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商周文化 作者:吳金德 著 页数:240
前言
作者序 一位布衣對台灣的摯「愛」 台灣是一塊寶島、一塊福地,縱然出生為平平淡淡的我,但經過努力,它依然能給予我生命的力量與價值。數十年來,歷經台灣的開發與成長,繁榮與衰退,發現「台灣」現正如同人生般,從少年時期經青壯年迄成熟期的循環歷程,現已六十年,並即將邁入新的循環與交替,也是「易經」所謂的否極泰來,經歷了一甲子歲月。全體「台灣人」的作為將決定新時代台灣人民的未來與幸福。 身為台灣的一位平凡布衣,責無旁貸的有責任與所有的台灣人共同為再創台灣的未來而奮發。基於此發想,為了共同喚起對台灣的「愛」,共同打拚台灣的遠景與繁榮,紹續完成對台灣的大願,開始構思如何喚起與推動人民的覺醒。於是有了出書的想法。 「此書」是末學生於斯、長於斯的見證。心中所想的是一個「台灣不一樣」的未來。書中壹部又可分為三大主要單元,分別是第一部「台灣不一樣:打開兩岸全面接觸的時代」、第二部「台灣不一樣:開啟全球競爭與合作新紀元」、第三部台灣不一樣:未來展望之問與答」此三項,是攸關台灣未來發展的幾項關鍵性課題,期盼各界賢達讀者不吝指正批評,發心發願成為推動台灣不一樣的共同擘劃與締造者。 此書付梓完成,有幸可以讓個人不揣淺陋表達對台灣的「愛」與「大願」,也祈盼此書之發行能夠凝結更多台灣人的共振,共同為不一樣的台灣,呈現無私無我的生命韌性與價值,也為新一甲子的台灣生命力,開始建構共同生命藍圖。大家共同手攜手,心連心,努力建設不一樣的台灣,如此,將是末學最大的企盼,也是大家共同「掌運台灣乾坤」最好之見證寫照。 末學 吳金德 謹誌 2010.8
内容概要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一個出生在基隆田寮河畔的孩子,力爭上游,努力成長,學以所用,以其專業財經背景、經營管理豐富經驗,協助治理國內外無數企業開創新局,一路秉承敦厚良善天性,因緣作合與關公結下忠義之緣。現在,仰望要藉由本書,奉獻一生所學所能,關懷台灣手足,企盼為台灣拓展不一樣「安和新榮」的視野,為兩岸開啟不一樣「和諧共生」的未來。
作者简介
1957年9月出生,籍貫台北市 學歷 一、美國普萊斯頓大學國際研究學博士。 二、中國天津南開大學世界經濟學博士候選人。 現職 一、紫金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二、大大企業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師。 三、中國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 四、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董事。 五、台灣關公文化協會理事長。 六、世界弘揚關公文化協會副主席。 七、中華關聖經典世界弘揚協會副理事長。 八、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理事。 專長 一、企業治理。 二、組織改造。 三、市場行銷。 四、全球運籌策略管理。 五、兩岸發展研究。
书籍目录
作者序 一位布衣對台灣的摯「愛」壹 吳金德對台灣與兩岸的願心第一部 台灣不一樣:打開兩岸全面接觸的時代緒言當前兩岸關係的開放程度已超乎想像歷史賦予兩岸關係的新意:兩條文化軸線的匯聚與新生台灣作為崛起中國的一個主要環節,與其「不一樣」的角色定位兩岸的和平思維與願景第二部 台灣不一樣:開啟全球競爭與合作新紀元緒言一九五○ ~ 二○○○年台灣經濟發展成功的經驗與祕訣二○○一 ~ 二○○八年與二○○九 ~ 二○一二年台灣經濟發展的重點台灣不一樣:開啟全球化的競爭台灣不一樣:經濟的未來發展第三部 台灣不一樣:未來展望之問與答貳 吳金德的生平與行願第一部 在困頓中深刻體認找回失落二十多年的母愛大家庭的大愛慷慨能捨的阿嬤至親漸遠颺被打手心的小學生我也想補習初嚐打工滋味半年修馬路,半年苦讀第二部 一步一腳印綻放光與熱窮則變,變則通原來我也能創造未來人都是可以被磨鍊的創業前的工作歷練在水到渠成下創業一窺企業界遞嬗與興衰宏遠食品--整合最大的藝術在於尊重泰山食品公司--要學做事,必須先學會做人大安工研公司 --進二退一逐步建設歐寶廚具--藍白領一條心,衝上第一廚具品牌通用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跨海甄選與培訓大陸籍幹部舒美(深圳)有限公司--「願景」與「實質效益」雙管齊下紫金堂--透過經營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第三部 永恆的愛與真誠關懷比想像中還要賢慧在沒有交集處學習尊重帶女兒看世界父女倆的溫馨接送情第四部 在社會公益中奉獻與學習再忙也要從事社會公益專業奉獻擴及學術領域雙博士學位第五部 以願力成就當前使命與關公結緣氣勢恢宏的首役--「義魂關聖」活動從「心」出發--「能量心碟」與「心靈痛苦大掃除」繞著台灣散播關懷--「道德風全國巡迴展」讓心願上達天聽--「為台灣祈福」晚會兩岸關公活動交流點燃中道的火苗--「中道的光與愛論壇」台灣的關公文化動起來--全國人文藝術教育展再接再勵不放棄與易學結緣全面性的庇佑--「山西解州關佛聖地」全台遶境活動第六部 未來展望 --台灣必然不一樣台灣為什麼要不一樣?從何處著手讓台灣不一樣?未來展望--台灣必然不一樣? 吳金德大事年表
章节摘录
台灣作為崛起中國的一個主要環節,與其「不一樣」的角色定位 台灣將來會逐漸扮演崛起中國的主要環節,只要兩岸願意走向復合之路,台灣的未來角色扮演,對於整個中國發展而言,應該是「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 台灣在本質上和香港截然不同,北京若以中央對地方的「一國兩制」關係來對待台灣,顯然是缺乏了深刻的政治現狀與文化認識。 台灣與香港最大的不同在於,台灣在一九四九年以後繼受正統中原文化,保留了中華文化的主軸,其與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的重商主義文化有著極大不同。此外,台灣一直是中華文化的主要核心,而非中華文化的邊陲之地。台灣對於中國政治與社會發展,將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其重要性絕非香港這個六百萬人口的社群可以相類比的。相信到過台灣的許多大陸高階領導人,如果有機會進一步體會,應該可以接受此觀點。 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先生對台灣的「一國兩制」,原本是允許在中國的概念之下,同時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制度。只是香港九七的政治統一在先,造成今日一般認為「一國兩制」就是香港特區模式。鄧小平先生的兩岸「一國兩制」精神,不應該做出這麼狹隘的政治曲解。兩岸的統一,應該就如汪道涵會長所敘述的,是一個兩岸雙方共同締造的未來中國。廣義的說,應該是新舊中華文化在歷史因緣之下,將兩種不同的政治與社會制度,以相互融合的方式走向復歸統一的道路。 台灣是一個多元文化薈萃之地,割讓給日本讓台灣有了基本的經濟基礎;東西冷戰的格局讓美國介入了台灣的民主發展;國民黨到了台灣之後,由於國共內戰的失敗,讓國民黨的菁英有了階級反省。另外,國際經濟的動力,讓台灣在過去幾十年接收了國際化與全球化的管理經驗。 台灣的「不一樣」之處,就中國大陸一般人的觀點,只是台灣的經濟發展與許多台商企業的成就,其實這只是看到了極為有限的一部分。台灣的「不一樣」之處,至少可以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四個面向加以簡單敘述: 一、政治方面 半世紀以來的漸進式開放民主與公民教育普及,讓台灣逐步由基層的地方民主、議會民主,從而實現了全面民主與政黨輪替。憲政法治的革新,讓台灣有獨立的司法,以及整套人權保護與社會保障的體制。 台灣除了因為政治上的因素,失去主要的國際活動參與外,在全球第三波的政府改造上,幾乎與國際主流政治發展接軌。台灣在華人社會或中國的歷史上,是唯一實施全面民主選舉與憲政的個案。雖然因為族群衝突與統獨問題,使得部分制度未能趨於完善,但只要能去除這個因素的影響,相信台灣的政治發展經驗會有別於其他國家的經驗,而這樣的經驗,可以為中國未來的民主化,帶來正面的影響。 二、經濟方面 台灣在完成平均地權、農工發展與藉著重商主義的驅動,讓政府國有企業支持私營經濟發展,並結合閩南與上海等商業文化在台灣生根,造就了幾十年來,數以十萬計中小企業的興起,並逐步走向現代國際化與跨國化的道路。 台灣的經濟制度與企業家精神,也對當今中國現代化的經濟有著重要貢獻。中華文化所涵養孕育出來的台商精神,以及台灣企業與現代商業管理經驗的結合,有別於中國大陸官僚資本主義,不僅可以彌補中國多數私營經濟制度上的不足,也是中國走入現代資本主義文明另一條可供參考的道路。 三、社會方面 經過數十年經濟富裕與開放民主,讓一向習於享受資本文明的台灣社會,有了新的人文省思機會。台灣社會的原動力,逐漸由公民社會取代過去政府的主導性。我們這個約有二千三百萬人口的台灣,自發性的非政府組織社團就高達四萬多個。台灣人民在九二一大地震與八八風災的自發性表現,以及過去對中國唐山與汶川大地震的人道關懷,其實是與傳統文化中,悲天憫人的道統與宗教關懷有關。 中國現代化的動力,繫乎建構一個現代化公民社會,讓公民社會成為銜接政府與個人的中介力量。隨著兩岸密切往來與逐漸融合,「小政府與大社會」的台灣社會發展模式,將開啟中國社會走向現代文明之路,也可以彌補中國在經濟發展後嚴重的社會失衡,以及過於重視金錢與物質的社會蒼白。 四、文化方面 台灣的文化融合了傳統與創新,林懷民雲門舞集與台灣恆春海洋文化季,可作為創新與潮流文化的的代表;而媽祖文化在台灣庶民化後的遶境、普傳與台灣南部電音三太子,也是新的傳統宗教文化的展現。 隨著先總統蔣介石先生與國民政府來台,台灣繼受儒、釋、道傳統中華文化的精髓,無論是新儒家文化、佛門各宗派或是道教文化,均得以在台灣開枝散葉。慈濟證嚴法師與義工團隊的大愛,甚至讓台灣人民濟世的胸懷,散布在全世界與中國大陸的每一個角落。 若不以兩岸政府的幅員大小來論斷台灣的重要性,我們將發現,台灣其實才是中國走向現代文明發展真正的「軟實力」源泉。 不過,台灣的成就並非自創的,而是在諸多歷史因緣條件下,自我轉變內化的一個縮影。因此,台灣的「不一樣」之處,無論在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各層次,都可以讓當前與未來的中國公民社會與經濟文化發展,起一番創新的作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