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 作者:海克.克麗斯提娜.柯瓦其(Heike Kovacs),碧爾姬 页数:224
内容概要
想教出謙和有禮、有紀律又自信的A+ 小孩嗎?投資「品德教育」就對了! 在IQ(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被過度強調的現代教育中,聰明功課好的孩子似乎被默許了許多特權,有些父母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你只要專心唸書就好了,其他不必管。」於是,經過世代推移,接受這樣教育的子女漸漸長大成人。 在經濟富裕的現代,突然發現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出現令人憂心的發展──缺乏抗壓性、不懂人情世故、不懂自我反省、不知飲水思源、好逸惡勞、做事虎頭蛇尾……才驚覺孩子縱使自名校畢業,有著顯赫頭銜,卻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所謂「社會適應不良」的一群。 或許他們有著高人一等的IQ,但要在社會戰場上競爭的關鍵卻是──EQ(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與MQ(品德智商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而此兩者正都是他們所欠缺的特質。 美國知名科技記者Steven Levy曾寫道:「當我們用心去體會本世紀最著名的腦子(愛因斯坦)時會發現,它並不光是一塊肉而已,而是情緒。(it's the emotion)」( “The Roots of Genius?” Newsweek,1999) 其中「it's the emotion」說明了愛因斯坦腦子裝的不光是智力而已,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認為,其中關聯到心理功能的部分,才是這位20世紀著名天才與眾不同之處。 如何以身作則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傳遞給孩子道德觀 如何培養孩子內在的價值標準 本書以條理分明的方式與淺顯易懂的文字,告訴父母孩子的品德教育與情緒教育的重要性,進而引導聰明的你整理出一套有系統又有效率的學習方式,讓你的孩子在成長初期就沉浸在品德與情緒管理的基礎教養中。父母以身教、言教以及情境教學等各種方式,建造一個絕佳的孩童良好性格養成環境。
作者简介
海克?克麗斯提娜?柯瓦其(Heike Christine Kovács) 是平面媒體、電視及網路記者,曾出版過多本教養指南,目前為各健康研討會及學術會議的主持人,並經常以專家身分出現於巴伐利亞電視台。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碧爾姬?卡特哈勒(Birgit Kaltenhaler)是記者,曾寫過教養指南、短篇故事及兒童故事。此外,她還經營一家兒童及成人的瑜伽教室。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杜子倩 台北市人,輔仁大學德文系學士,德國Aachen大學英文及德文碩士,荷蘭Oss成人大學荷文班結業,現居荷蘭,專職媽媽,兼職德、荷文翻譯。 翻譯作品: 德文書:《為什麼羊從樹上掉下來?-快速記憶完全攻略》 《寶貝你在想什麼》(合譯) 《打開哲學家的大門──走進經典的16把鑰匙》 《瑪麗亞,他不喜歡吃》 《熊的故事:夢境、迷思與真實》 荷文書:《永遠在一起》(2006年「好書大家讀」入選圖書)
书籍目录
前言:為什麼價值觀如此重要?快樂的孩子:自信而友善社會力道德智慧進入生活:小孩的道德學習從嬰兒到幼兒學齡前及學齡期的孩子青春期:追尋自我九大品德成就好孩子紀律與責任同理心與熱心助人自信與勇氣投入與激勵公平及團隊精神尊重與禮貌誠實與公正感恩與謙卑信仰與希望懲罰是必要的嗎?懲罰的效果如何重要原則:堅定一致設立界限---該怎麼做才對更好的方式:激勵與獎勵你是哪一類型的父母?
章节摘录
進入生活:小孩的道德學習 學齡期:辨別公平與不公平 一則日常生活小故事 六歲的班怒氣沖沖地從學校回來,他褲子的膝蓋處有點扯破了。 「我推了歐利。」他罵著。 母親問他怎麼了,他說歐利推他,所以他也推回去。 「如果歐利推我,我卻不能推回去,不是不公平嗎?」 當小孩入學之後,將逐漸掙脫和父母的緊密聯繫,父母已不再是絕對的模範,學校裡一起玩樂的夥伴和朋友日益重要,價值觀的衝突首次出現。許多在家中被奉為圭臬的價值,在校園裡突然不再適用。家中手足間所遵循的良好規矩,像是爭吵不可變成打架,然而這樣的原則,卻可能在學校裡歷經一次嚴重的爭執之後,立即變得毫無價值。 小一生的體諒心已發展良好,也具備足夠的想像力,曉得有些事情寧可不要去親自體驗,因為那可能會導致受傷和難堪。雖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比較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他們有時卻是毫無顧忌,甚至是殘酷的。對於別人的一個小錯誤,他們可以毫不留情地批評,身心障礙的同學會遭到他們無情的嘲笑,甚至排擠。小孩完全不知道他們這種行為已經傷害了別人的感情,他們的邏輯有時會叫人哭笑不得,「為什麼我不能笑?那個馬庫斯嘴巴上的大疤痕看起來好怪喔,對不對?」對小學生來說,對他們覺得奇怪的事物做對等的評論是理所當然的。這時父母唯有試著讓孩子貼近受苦者的立場,告訴他們若是易地而處,又是什麼感覺?「如果你的嘴巴也這樣,你可能也會很不快樂,然後你的同學還因此嘲笑你,你是不是也會難過死了?」 六、七歲的小學生對公平正義有非常極端的認知,不是極正面就是極負面。他們抱持「一報還一報」的信念,而這可能是一記不具危險性的回擊,或是和同學分吃自己的下課點心,後者在前一天也是二話不說地分出自己的點心。
媒体关注与评论
教育界名人誠心推薦(依筆劃順序)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政大教育系教授 秦夢群 親職教育專家 游乾桂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監事主席 黃聰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