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王慶祥 著 页数:416
内容概要
探索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的真正內幕;揭開中國第一皇族的豪門恩怨! 且看末代皇帝一生的五個女人她們淒美悲涼的一生! 知名末代皇帝作家王慶祥,以其多年對溥儀生平事蹟的研究與心血,寫成多本相關著作,此為其中之一。 姐妹作《末代皇帝和他的敵友》亦同時出版。 華麗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和不可告人的真相?揭開中國第一皇族的豪門恩怨! 溥儀,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她們,則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的妻子! 與溥儀結過婚的這五個女人,婉容由得寵到失寵、被打入冷宮、染上鴉片煙癮、精神失常、淒涼死於新舊政權交疊之際……文繡爭自由、平等而鬧妃革命、離婚後頑強過著自立的平民生活……譚玉齡紅顏薄命、其死因一直是個謎……李玉琴偽滿後期入宮、與溥儀有過短暫的偽宮生活、離婚後成為長春市圖書館工作人員、另又改嫁……李淑賢陪伴成為平民後的溥儀走完了一生……且看中國最後一位皇帝的五個妻子的一生! 婉容(1906~1946)--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后。也是和溥儀共同生活時間最長的女性; 文繡(1909~1953)--第一個敢於向封建皇帝提出離婚並訴諸法院獲得成功的皇妃; 譚玉齡(1920~1942)--死於急症,溥儀五段婚姻中最令他懷念的女人; 李玉琴(1928~2001)--政治環境下的犧牲品,亦選擇離婚求去; 李淑賢(1924~1997)--溥儀最後的人生伴侶,伴他走完此生。
作者简介
王慶祥 一九四三年生於瀋陽,現任長春市政協常委兼文史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在內地出版過多本探討末代皇帝溥儀一生的著作,如:《毛澤東、周恩來與溥儀》、《愛新覺羅?溥儀畫傳》、《愛心覺羅?溥儀日記》等,是研究溥儀的專家,也是知名的皇帝作家。更參與多項與溥儀有關之電影及電視製作,及舉辦相關展覽,獲獎多項。儼然已成一家之言。
章节摘录
卷一 溥儀和末代皇后婉容 「長時期受著冷淡的婉容,她的經歷也許是現代新中國的青年最不能理解的。她如果不是在一出生時就被決定了命運,也是從一結婚就被安排好了下場。我後來時常想到,她如果在天津時能像文繡那樣和我離了婚,很可能不會有那樣的結局。」 --愛新覺羅?溥儀 公元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一日零時前後,雖已退位卻依法擁有尊號的清朝宣統皇帝,身穿龍袍,在文武百官的呼擁下,來到莊嚴肅穆的乾清宮內升座,親送鳳輿出宮,前往地安門帽兒胡同后邸迎娶皇后,從而揭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皇帝大婚的盛大典禮的序幕。龐大的迎親儀仗,充分顯示了三百年清朝統治的「餘威」。 在紫禁城內外的大背景下,在清室王公大臣們搭置的小舞臺上,溥儀訂婚這場「重頭戲」,或者說是發生在一九二○年代初期的中國的「皇后競選」,一幕幕開演了。 早在一九二一年溥儀十六歲時,生身父載灃、七叔載濤、族親載澤與內務府大臣世續、「帝師」陳寶琛和朱益藩等就相聚議論,謂「皇上春秋已盛,宜早定中宮」。大家同意後,又向溥儀及太妃們奏明,取得了他們的同意即開始辦理選后事宜。挑選的條件,必須是蒙古王公或滿蒙舊臣家的女兒。消息傳出,前來送「名門閨秀」相片的人往來不絕,連徐世昌和張作霖也派人來提親,只因當時有滿漢不通婚的限制,況且溥儀又是皇帝,所以都被婉言謝絕了。 到一九二一年六月一日,競選初步有了眉目。那天下午一時,由溥儀的生身父、前攝政王載灃主持在醇王府開會,小朝廷最核心的王公大臣全部出席。與會者同意舉出四名皇后候選人,她們是蒙古郡王、民國後又被袁世凱派任蒙藏院總裁的貢桑諾爾布之女、良說之女、端恭之女和文絢之女。其中,端恭之女,即後來的淑妃文繡,而郭布羅?婉容的大名尚未出現在這個最初名單中。 三位皇貴妃呈進皇后候選人的名單和照片,當即引起皇貴妃們的爭執:敬懿主張冊立端恭之女,而端康屬意的人竟還沒有提出來,堅決反對。這件事便暫時被擱置起來。 六月十九日,端康傳見載灃和內務府大臣紹英,重申她對皇后人選的意見,堅持要把婉容提出來。他他拉?端康,係禮部左侍郎長敘之女、珍妃的胞姐,生於一八七四年;入宮為嬪,六年後晉為妃,即光緒的瑾妃;宣統初年,溥儀尊之為「兼祧皇考瑾貴妃」,居永和宮;一九一三年又被尊封為端康皇貴妃;一九二二年晉封太妃,一九二四年因甲狀腺肥大而死,冊諡「溫靖」。 敬懿仍是堅持冊立文繡的意見。赫舍里?敬懿,生於一八五○年;入宮為嬪,不久晉為妃,作為同治帝之妃,到光緒年間被尊為貴妃;一九一三年又被溥儀尊為敬懿皇貴妃,移居太極殿;一九二二年晉封太妃,溥儀出宮後,遷居麒麟碑胡同北兵馬司大公主府,病逝於一九三二年,冊諡「獻哲」。 載灃調停無效。這裏邊不僅有皇貴妃之間的對立,也有王公之間的對立、醇王府內的對立。那期間,敬懿一次次傳見載洵,他們是「文繡派」,而端康則屢屢召見載濤,他們是「婉容派」。對於皇后人選的意見紛爭愈演愈烈,形成僵局,這顯然是一場隱藏在溥儀大婚後面的權勢之爭。耆齡在其日記中評論此事時,卻把責任推到醇王府的繼承人載灃身上了。他寫道:「內事枝節日多,嫌隙亦日積,皆邸不善調停所致。」 溥儀的訂婚問題終因皇貴妃們爭爭吵吵,再度擱淺了八個月,直至一九二二年二月十七日,溥儀大婚籌備處由載灃主持重新開會,決定補提三名皇后候選人:蒙古王公陽倉扎布之女、蒙古王公漢羅扎布之女和榮源之女。至此,端康和敬懿相互妥協,都同意將七名皇后候選人的相片送到溥儀面前「御筆圈定」。 兩日後,溥儀「聖裁」。他最先劃了文繡。端康立即出來反對,說文繡家境貧寒,本人的相貌也不怎麼樣。溥儀當時對這類事並不放在心上,任憑皇貴妃們把七張照片重行攤開再擺一次,溥儀的鉛筆這回才落到婉容的相片上了。這下惹得敬懿不滿意。她提出,既然文繡業經御筆圈中,就不能下嫁庶人,於是產生了始料不及的一后一妃新方案。 溥儀最後不得不尊重王公大臣們的意見,默認了這件婚事,但他強烈反對皇后之外再選皇妃。內務府大臣們勸他說,根據古老的慣例,他可以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溥儀回答說,西方文明國家的君主不實行一夫多妻制,清宮皇帝在今天也不應該再實行一夫多妻的制度了。敬懿又哭又鬧,指責溥儀廢棄祖先之制,溥儀這才被迫妥協,同意再立一個妃子。 一九二二年三月十日,溥儀在養心殿召見內務府堂官(內務府堂官負責執行總管內務府大臣的決定,按今之稱謂,相當於「內務府辦公室主任」)傳旨:「候選道輕車都尉榮源之女郭佳氏著立為皇后,候選同知端恭之女額爾德特氏著封為淑妃。」這道諭旨宣告了溥儀訂婚過程的結束。 第二天,聖旨又以宮門抄(所謂「宮廷官報」,即最早的政府公報)的形式公布。從這時起,婉容就有了皇后尊號,文繡也成了淑妃。 三天後,榮源進宮謝恩。不料,此人竟手持宮門抄先到內務府聲明:他女兒姓郭布羅,並非郭佳氏。原來,由載濤代呈的皇后「三代門戶帖」搞錯了姓氏,結果皇上聖諭也跟著錯。作為須負最後責任的人,載灃自覺羞甚,遂命在宗人府諮文上改正即可,不必上陳皇帝。耆齡則在其日記中貶斥載灃和載濤的「欺罔之罪」,並揭露某些人「不過欲借椒房(指后妃)聲息,以為將來希榮之地耳」。 隨後印發的宮門抄上,就登載了榮源受到召見並叩拜謝恩的消息,同時入宮謝恩的,還有文繡的五叔華堪。因文繡之父額爾德特?端恭早逝,唯五叔華堪曾任吏部尚書,是當時家族中地位最高的人,故以族長身分入宮謝恩。溥儀又傳旨,封榮源為「承恩公」,賞「頭品頂戴」、「挑補御前侍衛」,並給予「在紫禁城內騎馬」的特權。 機遇降臨在郭布羅?婉容身上,首先是因為她有高貴的雙親血緣及門第,還有漂亮的臉蛋和教養。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