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再思考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麥田  作者: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  页数:208  译者:賈士蘅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進入後現代歷史學的權威入門工具書後現代歷史學最具挑戰性的疑問:歷史工作者是在發現歷史真相,或是在製作自己的歷史真相?歷史是什麼?我們可不可能說過去真正發生了什麼事情?可不可能得到客觀性的瞭解?歷史事實是什麼?什麼是偏見?歷史學家應該發現偏見而予以去除嗎?可能理解古人的想法嗎?歷史是一門科學或藝術?生活在後現代世界的我們,如何重新認識並製作歷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歷史的再思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戲劇對白說:眼前的一切,就交給歷史去判決吧!
      然而,「歷史」真可作出「公正」的判決嗎?
      
      邊度有書最近搞了個「從五四到六四」的專題優惠,很歷史性的名字,可惜人在異地不能到書店感受當中的氣氛。不過,專題的名字給我很奇怪的聯想,當我第一次讀到blog上的標題時,腦海中就突然在「五四」和「六四」之間加了一串「......」,如果這時人家問我那家叫邊度有書的有乜新搞作,我一定會答:有個「五四......六四」的什麼。
      
      我對這兩個「歷史性」的日子有這個聯想,大概拜最近讀到的那本《歷史的再思考》所賜,作者在書中一開首就說明這本書要提出「歷史是什麼?」這個問題,通常這類本質性的問題一經提出,就意味著有人要顛覆一些舊有的觀念。作者再三提醒我們要知道「過去」與「歷史」的分別,過去己逝,不可重現眼前,而「歷史」不過是對過去的論述、是歷史學家的著作、是歷史學家作為一個「敘述者」的觀點呈現。歷史學家的觀點和偏好決定了他對資料的取捨,而我們的思考模式則決定了我們對「歷史」的了解。既然,歷史是一種不穩定、有爭論性的論述,所以作者就提醒我們「控制你自己的論述」,即是說「你有權力決定你想要的歷史是什麼,不是接受別人說歷史是什麼」。為了進一步說明區分「過去」與「歷史」的重要性,作者舉了幾個例子:第一,歷史只存在於圖書館和書架上,老師叫你去讀歷史,你真的只有在「閱讀」,不是親臨「歷史」的現場,因此歷史只是「一種存在於文字間的、語言學上的構造。」第二,假設你是個要考歷史的學生,而你用的是某某作者所寫的教科書,於是在某某作者的「護駕」下完成了考題,於是你只被證明獲得了某某作者解釋下的「歷史知識」;第三,世界上有很多的群體和階級,從過去到現在仍然因為歷史學家的種種「觀點和偏好」,而被省略掉。
      歷史應該是多元的,只有從不同的途徑與角度去閱讀不同觀點的「歷史」,我們才能「控制自己的論述」,已經被寫出來的「歷史」,絕不是「過去」獨一無異的解釋;於是世界上很多人致力讓被歷史書省略掉的群體發聲,我們要避免被歷史書控制自己的論述,但同時也要警惕自己,不要以自己的論述去控制他人的認知。又如早前在倫敦的「退黨」宣傳中所派發的小冊子,作者咬牙切齒地數算中共的九宗罪,我興致勃勃地細讀一遍,因為那是對中國近代史的另一個角度的論述,然而文中動輒「邪教」前「邪教」後,以及大量擬宗教用語的運用,令小眾發聲演變成語言暴力,卻又令人看得渾身不自在。毛孟靜在她的文章中說:「香港的反日示威,是否就是中國另一大城市的一場反日遊行?不。一國兩制下,香港是唯一在反日聲浪中,有自由也夠膽同時「反對中央政府隱瞞六四真相」的城市。」我想,這個就是理性的香港人「自己的論述」吧?
        「從五四到六四」,我們反思些什麼?在我們的「歷史」中,我們曾經在誰的護駕下進入考場、寫作文、開座談會和參加燭光晚會?「五四」和「六四」之間我們省略了些什麼?背負了些什麼?「五四」是什麼?「六四」是什麼?是革命?是反革命?是青春?是老前衛?是神話?是哀悼?還是另一場論述?
        「眼前的一切,就交給歷史去判決吧!」當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大概其實已對事情當下做了判決,要不然就是一種預測,預測一個已被寫成「歷史」的未來,但絕不是在說過去。然而,未來的歷史,又是由誰來寫?
      
      2005-5-5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