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出發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台湾麦田出版社  作者:布萊恩.莫頓(Brian Morton)  页数:352  译者:王聖棻,魏婉琪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獲選沙龍雜誌「最受喜愛書籍」、出版者週刊「年度好書」、紐約時報「注目好書」!李納德.席勒住在紐約市上西區,是小有名聲的作家,在他垂暮之年卻因海瑟的出現而心海生波。海瑟是個「體型嬌小,穿著迷你裙的自傳作家」,一心想要以席勒的小說做為碩士論文題目。艾瑞兒是有氧舞蹈老師,被海瑟毫不留情地視為「恪遵自己生物時鐘的另一個無趣的四十歲女人」。她的生命充滿了甜美和迷惑,熱切尋找著真愛以及可以和她孕育一個她期盼已久的小孩的父親,至於哪個先找到並不是很重要……這是一本精緻嚴肅的小說、一個引人入勝的溫馨故事。布萊恩.莫頓描繪出一個全心奉獻給文學的生命、一個值得為其喝采的英雄李納德.席勒。他將生命中的錯綜複雜化為完整而生動的意象,氣定神閒地實現了席勒致力一生的事,「透過藝術,把多一點美感,多一點容忍,和多一點的和諧帶到這個世界」。【好評推薦】◎「《黃昏時出發》講述的是一個藝術家的掙扎,一個作家的生命故事;生命本身所表現出來的決心和勇氣在書中俯拾皆是,這樣的生命也因之成為一種藝術。」~《今日美國》◎「溫柔優雅的文字……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述說了堅定的意志與深刻的憐憫。」~《出版人週刊》重點評論◎「莫頓以令人驚艷的細膩優美,將筆下的人物呈現在讀者眼前。」~《圖書館學刊》重點評論◎「《黃昏時出發》從來沒有因為書中想要探索的概念而變得沈重不堪,因為莫頓以書中角色的人性和各種不同的疑惑為出發點……讓人目不轉睛。」~《舊金山紀事報》◎「一本帶來驚喜的小說。」~《達拉斯晨報》(The Dallas Morning News)◎「布萊恩.莫頓的小說總是能讓人拍案叫絕……優美生動……它的大受歡迎確是實至名歸。」~《棕櫚灘郵報》◎「一個永垂不朽的英雄。」~《華爾街日報》◎「讀來令人愛不釋手。」~《紐約時報書評》◎「優雅的文風……以豐富的語言和思維,深刻觀察了一個作家落寞卻不輕言放棄的生命。」~《前進報》◎「本書以銳利又帶著哀傷的畫面呈現出文學生命的變幻無常……精鍊卻又苦澀的場景……明確剖析了鼓動文學生命的渴望與狂亂。」~《柯克斯書評》◎「精采的故事……莫頓筆下最動人的一點是:他運用現代譬喻的方式,卻不落於俗套或空洞貧乏……莫頓的隱喻融會得如此不著痕跡,如此優美,文句經常在你心情低落時浮現在你的腦海之中……」~《新聞日報》◎「莫頓對於人在內心衝突上的體認非常深刻。」~艾莉斯.希柏德(Alice Sebold,《蘇西的世界》作者)◎「較之諸多現代美國小說,莫頓的作品是一種更為隱晦,更為悲憫的聲音。」~《費城詢問報》

作者简介

布萊恩.莫頓﹝Brian Morton﹞
一九五五年生於美國紐約市,畢業於莎拉.羅倫斯學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曾任編輯,目前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莎拉.羅倫斯學院。著有《河對岸的窗》、《The Dylanist》、《Breakable You》等。
入圍1999年福克納/筆會獎。
獲得古根漢藝術獎助金。
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研究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文學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黃昏時出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9条)

 
 

  •     作者自述書內角色共通點在於探尋「是什麼讓生命值得活下去」(p.9),不過讀來感覺有意義的部分仍是以文字歸納人生的企圖。
      
      年輕氣盛的研究生海瑟前往紐約,拜訪論文研究對象,只出版四部小說,銷量平凡也未得聲譽的老邁作家席勒。席勒將這份論文(也許進一步出版傳記)視為自己翻身的希望,海瑟起初欽慕偶像,積極介入席勒生活,但不久便背離這位「過氣」老作家,轉向搏取紐約藝文界聞人青睞。故事還留有些篇幅處理席勒的獨生女愛瑞兒,談學養庸俗的中年女子,怎麼仰賴本能堆砌存在價值。
      
      全書故事在各個角色內心獨白之間晃去,節奏顯得異常零落。讓人印象深刻的安排大概只有海瑟自認嚴謹,卻又擔憂會冒犯席勒的論文完成,席勒閱畢卻只是嘆息成名夢醒,並認命似地拾筆潤飾這篇不成熟的論文:
      
      「海瑟將他的作品以一種他自己沒用過的方式連接起來,也因此成為這份論文最後的敗筆。她只是單純的所知有限。她太年輕了,連她的讚美都顯得太過。.........她只是把他和自己知道的作家拿來比較而已。」(p.197)
      
      不知偶然或刻意,作者讓女性與後輩角色承接了文化衰敗的批判,極力指陳其無知無畏。好比書名《黃昏時出發》對席勒來說,是一種「吾未能往」的嘆息。而連貝婁都沒讀過的海瑟則嗤之以鼻,堅持世界「有如清晨燦爛的陽光般令人目眩神迷」,諷刺意味十足。
      
      相關引介將Brian Morton作品歸為「居家小說」(domestic novel),認為此特色導致Brian Morton未能當紅。但個人感覺《黃昏時出發》的「問題」不在吊書袋的程度,反而是吊的太少太輕。海瑟的論文、席勒的宿疾和巴黎之約、愛瑞兒的求子計畫,以及愛瑞兒混血男友的政論雜誌,牽涉的議題雖廣,卻都只浮面掠過(出場人物只見異性戀反倒是其特點),終將流於「人物原型」雜燴,或紐約藝文界指南。
      
      (初載無名小站,March 16, 2008 )
      
  •      今天上午把这本书读完了,感觉是淡淡的,我觉得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节,那语言完全是我喜欢的风格。但是后来就不是了。不知道是我变了还是作者变了。后来就像讲故事似的满满讲着一个老作家和一个年轻的学生的故事,说是他们之间的故事也不是他们之间的故事,只不过属于各自的那个年龄的各自的故事。有交集但是不是什么本质的联系。直到最后我才感觉到我应该感觉到的东西。老艺术家对自己事业的执着也是对自己的执着。小女孩的年龄带给她自己的局限性,艺术家从来不讲也不反驳的包容以及后来的决绝。这些都是有道理的。还有他的女儿也是伟大的。生命给了她很多不好的,但是她没有低头也没有认输因为一点的满足就足够她幸福了!结尾很平静幸福但是并不是大团圆大美满的结局,只是故事的下一步而已!
  •      不得不说,“生命力”是我读完这本书的的最大感触。
       然而,生命里大部分的困难抉并非对与错间的冲突,而是两个都是对的抉择。这就是为什么生命总是悲哀的。
       作家席勒选择的是单纯而执着地把自己奉献给写作事业。这曾经带给他无上的生命力。他过着简单的物质生活,却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生活。他追求的是作品的完美。作品是他最宝贝的孩子。他是个严谨的作家。 而珊卓则不一样。她把生活当做艺术来过。她是个懂得生活的人。这样的不同对年轻的海瑟都是有影响的。正如海瑟詹姆斯比作伟大的工匠,而把劳伦斯比作伟大的艺术家。
       没有谁比谁更好,更没有谁对谁错。这只是两种不同的选择。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信仰。
       席勒是顽强的,值得尊敬的。他是个普通人,一个必须靠着自己日复一日的坚持才能有所收获的文字工匠。他有自己的爱人和自己的女儿。作家的心灵其实是非常敏感的。他经常为自己对女儿关心太少而感到愧疚,他对妻子史黛拉的爱很深,他遵守了那个年轻时的约定。这是一个极其需要体力和精神力支持的举动。他一个人坐在巴黎埃菲尔塔下面,爱是他的至高无上的信念。生命力更在于他能坦诚地面对自己。而这样的坦诚带给他的是坚持到最后,写完最后一部小说。他的生命力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有时候弱一些,有时候强一些。最后的一本书爆发了他全部的生命力。
       不用说,海瑟是一直都很有生命力的。可是在她离开席勒转身投向珊卓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背叛。或许她没有错,她那么年轻,她很理智地做出对未来的规划。
       艾瑞儿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她很单纯。她坚持自己对爱的追求。她坚持自己的梦想。当凯西最终愿意守卫在她身边时,她又小鸟依人地躺在他怀里看流星,把握住了幸福。我觉得这是生命力。单纯却很有力量。
      
  •     Chapter 1
      
      海瑟穿了黑色紧身小礼服,看上去风情万种。席勒穿着一件巨大的外套,像栋房子一样。 她梦中的那个男人,年老、肥胖、秃头,艰难地拄着拐杖。
      ------两人第一次见面场景,描述有画面感,犹如电影镜头的走法。咖啡馆里的女主角,暖色调,优美。镜头以海瑟的双眼为视角,投向从门外进入的席勒,肥胖衰老,天寒地冻。对比而不显突兀。作者笔下,海瑟先于席勒在咖啡馆出现,海瑟一开始就把握了主动权。她在审视他,她将主导他。
      
      
      Chapter 7-9
      
      席勒的时代
      
      作者在六七章透露出席勒是犹太族裔,却被父母抚养成无神论(page 24、25、48)。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那是黑人民权运动的时代,那是存在主义的时代,那是“垮掉的一代”,那是弗洛伊德衰落、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的时代。1959年,威廉•巴洛斯在他的 《裸体午餐》里描绘海洛因的美妙、会说话的虫子,还有中国男孩白瓷一般细腻的下身……他的书里有一切现代后现代让人愤恨、迷惘、沉溺的东西。时代的精神在他的书里,也在他的生活里。而席勒呢? 三、四十岁的他没有宗教信仰,阅读巴尔扎克、亨利•詹姆斯,没工夫看D•H劳伦斯,一丝不苟地写作、教书。而他同时代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在“追求自由、蔑视权威,无所畏惧,挑战主流社会及其意识形态”。按海瑟的论文指导教授的话说“六十年代让很多人变得疯狂”。身在纽约的犹太知识分子席勒却说“五十年代中期,所有的纽约作家都在尝试丢掉脑袋里的东西,想追求所谓的‘血液里的智慧’”。他与他的时代毫不协调。他忙着追求所谓的“血液里的智慧”,写下《温柔》、《两段婚姻》。海瑟在这两本小说里看到的是 “追求自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p46),因此,她视席勒为精神导师,认为是他带她走出了迷茫。没有毒品,没有狂热,没有反叛……席勒以温和、略带古板的方式践行了六十年代的时代精神。可是,看起来他却不属于他的时代,更不属于海瑟这个个时代———无论文学与生活。他的一生中,中年这段时间可能是他最寄予厚望的,因为在那个年代,中年白人男性是整个世界的主宰,但是等他那代到了那个年纪,却发现脚下的红毯被硬生生抽走,突然之间整个世界都属于年轻人所有。(p48)海瑟的导师的这段话模棱两可,却也诠释出席勒的失意一生。再想起现在那个肥胖得像一座肉山的席勒,“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你/我”———初见时两人的对话合适得不能再合适。
      
  •     Leonard Schiller,他名字里有个nerd。他是个作家兼肥胖老人。他至少应该比希区柯克更胖,或者像《刺猬的优雅》里男性版的看门人。他的第一部著作全世界只有一本那就是他的手稿,而我相信它此刻正被我捧在手里。
      
      是的,没有看错,再确认一遍书名:未曾付梓的《黄昏时出发》
      
      老nerd相信人最重要的需求是被认同,因此他接受海瑟对他的近乎于自恋转他恋的崇拜,以及由此衍生的一本比较文学硕士论文。他老得可以当她的祖先,然而他仍然像开苏打水瓶盖一般细致而缓慢地脱下层层盔甲,用这一生最温情、犀利、敏感和智慧的部分去与她反应,在这个鸡皮鹤发的岁月里。
      
      你能看到什么?答案是老nerd所有能体会到的,恰好是时间这个税务官在他的生命中拿走的额度。然后你慢慢变成一个记不起自己最后一本书放在哪里,不敢吃奶油喝咖啡,每天与大小药片作伴的虚无主义者。可这不是他本人——或是本人写的这部小说的可贵之处,问题恰好在于他还是个浪漫主义的人,他能独自去巴黎与自己逝世的妻子履行约会。理想的光辉在他身上存在着,并且融入了他的性格与其生命相伴,成了真正的存在。这个存在到了最后还是时间的问题,你所面对问题取决于你沙漏里的沙还剩多少,你能在艾瑞儿与海瑟身上看到他们各自的沙。时间一到,咻……
      
      所以,你的爸爸在他的时代犯他的错误,而你必须在你时代犯你自己的错误。
      
      以上我作为一个囫囵吞枣的读者,尽量客观地给出的想法。在我自己看来,老lenerd的晚年生活并非不是一种完美的状态,他坚守了自己的人生,勇敢地承担了罗素彗星离开的这六十四年里自己所有选择带来的一切后果,这是他自己才知道的胜利。尽管他把大便拉到鞋上,尽管他的智慧对世界看上去毫无用处,但他有爱和规律的工作时间,我仍然爱他,他过的正是禁欲、苦行与狂喜合而为一的生活。如果不幸未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我绝不排斥可能拥有像他一样的老年。但是如果有幸,我真希望自己能在最后的岁月能说:我是个有耐心的男人,我是个只爱几个人却都爱得很深的男人。
      
      不管真相如何,我相信这本书就是他的第一篇手稿,书中的所有人和事只不过是在一个即将消失的年代塑造的未来,此时艾瑞儿尚小,整个世界还很年轻。
  •     想问问你,你所理解的爱情是什么,是门道户对,还是差距万千,是情意绵绵,还是若即若离。我相信,每一个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诠释,都不尽然,而最初对爱情出现的动力和理由,我相信都是一个,我们爱上了他/她,那就尽可能地去接近吧,用尽一切手段和方法,有时甚至还要不择手段,达到目的就好,这样的桥段,你还见得少么?
      
      《黄昏时出发》这本看完后合上,久久无法平静,心中一直都在感叹,是什么样子的勇气和力量,可以让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子,义无反顾扎进这浑水里,她所认为的爱情,真的就是爱吗?怎么说呢,邂逅一本小说,把作者就膜拜成自己的守护神,从而觉得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其实真的应该问一句,是爱上了他,还是他的文字。
      
      书中写:如果读一本书是两个人裸裎相见的过程,那么我已经裸着身体认识你好多年了。这么炙热的话说出口之后,不知道书的作者会有怎样的想法。就是书中的某些字句打动了她,让她觉得自己用自己赤裸的身体和灵魂对他一见如故,并且无法自拔,这种情谊,你若是感动,也罢,若说有点儿反常态,也是可以理解。而我更多的是选择去相信,因为这毕竟是可以存在的显示。
      
      一个正是青春年少时的少女,对书的作者充满了幻想,充满了各种各样美好的意淫和幻想,而到了暮年的教授已经是白发苍苍,他不会有什么幻想,他只会用现实来看,他肯定见多为了他的文字而疯狂而痴迷的女人,见多了那种一直写着情意绵绵的信不断塞满邮箱的话,他拖着自己苟延残喘的身体,看着那些疯狂的字字句句,谁又不能够想象,他老态龙钟的身体里,也爆发出过一种类似于青春的幻觉?
      
      一个觉得她爱的人永远都是青春焕发,一个觉得自己真的就是那样的伟大的青春。所以当他们彼此相见的时候,你可想而知,两个处于白日梦处于幻想状态的人一旦见面,是会有这样奇妙而跌宕的情节。
      
      我相信,她是爱着他的,她因为他的字字句句深深迷恋着他,而他也应该回应这份爱。无论这中间有多少的隔阂,有多少无法接受的道德伦理,有多少不合常理的念头,他们之间,是有爱的存在。就如同教授相信她真的爱着自己,而她也确信自己爱着教授。这种你情我愿,谁能够阻碍得了呢。
      
      有爱就有性,但一个年轻人与一个老年人之间的性,你若说是正常,那肯定谬论。而这个时候,就会发现,不光光是性的问题了,多少年之前的鸿沟一下子就出现,各种问题开始频频骚扰,年轻的她就就怀疑,一开始对教授的爱,真的是爱情么?真的是迷恋么?难道不是因为有趣和刺激,不是因为一时的糊涂才会现在如此的义无反顾么?
      
      其实我真的很想告诉她,是的,那是爱,只是爱的太过浅薄,所以就太容易破碎了。
      
      爱情本是一件厚重的事情,虽然有时太过厚重,也会显得肤浅,并且无法接受。但总比真正的浅薄来的更加的稳妥和扎实。有人需要通过爱情寻找自由,有人需要通过爱情寻找永生,有人需要通过爱情寻找刺激,有人需要通过爱情寻找青春。但其实,爱情给不了你什么,爱情不是一个事情,不是你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的一个途径,它是一种信仰,存在于你的内心之中,你需要敬畏它、侍奉它,呵护它。而不是随便拿出来使用它。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吧。可悲的是年轻的她和年老的他都被彼此的一幅面具所迷惑了,等到醒悟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共同走过了那么多的时光,路过了那么多的风景。回忆总是让人觉得美好,而真正的离别,是对彼此非常珍重对待的开始,亦是一份尊重。
      
      青春是一个自私的东西,它会让人觉得可以为所欲为,它会让人没有了理智,它会让人随便想做他想做的事情。于是,女孩子做了一件疯狂的事情,并且让这疯狂持续了许久。残忍地对待着彼此,是武器、是利刃、是伤疤、是疼痛,是无法言语但又必须经历的青春。
      
      这就是书中所写所想的代价,教授温柔地对待自己的她,而她在渐渐熟悉之后,青春上的利刃就开始锋芒毕露,她不断扮演着各种各样伤害的角色,不断说着与自己、与这爱情不相关的话,而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一个耳光,将这一切终止了。
      
      你可以说,这个少不更事的女孩子在玩儿一场游戏,她用尽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来挑逗一位年迈之人,挑逗他的创作、挑逗他的欲望。挑逗他的尊严,最后玩火烧身,赔上了自己。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可悲的结局,而真正当尊严受到威胁的时候,你可想而知,作为一位教授,他的内心该有多么的难堪和恼火。
      
      书名起的好,《黄昏时出发》,那些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年代,青春时候的挥霍,每天每时每刻,都终将成为了历史,成为了暮年,成为了黄昏。在这样的时刻开始出发,慢慢走过每一次的邂逅和欲望,慢慢回望自己一直以来的路途,这样的时候,是不是对于彼此,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至少,曾经在一起过,或者说,曾经,相识过。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应该有这样的故事存在,我将它封存起来,将来给自己的后代来看。每个人的一生都非常努力得想要获得丰盛,活得悠然自得,但其实一切都很匆匆,你的青春、你的青年、你的中年、老年等等,都是匆匆,都是过往。爱情的光芒曾经照耀彼此,但却无法指引你前行的道路,唯有时光,可以让你一如既往。无论是生还是死,无论是活着还是故去,爱的方向不会变,而等待的那个人,就算遇到了错的,对的,还在前方。
      
      所以,抱着期许,继续前行吧。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又是背灯和月就花阴。
      【新浪】
      
      
      
      
  •     《垂死的肉身》(2001)概念玩得很复杂。老教授爱女学生,明目张胆要看一道道经血如何在两条雪白的嫩腿间流淌,“我不在时不要来月经”的SM虐恋,雷醒了无数文学女博士。原来开研讨会时暗送秋波,借文学作品调情的简陋招数,早已过时。跳出戴维•洛奇的小世界,学院小说还有好大一片天地。撩下书本吧,校园里奔跑的都是野兽。
      这是菲利普•罗斯的野心。野心有时会冲淡趣味。同一主题,布莱恩•莫顿的《黄昏时出发》就简单明了。小说单刀直入,72岁的席勒教授,出过四本已绝版的小说。女研究生海瑟突发奇想,打算像马尔肯•科莱当年发现福克纳一样,用自己的论文捧红席勒。女孩凭着有限的心机,靠小聪明和对文字的敏感,初闯纽约评论界。她急不可耐要一夜成名,以文学的名义频频献媚,第一次见面就冷不丁亲吻老头的手。对于24岁的自负和虚荣,一切均是机会,一切均不容错过。 席勒自有老派知识分子的端庄,无论独自在家中写作,还是中风后出院,挺括的衬衣领上,都要紧实地系一条领带。曼哈顿上西区的公寓里,有寡居老人的酸臭味。他一辈子坐冷板凳,对写作有慢火炆粥的耐心,不在乎一生碌碌无果,每天只求安静无扰,好完成自己的第五部,也是最后一部小说。
      生活给了他一个转折的假象,一个年轻动人的追随者,一个载入文学史的机会。她在他的注视下脱了鞋,赤脚走在地板上,手指沾了蜂蜜,点他老迈的额头。他受了洗礼一般魂飞魄散,老房子又着了。这一次,只有星星之火,没有燎原之势。老年人的欲望温婉含蓄,悄悄勃发,悄悄委顿。女孩写完论文,觉得席勒的价值不过如此。正当她不知如何结果这段自己撩拨起来的爱情,老辣如席勒,给了她一记耳光。她含着泪说“我不该被打耳光。”可在这段老与少的博弈中,人人都觉得她该打。这是男性写作者的狡猾,是老师教了学生,经验战胜野心。
      现实生活中,莫顿36岁时写了第一本小说《迪伦主义者》(1991),不到六个月就绝版了。他没想到,兢兢业业写了十三载,自己小说在书架上的寿命比一听牛奶还要短。莫顿自嘲,“没什么想象力,我便只能写作家。”《黄》借忘年恋的套,讨论关于写作的种种。说的不是爱与不爱的痛,是写作的痛,字字在目,针针见血。故事虽简单,用“写作的自我”,也撑起一本快300页的书,靠写作者谦卑的寂寞打动人心。
      《垂》拍成电影叫《挽歌》,正应了当年孙甘露先生作的序——《一切都有待艺术来拯救》。男女主角皆用了大明星,佩鲁兹又一次坦胸露乳。《黄》也拍成了电影,可一颗扣刚解到胸前,女孩就睡着了。让我们回到小说,找寻那一段心境。“他想把她的衣服脱下来,却不想脱自己的衣服。想到自己那肿胀不堪,像是怀孕了四十年的肚子;想到自己像龙虾一样被开膛剖肚的胸部;想到曾经从腿上取出动脉去替换心脏附近那条脂肪塞住的动脉时所留下的狰狞疤痕。要把这些都露出来,真是太痛苦了。”
      这是生活中的情趣。没什么是需要挽救的。
      
      
      
  •     书评一:英雄的姿态
      撰文│ 李礼 君
       「她不知道他到底是个英雄,抑或是个浪费了一生的人。」
       这句话出自一个名叫海瑟的女人。她喜爱小说家席勒的作品,选择以他的作品作为硕士论文题目。他的小说曾陪伴她度过最彷徨不安的时期,也助她做出了选择。在尚未和他见面之前,她觉得自己早已爱上了他。她二十四岁,而他七十五岁。
       他们相遇时,老作家一心只想完成此生最后一部作品,死而无憾。虽然他之前的四部小说已全部绝版。在所谓的「文坛」中,他并未成为一号人物──无论在「名」或「利」方面。
       这是布莱恩‧莫顿的作品《黄昏时出发》。小说家写小说家。就像画家的自画像,作家刻划出自己写作生活中所有的一切,包括最荣耀与最不堪的、最愉悦与最痛苦的、最公开的与最私密的。
       如同这部小说中最长的第十二章所描述的(这一章可说是整部小说的缩影),席勒带海瑟共赴一场文人的宴会,他想带年轻的海瑟「见见世面」,心中却仍难以忍受那样的虚假场合。海瑟和一位女编辑相谈甚欢,竟让席勒妒火中烧。嫉妒的余火和海瑟亲昵的举动,使他们度过了一个「激情之夜」。小说中巨细靡遗地描绘席勒身体和心理的变化──绝大部分是窘迫、尴尬而不安的。事实上,在整部小说之中,针对席勒的身体细节、生活起居的琐碎描写处处可见。
       作家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篇幅,描写一个老作家的肥胖、尿失禁和呼吸困难?
       在第四十一章,席勒在浴室中风。他在昏迷的濒死经验中回顾了自己的一生,最后想到他的最后一本书尚未完成,而选择回到他残破不堪的身躯。他的女儿艾瑞儿想起儿时爸爸说故事时常讲的一句玩笑话,读来令人惊心:
       「怎么会这么快就这么晚了呢?」
       在我看来,作家对席勒身体的描写,正展现了小说家生命中必然面对的冲突:不计名利、几近苦修般投入写作的作家,与汲营名声、追求外在地位的「文坛」之间的冲突。且在有限的生命中,作家仿佛与时间赛跑:当人生阅历与写作技巧越见丰厚,体力却渐走下坡。
       面对这两种冲突,作家的武器是「诚实」。所以在第五十一章里,席勒中风出院后第一次与海瑟见面,竟重重地打了她一个耳光,因为她以虚伪的言辞「安慰」席勒,违反了文学评论者应有的诚实。
       「如果你是一个作家,你就会不断地写,即使你写的东西没有人会看上一眼。」这是莫顿在自序中的告白,也是席勒中风后,拖着蹒跚的病体,坐在打字机前继续写作的姿态。那是英雄的姿态。
      
      书评二:偶然交会的小宇宙:《黄昏时出发》
      BY音·痴
       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和《时间繁史.哑瓷之光》有点像,都有走到生命尽头的作家,也都有为了写论文而拜访作家本人的女学生。其实莫顿的这本小说是1998年的作品,《时间繁史》是九年之后的东西,我不敢说董启章是否受到莫顿的影响,也不知道这种逆时的阅读方式会不会造成观点上的偏颇,但比较这两部作品,我还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地方。
       我先解释为什么会把“小宇宙”当成标题。莫顿在新写的序里提到:“我们每个人都居住在我们自己建构的世界当中”,而不同视角的切换也是这部小说的特色之一。当章节告一段落的时候,如果不是场景换了,那就是作者要用另一个角色的角度来描写事情。作者的写法很特别,因为他一直很努力描写书中的人物如何看待别人的行为,又如何揣测别人的想法。这样看起来,就像是每个人都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宇宙里,用各自的方式想像真实世界的模样。这些小宇宙偶尔有交集,却无法融合;有时候他们以为自己了解别人,最后却发现自己错得离谱。最明显的例子大概是作家席勒和女学生海瑟的关系:海瑟的热情用在追求文学体制的肯定,席勒的热情却是对写作和妻子的纯粹感情。当他们的热情融化彼此时,他们以为自己能满足对方的需要,最后却发现自己的努力徒劳无功。当然,他们的相会并不完全是白费力气:海瑟完成了论文,席勒找回了热情,但达成这些的关键并不是另一个人的帮助,而是自己的领悟。他们永远无法了解对方,就像海瑟永远无法欣赏席勒后期的作品,而席勒也不懂她为何不喜欢一样。至于《时间繁史》中的“独裁者”,虽然尝试在两个人的小宇宙之间创造出共同的空间,也就是“婴儿宇宙”,却惨遭失败。看起来,人与人之间似乎只能有短暂的交会,而不可能有永远的结合。
       又因为席勒和海瑟之间是作者与读者/评论者的关系,他们的互动又像是现代文学评论的缩影。虽然我在外文系的时间像是白白浪费掉一样,但是我总记得罗兰·巴特一篇文章的标题,《Death of the Author》,意思是在解读作品时,不必管作者的年代、背景和意图。如此一来,评论者就不止是为作者服务,而是用自己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竞争。《黄昏时出发》如此,《时间繁史》也是。在莫顿的作品里,作者的观点和评论者的观点都没错,但董启章却选择让作者的小宇宙崩溃,让每个读者的小宇宙取而代之。我曾经想过,这是否代表莫顿比较客观,但再仔细想想,席勒虽然不堪,起码算是个捍卫文学基本价值的英雄,而董启章笔下的独裁者却是有自虐倾向的反英雄,会导向不同的结局也很自然。至少有件事是确定的:对于一件作品,作者和读者总会有不同的意见。
       这本书的另一个主题是热情的熄灭,和重燃热情的努力,或许就是书名《Starting Out in the Evening》的意思。席勒失去了妻子,却也因此把死前的生命完全奉献给写作;艾瑞儿和凯西在各自的感情路上饱受挫折,才重新体认彼此的价值;海瑟曾经仰慕席勒和珊卓,最后却对“人生导师”失去兴趣,并且对于拥有自由之后的生活感到茫然。这四个人最后怎么了?作者没给答案。或许我应该视之为励志性的结局,认为人都该寻找自己生活的热情吧。
       所以,我推荐这本书给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心灰意冷的人,或许读完这本书以后,会有重新开展人生的冲动。虽然书中不时可见作者展现自己的文学知识,也提到许多陌生的人物和书名(至少对于没研究西洋文学,或者像我一样外文系读假的人而言),但不懂这些背景知识其实不妨碍阅读。当然,懂那些背景知识的话,读起来会更有趣,但这本书受欢迎显然是因为它温暖的笔触和发人深省的主题,而不是因为它吊书袋吊得厉害。
      
      书评三:布莱恩.莫顿《黄昏时出发》
      BY糊涂塌客
        最近看太多日本小说的下场就是,当你转换成欧美小说的阅读状态时,往往有点难进入状况,但这本《黄昏时出发》没有高潮迭起的情节,男主角还算迷人,但已经是个接近耄耋之年的老先生,我对黄昏之恋也没有太多兴趣(难道”黄昏时出发」是这个意思?)但这本书就是好看,甚而有一种回到年轻时初阅读世界文学名著那种愉悦,此书描述的状况绝非让人太愉悦的场景,女主角是雄心万丈正朝文坛出发的年轻人,男主角却早已步入沉寂的晚年,书中的人物都焦虑,但原因大不相同,可是作者给了所有人沉静省视自己的机会,在字句之间流动的宽容温柔,与省视时虽琐细却不觉烦躁的特色,是我还会看莫顿下本书的原因。另,本书已改编成电影,不过男主角看起来比书中设定得帅气多了,女主角是《Six Feet Under》费雪家的妹妹,我觉得她看来满像会爱上自己崇拜已久的老作家那种类型,虽然未如书中描写得那么年轻诱人,但应该还满值得期待的,希望有机会看到这部片。
      
      书评四:Brian Morton《黄昏时出发》
      BY 戏雪
       我一定要大力推荐这一本,尤其对有志写作的朋友。
       我平常不太读欧美翻译小说,总觉得隔了一层(我没有读原文的能力,读到的译本又难以下咽);而这一本,我从图书馆借回来读没几页就拿去还了--我直接去买。(这要大力赞扬译者,要不是他们译得这么好,我还不一定看得下去。)
       内容讲一个步入老年的无名作家席勒,遇到想以他为论文对象的年轻女书迷海瑟,并穿插席勒女儿艾瑞儿--一个不读书的中年单身女子--的生活与爱情。
       对席勒而言,海瑟的出现会带给他什么样的力量、转机,抑或打击?
       对海瑟而言,与席勒的近距离接触,是幻灭还是获得?
        当然还有其他角色。作者大量描绘角色们的内心,并借由不同角色的不同观点来写各个人物,笔法细腻温柔,人物立体而丰满;大段餔陈之余,写到重点句就独立成段,节奏行云流水、运笔优美如诗,再加上幽默睿智的人生观,读起来相当享受。
       里头探讨许多关于写作的心理转折,包括小说、评论、阅读等等,大家不可不看啊。
      书末还有题目供读书会讨论,不知是作者或出版社列的?(笑)我只对一个问题有兴趣:何谓“黄昏时出发”?这句话的意义对书中每个角色都不一样喔,请大家自行阅读体会。
       现实生活中,这是作者Brian Morton第二部小说,2007才要出版。第四部,中译本只有这本和《河对岸的窗》,我读完本书就知道不买不行,不知道换译者(谢静雯)会差多少?
       听说这本还改编成同名电影,我不敢太期待就是了。
      
      (注:以上四篇书评来源于网络,作者可与我们取得联系widea_sh@126.com)
  •      假如你毕业论文想以偶像为题,动力当然十足,理由自然充分──尽可能接近偶像吧!不过要小心,因为太喜欢,受伤也会加倍。这道理,和谈恋爱一个样。
       《黄昏时出发》是一本让人唏嘘的小说,初出茅庐的女孩海瑟从十四岁邂逅席勒的小说,就一直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奉为灵魂伴侣,似乎,他的小说总能在适合的时间点、以适合的情感强度打动她。她觉得,读他的书,“感觉就像他把自己的灵魂直接灌注到海瑟的灵魂里,合而为一。”第一次见面就是挫败。“肉体阻碍两人间的灵魂交流”,她不见得美,但至少青春逼人,穿着迷你裙。而他已是老态龙钟,又胖又丑。
       变成偶像的人肯定历经沧桑,走过黄昏,已然明白繁华虚荣只是云烟。所以,假如你有崇拜的偶像,不要去用自己无知的青春去诱惑他。因为青春的欲望大抵是自私的。所以,要好好地使用青春,不要残酷地去伤害,不要以为那是武器或捷径。
       海瑟为了赢得他对自己写作这篇论文的首肯,当然有媚态。她不是轻浮,只是崇拜。她也知道,第一次见面就敢亲吻他苍老的手是莫名的冲动,是令人惊慌的,但让读者心疼的是,被亲吻的老人下意识地伸手捂住她的双眼。多么怪异的触摸瞬间发生,对比是触目惊心的。
       老人尽量温柔地对待她,因为她是前所未有的忠实读者,是他走进暮年时出现的不速之客,也是给他带来希望的人──或许,因为她的慧眼,他籍籍无名的一生将被改写,终于引起评论界的关注?他太清楚,自己不是众人的偶像,只是她的,只是她现在最需要的课题。
       席勒不失时机地想把海瑟带入纽约文学圈,抓紧偶然机会,邀请她去出版人聚会。他伤心地发现,世界在他沉寂的时间里继续前行,他早已被时代淘汰,甚至在他年轻时追随法国左岸和纽约知识分子圈的时候,文学的辉煌时代也刚落幕。他是生错时代的人。如今,更是错上加错。他竟然似乎要爱上这个比自己小半个世纪的女孩。她在年轻人中间如鱼得水,很会讨巧,知道新人出道该用什么姿态、该找什么贵人。他被冷落了。生气了。
       就在那天晚上,她跟着生闷气的他回家拿手袋,却极其放松地脱下鞋,躺上床。俨然是挑逗、或是宣言:我如此信任你,我可以给你。这是年轻对苍老的挑衅,是让苍老的人无权生气,只能在欲望和自卑中仓惶犹疑。他只敢把手悬在半空,隔着空气感受她的热量,感受半个世纪的区别所带来的震撼。
       性,不一定要发生性关系才算数。在偶像和崇拜者之间,在苍老和年轻之间,性的形式根本不重要,灵魂和肉体都会感受到暧昧、吸引、挑逗、冲击……席勒走过一生才确定一点,在所有欲求中,被认同是最强烈的本能,甚至会比爱、性更强烈。写作者需要被读者认同,所以他在乎她;新人需要被前辈肯定,所以她需要他。
       海瑟介入得太深,因为年轻无邪又无尺度,论文写得不完美,既有过誉之处,又暴露了含糊遮掩席勒作品劣势的企图。她把论文交给席勒。老作家一眼洞穿她的嫩,身体的、情感的、灵魂里的嫩。失望在黯淡的深夜,他不能不原谅她,并像一个严谨的知识分子那样修改了论文,删去浮华无度,不惜强硬地批判自己。他给她批注,等于给自己无名无利的一生写作下了定论。在人生迟暮,他的希望终于淡入暗场。
       而凌驾在一切欲望之上的是生死。偶像总会老的,哪怕他是不是某个人藏在心里的秘密。浪漫的席勒恪守四十年前和爱妻的许诺,孤身飞往巴黎去看埃菲尔铁塔。爱妻早就不在人世了,但铁塔还在,誓言还在。巴黎那个孤独老人的身影,是海瑟永远也无法介入的一幕。回家后的席勒中风偏瘫了,病状仿佛一堵墙,彻底隔开了年轻和苍老。
       海瑟做的最后一件错误的事并不算错误。老人可以容忍年轻女孩的魅力,却不想接受廉价的安慰。面对中风手术后仍在写作的老席勒,海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扮演庸俗的小丑,她滔滔不绝地、兴高采烈地谈论文坛的八卦,谎称对席勒的新作寄予厚望……为了打断她,他只是默默地、用力地,给了她一巴掌。只因少不更事,不懂得诚实比诱惑更温暖人心。
       年轻时出道,势必遭遇沧桑偶像,如果要奉迎,如果必须要面对受伤,我们真的要记住,娇媚尚可,切勿媚俗。(全文转载自《女友》)
      
  •     小说《黄昏时出发》有个叫《夜晚时出发》的电影版,电影版和原著故事的差别在于——同样一枚鸡蛋,电影将它蒸熟成型,原著小说又将它打散了,散了黄的鸡蛋再难复原,于是依附道德律形成的爱憎在合上书以后突然烟消云散,这只是生命旅程中的顿悟,对每个经历青春和暮年的人来说。
      玛格丽特.劳伦斯在《石头天使》里说,隐私是一种不能给与老人和孩子的权利。七十一岁的作家希勒教授正是如此,他拖着肥胖衰老的肉体在冷寂的屋子里和自己的排泄物、吃剩的食品呆在一起,唯一的圣物是仍在工作的打字机。所有人都以为文学研究生海瑟的到来会拯救他,无论她的美貌、正值盛年还是她对希勒的无比狂热都说明了这一点。
      每个人都深信海瑟爱上了席勒,席勒教授也理应回应这份回春之爱。海瑟打破教授防卫的坚冰,融化了他冰冷的内心,并允诺推广他的小说,重印他的作品,有谁会拒绝这个来自未来的天使?
      希勒教授重新温习了爱情中的占有、嫉妒和同情。海瑟献祭般将青春健美的身体展现给席勒,她紧张地看着偶像的反应,偶像只是缓慢地抬起手,在她额上抚摸了一下。
      如果在失去性能力的男性面前袒露身体是一种挑衅,那么在失去创作力的作家面前谈论当今文坛风云未尝不是更大的污蔑。当海瑟发现教授告罄的不仅是性能力,还有他的创作力和对爱的感知力时,她自信的步伐乱了,原来年幼时树立的人生导师皆被踩在脚下,她踩着一块块岩石越过溪流,而岩石已经失去作用了。
      这块毫无尊严的石头被挑逗、被迷信、被欺哄,如今理所当然被遗忘。他的心脏病第三次发作并引发了中风,出院时已无法自由行动。他与海瑟自由的“爱情”就这样被肢解了。出于道义海瑟去看望他,依旧将青春的风貌源源不断提供给他,他沉默了,用一记决绝的耳光推开了她,
      没有人不向往这份自由,通往永生的道路在席勒看来不是顽童般纵欲,而是接受这份乏味的禁锢,完成西绪弗斯的任务——写完他的最后一本小说,回忆亡妻与自己的年轻岁月。而对于海瑟来说,真正离开幼年时泥塑的偶像,学会尊重别人的生活,也是自由的一部分。
      故事的另一条线索是席勒脱线的女儿艾瑞儿。她像是海瑟的对立面,失去了青春、谋生的智慧和八面玲珑的交际能力,只有掉毛的猫咪和多病的父亲陪在身边。在人生的低谷期她开始怀念自己从前任性离开的男人们,因此当旧情人凯西再次出现后,她当机立断这次要抓住幸福。其实做个生活中的赢家,并非你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而要学会宽容看待那些你得不到的事物,凯西怜爱艾瑞儿对老父悉心的照顾和她吃东西时的天真,决心留下来和三十九岁的艾瑞儿共度一生。艾瑞儿把握了人生的最后机会,相对于外强中干的海瑟来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是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     
       24岁信心爆棚的海瑟下意识挑逗71岁籍籍无名的老作家席勒,她希望偶像是自己的福星,是旁人无法抢夺的机遇,是助她在纽约文坛崭露头角的推动力。席勒一生期待被世人认同,这种需求,在他心中,甚至比爱和性的需求更强大。这一切,39岁的单身女儿冷眼旁观……故事从海瑟和席勒的第一次见面写到最后一次见面,从冲动的吻手到坚定的耳光。
      
       故事开场,他们初次见面,她跟着他去寓所观看他的书房,对仰慕者的崇拜尚在新鲜时态,她紧张万分地偷了一张席勒年轻时的照片,刚巧席勒三十九岁的女儿艾瑞儿进门问,你是小偷吗?没过多久,艾瑞儿就有直觉,这个青春逼人、穿着迷你裙的娇小知识分子更像是父亲的死亡天使。
       她是或许只是表白,没有性的欲望。也确有诚心,文字跨越时空介入作者和读者的身心脑体,因为阅读他的书,她曾感受到灵魂灌注周身的激动。她希望爱了大半辈子的席勒是福星,是旁人无法抢夺的机遇,是助她在纽约文坛崭露头角的推动力。
       席勒一生期待被世人认同,这种需求,在他心中,甚至比爱和性的需求更强大。海瑟也一样。她的抱负激起了席勒冷却已久的冲动,与其说那是性的力比多,不如说是双方的艺术狂想得到了共鸣。但他注定会失落,因为他早已退出了舞台,他嫉妒她和新朋友谈笑风生,懊恼她不需他的协助就能在纽约文坛闯出一条路。年轻人的路。需要潮流扶持、名人点拨的路。他铺不成的路。
       就在他失落的那一夜,海瑟褪下衣衫,用肉体做了表态──我愿给你极端的信任和崇拜。那是多么残酷的肆意啊,苍老的男人挣扎在性欲、感动和惊奇之中,只敢在半空触摸她肌肤的轮廓,感受喷薄的热量,接受她施予的许诺。他以为,他可以就此分享到生命力。
       她也以此肯定了自己,确定彼此的认可。太年轻了,所以不明白这是残酷。她如获动力,奋笔写作,却发现她无法面对席勒人生后半段的失败。她不想欺骗,也不能绕开现实,最终交出了一份毁誉参半、措辞矫情的论文。
      
       再来说席勒,纽约的好时光,巴黎的美好年代,人生的青春肆意,每一段历史都有黄昏时刻。席勒走遍了每一个黄昏,目睹了生命的光束。他也曾想过放弃写作,那和性不一样,性可以变得稀少、艰难,写作却是他生活中真正的持续事件,如同空气和水,不可或缺。甄求完美之心就是艺术狂热,就算力有不逮,就算默默无闻,他至少走遍了艺术的一生。
       席勒慨叹,自己起步就在文学的黄昏、时代的黄昏,和自我的盛年刚好错位倒置,让一切追求都无奈地化为幻影。世上没有成名的写作者数不胜数,放弃的人更多,觊觎钻营之道、八面玲珑的投机者更多,文坛永远摆脱不了虚荣,因而,看到席勒的晚年、或许比历数他青年时的疯狂不懈更让人感慨万分。
       在这个故事里,席勒的女儿艾瑞儿像某种特殊的中介。在席勒心中,她是艺术的牺牲品,是因他不顾一切写作而被忽略的小孩。在海瑟眼里,她是不够格的女儿,因为她不够睿智、深沉,不足以理解父亲的艺术。艾瑞儿像海瑟一样向往自由和成功,但舞蹈和写作不同,受制于肉体,她的行为举止更像小孩,但她爱父亲、想要生小孩的心却是十足的中年女子。在父亲病倒之后,艾瑞儿终于意识到,像小孩一样生活的青春已经结束。
      
       每个人都曾很努力地想象未来,都误以为黄昏很远,逼近终点。其实青春很短,中年很短,老年也很短,最终组成一个长长的死亡。所谓珍惜,并不是说珍惜很远的时刻。海瑟的闯入,就像是黄昏时刻的一道闪电,反衬出生命的光彩和愚昧,爱的盲目和激动。这让席勒和艾瑞儿去反思,终于能肯定未来的存在,也更加肯定自己爱的方向。不管未来是死亡还是衰老,眼下的光芒是自己的。故事在流星的回访中温馨的结束,似乎在暗示:哪怕渐入黑夜,也能有所期待,渐入佳境。
       这个故事终究是关于爱的,哪怕身体、灵魂、梦想和时光在错位,始终擦身而过,我们仍会不可遏止地去爱。惟有缺憾的爱,才是真实的。
      
  •     海瑟十岁时去听博尔赫斯的演讲,博尔赫斯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他有一次碰到一个年轻人,那个人说没有兴趣读《哈姆雷特》,“因为哈姆雷特一点都不真实”。博尔赫斯告诉年轻人说他错了,“哈姆雷特王子比你还要真实”。演讲结束后,十岁的小女生海瑟穿过人群来到博尔赫斯面前,天真地问:“你跟哈姆雷特一样真实吗?”这位年老体衰双目失明的作家却露出了悲伤的笑容:“不,亲爱的,哈姆雷特王子比我还真实。甚至我故事中的博尔赫斯比我还真实。”
      
      这个情节当然是虚构的,但博尔赫斯的故事却是真实的。故事永远比作家长寿,作家离去了,可能湮没无闻,故事却悄然流传,风生水起。故事离开了作家是会自然生长的,而作家离开了故事只能慢慢衰老。故事是作家的精魂,写作的姿态仿佛童话故事中的巫师一点一滴掏空作家的青春和健康,精神和骨髓。故事越来越丰满,作家越来越衰老。可叹的是,读者往往只会从丰满的故事中揣测已经成为故事背景的作家是如何的活力和丰盈,而实际中形成的巨大落差只会带来更为残酷的醒目。布赖恩·莫顿的小说《黄昏时出发》中第一个富有冲击力的场景就是海瑟见到了她梦想中的人生导师,对她影响甚重的作家席勒:年老,肥胖,秃头,衰弱,艰难地拄着拐杖。这就是她梦中出现的那个男人,现在却如此陌生,“读他的文字,感觉就像他把自己的灵魂直接灌注给海瑟的灵魂里,合而为一。而现在,却是肉体阻碍两人间的灵魂交流”。
      
      按照某评论家的说法,席勒属于第七级作家。很讽刺的是,这仍然是一个很高的评价,因为在海瑟的论文指导老师的文学鉴赏范畴中,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是第一级;陀思妥耶夫斯基、乔治·艾略特、普鲁斯特属于第二级;梅尔维尔是第三级;亨利·詹姆斯属于第四级;伍尔芙属于第五级。恩,第六级暂缺,第七级补上一位席勒。海瑟把席勒作为自己论文的写作对象,源于早年读到了他的两部作品:《温柔》给了她勇气,教导了她要负责的只有自己的生命;《两段婚姻》则启发了她,学会过自己的生活,尽管这种生活的结果可能是穷困潦倒。席勒的一生写了六本书,但平生只出版了四本。前两本让海瑟意识到了自由的人生,后两本却让她失望之极,“感觉像是另外一个人写的”。是作家变了,还是海瑟变了?也许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时代的精神也有所不同吧。也许正是这几本书中带给海瑟不同的感受,才让她有兴趣去接触作品背后的那个默默无闻的作家。但是老作家作家席勒现在的生活糟透了,单调,乏味,无趣,与他的作品留给海瑟的印象大不相同。也许她就不该进入作家现实的生活,在虚构的作品之间来回游弋是一种幸福,但在作家真实的生活中穿梭却只能让她看到越来越苍老无力的作家。席勒给海瑟解释这种作品和作家生活的不同:“这样说吧,我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写出完美的作品,而不是过完美的生活。所以,是我让艾瑞儿(作家的女儿)的生活变得一团糟,而与此同时,我也没有让我的作品完美。”我相信,席勒的这段话道出了许多作家内心的隐痛,在完美的作品和完美的生活之间,或者说,在痛苦的苏格拉底和一只快乐的猪之间,你会如何选择呢?有没有一种可能可以权衡写作和生活之间的完美之点?有没有可能让人生和写作一样完美?有没有可能把人生变得和故事一样真实呢?
      
      海瑟遭遇到了这种选择的困惑,你不知道该选择写他的人生,还是选择写他的作品。这个时候她遇到了另一位人生导师似的人物珊卓,她把美国哲学家胡克一句话告诉海瑟:生命里大部分时间的困难抉择并非对错间的冲突,而是两个都对的选择。这就是我们的生命为何总是悲伤的,因为面对两种都对的选择无所适从。珊卓对海瑟来说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作家。她曾经是诗人,出版过一本诗集,拥有诗歌,她以为的她的人生从此就要完美无缺地生活下去。但是在人生的某个决定时刻,她发现她虚弱地无法写作,她开始想念诗歌以外那种活力无限的生活,想念电影,想念音乐,想念舞蹈,想念任何有趣的事情。她最终放弃了诗歌写作,选择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这种生活的魅力在于,生活本身就是快乐的,把生活当作艺术来度过,她是生活的艺术家。珊卓和席勒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席勒选择了追求完美的作品,放弃自己的完美生活;而珊卓则把写作延续到了对生活的热情追求中。海瑟在她的论文中用亨利·詹姆斯和劳伦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类型,她把席勒喜欢作家亨利·詹姆斯形容为“伟大的工匠”,把她喜欢的作家劳伦斯形容为“伟大的艺术家”,“正是因为他对其他事物的热情不亚于对艺术的热情,生命力的多彩多姿才丰富了他的艺术”。至于说,这两种选择孰对孰错,人生的际遇各不相同,也许根本没有对与错,只有适宜与否。
      
      《黄昏时出发》这个书名来源于席勒写的第一本书。席勒在这本从来没有出版过的书中表示一种对纽约和巴黎文学风景日渐凋零的失望,表示他无法与那些伟大的作家和时代相遇而生的遗憾。黄昏对他而言已经日渐凋零,消耗着他的生命。但在海瑟的意识中,黄昏之所以是黄昏,只是一种自我的认定,她所认定的黄昏反而具有了如清晨朝阳般的炫目迷人。《黄昏时出发》也许还应该有另外一种解释,密涅瓦的猫头鹰从黄昏起飞,黄昏反而预示了一种智慧的丰盈。
      
      思郁
      
      2010-6-24书
      
      黄昏时出发,【美】布赖恩·莫顿著,王圣棻 魏婉琪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定价:25.00元
      
      
  •     如果读一本书是两个人裸裎相见的过程,那么我已经裸着身体认识你好多年了。
      
      读他(席勒)的文字,感觉就像他把自己的灵魂直接灌注到海瑟的灵魂里,合而为一。而现在,却是肉体阻碍两人间的灵魂交流。
      
      他(席勒)将一切奉献给写作的样子实在太美了。他是个英雄,一身伤痕的英雄,拖着残破的身躯向目标迈进。
      
      待在他(席勒)的公寓,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海瑟觉得自己就坐在权力的王座上;并非俗世的权力,而是想象的权力。作家是不为人知的世界秩序建立者,而席勒是作家之中最不为人知的。他仿佛是个被放逐的国王——不,他就是。
      
      我们应该将禁欲主义、苦行主义和狂喜状态合而为一。它们之中任两个常常一起出现,三个一起则是从来没有。
      
      要够年轻,才会为生活寻找秩序。
      
      她(海瑟)听说,人要是动过心脏手术,也就是胸膛被锯开,肋骨被打断,心脏的动作有好几个小时被机器取代,那么接下来几个月,人所受的折磨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上的哀伤,那是身体悼念自己的哀恸,因为身体相信自己已经死了。
      
      即使你不知道怎么坐下来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里的词汇谈论你的问题,你的思维、你的感情和生活也可以是严肃而有价值的课题。
      
      在医院里,你可以感觉到生命的短暂。生命因此变得神圣;在医院里,你看到生命和死亡互相结合。不管什么时候踏进医院,也许是来探望某个快要死的人,或是某个刚生小孩的人。他都会心生一股神圣的感动。甚至在春天,他被迫待在医院很长一段日子的时候,他也可以感觉到那种感动。
      
      作家写作时会混杂着各种动机,会有一些纯粹与自夸的融合。
      
      相对于长远的成就,较年轻的一代似乎对于追逐眼前的名利更为热衷。不过想当然,每个时代都相信自己才是真正进步的一代。这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虚荣感。
      
      我(席勒)并不觉得自己是个老人。我觉得我愈来愈成熟了。我觉得好像刚开始明白一切。但是这种成熟有什么用?没有孕育出什么,也没有培养出什么,就只是这样消失了。
      
      如果她(海瑟)不了解任何关于他的背景、关于他所成长的那个世界,那么他的书到底会对她有怎么样的意义呢?实在很难想象。
      
      如果你到了三十九岁还是庸庸碌碌不知成功为何物,还是不知道你这一生想做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世界也不会把眼光放在你的身上。
      
      当你还是二十几岁、还在三十出头,你可以为自己的人生编织一个美丽的故事:“我还年轻,我还很有希望,身边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未来而打造。”但是等到你没有办法再用这个故事来说服自己,你到底会变成什么?你会变得一无是处。
      
      没有挣扎就没有人生。
      
      也许已经到了不得不妥协的年纪。这不就是稳重的本质吗?
      
      “你跟哈姆雷特一样真实吗?”她(海瑟)上前问博尔赫斯。这位年老体衰的失明作家露出哀伤的笑容。“不,亲爱的,哈姆雷特王子比我还真实。甚至我故事中的博尔赫斯都比我还真实。”
      
      自由永远是我的生活信条。
      
      梭罗说,读书可以开启生命的新纪元。
      
      对她(海瑟)来说,她所放弃的比起她所追寻的东西要清楚得多。
      
      人类的生活有很多动物性的部分,我们跟其他人互动时就跟动物一样。她(海瑟)感觉自己好像爱着这个男人,但是内在的动物本能却排斥他。
      
      调情是种乐趣;而跟聪明的人调情,不管是男是女,则是生命中无上的乐趣。从她(海瑟)还在高中念书开始,知识的交流和热切的调情就密不可分。
      
      席勒的脆弱感动了她。也许这才是所谓的艺术家。这使她想起以前读过的东西,主要是说艺术家并不真的需要一堆经验。一次的心碎就能写出许多小说,但是你得有那颗心才成。
      
      你选择将自由禁锢在那个叛逆、充满活力、乐于反抗世俗的心灵中,但要在这样的选择之下生活几周、几个月、几年,需要的是另一种特质。你需要变得坚强,变得不屈不挠。因为这个世界不鼓励你做这样的选择,为了捍卫它,你得披上层层盔甲。
      
      在柏拉图的一段对话中,苏格拉底指出,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实践死亡的过程”。
      
      性,永远不是你所想的样子。
      
      罪行弃人而去,我们却以为是自己弃了罪行而沾沾自喜。
      
      青春美好是有时限的。正因为青春撑不过四十岁,所以生命的意义要到了中年才显现得出来。
      
      她(海瑟)喜欢在别人想要更多的时候告别离开。她希望她的离开在别人的心中留下一个惊叹号。她希望她的生命也能像一个惊叹号。
      
      无以为继的体力一定是造成凋零的重要原因。
      
      我(对海瑟青睐有加的文学编辑珊卓)年轻的时候,也受过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照顾。这是你真的无法回报的事,因为那些帮助你的人也许永远也不会需要你的帮助。你能做的就是把这种帮助传递下去。
      
      让生命美好的是那种蕴含可能性的感觉,是那种对未来有期许的感觉。
      
      对于日常生活保持信心才是真正的永恒之道。
      
      你爸爸在他的时代犯他自己的错误,而你必须在你的时代犯你自己的错误。
      
      死亡要花很久,很久。
      
      跟那些认识了一辈子的人在一起,你并不只是现在的自己。这些朋友就像是他的锚,让他不至于漂流到他那片自私自利的未知国度中。
      
      人类最重要的需求,他(席勒)认为是一种被认同的需求,一种在世界上留下足迹的需求,这种需求比起食物、性或是爱的需求都要强烈。
      
      你必须诚实地写。如果你不诚实,就没有写的价值。如果你用不诚实的方式赞美他(席勒)的作品,根本不是在帮他。
      
      她(海瑟)感觉到自己的粗鲁野蛮。她就像一头穷凶极恶、四处攫取的野兽,就像一个生物,迫不及待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一旦不想要了,就无情地丢在一旁。
      
      心灵的纯洁就是对单一事物的渴望。
      
      也许就是对于自己的艺术那份一心一意的执着,让他(席勒)艺术里的生命力流失殆尽。
      
      一个作家必须利用手上所有的资源。如果你想写作,有时候就得心甘情愿做个混蛋。
      
      不记得那一天的事,那个日子等同消失,就好像每一个曾经活在那一天的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已不在人世。
      
      你的年纪愈大,说起话来就愈难言简意赅。仅仅说出知道什么还不够,还得忙着解释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
      
      不管是哪种情形,如果你连某个人的味道都闻不到,也许对于这人不再爱你这件事就不会感觉那么受伤。
      
      我想那就是为什么我把第一本小说,也是我第一本没出版的小说命名为《黄昏时出发》。当时我甚至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想我现在知道了。我要表达的或许是一种迟到的感觉,一种文学史上的迟到。
      
      黄昏时出发!黄昏之所以为黄昏,都在于你自己的认定。她比席勒晚起步了五十年,但是这个世界在她眼中却有如清晨朝阳般令人目眩神迷。
      
      他(席勒)发现自己不再被那个自己是不是,或可不可能是一个“成功的作家”的问题困扰。那并不是重点。他是个作家。他明白自己必须不断写下去,即使他确定他写的东西也许根本没有出版的机会。如果他不把故事写在纸上,他就无法了解这个世界,他就无法活下去。
      
      重要的不是去找一个你应该爱的人,而是找一个能让你感觉更有活力的女人。
      
      作家并非自己作品的最佳评判者。
      
      有的时候,我把自己想成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你对于所有想做的事都有远大的想法,同时在白天有份工作养活自己。但是过了十年、十五年,你没有完成这些伟大的事,然后你开始明白,这段时间做的工作也许就是你能做的全部。而此时你必须决定,你真的要努力去做那些伟大的事,还是只要接受你已经建立起来的生活吗?
      
      男人不会了解女人的感觉,不懂得女人会如何交付全部的生命。男人会认为女人只会带来负担。
      
      一个奇特的地方可以帮助你找到日常生活中的诗句。
      
      你遇上的某个人,也许一开始平凡无奇,却会一点一滴、日复一日,逐渐显露出细致、敏感、得体这些你无法预期的特质。
      
      当你爱的人几乎都去世了,你就会开始放弃自己。
      这么多他爱的人都去世之后,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奇怪的地方,而离开这个怪地方也不再像以前想的那么意义重大。
      
      他(席勒)常说,生命里大部分的困难抉择并非对错间的冲突,而是两个都对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生命是悲伤的。
      
      自从和珊卓碰面,海瑟一直在心底深处想,她可以天衣无缝地把重心从席勒转到珊卓身上。这么多年来,她的人生导师一个换过一个,就像踩着一块块岩石越过溪流。但现在她不想要什么人生导师了。
      
      要让自己漂亮真是件辛苦的差事。
      
      以前在书本上看过,却从未真正体会到的事:过不了几年,镜子里的这张脸也会烟消云散。在他的意识消散之后,这个身体、这张脸也许还会留下来。就像小时候让你怕得要命的想法,后来不再怕,只是因为你的年纪已经大了,失去了幻想的空间。
      
      在人生的中年时期,“爱”有一大部分是要陪伴你爱的人度过人生的灾难。
      
      一个艺术家就像是某个站在狂风暴雨中,心里希望被闪电击中的人。席勒已经被闪电打中两次,造就了他的前两本书。他花了一辈子的时间等待,但是闪电再也与他无缘。
      
      每一个人的旅程都是不同的,也没有办法让他陪伴她去走这一段路。在这个时候,人竟是这样孤单!
      
      死亡各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我们。
      
      在人生的某个时期,人免不了要和自己的排泄物一起生活。
      
      一旦戴上面具,要脱下来就很难。
      
      但是现在,就这短暂的一刻,她(海瑟)不再是个年轻的女人,不再是那个精力过人、知道该做什么、努力为自己追求名誉地位的女人。或者说,她仍然是那个女人,但她同时也是一个臃肿、气喘吁吁、随着时间而老去,因为哀愁而消沉,因为中风而瘫痪,却不屈不饶、意志坚定的老人。
      
      别变老,这是我的忠告。
      
      
  •     “他向海瑟走过来,脸上带着微笑。年老,肥胖,秃头,艰难地拄着柺杖。这就是她梦中的那个男人。” 这注定不是一场普通的邂逅,24岁的女研究生海瑟终于见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作家席勒。可是年过花甲的他连自己是否配受此礼遇都不知道。他只是一个退休的大学教授,写过几本默默无闻、很快就绝版的小说。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姑娘突然跑出来,声称,他是本时代最伟大的作家,要让他的作品重新为世人所知晓,要把他当成研究生论文的课题。对于这样的幼稚的崇拜者,阅尽世事的席勒原本想一笑了之,可是海瑟却说:“给我一次机会吧。说不定,你甚至会爱上我的。”
      于是,海瑟以她的青春和自信理直气壮地闯入老人平静的生活。这个女孩的崇拜多少都带有一点自我陶醉的成分,陶醉在幻想的偶像中,陶醉在自己夸张的演技中。书中是这样描写海瑟对席勒说出那些崇拜话语时的情景的,“她压低的声音略微嘶哑,虔诚痴迷,加上大约百分之四十九的虚假,营造出令人无法忘怀的细语。”海瑟虽然很崇拜席勒,但很清楚自己比席勒年轻得多,也有前途的多,在语气中多少会流露出优越感和同情。
      在第一次去席勒家借书时,她偷偷藏起了席勒年轻时的相片。临走时,她还不合常理地吻了他的手,“答应我,你会给我机会。”海瑟再次恳求道,而席勒则用一只手盖在女孩的脸上,遮住了她的眼睛。这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情景之一,你没法说清席勒的这个动作是接受,抑或拒绝。在我看来,这更像某种严肃的受洗仪式。
      同样具有仪式感的接触还有一次。那是海瑟和席勒刚刚参加完一个不怎么令人愉快的文学聚会,两人都没吃饱,就在席勒家做蜂蜜三明治吃。做着做着,海瑟突然拿下席勒的眼镜,把沾蜂蜜的手指摸在额头,鼻尖和嘴。这个动作的含义太明显了,而席勒则镇定地说,失陪一下,用毛巾擦干净。“我想你该走了。我太老了。”海瑟则说:“我们可以躺下来么。我们什么都不必做。”于是两人走进卧室,连灯都没开,肩并肩躺在床上。席勒则伸出手,在离她身体几寸的空中划过,似乎是想要用手接收海瑟身上散发出来的青春气息。“她陶醉在自己的慷慨大方中,觉得自己宛如性生活里无私奉献的南丁格尔。”
      她不仅是个仰慕者,更是个挑战者。她以年轻人的无知和无畏提出犀利的提问,有时甚至像个八卦小报记者。“你在用年龄掩盖更严重的问题吧?”“把婚姻破裂写得如此真实,不会是基于你的真实经历吧?”“你的书早已绝版,也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出版你现在的书。那你为什么还写?”问得老头不得不吃两片药。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海瑟渐渐发现在走下坡路,这更坚定了她怜悯这个可怜老人的决心。
      终于,被海瑟闹腾得够呛的席勒中风了,还是海瑟最先发现的。席勒被抢救过来后,海瑟去看望他,整理头发,兴致好像很高,一点都不知道老人经历的事有多痛苦。又开始表演很高兴你又开始工作了,违心地鼓励和怜悯,我很看好这本书哦。吃着饼干。席勒再次向她伸出了手,海瑟赶紧迎上去,打算再次接受那抚摸,那种仪式。然而,她却结结实实挨了席勒一巴掌。“我不该被打耳光的,我是很好心来看你的。”“你给我这个老头找了点刺激。”海瑟还想争辩什么,但席勒拿了个枕头,酣然入睡,再也不理海瑟了。
      席勒的小说真的没有那么伟大,他只是在关键时刻提供给海瑟一种陪伴。而这本《黄昏时出发》也可以算是一本陪伴小说,这种书并没有特别的写作方式和深刻的道理,它只是用独特的眼光描写身边的事,让你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文中援引了大量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品,把那些注释集合起来就是一个不错的书单了。另外,在席勒病重昏迷之际,作者模仿亨利詹姆斯的笔调给席勒写的拗口评语也很挺有意思的。
      总之,这是一本读了之后绝对不会令你失望的作品。
      
      
  •   去看看。
  •   这本书刚买,还没有看,应该很不错。
  •   嗯一个20出头的男生爱上一个30多岁的已婚女人,爱得如火如荼,甚至要跟他父亲决斗,嗯~
  •   爱情给不了你什么,爱情不是一个事情,不是你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的一个途径,它是一种信仰,存在于你的内心之中,你需要敬畏它、侍奉它,呵护它。而不是随便拿出来使用它。
  •   就算遇到了错的,对的,还在前方
    去看看这本书~
  •   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 告诉你他为尊严而屡次被梦想打破尊严却不失激情的为之不断奋斗的坚毅精神是什么。
    爱情?一个耳光,将这一切年幼无知的蛮横无理炫耀给终止了。
  •   可能爱情只是一场幻象吧!
  •   所谓爱情,虚无。
  •   男人,即便是老了,也还是男人...
  •   哈哈,第一次来看你,原来写得这么精彩,www.61188888.com
  •   天呀,这样对情爱的描写你竟然能看进去啊?呵呵
  •   不是一般的好。拜读。
  •   评论都如此精彩
  •   要把这些都露出来,真是太痛苦了!没什么是需要挽救的..... 谢谢你的语言!直接尖锐,就是要剖开,一条条陈列;痛,字字在目,针针见血......好同志
  •   成都白癜风专科医院拜读www.scxf120.com
  •   其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在年轻的魅力下臣服了吧,文字的觉醒其实是回放,作者可以修改现实的结局,何其美妙
  •   一书一世界,随时随地,进入书中的世界,在现实与想象中穿梭,我们不也等于经历了多种人生吗?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在书中却能得到心灵的愉悦,我们的有生之年,时间被现实和梦幻占据着,亦真亦假,却都是人生的一部分。阅读,让我们的人生更美好。用秣陵客的话来说:何其美妙~
  •   娜娜大王文风变了啊
  •   他人的爱太多了
    看来我的平庸太多了
  •   管好你的胖妹吧,ls
  •   原来拖鞋也不能免俗啊
    抵制织毛衣的胖妹啊
  •   明明是拖鞋在织XXXXL号
  •   大王好久没写过评论了……
  •   没有调侃的语气了啊
  •   我刚才的回复竟然被和谐了啊(下面是原文0
    “所以我说大王的文风变了
    但是不知道会不会"王小ya嫁给陈章liang---ya从liang了"
    大家拭目吧(其实该让章鱼帝猜下结果的)”
    就是这个
    竟然被和谐年了 我把那两个字给拼音了 看能通过不
  •   。。。看不懂
    河豚啊良家的你没耽误着推书评
  •   她明显偷得我的评论 死中学老师
  •   。。。ls的童鞋
    都是手艺人
    不要尿在桌子上啊
  •   不要脸的作者的评论明显抄袭了博尔赫斯的一首诗,贴出来众人对比!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给你我已死去的先辈,人们用大理石纪念他们的幽灵。
    我给你我写的书中所能包含的一切悟力,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气概或幽默。
    我给你一个从未有过信仰的人的忠诚。
    我给你我设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营字造句,不和梦想交易,不被时间,欢乐和逆境触动的核心。
    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
    我给你你对自己的解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自己的真实而惊人的消息。
    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
    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   儿本人认为只有这几句还勉强能看,其他,扔进太平洋把小博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给你贫穷的街道,绝望的日落,破败郊区的月亮。
      
      我给你一个久久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
      
      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   华丽丽滴黑暗哥特,SIGH
  •   这么说
    你是小博派来的
    那你跳进太平洋拿稿费吧
  •   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而我对你一直是这么做的,为何从未见成效!
  •   我下了一碗面吃掉,回来又看到了博尔赫斯这首诗。
  •   丑男还吃什么面 饿死得了
  •   话说。。。你如果给石油大王生不下一儿半子
    又再次流落街头了吧
  •   西西你欲求不得因爱生恨太明显我都不知道说你什么了,还是从了石油大王莫再作其他幻想罢
  •   哈哈(我究竟在笑谁)
  •   我。。。是的 在给他生下一锅章鱼并且煮熟之后 我又荣誉重返怨妇坛了!
  •   世界已经不再是你的了
    这几个月除了脂肪你还收获了什么
  •   我想知道一开始是五星如何现在变成三星了?你这打星太不负责任了吧
  •   我打几星你还不是没买书来看!
    骗志
  •   哼 那么你呢
    又跟瘸子相亲未果才狂K小说对吧
  •   怎么回事瘸子
    人家可是飞行员呢
    (语出老鼠相亲之蝙蝠篇)
    我是不会依附名门显贵的
  •   别石油大王了
    梁洛施的双胞胎听说是李嘉诚干的好事啊
    (八卦一下)
  •   这么厉害?
  •   论家这回事是真诚滴在减肥!
  •   xixi大王这次准备减到111斤吗?
  •   下面的對話比上面的正文信息量大多了。都叫你大王,也很我也叫你大王吧,大王大王大王大王。大半夜餓的,叫幾聲更餓!!
  •   大王快来看啊
    多了一个怨妇 快拉拢进去
  •   老面孔鸟
    这个妹子很有文化滴(听上去在贬低她)
  •   早被收编了,只是还莫被宠幸
  •   只是你若即若离让我忘了收编
  •   切,你你你你如花似玉的被簇拥着,哪有我份。这倒契合怨妇主题
  •   有文化的我喜欢
  •   那我撮合你们俩,让妹子不再哀怨,让汉子不再痴缠
  •   中年老妇女,不要用他人的爱遮蔽我的平庸。你这皮条拉的
  •   大王一直在撮合 从未成功过
    哥已经不需要了
  •   讨厌你们俩
    连义正词严的拒绝撮合都是一个腔调的
  •   其实我是马甲
  •   鉴定完毕。LS萌男。
  •   既然是文化女 那要关注下
  •   在大王的眼皮底下展开勾搭 这是我的一贯行为
  •   在我的眼皮底下一事无成
    才是你的痞子标签
  •   這下你美了
  •   我美了美了美了 我醉了醉了醉了
  •   原来一年前我就知道你的命运了!
  •   你的胸部除外吧
  •   0.0
    这么狗腿
  •   惟有缺憾的爱,才是真实的。
      
  •   这个故事是不是拍过电影啊?
  •   对的!那个电影我不喜欢。。
  •   对于人的情感,科学永远只能解释局部,不能解释全部,
  •   平凡不至于死
  •   “生命里大部分时间的困难抉择并非对错间的冲突,而是两个都对的选择。”
    这句话真好。人生是由无数的选择构成的集合体。选择没有对与错,因为选择必得进行,人生不可逆转。
  •   第七级作家教诲人生与写作好感人吖。
    最后一段《黄昏是出发》改过来吧~
  •   呵呵,结尾好像有点牵强了。
  •   不是哇,我是说错字。。“时”
  •   大多数人都过着在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之间切换的日子
  •   嘿嘿,错字已改正。
  •   我对那句“我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写出完美的作品,而不是过完美的生活。所以,是我让艾瑞儿(作家的女儿)的生活变得一团糟,而与此同时,我也没有让我的作品完美。”最有感触,大部分写作者的真实境遇。
  •   我也感触了。。。可是托尔斯泰不也对家庭生活无能为力么,james joyce不也对自己精神分裂的女儿无能为力么
  •   呵呵,越来越觉得有种宿命论的味道了
  •   除了莎士比亚,还没发现有谁生活完美作品也完美的,而莎士比亚之所以完美,是因为我们对他的生活一无所知
  •   生命里大部分时间的困难抉择并非对错间的冲突,而是两个都对的选择。
    这句话太应景了...
  •   真是悖论...有机会选择¨完美¨人生的人,或许就不会潜心创作¨完美¨作品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