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物整理商看見了

出版时间:2007-9-28  出版社: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吉田太一  译者:張佳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日本第一位「遺物整理專家」的真實見聞46篇「幫忙搬家到天國」的工作筆記第28屆日本雜學出版獎得主日本亞馬遜書店排行榜暢銷話題有朝一日,我們珍藏的物品也會變成遺物

作者简介

吉田太一
1964年生,大阪人。畢業於大阪市立櫻宮高校體育科,為了一圓日本料理廚師的夢想,輾轉服務於大阪、神戶、東京等地,21歲就任東京惠比壽的新餐廳店長。23歲時回到大阪,在佐川宅急便工作五年之後,於28歲買進輕型卡車,開始投入運輸業。
兩年後,注意到搬家時會產生大量二手物品,於是設立了日本首創的「搬家回收商店」,頗受媒體注目。1999年,成立吉田物流株式會社,之後又發現伴隨獨居老人增加的遺物整理需求逐漸增多,於2002年創立遺物整理專門公司「Keepers」。此外,還經營「遺物全國配送」「葬儀社介紹」「清掃、消毒」「回收品買賣」「不動產銷售、拆除」「翻修諮詢」「汽機車報廢手續」等服務,已經手超過4000件的案例,並成為媒體關注報導的對象。
作者部落格:blog.goo.ne.jp/keepers_rea

书籍目录

前言
第1話 沒發現屍臭的原因
第2話 縱火、賠償
第3話 死後更孤獨
第4話 不可告人的性愛怪癖
第5話 不可思議的委託人
第6話 沒有住址的家
第7話 固執的跟蹤狂
第8話 消失的印章
第9話 無人領取的紀念品
第10話 突兀的抱怨電話
第11話 房東的無妄之災
第12話 激怒房東的一句話
第13話 淚水滿溢姊弟情
第14話 與黑暗中的蛆蟲奮戰
第15話 無法理解兒子已經死亡的母親
第16話 集體燒炭
第17話 失去原貌的軀體
第18話 寧靜的繼承爭奪戰
第19話 慘劇之屋
第20話 訴說著遺憾的黑影
第21話 以截然不同的姿態再會
第22話 遺物處理生前預約
第23話 鐵捲門街的悲劇
第24話 遺物是二十九隻貓
第25話 孤獨死的年齡比想像中年輕
第26話 堆積八年垃圾的豪宅
第27話 兒子意外魂斷離島
第28話 與蟑螂共舞一整年
第29話 兒子的孤獨死
第30話 地獄浴室的千鈞一髮
第31話 自殺現場的一張照片
第32話 不認識的親戚
第33話 自閉的中年人
第34話 住在別館的自閉老人
第35話 老師不為人知的一面
第36話 留給雙親的沉重負擔
第37話 跳樓現場的善後
第38話 十九歲的孤獨死
第39話 廢氣自殺車
第40話 特殊的委託
第41話 你聽誰說的!
第42話 飯店十三樓的自殺現場
第43話 尼特族房間的兩只箱子
第44話 殺人現場的一堂課
第45話 宛若冰箱的黑暗房子
第46話 少年一番感人的話
後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遺物整理商看見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已经不愿意承认,意志已经控制不了的,曾属于自己被自己所支配的最亲近的,身体,在生命丧失之后,却不能由自己处置,而仍在这和曾经鲜活的生命已经无关的世界漂泊。
      
       而且,会衍生出让人异样的可怖。会给那些也许不愿意、不忍心制造麻烦的人制造棘手的、难以接受的景象。
      
      
       尤其是自杀者,与世界这样固执地决裂,不愿意再发生任何关系,却,还要以最后的遗体骇人地污染这个不愿意与自己互相打扰的世界。
      
       割腕死不成血液喷满各个屋子的画面,在我的脑子里出现了好久 。
      
      
       在心里告慰那些,已经无力处置自己遗体,已经远离了的尘世的灵魂,晚安 …… 也请保佑这个世界安静地灵魂晚安。
  •     
      
      一个又一个
      一个又一个
      年轻年老
      男人女人
      各种怪癖
      各种惨状
      尸臭与蛆虫
      鲜血与碎块
      
      无需想象
      因为这就是孤独死
      死去很多天
      因为气味被邻居投诉
      才会被发现的尸体
      或者是一个多月之后
      居然变成了干尸
      
      我对这些死去的人们
      不觉得很凄惨
      只是觉得
      他们大概也没有想到
      自己就这样默默地
      连死亡都没有打扰到任何人
      甚至是自己的亲戚
      这些亲戚
      也只是付钱
      让遗物整理人来处理死亡的现场以及尸体罢了
      
      到底给了我什么样的启发呢?
      也许人生应该更加豁达
      只要努力就好
      不要纠结
      不要纠结
      
      
      
      
  •     这个书的书皮有点让人突兀,就是图上白色的部分(取了书皮就可以看见装订线了)。也许是想契合书本的内容这么设计的吧。
      作者虽然一直干着一件很另类的工作,但思想还是个很普通的邻家大叔形象。语言表达很朴实,核心内容也很朴实。作者主要是通过他所看到的,呼吁人们关心孤独人群,关爱身边的人,不要自杀(或者避免选择过于痛苦亦或给亲人带来麻烦的自杀方式)
      读这本书受益最多的也许是孤独活着的人、非常想死的人和很想了解自己死后会怎样的人。
  •     读《遗物整理人看见的》,使我接触到一个新词——孤独死。这是指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孤独死去,遗体长时间后才被外人发现,暴露出社会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层面缺失和现代社会人情关系淡漠等诸多问题。
      
      孤独死可能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其中以独居老人的比例最高。书中提到的46个故事中,有一多半都是离群索居的5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有拾荒者,也有腰缠万贯者。但是都因为各种原因无人陪伴。
      (未完)
      社会动物
  •     是不是我神经太大条啊还是看了太多阴暗面,最近看@吉田太一 的<遗物整理人看见的>,很多都是孤独而死很多天之后的惨状,什么腐烂蛆虫尸油之类,更有孤独老去的悲惨生活,我居然觉得没什么可怕的。人人都要一死,而死时没人陪你一起。最后被蛆虫吃变腐烂连白骨都散架,大自然真公平!
      本书也多次呼吁ZF和个人都来关注孤单死问题,谁都没办法预估自己的死期,虽然那是一个必然到来的节日。直到死神来收割,人们才发现,自己是会死的。一个人的死去会给周围还活着的人带来诸多问题,精神的还有物质的。这点很重要。
  •     孤独会死么,或许吧。但是明显遗物整理人这个行当是因为孤独而衍生的。一般人死之后,遗物均由亲属自己亲自来处理。一个正常的环境中,这也是一个缅怀死者过往经历的机会。流着泪整理另一个关切的人的东西,虽然伤心但是绝对是最后可以给对方温暖和安慰的行径之一。
      
      因为关系到一个人过往或许少为人知的信息,所以理念中我们通常觉得此事得直系亲属或者关系及其密切的人来办才为妥当。
      
      或许是遗忘,突然发现;或者是独居,不为人知;或许是死于非命,无法直视;最后的最后,亲属们自己都不愿意自己去挽起袖子去收拾最后的残局。所以才有了这个职业的工作人员。
      
      最后清理的场面的确也都颇为重口。蛆虫扭动,几公斤重;一团黑色的苍蝇;恶臭;尸水;皮肤都化成水,沾染在衣服上无法洗去。。。。
      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无法掩盖,死者与委托人之间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到底是多远,导致对方都属于快死亡的时候都无法知晓。死了那么久才突然发现。心有愧疚,但是对于整理这件事情始终还是觉得嫌弃。所以才找的第三方吧。
      
      甚至有些人很清楚这些结局,提前预定。不过也好,对死者来说,知道自己周围都是如此冷漠不熟悉的人,孤独而死之前自己妥善寻找可以依托的人帮忙处理后事,也算是人生能够体面的结束了。
      
      或许十年二十年后,我们也将面临这样的局面。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父母只有单个子女,结婚大多都分开居住。外出异地居住的更是不少。未来也许会有这样的行业。虽然如今的一条龙还不包括整理这一项服务吧。
      中国人讲究老有所养,自己有儿子求个有人送终。是不是我们千年前的祖先了解预警到这份孤苦,所以提前将这份忧虑潜藏在文化中。
      
      你希望未来自己的白日是谁来替你整理为好呢?
      
      
  •     看书中一个个人,死了超过一周,一个月,半年才因为尸臭或其它原因被人发现,心里觉得很悲哀和奇怪。
      在日本大城市里独身生活的人,人际关系很冷漠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过想想自己,独自在都市工作生活,亲戚很少联系,老家也是一周一个电话,即便是消失几天可能也就是公司的同事奇怪一下,有可能也是挂掉一周以后才被发现,不也是一样的吗。
      看完整本书,从一个个案例中可以学到的是多与家人沟通联系,让自己的心不那么荒芜。
  •     “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生活现状。”  “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最后呈现那么丑恶的死状,隐私成了让人尴尬的遗物。  自闭,自杀,老无所依。很多死者亲属不愿意承担清理遗物的责任,甚至拼命掩饰“孤独死”的事实。  虽然作者总是在文末发一点自以为是牛头不对马嘴的感慨,不过这种感慨也足以度量人与人之间隔阂的厚度吧。
  •     没读过,偶尔看见标题,想起来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那时的生命》,说的也是和整理衣物有关。从逝去人的遗物里可以窥见生命里的是是非非。死,会死很久;活着,就好好活着。
      
      
      
      
      呵呵,随便乱发表而已。。
  •     遗物整理人看见了什么呢? ①超自然现象!(恐怖方向)②各种遗体,虫!(猎奇方向)③死者的家庭关系(情感方向)④看见的事情(日常方向)
      所以是
      遗物整理人看见的事情嘛~
      就是日常啦日常~遗物整理人的日常而已,日常又怎么样呢,日常就很好了~不一定都要写成小说啊~
      有一个事例蛮无语的,咳咳,一个跟踪狂进入到被跟踪人的无人的家里死掉了……(不,莎酱不会的。不,大猩猩也不会的。不要失望啊阿妙小姐~)真是……感情脆弱吧……(那还学人当跟踪狂……)
      当然也有感动的事,也有伤感的事,也有气愤的事,这就是遗物整理人的日常嘛~
      有一点作者提出了很应该被重视,就是一些年龄不算很老的老人,会因为不算很老而被忽略掉,导致悲剧的发生。当然全书中作者也多次强调家人的联系和关心。
      作者也有过因清理必须往返于几十楼不能坐电梯而怨念(~ ̄▽ ̄)ノ
      那个摔到不该摔倒的地方的人真是悲惨那 |ω・)
      关于啰嗦的问题,相对于《下妻物语》来讲真是不足提啦╮( ̄▽ ̄")╭
      就是这样~
  •     这不是一本催泪的书,封面上的宣传语“一本让全日本平民掉泪的生死感悟书”有点夸张,商家宣传的有点过了,书的作者是一家遗物整理公司的社长,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下了46篇所见所闻,文字很平常,没有修饰过,却让我感受到满是死亡的气息。面目全非的遗体,肉蛆,蟑螂,腐烂,恶臭,这些对于死者已经全然感受不到,但对于活着的人却是触目惊心,特别是那些已经去世很久以后才别人发现的遗体,恐怕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孤单死”是作者的主题,指那些平常不与周围的人联系,一个人生,一个人人死,在去世后很久才被周围的人发现。我想这不只是日本的问题,中国早就有了,只是我们忌讳说这样的事。我想到了自己的亲人,开始害怕有一天打电话回家,响了很久都没有人接,我不敢想下去。也许有一天自己也会走的非常的孤独。
      
      珍惜生命,多与人交往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是个人的问题。社会发展的太快,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人与社会脱节的速度也非常的快,想找到可以和自己交心的人谈何容易,人与人的差异太大,又相互的不信任,对隔壁邻居的映像只有开门时的钥匙声,和关门时的撞击声。人人都想与众不同的结果就是人人都找的到自己的伴侣,想找到一个愿意听自己说话的人,难。
      
  •     虽说读者都是奔着猎奇来的,若以猎奇的笔法写这本书,恐怕挺讨厌的。看过一本国内出的《我给死囚写遗书》,受不了那种报告文学式的口吻,没看下去。
      本书写得平铺直叙,老老实实。我想,恐怕不是作者有意为之。干着这么一个特殊的工作,就得保持一个平常心。若是一惊一乍的,自己早就该崩溃了吧...
  •     几乎所有的,所谓的,孤独至死(其实也是致死)的人,还有们。
      富有的,赤贫的,自然死的,意外而亡的,自杀的,被害的。不是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留给作者读者的是尸臭蟑螂老鼠垃圾秘密另一面身体的一部分化成的液体等等等等。
      等等等等。
      孤独该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独自生活的人不会首先联系自己的父母兄弟和亲戚” 来自第25话。题目“意外年轻的”孤单死“”。
      总感觉日本文化中有一种“不谙世事”的任性。缺乏耻感?
      好吧,抒情完毕。
      
      社会学老师讲的,最好的文章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写就的。他的老师告诉他的。平白如话加+12580,或者这样更接近真相。
      老龄化,社会养老体制的不健全,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      空巢,表面上看是因为工作的繁忙忘记了应该关心和呵护的人。其实,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一种疏远。《衣物整理人看见的》中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思考。
       电影《入殓师》和这本书有很多的共同点,推荐大家看一下。
  •     遗物整理人,角度比较新颖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角度
      
      1、死亡不仅仅是属于自己,还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影响
      
      给亲人,尤其是是越年轻,亲人就会越痛苦
      
      给亲人,除了伤心,有可能会是负债累累,以及烦恼,尤其是远亲
      
      给房东,导致周围房客搬走,随时禅宗
      
      给其他房客,臭味影响其正常生活
      
      2、亲人之间的羁绊
      
      父子、兄弟之类,如果彼此间多走动,多沟通,就不会导致死后很久才被发现
      
      遗产分配,也是一定的纠纷
      
      为了不麻烦亲戚朋友,会先在生前处理好遗物处理这一环节
      
      3、孤单死
      
      独居老人,少子化、小家庭化,导致“孤单死”现象越来越多
      
      另类“孤单死”,生活美好,豪宅,但是里面却都是垃圾,因为足不出户,很少更人联系交流
      
      总而言之,珍爱生命,多与人交流沟通!
  •     一些短短的描述,如书题目,简单的叙述自己看到的……故事没头没尾,看完让人久久思考……一些自己的片段和他人的片段……
      适合年轻人,如果是阅尽千山的老人家或者已经非常成熟的人读起来可能会说“恩,不过如此,世界就是这样,有什么好奇怪的”……
  •     -书的实际内容远没有封面那么诱人。貌似写的是“让日本国民潸然泪下”之类的煽动性词语。
      -看起来感觉不够深入,不过也可以理解,因为作者毕竟只是整理收集遗物。
      -看到的都是最直观的物品,然后得到的下意识推断。
      -要是写得很深入,反而有点假。
      
      -不过可能是文化差异吧,读起来平淡无奇。
  •     
      
       日本遗物整理公司的老板写的书。
      
       从几千次整理遗物的过程中,挑出了看似个案、却每一个都源于同一种社会悲剧的40多个案例,没有太详尽的叙述,但每一篇都值得思考。
      
       生命的众多苦难,既然来了,咎由自取或者不幸被挑中、被安排,都没有拒绝的可能。但是像本书写出的种种例子,却给我们揭示了另外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
      
       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不论是因为自闭,不与外界交流,导致死去一年都没人发现,才提示人们,去记起「似乎有过这么一个人」,还是因为住的太远,没有儿女关心自己的存在,直到腐尸在养老院的某个房间散发出恶臭,才由人告知,自己的父母已经默默死去,都是人间的悲剧。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让这些事情发生,爱人与自爱,不否定自己的价值,也不轻易忘记他人的存在,竭尽所能地,去让那些,关心在意我们的人知道,他们,并非孤单一人。
      
       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遗物整理人》
      
       作者在日本的一家遗物整理公司工作,这家公司在日本也是第一家。不过公司的业务还挺红火。所谓遗物整理公司,就是受人委托,整理死者的房间、遗体、遗物。能够让他们去整理的一般都是比较特殊的情况。里面都有自己的故事。最多的是孤独死,就是死者自己一个人居住,死去了很久才被周围邻居发现,尸体已经溃烂,所以才会请他们来。还有的是凶杀现场,惨不忍睹,有的是自杀,有的是意外死亡,总之能够请他们来的现场,都是非常可怕的,正常人忍受不了的情况。
      
       有一家父亲去世一个月,儿子才发现,可是儿子竟然住在父亲的楼上,楼道内都是尸臭,屋子里就是一个大垃圾堆,等他到了儿子的房间里一看,就明白了为什么儿子没发现父亲去世,原来儿子的房间里一样臭,儿子离婚三年没收拾过房间。屋子里都进不去人。在过去的乡间社会很少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是过去的家庭人口比较多,还有就是互相联系非常密切,这样的情况一般只吃出现在大城市中,这也说明了城市中的人情淡薄。
      
      
  •     说什么“让日本全民落泪的”真是夸张。
      
      只是单纯叙述而已,现场的描写侧重‘恶心’。
      
      但是还是有值得夸赞之处啦。
      
      第一次直面死亡。
      
      真正清晰认识到:以后的我,大概也要这样死去啦。这样。
      
      
  •     这本书让我突然想起了一部日本电影《入殓师》。
      活着,很少会去想自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时候会怎样。
      不仅仅是消失的那个结果,而是以怎样的方式,以及消失之后种种和你生前有联系的人和事的状态。
      
      所以,死亡虽然是个沉重的话题,不过却让在世的我们懂得:
      一定要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
  •      这本书是一个遗物整理人的工作小记,
       要是想看多劲爆的内容那就绝对没有了。
       只是看完之后对于生命的离去好像有些无力的感觉,
       看书的时候,好像也和作者一起,
       感受到了死者家属各种各样的心情。
      
       最重要的感悟是,要多陪陪家人。
       日本社会对于亲情也许是有些冷漠的部分,
       在这个功利世俗的社会,
       还是希望能够感受到纯粹的情感。
      
  •      作者用几近冷漠的语气书写各种案发现场,字数不多甚至没有很详细的描写,却让我觉得好像我正站在现场之中,面朝蛆虫,闻着尸臭。天啊,太可怕了!独自分享,会觉得自己被压抑得疯掉。所以推荐给好友看,结果她被逼到飙泪。突然觉得读完这本书真的很难讲清楚自己的感受,但是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来,我们的感觉相似。感同身受的临场感!
       是不是看多了生死,所以作者才这么的冷漠。曾经考虑过,如果有一天我死了,却没有人发现怎么办。我在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希望有人能发现我,心心念念,却没有人来,然后期待变成了绝望,绝望变成怨恨,怨恨成为执念,终成怨鬼。
       那么书里的这些孤单逝去的逝者呢?
       边看书边反胃,在看见作者写的这句“和垃圾的臭味比起来,尸臭简直是玫瑰花香。”竟然笑出来。这是作者难得流露出的情绪波动,意外的可爱,再想想冷漠的人是不会想要创办这样一家特别的公司,不会写出这样一本书的!
  •     以前看过一个叫“死亡清扫者”(DEATH SWEEPER)的漫画,应该就是以这个作为原形吧。看了漫画再去看这部小说开始觉得有点落差,情节没漫画里面那么有戏剧性。更写实一点,读起来更真实点。每个故事都很短,方便在旅行或片刻闲暇时阅读。这本书的装帧我非常喜欢,读起来很亲切。里面反映的“孤单死”问题同样值得思考!
  •   看章節標題貌似很多人不是自殺就是死於非命,這種現場叫家人怎麼直接面對和處理?
  •   日本的“孤独死”现象,都是社会问题了啊……
    在书店里瞄到好多书,都是跟孤独、死,有关的……TAT,有种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感觉。
    ps,对这本书很有兴趣!
  •   唔 谢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