為全世界帶來全球觀點。

书籍目录

導讀「世界又熱、又平、又擠」,怎麼辦?──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推薦序環保節能愛地球──鄭崇華(台達電子創辦人暨董事長)第一部 我們的現況第1章 綠是國家新實力第2章 能源氣候年代的關鍵問題第二部 我們為何會變成這樣?第3章 複製美式生活,能源供需失衡第4章 產油國統治全世界第5章 失控的氣候變遷第6章 拯救生物多樣性第7章 能源匱乏第8章 啟動綠能,才能從地獄到天堂第三部 我們要如何往前邁進?第9章 205種方法輕鬆救地球?第10章 能源互聯網打造新生活第11章 比大地之母還重要的利益之父第12章 政府是能源創新的推手第13章 一百萬個諾亞,一百萬艘方舟第14章 唯綠者生存,不綠則亡第四部 綠色新未來第15章 紅色中國能否成為綠色中國?第16章 有遠見的政策+有效的執行力第17章 現在就做,才能挽救未來謝詞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思維犀利,說理清晰,文字流暢,具有說故事的才能,全書讀來十分引人入勝。本書題材融合了經濟、政治、環保、科技、願景,讀後會使大部分讀者感受到正跟上了當前『綠能革命』的步伐,擴大了視野,增加了熱情,也會要求自己對『綠能革命』不能置身事外。」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又热,又平,又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